医学实验动物学论文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X X X X X X X 舒泰复合地托咪定和强痛灵麻醉猫的效果观察.CeratotriazineCompoundandCreateaFeelingof StrongEffectsofPainObservationofAnesthetizedCatsSpirit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所学专业:动物医学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xxxx年xx月摘要结合国内外猫的麻醉现状及猫的独特的科研价值和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独特的地位,可见猫特效复合麻醉制剂的研究势在必行。
课题组在前期试验及临床实践中发现对猫单独使用舒泰,在麻醉过程中心率升高30%-50%,且苏醒较为缓慢一般需要3-5h才能完全苏醒,针对这种情况课题组为依据平衡麻醉理论和猫的生理特点将舒泰复合地托咪定和强痛灵制成复方制剂。
本实验旨在研究该制剂对猫镇静、镇痛及肌松效果的影响,从而初步评价该制剂的麻醉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以舒泰、地托咪定、强痛灵(18:5:2,按药物体积比)组成的复合麻醉麻醉制剂,对猫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为3.46±1.08min,麻醉时间为70.92±16.51min,苏醒期为23.89±5.75min,在麻醉期内镇痛完全、镇静、肌松良好且均衡。
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对猫使用舒泰、地托咪定和强痛灵组成的复方麻醉制剂。
麻醉各时期适合临床诊疗的要求。
意识短时间消失;可起到确实、全面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理想;肌肉松弛充分,为进一步开发出猫科动物专用复方麻醉制剂奠定基础。
关键词:猫;舒泰;地托咪定;强痛灵;复合麻醉AbstractCompoundanestheticisimperativebecauseofanestheticresearchstatusof catathomeandabroad,uniquescientificresearchvalueofcatanduniquepositio nin people’s poundanestheticofcatwasdevelopedinthisstudy,anda nestheticeffectswereevaluatedcomprehensively.Clinicaloperationswerepe rformedtovalidateanestheticeffects.Thisstudymaylaythefoundationfornextstepdevelopmentofspecial-purposecompoundanestheticforfelidspecies.Thisexperimentthroughpre-experimental,thescientificgroupsideexperiment,planstodevelopcombineda nestheticforcat.Theexperimentmonitortheanestheticeffectsofcompoundane stheticbyuseofinternationalreceivedDatex-OhmedaS/5TMPhilipsIntelliVueMP30.Liverfunctionandkidneyfunctionwerede terminedbyUniCelDxC800Synchronautomaticbiochemistryanalyzerandelectro lytebyBC-pletebloodcounts(CBC)wereal sodetermined.Effectsofcompoundanestheticonnormalphysiologyfunctiondis turbancewereevaluatedcomprehensivelybythesemonitoring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Compoundanestheticoftelazol,xylazineandQiangt ongning(32:9:1,)hasagoodanestheticeffectoncat.anesthesiainductiontime was2.19±0.88min,durationofanesthesiawas52.42±11.79minandrecoverytim ewas25.43±7.99min.Catkeptexcellentanalgesia,sedation,muscularrelaxat ioninanestheticstage.Synthesizingexperimentalresultsshowedthatcompoundanestheticoftela zol,xylazineandQiangtongningwasissuitableforcatanesthesiaandsatisfyfo rthecat’sclinicaldiagnosingandtreatingofcat,wildanimalresourcesconse rvationandscientificexperiment.Keyword:cat;telazol;xylazine;Qiangtongning;compoundanesthetic目录1.前言1.1猫在人们生活中作用猫天性善于捕鼠,由此每年为人类减少数以百万吨的粮食损失。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在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于研究和评估新药物、治疗方法和疾病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一些要求:1.动物种类和基因型:首先,需要明确实验所使用的动物种类和基因型。
这是因为不同的物种和基因型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同样的药物在小鼠和人类身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3.动物数量和性别分布:描述用于实验的动物数量和性别分布是必要的。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到统计学的要求,确保具有足够的样本量能够支持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且性别的配比应适当,以排除性别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4.动物处理和随机分组:描述动物的处理方法和随机分组的过程。
这是为了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是可靠和有效的,并减少实验结果中的偏差。
描述这些过程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实验的执行和数据的解释。
5.动物的健康状况:描述动物在实验期间的健康状况。
这包括动物的质量、年龄、外观和行为。
同时,还需要描述对实验动物进行的任何健康检查和疾病筛查的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不受到动物健康问题的干扰。
6.实验过程和监测指标:描述实验过程中动物所接受的处理或操作,并列出监测的指标或参数。
例如,在药物治疗实验中,需要说明给药途径、剂量和频次,并记录监测的结果,如体重变化、生物学标志物的测量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7.伦理审查和合规性:描述动物实验是否经过伦理审查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指南的要求。
这包括揭示动物实验所获得的伦理许可和监管机构的批准。
总之,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需要准确、全面,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还需要遵循伦理审查和合规性的要求,确保动物实验的科学和道德的可靠性。
【优质文档】动物学论文-范文word版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动物学论文篇一:动物学论文软体动物综述怀化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四班姓名:李荣贵学号:0802404033摘要:软体动物又称无脊椎软体动物,是除昆虫外歧异最大的类群,约75,000种。
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
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 2.多板纲 , 3.单板纲、4.瓣鳃纲,5.掘足纲,6.腹足纲、7.头足纲。
本人将从这七个类别对软体动物进行综述。
关键字:软体动物类别综述在动物界,有一类动物叫“软体动物”,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
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已记载的有11万5千多种,其中化石种类有3万5千余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研究贝类的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多样性等各方面的科学,称之“贝类学”,也就是“软体动物学”。
贝类学包括的内容很广,研究的问题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发生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分类学等等。
贝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步掌握其生物知识而建立起来的。
世界上对贝类的研究起始很早,可追溯到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时期。
亚里士多德把贝类分为有壳和无壳两大类,他还根据贝类的栖息地,将贝类分为陆地、淡水贝类和海洋贝类两大类。
18世纪中叶,分类学家林奈在他的名著(((Systema Natu-rae))(1758年)一书中,对贝类进行了区分,按照有壳、无壳把贝类分为软体动物(没有外壳和只有内壳的种类)和有壳动物(有壳的种类)两大类,其中有壳动物又分多壳类、双壳类、单壳类等。
实验动物学论文-骨质疏松模型

《实验动物学》结课论文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加深,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材料。
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慎重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钙质由骨骼往血液净移动的矿物质流失现象,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速率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的消长。
骨质疏松症的表面症状为骨质流失和骨组织破坏,从而导致骨质变得脆弱,大大增加骨折的可能性。
骨质疏松症主要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妇女的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
虽然骨质疏松症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机会,从而影响病患者的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更大大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出有效的药物,动物模型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理想动物模型选用原则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实验的目的是用最少的动物数量达到最大的实验精确度,最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理想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再现性好,模型与人类骨质疏松症状和组织行为尽可能相似;重复性好,一定的条件下,由不同实验人员或同一实验人员在不同时间进行操作,模型能够很好的被重复出来;动物模型能反映骨质疏松症时骨代谢,微结构的变化;与临床的一致性,模型的处理因素尽可能与临床发病病因相一致;实验动物容易获得,价格低廉,造模周期短,便于操作和取材。
2 常用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2.1啮齿目动物①大鼠:大鼠是建立OP模型应用最广泛的动物,寿命约2.5~3年,常用于研究的是SD大鼠和Wistar大鼠。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论文题目: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首先介绍了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定义和分类了宠物行为问题,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然后,阐述了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的遗传与进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以及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接下来,详细讨论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和结果解释。
针对宠物行为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行为矫正策略,包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正确的驯养方式、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和环境调整。
通过实证研究,选择了符合标准的案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制定了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最后,展望了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观念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宠物行为问题;诊断方法;处理策略;行为矫正;实证研究;未来展望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1)1.1.2 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1)第2章宠物行为问题的理论基础 (2)2.1 动物行为学基本理论 (2)2.1.1 行为的遗传与进化 (2)2.1.2 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 (2)2.1.3 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2)第3章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 (3)3.1 观察法 (3)3.1.1 主观观察 (3)3.1.2 客观记录与分析 (3)3.2 访谈法 (3)3.2.1 对主人的访谈 (3)3.2.2 对兽医师的访谈 (3)3.3 测试法 (3)3.3.1 行为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3)3.3.2 测试结果的解释 (3)第4章宠物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4)4.1 预防措施 (4)4.1.1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4.1.2 正确的驯养方式 (4)4.2 行为矫正 (4)4.2.1 行为训练 (4)4.2.2 药物治疗 (4)4.2.3 环境调整 (4)第5章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5)5.1 案例选择标准 (5)5.2 案例描述与分析 (5)5.3 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5)第6章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展望 (6)6.1 科技进步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2 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3 未来研究方向 (6)致谢 (7)第1章绪论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并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动物医学专业论文——犬猫疾病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专业论文-犬猫病毒病临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动物医学分会论文选--犬猫病毒病临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一、免疫胶体金技术在犬猫病毒病诊断中的应用(一)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检测原理是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包被已知抗原或抗体,加入待检样品后,样品中的抗体或抗原与膜上包被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再通过胶体金标记物与之反应形成红色的可见结果,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试纸条上依次粘有A:吸水纸;B:玻璃纤维膜,膜上吸附着金标记物;C: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membranes, NCM),根据需要在膜上包被不同的抗体(或抗原),并使其呈带状分布,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D:吸收垫。
ABCD首尾相连,当液体标本滴加在A上时,液体即向D处不断扩散,当液体到达B处时,金标记物被溶解,同时与标本中的抗原反应而形成复合物。
液体继续前移至C 处,金标记的复合物再与膜上检测线的抗体结合而呈现红色的线条,多余的金标抗体继续前移至D处。
利用胶体金试纸检测的方式既可以标记抗体,又可以标记抗原;既可以采用标记抗原与待测抗原的竞争方式来检测抗体,又可以利用标记抗体或标记二抗的双抗体夹心法方式来检测抗原。
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多数人的传染病都已经研制成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
在兽医诊断领域也已开始使用,如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临床快速诊断均已开始使用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
(二)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的特点1、免疫胶体金技术的优点① 亲和性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准确性高;② 稳定性好,批内/批间差小,易于质量控制;③ 示踪剂:已胶体金为指示剂,本身形成免疫分析过程后的颜色标记;④ 操作简便;⑤ 符号显示结果;⑥ 单体操作;⑦ 无需设备、仪器;⑧ 摆脱冷链,易运输、储藏;⑨ 自带质控对照;⑩ 经济实用。
2、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缺点① 灵敏度不如ELISA(仅相对于酶标而言,而酶有生物活性,故有第二批放大过程,使ELISA产品较金标法产品更为灵敏);② 一般作为定性,不易定量;③ 若ELISA采用自动化分析仪时,大批量的集约性的操作,不如ELISA快而方便。
动物医学论文

动物医学论文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动物医学论文范文一:动物医学门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摘要:组织胚胎学课程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课程对于理论课程的辅助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主要区别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师、学生、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
通过改革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度,同时对于组织胚胎学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组织胚胎学动物医学门类的实验课程与其他理科项目的实验课程不同,需要用到动物实体或标本。
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主要的形态学课程之一,是动物解剖学的内化和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包含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述使学生对每个器官组织的形态有所掌握,实验课程则是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
通常的实验课程都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但组织胚胎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质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
同时组织胚胎学又是微观形态学科,多数的概念是从具体的组织形态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不太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动物组织学的实验课程要有所设计,灵活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特征性记忆和学生能力等学习效果。
1传统的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观察为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在教师讲述完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后,由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切片标本观察。
这种教学方式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
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就像流水线一样,将教师要求观察的切片,通过观察后将所观察到的切片标本的大致结构在纸上进行绘图,绘图后将结果交给教师检查。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完成和说明所观察到的标本,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而教师对学生实验课程的掌握与否最终只是通过学生提交的绘图来判断,这种方法会导致教师根据学生的绘图情况进行错误的判断,对理论课程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摘要: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临床特征为组织器官水肿、神经症状、低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
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天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
从病源、流行医学、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猪水肿病;血清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流行特点;防治前言仔猪水肿病(又名仔猪肠毒血症),是断奶仔猪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养猪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本病是由一定的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
多发于1-2周后的仔猪。
发病率10%-25%。
致死率高达90%以上。
病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水肿为主要特征。
一时发病,很难挽救,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凝难病症之一、目前,对仔猪水肿病的病理机制尚完全明了。
一般认为,本病与饲养管理及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
致病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仔猪肠道内。
但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
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如断奶或饲料突然改变,以及天气骤然变化,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微生物之间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的增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导致了水肿病的发生。
一、仔猪水肿病病原血清型二、发病机理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毒力因子包括F18ab(F10)菌毛和类志贺氏样毒素n型变异体SLT-IIV、TL、Sta、STb和STx2e致水肿毒素。
致水肿大肠杆菌产生的水肿毒素(水肿因子,EDP)是一种血管毒素,EDP是一种热不稳定蛋白,能够引起典型的水肿病的神经症状和动脉管病变及脑水肿。
三、临床症状在疾病暴发初期,常见不至症状就突然死亡。
临床症状主要与神经和血管损坏有关,临床检查可以发现在出现神经症状之前就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
偶尔在临床上可见下领、胸腔、腹腔、会阴部位等皮下水肿,有时可见躯干腹部的皮肤不规则发红。
由喉头水肿导致声音嘶哑,濒死其表现出严重呼吸困难,个别猪在疾病早期会发热,被感染猪通常表现便秘,但若大肠杆菌病原株产生肠毒素,在水肿病症状出现之前1-2d会出现腹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动物的应用以及影响因素
摘要:实验动物是指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测、鉴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合理地应实验动物对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属和个体的动物影响外源化合物在其体内的代谢,因而影响外源化合物的作用。
环境因素不仅影响实验动物,同时也影响外源化合物。
简要介绍影响实验动物的几个主要因素,并结合学习实际,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实验动物应用影响因素
引言: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领衔学科群,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是一群名副其实的21世纪追梦人,这群追梦人明天可能取得的成就无疑会造福于人类【1】。
(二)简述实验动物种类
我国将实验动按微生物等级分四级,即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BM)。
按遗传学特性分类: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远交系动物、系统杂交动物和普通杂种动物五种类别。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里,进行实验研究的条件可概括为A EIR 四个基本要素。
所谓A是指Animal(动物),E 是指Equipment(设备),I 是指Information(信息),R 代表Reagent(试剂)。
[2]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动物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
-0
(三)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1 动物疾病模型
利用动物疾病模型可以探讨人类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
在人类的代谢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新出现、新发现的病中,许多已经制成了相应的动物模型,且有些病的动物模型越来越准确。
【3】
2.2 器官移植
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最接近,是理想的器官供应动物。
但灵长类动物稀少昂贵,满足不了人类需求。
猪繁殖量大、繁殖周期短,是人类进行器官移植的可行动物。
利用猪心脏瓣膜修补人心脏瓣膜缺损,国外已普遍推广,我国也亦临床应用。
【4】
2.3制药工业方面
实验动物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新药的研制,必须通过安全性试验,其中包括动物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三致试验(致癌、致畸、致突变),有的还要利用实验动物模型进行效果试验,证明对机体无毒性或安全可靠、有效后方能申请报批,否则可能会给人类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5】
2.4畜牧科学方面
疫苗的制备和鉴定、生理试验、胚胎学研究、营养饮料的分析、保持健康群体以及淘汰污染动物等工作,都要使用实验动物。
特别是在畜禽传染病的研究工作中,常急需要有合格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
【6】
数据。
2.5国防和军事科学方面
各种武器杀伤效果,化学、辐射、细菌、激光武器的效果和防护,以及在宇宙、航天科学试验中,实验动物都作为人类的替身而取得有价值的科学【7】
(一)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1)动物因素
1.1动物种属和品系
不同种属生物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生理生化现象,并且种属越相近,其生命现象也越接近,这是能将实验动物结果推论到人的理论基础。
但不同种属的动物,其组织解剖结构、生化代谢、生理现象又各有特性,对外界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排泄等不同[8] 。
因此,实验结果也不相同。
一般认为,人对毒物作用的敏感比动物高,在260 种化合物的人与动物比较中,90 %的毒物对人的致死剂量均低于实验动物(相差1~10 倍) ,有30 %竟相差25~450 倍[9] 。
1.2年龄和体重
一般来说,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一些慢性实验,因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
如研究性激素对机体影响的实验,一定要用幼年或新生的动物。
老年动物代谢功能低下,反应不灵敏,一般不选用。
1.3生理状态
动物的生理状态如怀孕、哺乳时,对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反应性常较不怀孕、不哺乳的动物有较大差异。
1.4健康状态
一般情况下,健康动物对药物的耐受量比有病的动物要大,所以有病动物比较易于中毒死亡。
1.5 动物营养
保证动物足够量的营养供给是维持动物健康和提高动物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条件。
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体质健强、抗御疾病以及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饲料和决定于饲养。
1.6空气中的微生物
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类。
它们与粉尘结合形成气溶胶随着气流扩散而扩散。
当湿度很高时为气溶胶内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倒引发实验动物感染发病。
2)环境因素
2.1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的改变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生理、生化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稳定系统的改变,从而引起某些生理情况(通气、循环、体液、中间代谢、机体防御系统状态等) 的改变,并影响外源性化合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
有人比较了58 种化学物在8 ℃、26 ℃和36 ℃不同温度下
2.2 环境湿度
湿度过高,实验环境中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动物易患疾病;湿度过低(如低于40 %)则易尘灰飞扬,对动物健康不利。
(四)前景
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
通过动物实验,可以深入探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发展过程、预防与治疗,使人体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复制动物模型,可以研究临床上发病率低不易遇到、潜伏期长或病程长的疾病,如肿瘤、烈性传染病、毒气中毒、放射损伤等;通过动物实验,可以进行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观察;通过动物实验,可以探索生命的奥秘,控制人类疾病和衰老,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实验动物学科作为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研究重要的基础和支撑条件,其本身的创新程度对人类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0-12]
【1】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生命科学发展战略调研小组.迎接生命科学世纪的挑战口[J]、世
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3(I):I-6。
【2】苗明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吴清洪,顾为望等.加强动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3).
【4】刘福英,刘田福主编.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包玉龙,祝宏利.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3,9(5).
【6】陈艳,苏德奇.浅谈医学实验动物学选修课的课程建设[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2).
【7】陈全世,朱家琏,实验动物对国防军事的作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45- 364.
【8】吴细丕,钱林法. 实验动物与肿瘤研究.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9】纪云晶. 实用毒理学手册.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
【10】施新猷,王四旺,顾为望,等.比较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 20. 【11】魏泓. 医学实验动物学 [M]. 重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7- 55.
【12】肖杭,恽时锋,刘年双,等.实验动物科学基础知识问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7-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