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1.1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1.1正数和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1.1正数和负数

1.1正数和负数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正负数的产生

观察下列两种记录方式,认识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理解负数的由来。

四川甘孜州部分州县2019年平均气温统计表四川甘孜州部分州县2019年平均气温统计表

探究二:相反意义的量

1、相反意义的量:(1)同类量,(2)仅仅是意义相反

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运进5吨通常表示为,则运出3吨就表示为;

若向东走50米通常表示为,则向西走47米就表示为。

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例1:(1).节约用水,如果节约5.6吨水记作+5.6吨,那么浪费3.8吨水,记

作。

(2).某人向东走了4千米记作+4千米,那么-2千米表示 .

例2:水面上升—10米的含义是。

变式训练: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东5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B .如果汽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

C .如果气温下降6℃记作-6℃,那么+8℃的意义就是零上8℃;

2.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

(1).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 ;

(2).甲、乙两厂本月产值与上月相比,甲厂增产3%可记作_____.乙厂减产1.2%可记作____.

3.向西走—2000米,也可以说成是向 走 米。

探究三、正数、负数和0:

1、定义:(1).比0大的数叫正数。在正数前面添上一个负号“—”的数叫负数。

(2).正数就是比0大的数。负数就是比0小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辨别正负数不能仅从数字前面的符号来辨别;正负数是以0作为标准的。

例1、如果a 表示正数,那么–a 表示 数;如果a 表示负数,那么–a 表示 数;

–a 一定是负数吗?

例2、()1.5++= 27??-- ???

= ()9-+= ()2.7---????= 例3、把下列各数填到对应的大括号中:

716; 49; -641; 3.1415; -10; 0.62;-722; 18; 0; -2.3; 73

2 非负数集合:{ ……}

非正数集合:{ ……}

探究四、用0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1、(1)如果自行车链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mm 记作+2mm ,那么比标准长度短3mm 记作 ,如果恰恰等于标准长度,则记作 。

(2)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以此类推,上午7:45记为 。

变式:(1)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则高1.20米记作 米,那么-0.05米所表示的高是 米.

(2). 若+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0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

作 ;

(3).若将低于海平面11022米的太平洋最深处记作:–11011米,则高出海平面 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应记作_____米.

(4).如果“–2”表示比95小2的数,那么“+1”表示的数是_____;”–5”表示的数是______.

探究五、用正负数的相反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1、如图,加工一种轴,直径在299.5毫米到300.2毫米之间的产品都是合格品,在生产图纸上通常用2

.05.0300+-φ来表示这种轴的加工要求,这里300φ表示直径是300毫米,+0.2表示最大限度可以比300毫米多0.2毫米,–0.5表示最大限度可以比300毫米少0.5毫米。加工一根轴,图上标明的加工要求是03.004.045+-φ,如果加工成的轴的直径是44.8毫米,它合格吗?

变式训练: 1、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100.05±(单位:毫米),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毫米,符合要求的零件内径最小是 毫米。

2、体育课上,一中学对初三男生进行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位标准,超过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

(1)求这8名男生达标率。(2)他们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

探究六、正负数规律探究题

例1、观察下面的每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

(1)–1,2,–3,4,_______, ________;

(2)–11,–7,–3,1,_______, _________;

(3)1,2,-3,4,5,-6,7,8 ,-9 ……其中第345个数为_____ ,第2002个数为_____ 。

三、用中学习

1.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是。

(1)加正号的数是正数,加负号的数是负数。(2)任一个正数,前面加上“—”号,就是一个负数。(3)0是最小的正数。(4)大于0的数是正数。(5)字母a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2.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要下降5C?,现在地面温度为8C?,那么3千米高空温度

?。

为C

3.某水库正常水位为28米,有3次记录水位的数据分别为+0.8,0,—0.9,这三次记录表示的实际水位是。

4.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140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20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比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

(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辆;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辆;

(3)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可得6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过部分每辆另奖15元;少生产一辆扣15元,那么该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是从实际需要产生的;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内容简析】 本节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流程设计】 一、情景创设 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数,并回答小学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是否存在比零小的数?在小学遇到0-2、3-5这类题会算吗? 2.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可让学生模拟预报)请大家来当小小气象员,记录温度计所示的气温25°C,10°C,零下10°C,零下30°C。 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再如中国地形图上的海拔标注数据8848.13,-155之类的数是什么意思?怎样用数学来区分高出警戒水位1米与低于警戒水位1米呢? 二、新知探索 1.教师由以上实例归纳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概念。像25,10,8848,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10,-30,-15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给出板书: 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0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5”; 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小资料:世界各国对负数的认识和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如1484年法国数学家曾得到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但他不承认它,说负数是荒谬的数。1545年卡尔丹承认方程中可以有负根,但认为它是“假数”。直到1831年还有数学家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还特意举了一个“特例”来说明他的观点:“父亲56岁,他儿子29岁,问什么时候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通过列方程解得x=-2,他认为这个结果是荒唐的,他不懂得x=-2正是说明两年前父亲的岁数将是儿子的两倍。 三、范例共做 例1: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 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与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0,-2.7,-61,12 7,-8.12,-4 3 …… ……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与负数--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册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在小学基础上深入学习。小学已经学习了数,也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对于小学毕业的学生,经历了漫长并且没有作业的暑假后,大部分同学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有所减少,所以上节课将小学知识大致梳理了一遍,对于数的认识也再度深刻,所以这节课主要放在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和符号上。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能判断原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并能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原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四、教学资源 投影仪、黑板、粉笔、教材 五、教学方法设计:启发,探讨分析,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讨论法 师:同学们,我们在小学的时候都学习了数,比如1,2,3,…;并且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有时在分配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从而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师:上节课的时候,老师让大家回去关注一天的天气预报是不是? 生:是的。 师:那有多少同学看了,举个手。 生:(举手)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我们都知道北方的冬天很冷,那么大家在冬天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听到说“零下7摄氏度”时,数是怎么表示的?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在黑板上写一下?下面的同学也可以在本子上写一写。 生:(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 师:那我们再举一些例子,19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零摄氏度;… 生:(在黑板上写9℃,-10℃,0℃…) 师:这位同学做得很好哈,大家来看一看同学写的,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这样表示的数。那么我们翻到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二)讲授法 1.师: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而负数的前面则必须加上“—”(负)号,例如,-3,-2,-0.5,…。 2.相反意义的量:(多媒体展示)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例2: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3: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例4: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 ①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具有相反意义。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 ②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三)直接指导法 1.师:请读出以下温度。(多媒体出示课件)生:+19℃、-5℃、-12℃、+33℃、+28℃、-9℃。 师:请同学们对以上温度进行分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一课时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3、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4、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2、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1、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2、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二、自学导引 自学检测:1、画出在小学的时候学习的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并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 ——————— —————— —————— —————— ——————— 2、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三、典例精析 1、指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2、讨论并填写下表: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3、小组活动,讨论并交流下列问题及其解答:(对比观察,理解相关性质) (1)正方体是由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的吗?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正方体有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边? (4)图形是由构成的。 (5)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 四、随堂演练: 1、用笔点一点,让点动起来,然后把你得到的图形平移,观察图形。 2、想象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哪些立体图形? (1)(2)(3)(4)(5) a b c d e 总结: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 3、你能举出更多反映“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 五、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跟大家分享吧: 六、练习设计 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经过裁剪围一个三棱柱(不必粘贴),再围一个四棱柱、正方体及一个五棱柱。(注意:可先找一些实物研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与负数知识点与练习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暑假班学习资料(01) 学生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 一、知识点梳理 1.正数和负数的定义 (1)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号)的数叫做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 注意:比0大的数是正数。正数前面有“+”号,人们习惯将“+”号省略,在正数前面加“-”号,就是负数,负数前面必须有“-”号。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 正数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扩充:(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习惯上把升、上、零上为正 ,而相反为负;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定是具体的数量; (3)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两个量必须是同类量.不是同类量不具有对此性;(例如:上升和下降,零上和零下) (4)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成对出现的,单独的个量不能成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考试点: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明确“基准"。为了计算方便,常把高于平均数,标准数或某一基准数的量规定为正,把与它们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 二、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3*11=33) 1.在0,-1,3,-0.1,0.08中,负数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2.如果零上3℃记作+3℃,那么零下3℃记作( ) A.3 B.-6 C.-3℃ D.-6℃ 3. 下列关于“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B.0比任何负数都大 C.0只表示没有 D.0常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 4.如果“盈利5%”记作+5%,那么-3%表示() A.亏损3% B.少赚3% C. 盈利7% D.亏损5%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学案新人教版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2秋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学案2 新 人教版 学习目标:1.理解减法可以转化加法,掌握减法法则; 2.会进行若干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 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 。 2、一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问这天厦门的最高气温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多少℃?怎样计算? 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 二、合作探究 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 2、小组内同学一起探究、交流: —1—(—3)= ,—1+3= ,所以—1—(—3) —1+3; 0—(—4)= , 0+4= ,所以0—(—4) 0+4; 4、归纳总结 (1)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实质是把 转化为 . 注意:(1)把减法变加法的同时,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2)被减数符号始终不变. 三、例题讲解 1.计算: (1)5-(-5) (2) 0-7-5 (3)(-1.3)-(-2.1) (4) 2 12-31 1 (5) (-2.5)-1.5 (6)) (21--41 (7) (-1)-(-4)-3 (8)4 12-831 2、列计算式并计算 (1) 比-3小10的数 (2) 比4的相反数还小2的数 3.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是-154米,死海湖面的海拔是-392米。哪里的海拔更低?低多少?

四、自主探究 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 2、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再把加号 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则成为它省略加号的形式。 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 ”或者“负20加3加5减7”. 3计算:(-3)+(-8)-(-6)+(-7) (1)写出省略加号的形式 (2)计算 【课堂讲练】 例题1 计算:(-18)-(+3)-(-3)-(+12) 计算:(-87)-(-4 1 )+(-41)-(+81) 例题2 上学期小明的银行活期储蓄存折上的取存 情况如下表:(记存人为正,单位:元) 月份 2 3 4 5 7 累计 存款 100 20 -30 -20 30 表中遗漏了4月份的存取金额,问小明4月份存人或取出多少元? 知识巩固 1、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数8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3的点; 2、列式计算: (1)13的相反数加上-27的绝对值,再加上-31的和是多少? (2)从-3中减去127- 与6 1 -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 (3)和为-8.6,一个加数为-3.2,求另一个加数。 3、已知|a|=3,|b|=2, a 、b 异号,求a-b 的值。 4、若“三角”表示运算a ﹣b+c ,“方框表示运算x ﹣y+z+w , 则×= 5、若a+b>0,a -b<0,且a 、b 异号,则a 0, b 0, b

《正数与负数》七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正数与负数》七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正数与负数》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学具: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 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 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 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 表示0摄氏度)。 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 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 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 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 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 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 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

1.1正数和负数 内容简介 1.《正数和负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一节. 2.“正数与负数”是“有理数”一章的第一节课,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需要.本节先回顾数的产生和发展,然后通过引言中温度、产量增长率、收支情况的实例,引出负数,进而给出正数与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并进一步介绍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 2.负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理解负数,要多采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理解由于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4.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6.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2.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策略 1.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展示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出现“负数”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入“负数”. 2.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和研讨,让学生自己完成对负数概念的引入. 3.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资源 1.教具:电脑、PPT课件(或相应图片)、投影仪. 2.学具:地图册等. 3.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 (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 ℃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与负数119

1 -—, -3900 , 2 , -5.27 , -131 , 5.575 5 4 -—, -36 , 6 , -1.68 , 365 , 0.3325 5 正数: 负数: 二、填一填。 如果49m表示向东走49m,那么-49m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整数、分数。 3 -—, +23, -5, -600, 8, 2, -190, 20.3 7 4 —, +27, -5, +0.7, +4, 3, -4.7, +90.9 5 正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5 -—, -74000 , -10 , -0.65 , 847 , -67.68 6 2 -—, -7300 , 1 , -7.05 , 896 , 655.4 3 正数: 负数: 二、填一填。 如果水位升高10m时水位变化记作+10m,那么水位下降10m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m。 三、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整数、分数。 1 -—, +30, +9, -0.04, 1, 1, +810, 58.9 5 2 -—, +17, +2, +1, 8, 1, +890, +76.1 3 正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4 +—, -115000 , 10 , 29.7 , 746 , -9.754 5 2 +—, 0.19 , -6 , -6.25 , 496 , -11.15 3 正数: 负数: 二、填一填。 某星球表面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63℃,记作________℃,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40℃,记作________℃。 三、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整数、分数。 1 +—, -25, +2, -50, +5, 1, -6, 3140 2 2 -—, -55, +7, -0.04, 3, 6, -5.3, 11.8 3 正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初一数学正数和负数练习题完整版

初一数学正数和负数练 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1正数和负数 1、5 21,76,106,14.3,732.1,34,5.2,0,1----+-中,正数有____,负数有_____。 2、如果水位升高5m 时水位变化记作+5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的意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 、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 、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5、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 、向东行进30米 B 、向东行进-30米 C 、向西行进30米 D 、向西行进-30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7、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8、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 记作移动-5m ,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 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9、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10、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1、零上13℃记作+13℃,零下2℃可记作() A 、2 B 、-2 C 、2℃ D 、-2℃ 12、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A 、-10℃B 、-6℃C 、6℃D 、10℃ 13.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 -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14.向东行进-50m 表示的意义是〖〗 A .向东行进50m B .向南行进50m C .向北行进50m D .向西行进50m 1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6.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25,68,O ,7 22,-3.14,0.001,-889. 正数:负数: 17.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 ℃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18.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 白海虎张康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形状及结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 【学习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几何体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中考内容之一,同学们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并了解他们的特征. 【学习难点】本节难点是对几何体的分类,因为初中同学对分类标准不熟悉,所以同学们可从某些几何体的特征入手,找出共同特征作为一类。 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你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吗?试画出其立体图形,并描述一下它的形状组成。 长方体立方体 2.长方体、立方体都是几何体,你平常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几何体? 试一试: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二、新课探究 1.看书思考;P2(回答问题) (1)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形类似? (2)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描述一下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物体。像这样与笔筒类似的几何体叫____________. 2、看课本:认清常见的几何体。(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三、自主思考, p2想一想。 (1)六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如下图所示,指出图中其他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和底面。 底面

七年级数学(上)导学案全套(122页)

第一章有理数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 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 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 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 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3.1,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课题:1.1正数和负数(2)

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正数和负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其中的符号转化方法. 重点: 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引言: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二、探究1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气温为―3℃~3℃.“―3”的含义是什么? 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答案:“―3”表示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3℃” 强调: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追问:“3”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 温差:3-(―3)=6 问题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 追问1:“增长1.8%”是什么意思? 追问2:“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 答案:减少了2.7%. 问题3: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下表是他某个月的部分收支情况. 收支情况表年月

答案:欠同学1.2元 强调1:像3||,1.8%||,3.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7%||,-4.5||,-1.2||,……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符负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强调2:“+”、“—”叫做数的符号||,正数前面的“+”也可以省略.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练习1: 1.在数-5||,- 2.8||,0||, 2 7 ||,2019||,3π中||,负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0是整数 D.0是什么数无法确定 答案:C 三、探究2 问题4: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 小华增长-1kg||, 小强体重增长0kg. 追问:“增长-1” 答案:“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 问题5:例(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青岛版七年级上数学 全册教案学案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 §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体会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了解几何体、多面体、平面图形的范畴. 3.通过对平面图形的组合设计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几何体、多面体、面、平面图形的特征. 难点: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看P1页美丽海滨城市图片,你看到哪些熟悉的图形?小组讨论回答看谁说的多? 出示图片见课本p4页 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就让我们回顾一下看到的几何图形吧! 一、几何体的学习 1.几何体的认识 (1)自学检测 你熟悉下面的立体图形吗?用线把图形和它们的名称连起来 球正方体圆柱圆锥长方体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是()简称为体 (2)能力提高 观察上面几何体的表面特点将它们分类:()()和()为一类因为它们的面有的为曲面.()和()的面都是平的为一类,像这一类几何体也叫多面体.

让学生感受多面体的特征,举出现实中的实例. (3)思考:几何体中的棱柱和棱锥有什么不同?你能举出形状与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类似的实物吗?看谁举的例子多.分小组展示. (4)练习巩固:P5页练习 二、平面图形的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课本第6~7页内容,小组讨论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小组间互相交流后回答. 2.自学检测: (1)数学上的“平面”是 ,可以 . (2)说出我们接触过的平面图形,看看下面的图形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 3.能力训练: 4.巩固练习:p8页练习 教(学)后记: .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今天上开学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在对引入新知识时,介绍我国新疆的旅游胜地吐鲁番,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通过实物展示温度计以及化肥袋子,引入对正负数的理解,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很轻松。 另外,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这个枯燥的数字问题,重点以对我国的南北地区的温差的了解,交流有关温度的知识,知道0度的含义以及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区别,并掌握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再了解水的三气的变化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研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温度计,亲身体会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进而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如:上、下车的人数;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向北向南的关系等。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的意义。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我让学生举例说出已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引入今天学习的新的内容:正数和负数。但在导入这个环节中,举例说数的过程太长、长多了,应稍微回忆举例就行了,而真正的负数的起源和在生活中的举例和练习比较少。一句话就是:概念说得不够清楚。需要在下节课补充完整的: 1、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数(除0外)。 2、在以前学过的数(除0外)前加上“-”号,就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第3点是需要重点补充,要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在对0的解释时也不是太清楚,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0这个数字,还是想成是最少和没有。这些都是下节课我需要注意的地方。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初一数学正数和负数练习题【精选】-精心整理

1.1正数和负数 1、5 2 1,76,106,14.3,732.1,34,5.2,0,1----+-中,正数有____, 负数有_____。 2、如果水位升高5m 时水位变化记作+5m ,那么水位下降3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___m 。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 的意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 、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 、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5、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 A 、向东行进30米 B 、向东行进-30米 C 、向西行进30米 D 、向西行进-30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 ,则乙向北走32m ,记为__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7、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8、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 记作移动-5m ,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 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9、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10、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11、零上13℃记作+13℃,零下2℃可记作( ) A 、2 B 、-2 C 、2℃ D 、-2℃ 12、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 、-10℃ B 、-6℃ C 、6℃ D 、10℃ 13.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 -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点】 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 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课前导读 一、温故知新 1. 列举在小学已经学习过的几何体有。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二、预习导学 预习教材1~4页,完成下列作业: 1.把下列几何体的的名字写在横线上。 2.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通常分为三类:柱体(圆柱、棱柱、正方体、长方体),锥体(圆锥、棱锥),体。 3.圆柱与棱柱:相同点:它们都有两个底面。不同点:A: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B: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的侧面是四边形。 预习疑难择要 课堂训练

一、师生共练 1.六棱柱有个顶点,条侧棱,个底面,个侧面。 2.观察,你发现棱柱的命名了吗? 二、合作探究 1.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2. 完成下面的作业 三、请把老师的总结记下来! 课后巩固

中考链接 1下列几何体中,面数最少的是()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属于棱柱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2 展开与折叠 【学习目标】 1.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了解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 课后追踪 1.我又发现新的解决方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