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1).ppt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课件----第七讲20世纪初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课件----第七讲20世纪初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豪强势力的协调组合
一 、 从德奥同盟到三国同盟
柏林会议 后,德奥关 系日益密 切,1879 年两国签 署了军事 同盟条约, 针对俄国 达成了共识。 1882年意大 利加入了德奥同盟,寻求德国对它在北非行动的支持。至 此,俾斯麦建立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二、三国协约组合完成


法 意
பைடு நூலகம்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三 英布战争
1899年10月,布尔人军队率先发 动进攻,英布战争爆发。战争初期, 布尔人占据优势,英军接连失利。 随后,英政府改组英军司令部,并 增派大批援军,从而扭转了战场上 的被动局面。英军迅速展开强大的 攻势,于1900年3月和6月分别占领 奥兰治首府和德兰士瓦首府。1902 年5月31日,英布双方在比勒陀利亚 签订和约,规定奥兰治和德兰士瓦 由英国兼并,在英国管辖下实行自 治,英国则向布尔人提供“战争赔 偿费”300万英镑。此条约是在共同 奴役黑人的基础上实现了白人之间 的和解。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 重新分割世界的三次战争之一,它 使英国全面控制了南部非洲
二、俄土战争
1877年4月,俄国对土耳其宣战。1878年3月,俄土 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和约,它使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恶 性膨胀,引起了英国和奥匈等国的严重不安。
三、 柏林会议
1878年3月,俾斯麦倡导 的柏林会议召开。7月,柏林 条约通过,它取代了圣斯特 法诺和约。柏林会议并没有 解决东方危机,而是把它推 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 时孕育了列强之间更深刻的 矛盾。
一、 英德同盟谈判及失败
19世纪末,英国被迫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其时英国与法、俄的矛 盾比英、德矛盾更为尖锐。在此背景下,英、德进行了三次结盟谈判,均 告失败,这是因为英、德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英、德同 盟谈判失败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模块综合复习-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模块综合复习-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易错易混
主题四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电子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 及。 2、准确掌握下列组织的英文缩写:世界贸易组织(WTO),亚太经合组织 (APEC),欧洲联盟(EU),联合国(UN).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两级对峙, 1946年-1991 美苏“冷战” 建立霸权 年
二战后,成为军事、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与苏 联形成两极格局
霸主地位动 1991年 摇
多极化趋势
两级格局瓦解,随着一些国家的强大,霸主地 位动摇,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
模块六:世界现代史
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
考点纵横
新的理论和政策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人物)三位改革家都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具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等; 他们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走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爆发标志 时间 作战双方 主战役 新式武器 战争性质 战争结束 战后国际组织
考点纵横
项目
背景

同 点
人物
内容
不 性质 同 点 作用
相同点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 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政 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 矛盾尖锐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 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

治。对外:①侵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占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领土);②20世纪初,
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世界现代史》PPT课件)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世界现代史》PPT课件)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评价: 对凡尔赛体系的修改和补充 一战后列强在远东和亚太地区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削弱了英国在远东的势力, 暂时遏制了日本的扩张野心 美国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与日本产生矛盾 标志着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 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
1899 年 5 月,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荷兰海牙召开第一次和 平会议;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到 1907 年6 月才得以召开; 两次会议在裁军或限制军备方面一无所获 1905 年和1911 年两次摩洛哥危机 意大利队土耳其的北非属地动手
扩军备战、 裁军谈判与局部冲突
巴尔干火药桶 1908 年, 波斯尼亚危机爆发 1912 年 10 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在巴尔干同盟与土耳
1879 年 10 月, 德奥首先缔结了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 条约《德奥同盟条约》
1882 年 5 月, 德、 奥、 意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892 年, 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 英国本来遵循“光辉孤立” 和对欧洲的均势政策,当德国着手建
立强大海军,英国不得不开始直接对抗 1902 年, 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 以遏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亚太地区主要势力: 战前:英、 法、 俄、 德、 日、美六国 战后:英、 美、 日三国 1921 年 11 月 12 日至 1922 年 2 月 6 日, 在美国
的主持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1921 年 12 月 13 日,《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
维持了英日友谊 美日签订《耶普岛条约》
第四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国际联盟

新人教版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

新人教版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
摘自《中国通史资料选辑》
特点:规模空前,灾难深重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开始:1914年7月 结束:1918年11月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保、土) 参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日、美、中等)
战场
欧洲(主战场)、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等
结果
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
原因
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2、内容: ①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②殖民地全部被瓜分(山东归日本,中国爆发 五四运动);
③限制德国的军备;④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⑤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3.影响: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 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关 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 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3、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奥匈帝国挑起战争。
巴尔干半岛
战争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瓜分殖民地。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 成,扩军备战,威胁世界安 全。
……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特点
规模空前,灾难深重
三、战争教训:
1、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2、遇到矛盾,谈判解决。 3、理智爱国,反对恐怖行为。 4、强大国家,发展经济。
考点二:《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九下教材P14—18页)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 、凡尔赛体系 一战后:巴黎和会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 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 内,德国不得设防

人教版2020年高三历史高考世界现代史总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2020年高三历史高考世界现代史总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变 1815

巩固:1815
程 崩
动摇:19C初
瓦解:11884488年
调整:1924、1925 瓦解:31、33、35、 36
崩溃法:西19斯39势力的
1946 冲击:20世纪
60、70年代
瓦解东:1欧9剧91变

欧洲革命
崛起和扩张
苏联解体


内 ①阶级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 ①资本主义
部 ②民族矛盾:
③国民经济已明显好转 ④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被粉碎
A.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不同在于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领导
B.为战胜苏维埃的敌人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7、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发展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据此回答:
1、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
B.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增长
C.是国家直接参与了再生产过程,干预经济生活
A.是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B.推翻了旧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
C.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D.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4、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恢复工业生产
C.巩固苏维埃政权
D.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条件的是

世界现代设计史 PPT课件精选全文

世界现代设计史 PPT课件精选全文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 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 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 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 设计的产品。
1895年12月16日晚,一家 新改建的画廊在巴黎普罗旺斯路 22号开张了,主人萨穆尔·宾是 德国出生的犹太人,是人们公认 的日本艺术鉴赏家,作家,商人。 画廊不仅展出美术作品,同时也 展出实用艺术品。在1900年的巴 黎国际博览会上,法国设计师的 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欧 美各国引起广泛响应,并使“新艺 术之家”的名称不胫而走,故以 “新艺术”命名其运动。
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6. 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a.新现代主义与高科技风格 b.波普风格(pop) c.后现代主义 d.解构主义 e.绿色设计
2024/9/28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本讲重点内容:
1.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2.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 3.约翰•拉斯金 4.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2024/9/28
一、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
1. 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 英国伦敦1851年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示的工业产
品外形相当粗陋,显示了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弊端及设计水准下降 的局面。从反面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
2.“水晶宫” “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
夫·伯克斯顿设计。它是一座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材 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在博览会上深受各国来宾赞赏, 会后被完整的拆迁到赛登汉(Sydensam,伦敦南部),1936年毁 于大火。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材料的应用。

世界近现代史PPT 演示文稿

世界近现代史PPT 演示文稿
高三历史复习讲座
从字数上看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新老教
材都是17万。字数相等。
从形式上看 内容更精炼
•更 强 调 历 史 的 阶 段 性突出历史的整体性,
从内容上看
•引言表述上的变化 •增加了新的内容 •大小字的变化 •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 培养
对江西试卷的分析(历史单科总分150分、新教材)
2000年 2001年 中国历史101分, 世界史:上册25分 (6×2+13) 世界史49分 下册24分(7×2+10) 中 国 历 史 100 分 , 世界史:上册27分(6×2.5+12) 世界史50分 下册23分(4×2.5+13)
3、《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国被迫顺应殖民体系瓦解这一客观历 史趋势的法律文件,表明英国已经失去对自治领的实质性政治控制 仅存留松散的政治联系,各自治领都可以以独立国家的面貌出现在 世界舞台上。
凡尔赛体系
知 识 归 纳
协约国同德国(《凡尔赛和约》)、 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 其和约(《色佛尔条约》)共5个。
华盛顿体系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共3个。
(1)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 矛盾和斗争。 比较巴黎 和会和华 盛顿会议 的基本特 点: (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3)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的矛盾。
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向西方学习转向 向苏俄学习,如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出现了 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共产党纷纷成立。
重 点
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基 本 规 律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
世界现代史的分期、主要内容

世界现代史1

世界现代史1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为当时俄国革命指 明的新的方向是( ) •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C.发动武装起义 •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 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 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 确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阶段 •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 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 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四.“斯大林模式”: •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 A.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宁的逝世、斯大林领导 地位的确立 • B.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 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 C.过程:一五计划(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 个工业-农业国;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 ②农业集体化运动 • A.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 大林的个人因素 • B.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 C.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 • 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 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 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英国模式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东方出版社2005 年版
❖ (日)阪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 (意)阿锐基:《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社会的 根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 研究导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 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美)孔华润:《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
❖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史》,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1年版
❖ (美)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世界七大国百年外 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法)戴高乐著:《战争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年版
❖ (美)H·斯图尔特·休斯:《欧洲现代史(1914—1980)》,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 (美)保罗·约翰逊:《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商务印书馆 1975年版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 (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 程》,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 社2005年版
世界现代史上册 参考书目
❖ (德) 邓尼茨:《邓尼茨元帅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2005年版
❖ (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 (德)瓦尔特·本雅明《莫斯科日记+柏林纪事》,东方出版 社2001年版
❖ (德)维尔纳·克赖佩等著:《纳粹将领的自述—命运攸关 的决定》,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 (英)戴维·辛克莱:《镜厅:巴黎和会内幕》,世界知识 出版社2003年版
❖ (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2年版
❖ (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 忆录》,南方出版社2003年版
❖ (英)温斯顿·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 忆录》,南方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