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连杆机构课件展示
合集下载
《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尺寸优化
减小机构的整体尺寸,使其更 加紧凑。
重量优化
降低机构的重量,以实现轻量 化设计。
成本优化
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优化方法
数学建模
建立平面连杆机构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数 值分析。
优化算法
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 对机构进行优化。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构进行应力、应变和振 动分析。
实例二:搅拌机
总结词
搅拌机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搅拌叶片的周期性摆动,促进物料在容器内均匀混 合。
详细描述
搅拌机中的四连杆机构将原动件的运动传递到搅拌叶片,使叶片在容器内做周期 性的摆动,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可以改变搅拌叶片的摆动幅度和频率, 以满足不同的搅拌需求。
实例三:飞机起落架
总结词
飞机起落架中的收放机构采用了平面连杆机构,通过连杆的 传动实现起落架的收放功能。
。
设计步骤
概念设计
根据需求,构思连杆机构的大 致结构。
仿真与优化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设计进 行验证和优化。
需求分析
明确机构需要实现的功能,分 析输入和输出参数。
详细设计
对连杆机构进行详细的尺寸和 运动学分析,确定各部件的精 确尺寸。
制造与测试
制造出样机,进行实际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 。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优化实例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
通过调整曲柄长度和摇杆摆角,实现 机构的优化设计。
双曲柄机构优化
通过改变双曲柄的相对长度和转动顺 序,提高机构的运动性能。
平面四杆机构优化
通过调整四根杆的长度和连接方式, 实现机构的轻量化和高性能。
减小机构的整体尺寸,使其更 加紧凑。
重量优化
降低机构的重量,以实现轻量 化设计。
成本优化
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优化方法
数学建模
建立平面连杆机构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数 值分析。
优化算法
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 对机构进行优化。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机构进行应力、应变和振 动分析。
实例二:搅拌机
总结词
搅拌机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搅拌叶片的周期性摆动,促进物料在容器内均匀混 合。
详细描述
搅拌机中的四连杆机构将原动件的运动传递到搅拌叶片,使叶片在容器内做周期 性的摆动,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角度,可以改变搅拌叶片的摆动幅度和频率, 以满足不同的搅拌需求。
实例三:飞机起落架
总结词
飞机起落架中的收放机构采用了平面连杆机构,通过连杆的 传动实现起落架的收放功能。
。
设计步骤
概念设计
根据需求,构思连杆机构的大 致结构。
仿真与优化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设计进 行验证和优化。
需求分析
明确机构需要实现的功能,分 析输入和输出参数。
详细设计
对连杆机构进行详细的尺寸和 运动学分析,确定各部件的精 确尺寸。
制造与测试
制造出样机,进行实际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改 。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优化实例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
通过调整曲柄长度和摇杆摆角,实现 机构的优化设计。
双曲柄机构优化
通过改变双曲柄的相对长度和转动顺 序,提高机构的运动性能。
平面四杆机构优化
通过调整四根杆的长度和连接方式, 实现机构的轻量化和高性能。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课件

定义: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系列刚性杆件通过转动副或移 动副相互连接,并按照预定的顺序或模式进行运动传递的 机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具有较大的传递力矩的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运动形式和运动轨迹相对固定,易于实现精确控制。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运动分析的基本概念
平面连杆机构定义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刚性构件通 过低副(铰链或滑块)连接而成的机 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都在同一平 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
运动分析目的
通过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确定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速 度和相对加速度,为机构设计、优化 和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运动转换和传递,如转动、摆动、移动 等。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农业机械
如收割机、拖拉机等,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 现谷物、饲料的收割和运输。
轻工机械
如包装机、印刷机等,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 现纸张、塑料薄膜等的传送和加工。
矿山机械
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 现土石的挖掘、装载和运输。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 的多样化,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和制造 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数字化设计和仿真技术的运用,提高了 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PART 02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平面 连杆机构,由曲柄、摇杆和连杆
组成。
曲柄作为主动件,匀速转动,带 动连杆摆动,摇杆作为从动件,
运动分析的实例
四杆机构
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通过解析 法分析曲柄的转速、摇杆的摆角 以及各构件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特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和制造。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具有较大的传递力矩的能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运动形式和运动轨迹相对固定,易于实现精确控制。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运动分析的基本概念
平面连杆机构定义
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刚性构件通 过低副(铰链或滑块)连接而成的机 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都在同一平 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
运动分析目的
通过分析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确定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速 度和相对加速度,为机构设计、优化 和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运动转换和传递,如转动、摆动、移动 等。
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农业机械
如收割机、拖拉机等,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 现谷物、饲料的收割和运输。
轻工机械
如包装机、印刷机等,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 现纸张、塑料薄膜等的传送和加工。
矿山机械
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利用平面连杆机构实 现土石的挖掘、装载和运输。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需求 的多样化,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和制造 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数字化设计和仿真技术的运用,提高了 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PART 02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平面 连杆机构,由曲柄、摇杆和连杆
组成。
曲柄作为主动件,匀速转动,带 动连杆摆动,摇杆作为从动件,
运动分析的实例
四杆机构
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通过解析 法分析曲柄的转速、摇杆的摆角 以及各构件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加
平面连杆机构ppt课件

15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应用案例:雷达天线、脚踏式脱粒机、搅拌 机、水稻插秧机的秧爪运动机构。
脚踏式脱粒机
缝纫机的脚踏粒机
雷达天线
16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水稻插秧机的秧爪运动机构
搅拌机机构
(3)功能:将连续转动转换为摆动,或者将摆动转换为 连续转动。
17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双曲柄机构 (1)概念:具有两个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称 为双曲柄机构。
18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应用案例:惯性筛机构
惯性筛机构
(3)功能:将等速转动转换为不等速同向转动19。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4)双曲柄机构的其他类型 1)平行四边形机构:两相对构件互相平行,
呈平行四边形的双曲柄机构。
3.2.1 曲柄滑块机构 ( 1)由曲柄摇杆机构,将CD→无穷大,C点轨迹变成直
线; ( 2)演化方法:将转动副→移动副; ( 3)类型: a.偏心曲柄滑块机构 ,e≠0 偏距:曲柄转动
中心距导路的距离。 b.对心曲柄滑块机构,e=0
35
3.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4)应用案例:内燃机、空气压缩机、冲床和送料 机构等。
请画出下列机构运动示意图,并判断由几种机构 组合而成?
插齿机
冲床机构
48
3.3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3.3.1 急回特性和行程数比系数 1、基本概念:(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曲柄为原动
件) (1)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当曲柄与连杆二次共线时,
摇杆位于机构的最左或最右的位置。 (2)极位夹角(θ):从动件处于二个极限位置时,
1-偏心轮 2-连杆 3-滑块 4-机架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应用案例:雷达天线、脚踏式脱粒机、搅拌 机、水稻插秧机的秧爪运动机构。
脚踏式脱粒机
缝纫机的脚踏粒机
雷达天线
16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水稻插秧机的秧爪运动机构
搅拌机机构
(3)功能:将连续转动转换为摆动,或者将摆动转换为 连续转动。
17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双曲柄机构 (1)概念:具有两个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称 为双曲柄机构。
18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应用案例:惯性筛机构
惯性筛机构
(3)功能:将等速转动转换为不等速同向转动19。
3.1 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4)双曲柄机构的其他类型 1)平行四边形机构:两相对构件互相平行,
呈平行四边形的双曲柄机构。
3.2.1 曲柄滑块机构 ( 1)由曲柄摇杆机构,将CD→无穷大,C点轨迹变成直
线; ( 2)演化方法:将转动副→移动副; ( 3)类型: a.偏心曲柄滑块机构 ,e≠0 偏距:曲柄转动
中心距导路的距离。 b.对心曲柄滑块机构,e=0
35
3.2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4)应用案例:内燃机、空气压缩机、冲床和送料 机构等。
请画出下列机构运动示意图,并判断由几种机构 组合而成?
插齿机
冲床机构
48
3.3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3.3.1 急回特性和行程数比系数 1、基本概念:(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曲柄为原动
件) (1)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当曲柄与连杆二次共线时,
摇杆位于机构的最左或最右的位置。 (2)极位夹角(θ):从动件处于二个极限位置时,
1-偏心轮 2-连杆 3-滑块 4-机架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PPT课件

0
3 90 0
C
17
3.2.2.3 死点位置
曲柄摇杆机构中取摇杆为主动件时,当曲柄与连杆共 线时,连杆对从动件曲柄的作用力通过转动中心A,传动角 为零,力矩为零,称为死点位置。
18
死点的利用: B2
A
D
C2
B1
C1 地面
飞机起落架机构
请思考:下列机构的死点位置在哪里;怎样使机构通过死点位置
机械设计基础 3 平面连杆机构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而成的 平面机构,又称低副机构。根据其构件间的相对运动 分为平面或空间连杆机构。
。
3
3.1.1特点
t2 2/1
v2C2C1/t2 11
(2)输出件的行程速比系数K:
空回行程平均速度v2与工作行程平均速度v1之比。
Kv2 v1
t1 t2
1 2
118800
180 K1
K1
平面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
(1)原动件作等速整周转动; (2)输出件作往复运动;
(3) 0
12
2.曲柄滑块机构中,原动件AB以 1 等速转动
3
3
C
A1
1
2
B
F vB3
0
3
C
B
1
a
2
b
C
A
3
4 vc
画出压力角
15
2、平面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位置
平面连杆机构PPTPPT课件

F"
(1)压力角α :
F与Vc所夹的锐角α称为压力角。
C
由图知, F’=Fcosα, F’’= Fsinα
B ω
分析:F一定时,压力角α越小,有效力 F’
A
D
越大,传动性能好。α=0°最好。
(2) 传动角γ : 压力角的余角γ(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锐角)为传动角。
γ=90°-α
分析:γ越大,传力性能越好,γ=90°最好。
第8页/共27页
3 死点位置
目的:解决工程应用中机构出现 动不了的情况。
(1)死点: ①摇杆3为原动件; ②曲柄1为从动件; ③不计各构件的质量、惯性。
当 摇 杆 摆 到 C1D 和 C2D 位 置 时 , 连 杆 2 与 曲 柄 1 共 线 , 传 动 角 γ=0°,则此时连杆加给曲柄的力将通过铰链中心A,对A点不产生 力矩。因此,不能使曲柄转动这种位置称为死点。 ※死点的存在取决于从动件是否与连杆共线。 ※死点表现形式:从动件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现象。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第2页/共27页
1 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运动特性
铰链四杆机构中,若AB为曲柄,CD为摇杆,形成曲柄摇杆机构。 如果曲柄为原动件,并以角速度ω作匀速转动,摇杆为从动件。
当曲柄AB匀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速度是否一致? (1) 从动件极限位置
第3页/共27页
(2)急回运动特性分析
曲柄
行程1: AB1→AB2 工作行程
行程2:
空回行程
AB2→AB1
摇杆 C1D→C2D
C2D→C1D
Φ1 > Φ2 ,V2 > V1
总结:
①摇杆往复摆动的摆角相同,但曲柄转角不同(φ1>φ2); ②曲柄匀速转动, 摇杆往复摆动的速度是不同(V2 > V1)。
机械原理 平面连杆机构及设计课件

仿真分析
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机构进行模拟分析, 评估其性能。
实验测试
通过实际测试机构的性能,与理论分析进行 对比验证。
优化算法
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 ,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
04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 动分析
机构运动的基本方程
01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运动方程是 根据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建立的,它描述了机构中各构件 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刚度对机构性能的影响
刚度不足会导致机构运动失 真、振动等问题,影响其正 常工作。
06
平面连杆机构的实 例分析
曲柄摇杆机构的实例分析
曲柄摇杆机构是一种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它由曲柄、摇杆、连杆和机架组成。 曲柄旋转,通过连杆传递运动给摇杆,使摇杆在一定范围内摆动。
实例:缝纫机脚踏板机构。缝纫机脚踏板机构就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应 用。当脚踏板转动时,通过连杆将运动传递给摇杆,使机头上下摆动,完成缝纫 工作。
应力分析
通过计算机构各构件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分布,评估其强度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
疲劳强度
考虑机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预测其使用寿命。
可靠性分析
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评估机构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
机构的刚度分析
刚度定义
刚度表示机构抵抗变形的能 力。
刚度分析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实验测试 等方法,评估机构的刚度性 能。
双曲柄机构的实例分析
双曲柄机构由两个曲柄、连杆和机架组成。两个曲柄同时旋 转,通过连杆传递运动,使另一个曲柄产生相对的旋转运动 。
实例:飞机起落架机构。飞机起落架机构中的前轮转向机构 就是一个双曲柄机构的应用。当飞机滑行时,双曲柄机构使 前轮左右摆动,实现飞机的前轮转向。
《平面连杆机构 》课件

工程应用前景
分析优化后机构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景,为实 际应用提供指导。
05
平面连杆机构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轻质材料
01
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降低机构重量,提高运
动性能。
高强度材料
02
选用高强度材料如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提高机构承载能力
。
复合材料
03
利用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点,优化机构性能,实现多功能化
遗传算法
利用遗传算法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优化,通 过不断迭代和选择,寻找最优解。
约束处理
在优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各种约束 条件,如几何约束、运动约束等。
优化实例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
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通过优化算法找到最优 的设计参数,使得机构的运动性能达到最佳。
双曲柄机构优化
对双曲柄机构进行优化,改善机构的运动平稳 性和精度。
平面连杆机构系列优化
对一系列平面连杆机构进行优化,比较不同机构的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 参考。
优化效果评估
性能指标
通过性能指标来评估优化效果,如运动精度 、运动范围、刚度等。
经济性评估
评估优化后机构的经济效益,包括制造成本 、运行成本等。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的有效性,对比优化前后 的性能差异。
。
新工艺的探索
精密铸造
通过精密铸造技术,提高 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减少加工余量。
激光切割
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实现 零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 工。
3D打印
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制 造复杂结构零件,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
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
有限元分析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机构的高精 度、高效率运动控制。
分析优化后机构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景,为实 际应用提供指导。
05
平面连杆机构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轻质材料
01
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降低机构重量,提高运
动性能。
高强度材料
02
选用高强度材料如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提高机构承载能力
。
复合材料
03
利用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点,优化机构性能,实现多功能化
遗传算法
利用遗传算法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优化,通 过不断迭代和选择,寻找最优解。
约束处理
在优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各种约束 条件,如几何约束、运动约束等。
优化实例
曲柄摇杆机构优化
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通过优化算法找到最优 的设计参数,使得机构的运动性能达到最佳。
双曲柄机构优化
对双曲柄机构进行优化,改善机构的运动平稳 性和精度。
平面连杆机构系列优化
对一系列平面连杆机构进行优化,比较不同机构的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 参考。
优化效果评估
性能指标
通过性能指标来评估优化效果,如运动精度 、运动范围、刚度等。
经济性评估
评估优化后机构的经济效益,包括制造成本 、运行成本等。
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的有效性,对比优化前后 的性能差异。
。
新工艺的探索
精密铸造
通过精密铸造技术,提高 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减少加工余量。
激光切割
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实现 零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 工。
3D打印
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制 造复杂结构零件,缩短产 品研发周期。
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控制
有限元分析
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机构的高精 度、高效率运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双曲柄机构 两曲柄转动的角速度始终相等
反向双曲柄机构 双曲柄的转向相反,且长度也相等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的应用
C
E
B
D
Q A
鹤式起重机
双摇杆机构的应用
D A
C B
双摇杆机构特例:等腰梯形机构
A
D
E
B
C
汽车转向机构
推论
双摇杆机构运动特点:
双摇杆机构
摆动
摆动(摆幅相等或不相等)
子任务二:绘制机构简图
(2)、件1与件2,件2与件3, 件3与件4构成转动副;件4与机 架构成移动副
(3)、如图测出相对位置 (4)、运用平面机构表达符 号在图纸上表达出来,见左下图
绘制简图提示
要点:1、绘制简图时注意去掉与运动无关的结构部分 2、运动部分要抽象成刚性构件 3、绘图时只绘制与运动有关的结构
要求:1、每组每位同学绘制一张A4图纸,具体绘制哪个 机构由小组讨论决定,但小组内必须为不同机构。 2、在图纸右侧详细说明整个绘图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
教学重点:
学
平面机构类型判定、机构简图、运动特点
重
教学难点:
点
平面机构简图的绘制、类型的判定方法以及运 动特性(急回特性、死点)产生的原因
与
教学关键:
难
通过对生活中机构的观察,消除学生对平面机
点
构的陌生感,确保运动简图的绘制及机构分析 的具体实施。
平面机构分析
任务:绘制机构简图并分析运动特点
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
汽 车 刮 雨 器
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
搅 拌 机
推论
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特点:
等速转动
摆动
双曲柄机构的应用
C
23
B 1
4D A
6E
惯性筛机构
双曲柄机构特例1:平行四边形机构
天平
C B
A
D 升降平台
火车轮
双曲柄机构特例1:平行四边形机构
A B
D C
耕地
料斗
播种机料斗机构
双曲柄机构特例1:平行四边形机构 绘图仪
低副中存 在的间隙不易 消除,会引起 运动误差
较难准确实现预定的连续的运动规律,设计方法复杂; 惯性力难以平衡; 运动副有间隙,磨损后间隙难以补偿。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铰链四杆机构:构件间用四个转动副相连的平面四杆机构
组成(如右图):
机架:固定件(构件4)
2
连杆: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杆(构件2)
连架杆:与机架相连的杆(构件1、3)
要求:1、由小组成员共同对第一阶段任务形成的平 面机构的简图进行分析,并拿出所有机构运动 特点分析结论。 2、由小组推举一人进行汇报 3、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平行四边形机构特征
两曲柄同向同速转动
❖两连架杆等长且平行, 连杆作平动
B B’
C C’
A
D
AB = CD BC = AD
平行四边形简图
双曲柄机构特例2:反向平行四边形机构
车门开闭机构
推论
B B’
C C’
A
D
AB = CD BC = AD
双曲柄机构的运动特点:
普通双曲柄机构 主动曲柄等速转动
从动曲柄变速转动
曲柄存在的条件
B
B
l1 l1
ll22
AAAl1
B
ll444
CCl2ll33
C
l3
DD
项目
结果
由△BCD可得: l1 l4 l2 l3
由△BCD可得: l2 (l4 l1) l3 l3 (l4 l1) l2
l1 l 2 l4 l3 ❖ l1 l3 l4 l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曲柄存在的条件
子任务三:分析运动特点
学习寄语
Ø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 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 Ø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Ø 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Ø 相信自己 我们可以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
1、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特点? 2、如何判定机构属于哪种类型?
曲柄存在的条件:
B
l1 A
若lmin+lmax≤其余两杆长度和
l2
C
l3
D
l4
N,无整转副
Y,存在整转副
最短杆为机架 双曲柄机构
最短杆的邻 杆为机架
曲柄摇杆机构
最短杆的对 边为机架
双摇杆机构
机构运动分析
? 上述各简图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机构,有怎 样的运动特点?
课下分组完成任务提示
要点:1、注意平面机构的类型 2、注意主动件的确定 3、注意平面机构工作特性
子任务一:认识平面机构
平面机构基本概念
平面连杆机构:构件间用低副连接而成的平面机构
四杆机构:具有运四个动构件的低副机构
构件 运动副
铰链机构 2
1
3
4
平面机构基本概念
特点1
特点2
特点3
特点4
由于低副 是面接触,压 强低,磨损量 小
制造方 便,容易获 得较高的精 度
容易实 现常见的转 动、移动及 其转换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类型及主
要特性。
教
学
2、能力目标:能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能对 平面机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
目
3、教育目标:从平面机构的应用和分析中感受
标
平面机构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能
力和热情,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
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绘制机构简图
导入...
问题1:通常采用怎样的符号来表达 平面机构?
问题2:假设我们已经掌握了规定的 表达平面机构的符号,那么 我们怎么运用这些符号表达 出机构的简图呢?
平面机构常用表达符号
平面机构常用表达符号
平面机构简图绘制步骤
案例分析
绘制简图步骤: (1)、分析:偏心轮2以O为
圆心做旋转运动,滑块4做直线 移动
1
连架杆
曲柄: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4
3
摇杆:仅能在某一角度内摆动的连架杆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
曲柄 摇杆机构
双曲柄 机构
双摇 杆机构
两连架杆中:
一两个个是连曲架柄杆;都是曲摇 柄杆的铰链四杆机构 一个是摇杆的铰链 四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
C 23 B1 4 D A
雷达天线俯仰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 飞剪
仔细观察生活中常使用的机械,如缝纫机、公交车门 启闭装置、电扇摇头机构,要求绘制其运动简图并分析其 运动特点。
平面机构分析任务分解
认识平面机构
Ø 平面机构基本概念 Ø 铰链四杆机构组成 Ø 铰链四杆机构类型
绘制运动简图
分析运动特点
Ø 常用表达符号 Ø 运动简图绘制步骤 Ø 案例分析
Ø 类型的判定 Ø 机构的特性 Ø 知识拓展
+❖ +
l1 l4 l2 l3 l1 l2 l4 l3
曲柄存在条件:
同理,可得:
l1 l3 l1 l2 l1 l4
u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和——杆长条件; u最短杆是机架或连架杆
推论:四杆机构满足杆长条件时,其最短杆两端均为周转副。
曲柄存在的条件
lmin+lmax ≤ l余1+l余2; ❖ 最短杆为机架或连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