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保山中心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思

保山中心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杨建民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保山市城市化进程空前加速,中心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保山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保山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理念需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亟待改革,以适应打造“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市”的要求,和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保山中心城市建设管理现状保山中心城市为保山市政府、隆阳区政府所在地,设有永昌和兰城两个街道办事处。
是保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建设和管理主要由隆阳区负责。
近年来保山中心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突出抓好加快片区开发、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培育城市产业和壮大城市经济五个重点,努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截止2010年底,城市建设规模已达20多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达到100多公里,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636多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33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5%,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5%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城市人口达25万人,保山市区城市化水平已达28 %。
(一)历史地位保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中原通往南亚乃至西亚南方陆上丝绸古道上重要商埠。
曾是哀牢古国首邑,哀牢古国号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国土约一百三十八万平方里。
东汉永平十二年,以不韦(保山城东北部)为治所设立永昌郡。
唐天宝年间南诏政权在太保山东麓始筑永昌土城,保山由此得名,在永昌郡治置永昌节度。
宋乾德三年大理国将永昌节度改为永昌府。
明洪武金齿卫指挥使李观依旧制建永昌砖城,明王朝颁永昌府印。
由于地处中国通往南亚交通咽喉,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保山市区都作为滇西,澜沧江、怒江流域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规划和建设管理体制现状撤地设市前,保山地区行署作为省派出机构并不具备一级地方政权的机构要素,保山中心城市主要是原县级保山市负责规划、建设、管理。
保山市场分析

保山市场分析
保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距离昆明498公里,是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年均气温14.9°C-17°C,旅游资源丰富保山作为滇西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展示了新的风貌,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国民经济增长率在9%以上,整个保山市交通便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最近几年,保山正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战略,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缘使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其次,保山市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全市总人口250.6万,其中少数民族居多,保山市还是云南省华侨最多的一个政区,是云南省第一大侨乡,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保山市有多所中小学校,分布在每个县份上的中学、小学也居多,在每个地方几乎都有许多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完全可以利用保山市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天然的地理优势,在保山办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近几年,保山市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本着人人都学到知识,学懂知识的理念,尽可能的为广大学生提供读书的环境与学问的场所,保山市腾冲县是保山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学校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县,云南腾冲县财政教育投入83929万,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3.3%,腾冲县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县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11300多人,教育发展迅速,学校分布均匀,学校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周边居民集中,有很多小区,适合开展市场宣传,设立教育培训机构会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的支持,近年来,腾冲县的教育质量逐年提高,。
【精品编辑参考】保山在“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地位与作用

保山在“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地位与作用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也可以编辑修改。
保山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国境线长达167.78公里,与缅甸接壤,与孟加拉国、印度、不丹等国家遥遥相望,是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桥梁和通道。
自古以来,保山就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景下,保山作为我国西南对外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对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以及云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保山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缅甸接壤,与一带一路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多国遥遥相望,使其成为加快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重要窗口。
另外,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丝绸之路,是贯通中国同欧亚非国家贸易交流的要道,同时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一个政治互信、经济共同发展、人文交流加强的稳定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仅是对古代丝绸之路友好和平、互利共赢的理念的传承和延续,同时体现了中国同南亚、东南亚、东盟等地区追求更深层次的合作、开展覆盖范围更广的经济往来的意愿。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提出之时就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享各国交通便利和资源优势,在各国沿线城市开展通信、贸易、基础设施、劳务等多方面合作,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同时,促进优势资源互补、实现区域经济和政治合作互利互好的双赢局面,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好多边合作优势,真正促进该区域长期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
2 保山在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战略地位保山位于中国西南边境,与缅甸接壤,与孟加拉国、印度、不丹等国家遥遥相望,是中国连接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通往的南亚国家最便捷、最经济的陆路通商口岸。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6.13•【字号】保政发〔2019〕12号•【施行日期】2019.06.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条措施的意见保政发〔2019〕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为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19﹞1号),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努力为实体企业减负(一)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系列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
2019年1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资源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的征收,在依法享受其他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可叠加50%减征;在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的基础上,实施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普通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已转制5年及以上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税收。
2019年4月1日起,将增值税原征收标准为16%的税率调整为13%,将原征收标准为10%的税率调整为9%,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范围,并把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性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试行增量留抵税额退还制度等配套措施。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意见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5.08•【字号】保政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21〕2号),确保2021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建筑业增加值增长9.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着力稳定投资持续增长市级筹集不低于1亿元(市级财政5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优先支持上半年能够开工入库的省、市重大项目。
实行项目投资月度评价通报制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在资金安排、用地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二、着力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建立完善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调度机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省、市级重大项目。
加快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积极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的供应方式,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和安全生产要求、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容缺受理部分行政许可手续,符合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在质量和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可采用告知承诺等方式允许边施工边办理手续,相关手续3个月内办结。
三、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一把手”带头招商引资,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专班服务机制。
对引进省外投资10亿元以上且开工建设的产业项目,每个项目奖补工作经费10万元;对新落地且完成投资5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每个项目奖补工作经费20万元人民币。
保山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析

城市区域应按照《城市区域 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划定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 标准》。集镇执行2类功能区要 求,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功能区要 求。独立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 行3类功能区要求,交通干线两侧 一定距离宜执行4类功能区要求。
5.城市综合防灾方面
防洪排涝规划
保山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排涝 标准为10年一遇,防山洪标准为20年一遇; 腾冲城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 为10年一遇,防山洪标准为10年一遇; 其余县城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标准,排 涝标准为5年一遇,防山洪标准为5年一遇。
0
1
0
1
2
1
1
2
2
11
20
15
25
31
现状: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小城镇缺乏足够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80%的城镇(20个)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下,
城镇平均规模仅为2.4万人。
规划:建立“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市域城镇等级结构。
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建议
建议腾冲撤县设市;隆阳区的辛街乡、龙陵县的龙新乡、腾冲县的荷花乡与界头乡进行撤乡建镇;河图撤镇设街道。
保山市市域 城镇体系规划分析(2007-2030)
Analysis on the City-town System Planning of Baoshan
汇报人:XX XX班 140XXXXXXX
目 录
CONTENTS
城市等级结构方面 城市空间布局方面 城市资源利用方面 城市环境保护方面 城市综合防灾方面
抗震规划
昌宁县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5G; 龙陵县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30G; 其余县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8度,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 0.20G。
未来的保山发展趋势

未来的保山发展趋势
未来的保山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业的发展:保山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如滇西边陲的独特地理位置、梅里雪山和怒江大峡谷等自然景观、藏传佛教寺庙等文化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未来保山有望成为云南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2.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保山市处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3. 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保山市农业资源丰富,主要产区有水稻、玉米、烤烟、花卉等。
未来可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交通、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保山市位于滇西边陲地区,交通相对落后。
未来可能在交通、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市场辐射能力。
5.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保山市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总的来说,未来的保山发展趋势将会以旅游业发展、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交通、物流和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重点。
这些发展趋势将有助于保山市实现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3.16•【字号】保政发〔2016〕7号•【施行日期】2016.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保政发〔201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开好局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云政发〔2016〕19号)提出的22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结合保山实际,现就2016年度稳增长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项目投资管理(一)进一步简政放权。
下放教育、养老和殡葬服务、文化旅游、公共设施、重要专业服务五大类收费7个项目定(调)价权限至各县(市、区)。
简化投资审批,加快推进网上审批,扩大上线服务单位范围。
市、县(市、区)年内建立投资审批“中介超市”,提高项目审查效率。
对民营企业为主、政府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给予资金支持的项目,凡项目业主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提供的部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有关部门不能强行招标。
精简规划审批要件,在取得规划条件、交通影响评价、消防意见等直接影响方案设计的必要文件后,可先行开展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审核。
简化土地、环评审批流程。
(市政务管理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二)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编制完成保山市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完善保山市“十三”五项目集群规划、专项建设基金三年滚动项目库、“五网”基础设施项目库,谋划包装50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
市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枢纽性、带动性、关键性且单个项目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以央企和省属企业多方式合作建设融资平台,建立“五网”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导入机制,筹措前期工作经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
增长
近十年来,多数年份保山市迁入 人口少于迁出人口,净迁移人数为 负值,表明多数年份保山市人口的 机械增长对人口增长的贡献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来除 2005、2008年,保山市迁入人口数 量超过迁出人口数量,人口净迁入 ,机械增长率开始回升至零以上。
城镇化 水平
2009年,保山市域城镇化率达 到25%,在云南省16市州中倒数第 四。全国平均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46.6%,云南省也已达到34%,保 山比全国、全省水平分别低21.6%及 9%。
2.交通区位·公路
保山市现有国家高速公路G56(杭州至瑞丽)大保高 速公路段、保龙高速公路段,保腾高速公路正在建设 中,国道320(滇缅公路)横穿市域全境,其中高速 公路135.07公里,国道218.8公里;省道10条,总长 1219.88公里;县道108条,总长2112.177公里。
3.交通区位·公路运输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市政与防灾条件
环境
环境质量: 1.水环境:2009年全市共检测9条河流,全年评价河长826公里,II类618公里,占74.8%,III类185公里,占22.4%,IV类23公里,占 2.8%。 2.大气环境: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在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以内。市中心空气质量优良比 例高达99.5%,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 3.声环境:全市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53.9分贝,比上年上升1.9分贝,暴露在55分贝以上的面积由上年的29.13%上升到38.84%。 4.辐射环境:全市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的监督管理。
保山市现有共有客运站49个,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 客运站5个,三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20个;五级 客运站21个。另外,有7个在建五级站,2个在建简易 站。货运站场建设滞后,至2010年底,机动车达到 18辆/百人。
腾冲机场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区位与区域条件
保山市 保山机场
4.交通区位·铁路
保山市境内目前尚无建成通车铁路,仅有在建的大理至瑞丽 一条铁路,另有规划的保山至腾冲猴桥铁路、保山经临沧至 普洱铁路保山境内段。
文化 遗产
保山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6处,其 中国家级2处,省级5处,市级7处,区县级 32处,历史文化名镇3处,其他历史建筑4处, 传统街区水寨等;非物质遗产有“民族民间 文学、民族民间艺术和工艺、节庆习俗、民 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民 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重要历史事件、地方特 产、名人,佳话,珍闻等”。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市政与防灾条件
给水
隆阳区现状水源为北庙水库、易罗池水源、龙王潭水源和老鼠 山水源地,共3座水厂,总设计供水规模为6万吨/日。
昌宁县现状水源3处,共2座水厂,一座水池,总供水规模为1 万吨/日;
腾冲县现状水源3处,共2座水厂,总供水规模为1.8万吨/日; 施甸县现状水源5处,共2座水厂,总供水规模0.8万吨/日; 龙陵县现状水源3处,共2座水厂,总供水规模为2.1万吨/日。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
01 区位与区域条件 02 资源与环境条件 03 产业与经济条件 04 人口与社会条件 05 历史与文化条件 06 市政与防灾条件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区位与区域条件
保山市
1.地理位置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邻大理、南接临沧、西 连德宏、北接怒江,西北、西南部与缅甸接壤,毗邻 两亚(南亚、东南亚)、连接三亚(东亚、南亚、东 南亚),地理位置特殊而优越。
保山市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aoshan
汇报人:XX XX班 140XXXXXX
目 录
CONTENTS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
The Induc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Basic Data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人口与社会条件
行政区划
保山市市辖隆阳区、施 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 宁县一区四县。全市国土面 积为19637平方公里。 2009年末,保山户籍总人 口为250.2万人,其中非农 人口为27.7万人,非农人口 比重11.1%。
自然 增长
保山人口近年来自然增长率 逐年降低,已经基本实现向“ 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的现代人口的转变。目前, 保山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稳定 在6‰以下。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资源与环境条件
生物 资源
已知的植物有22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 1400多种。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 尤为丰富,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稀有 植物避难所”,腾冲的大树杜鹃闻名中外。 市内有动物兽类51种(属国家保护的21种), 有鸟类229种。保山市森林覆盖率为42.44%。
通信
电信:保山市各区县均有电信局所,共计5所,总交换机容量 约22万门。
移动:全市移动用户数量为105万户。
邮政:全市共有邮政网点87个,县以下农村邮政网点70个, 全市网点平均服务面积为239.48平方公里/处,平均服务人口 为3.03万人/处。邮政服务设施严重缺乏,投入严重不足。
排水
隆阳区排水系统分为老城区系统,为合流制;新城区系统,为 分流制。隆阳区现状污水处理厂、保山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 现状设计规模为4万吨/日。
第二产业
2009年,保山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30.6亿元, 同比增长22.14%(可比价增长28.3%)。其中轻 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重工业。
第三产业
2009年,保山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 亿元,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约为 39.7%。
总结
2009年,保山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0.9:29.7:39.4,由过去的Ⅰ>Ⅲ>Ⅱ转变为Ⅲ>Ⅰ>Ⅱ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近年来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比重达到29.7,而工业 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1.7%,工业比重过低导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相对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平 稳。
土地 资源
2009年保山全市总土地1906215.84公 顷,农用地面积为1723172.88公顷,占全市 土地面积的90.40%。
全市建设用地面积93368.22公顷,占全 市土地面积的4.90%。
全市其他土地用地面积为89674.74公顷, 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70%。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产业与经济条件
纵向比较
2009年,保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 值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人 均生产总值为8792元。
横向比较
2009年,保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位居第9位。 生产总值增速位居第6位。人均GDP 位居第12位,发展水平较低。
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云南省 16个州市中均位居第9位,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亦 处于下游水平。
保护区:2009年5个源头水保护区中4个达标;5个保留区全部达标;5个开发利用区3个达标,全市共5个自然保护区。
区县比较
隆阳区、腾冲县经济实力较强, 其主要经济指标相对于其他县具有明 显优势。
第一产业
2009年,保山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12亿元,比上年增 长9%左右;粮食总产量达108万吨,比上年增4万吨,增 长3.8%;油料产量6.6万吨,比上年增2.2万吨,增长49% ;烟叶产量6.95万吨,比上年增1.25吨,增长21.6%。
保山—昆明(空距362公里)、保山—昆明—广州两条航线,日飞2—3 个航班,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5万人次。 腾冲机场位于腾冲县城南面约12公里的清水乡驼峰村。设计年旅客吞吐 量48万人次、设计年货运吞吐量2100吨、设计年客机起降6244架次。 定位为支线旅游机场,航程在600公里以内。腾冲机场开通包括腾冲至 昆明、西双版纳、丽江、北京、成都、重庆、广州7条往返航线。
环境污染物: 1.废水及主要污染物:2009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6109万吨,比上年增加10.5%,全市新增废水处理能力242吨/日; 2.废气及主要污染物:燃煤量58.37万吨,新增废气处理能力14.5万标立方米/小时; 3.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2.5%,与上年比较减少2.7个百分点; 4.城市生活垃圾:隆阳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100%。
保山市的城镇化进程存在地区 差异。全市一区四县中,隆阳城镇 化率最高,达到29.2%,其次为腾 冲,达到26.4%;龙陵城镇化率最低 ,仅为16.1%。
基础资料汇编归纳·历史与文化条件
历史
孝武时
汉代
沿革约公元前109Fra bibliotek蜀汉时期
东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
隋代
中华人民 共和国时期
民国时期
清代
明代
元代
宋代
唐代
来源《华阳国志·南中志》(节选)
Analysis on the Conditions of Urban Development
城市发展SWOT分析
SWOT Analysis on Urban Development
城市发展战略提出
The Proposal of the Strategy of Urban Developmen
01
内河航运涉及五县(区)49个渡口、13个水上游乐点和5个 码头(在建),有船员225人,各类运输船舶139艘,客位 937个。水上运输仅有横向渡运、无纵向航线。目前,保山市 水运运量呈上升的趋势。
6.交通区位·航空
保山市目前拥有保山、腾冲两座机场。 保山机场位于保山市东南方向,公路距离机场7.1公里。保山机场开通
孝武时(约公元前109)
• 置巂唐(今云龙旧州)、不韦(今保山市东北)两县,属益州郡,为哀牢地设治之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1月解放后,设专员公署于保山,辖8县、7设治局,辖区包括今保山市,德宏州和大理、临沧、怒江三地州部分地区。 •1983年9月,保山撤县建市,全区辖1市4县。 •2000年12月,撤销保山地区,设立地级保山市,原县级保山市改设隆阳区。2001年8月,地级保山市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