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意义和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_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_介绍及国家对策

_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_介绍及国家对策

第09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9 No.5 2009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09收稿日期:2009-03-26作者简介:杜 磊(1983-),男,深圳海事局盐田中心处助工。

《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介绍及国家对策杜 磊,钱呈祥,郭秀斌(深圳海事局 盐田中心处,深圳 518000)摘 要:随着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及病原体造成的环保、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

2004年2月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国际海事组织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

该公约旨在通过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来降低生物入侵的风险。

本文将在对《压载水公约》及现今压载水处理技术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各相关行业,特别是主管机关履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压载水公约;压载水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9)05-0098-02前言生物入侵系指外来物种进入本地后,通过各种方式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的生存;从而破坏本地的物种多样性,造成巨大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

研究表明船舶压载水是造成近几十年来生物入侵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种细菌、植物和动物会以不同的形式存活于压载水中,在一个海域加装的压载水中所含有的物种会在船舶到达另一海域港口装货时被排入到当地的水体中,一些物种的大量繁殖会对当地的经济和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船舶压载水带来的生物入侵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一、《压载水公约》简介 1.正文部分正文共22条,主要内容有:生效条件:第18条规定公约应在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的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12个月后生效。

而截止到09年3月,已有占总吨15.36%的18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

船舶检查:第9条规定公约适用范围内的船舶,当在港口装卸时,可能要受到当事国经正式授权的官员的检查。

沉积物接受设施:正文第5条规定每一当事国应确保在该当事国指定的进行压载水舱清洁的港口内提供足够的沉积物接受设施。

压载水公约对我国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压载水公约对我国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压载水管理系 统的国内制造商还需要向 主管机关申请形 式认可,国内 的船舶需要按压载水公约要 求的时间表安装压 载水管理系统 ,使用活性物质的压载水管 理系统的国内制造 商需要向 IM O 申请批准,这些都需要主管机关尽快出台有关 的法律和规章。
表 1 我国海域水质评价情况 统计年鉴 2009
近 岸海 域海 水水 质评 价
名称
海域总面积 平均深度 最大深 较清洁海 (千公顷) (米) 度(米) 域面积(万
轻 度污 染海 域 面积 (万
中度污染海 严重污染海 域面积(万 域面积(万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总计 472700
第 11 卷 第 2 期 2011 年 2 月
中国水运 Chi na Wat er Tr a ns por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l . 11 Febr uar y
No. 2 2011
压载水公约对我国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曹 献,蒋立安
(上海海事局 上海宝山海事处,上海 200950)
摘 要:为了防止船舶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和病 原体,国际海事组织特意制定了相关的压载水管理公约,该公约的
6.55
2. 88
1. 74
2. 53
渤海
7700
18
70
0.76
0. 56
0. 51
0. 31
黄海 38000
44
140
1.16
0. 67
0. 28
0. 26
东海 77000
370
2719
3.41
0. 96
0. 69
1. 59
南海 350000
1212
5559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履约对策研究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履约对策研究

重要作 用 ,也必将 会在 未来恰 当的时 间加入 该公
此 ,如何 切 实有效地 做好履 约工 作 ,是亟待 思考和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发 展 ,航 运 业 对 全 球 经 济 发 展 的 巨
的 问题 。

大推 动作 用被 广泛认 同。但 同时 ,航运业 的快 速发展 , 也使船 舶压 载水 的 “ 物污 染” 问题 目渐 显现 ,且 有全 生 球蔓 延趋势 。据估 计 ,全 球船 舶每年 携带 的压 载水 约有
缺 少有 针对性的技术研 究。 目前 ,国内的青 岛海德威 、中 远集 团与清华大学 、大连 海事大学 、青 岛双瑞等研 发单位 初具规模 ,有的研发技 术和产品 已取得 I MO的初 步认 可 , 但是 尚无一家获得 I MO的最终 批准。据英 国劳氏船 级社统 计 ,截至 目前 ,国外研 发机构共5 余家 ,已有1 余家获得 0 0
圈 第1 期
Res a c e r hont hepol yc nc r i gi e nt t n i c o e n mplme a i n o o e I emat n nv n in o nto nd f nt h t i al o Co e t o f rt Co r l he a Man eme fShi Bal t ag nt p l e d di o as watran Se mens t
检查 ;技 术援助 与地 区性合作 。 附则 主要 涉及技
求 ,包 括 总 则 (N 分 ) 船 舶 压 载 水 管 理 和 控 制 要 芽 A- ] 、
分) 、某 些 区域 的特 殊要 求 ( 分) C部 、压 载水 管理
收 稿 日 : 00 1- 1 期 2 1— 1 O 第 一 作 者 简介 : 尊 山 (9 8 ) 男 , 周 16 一 , 山东 青岛 人 . 高级 工 程 师 , 士 , 硕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海上 交 通 安 全与 环 境保 护 。

船舶压载水控制与管理的相关国际公约及中国对策

船舶压载水控制与管理的相关国际公约及中国对策

且需在澳大利亚水域排放 的压载水要进行消毒处理。美 国
要求船舶应在美 国专 属经济 区外 的深海水域更换压载水 , 以确保 压载水 的盐分在3 %以上 ;若不更 换压载水 ,港 方
于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 、栖息地 和物种的威胁 》;19 年, 99 I MO、联合 国发 展计划署( N P 和全球环保基金会 (E ) U D) G F 合作实施 了 《 载水 管理 计 ̄ (lB l s 》,目前该计划 压 J t o a at G l ) 已经进 入第二期项 目;2 0 年2 1 日,I 成员 国外交 04 月 3 MO
文 /李 楠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航运业 的蓬勃发展 ,每年新增船 舶数量及吨位都不断提升 ,尤其是航速不断提高导致船舶 两港间航行时间缩短 ,从 而增加 了船舶压载水 中外来有害 生物存活和转移 的可能性 。据统 汁,世界上9 %的物资靠 0
载水和沉积物控制 和管理公约 》。截至2 0 年 ,ME C 08 P 也 以决议形式陆续通过了该公约 的全部 1个技术导则。 4 《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 》于20 年 04 6 1 月 日开放 ,为全球压载水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具有 国际法
海路运输 ,每年 约有 1 0 压载水 通过约97 2 在 于船舶压载水 中的生物多达 70 种 ,而全世界范围内大约50 00 0 种物种被确认是 由压载水 传播的。因此 ,船舶 压载水是地理性隔离的水体问有害水 生生物和病原体传播 的最 主要媒介 。在人类环境保护意识 日益增强 的今天 ,加强对船舶压载水 的管理已迫在眉睫。
前要等候2 ,并按每吨压 载水 10g 4h 0 的比例投入次氯酸钠
58 W o l ipig r Shp n d
_ _

压载水管理公约

压载水管理公约
• 中远集团(清华大学)获得最终审批? • 海德威获得最终审批
韩国的岸基测试设施
17
挪威的岸基测试设施
18
美国的岸基测试设施
19
荷兰的岸基测试设施
20
国外岸基测试机构
21
国内现状
中远和海德威的处理技术得到了IMO的初步审批。 海德威的处理技术得到了IMO的最终审批。 目前还没有任何产品得到主管机关的型式认可。
10
压载水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 压载水处理设备
• 相关控制设备
型式认可
• 监测设备和取样装置
生物有效性(G8的D-2标准) 环境可接受性(G9的毒性试验)
D-2标准(处理后压载水生物含量):
• 生物≥50mm:<10个/m3 • 50 mm>生物 ≥10mm:<10个/ml
• 霍乱弧菌<1cfu/100ml • 大肠杆菌<250cfu/100ml • 肠道球菌<100cfu/100ml
国际压载水及其沉积物 控制与管理公约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目次
1. 背景 2. 国内外现状 3. 岸基设施建设方案 4. 经费预算 5. 预期效益
毒性试验:
• 试验内容:急性和慢性毒性 ➢ 水生生物(藻类、甲壳类、鱼类) ➢ 哺乳类(发育与繁殖、刺激性、诱变) ➢ 环境归宿(积累、降解、持久性)
11
压载水管理系统型式认可程序(G8导则)
Approval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discharged ballast water (GESAMP BWWG)

压载水管理公约

压载水管理公约

压载水管理公约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运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之而来的是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其中压载水的管理成为了全球航运业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航运界积极探索压载水管理的有效途径,最终形成了《压载水管理公约》。

一、压载水的概念压载水是指在船舶进入各港口和航行过程中,为了增加船舶稳定性和保持良好的航行状态,船舶所注入的水。

这种水一般来自港口或海洋,含有各种物质,如海水、淡水、污水、生物等。

在船舶进入下一个港口时,这些水会被排放出去,因此,压载水的管理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一环。

二、压载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如细菌、病毒、海藻、有害的水母等,这些生物可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压载水中还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油污、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由于船舶数量的不断增加,压载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愈发明显。

三、国际压载水管理的发展历程国际航运业对压载水的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海事组织就开始探讨压载水管理的问题,并于1984年制定了《国际压载水管理准则》,这是国际航运业对压载水管理的首个尝试。

该准则规定了船舶在注入和排放压载水时应遵守的标准和程序,但由于其并不强制执行,因此其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1992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其中包含了对压载水管理的更加严格的规定。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应遵守的压载水管理标准,要求船舶在注入和排放压载水时应遵守一系列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压载水的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此外,该公约还规定了国际压载水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管理机制,以确保其有效执行。

四、国内压载水管理的现状随着国内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压载水管理也成为了国内航运业的重要议题。

目前,国内压载水管理的主要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在船实施程序

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在船实施程序

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在船实施程序一、引言话说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一艘名叫“航行者”的船舶。

这艘船舶载着无数的货物和乘客,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上的货物和人员越来越多,船舱里的压载水也越来越多。

压载水是指为了保持船舶的浮力而注入船内的水。

如果不及时排出压载水,船舶就会沉没,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在船实施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过程吧!二、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的重要性1. 保持船舶浮力船只在水中行驶时,需要一定的浮力来支撑自身的重量。

压载水就是用来增加船体浮力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压载水,船只就会下沉,甚至触礁沉没。

所以,合理地管理压载水,确保船只始终保持适当的浮力,是确保航行安全的关键。

2. 防止船舶侧倾当船只装载过多的货物或者乘客时,船体重心会向一侧倾斜。

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压载水来平衡船体的重心,船只就会发生侧倾,甚至翻覆。

因此,合理地管理压载水,确保船体始终保持平衡,是确保航行稳定的重要措施。

三、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的实施步骤1. 检查压载水量船长需要定期检查船舱内的压载水量。

这可以通过观察船舱的水位线、使用浮标等方法来实现。

只有了解了当前的压载水量,才能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

2. 制定压载水管理计划根据船长的检查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压载水管理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何时加注压载水、加注多少压载水以及如何排放多余的压载水等内容。

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船只的实际情况,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加注压载水按照制定好的压载水管理计划,船员需要按时加注压载水。

在加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注速度,避免因加注过快导致船体破裂或者泄漏。

还要注意保持加注设备的清洁和安全,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事故。

4. 排放多余压载水在航行过程中,船员还需要定期排放多余的压载水。

排放多余压载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使用排水管、开启泄洪阀等。

在排放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排放速度,避免因排放过快导致船体破裂或者泄漏。

船舶压载管系和压载舱结构设计中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船舶压载管系和压载舱结构设计中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船舶压载管系和压载舱结构设计中新问题的解决方法摘要:随着压载水排放标准生效条件的日益成熟,生效日渐行渐近,压载水管理公约的影响已经传递到了新船建造环节。

概述了压载水管理公约下的压载水排放标准以及船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为适应相关标准要求,对选择适当的压载水管理系统、压载水处理装置、设备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可为船舶设计建造人员提供参考,以提高我国履约能力,保护水域环境。

关键词:船舶压载管系;压载舱结构设计;问题;方法引言船舶压载水是为调整船舶稳性和吃水而加装到压载舱中的海水,并根据船舶货载情况在途经的沿岸水域加装或排放。

船舶压载水中携带的大量海洋外来物种一旦构成入侵,将给沿海港口造成巨大的海洋生态损害。

但是,在传统民事侵权责任体系中,生态损害并未获得承认。

会直接造成渔业、养殖业、旅游业、运输业和其它基层海洋产业的经济损失,间接引发劳动就业、保险福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船舶压载水造成的上述危害,主要集中于海洋生态损害领域。

1.压载水排放标准(1)IMO压载水管理公约压载水排放D-1标准。

该标准已生效实施,多数挂旗国要求在船舶设计建造时必须满足要求,除非IMO D-2标准已经符合。

(2)IMO压载水管理公约压载水排放D-2标准。

生效条件为30个国家批准,占35%世界商船总吨位,达到条件之日起12个月后生效。

目前仅剩总吨位还未达到生效条件,预计2016年内将达到生效条件,2017年内生效实施。

(3)USCG“美国水域船舶压载水活生物体排放标准”。

已经生效实施。

(4)压载水排放D-2标准实施日期(见表1)和USCG标准实施日期(见表2)。

3.IMOD-2标准对船舶设计建造的影响(1)压载水处理系统发展概况。

目前已有57个压载水处理系统获得主管机关型式认可,满足IMO D-2压载水排放标准,具备装船条件。

其中部分系统已获得USCG AMS(替代管理系统)认证,但尚无一家获得USCG认可(有24家已申请USCG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的意义和解决办法
船舶压载水由于加装的地点不同,压载水可以是淡水、河海混合水或海水。

压载水中会含有藻类、微生物、软体动物、鱼类和植物等。

如果船舶装入了含有有害的水生物或病原体的压载水,并将这些压载水排放到港口国水域将会给当地的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据估计全球船舶每年携带的压载水大约有
30~50亿吨,而船舶每天因压载水所携带的水生物寄有7000至10000种。

研究表明多种细菌、植物和动物会以不同的形式存活于压载水中。

在一个国家加装的压载水中所含有的物种会在船舶到达另一个国家装货是被排到水中。

尽管世界上的海洋是相通的,但因为海水交换缓慢,无论是温度、盐度等简单的环境因子,还是复杂的生物,在世界海洋中分布是不均匀的。

有些甚至有着严格的地域界限。

任何一个海域的生态系统所包含的生物,从种类到数量都是稳定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生态平衡。

船舶压载水所携带的生物进入港口国水域后,也许不能适应行的海洋环境而死亡;也许能适应新的环境,尤其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会迅速成为优势品种、大量繁殖,对该海域的生物链带来不可预见的深远影响。

例如进入黑海的北美栉水母,只是因为它争食了鲥鱼的食物,才表现出有害性,这样的危害是不容易预料到的。

从生态意义上讲,可能会改变群落结构,直至本土自然物种灭绝。

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种群的入侵使港口国水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

随着近几年来对压载水污染问题的提高,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对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作为对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危害的反应,通过了一个专门用于控制和管理压载水的资源性准则——《关于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减少有害生物和病原体传播的
指南》(A.868(20))。

该指南的具体内容包括压载水的管理和控制操作、记录和报告程序、船舶与港口国程序、港口国强化实施和监控等。

该指南是非强制性的,它鼓励各国家政府采取紧急行动,为了抑制因船舶压载水带来的影响与危害,《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管理和控制公约》于2004年2月在伦敦IMO总部召开的关于压载水管理和外交大会上最终通过。

公约规则中对船舶压载水管理和控制要求,某些区域的特殊要求压载水管理标准和压载水管理的检验和认证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公约将在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小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签署一年后生效。

签署的国家已达30 个,公约即将生效并强制执行。

随着该公约的强制执行船舶将安装满足该公约要求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通过压载水处理装置过滤或灭杀船舶压载水中生物和病原体,从而避免应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的危害。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各种环保措施也层出不穷。

针对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问题主要有二种方案:一是上面提过的通过压载水处理装置将船舶压载水中的生物杀死,这样船舶压载水再排放出来就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二是在船舶设计时就考虑不是用压载水,直接规避该问题。

压载水处理装置主要通过不同的技术在船舶加压载水时将压载水中的生物
过滤或灭杀掉,使船舶压载水满足排放要求。

目前研究开发或者得到应用的压载水处理方法较多。

总的来说,依据处理原理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二种类型。

物理处理方法通过不同手段分离、排除或灭杀海水中的危害性生物与物质,主要手段包括过滤、离心分离、加热和光辐射等。

过滤法可直接滤除部分外来生物, 通过选择合适的网目, 可以有效地去除不同的生物种群。

目前开发使用的过滤方法包括超滤、纳滤等过滤膜件。

该方法原理简单、安装方便、初装成本相对也不高;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较多缺点。

首先滤网容易阻塞,清洗滤网
耗能又让费时间;其次对体积小的微生物处理效果不大明显,对细菌病毒不能完全彻底处理;过滤法被认为是一种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压载水处理法, 但在大型船舶中很难用于处理大量的压载水, 处理效果有限, 无法单独处理压载水。

离心分离是一种利用旋转部件对海水进行重力分离, 以除去比重与海水存在差异的微
粒和生物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合理等优点。

但是在处理与海水比重相近的生物时,处理效果受到限制;此外,设备尺寸加大,安装空间要求较高。

热处理方法虽然被认为是一种廉价、具有潜在吸引力的方法, 但存在处理时间长、能耗过高、热应力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并没有相关产品在实船中得到应用。

光辐射方法应用较多的光频段是加热与烧蚀能力强的紫外线, 紫外线用于杀菌消毒在其他行业已经有了较多的应用实例。

紫外线处理装置对杀灭海洋细菌、病毒与细小微生物非常有效, 但对海水中一些抗紫外线的有害细菌与外来有害水生物的作用效果不佳, 而且在短时间内对于大体积的微生
物或者其他海洋生物的灭杀效果有限。

因此, 在使用紫外线处理装置的同时, 还应考虑如何杀灭外来有害水生物。

此外处理装置的运行与维护费用也较高, 为技术独立使用的普遍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改变压载水中某些化学物质或元素的含量, 以创造压载水内有害细菌与微生物抑制环境来进行压
载水处理。

实现手段一种是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来改变压载水成分; 另外一种是通过一些催化手段快速改变压载水自身的成分组成, 前者可使用的添加物
质包括氯或氯化物、臭氧( O3 ) 、过氧化氢( H 2 O2 ) 以及羟基物质等; 后者主要也是通过海水催化反应产生类似于前者的一些强氧化具有杀菌效能的物质。

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压载水处理装置被研制出来。

对于另外一种更直接避免船舶压载水问题的方式开发无压载水的新型船舶。

就目前而言,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无压载水船舶理念有三种,分别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研发设计的贯通流系统船体、日本造船研究中心无压载水船舶理念、荷兰代尔夫特大学造的大一结构船体。

其中日本和荷兰的无压载水理念较相近,均是以改变船体浮性以达到无压载水目的,而贯通流系统船体则是在其水线下拥有一个由大型管道组成的管路网络,还水从船首进入,船尾排出,并形成稳定的流场。

而流动的海水始终是当地的海水,因此不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这一情况,从而满足IMO的相关规定。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防止破坏和保护我们的环境,期待明天更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