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旅游产品_旅游资源及旅游吸引物间的关系
第4讲 旅游吸引物

1、怀旧吸引物:博物馆
博物馆是以实物形式贮存的社会记忆。
生态博物馆:在原有的地理,社会和文化 环境中保存和介绍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博 物馆。
2、怀旧吸引物:自然/文化遗产
遗产景观的符号化流程 1)景观命名:张家界——武陵源 2)确定范围和提升:景区划界(由张家界 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 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 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 3)装饰: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5A 级旅游区 4)机械化再生产:景区设施建设,包括游 览道、两条索道和观光电梯等 5)社会再生产: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从“告别三峡”到“神女无恙”
三峡工程
1994 1996 1998
三峡旅游
三峡集锦
1994.12开工建设
1997.11大江首次 截流,三峡景观不变 1997年“告别三峡游” 1996年一期完工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03.6水位135米, 水流变缓 2006.9大坝提高 到150米 2009年工程完工, 水位达到175米, 高峡平湖景观形成
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还存在两种匹配: 1.吸引物与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类型的匹配 (回归自然—九寨沟;怀旧--古镇;幻想— 迪斯尼)。 2.吸引物与旅游者类型的匹配(旅游者角色 与目的地的选择)
社会价值和理想会随社会变迁而变化,因 此游客追捧的吸引物类型也在变化 (微缩景观主题公园—参与式体验主题公 园)。
3.交通工具的快速移动带来了新的观看视角, 景观成为快速移动的画幅,催生了自驾兜 风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社会生活的美感化成为新的追求,“视觉 消费”流行,“主题化”成为吸引物的主 要标志(台中市中友百货)。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的概念及
其之间的关系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都是旅游行业中涉及到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活动中的基础设施、服务产品、交通工具、住宿设施等,是旅游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
使用的商品。
2. 旅游商品是指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物品,如旅游纪念品、手工艺品、地方特色小吃、旅游美食等,它们是旅游商品的主要形式,也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商品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回忆,也可以提升旅游体验。
3.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活动中的纪念性物品,通常是以旅游地的
风景、文化、历史等为主题制成,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留下的重要纪念。
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也可以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4. 旅游吸引物是指旅游活动中能够吸引游客的地方特征、文化元素等,如景区、景点、美食、住宿、购物场所等。
旅游吸引物是提升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不同的营销手段来吸引游客,
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游客数量。
5. 旅游资源是指可以为旅游业提供旅游资源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如山水风景、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珍稀动物等。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可以通过不同的旅游开发和营销策略来提升其价值和吸
引力。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是旅游行业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旅游吸引物间关系

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旅游吸引物间关系-旅游管理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旅游吸引物间关系刘小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间关系,在基础旅游学科建设中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旅游学不同的研究方向给予这三者的定义和见解也颇有偏差。
三者间的差异性的模糊间接使得学科体系构建遭到阻碍。
选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间关系为研究内容,通过学者们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吸引物这三个基本概念进行汇总整理,总结出旅游吸引物包含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三者关系。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旅游地理学者就从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经济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旅游产品的概念。
后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旅游吸引物一词进入国内研究领域,并被视为外延较广的旅游专属名词,开始用于旅游研究。
由于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就造成了概念混淆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二者循环定义的现状。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和广泛的学术交流,对旅游研究的深入开展不利。
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物吸引物这三个仍存争议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彼此间关系,希望能有助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共识的形成。
一、相关概念回顾(一)旅游资源由于旅游本身的多学科交叉性和研究的多向性,让旅游资源存在一定的视觉差异性,学术界对于旅游资源的内涵界定仍没有统一答案。
从旅游供给的角度,郭来喜认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学习、社交等功能,并具有开发价值的为旅游资源;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陈传康等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王大悟、魏小安认为“旅游资源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旅游供需角度,谢彦君认为,“先于旅游而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对潜在旅游者所具有的休闲体验价值而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财富形态。
”对于旅游资源的含义,不同学科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继而理解也不尽相同。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辨析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辨析作者:赵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7期本文从资源的经济价值出发,来界定旅游资源,从产品的需求价值出发,来界定旅游产品,通过分别厘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含义,发现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存在交集的关系。
两者相互重叠的部分即是已被开发利用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不同于旅游产品的那部分即是未被开发利用且还未具有现实意义的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不同于旅游资源的那部分即是旅游者支付一定时间、金钱和精力得到的一种经历和感受。
在经济活动中,旅游一直作为一种产业存在着,它应同一般(其他)产业一样,生产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
为达到此目的,旅游资源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产品的依托,这就决定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具有一定的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这两个概念有时会被混用,有时却被视作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进行定义。
在笔者看来,这种“混用”并不完全是错误的,二者虽有区别,但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可以被等同看待的。
一、相关概念的厘清(一)旅游资源保继刚在与楚义芳、彭华(1993)合著的《旅游地理学》一书中,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直接运用于产生经济效益的旅游资源。
谢彦君(2015)在其所著的《基础旅游学》一书中,提出“旅游资源是指先于旅游而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对潜在旅游者所具有的休闲体验价值而可供旅游产业加以开发的潜在的财富形态”。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还未被开发但是存在休闲体验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
笔者认为,由于旅游被定义为产业,旅游资源是必然被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因此选择从资源的经济价值出发,来界定旅游资源。
牛津字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六版∙英语版,2000)中对“resource”的解释是“a supply of something that a country, an organization or a person has and can use, especially to increase their wealth: the exploitation of min erals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翻译: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并且能被他们所利用的供应品,通过对矿物质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增加他们的财富。
第六章 旅游产品

途径:业务知识培训,技术技能培训
3.有做好服务工作的条件 途径:设施设备随时保持完好的待用状态 4. 有严格的保障措施 途径:健全服务规范、工作规章,检查及奖 惩制度
五、旅游吸引物及与旅游产品、旅游 资源的关系
旅游产品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用于交换 是它存在的前提,它是指为出售而生产或加工 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因素,它本身存在的最 初动因是旅游的。 旅游资源的本体的存在不以个别人的意志 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决定这种资源何时可作 为或可视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本身的存在的 最初动因是非旅游的。
举例说明北京故宫、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在确定其产品价值 时的依据。如果有人还想组织一批游客到云南丽江古城观 光,一睹当地的风俗民情,这时你从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些风俗民情?它们何时是资源,何时是 产品?当是产品时又该如何计算其价值量?
你认为将旅游产品按照其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分为资源依托 型和资源脱离型两种有什么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你想开办一家旅游企业时,你要考虑什么问题?当你想 把企业长久地运行下去时,又该考虑什么问题?你在考虑 这些问题时,运用了学过的什么知识?
1. 重要性:顾客追求;无形性;竞争。 2. 衡量标准: ① 外部标准:能够符合并满足顾客的期望,即顾客 满意。
② 内部标准:能够符合并满足服务工作本身的要求 和规范。
3.两者关系:内部标准是保障性手段,外部标准则 是终极目的或结果。。
1.有做好工作的愿望 途径:员工招聘,思想培训,企业文化 2.有做好工作的本领
Hale Waihona Puke 请分别列举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 品。你认为这些旅游资源属于什么类型的旅游资源,它们 有什么开发潜力?这些旅游产品开发的利弊得失如何?
第4讲 旅游吸引物

一、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及其内涵、属性
面粉
面包 小麦 酒
(旅游媒介)
认同
(旅游经营者)
旅游者
审美 消费
图5.1 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关系
(一)旅游吸引物的概念
旅游吸引物包括旅游者、旅游地/景点、标 识物或形象,实质上反映了潜在的旅游需 求者通过旅游信息系统获得核心吸引物的 过程。
旅游吸引物需要游客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 价来获得,因而是绝对价值(某种稀缺的 客观属性)、符号价值(某种社会价值和 理想的意义建构)和消费价值(旅游者的 获得)的结合。
二、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
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包括: 1、通过大众媒体、大众传播和教育等知识 传播过程,使旅游客体成为社会的价值与 理想的承载体。 2、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者借助市场营销 手段而树立某一旅游客体的形象,提升其 旅游价值,赋予其神圣意义。
3.交通工具的快速移动带来了新的观看视角, 景观成为快速移动的画幅,催生了自驾兜 风游。
4.社会生活的美感化成为新的追求,“视觉 消费”流行,“主题化”成为吸引物的主 要标志(台中市中友百货)。
5. 新奇、虚构的刺激物对人们产生“白日 梦”的情感影响(迪斯尼乐园)。
总结
旅游吸引物不但有物理寿命,且有社会寿 命。 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不但有其物理特性 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文化属性是否 符合当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 对旅游吸引物的评级,也不能离开其符号 属性。(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非一定会 受消费者青睐)
(二)旅游吸引物的分类 核心吸引物(物质与非物质) 特殊游客(构成景观的游客) 有效的旅游运营方式(网络信息平台、贴 心营销服务)
(三)旅游吸引物的属性
旅游产品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与构成
(4)旅游产品可以有物质实体,也可以仅仅是某种现象。
(5)旅游产品都或多或少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而投的 劳动,但绝不能没有人类的这种劳动投入,否则,就不是 旅游产品。
(6)各种媒介要素(包括饭店、交通设施等各种接待性产 业要素)不是独立的旅游产品,但当它们被组合到以景区 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上去从而构成组合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时, 它们就构成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门。
不涉及旅游资源价值的计量问题。 ❖ 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应该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价值。自
然旅游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历史的、 因此也同样是稀缺的。 ❖ 以旅游资源状态存在但不是旅游产品的旅游对象物(社会 风情、城市风貌等):也应当考虑价值计量
五、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1、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
1
旅游产品的定义与构成
2其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的关系
4
旅游产品价值量的确定
5 4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与构成
❖ 1) 旅游产品的定义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性休闲体验需要而 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 总和。
定义中包含的七个 命题: (1)旅游产品是专门为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
来的,是商品。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与构成
❖ (2)两种生产方式: 一种是依赖于旅游资源所做的开发,从而生产出一种资
源依托型旅游产品。 一种是凭借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而仿造或创造
的旅游产品,从而生产出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
(3)旅游产品主要供旅游者购买 并不完全排斥非旅游者购买和使用(科学考察、记者暗
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及分类【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界中经常用到的概念,然而,这个概念在欧美国家却很少提及。
在大量的欧美旅游学术文献中,最常用到的和旅游资源概念接近的词是“旅游吸引物”(Tourism Attraction)。
不管这两个词本身有何差异,它们在概念或是定义上的众说纷纭却是极其相似的。
杨振之(1997)认为,旅游资源的结构表现为旅游的三大要素:主体、客体和介体的相互吸引。
因此,所谓旅游资源,“除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旅游目的地及有关旅游的一切服务和设施;对于旅游地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着的客源市场。
旅游资源是关于旅游的主体、客体、介体相互间吸引性的总和”杨振之(2002)又认为,旅游资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应包括以下几大类:1、自然旅游资源;2、人文旅游资源;3、服务旅游资源;4、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资源;5、其他新兴的资源类型。
因此,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在逻辑上分为内涵和外延两部分,传统的定义,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它的内涵、内核。
而随着旅游业向深度发展,旅游资源的外延将越来越宽泛,类型将越来越多。
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道理,如果仍然将它限制在一个传统的、狭小的范围内,就会发现,我们的观念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
今后还将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资源成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部分。
2003年5月开始推行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一2003)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综合这些定义,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点正如孙文昌(1997)所说,“那就是强调了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旅游者这一属性,我们称之为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
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包括的内容方面。
有些定义认为旅游资源主要局限于旅游目的地具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些定义则认为旅游资源的定义应当宽泛一些,可以涵盖劳务和设施等,还有的定义挣脱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束缚,从旅游系统的层面上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 U RN A L O F H U A IBEI P ROF ESSI ON A L A N D T ECH NICA L CO L LEG E
V o l. 7 N o. 2 Apr 2008
简析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及 旅游吸引物间的关系
俞 萍
1, 2
( 1. 厦门6000)
2.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海洋 旅游学院 , 浙江 舟山
摘要 : 旅游资源先旅游业而存在 , 是一种客观存在 , 处于 潜在的待 开发状态 。 旅游资 源被开 发而进入 市场后 , 旅 游资源就转为旅游吸引物 。 旅游吸引物直接指向旅游者的游览目的 , 以满足旅游者的游览需求为专有 的和全部 的目的 。 它是旅游产品的必需部分 , 而旅游产品是一项系 统产品 。 关键词 : 旅游产品 ; 系统 ; 旅游资源 ; 旅游吸引物 中图分类号 : F59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8275( 2008) 02 0053 03 成的系统。本文赞同此观 点 , 并认为 旅游产品 是向游 客在 一次旅游过程中所提供的所有旅游吸引物、 旅游媒介物、 服 务等构成的系统。 产品不光只是实体 事物 , 它也可 以是一 个系 统。汽车 就是典型的系统产品的释 例 , 生产厂 家可能 自己并 不生产 任何实体产品 , 而 只是负责各个配件的组装 , 而谁又能说汽 车不是这个厂家的产 品呢 ? 从这 一角度 看 , 旅 行社承 担着 最终产品的组装生产者的角色。它们帮助顾客计划和安排 行程 , 打点各类服 务 , 从而 把各项 旅游相 关事物 组合起 来 , 成为一个完整的旅程 , 向大 众顾客 出售。这些 事物常 包括 旅游吸引物、 餐饮 产品、 交通产品、 导游 服务以及其 他一些 旅游相关产品。游客并不一定购买整套 , 他可以选择散买 , 然后自己 组装 ( 各配 件可能 也有一 部分是 公共产 品或免 费产品 ) ; 甚或完全不通过 旅行社 , 而 直接向 各配件 生产者 购买。但这并不能否认旅 游产品 的系统 性 , 只 有配件 产品 完成在旅游行程上的组合 , 游客才能实现旅游。单项的 配 件 不能称为旅游 产品 , 正如单个配件不是汽车一样。 因此 , 不管是 核心旅游产品还是组合旅游产品 , 其实就 是通过不同的 组 装 方式组 成的旅 游产品。其 中 , 旅游吸 引物和交通产品 是 旅游 产品 这个 系统 产品 中的 两个 关键 配件 , 因为既然是旅游产 品 , 那么 旅 和 游 缺一不可。 二 、旅游资源 现代汉语词 典 对 资 源 的解释是 : 生产资料或生活 资料的天然 来源。 产品 是 生产 出来 的物 品 。可 以看 出 , 资源与产品的概念 之间的 区别在 于是否 投入过 人类的 劳动、 是否经过人 类地改造。产品是直接面对顾客的 , 直接 能被顾客使用和消费是产 品的一 个特征 ; 而 资源的 面向者 是生产者 , 资源是 通过转变为产品的形式间接面对顾客的。 旅游资源是三个概念里最原初的概念。陈才等人把旅 游资源表述为 : 客观地存 在于某 一地域 空间 , 具有 旅游开 发价值 , 能为旅游 业所利用 的旅游 对象。 阎 友兵认 为 : 旅
收稿日期 : 2007 12 11
作者简介 : 俞萍 ( 1981- ) , 女 , 浙江舟山人 ,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2006 级硕士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海洋旅游学 院教师。研究方向 : 旅游英语和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53
俞
萍 / 简析旅游产品 、 旅游资源及旅游吸引物间 的关系 旅游者的游览需求为专有的和全部的目的。交通、 设施、 餐 饮食品等旅游媒介物由于并 不是 专门 、 全部 地 指向旅 游者的游览目的 , 因而不是旅游吸引物。但在有些情况下 , 这些媒介物也可以异化为 旅游吸 引物 , 比如 某座别 具风格 的住宿设施 , 某些 具有特色的交通工具 ( 如竹筏、 滑竿 ) 等。 ( 2) 旅游吸引物 是从 旅游者 角度 而言 的 , 而旅游 资源 是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开发者角度而言的。 ( 3) 旅游吸引物在范畴上属于产 品。旅游吸 引物是那 些已开发的用以吸引旅游 者的事 物 , 吸引物 不是以 资源的 天然 身份出现 , 而是以产 品面对顾客的身份出现。 ( 4) 关于人造景点。现代的人造景 点属于旅 游资源的 观点已遭到了许多学者地 批驳 , 国内 学界倾 向于认 为人造 景点不属于旅游资源。人 造景点 是开发 出来、 直接进 入市 场的、 专门指向旅 游者的游览目的 , 因此人造景点属于旅游 吸引物。可见 , 旅游吸引物 涵盖范围较宽 , 而旅游资源相对 较窄。旅游吸引物主要包括了旅游资源被开发后的转化物 和人造吸引物 , 也正是 资源依 托型旅 游产品 和资源 脱离型 旅游产品的统称。 ( 5) 旅游吸引物 不等 同于旅 游产 品 , 旅游 吸引物 与旅 游产品这个系统产品中的其他 配件 相区分。旅游吸引物 是旅游产品的必需和专有 部分 , 其地 位是其 他组装 零件产 品所无法比拟的。保继刚、 楚义芳认为 旅游吸引物通常指 促进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 所有因 素的总 和 , 它包括 了旅游 资源、 适宜的接待 设施和优良的服务 , 甚至还包括快速舒适 的旅游交通条件 , 并且 认为旅 游吸引 物通常 情况下 是旅游 资源的代名词。 [ 6] 这个定义先把旅游吸引物等同于旅游产 品 , 又 把它等同于 旅游资源 , 自相 矛盾 , 更没有把三 者的概 念明确地区分开来。 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区别从对两者的吸引力的差 异比较可窥一斑。通常 , 游客 在进行 计划一项 旅游活 动之 前 , 旅游吸引物是 使其产生做出行动决定的最先动机 , 之后 才是吸引物以外的配件产品。旅游产品的作用不仅在于使 游客产生旅游动机 , 还必须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需求。 旅游吸引物在旅游产品中 地位突 出 , 使游客 主观上 容易忽 略其他配件产品的对他们的吸引作用。吴必虎曾调查上海 市民对浙江主要目的地的到访率和意愿到访率以及上海市 民对临近省份目的地的出 游率和 意愿出 游率 , 结果 发现意 愿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较大。邵 祎 认为 , 现实的 出游率 表现 了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 力 , 而意愿 到访率 则显示 了旅游 吸引物对游客的吸引力。游客对于两种吸引力采取了双重 标准 , 导致了这一 差异。 旅游吸引物概念的介 入 , 很 好地架 起了旅 游资源 与旅 游产品之间的桥梁 , 有 助于解 释目前 关于产 品和资 源两个 概念之间的许多矛盾 和 冲突。 相比 于 资 源 和 产 品 概 念 , 旅游吸引物 的概念更 能体现旅游业的视角。 四 、主要结论 ( 1) 旅游资源是 能对 旅游者 产生 吸引 力 , 具有旅 游开 发价值 , 可为旅游 业开发利 用的自 然和人 文因素。旅 游资 源先旅游业而存在 , 是一种客观存在 , 具有被开发利用的可 能性。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相区别。 ( 2) 旅游资源被 开发 而进入 市场 后 , 旅游 资源就 转为 旅游吸引物。两者的主要 区别在 于 , 旅游吸引 物已进 入市
目前 , 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 三者的概念及其关系的理 解存在着 很多分 歧 , 这三个 概念 也经常被混淆使用。这对旅游理论研究及至实践地开展将 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试 图通过对 旅游产 品、 旅游资源 和 旅游吸引物这三者的概念辨析 , 明晰三者的关 系 , 以期对旅 游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一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概念通常有狭义说和广义说。狭义说把旅游 产品与旅游吸引物划上等号 ; 广义说则是把旅 游产品 宽泛 化 , 认为交通产品、 食宿产品、 旅游吸引物、 旅游线路设计、 导游服务以及其他各项旅游相关的事物都是旅游产品。但 这些产品中 , 有些并不是旅游所专有的 , 其使用者也不一定 是旅游者 , 把它们都划归为旅游产品 , 未免过于霸道。还有 一种观点认为旅游产品是游客的一种经历或经验 [ 1] 。这种 经历观 是 从旅游消费者 的角度出 发的 , 并试 图涵盖 旅游 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产品。 陈才等人在 对旅游吸引物、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关系 的思考 一文中认为 旅游产品是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生成 的一个概念 , 是指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 形成的 , 可提 供给旅游市场 , 用于满足 旅游者 某种欲 望和需 要的任 何事 物 , 显然这个概念的中心语是 任何事物 , 但是仅仅 通过 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怎么就能提供出 满足旅游者的 任何事物 ? 该文还认 为 如果从 供给的 角度出发 , 真 正意 义上的旅游产品就是旅游 景区景点 , 因 此只有 景区景 点企 业才是旅游业核心构成 , 同时又认为 , 旅游产品表现为两 种形态 , 一种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形成的核 心旅游产品 , 另一种是将各种旅游媒介物追加到核心旅游产品而形成的 组合旅游产品。 [ 2] 那么旅游产品到底是哪些 ? 引入系统观理论后 , 就无需 这些繁 复的解 释。邵 祎 提 出旅游产品是一项系统产品 , 是向游客提供的 、 统一在旅游 行程中的、 一次旅游 所涉及的所 有吸引物、 设施、 服务 等构
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 生吸引力 , 具 有一定 旅游功 能和 价值 , 可为旅游业开 发利用的 一切自 然和人 文因 素。 这 两种对旅游资源所作的表 述基本明 确 , 但仍可 作进一 步探 讨。本文认为 , 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 具有旅 游开发价值 , 可为旅 游业开发 利用的 自然和 人文因 素。对 旅游资源概念 , 应作以下几点理解 : ( 1) 旅游资源是 针 对旅 游 经 营者 或 旅游 开 发者 而 言 的 , 是旅游开发或经营活动的客体和基础 , 必须强调能为旅 游业所利用 , 这是基本出发点。 ( 2) 旅游资源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旅 游者。旅游资 源是 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 是生产旅游产品的原材料 , 而旅游者是 旅游产品的消费者。 ( 3) 旅游资源必须对旅游者具有吸 引力。吸引力 是评 判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的关 键性指标 , 旅 游资源 必须能 激发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 4) 旅游资源先旅游业而存在。旅游 资源同其它 资源 一样 , 是一种 客观 存在。就 是城 市风 貌 等 , 也是 在 形成 之 后 , 被人 们所认识 , 才为旅 游业开发利 用的 , 因此在被 开发 利用前就是一种旅游资 源。 可为旅 游业开 发利用 , 但不 以人们的开发利用为转移 ; 是被开发利用的一 种可能性 , 而 不是开发利用的现实性 , 也就是说 , 旅游资源以一种潜在的 可开发状态而存在 , 当旅游资源被开发而进入 市场后 , 旅游 资源也就转为旅游吸引物了。 ( 5) 旅游资源的概念区别于旅游业 资源的概 念。从旅 游业角度来看 , 一切可用于旅游开发的条件和 因素 , 都视为 旅游业资源。申葆嘉认为 旅游 资源 包括社 会资 源和专 用 资源 , 前 者包括基础 设施资源、 自然与 社会环境、 可用 于旅 游投资的社会财力和物力 , 后者包括旅游服务 设施、 旅游吸 引诸因素、 旅游专业劳动力 。杨振之认为 , 旅游资源包 括客源市场、 旅游地资源、 旅游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三大主 要因素。旅游资源 就是 这三 大要 素 相互 间吸 引关 系的 总 和。[ 5] 这些观点主 要是 从旅 游业 角度 表述 旅游 资 源的 概 念 , 混淆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两者的概念 。 三 、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 ( T ourist A ttr action) 是国外旅 游学术 界经 常使用 的一个 概念。霍 洛韦 ( J C H ollow ay ) 对旅游 吸 引物概念的描述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 , 他 认为 : 旅游吸 引物 必须是那些给旅游者积极 的效益和 特征的 东西 , 它们 可以 是海滨或湖滨、 山岳 风景、 狩猎公园、 有趣的 历史纪念 物或 文化活动、 体育运动 , 以及令人愉悦的舒适会议环境。 前已有述 , 当旅游资源被开发而进入市场 后 , 旅游资源 就转为旅游吸引物。因此 , 旅游 资源和 旅游吸 引物的主 要 区别在于 , 旅游吸引物已进入市场 , 参与市场过程。而旅游 资源还未被开发、 未进 入市场 , 正处 于潜在 的待开 发状态。 旅游资源对于旅游者是吸引性 , 是吸引的一种 潜在能力 , 它 没有与顾客直接发生联系 ; 而旅游吸引物的吸 引力 , 是现实 存在的吸引作用 , 其 使用价值 在顾客 那里得 到体现。可 以 说 , 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物的前状态。 因此 , 传统认为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资源 的代名词 , 二 者通用的观点 , 是欠妥的。 对旅游吸引物概念 , 还应作以下几点理解 : ( 1) 旅游吸引物 直接指 向旅 游者的 游览 目的 , 以满 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