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后置埋件习题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第一篇主体结构现场检测2、后置埋件习题一、填空题1.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的测力系统误差应不超过全量程的。
2.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位移测量误差应不超过。
3.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时,、、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
抽取数量按每批锚栓总数的计算,且不少于根。
4.采用分级加荷制度进行锚栓拉拔检验时以预计极限荷载的为一级。
5.已知化学植筋的钢筋直径为18mm,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大于。
6.已知化学植筋的钢筋直径为25mm,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大于。
7.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8.破坏后果很严重的、重要的锚固类型,其锚固连接安全等级为。
9.锚固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其锚固连接重要性系数为。
10.锚固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其锚固连接重要性系数为。
11.合金钢锚栓等级为4.8,抗拉强度标准值为400MPa,屈服强度标准值应该为。
12.已知合金钢锚栓等级为5.6,抗拉强度标准值为,屈服强度标准值应该为。
13.对于混凝土锥体受拉破坏的非结构构件,其锚固连接承载力分项系数为。
14.采用连续加荷方式进行锚固力现场检验时,其总加荷时间为。
15.进行非破坏性锚固承载力检验时,持荷时间为。
16.进行非破坏性锚固承载力检验时在持荷时间内荷载降低值不大于为合格判据之一。
17.锚栓弹性模量取。
18.做为后锚固基材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
19.后锚固设计采用方法。
20.地震作用下锚固承载力降低系数最大为,最小为。
21.随着基材混凝土强度降低,同种锚栓最小锚固深度应。
22.处于室外条件下的锚栓,应控制受力最大锚栓的温度应力变幅不大于。
23.4000根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其最少抽检数量为。
24.2000根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其最少抽检数量为。
25.直径为20mm的钢筋,采用化学植筋法锚固,锚固后该钢筋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则该钢筋离开基面预留长度为。
26.当非破坏性为不合格时,应抽取不少于锚栓进行破坏性检验。
(整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编)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材料 (7)4.1 水泥与混凝土 (7)4.2 钢材 (8)4.3 焊接材料 (11)4.4 胶粘剂 (11)4.5 纤维材料 (13)4.6 水泥砂浆 (14)4.7 聚合物砂浆 (14)4.8 裂缝修补剂 (15)4.9 锚栓 (17)4.10 混凝土界面粘合剂 (18)5 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 (19)5.1 一般规定 (19)5.2 界面处理 (20)5.3 新增截面施工 (20)5.4 施工质量检验 (22)6 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工程 (24)6.1 一般规定 (24)6.2 卸载的实时控制 (24)6.3 混凝土局部剔除及界面处理 (25)6.4 置换混凝土施工 (26)6.5 施工质量检验 (27)7 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 (29)7.1 一般规定 (29)7.2 界面处理 (29)7.3 绕丝施工 (30)7.4 施工质量检验 (31)8 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 (33)8.1 一般规定 (33)8.2 制作与安装 (34)8.3 张拉施工 (35)8.4 施工质量检验 (38)9 外粘型钢工程 (40)9.1 一般规定 (40)9.2 型钢骨架制作 (40)9.3 界面处理 (41)9.4 型钢骨架安装及焊接 (42)9.5 注胶施工 (43)9.6 施工质量检验 (44)10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工程 (45)10.1 一般规定 (45)10.2 界面处理 (46)10.3 纤维材料粘贴施工 (47)10.4 施工质量检验 (48)11 粘贴钢板工程 (50)11.1 一般规定 (50)11.2 界面处理 (50)11.3 钢板粘贴施工 (52)11.4 施工质量检验 (53)12 外加钢丝绳网聚合砂浆围套工程 (55)12.1 一般工程 (55)12.2 界面处理 (55)12.3 钢丝绳网片安装 (56)12.4 聚合砂浆围套施工 (57)12.5 施工质量检验 (58)13 砌体构件外加钢筋网面层工程 (59)13.2 界面处理 (59)13.3 钢筋网面层施工 (60)13.4 施工质量检验 (61)14 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 (63)14.1 一般规定 (63)14.2 界面处理 (63)14.3 撑杆制作 (64)14.4 撑杆安装与张拉 (66)14.5 施工质量检验 (67)15 钢构件增大界面工程 (69)15.1 一般规定 (69)15.2 界面处理 (69)15.3 新增钢部件制作 (70)15.4 新增钢部件安装、接合施工 (72)15.5 施工质量检验 (74)16 钢构件焊缝连接补强工程 (76)16.1 一般规定 (76)16.2 焊区表面处理 (76)16.3 焊缝补强施工 (77)16.4 焊接质量检查 (78)17 钢结构裂纹修复工程 (79)17.1 一般规定 (79)17.2 焊缝补强施工及质量检验 (79)18 混凝土及砌体裂纹修复工程 (83)18.1 一般规定 (83)18.2 界面处理 (83)18.3 表面封闭法施工 (84)18.4 填充密封施工法 (86)18.5 注浆施工 (87)19 植筋工程 (90)19.1 一般规定 (90)19.2 界面处理 (91)19.3 植筋施工 (91)19.4 施工质量检验 (93)20 锚栓工程 (94)20.1 一般工程 (94)20.2 界面处理 (94)20.3 锚栓安装施工 (95)20.4 施工质量检验 (97)21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98)附录A 建筑结构加固子分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 (100)附录B 粘接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实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01)附录C 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107)附录D 粘接材料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112)附录E 粘接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15)附录F 富填料胶体、聚合物砂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118)附录G 高强聚合物砂浆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122)附录H 界面粘接剂粘结面剪切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26)附录J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要点及施工质量验收规定 (132)附录K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流动时间的测定方法 (136)附录L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流动时间道的测定方法(L型仪法) (139)附录M 粘接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41)附录N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46)附录P 钢筋阻锈剂应用规定 (151)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154)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植筋后锚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植筋后锚固力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确定锚固钢筋抗拔承载力。
2、范围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设计、施工与验收,不适用以砌体或轻混凝土为基材的锚固。
3、执行标准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4、仪器设备4.1加载设备ZP-10T锚杆拉拔仪、ZP-V3T微型拉拔仪、ZP-V1T微型拉拔仪4.2工作原理利用穿心千斤顶反力作用于混凝土基材,与千斤顶压力传感器相连的数字显示器记录加载情况并捕捉峰值。
4.3技术指标4.3.1设备的加荷能力应比预计的检验荷载值至少大20%,且不大于检验荷载的2.5倍,应能连续、平稳、速度可控地运行;4.3.2加荷设备应能按规定的速度加荷,测力系统整机误差不应超过全量程的2%;4.3.3设备的液压加荷系统持荷时间不超过5min时,其降荷值不应大于5%;4.3.4加荷设备应能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锚栓的轴线一致;4.3.5数字显示器应具有背景光功能、清零功能、峰值捕捉功能、读数保持功能、校准功能、电量不足提示功能;4.3.6加荷设备支撑环内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5、检测条件5.1检测时植筋龄期应大于化学植筋胶的固化时间,栽植钢筋的混凝土构件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构件表面应平整,对饰面层、浮浆应进行清除,必要时进行磨平处理。
5.2当由于现场检测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基座时,选用的千斤顶的内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否则应考虑千斤顶反力作用于混凝土而约束其锥型破坏,并且混凝土挤压栽植钢筋,造成抗拔力提高的影响。
6、检测荷载的确定6.1检测荷载可以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有关栽植钢筋抗拔力要求文件进行确定,并且将相关要求文件附于检测报告中。
6.2当设计单位对栽植钢筋抗拔力无具体要求时,可以按照钢筋强度设计值确定检测拉拔力,即Nt b=fyAs(fy为钢筋强度设计值;As为钢筋截面面积)。
在做非破坏性试验时,检测荷载不应超过钢筋屈服强度。
若采用化学植筋胶结合力特征值作为检测拉拔力,且其结合力特征值小于钢筋设计强度时,该值应得到设计单位的认可。
作业指导书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按JGJ145-2013、GB50550-2010编制)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检验1.适用范围本文用于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的验收检验,不适用于以砌体、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检验。
2.引用标准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其锚固件检验要求与GB50367-2006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程》相同)3.基本规定3.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应进行锚固件的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抽样检验(必检项);3.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验。
a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件(所谓重要的锚固是指后接大梁、悬臂梁、桁架、网架以及大偏心受压柱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之锚固连接。
故定为一级。
—摘自规程4.3.3条文说明);b悬挑结构和构件;c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d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
GB50550-2010对破坏性检验范围的规定如下:3.3抽样规则(GB50550-2010与JGJ145-2013抽样规则相同,GB50550-2010表W.2.3内容与JGJ145-2013中表C.2.3也相同)3.3.1锚栓非破损抽样:a.锚固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取样,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部位的同类构件为一个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b.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数量应按规程表C.2.3(附后)抽取。
(生命线工程是指维系城镇与区域经济、社会功能的基础设施与工程系统。
主要包括:交通系统、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输油系统、电力系统、通讯系统、水利工程等工程系统。
--摘自GB/T24336-2009)。
规程表C.2.3检验批锚栓总数≤100 500 1000 2500 ≥5000按检验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量20%且不少于5件10% 7% 4% 3%注:当锚栓总数介于两栏数量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量。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
锚固承载力检测标准如下:
1.锚固承载力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
程》JGJ 145-2013的有关规定。
2.锚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现场拉拔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有关规定。
3.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6倍的
破坏拉拔力。
4.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采用具有相应量程的拉拔计进行测量,
拉拔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的有关规定。
5.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应乘以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
6.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
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进行加载,加载速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086-2013的规定。
7.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进行试件的选择和制作,试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
8.锚固承载力检测的拉拔力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
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进行结果评定,评定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50152的规定。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
锚杆抗拔承载力现场检测

1 锚杆的基本概念
1.7注浆施工常分为一次常压注浆和二次高压 注浆两种注浆方式。一次常压注浆是将注浆管 插入距孔底一定距离(通常150mm)时开始直 至浆液从孔底流出直至从孔口流出的注浆方法。 二次高压注浆是通过预先绑在杆体上的二次注 浆管,在一次注浆形成的圆柱状注浆体的基础 上,对锚固段进行高压劈裂注浆,使浆液向周 围地层挤压渗透,形成直径较大的锚固体。二 次注浆距一次注浆的时间正常在24~48小时内 进行。
4 锚杆检测基本规定
4.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锚杆锚固段浆 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可进 行锚杆试验。 4.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固体灌 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可进行锚杆试验。 4.3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和刚度应满足最大试验荷载要求。 .4计量仪器(测力计、位移计、计时器等)应满足测 试要求的精度。 ⑴检测前应进行检查调试;⑵在检定有效期内;⑶环 境条件符合要求。
7 检测结果评定
7.3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⑴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应按锚杆 应按锚杆 总数的30%重新抽检,再有不合格时应全数检验。 重新抽检, 总数的 重新抽检 再有不合格时应全数检验。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岩层锚杆 岩层锚杆 试验结束后, 试验结束后,必须对锚杆试验现场的破坏情况进行详 尽的描述和拍摄照片。 尽的描述和拍摄照片。 ⑶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验收 锚杆验收 试验不合格时,应增加锚杆试件数量。 试验不合格时,应增加锚杆试件数量。增加的锚杆试 件应为不合格锚杆的3倍 对不合格的锚杆, 件应为不合格锚杆的 倍。对不合格的锚杆,在具有二 次高压注浆的条件下应进行注浆处理, 次高压注浆的条件下应进行注浆处理,然后再按验收 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抗拉拔现场检测 教程

锚栓破坏形式
• • • • 2.6 拔出破坏 拉力作用下锚栓整体从锚孔中被拉出的破坏形式。 2.7 穿出破坏 拉力作用下锚栓膨胀锥从套筒中被拉出而膨胀套仍留在锚 孔中的破坏形式。
机械锚栓整体拔出
机械锚栓穿出破坏
化学植筋破坏形式
• 2.8 胶筋界面破坏 • 化学植筋或粘结型锚栓受拉时,沿胶粘剂与钢筋界面之拔 出破坏形式。 • 2.9 胶混界面破坏 • 化学植筋受拉时,沿胶粘剂与混凝土孔壁界面之拔出破坏 形式。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6.5 检验结果评定 • 6.5.1 非破坏性检验荷载下,以混凝土基材无裂缝、锚 栓或植筋无滑移等宏观裂损现象,且2min 持荷期间荷 载降低≤5%时为合格。当非破坏性检验为不合格时, 应另抽不少于3 个锚栓做破坏性检验判断。 • 6.5.2 对于破坏性检验,该批锚栓的极限抗拔力满足下 列规定为合格: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4.7 后锚固连接设计,应根据被连接结构类型、锚固连接受力性质 及锚栓类型的不同,对其破坏型态加以控制。对受拉、边缘受剪、 拉剪组合之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的锚固连接,应控 制为锚栓或植筋钢材破坏,不应控制为混凝土基材破坏; ( 锚栓或锚筋钢材破坏分拉断破坏、 剪坏及拉剪复合受力破坏(右图),主 要发生在锚固深度hef超过临界深度hcr时, 或混凝土强度较高,或锚固区钢筋密集, 或锚栓、锚筋材质强度较低或有效截面 偏小时。此种破坏,一般具有明显的塑 性变形,破坏荷载离散性较小。)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 5.3 锚栓不得布置在混凝土的保护层中,有效锚固深 度 hef 不得包括装饰层或抹灰层。
JGJ145-2004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规程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辑版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目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6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工程7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8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9外粘或外包型钢工程10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11外粘钢板工程12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13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工程14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15钢构件增大截面程16钢构件焊缝补强程17钢结构裂纹修复程18混凝土及砌体裂缝修补程19植筋工程20锚栓工程21灌浆工程22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附录A建筑结构加固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附录B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规定附录D加固材料、产品进场复验抽样规定附录E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F结构胶粘剂抗冲击剥离能力测定方法及评定准附录G结构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附录H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附录J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方法及评定准附录K结构胶粘剂初粘度测定方法附录L结构胶粘剂触变指数测定法附录M碳纤维织物中碳纤维K数快速判定方法附录N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附录P结构用聚合物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法附录Q结构加固用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附录R聚合物砂浆及复合砂浆拉伸抗剪强度测定法附录S结构用界面胶(剂)剪切粘结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T现场推定新增混凝土强度的取样规则与评定法附录U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V承重构件外加砂浆面层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的规定附录W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准附录X钢筋阻锈剂应用规定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选用的规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2.后锚固件应进行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损检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还应进行破坏性检测:
(1)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后锚固构建;
(2)悬挑结构和构件;
(3)对后锚固设计参数有疑问;
(4)对该工程锚固质量有怀疑。
3.抽样规则
3.1现场破坏性检验:
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锚固件为植筋且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
3.2现场非破坏性检测:
(1)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①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锚栓锚固质量非破损检验抽样表
②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重要结构构件抽样量的50%且不少以5件进
行检验;
③对于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
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2)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①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
3%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②对于一般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
进行检验;
③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
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4. 加载方式
(1)非破坏性检测:
①连续加载时,应以均匀速率在2~3min时间内加载至设定的检验荷载,
并维持2min;
(2)破坏性检测:
①连续加载时,对锚栓应以均匀速率在2~3min时间内加荷至锚固破坏,
并维持2min;对植筋应以均匀速率在2~7min时间内加荷至锚固破坏。
5. 检验结果评定
非破损的检验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样在维荷期间,锚固件无滑移,基材混凝土无裂纹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出现,且加载装置的载荷示值在2min内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过5%的检验荷载,应评定为合格;(2)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试样全部合格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3)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件不超过5%时,应另抽取3根试样进行破坏性检验,若检验结果全部合格,该检验批应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4)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件超过5%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不合格,且不应重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