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纳米银线与金属网格材料技术之优劣

合集下载

纳米银有哪些特点及主要危害

纳米银有哪些特点及主要危害

纳米银有哪些特点及主要危害纳米银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

纳米银也是有一定的特点及主要危害的。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纳米银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纳米银的简介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

用纳米银和精梳棉纤维制成的棉袜,具备很好的抗菌防臭的效果。

纳米银的特点纳米银粒子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使其在微电子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纳米银粒子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使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如表面增强拉曼应用、医学应用等。

1、纳米银是粉末状银单质,粒径小于100nm,一般在25-50nm 之间。

2、纳米银的性能与其粒径有直接关系。

研究发现,粒径越小,杀菌性能越强。

纳米银的应用领域高端银浆(胶)片式元件外电极用浆,厚膜集成电路用浆,太阳能电池板电极用浆,LED芯片封装用导电银胶,用做高温烧结型导电银浆和低聚物导电银浆,应用于印刷电子器件的导电油墨等导电涂层滤波器用高档图层,磁管电容器用银图层,低温烧结电糊及介电糊医疗领域抗菌类医药及医疗器械,抗菌塑料及橡胶制品,抗菌纺织品及服装鞋袜,抗菌涂料、陶瓷和玻璃,绿色抗菌涂料绿色家电及家具产品家电用防静电、杀菌涂层,除臭、抗菌薄膜等催化材料乙烯氧化反应催化剂,燃料电池用负载型银催化剂新能源热交换材料,高档电子元件电极材料电镀工业用于金电铸的银涂敷材料产品特点短期内洗涤不影响其功能;具有天然色彩,可调配颜色,应用后不影响染色、可完全替代铅系、锡系焊接、长期使用纳米银抗菌会在生物体内形成银沉积会对生物,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沉积过多甚至会有明显中毒现象、纳米银挥发到环境中也会对生态有一定影响,会杀灭环境中的有益菌体,塑料制品中的纳米银析出完之后就不再具有杀菌功能,时间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不等,长期使用会对身体有害,引起中毒症状,影响身体发育。

使用方法直接或间接使用。

产品应用纳米银有抗菌特点被应用到生活中,其中婴儿产品中,餐具和奶瓶中就有应用,囗盛纳米银抗菌餐具是安全材料,必尔奶瓶(必尔纳米银PES益智奶瓶、必尔银离子PES益智奶瓶、必尔PES组合益智奶瓶)都含有纳米银材料。

替代ITO 触摸屏新材料发展概况

替代ITO 触摸屏新材料发展概况

替代ITO 触控面板新材料发展概况发布时间:2014-11-6纳米银线与金属网格都具有比ITO导电性更佳、价格更低的优势,但截至目前,其中金属网格仍存在不透光、高反射、莫瑞干涉(Moire)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纳米银线的相对优势似更为品牌厂商及触控技术研发厂商所看好。

随着触控面板大尺寸化、低价化的需求,以及ITO薄膜不适用于可挠式显示器应用、导电性及透光率等本质问题不易克服等,众厂商纷纷开始研究ITO替代品,包括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其中以纳米银线和金属网格的发展较为成熟。

一、金属网格(metalmesh)技术发展概况金属网格是利用银、铜等金属材料或氧化物,在PET等塑胶薄膜上所形成的金属网格图案。

其理论最低面阻值可达0.1欧姆/□,并且具备电磁遮蔽功能而降低讯号干扰;但其所制得的触控感测器图形线幅稍粗(特别是线幅超过5μm以上)致莫瑞干涉波纹非常明显,仅适用于观测距离较远的显示屏。

较早发展的日本企业是富士和郡是,都是在2009年起开始生产金属网格薄膜并之后提供触控面板业者使用。

富士和郡是是直接供应触控感测器甚至模组,以协助终端业者降低进入的技术门槛。

除此两家之外,美国企业Atmel虽提供触控IC至透明导电膜的解决方案,但因技术发展较晚,且在生产过程屡因制程问题而影响其出货,而大陆企业受Atmel发展结果的影响,于是企图同时强化研发与制造能力,以获得完整的解决方案。

金属网格的基础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种,第一为直接以金属油墨加以网印;第二为先于PET薄膜上涂布整面金属,再透过黄光微影制程,洗去多余成分而产生网格;第三的技术和第二类似,只是将其中的金属改成溴化银,利用化学还原成银。

原本生产银盐胶卷的富士就是采用第三种方法,并成为全球金属网格薄膜的龙头业者,而其他业者,例如郡是及大陆厂家都是采用第一种技术,Atmel则是使用第二种技术,另外也有独自开发其他技术的,例如日本企业阿基里斯(Achilles),但尚未实用化。

2023年纳米银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纳米银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纳米银线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市场规模目前,纳米银线行业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

随着人们对高效、环保、节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纳米银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金属线、碳纤维等材料成为新兴材料。

预计到2025年,全球纳米银线市场规模将达到22.2亿美元。

2.市场需求纳米银线被广泛用于电子、光电、机械等领域。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纳米银线作为传输导线和导电高效的材料,被广泛运用于电子产业制造。

同时,在光电领域,纳米银线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触摸屏、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LED等产品中。

此外,纳米银线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等性能,因此在医疗卫生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竞争形势纳米银线行业竞争形势激烈,国内外企业均在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

目前,国内的纳米银线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区。

同时,国际知名企业也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形成了国内外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

4.影响因素纳米银线行业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于纳米银线行业的规范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出台有利于纳米银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2)基础研究水平纳米银线行业需要不断的基础研究支撑,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当前,国内纳米银线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还存在一定瓶颈,需要通过更多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来提升基础研究水平。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推动纳米银线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各行业对于高效、环保、节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纳米银线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

5.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纳米银线行业将会逐渐趋于成熟。

未来,纳米银线产业将朝着高品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同时,在医疗、卫生、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纳米银线也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纳米银线市场分析报告

纳米银线市场分析报告

纳米银线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纳米银线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电性和抗菌性能的纳米材料,其在医疗领域和电子行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新型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纳米银线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本报告旨在对纳米银线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分析、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展望等方面,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介绍纳米银线市场的背景和重要性。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简要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内容。

在目的部分,将阐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在总结部分,将对引言部分进行概括总结,为正文内容做铺垫。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三个小节。

在制备方法部分,将介绍纳米银线的制备技术及其特点。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部分,将详细介绍纳米银线在医疗器械和医疗材料中的应用情况。

在电子行业的应用部分,将详细介绍纳米银线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市场前景分析、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展望三个小节。

在市场前景分析部分,将对纳米银线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在竞争格局部分,将分析纳米银线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现状。

在发展趋势展望部分,将对纳米银线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以上就是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通过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组织,可全面深入地分析纳米银线市场的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纳米银线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在医疗领域和电子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市场前景分析、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纳米银线的生产与应用情况,为投资者和相关行业提供市场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纳米银线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1.4 总结总结部分:综上所述,本文对纳米银线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银纳米线

银纳米线

银纳米线
一、什么是银纳米线?
银纳米线(sliver nanowires)是一种横向尺寸(直径)为纳米尺度(小于100nm)的银金属的一维结构。

二、应用领域
OLED显示薄膜太阳能电池可穿戴设备
柔性触摸屏智能调光膜柔性手机除此之外,银纳米线还可用于抗菌药物、生物传感器、医学成像设备、功能性纺织品、催化工业等。

三、银纳米线薄膜技术优势
优良的导电性耐弯曲性好优异的透光性雾度低
性质银纳米线ITO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方阻(Ω/sq)5-80270200-1000200-500透过率(%)85-92908885-88雾度(%)09-1.80.8 1.52
b* 值≤1.2 1.70.5 1.5四、国内外银纳米线企业
序号企业名称
1Cambrios(美国)
2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北京中科纳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4苏州诺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5深圳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6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8浙江科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9成都崇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10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纳米银线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纳米银线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纳米银线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纳米银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纳米银线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主要厂商和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纳米银线市场自问世以来,快速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规模的增长离不开纳米银线在多领域的应用推动。

应用领域纳米银线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首先,纳米银线在电子领域中被广泛用于制造柔性电子产品,例如可折叠屏幕、柔性电路板等。

其次,纳米银线还在新能源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用于制造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可弯曲的电池。

此外,纳米银线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用于制备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和抗菌材料等。

主要厂商目前,纳米银线市场上存在着多家重要的厂商。

其中,美国的Nanocomp Technologies、英国的NovaCentrix、中国的Zhengzhou Nanochem、西班牙的Microquanta等公司都是纳米银线领域的领先企业。

这些厂商在纳米银线的研发生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并且拥有广泛的应用经验。

发展趋势在未来,纳米银线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有望拓展更多应用领域。

首先,随着柔性电子产品的兴起,纳米银线用于柔性电子设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其次,随着环境及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纳米银线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此外,生物医药领域对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纳米银线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结论纳米银线市场发展迅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纳米银线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主要厂商和发展趋势。

未来,纳米银线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且拓展更多应用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产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2024年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前景分析

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前景分析概述纳米银线导电膜是一种新型的导电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透明度。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光电显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对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从需求驱动、应用推动以及市场规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需求驱动力1. 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导电膜材料如氧化铟锡(ITO)等存在导电性能差、昂贵及制备复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纳米银线导电膜通过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导电性能优异、透明度高、柔性可弯曲等优点,能够满足新技术应用对材料的要求,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2. 智能化产品的普及随着智能化产品的普及,对于触控屏、柔性显示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纳米银线导电膜具有高导电性和良好的柔韧性,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这些智能化产品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将进一步推动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的发展。

应用推动力1. 光电显示领域的需求增长光电显示领域是纳米银线导电膜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纳米银线导电膜具有透明度高、导电性能好的特点,可以替代传统的导电氧化物材料,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产品的导电层。

随着大尺寸、高分辨率显示器的需求增加,纳米银线导电膜在光电显示领域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

2. 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纳米银线导电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光透过性,可用于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太阳能玻璃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重视和需求的增长,纳米银线导电膜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将呈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

市场规模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且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纳米银线导电膜市场规模约为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该市场的增长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技术的推动和应用不断扩展;光电显示领域的需求增加;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促进纳米银线导电膜的需求。

纳米材料的优缺点

纳米材料的优缺点

纳米材料的优缺点
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新型材料,其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
通常为1-100纳米。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在材料科学、化
学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纳米材料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

本文将对纳米材料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首先,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由于其尺寸处于纳米尺度,纳米
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表现出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力学性能。

例如,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传感器、储能材料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有望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纳米材料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制备出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然而,纳米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纳米材料的制备通常需要精密的控制条件和先进的加工设备,而且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这增加了生产成本。

其次,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值得关注。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材料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潜在的毒性和生态风险,需要进行深入的安全评估和监测。

总的来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优点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和限制。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注重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推动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希望本文对纳米材料的优缺点有所启发,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纳米银线与金属网格材料技术之优劣作者:段晓辉教授时间:2014-05-07 源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总点击:2756 【导读】:新材料技术应用可以从智能手机的常用面板尺寸一路延伸到20英寸以上的设备,而其阻值,延伸性,弯曲性均优于ITO薄膜。

新材料技术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取代ITO薄膜,但新材料技术有巨大的优势,而且从市场反应上来看,应用新材料技术生产的薄膜产品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

ITO,即掺锡氧化铟(Indium Tin Oxide)。

它是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OLED)、触摸屏(Touch Panel)、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电子仪表的透明电极最常用的薄膜材料。

未来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产品,对触摸面板的有着强劲需求,同时随着触控面板大尺寸化、低价化,以及传统ITO薄膜不能用于可弯曲应用,导电性及透光率等本质问题不易克服等因素,众面板厂商纷纷开始研究ITO的替代品,包括纳米银线、金属网格、纳米碳管以及石墨烯等材料。

新材料技术应用可以从智能手机的常用面板尺寸一路延伸到20英寸以上的设备,而且其阻值,延伸性,弯曲性均优于ITO薄膜。

虽然,新材料技术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取代ITO 薄膜,但是新材料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从市场反应上来看,应用新材料技术生产的薄膜产品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

目前,石墨烯扔处于研发阶段,距离量产还有很远的距离。

纳米碳管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其制成的薄膜产品导电性还不能达到普通ITO薄膜的水平。

因而,从技术发展与市场应用综合评价,金属网格与纳米银线技术将是近期新兴触控技术的两大主角。

金属网格(Metal Mesh)技术利用银,铜等金属材料或者氧化物等易于得到且价格低廉的原料,在PET等塑胶薄膜上压制所形成的导电金属网格图案。

其理论的最低电阻值可达到0.1欧姆/平方英寸,而且就有良好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

但是受限于印刷制作的工艺水平,其所制得的触控感测器图样的金属线宽较粗,通常大于5um,这样会导致在高像素下(通常大于200ppi)莫瑞干涉波纹非常明显。

莫瑞干涉指数码产品显示屏中像素,光学膜片以及触控导电的金属图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规则对齐的像素和物体的精细规则图案重叠式稍有偏差,则会出现的干扰波纹图案。

由于莫瑞干涉的存在,金属网格技术制成的薄膜产品不适用在高分辨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分辨率的产品上,仅仅适用于观测距离较远的显示器屏幕,例如台式一体机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

如果薄膜中金属网格图样的线宽能够大幅度下降,则能有效的降低金属网格技术中的莫瑞干涉的问题,特别是如果金属网格图样的线宽下降到1um左右,则该技术制成的薄膜同样可以搭载在高分辨率的智能设备上。

目前韩国三星公司利用微细线宽和图样化
(Patterning)技术,将金属网格图样的线宽由原来的5um~6um,缩减到3um左右。

然而,欲将线宽大幅缩减并非易事,传统的压制印刷工艺无法满足要求,需要采用黄光制程工艺,制作成本会大幅增加,而且会浪费原材料;过细的金属线宽易在外力挤压时断裂;网格的阻值升高,对下游的控制IC芯片提出更高的灵敏度要求。

因此,目前金属网格技术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多场景的下游应用是一个难点,还需整个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完善才行。

纳米银线(SNW,silvernano wire)技术,是将纳米银线墨水材料涂抹在塑胶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后利用镭射光刻技术,刻画制成具有纳米级别银线导电网络图案的透明的导电薄膜。

由于其特殊的制成物理机制,纳米银线的线宽的直径非常小,约为50nm,远小于1um,因而不存在莫瑞干涉的问题,可以应用在各种尺寸的显示屏幕上。

另外,由于线宽较小,银线技术制成的导电薄膜相比于金属网格技术制成的薄膜可以达到更高的透光率,例如3M公司采用微印压法制成的薄膜产品可以达到89%透光率。

再次,纳米银线薄膜相比于金属网格薄膜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应用在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上的时候,更具有优势。

在薄膜上,金属网格中可以反射可见光的金属线总体面积不大;而纳米银线并非是网格状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分布,沾满整个玻璃基板表面。

相比较而言,纳米银线薄膜会有更严重的漫反射,既雾度(Haze)问题。

屏幕的雾度问题会导致在室外场景光线照射的情况下,屏幕反射光强烈,严重的时候会使得用户看不清屏幕。

但是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降低光漫射,解决雾度问题。

例如日产化工公司开发出了在纳米银线薄膜上涂布可降低雾度的高折射率材料,有效将雾度值降低。

另外,黑化纳米银线表面、减少反光强度、粗糙化纳米银线的表面等技术,也可以有效改善雾度的问题。

金属网格技术因为采用普通的银,铜等金属材料或者氧化物等作为原始材料采用传统的印压法制作薄膜面板,其原材料和制作成本都很低,但是这样的产品却有不可克服的莫瑞干涉问题,应用受到限制。

如果要降低金属网格中金属的线宽,需要更改制成工艺,成本会随之增加,而且会有易断线等问题。

相比较金属网格技术,纳米银线技术采用的是成型的纳米银线墨水材料,这些纳米银线供应材料掌握在少数例如Cambrios Technologies公司手上,原材料的成本较高一些,但是制成工艺简单,采用印刷制程快速生产大面积的触控面板,整体的成本并不高,随着大规模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的降低。

因此,综合比较,纳米银线技术比金属网格技术更有优势。

就目前市场而言,也已经分化出两大技术阵营。

其中纳米银线阵营中,台湾面板供应商TPK公司是主打纳米银线技术的厂商,并且结合上游的纳米银线材料供应商Cambrios Technologies公司,以及生产工艺公司日本写真成立一家子公司,专注于拓展纳米银线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制造。

TPK公司预计在2014第二季度实现纳米银线薄膜的量产出货。

金属网格技术阵营则加入的公司较多,例如苏大维格和欧菲光,韩国三星等都由参与研发和制造。

但是相比较于金属网格阵营,纳米银线阵营的各个公司都在也内属于龙头企业,业务专业能力强,上中下游产业链结合紧密。

此外,据媒体报道,苹果(Apple)公司吸引大家关注的明星产品iWatch将采用TPK 公司的纳米银线薄膜技术,证明了纳米银线产品确实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