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训练的心血管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复习进程
2022年心肺康复复习题含答案

2022年心肺康复复习题含答案单选题1.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A、窦房结(正确答案)B、房室束C、房室结D、左右束支2. 房颤患者,易形成血栓的部位是()A、左心耳(正确答案)B、右心耳C、梳状肌D.、卵圆窝3. 心壁的构成不包括()A、心内膜B、纤维层(正确答案)C、心肌层D、心外膜4. 下列关于心的形态、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尖指向左前下方B、心似圆锥形C、心底朝向右后上方D、正常心的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E、以上描述均正确(正确答案)5. 二尖瓣位于()A、主动脉口B、肺动脉口C、左房室口(正确答案)D、右房室口E、冠状窦口6. 心脏中自律性最高的是()A、窦房结(正确答案)B、房室交界C、浦肯野纤细D、心室肌7. 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A、减弱心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正确答案)B、增强心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C、减弱心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传导D、减弱心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强传导8. 阻力血管主要是指哪个()A、大动脉B、小动脉和微动脉(正确答案)C、毛细血管D、小静脉和微静脉9. 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哪()A、颈动脉体B、主动脉弓C、颈动脉窦(正确答案)D、主动脉体10.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哪()A、脊髓B、大脑C、延髓(正确答案)D、下丘脑11. 重症监护病房的床单元使用面积不少于{ },床间距大于{ },应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A、18m2、1.2m、15m2B、15m2、1.2m、m2C、18m2、1m、15m2D、15m2、1m、18m2(正确答案)12. 重症监护病房内,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控穿刺等操作,或有体液项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重离接触经飞法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A、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B、医用外科口罩、医用外科口罩C、医用外科口覃、医用防护口罩(正确答案)D、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13. 关于手卫生的说法,以下哪项不正确?()A、手能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B、当手部有血液或具他体液等肉狠可见的污染时应洗手C、医疗机构应设置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D、戴手套后可有效阻挡病毒,挽脱后不用再洗手(正确答案)14. 使用()应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A、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B、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C、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正确答案)D、所有级别抗菌药物15. 临床遇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H1N1患者,应执行何种隔离措施?()A、接触隔离B、飞沫隔离(正确答案)C、饮食隔离D、空气隔离16. 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什么时间进行服用()A、饭前空腹(正确答案)B、与饭同服C、饭后D、随时17. 西地兰治疗心衰时禁忌用于以下哪种心律失常发作()A、窦性心动过速B、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D、心室颤动(正确答案)18. ACEI类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咳嗽(正确答案)B、心慌C、呼吸困难D、晕厥19. 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查血PT-INR需要控制在什么范围()A、0-1B、1-2C、2-3(正确答案)D、3-420. 5通常情况下不能切开使用的心血管药物( B )琥珀酸美托洛尔(正确答案)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片氢氯噻嗪片21. 关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叙述错误的是()A、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B、大隐静脉可以作为搭桥血管C、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的远端之间搭桥D、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堵塞的近端之间搭桥(正确答案)22. 冠心病确诊的金标准()A、心电图B、实验室检查C、超声心动图D、冠脉造影(正确答案)23. 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术后告诉护士,取血管的大腿疼,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有()A、评估该侧肢体的温度和循环情况(正确答案)B、使用止疼药C、抬高该侧肢体15-30°D、帮助患者按摩该侧肢体以减轻疼痛24. 冠脉搭桥术后护士在指导功能锻炼时,正确的内容是()A、每天循序渐进功能锻炼,即使出现心悸,气短表现也最好坚持B、术后绝对卧床,等心功能恢复后再进行锻炼C、术后早期肢体床上被动、主动运动(正确答案)D、术后避免离床运动防止晕倒25. 大隐静脉作为常用的自体血管,下列哪项护理错误()A、术前避免损伤和炎症B、可以在下肢静脉穿刺(正确答案)C、指导患者抬高患者,促进回流D、活动下肢以加强交通支的建立26. 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的无创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正确答案)C、 X线检查D、心导管检查27. 下列哪种先天性心脏病会出新差异性青紫()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正确答案)D、法洛四联症28. 室间隔缺损最常见的部位()A、膜部(正确答案)B、肌部C、漏斗部D、隔瓣后型29. 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时采取的体位()A、平卧位B、胸膝位(正确答案)C、仰卧中凹位D、侧卧位30. 刚入院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护士在身体评估的时候会发现()A、口唇发绀、双颊红润B、身体瘦小(正确答案)C、智力下降D、口齿不清31. 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的心脏手术()A、机械瓣置换术(正确答案)B、生物瓣置换术C、房间隔缺损修补术D、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2. 下列关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外循环术后,由于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以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症候群(正确答案)B、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急剧地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C、由于心排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一时性脑缺血、缺氧D、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及体液丢失,使得有效循环血量降低所致33. 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周围血管征是由于()A、毛细血管压增高B、左室增大C、血压升高D、脉压增大(正确答案)34. 正常二尖瓣口的面积()A、<0.5cm2B、4-6cm2(正确答案)C、2-4cm2D、2-3cm235. 瓣膜置换术后运动康复的原则()A、越早越好B、绝对卧床休息C、循序渐进(正确答案)D、无需个性化36. FEV1是()A、病人在用力深吸气后尽量用力呼气,测定在第一秒内呼出的气体容量。
弹力带抗阻运动的健身功能及运用研究现状综述

弹力带抗阻运动的健身功能及运用研究现状综述作者:江萍来源:《体育风尚》2019年第08期摘要:弹力带作为现代新型健身工具,具有携带方便、主观性强及安全等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弹力带健身功能及运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探讨,为指导大众健身和体育康复邻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弹力带;健身功能;康复运用一、弹力带抗阻运动功能的研究现状抗阻运动也称为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通常指身体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
目前循环抗阻运动是一种既能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肌肉耐力,又可以增加肌肉力量的一种渐进性抗阻力训练方法。
带抗阻运动因其负荷的渐进性从而作为循环抗阻运动的最常见运动形式。
弹力带阻抗运动是指机体随着弹性体形状的改变克服不同弹性阻力完成肌肉收缩,达到增强肌肉、关节和韧带的运动功能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二、弹力带抗阻运动在健身与训练的运用(一)弹力带抗阻运动在提高青少年体质中的运用。
唐红斌通过应用健身操和动作组合的创编模式设计弹力带练习方法,可实现有氧运动与力量练习的有效融合;有氧弹性阻抗练习对身体成分的影响女性较男性明显,体现在体脂重量和体脂百分比降幅显著(p<0.01)。
该练习对男女被试的四肢肌力具有良好效果,且男性较之女性效果明显,女性左、右臂的力量在锻练后趋于平衡。
(二)弹力带抗阻运动在提高老年人肌肉力量、形态和行走能力的运用。
王光旭通对老年人的实验组(N=20)每周一、三和周五上午进行60min弹力带抗阻训练;共练习9个动作,每个动作2-3组重复8-12次;每4周根据受试者对原有强度的适应性进行一次强度调整;对照组(N=20)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变。
实验开始和结束对受试者分别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肌力、行走能力和生活质量,并對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论:12周弹力带抗阻训练可显著提高老年人握力;而老年人握力的改善也使老年人全部行走能力指标都显著的提高。
(三)弹力带抗阻运动在健美操、拉丁舞训练中的运用。
抗阻训练包含的要素

抗阻训练包含的要素抗阻训练是一种通过运动激活肌肉组织的训练方法,它包含多种要素,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要素,可以达到全面提升身体素质的效果。
首先,抗阻训练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抗阻方式。
抗阻训练不同于传统的有氧运动,它更注重负荷的施加,可以采用器械、自重、弹力带等多种方式作为抗阻对象。
这样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和目标要求,选择适合的抗阻方式,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抗阻训练要有科学的训练计划。
制定一份合理的训练计划是抗阻训练的关键。
训练计划要根据个人的目标、训练强度和运动经验来合理安排每个训练阶段的内容和强度,逐步提高负荷,避免过度训练引发的损伤。
此外,训练计划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不同部位的肌肉群训练,以达到全面锻炼的效果。
另外,抗阻训练还需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姿势和技巧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进行抗阻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动作幅度和姿势,避免过度伸展或过度收缩肌肉,以及防止关节过度压力或受伤。
此外,通过学习正确的呼吸技巧,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供氧给肌肉,提高运动效果。
此外,抗阻训练还需要注意适度的负荷和休息。
负荷过大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或疲劳,负荷过小则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在选择负荷时,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进行调整,逐渐适应增加负荷。
同时,在训练后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和恢复,给肌肉以充分的时间修复和生长。
最后,抗阻训练还要注重坚持和细心观察。
只有坚持每天的训练才能达到持久的效果,不要因为初期的困难而放弃。
此外,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适应程度不同,要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根据感受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抗阻训练改善身体素质,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
同时,抗阻训练还可以促进骨密度的增加,降低患疾病的风险。
因此,要充分理解抗阻训练的要素,并结合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坚持科学训练,定期评估效果,才能更好地达到身体素质提升的目标。
抗阻训练计划

抗阻训练计划抗阻训练是一种体力锻炼的方式,旨在通过使用外加的重力或阻力来增加肌肉的负荷,以促进肌肉生长和力量提高。
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和不同健身水平的人们,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新陈代谢等。
为了帮助您了解抗阻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抗阻训练计划。
一、目标设定在开始抗阻训练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增加肌肉力量、塑造身材、减脂等方面的目标。
确立目标有助于为训练计划提供方向性,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二、热身准备在进行抗阻训练之前,热身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您可以选择进行一些轻松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骑自行车,以提高身体的温度和血液循环。
此外,进行一些动态伸展和关节活动也可以帮助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准备状态。
三、训练方案1. 杠铃深蹲杠铃深蹲是一项全身性的训练动作,主要锻炼大腿肌群和臀部肌肉。
您可以选择适量的杠铃负重,将杠铃放在肩膀后方,双手握住杠铃,双脚与肩同宽,然后屈膝下蹲,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站起来。
2. 俯卧撑俯卧撑是一项锻炼上肢肌肉力量的经典动作。
身体平躺在地面上,双手与肩部宽度相同,手掌着地,手肘弯曲,身体下降至接近地面,然后用力将身体推起至手臂伸直的状态。
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膝地俯卧撑或正常俯卧撑的形式进行训练。
3. 哑铃推举哑铃推举是一项锻炼肩部肌肉的动作。
您可以选择适量的哑铃,双手持握哑铃,放置在肩膀两侧。
然后将哑铃推起,直至手臂伸直,再缓慢地将哑铃放下,重复动作。
4. 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一项锻炼腹肌的经典动作。
身体平躺在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脚尽量贴近地面。
然后用腹肌的力量使上半身离地,尽量触碰膝盖,然后缓慢地回到起始状态。
五、训练频率和休息在进行抗阻训练时,合理的训练频率和休息时间也十分重要。
建议每周进行3-4次的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45分钟至1小时。
每个训练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调整,一般来说,每个动作3-4组,每组8-12次。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较高,对患者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变,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不仅要促進疾病康复,提升心脏功能,还应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以心脏康复为核心的运动疗法受到广泛的关注。
抗阻运动作为运动疗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其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作用,本研究即对其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标签:抗阻运动;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目前,已有大量医学证据支持心血管疾病中运动训练的益处。
运动训练包含两种,一种为有氧运动,一种为抗阻运动,二者均可使体适能及疾病危险因素改善,但二者产生的具体效益并不相同,有氧运动可促进最大摄氧量明显提高,使心肺功能改善,而抗阻运动能够将肌肉力量与耐力提升,减轻体质量,改善身体功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即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具备传染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
据WHO估计,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1750万左右,在总死亡人数中,占据31%,每年人类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最主要的。
心血管疾病经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而且属于长期过程,患者发病后,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存活患者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预后非常差。
已有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于生活方式,各种不良生活行为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缺乏身体活动等,而在诸多危险因素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可使心血管疾病直接发生。
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时,不仅要对危险因素做出良好控制,还应做好一级预防工作。
2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的作用2.1 控制危险因素(1)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抗阻运动后,峰氧值摄取能力可得到提升,使外周血管功能得到改善。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课件

• 运动专项的运动分析
— 专项性训练
• 涉及的肌肉 • 动作幅度 • 肢体运动
— 肌肉的平衡:力量不必相同但要相称
• 主动肌:发起动作的肌肉 • 拮抗肌:在肢体的另一侧阻碍运动的肌肉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NS或C本A人C删e除rt。ification Commission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NS或C本A人C删e除rt。ification Commission
定义
• 抗阻训练(或力量训练) • 举重 • 力量举重 • 塑型(如健美)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NS或C本A人C删e除rt。ification Commission
人体的平面
• 举例
— 跳跃涉及的肌肉主要是臀部和膝部的伸肌 — 采用髋斜滑板腿举和背蹲来提高纵跳能力
• 多平面:“功能性训练”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NS或C本A人C删e除rt。ification Commission
第2步:选择练习方式
不同时期的优先训练内容
表 3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NS或C本A人C删e除rt。ification Commission
抗阻训练状况
抗阻训练运动处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NS或C本A人C删e除rt。ification Commission
特定%1RM的重复次数
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MevacoronvitaminDmetabolism][J].CasLekCeskꎬ1989ꎬ128(40):1254 ̄1256.[55]㊀YavuzBꎬErtugrulDTꎬCilHꎬetal.Increasedlevelsof25hydroxyvitaminDand1ꎬ25-dihydroxyvitaminDafterrosuvastatintreatment:anovelpleiotropiceffectofstatins?[J].CardiovascDrugsTherꎬ2009ꎬ23(4):295 ̄299.[56]㊀DavignonJ.Beneficialcardiovascularpleiotropiceffectsofstatins[J].Circulationꎬ2004ꎬ109(23Suppl1):III39 ̄43.[57]㊀WildingPM.CardiovasculardiseaseꎬstatinsandvitaminD[J].BrJNursꎬ2012ꎬ21(4):214 ̄220.[58]㊀Marcinowska-SuchowierskaEꎬKupisz-UrbanskaMꎬLukaszkiewiczJꎬetal.VitaminDToxicity-AClinicalPerspective[J].FrontEndocrinol(Lausanne)ꎬ2018ꎬ9:550.[59]㊀GaliorKꎬGrebeSꎬSinghR.DevelopmentofVitaminDToxicityfromOvercorrectionofVitaminDDeficiency:AReviewofCaseReports[J].Nutrientsꎬ2018ꎬ10(8).(收稿日期:2019 ̄09 ̄13)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焦海旭ʌ摘要ɔ㊀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递增ꎬ甚至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ꎬ有相关数据显示ꎬ我国约有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ꎬ其死亡率约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及以上ꎬ已经超过了肿瘤和癌症ꎬ高居致死原因的首位ꎬ为了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ꎬ促进患者心脏的康复ꎬ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高度的重视和及时的诊治ꎮʌ关键词ɔ㊀心血管疾病ꎻ㊀抗阻运动ꎻ㊀心脏康复ꎻ㊀循环抗阻运动[中图分类号]R473.5㊀[文献标识码]A㊀DOI:10.3969/j.issn.1002-1256.2020.09.031㊀㊀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ꎬ人体的各类生理机能会自然衰退ꎬ体力活动也会逐渐减少ꎬ进而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获得风险ꎮ在心内科临床ꎬ高血压㊁冠心病等病理类型均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ꎬ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损害患者的机体健康ꎬ而且容易构成死亡威胁ꎬ降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ꎮ为了提升生命质量ꎬ消除疾病隐患ꎬ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ꎬ还需要采用科学的运动干预方式进行控制ꎬ因此ꎬ本文对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进行综述ꎬ旨在促进对抗阻运动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ꎮ一㊁抗阻运动的概念和循环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又被称为力量训练或抗阻训练ꎬ通常是指为了达到力量或肌肉的增长ꎬ使身体进行克服阻力的运动[1]ꎮ在抗阻运动中ꎬ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循环抗阻训练ꎬ即重复多次㊁负荷为中低等的抗阻训练ꎬ主要指练习者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紧接着开始下一个动作的训练ꎬ是一种由多种力量型训练共同组成的练习ꎬ能够有效锻炼人体的肌肉力量㊁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ꎬ并能够增强人们骨骼肌的质量ꎬ使得骨骼肌I型和II型肌纤维横断面的增加ꎬ从而增强人们的骨骼肌力量ꎮ不仅如此ꎬ循环抗组训练还能有效改善人们的体成分ꎬ减少人体内脂肪的含量ꎬ从而加快机体的基础代谢和耗氧量ꎬ起到较好的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作用ꎮ因此ꎬ循环抗阻训练不仅能改善人们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ꎬ还能对心血管机能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ꎮ目前ꎬ在临床上ꎬ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和预防都广泛的应用了循环抗阻训练[2]ꎮ㊀㊀作者单位:300467天津滨海新区ꎬ天津医科大学中新生态城医院㊀㊀二㊁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1.抗组运动能控制肥胖或超重:在肥胖的群体中ꎬ由于血瘦素的浓度较低ꎬ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瘦素抵抗ꎬ这就导致脂联素的浓度也较低ꎬ因此ꎬ激活脂肪酸氧化的作用和对脂肪合成进行抑制的作用也就相对较弱ꎮ在余萍等[3]的研究中ꎬ将30名绝经后肥胖的女性进行随机分组ꎬ分为运动组和社会干预对照组ꎬ对照组接受健康讲座和手工针织等课程的干预ꎬ而运动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抗阻运动ꎬ每周三次ꎬ持续坚持一年ꎬ结果表明ꎬ抗阻运动能够有效地使肥胖女性的瘦素含量得到提高ꎮ另外有研究显示ꎬ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比单一的有氧运动更能增加脂联素水平ꎬ因此ꎬ抗阻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体成分ꎬ降低脂肪含量[4]ꎮ2.抗组运动能够控制血糖㊁血压和血脂:抗组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外周血管功能ꎮ吴克琴等[5]在研究中ꎬ将46例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观察组患者接受循环抗阻训练ꎬ对照组患者接受等长抗阻训练ꎬ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ꎬ将患者在训练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详细记录ꎬ最后研究结果显示ꎬ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下降ꎬ表明抗阻运动能有效降低血压ꎮ随着研究的深入ꎬ在高血脂的治疗中ꎬ抗阻运动也被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ꎮ在血糖控制方面ꎬ苏媛媛等[6]的研究中显示ꎬ接受抗阻训练后的实验组患者相比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参照组而言ꎬ血糖控制更加具有优势ꎬ因此ꎬ抗阻训练也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ꎬ抗阻运动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训练中ꎬ可对患者的心脏康复产生积极的作用ꎮ3.抗组运动能控制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代谢综合征ꎬ而有研究显示ꎬ身体活动的增加能够有效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ꎮ有相关研究显示ꎬ抗组运动联合有氧运动也能对代谢综合征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ꎬ并且效果较为显著[7]ꎮ刘志学[8]有研究显示ꎬ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干预ꎬ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能够有效降低到18的水平ꎮ而另有相关研究也显示ꎬ抗阻运动不仅能使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肪含量得到减少ꎬ并且也能有效改善其体成分ꎬ并且避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ꎮ三㊁抗组运动处方1.抗阻运动处方的内容:对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或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而言ꎬ应该谨慎选择抗阻运动的时间ꎬ即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的3周后才能进行运动ꎬ并且患者开始运动的前两周ꎬ在有氧训练之后都需要监护ꎻ如果患者刚接受心肌梗死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ꎬ则需要至少在治疗的5周后进行运动ꎬ需要连续4周在进行有氧训练之后进行监护ꎬ而且要注意每周进行两次ꎬ每次训练10个肌群左右ꎻ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病情比较轻的患者而言ꎬ在进行抗阻运动前ꎬ需要充分地进行有氧运动和热身运动ꎮ抗阻运动一般在每周进行3次左右ꎬ需要隔天进行ꎻ主要锻炼全身的大肌群ꎬ每个肌群进行3组左右的训练ꎬ每组需要重复8~10次相同的动作ꎬ下部肌群和躯干上部可以进行交替训练ꎮ对于心脑血管疾病ꎬ首先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ꎬ一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行为习惯ꎬ从低强度的练习开始[10]ꎮ2.抗组运动的选择:抗组运动最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健身器械㊁哑铃或杠铃㊁自身重量以及弹力带4种ꎬ自身重量主要是指俯卧撑㊁仰卧起坐等[11]ꎮ其中ꎬ老年人最常见的抗阻运动方式就是弹力带ꎬ弹力带抗阻运动能够使人们的机体根据弹性体形状的改变情况ꎬ对不同弹性阻力有效克服ꎬ从而完成肌肉的收紧和放松ꎬ从而起到改善关节㊁增强韧带和肌肉的作用ꎻ弹力带抗组运动在任何年龄段㊁任何场所或任何气候都没有限制ꎬ能够方便被人们携带ꎬ并且价格较为低廉ꎬ属于柔性的抗组运动ꎬ发生危险的系数较低ꎬ并且对全身的大肌群都能有所锻炼ꎬ训练效果较为理想ꎬ不仅是循环抗组运动中最常见的方式ꎬ并且也较为适用于老年人群体ꎮ3.抗阻运动的现状:虽然心脏康复运动处方中ꎬ抗阻运动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证明ꎬ但是从目前国内的实施情况而言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ꎬ患者的参与度和了解度都明显较低ꎮ究其原因ꎬ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因为我国建立的医院-社区-家庭的慢性病护理服务并没有大面积的应用ꎬ还处于前期的试用阶段ꎬ很难在全国范围建立其合理㊁完善㊁科学的康复体系ꎻ第二点是由于我国许多医院的医务人员还对心脏康复运动缺乏必要的认识[12]ꎮ因此ꎬ在工作中ꎬ医务人员要多进行抗阻运动的宣传ꎬ并将观察到的患者在进行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记录ꎬ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以及示范ꎻ医务人员在工作中ꎬ也要加强心脏康复运动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ꎮ在刘顺民等[13]研究中显示ꎬ国外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脏康复系统ꎬ有完整的学科团队ꎬ心脏康复运动处方覆盖了医院㊁家庭和社区ꎬ共同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ꎬ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ꎮ㊀㊀总结㊀近年来ꎬ运动康复理念在临床上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ꎬ甚至已经成为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ꎮ目前普遍认为ꎬ进行规律的有氧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ꎬ提升心肺功能ꎬ而抗阻训练可以提高病人的肌肉力量与耐力ꎬ增强骨密度ꎬ进而改善心功能ꎬ减少症状发作与住院次数ꎬ提高其生活质量[14 ̄15]ꎮ在以往的治疗中ꎬ通过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质ꎬ提升患者的肌肉质量ꎬ减少炎症的发生ꎮ但是ꎬ抗阻运动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ꎬ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ꎬ而且有助于改善局部的外周血管功能ꎬ控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上升ꎬ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ꎬ稳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ꎬ加速胆固醇等物质的分解ꎬ抑制心血管疾病的持续进展ꎬ进而增强肌肉的代谢能力ꎬ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宋亚光ꎬ杨鑫ꎬ张焕轶.心脏康复在心脏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9ꎬ21(5):546 ̄547. [2]㊀夏广建ꎬ东梅.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血管疾病病人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ꎬ2018ꎬ32(8):1163 ̄1166. [3]㊀余萍ꎬ季鹏ꎬ胡树罡ꎬ等.个体化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㊁血脂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ꎬ2017ꎬ23(5):525 ̄529.[4]㊀吴克琴ꎬ董姣姣ꎬ吴克勤ꎬ等.弹力带抗阻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ꎬ2017ꎬ36(9):966 ̄969.[5]㊀毛立伟ꎬ陆甘ꎬ王磊.有氧运动联合低水平抗阻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能力影响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ꎬ2018ꎬ33(8):928 ̄933.[6]㊀苏媛媛ꎬ张伟宏ꎬ张振香ꎬ等.弹力带强心复健操对社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ꎬ2018ꎬ47(27):3593 ̄3596.[7]㊀段霞.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心脏术后多学科协作康复运动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8ꎬ18(z1):15 ̄17. [8]㊀刘志学.改善临床结局是心脏康复的最大意义--访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ꎬ2017ꎬ14(16):1 ̄3.[9]㊀郭雪莹.抗阻训练联合8000步快步走有氧运动对年轻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ꎬ2018ꎬ17(12):29 ̄34.[10]㊀李苗苗ꎬ钟清玲ꎬ喻思思ꎬ等.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ꎬ2018ꎬ18(8):1043 ̄1050.[11]㊀张凌云ꎬ白川川ꎬ舒彬.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ꎬ2018ꎬ33(1):53 ̄55. [12]㊀赵杰刚ꎬ尤炎丽ꎬ李春燕ꎬ等.基于合理行动理论的心脏康复教育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运动康复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ꎬ2019ꎬ22(14):1740 ̄1745. [13]㊀刘顺民ꎬ王顺楷ꎬ徐顺霖.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持续时间对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㊁运动能力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ꎬ2019ꎬ27(2):115 ̄118. [14]㊀LavieCJꎬArenaRꎬSwiftDLꎬetal.Exerciseandthecardiovascularsystem:clinicalscienceandcardiovascularoutcomes[J].CircResꎬ2015ꎬ117(2):207 ̄219.[15]㊀PandeyAꎬParasharAꎬKumbhaniDꎬetal.Exercisetraining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and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meta-analysisofrandomizedcontroltrials[J].CircHeartFailꎬ2015ꎬ8(1):33 ̄40.(收稿日期:2020 ̄05 ̄12)。
心脏运动康复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心脏运动康复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心脏运动康复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旨在提高人们对心脏运动康复的认识,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心脏运动康复的原理心脏运动康复是一种基于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理论,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心肌收缩力:适量的运动可以刺激心肌细胞,使心肌纤维增粗,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心脏泵血功能。
2. 改善心脏供血: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肌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提高心脏的耐受力。
3. 降低血压: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4. 减轻体重: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调节心理状态: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改善情绪,有助于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心脏运动康复的方法1. 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抗阻运动:如举重、哑铃、弹力带等,抗阻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脏泵血功能。
3. 拉伸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拉伸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提高关节灵活性。
4. 恢复性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等,恢复性运动有助于调节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5. 水中运动:如水中慢跑、游泳等,水中运动对关节冲击小,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
三、心脏运动康复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2.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 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每周至少3-5次。
4. 运动环境: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Why no ischemia during IE?
HR IE<DE
DBP IE>DE
Perfusion time IE>DE
• 电刺激等长收缩运动心血管反应与肌群质量的关系。中国 运动医学杂志 2000;19(4):392-395
11
May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IE be modified?
• Central command has more profound effect on EOPs.
4.冠心病人等长收缩运动时肺毛细血管嵌顿压升高的机理。中国康复医学 杂志 1993;8(1):1
5.分级等长收缩运动对正常人和心肌梗塞患者二尖瓣血流的影响。中国康 复医学杂志 1993;8(6):244-247
6.乏氏动作对冠心病人等长收缩运动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 志,1995;10(1):13-16
7.影响正常人和心肌梗塞病人对等长收缩运动心血管反应的有关因素. 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5;10(5):193-197
Why RT produce weaker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han DE?
• Endogenous Opioids (EOPs) , a modulator of cardiac neuro-control, increase more significantly during RT than DE and thus adjust cardiac response to RT.
• Brain behavior modification may adjust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IE through mechanism of enhanced release of EOPs.
Publications
• 中枢内啡肽对等长收缩运动时心血管反应的调控意义。中 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4):211-214
Animal study
6
5
• 20 dogs
4
• IntraThoracic 3
TP PWP
Pressure is related 2
to PWP
1
(r=0.89)
0
5
Cardiac responses to RT
• Cardiac response to RT has its own rule and does not induce undue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抗阻运动并不诱发不可预期的高心血管反应
• EOPs
– Enkephalin, ENK, LEK – β- endorphin,β-END – Dynaphin, DYN
10
Publications
• 等长收缩运动时血浆内啡肽对心血管反应的调节作用. 中 华物理医学杂志, 1998;20(2): 105-108
• 等长收缩运动时生理性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的机理。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 19(3): 251-253
CA perfusion IE>DE
Perfhemia IE<DE
hymodynamics IE<DE
MVO2 IE<DE
Publications
1.Effects of isometric exercise on hemodynamics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RTnts convalescent from myocardial infarction. Aust New Zealand J med 1990;20(3):325
2.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isometric exercise in coronary patRTnts. Aust New Zealand J Med 1991; 21(4):524
3.Mechanism of Pulmonary Wedge Pressure Elevation During Isometric Exercise in PatRT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Nanjing Med Coll 1993;7(2):1-10
抗阻训练的心血管调控机制及其 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心血管康复的内容 approach in cardiac rehab
Study structure
Central hemodynamics
Clinical observation
Mechanism
Brain Spine Muscle EOPs
Recording
• RT induced PWP elevation is neither a result of LV failure nor myocardial ischemia, but the increase of intra-thoracic pressure. 抗阻运动引起肺毛压增高的原因是胸内压增高, 而不是左心功能障碍。
• 血浆内啡肽对等长收缩运动心血管反应的中枢调节定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0;22(5):287-290
• 大脑行为对等长收缩运动时心血管反应的调控作用与机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3):140-143
6
Cardiac responses to RT
• Increase of MVO2 was weaker during RT than DE. 抗阻运动时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低于动力性运动
• RT resulted in parallel increase of SBP and DBP which is decreased during DE. RT时SBP和DBP同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