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冬笋的经验之谈
广东挖冬笋的技巧方法

广东挖冬笋的技巧方法
挖冬笋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挖冬笋的技巧方法:
1. 挑选合适的冬笋:选择冬笋时应该选择外壳光滑,大小适中,笋身有一定粗细,没有虫蛀和烂点的冬笋。
2. 择时挖掘:冬笋的最佳挖掘时间是在春季,此时冬笋的鲜嫩度最佳。
同时,避免在雨后挖掘冬笋,因为笋身会变软,不易保存。
3. 挖掘方式:挖冬笋时应该选择尖头镐或铁钩等工具,从冬笋底部斜插入土壤,用力挖掘。
如果地势陡峭,应该小心操作,以防滑倒造成伤害。
4. 清理冬笋:挖出冬笋后,及时清理土壤和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冬笋表面干净卫生。
5. 保存冬笋:挖出的冬笋应该尽快处理和保存,可以将冬笋浸泡在淡盐水中,或者直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以上就是挖冬笋的一些技巧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冬笋巧采挖

冬笋巧采挖毛竹的冬笋,由于处于笋期的幼龄阶段,以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备受欢迎。
采挖毛竹成了一些山区群众的聚财之路。
然而,由于冬笋中约有30%左右会在春天破土成竹,还有70%左右则不能成为春笋而退化腐烂在地里。
因而,科学、合理采挖冬笋,才既能增加收入,又不影响毛竹的生产。
关键要做到“四看四不”:一、看林地条件,不乱挖滥采。
首先,采挖冬笋必须选择海拔在300米以下,朝东或朝东南的林地,这类林地里的冬笋多,成熟也早,质量又很好。
其次,采挖冬笋还要看土层厚度,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上的冬笋只有56%会退化腐烂,44%会在春天破土成竹,而土层厚度15厘米以内的浅鞭冬笋则90%以上都会退化腐烂。
据此规律,采挖时应以土层15厘米以内的浅鞭冬笋为主,而15厘米以下的深鞭冬笋则只能限量、少量采挖,千万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乱挖滥采,否则会因一时之利而毁了一片竹林。
二、看竹林结构,不肆意采挖。
选择1-2年和3-4年生的母竹各占30%以上,每亩活立竹在160-200株的竹林地采挖冬笋为好,禁止在长有较多冬笋的林缘竹、林中空地缘竹中采挖,否则会极大影响竹林的发育。
三、看成笋时间,不超时采挖。
俗话说,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明旺。
即冬至以前萌发形成的冬笋,只有少数能转化成春笋,大多数都会腐烂,这是采挖的主要部分。
而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大都能转化成春笋,破土成竹,不应该挖掉。
四、看笋形质地,不刨鞭挖笋。
“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下头粗、来年成新竹”就是说笋形弯曲、基部尖瘦或笋壳干裂老化的笋,基本上不会转化为春笋,这部分可以采挖。
而基部丰满、根部发达、笋壳嫩而紧裹笋肉的,则是来年转化为春笋促进竹林繁育的根本,必须保留,不能采挖。
同时,采挖时还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刨鞭挖笋,否则会伤害竹鞭、鞭根和鞭芽而严重影响竹林生长,挖笋后还必须随手覆平、填平笋穴。
农村经验:教你如何百发百中挖冬笋!

农村经验:教你如何百发百中挖冬笋!
再过几月就是冬季,在农村,冬季少不了挖冬笋活动,前几年作为新手的小编每次一入林中,最后总是空空如也归来,但是,去年情况有变,受一位有丰富挖笋经验爷爷的指教,小编已经不再是挖冬笋新人了,方法这里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挖冬笋方法一:找青鞭
找露在地表的青鞭,要青鞭表面鞭衣已经腐烂的,青的油光发亮的两头才有笋。
挖青鞭上来下去的两头,30厘米左右,而且一般在鞭梢钻上来那头找冬笋的几率更大哦!
挖冬笋方法二:找断鞭
断鞭是人们在以前挖笋过程中无意间铲断的鞭,首先找到断鞭,注意要找金黄色、上面还留有没有完全腐烂的鞭衣,只有这样的断鞭,挖到30~50厘米处有冬笋!
挖冬笋方法三:找笋穴
笋穴就是每年人们挖掉笋后留下的洞,其实这些笋穴也是找冬笋的关键点哦!
挖冬笋方法四:找杈枝
顺着竹子最下方的枝杈找就是地下鞭的生长方向,地下鞭的80~120厘米地方就有冬笋,如果是上坡方向,那么挖到笋的几率比较大。
用这种方法找到冬笋的前提:首先这棵竹子得是壮年竹,其次竹子最下端的分枝上还有几片金黄色的竹叶,这样的竹子下面才有笋!
好了,以上就是让你能挖到冬笋的方法,小编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光靠看这些文字还是行不通的哦,还需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操作才能更好更准的挖到冬笋~最后,祝大家冬季冬笋挖满蓝哟~。
冬笋怎么找土方法

冬笋怎么找土方法
1、走进竹林,选择竹叶茂盛的竹林寻找冬笋,竹子有大年及小年之分。
大年竹子才会长冬笋,小年几乎不长冬笋。
所以挖笋必须找枝叶茂盛的竹林。
2、选好竹林之后,仔细观察土壤表面是否有裂纹,比如有较明显的裂纹可以用锄头挖开,一般都会有冬笋。
这种冬笋长在地表较浅位置较好发现。
3、如找到冬笋,挖冬笋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冬笋都稍微有点弯,选择弯的那边把土拨开,找到冬笋根部锄头快准狠一把把冬笋与竹根斩断,这样才能较好的挖出。
且表皮不坏容易储存。
4、挖冬笋是一门技术活,找笋可根据土表层,竹子长向,竹尾等一系列观察是否有长冬笋。
5、冬笋味美鲜嫩,吃冬笋把拨好壳的冬笋整根放锅里煮熟,放冷水浸泡定期换水。
等想吃时加葱姜、辣椒,三层肉多油炒食即可。
第 1 页共1 页。
怎么找冬笋位置寻找冬笋技巧

怎么找冬笋位置寻找冬笋技巧
方法一:看竹林,想要挖到冬笋,一定要找竹叶茂盛的竹林,竹叶颜
色呈暗深绿色最佳;方法二:看土壤,竹林里有裂缝或者竹鞭分叉的地方,一般是有冬笋的;方法三:看竹子,竹叶浓绿且带有少量黄叶的竹子附近
一般会有竹笋。
方法一:看竹林
想要找到冬笋,一定要选择竹叶颜色呈暗深绿色且竹叶茂盛的竹林,
这样的竹林里才会有冬笋。
因为大年竹子才会生冬笋,而小竹子基本不生。
方法二:看土壤
在进入枝叶茂密的竹林里之后,可以通过土质是否疏松以及是否有裂
缝来判断。
一般来说,土质疏松和有裂缝的地方都是有冬笋的。
除此之外,如果地表的土微微隆起,且踩起来有些松动,但却没有冬笋。
这说明是要长出冬笋的预兆。
还有,如果地面上有水路痕迹以及竹鞭分叉的话,这样的地方一般也
都是有冬笋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大冬笋附近肯定有几个大冬笋。
方法三:看竹子
在进入竹林以后,判断冬笋位置的方法还有一个,那就是——看竹子。
竹叶浓绿且带有少量黄叶的竹子,其附近肯定有冬笋。
一般年数较长的老母竹子会比较粗,且带有少量的黄叶,竹笋就会长
在这些竹子竹鞭母枝上和母竹的前方。
上山挖笋子的技巧

上山挖笋子的技巧冬竹笋不像秋天长出来的竹笋会长出地表,冬竹笋是不会长出地表的,只能根据裂纹才能挖到。
挖笋技巧如下:技巧一、寻找青鞭,也就是寻找竹子露出地面的地下茎,必须是发青,发绿的青鞭。
当然前提还必须是成年的竹子,否则无论是绿的发亮,还是绿的发黑,都不会有笋的。
技巧二、根据笋穴来寻找冬笋。
往年挖完笋的地方会有一个笋穴,而挖去笋的地方再长笋的机率是很大的。
所以看到往年的笋穴,不妨留意一下,很可能会有笋。
技巧三、看竹子的叉枝。
地下鞭在叉枝垂直方向,找到地下鞭80至120厘米位置就有笋。
用这种方法就要求竹子必须是壮年竹,且竹叶茂盛。
一般在四五十,五六十公分就有笋了。
技巧四、要顺鞭掏笋,即必须找到属于这根竹子的主鞭,主鞭两侧冬笋多,它身体强壮,全身披着黄金甲,侧芽突突地隆起。
一般竹鞭生在竹子尾部弯曲方向一侧60度的扇面范围里,竹鞭与第一节竹杈方向基本是平行的。
找到竹鞭后,那就顺着竹鞭挖进去,很快就能掏到冬笋了。
技巧五、一般冬笋往往长在竹子的竹鞭两侧,因此,特别要注意竹鞭分叉的地方。
挖裸露在地面上的翘青鞭笋要选择2-3年的老青鞭顺着它往下掏挖,一般都能挖到鞭笋。
竹鞭在泥土中起伏波浪行鞭。
笋出鞭下降中期,以及上升中后期。
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竹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
茂盛竹尤其如此。
技巧六、如发现竹园里的土壤有裂痕,说明冬竹笋在土壤中膨胀成长,地下肯定有大货。
顺鞭扒开地被物,在可能生笋的位置寻找裂痕,冬竹笋在土壤中膨大时,迫使土壤产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的裂痕,浅的可以遇见嫩青、黄笋尖。
用锄头挖时感觉松脆而有弹性,脚踩时松软有弹性。
南方挖笋技巧

南方挖笋技巧
1、看竹叶青绿状况:一般挖冬笋,首先得先看看竹叶的颜色,通过竹叶的颜色来判断底下有没有冬笋,如果竹叶是青绿色的,底下有笋的几率比较大,可以在旁边仔细看一下,如果竹叶不青,看起来黄黄的,则没有竹子。
2、顺着竹子的径路(竹鞭)找笋子:大家可能不知道,冬笋一般都是长在竹子的径路上,相对比较成熟的笋子都能看到笋牙,比较嫩的笋子,一般可能会有一个快要开裂的小土包,那么你只要顺着竹子的径路去找,有的时候运气好,一根径路上面都可以找到好几个笋子。
不过要提醒大家一点,挖完以后,需要用土将竹子的径路盖住,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它明年再长笋,一方面也不容易伤及竹子。
3、看竹子的朝向:一般竹子头朝哪边,哪边就有笋子,我们可以判断一下哪边的树叶相对比较密集一点。
挖到笋以后也别高兴离开,如果是冬笋,一般一根竹鞭上不止一个笋,古话有“竖一、横二、卧三四”所以如果挖到的第一个笋子是卧着的,那可能还藏着很多笋子,有的一根竹鞭(竹根)上,七八个的也不足为奇哦。
4、挖笋的时候,要注意从笋子的两边去挖:挖笋的时候,要注意将锄头平着地面去挖,不要垂直去挖,垂直去挖很容易将笋子挖坏,可以从两边,用锄头平着慢慢剥开上面的土层,直到看清楚笋子具体
怎么生长的,再用蛮力去挖。
挖笋的技巧和方法

挖笋的技巧和方法
挖笋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时间:挖笋的最佳时期是在笋尖刚露出土面或生长到10-15厘米高时,此时笋身柔嫩,口感最佳。
2. 挖掘工具:可以使用小锄头、土铲或铁锹等工具来挖掘笋子。
工具的选择应根据土壤的硬度和深度来决定。
3. 挖掘技巧:在挖掘时要小心轻柔地挖掘,避免损伤周围的土壤和竹笋。
将工具插入土壤中,稍微倾斜,并以圆形的方式挖掘。
当接近笋子的底部时,用手轻轻地拉出笋子,以避免折断。
4. 处理和保鲜:挖出笋子后,可以用刀修剪掉笋底的残根,并剥去外皮。
剥去的外皮可用来煮汤。
笋子可以鲜吃,也可以腌制或加工成各种菜肴。
如需保存,最好是尽快食用或进行冷冻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在挖掘过程中要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的环境,避免破坏竹林的其他植被。
同时,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合理利用资源,遵守相关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冬笋的经验之谈
正确的挖笋方法:首先要根据母竹的生长情况,判定结笋的方向。
年长的母竹,笋结在竹鞭的母枝上和母竹的前方;年幼的母竹,笋结在竹鞭的分鞭上,一般在母竹的后方,一般以竹稍弯曲方向找,反方向就尽量别找了。
挖笋时应选择枝繁叶茂、竹叶浓绿但带有少量黄叶的竹株作为找笋的对象。
竹株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凡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是有笋的征兆。
1、识别大小年:这个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识别;竹子出笋分大小年,大年竹林浓密,墨绿,出笋多。
小年竹林稀疏,出笋少。
大小年曾次混杂,成为“桃花年”。
2、识别公母竹:这是少费力气的关键;竹子第一长杈节为双杈的是母竹,为单杈的是公竹。
母竹的冬笋多而大,公竹的冬笋少而小,别被绿油油的公竹迷惑了。
3、寻孕竹:这很有技巧了;凡是竹叶片长、细、尖且略带几张金黄色叶而且植株浓绿的母竹,为孕竹。
长笋多,竹林边的母竹长笋较多。
其主鞭往往金黄色,有力,侧芽壮硕,注意,挖笋的朋友别把侧芽一起挖掉,挖大放小,可持续发展。
4、识别阴阳面:这关系到开挖宽度和遗漏笋的事情,善意的遗漏,完全对竹林有好处,顺竹鞭生长方向为阳面,长笋多。
逆竹鞭生长方向为阴面,长笋少。
5、识别竹龄。
一般两年以上的竹长笋较多,生笋点距母竹株0.5~1m。
两年以上的竹,竹节间白霉和节毛基本脱落,而两年以下的竹子竹节部位还有很明显的白霉和节毛。
如竹子已达4年以上的则呈黄色,竹竿较坚硬,生笋位置距离母株1.5~2m。
采挖时应选2年以上,4年以下的竹挖笋。
6、找准竹鞭走向:应根据竹鞭方位采挖,竹鞭与立竹的弯曲方向所形成的面夹角为0~60度;竹鞭与第一节竹杈方向基本是平行的。
阳面笋较阴面多。
" w% e&i; _9 P
7、看土壤裂痕。
顺鞭扒开地被物,在可能生笋的位置寻找裂痕,冬笋在土壤中膨大时,迫使土壤产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的裂痕,浅的可以遇见嫩青、黄笋尖。
用锄头挖时感觉松脆而有弹性,脚踩时松软有弹性。
8、挖林边笋:竹林边阳光好,土壤肥沃,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竹子跟它抢地盘,出笋多而且大。
这是大多数爱好者尤其喜欢的,尤其是送山笋,竹鞭送的远,笋数量多,且个头大!
9、挖翘青鞭笋:选择2-3年的老青鞭,顺挖,这是很笨的办法,适合新手,
10、在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过的竹林地内发现有小小圆圈并呈黑色湿润状态的地方,多半能找到笋。
"
11、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
茂盛竹尤其如此。
12、挖退笋孔笋:前一年退笋孔,就是挖烂笋孔,少数鞭重新生长出笋,。
13、挖石边笋:笋出在土层松软,压力小处。
巨石边,鞭沿石边生长,往往能找到笋。
14、鞭在泥土中起伏波浪行鞭。
笋出鞭下降中期,以及上升中后期。
以上经验,大家分享,但我也要敬告挖笋爱好者:
1、对于挖冬笋,原则上不影响竹林生长,因为一颗毛竹,最多成林2-3棵竹子,其余都是烂掉的;但也要注意,别大小一窝端了,留小、挖大;
2、挖了后,把坑用土回填,别让竹鞭外露!
3、切记,别挖断竹鞭,挖断竹鞭,将损失来年很多笋!
4、对判定无笋的竹鞭,不要开挖,以免损坏竹鞭又浪费力气,更不要盲目地把母竹四周都挖空,遇上刮风下雪,母竹就会连根拔起,使母竹全都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