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温庭筠

合集下载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意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意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意思《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意思》(面向青少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这句诗呀?它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这两句诗的意思呢,就是傍晚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江面上,江水缓缓地流淌着,让人心中充满了忧愁。

而那让人心碎的地方,就是白频洲。

想象一下,一个女子精心打扮后,一直盼着心上人归来,从清晨等到日暮。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江水,可她等的人还是没有出现。

那缓缓流淌的江水,就好像她无尽的思念和哀愁,没有尽头。

而白频洲这个地方,见证了她的苦苦等待和深深的失望,怎能不让她伤心断肠呢?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满心期待一件事情,比如期待考试能取得好成绩,期待能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可结果却不如人意,那种失落的心情就跟诗中的女子很像。

所以呀,这两句诗描绘的不仅是景色,更是一种深深的情感。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意思》(面向中年人)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这是温庭筠写的诗句,它说的是傍晚的斜阳含情脉脉,江水悠悠流淌不停,让人愁肠寸断的就在那白频洲。

你看啊,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

有时候我们站在江边,看着那西下的夕阳,还有那不停流淌的江水,心里就会涌起很多感慨。

也许是为了工作的压力,也许是为了家庭的琐事。

比如说,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可孩子还是不理解。

这时候,我们心里的那种无奈和痛苦,就像诗中所写的那样。

又或者在工作中,努力了很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那种失落感也会涌上心头。

这两句诗,就是对我们生活中那些无奈和痛苦的一种写照。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的意思》(面向老年人)老伙计们,咱们来品品“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这句话。

它说的呀,是傍晚的阳光柔和地照着,江水悠悠地流着,让人伤心欲绝的就在那白频洲。

咱们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回想起来,是不是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比如说,年轻的时候,和心爱的人分开,那种痛苦就像这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翻译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翻译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翻译1、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翻译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翻译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解释: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

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洲:水边陆地。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古诗望江南·梳洗罢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梳洗罢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梳洗罢翻译赏析《望江南·梳洗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前言】《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

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颙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注释】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苹(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翻译】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赏析】《望江南·梳洗罢》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温庭筠《望江南》ppt课件

温庭筠《望江南》ppt课件
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瑷珲中学 邢颖
“望江南”,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梳 洗 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示例:
镜头一:阁楼上,一美妇临境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
一番。她面含娇羞,想到思念的爱人即将回来,心里不时泛起 一阵阵甜蜜。
镜头二: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 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三: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 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四: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 铺水中。 镜头五: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 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意思是成百上千的帆船都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江水缓缓流淌着。

该词原文如下: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词句注释: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

这里用来形容夕阳余晖使人留恋。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中的陆地。

译文:清晨自愁梦中醒来,勉强梳洗后,就独自倚着楼阁,凝望碧波万顷的江流。

一片片归帆跳人眼帘,引起一阵阵内心的激动;可是,过尽了千片的帆影,都不是我所渴盼的。

时光在等待中流逝了,到黄昏时,落日的斜晖映着悠悠的江水,真是恋恋不舍的样子。

无尽的期望似乎等于无尽的落空,怅望着长满白蘋草的沙洲,它的飘浮不定,又勾起我深深的愁伤。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闺怨词,作者假托思妇的口吻,表现离愁别恨。

古代这一类诗词很多。

因资料缺失,此词本事以及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

赏析参考:此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望江南温庭筠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望江南温庭筠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望江南|温庭筠|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8.温庭筠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______派”首要词人。

本词中“脉脉”“悠悠”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4分)29.本词结尾一句可以算得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肠断”这一情感是如何形成的?(4分)答案28.花间。

(2分)“脉脉”、“悠悠”既写点出了时间也写出了夕阳余晖下江水悠远的景象,此外这句还暗示了她的心情,脉脉一词正暗合了她对他的脉脉之情,而水悠悠又象征着他一去不复返之意。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9.“梳洗”在晨,“斜晖”临暮,(2分)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惋悱恻?(2分。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28.试题分析:“脉脉”、“悠悠”用叠词写景,景中有情。

要分析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又抒发了什么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9.试题分析:题目已经明确提示了要“联系全词”,全词写主人公实际上有个时间过程,情感也有个酝酿过程。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赏析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

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

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

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

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

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

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望江南这首词的作者是温庭筠,写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写了希望破灭的落寞和孤独。

那大家的笔记怎么写。

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篇一:重点词语理解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

《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苹(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篇二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

还有那临江的楼头,点点的船帆,悠悠的流水,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想和耐人寻味,有着一种美的情趣,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这首小令,看似不动声色,轻描淡写中酝酿着炽热的感情,而且宛转起伏,顿挫有致,于不用力处看出“重笔”。

思妇题材写的人很多,可说是个“热门题材”,但这首小令,不落俗套,很有特色。

这也是个软题材,但这首小令不是软绵绵的,情调积极、健康、朴素。

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温庭筠望江南读书笔记篇三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温庭筠《望江南》

温庭筠《望江南》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女为悦己者容” 。她 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 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 望。
梳 洗 罢 ,
一个“独”字 写出了多么孤 独落寞之情.
独倚望江楼。
倚楼凝望,生动地 刻画了一个盼望夫归 的妇女形象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 过尽千帆皆不是 转折 ,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 比照,鲜明而强烈。从“希望是” 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 次次从希望到失望过程, 让人为之心碎。
这愁包含了什么之愁?
1、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 在内容上有没有相类似的描写?
都写了女子梳头
2、这两首词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 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 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这 种词属于婉约派。
• 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
“望江南”,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梦 江南”。
温庭筠: 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 人,世居太原。才思敏捷,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 “温李”,又擅长填词,与韦庄并称“温韦”。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 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 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 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 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
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 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 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修辞委婉、表 情柔腻的词作。婉约词在取材方面,多写 儿女之情,离别之绪,在表现方法上多用 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其风格是 绮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江南(梳洗罢)教案设计四川合江城关中学任泽云1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品味诗歌语言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4.拓展诗歌的意象2学情分析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流于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唱主角的疏通讲解,自评自析;一种是依据课文的安排逐个讲授关联不大的诗词。

前者学习的主体——处于被动的位置,对诗词的领悟只停留在教师传授的层面,自身的获益并不大。

后者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有走马观花之嫌,最终学生除了会背诵外并没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更不要谈学习方法的掌握了,到头来老师还是无法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针对以上两种情形,我在讲《词五首》时只选取《望江南》这一首简短精练的词为教授重点,一节课完全围绕《望江南》展开,并选取与其主题内容相似的现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为延伸补充内容,以想象为线,通过对这两首诗词读中解意、读中赏句、读中创段、读中比文这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融入诗词,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审美享受,并掌握诗词学习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3重点难点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拓展诗歌的意象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望江南我们来欣赏一首现代诗歌,说说这首诗歌中女主人公心情如何?的欣赏配乐诗歌朗诵: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惟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听完后学生交流,然后引出本诗,课题板书)是啊,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了很长时间了,想见却不能相见,心中是何等的痛苦!今天,也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正在江边,痴痴盼着久别的人的归来。

大家想去看看吗?那么,就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走进温庭筠的《望江南》活动2【讲授】望江南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读这首词。

(A、了解作者。

B、读准字音。

C、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大意,并将不懂的字、词、句作上记号,然后全班交流。

)2、师生交流:①、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②、简介词的知识。

师:这是一首词,有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词的一些知识呢?(生介绍)师补充:词又叫长短句,曲子词、诗余。

它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只是为配乐演唱时所用,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按字数多少来分,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

那么这首词属于哪一类呢?③了解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他的诗与李商隐的诗齐名,时称温李。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④积累字词:A、请一生朗读,检查是不否读通全词。

B、针对字词相互质疑。

三、整体感知:<</B>一>指导朗读:过渡:俗话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词,在读中来感受这一幅美丽的画面。

1、朗读方法:同学们知道朗读应该注意些什么吗?(如:读准字音、节奏、重音(感情色彩较重的要重读)、把握感情基调等。

)2、学生自由朗读两次。

3、请一生朗读一次。

4、听朗读录音,注意语速、节奏、重音。

(展示节奏划分等课件)5、自由读,模仿录音。

6、指名读。

比较,学生评价。

7、男生读、女生读。

比较评价。

8、齐读,读出感情。

<</B>二>概括词意过渡: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好!老师也似乎跟着你们走进了美丽的画面。

那么,你们能用用根据词的内容给词加个题目预设:等待错误忆思念断肠望穿秋水。

理由:诗歌的主要内容,通过加题目的方式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四、理解词的意境A、自由朗读这首词并且在每句的旁边提出有关主人公的情节,如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等理解人物心境:过渡:刚才有同学说了,词中这位美丽的女子是多么伤心绝望,那么,从整首词看,她一直是这种心境吗?请同学们将这位女子等待的心境变化过程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并在词中找出依据。

出示课件:例:梳洗罢(例:主人公怎样的梳洗,此时她的心情怎样?)莱辛说得好:“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

”在这个范例下,学生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精心描绘,品味主人公的心情。

预设:镜头一:阁楼上,一美妇临境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

她面含娇羞,想到思念的爱人即将回来,心里不时泛起一阵阵甜蜜。

镜头二: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三:船帆。

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四:夕阳、江水。

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五:白蘋洲。

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喜悦充满希望-------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失望-------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伤心绝望-------肠断白蘋洲B、拓展意象师拓展,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

比如白居易,比如辛弃疾,比如范仲淹(出示投影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师总结:独倚楼头,写尽女子的孤独,望江倚楼,写尽女子的期待,C、举一反三,让学生再找诗中的意象,背出古诗中这种意象的诗歌。

小组比赛的方式: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夕阳”的诗句D、学生根据诗歌来填写诗意过渡:古人作诗之法,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妙境。

此词无一情字,却无处不写情再读全词,细细品味思妇的情感变化.作者就是通过典型的意象,精选的画面,白描的手法来表达浓稠的情思的楼阁的楼栏的帆船的斜阳的江水的小洲的……五、结束教学:配乐师生齐读登高临远,天际识归舟,片片远帆过,不见,凭栏还望远恁地凝愁,望眼水天处,不归,泪痕空满衣冷月侵锦寒,离魂何处飘泊,梦中归……望江南(梳洗罢)课时设计课堂实录望江南(梳洗罢)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望江南我们来欣赏一首现代诗歌,说说这首诗歌中女主人公心情如何?的欣赏配乐诗歌朗诵: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惟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听完后学生交流,然后引出本诗,课题板书)是啊,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了很长时间了,想见却不能相见,心中是何等的痛苦!今天,也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正在江边,痴痴盼着久别的人的归来。

大家想去看看吗?那么,就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走进温庭筠的《望江南》活动2【讲授】望江南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读这首词。

(A、了解作者。

B、读准字音。

C、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大意,并将不懂的字、词、句作上记号,然后全班交流。

)2、师生交流:①、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②、简介词的知识。

师:这是一首词,有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词的一些知识呢?(生介绍)师补充:词又叫长短句,曲子词、诗余。

它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只是为配乐演唱时所用,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

按字数多少来分,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

那么这首词属于哪一类呢?③了解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他的诗与李商隐的诗齐名,时称温李。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④积累字词:A、请一生朗读,检查是不否读通全词。

B、针对字词相互质疑。

三、整体感知:<</B>一>指导朗读:过渡:俗话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词,在读中来感受这一幅美丽的画面。

1、朗读方法:同学们知道朗读应该注意些什么吗?(如:读准字音、节奏、重音(感情色彩较重的要重读)、把握感情基调等。

)2、学生自由朗读两次。

3、请一生朗读一次。

4、听朗读录音,注意语速、节奏、重音。

(展示节奏划分等课件)5、自由读,模仿录音。

6、指名读。

比较,学生评价。

7、男生读、女生读。

比较评价。

8、齐读,读出感情。

<</B>二>概括词意过渡: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好!老师也似乎跟着你们走进了美丽的画面。

那么,你们能用用根据词的内容给词加个题目预设:等待错误忆思念断肠望穿秋水。

理由:诗歌的主要内容,通过加题目的方式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四、理解词的意境A、自由朗读这首词并且在每句的旁边提出有关主人公的情节,如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等理解人物心境:过渡:刚才有同学说了,词中这位美丽的女子是多么伤心绝望,那么,从整首词看,她一直是这种心境吗?请同学们将这位女子等待的心境变化过程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并在词中找出依据。

出示课件:例:梳洗罢(例:主人公怎样的梳洗,此时她的心情怎样?)莱辛说得好:“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

”在这个范例下,学生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精心描绘,品味主人公的心情。

预设:镜头一:阁楼上,一美妇临境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

她面含娇羞,想到思念的爱人即将回来,心里不时泛起一阵阵甜蜜。

镜头二: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一位着意修饰过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三:船帆。

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四:夕阳、江水。

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五:白蘋洲。

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喜悦充满希望-------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失望-------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伤心绝望-------肠断白蘋洲B、拓展意象师拓展,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