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精密模具材料用铜合金棒材讨论稿-中国有色金属标准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术语征求意见稿-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术语征求意见稿-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GB11086-89《铜及铜合金术语》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97-1: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材料》、ISO197-2: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未加工产品(精炼型材)》、ISO197-3: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加工产品》、ISO197-4:1983《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铸件》、ISO197-5:1980《铜及铜合金术语和定义第5部分:加工和处理方法》制定的,至今已实施二十多年。

而随着我国有色金属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其内容的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铜加工行业的要求,为规范并统一对铜及铜合金相关名词术语的理解,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是事在必行的。

根据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的立项申请,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以有色标委综字[2011]028号文件《关于转发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定任务,其中附件1《2009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第23项(项目序号为20110669-T-610)《铜及铜合金术语》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修定,并要求2012年全面完成标准修订工作。

标准制定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由中铝洛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确定了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开始着手进行标准编制工作。

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二、编制原则(一)、国内外标准情况经查阅,现行的铜及铜合金术语标准主要有ISO国际标准和ASTM美国标准。

国际标准ISO 197-1~5按材料、未加工产品、加工产品、铸件、加工和处理方法分为五部分。

GB11086-89《铜及铜合金术语》就是等效采用该国际标准制定的。

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质量信息网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 XXX-201X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涡流探伤方法Capillary tube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eddy current testing method(讨论稿)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定起章。

本标准参照ASTME243-2004《铜及铜合金管电磁涡流检测》编制。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龙骏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芜湖精艺铜业有限公司,上海日光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铜及铜金毛细管涡流检测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毛细铜管的穿过式涡流检测方法,内容包括对检测人员、涡流检测仪器、检测线圈、传动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标准人工缺陷的制作和检测结果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纯铜类、黄铜类和青铜类毛细管,其规格为:外径(φ0.5~6.10)×内径(φ0.3~4.45)。

其他规格的毛细铜管应根据供需双方协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531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524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GB/T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认证GB/T12604.6 无损检测术语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涡流探伤法 eddy current testing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在导电试件的表面和近表面产生涡流的原理来检测试件中是否存在缺陷的方法。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doc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doc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及编制原则现行的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国家标准,在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被降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并列入2006~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修订计划中。

该标准自199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历经九多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

与之相配套的尺寸偏差国家标准也已修订完毕,因此,本次修订很有必要。

本标准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中铝洛铜随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作为一种常规产品,国内外均有订货。

据分析,该类管材可能由于常常是作为再加工的坯料,属于较低端产品;据查,国外也只有德国制定有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尺寸国家标准,无性能标准规定(欧共体标准中的制造状态M产品,大概即相当于挤制管材,也没有性能规定)。

而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材的尺寸允许偏差另外制定有标准,不属于本标准的重点,因此,本标准制定时无国外标准可参照。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原国家标准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实际生产情况,主要增加一些常用产品的牌号、规格,并完善了相应的力学性能。

二、新旧标准对比及其修改依据本标准是在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制定。

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在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被降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本标准与GB/T 1528-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增加了TP1、H80、H65、H68、HSn62-1、HSi80-3、HMn58-2、HMn57-3-1、QSi3.5-3-1.5、QCr0.5、BFe10-1-1和BFe30-1-1十个牌号的可供规格及力学性能等;2、调整了部分产品的规格范围:纯铜管材的壁厚上限由“30mm”修改为“65mm”;黄铜管材的外径范围由“21~280mm”调整为“20~300mm”;3、增加了管材长度的规定;4、力学性能由拉伸试验、布氏硬度同时提供改为有要求时提供;5、国际上,金属材料做拉伸试验基本上均采用短试样,在国家标准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也推荐采用短试样,并且经过多年的试验验证,已经证明了拉伸试验短试样的试验结果同长试样的试验结果一样稳定。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3部分:棒线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 第3部分:棒线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铜及铜合金棒线材产品约占铜材总产量的25-30%,几乎涉及所有铜及铜合金牌号,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仪表、利用五金、汽车、建筑、交通等诸多行业。

其用量预计至2015年将达到130万吨以上,市场容量非常巨大。

安全生产规范是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完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进一步保证我国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高行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特制订该《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

安全生产标准是企业努力的目标,也是企业是否实现安全生产的判断标准。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国内相关行业走安全生产的道路,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导向,也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公告提供依据。

目前,铜及铜合金加工企业尚无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

本标准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宁波敖达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制订。

二、编制原则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国内外尚无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安全生产技术要求、措施和管理。

1、本标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棒线材加工现场安全管理;2、本标准制订引用的相关条目参照国内外各项标准;3、该标准将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的各环节需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制定,内容齐全、完善;4、该标准的制定能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铜及铜合金棒线材生产安全生产形势;5、该标准的制定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5.1、标准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5.2、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5.3、本标准的基本要求;5.4、煤气站作业安全要求;5.5、挤压工序作业安全要求;5.6、棒材加工作业安全要求;5.7、线材加工作业安全要求;5.8、通用作业安全要求。

《铜及铜合金加工安全生产规范(棒线材)》起草小组2012年2月。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铸棒》-预审稿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铸棒》-预审稿

.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预审稿)ICS 77.150.30 H62YS/T 759-xxxx 代替 YS/T 759-2011铜及铜合金铸棒Copper and copper alloy casting rod20xx-xx-xx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20xx-xx-xx 实施YS/T 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 759-2011《铜及铜合金铸棒》。

本标准与YS/T 759-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合金牌号ZQCr1-0.15、ZHMn61-2-1-0.5 、ZHAl66-6-3-2、ZHMn58-2.3-1.8、ZHMn58-2-1-0.5、ZHPb62-2、ZHPb62-3、ZHPb61-1、ZHPb60-2、ZHPb59-1、ZHPb59-3、ZHPb59-3.5(C3604)、ZHPb58-2、ZHPb58-2.5 (HPb58-2A )、ZHPb58-3、ZHPb57-4、ZHPb62-2-0.1(DZR)、ZQSn4-3、ZQSn6-6-3、ZQSn7-7-3、ZQSn10-1、ZQSn10-10、ZQPb17-6、ZQPb15-7、ZQPb9-5 共25个牌号、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的相关规定;——铸棒的状态由“铸造(M0)”修改为“连续铸造(M07)”;——增加了方形棒、矩形、六角形铸棒——增加了ZT2铸棒圆盘供货的规定及其长度允许偏差;——增加了方形棒、矩形、六角形铸棒对边距、扭拧度、圆角半径的规定;——增加了化学分析方法YS/T 482《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拉伸试验方法由“GB/T 228”修改为“GB/T 34505-2017”,拉伸试样号按GB/T34505-2017的规定进行修改。

——增加了“取样方法按YS/T 668的规定进行,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按YS/T 815的规定进行”的规定;——增加“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和判定按GB/T 8170 的规定进行”的规定。

JISH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

JISH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

JISH3250-2006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铜及铜合金棒1.适用范围本规格是适用于拉制加工之后断面为圆形、正六角形、正方形、带圆角正六角形铜及铜合金的棒(以下称为棒)。

备注 1. 所谓棒就是,全长断面均匀,笔直的拉制制品。

2. 所谓带圆角正六角形就是正六角形的角的外切边切为圆弧形。

2.引用规格下面介绍的标准,都被本标准所引用,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内容。

这些标准都是最新版本(包括补充内容)。

JIS B 8265 压力容器的构造一般事项JIS B 8266 压力容器的构造特定标准JIS B 8607 制冷剂用喇叭口型和钎焊焊管接头JIS H 0321 非铁金属材料的检查手册JIS H 0505 非铁金属材料的电阻率记导电率的测定方法JIS H 1051 铜及铜合金的铜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2 铜及铜合金的锡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3 铜及铜合金的铅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4 铜及铜合金的铁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5 铜及铜合金的锰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6 铜及铜合金的镍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7 铜及铜合金的铝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58 铜及铜合金的磷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062 铜及铜合金的锌含量的测定方法JIS H1292 铜及铜合金的荧光X线分析方法JIS K8085 氨溶液JIS Z2201 金属材料抗拉试验用试料JIS Z2241 金属材料抗拉试验方法JIS Z2243 布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JIS Z2244 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3.种类及标号棒的种类及标号,见表1备注材质的表示记号在表1中标号的后面。

前言本标准,根据工业标准化法第14条附属第12条第1项规定为基准,由日本制铜协会(JCBA)财团法人日本规格协会(JSA)提出申请将工业标准原案更改为日本工业规格,经过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的审议,由经济大臣批准更改的规格标准。

由此将JIS H3250:2000变更,由本标准置换。

JISH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

JISH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

铜及铜合金棒1.适用范围本规格是适用于拉制加工之后断面为圆形、正六角形、正方形、带圆角正六角形铜及铜合金的棒(以下称为棒)。

备注 1. 所谓棒就是,全长断面均匀,笔直的拉制制品。

2.所谓带圆角正六角形就是正六角形的角的外切边切为圆弧形。

2.引用规格下面介绍的标准,都被本标准所引用,构成本标准的一部分内容。

这些标准都是最新版本(包括补充内容)。

JISB8265 压力容器的构造一般事项JISB8266 压力容器的构造特定标准JISB8607 制冷剂用喇叭口型和钎焊焊管接头JISH0321 非铁金属材料的检查手册JISH0505 非铁金属材料的电阻率记导电率的测定方法JISH1051 铜及铜合金的铜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2 铜及铜合金的锡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3 铜及铜合金的铅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4 铜及铜合金的铁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5 铜及铜合金的锰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6 铜及铜合金的镍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7 铜及铜合金的铝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58 铜及铜合金的磷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062 铜及铜合金的锌含量的测定方法JISH1292铜及铜合金的荧光X线分析方法JISK8085 氨溶液JISZ2201 金属材料抗拉试验用试料JISZ2241 金属材料抗拉试验方法JISZ2243 布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JISZ2244 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3.种类及标号棒的种类及标号,见表 1 备注材质的表示记号在表 1 中标号的后面。

前言本标准,根据工业标准化法第 14 条附属第 12条第 1 项规定为基准,由日本制铜协会(JCBA财团法人日本规格协会(JSA提出申请将工业标准原案更改为日本工业规格,经过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的审议,由经济大臣批准更改的规格标准。

由此将 JISH3250:2000 变更,由本标准置换。

在使用过程中希望注意的是本标准有部分内容有技术性质发明专利权、公开发表特权申请、新案实用特权或者是与申请公开的实用新案登记有出入。

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为了规范铜及铜合金的生产、加工和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读,以便相关行业和个人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材料的分类和命名、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其中,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是评定铜及铜合金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点。

通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对铜及铜合金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其次,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国家和行业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和讨论,充分考虑了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环境的要求。

因此,这些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是行业内生产、加工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遵守国家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的执行需要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企业应加强对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个人在购买和使用铜及铜合金制品时,也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购买和使用不合格产品,造成损失和安全隐患。

总之,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共同遵守和执行相关标准,推动铜及铜合金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只有在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铜及铜合金制品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标准《精密模具材料用铜合金棒材》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信厅科([2014]62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及有色标委(【2014】114号文件下达了标准制定任务,其中附件2《2014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序号93项(计划编号2014-1399T-YS)《精密模具材料用铜合金棒材》行业标准由江苏包罗铜材集团江苏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江苏包罗铜材集团江苏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研究整理了本企业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并会同营销人员对模具材料用铜合金棒材生产及应用两方面进行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及目前国内棒材生产整体水平和现状。

依据大量技术资料,于2015年3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2、起草单位简况
江苏包罗铜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76年,下辖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和江苏天宇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等12个子公司。

公司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拥有多条连铸 -冷穿孔(挤压)-拉伸管棒材生产线,各类生产设备200多台(套),总资产3.9亿元。

主要产品有铜及铜合金管材、棒材、线材及铜管件四大系列。

产品广泛适用于冰箱、空调、建筑水道、海水淡化、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电力通讯工业、船舶交通、五金机械、核电、军工、医疗器械等行业。

公司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左右。

子公司江苏天宇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拥用各类大型机械加工设备并有很高的设备加工与安装能力。

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齐全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试验设备。

公司的试验室检测设备齐全,能够进行有色金属材料的化学、物理、机械、电气、金相等多方面的性能检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企业已具有雄厚的有色金属铜加工技术资源和技术实力:包罗”铜管被认定为“江苏省名牌产品”;注册商标“包罗”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2001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国家重信用守合同企业”;多次被政府部门授予“江苏省明星企业”。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1995年公司被国家科委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密集区特种铜材基地”,目前拥有省级以上鉴定的科研产品18个,部省级科技开发项目9个,各类科技成果12项,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8个,其中发明专利2个。

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公司一直是银行的AAA级信用企业。

江苏海门永入铜管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一系列耐磨铜合金产品,其性能及质量可接近甚至超越国外同类产品,这些产品包括:铝青铜,铬锆铜,铜镍铬硅等多个牌号,主要用于承受非冲击性重载荷的耐磨应用,如:拉深模具压边圈和凹模,成型辊,镶块,防皱块,凸轮从动件,导向衬套,五金模和钻模衬套。

还适合用在塑料模具中,作为推杆衬套及轴衬,导销和导柱衬套,耐磨板和滑楔等。

江苏包罗铜材集团海门江滨永久铜管有限公司是利用水平连铸方式生产铜合金棒材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致力于铜合金棒材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工作。

公司拥有多台套的水平连铸熔炼炉和自动化连续铸造设备,模具加工制造车间引进先进的线切割,数控机床、模具热处理及外表面喷涂等设备,能自主完成从模具设计到加工的全过程,技术实力雄厚。

二、编制原则
目前没查阅到相关的国外标准,本标准技术参数主要依据多年棒材生产中的数据积累,及应用领域的对模具材料用棒材技术条件的要求,综合上述两方面的技术资料制定本标准。

同时,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加工产品、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要求对标准进行制定,通过多次讨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形成了标准稿及编制说明。

三、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确定依据
1、牌号的确定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材料的质量、品种和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模具材料市场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制造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关键,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模具材料标准,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具材料系列,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本标准旨在对目前应用的高铜及青铜模具材料进行标准化,以便于在生产应用中合理选用。

铜合金具有较好的热传导率,适合于作塑料模具和铸造模具。

此类模具在工作过程中起着热交换器的作用,若模具的热传导率较大,则可以缩短注射成型的周期,对于注射成型和其他塑料成型工艺,模子的主要用途是使零件成型和传递加工热量。

对于一定硬度水平,铜合金的导热性比钢和铝合金好,导热性能优异。

含铝量在10%以上的高铝青铜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率模具铜合金材料近年来已经得到使用,由于其独特的金相组成而具有极高的硬度、承载能力及滑动性与抗磨损性能,适用于金属成型和拉深模具等要求具高抗压性的耐磨应用领域。

铬锆铜、镍铬硅铜也由于导热性能好、硬度、耐磨抗爆性能极佳、高速成型时仍能保证制品的质量,已经开始用于制作对光洁度有较高要求的注塑模具。

根据目前行业发展及市场应用情况,本标准确定的主要合金牌号高铝青铜:QAl10-4(C62400)、QAl13-4(C62500)、QAl14-4(C62581) QAl10-3-4(C63000)、QAl10-4-5(C63020)、铬锆铜TCr1-0.15
(C18150)、铬铜TCr1(C18200)、镍铬硅铜TNi2.4-0.6-0.5(C18000)、铍铜TBe0.2-1.8(C17200TBe0.6-2.5(C17500)、TBe0.4-1.8(C17510)。

我国对新型模具铜合金材料的研究由于受到设备、工艺等方面的限制, 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每年需大量进口国外的高质量模具材料,少数国内铜材生产厂家在国外先进合金的基础上成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新型模具材料投放市场,取代进口材料, 实现了模具铜合金的国产化。

2、化学成分的确定
本标准美标牌号的化学成分与美标相同,棒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牌号的规定,其他棒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棒材的化学成分
3、尺寸及允许偏差的确定
本标准规定棒材的规格范围为热加工态φ10mm~φ160mm,拉制或拉制后热处理的棒材规格为φ5mm~φ80mm,长度范围500~5000mm,尺寸允许偏差主要根据现在设备能力及使用要求而确定。

偏差水平与美标相当,尺寸公差与国外标准水平对比表见表1、表2。

4、力学性能的确定
本标准力学性能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定及生产检测数据确定,主要牌号的验证数据见表3,表4。

5
表5 C18000棒材主要性能数据表
5、表面质量
棒材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夹杂、裂纹、气孔、严重冷隔和偏析等缺陷。

允许有局部的,轻微的不使其尺寸超出允许偏差的外伤和连铸时轻微节距痕。

6、内部质量
棒材的端部应致密,不应有夹杂、气孔、裂纹和疏松等缺陷。

表1 棒材直径(或对边距)及其允许偏差对比表单位为毫米(mm)
表2棒材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对比表单位为毫米(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