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二章 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

如果使有限元计算保持足够的计算精度,那么有限 元法较传统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a)能够对具有复杂地貌、地质的边坡进行计算;
(b) 考虑了土体的非线性弹塑性本构关系,以及变形对应力的 影响; (c) 能够模拟土坡的失稳过程及其滑移面形状。由图可见滑移 面大致在水平位移突变的地方,也是在塑性区塑性发展最充 分的地方,呈条带状;
tg j tg
[2C j cos( ' ) 2 t sin( ' )] sin
gH sin sin( ')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计算剖面
4.5 传递系数法——折线形滑动
地震力
计算荷载
P
面
重力 土:重度取值
CL W
浸润
D Ft
Nw
(FLAC)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基本规定
边坡: 岩质边坡与土质边坡。岩质边坡的破坏形式按下表划分:
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应考虑主要结构面与坡向的关系、结构 面倾角大小和岩体完整程度等因素。确定岩质边坡的岩体类型时, 由坚硬程度不同的岩石互层组成且每层厚度小于5m的岩质边坡宜 视为由相对软弱岩石组成的边坡。当边坡岩体由两层以上单层厚 度大于5m的岩体组合时,可分段确定边坡类型。
研究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依据,因此,地层岩性的差异往往是 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不同地层不同岩性各有其常见的变形破坏形式,古老的 泥质变质岩系,如千枚岩、片岩等地层,都属于易滑地层,
在这些地层形成的边坡,其稳定性必然较差。
3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2)地质构造和地应力
地质构造主要指区域构造特点、边坡地质的褶 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特征以及区 域新构造运动活动特点等。它对边坡岩体的稳定,特 别是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区域构造 比较复杂的地区,边坡的稳定性较差。
生态边坡破坏类型

生态边坡破坏类型
生态边坡破坏类型
边坡的地形型态本身就存在了许多的不稳定因素,通常边坡滑动破坏为其边坡内部某处土层的剪力强度不足以承受当时的载重或外力,造成不平衡状态出现而发生破坏,破坏后即会恢复平衡状态。
由于一般边坡的地质条件不同,因此边坡的破坏也有许多的模式,其中分为两大类的即为1.自然因素破坏;2.人为因素破坏,此二类的破坏又以自然因素的破怀最为广泛及频繁。
1边坡各种破坏因素:
自然因素破坏:地震、降水侵入、地层节理、张力裂缝、土石流冲击、土石崩落
人为因素破坏:切削、水土保持不良、挡土工不良带来连锁破坏效应
2边坡破坏类型:
土坡:平面滑动破坏、流动破坏、旋转滑动破坏
岩坡:楔型破坏、圆弧破坏、平面破坏、倾倒破坏。
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其识别-贵州讲课-文档资料

边坡变形破坏主要地质力学模式
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地质力学模式: 蠕滑(滑移)一拉裂; 滑移—压致拉裂; 弯曲一拉裂; 塑流一拉裂; 滑移一弯曲。
这些斜坡变形地质力学模式,揭示了斜坡发展 内在的力学机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斜坡岩 体最终破坏的可能方式与特征。
实践证明,斜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与斜坡 岩(土)结构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成生联系。各类 模式有自身的形成和演化规律,演化过程中表现出 阶段性特征。不同发展阶段其外形和内部结构特征 有所区别。这些特征可作为判别斜坡是否已发生变 形和其变形所处阶段的地质依据。这往往是斜坡稳 定性地质分析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建模(建立概念 模型)分析的重要依据。
锁固段型滑坡
内部锁固段型滑坡(三段式滑坡) 中部锁固段型滑坡(关岭型滑坡) 前缘锁固段型滑坡(武隆型滑坡)
深层倾倒型滑坡 滑移-弯曲型滑坡 阶梯状蠕滑-拉裂滑坡 陡裂控坡型滑坡 支撑拱型滑坡(堆积层滑
坡)
暴雨平推式滑坡
单级平推式滑坡 多级平推式滑坡
强震溃滑型滑坡 切坡减载型滑坡
“锁固段”型滑坡
(1)由边坡应力分异形成的拉裂:内在本质是河流下切或边 坡开挖过程中,坡体卸荷,导致坡顶出现拉应力,从而导致岩体 拉裂;进一步可分为纯张裂和压致张裂;
(2)由斜坡蠕滑变形导致的拉裂: (3)由采空区塌陷导致的拉裂; (4)由采空区诱导的拉裂; (4)复合型拉裂。
(1)由边坡应力分异导致的拉裂
σ1+3σ3>=0
(2)由边坡蠕变导致的张裂
u
u
u
主要特点
(1)破裂主要是由于斜坡的蠕变变形导致,分布于坡体 中上部;
(2)随时间是持续发展的,其出现一般意味着斜坡变形 处于发展阶段;
边坡常见的变形与破坏方式及其产生机制、加固与处置措施研究现状

一、边坡概述 二、常见的边坡破坏类型及防治措施
一、边坡概述
1 边坡的概念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 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 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典 型的边坡如图1所示。
边坡与坡顶相交的部位称为坡肩,与坡底 面相交的部位称为坡趾或坡脚,坡面与水乎面 的夹角称为坡面角或坡倾角,披肩与坡脚问的 高差为坡高。
参考文献:
[1] 王立人,宋克强.崩塌的形成及危岩体的稳定性 分析[J].陕西水力发电,第三期,1990:16-22. [2] 曾廉.崩塌与防治[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0. [3] 黄润秋,许强.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8.
[4] 李忠生.国内外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J].灾害学, 2003,18(4),64-70.
二、常见的边坡破坏类型及防治措施
1 崩塌
1.1 崩塌的定义 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 如图3所示。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 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 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 崩。
图3 崩塌示意图
1.2 崩塌的危害
崩塌会使建筑物,有时甚至使整个 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 由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单是建筑物损坏 的直接损失,并且常因此而使交通中断, 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如图4和5所示
图10 拉裂式崩塌
1.4 崩塌的防治措施
1.4.1 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 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与疏导。 包括排出边坡地下水和防止地表水进 入。
1.4.2 锚固
(1)遮挡:即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塌物。 这种措施常用于中、小型崩塌或人工边 坡崩塌的防治中,通常采用修建明硐、 棚硐等工程进行,在铁路工程中较为常 用。
第二章边坡破坏类型及特点

滑坡的识别
滑坡的勘察
滑 坡 防 治 技 术 研 究
滑坡动态监测
滑坡预报
滑坡防治技术
平、断面测量 物探 钻探 坑洞探 监测 滑动面鉴定和连结 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和参数选择 滑坡稳定性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 地面位移监测 地下位移和滑动面监测 地下水变化监测 应力监测 宏观迹象预报 位移速度预报 预报理论和方法 绕避 防治滑坡的原则 防止老滑坡复活 滑坡预报 防止新滑坡恶化 地面排水 地下排水 滑坡治理 减重、反压 支挡工程 滑带土改良 滑坡灾害与治理的经济评估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倾倒破坏:由陡倾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 坡面走向近平行时,在自重应力的长期作用下,由前缘开始向 临空方向弯曲、折裂,并逐渐向坡内发展的现象称为倾倒破坏 (弯曲倾倒)。
滑移式崩塌
二、崩塌的形成条件及发生机理
临近斜坡的岩体内存在软 弱面倾向与坡向相同,则软弱 面上覆的不稳定岩体在重力作 用下具有向临空面滑移的趋势, 当岩体的重心滑出陡坡,产生 突然的崩塌。降水渗入岩体裂 缝中产生的静、动水压力以及 地下水对软弱面的润湿作用都 是岩体发生滑移崩塌的主要诱 因。
(1)无层滑坡:均质、无层理的岩土体
(2)顺层滑坡:
原生、次生的软弱夹层 ,上部松散堆积物与下部 基岩接触带
(3)切层滑坡:
多发生在岩层近于水平的平迭坡,构造面控制
滑坡单一指标分类
序 号 1 分类指标 按滑体物质组成 土质滑坡 岩质滑坡 牵引式(后退式)滑坡 推动式滑坡 古滑坡(全新世以前的) 3 按滑坡发生时代 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现未活动) 新滑坡(正在活动) 4 按主滑面与层面的关系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小型滑坡(10万立方米) 5 按滑坡的规模 类 型
水电工程边坡分类、变形破坏类型划分、岩质与土质边坡分类与变形破坏模式、滑坡分类与发育阶段划分

层面或贯通性结 构面形成滑动面
弧面型
土质及散体结构的边坡,沿弧 形滑动面滑移
剪切-滑移。 岩土体剪切强度偏低。 坡高、坡脚偏大
弧形滑动面
2
滑动
折线型
边坡岩体沿两个或两个以上结 构面的平面型滑动
剪切-滑移。 结构面临空或坡脚岩 体被剪断
层面、贯通性结 构面形成的组合滑 动面
楔形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面组合而 成的楔形体,沿两个滑动面交线 方向滑动
崩塌、平面滑 动、块体滑动
4 碎裂结构
一般为断层 构造岩带、劈理 带、裂隙密集带
断裂结构面或 原生节理、风化裂 隙发育,岩体较破 碎
滑动抗滑稳定性不仅受断裂 结构面控制,还受破碎岩体质 量控制,边坡稳定性较差,易 发生崩塌、剥落和弧面形滑动
弧形滑动和软 弱结构面控制两 种模式中最不利 的模式
一般为未胶
倾倒体滑坡 沿倾倒体底部岩层折断面滑动,常形成破碎滑动带
溃屈滑坡 后缘顺层前缘鼓胀、溃屈,沿折断面形成滑动破碎带
滑动机制
推移式滑坡 主滑力在上部,推挤下部而失稳,多整体式滑动,滑速较快 牵引式滑坡 下部先滑动,牵引上部失稳,多解体式滑动,滑速较慢
浅层滑坡 滑体厚度≤ 10m
滑坡厚度
中层滑坡 深层滑坡
临时边坡
施工期需保持稳定的边坡
缓坡
坡度≤10°
斜坡
10°<坡度≤30°
陡坡
30°<坡度≤45°
峻坡
45°<坡度≤65°
悬坡
65°<坡度<90°
直坡
坡度为 90°
倒坡
坡度>90°
超高边坡
坡高≥300m
特高边坡
300m>坡高≥100m
高边坡
边坡的类型及其破坏特征

§2.2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岩质边坡的变形以坡体未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 为特点。
变形与破坏之间是一个发展过程,其间存在着 量、质转化的关系。
边坡变形类型: ① 松弛张裂 ②蠕 动
边坡岩体的变形
1.松弛张裂 在边坡形成的初始阶段,往往在坡体中出现
2.蠕动
定义:经松动后,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较长 期的缓慢变形。
(1)表层蠕动
边坡上部的岩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 缓慢变形,其位移由坡面向内逐渐减小,构成一个剪 变带,这便是表层蠕动。
(2) 深层蠕动
1) 软弱基座蠕动 2) 坡体蠕动
软弱基座蠕动
(a) 切角滑移;(b) 次级切面开始形成;(c) 滑面形成
对岸岩丘呈反倾形态,由坡面向里分别为:坡积层、 泥岩风化层、泥岩层、砂岩层,最里面是河床堆积。
滑坡推向对岸的二个岩丘
对岸泥岩层的反倾结构
推到对岸的河床堆积 剪断后推到对岸的砂岩块体
黄土滑坡识别
(5) 滑动面的鉴别及研究 勘探:钻探变形 监测:钻孔倾斜仪
滑坡分类 1 按岩土体类型分类
滑坡
土体滑坡 岩石滑坡
(1)粘性土滑坡 (2)黄土滑坡 (3)堆填土滑坡 (4)堆积土滑坡 (5)破碎石滑坡 (6)完整岩石滑坡
2 .按滑坡的动力学特征分类(巴甫洛夫,1903) (a)推动式滑坡 (b)牵引式滑坡
2 边坡的类型及其破坏特征
2.1 边坡分类与地质结构 2.2 边坡地质结构 2.3 边坡破坏特征
本章重点
(1)边坡常见分类方法
(2)边坡常见的破坏类型
难点
边坡地质结构的概念
§2.1边坡分类与地质结构 在实际工程中,为满足不同工程用途的需要,边坡设计
边坡工程第2章 边坡的类型及其破坏特征

人工填 土堆积 边坡地 质结构
由人工填筑路堤和其 他建筑场地的弃土形 成
坡 不 填 面 面 易体同土和向形中填以软临成存料下弱空滑的有层缓动在界基,倾老面岩这时地,顶些,面、交滑出沿边滑坡界动性基坡坡;面;滑岩堆;⑥的在动顶塌④沿滑老,面;沿基动地下的②填岩;面伏滑土土顶在以基动质交面陡下岩。边界的坡 有 顶 主 坡 面 滑上 松 面 要 溜 的 坡填 散 向 边 塌 滑 ;筑 软 临 坡 ; 坡 ⑦时 弱 空 破 ③ ; 沿易 层 缓 坏 类 ⑤ 下形 时 倾 模 均 沿 伏成 , 时 质 老 软式沿 易 , 岩 地 弱:老 形 易 体 面 面①地 成 产 弧 的 的土面 挤 生 形 滑 挤质
表2.1 岩质边坡地质结构分类(续1)
地质结构 地质 类型 亚类 背景
结构特征
边坡稳定及破坏模式
边坡与层面同 稳定性受坡角与岩层倾角组合关系、顺坡向
向,倾向夹角 软弱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强度所控制。主要
层状同 向结构
小于30°,岩 边坡破坏模式:①层面或软弱夹层易形成滑 各种 体多呈互层和 动面 坡脚切断后易产生滑动;②倾角较陡时 厚度 层间错动带常 易产生溃屈或倾倒;③倾角较缓时坡体易产
2.1.5 按边坡结构特征分类
1)类均质土边坡:边坡由均质土体构成。 2)近水平层状边坡:由近水平层状岩土体构 成的边坡。 3)顺倾层状边坡:由倾向临空面(开挖面)的顺 倾岩土层构成的边坡。 4)反倾层状边坡:岩土层面倾向边坡山体内。 5)块状岩体边坡:由厚层块状岩体构成的边 坡。 6)碎裂状岩体边坡:边坡由碎裂状岩体构成, 或为断层破碎带,或为节理密集带。 7)散体状边坡:边坡由破碎块石、砂构成, 如强风化层。
经碰撞、 翻滚、跳 重力、震动 跃,岩体 力、根劈力、破碎,大 水柱压力、 块远、小 冰劈力等 块近,常 为碎石堆 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哪些类型
小编希望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哪些类型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边坡失稳就会塌方,不仅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影响工期,有时还会危及附近的建(构)筑物。
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哪些类型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常见到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松弛张裂、蠕动变形、崩塌、滑坡四种类型。
此外尚有塌滑、错落、倾倒等过渡类型,另外泥石流也是一种边坡破坏的类型。
1.松弛张裂。
在边坡形成过程中,由于在河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侵蚀掉或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从而使岸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方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平行于边坡的拉张裂隙,一般称为边坡卸荷裂隙。
2.蠕动变形。
是指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有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类型。
3.崩塌。
高陡的边坡岩体突然发生倾倒崩落,岩块翻滚撞击而下,堆积于坡脚的现象,称作崩塌。
在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也称岩崩,而在土体中发生的则称土崩。
4.滑坡。
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为滑坡。
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
它在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