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诗 鉴 赏

合集下载

如何赏析诗歌

如何赏析诗歌

如何赏析诗歌如何赏析诗歌赏析诗词名句所谓名句,往往是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给人启发的经典诗句。

虽然经过时代的洗濯和沉淀,但至今依然广被传诵,散发着怡人的光芒。

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因为它在表现手法上比较有特色:有的是写景方法独特;有的是运用修辞,语言生动;有的用词典雅,形象鲜明;有的是富有哲理,揭示一般规律,给人以启迪;有的是感情浓重,意蕴悠远,感人至深等。

所以对于名句的鉴赏,可以抓住这些方面来分析:一、分析名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并且要重点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

1、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

借清风明月传达诗人对朋友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2、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句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同时也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语出岑参的《白雪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写景咏雪的名句。

作者用春景来写冬景,用春花来喻冬雪。

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

写出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语出李商隐的《无题》。

这是抒写爱情的名句。

作者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写出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可谓肺腑之言。

它给人的启示是,对爱如此执着,对事业、理想的追求也应如此。

二、分析名句中关键词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从遣词、修辞、造句仔细揣摩、理解作者炼字的精妙。

("&"字运用了&修辞(描写手法)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情或"&"字不仅写出了剧中含义,而且表达了&效果,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1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了解题目背景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

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

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新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诗歌鉴赏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登瓜步江楼徐之瑞①怒涛千叠横江,是谁截断神鳌足②?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③。

江左夷吾④,风流顿尽,神州谁复?但茫茫睹此,河山如故。

悲何限、吞声哭。

正拟清游堪续,剩荒台、乱鸦残木。

伤心地、莫话,南朝旧事,春波犹绿。

鼎鼎华年,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指三山缥缈,凌云东去,醉吹霜竹。

【注释】①徐之瑞:字兰生,浙江仁和人。

明崇祯九年举人,入清不仕。

②传说女娲断鳌足做撑天之柱。

③西晋初期,王濬率军自巴蜀顺江东下,迫使吴国投降。

④温峤认为王导有管仲(夷吾)之才,能辅助局势未稳的东晋。

(1)这首词的上片多处用典,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品令·茶词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①。

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释】①孤令:孤零。

②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 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 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品茶过程,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

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_古代诗词鉴赏

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_古代诗词鉴赏

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_古代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如果你还在烦恼不知道如何答题?对诗人的情感琢磨不透?不如看看这篇文章。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供大家参考。

唐诗解读鉴赏1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注解】1、丹青引:即绘画歌。

2、为庶为清门:玄宗末年,曹霸因罪被贬为庶民,也就成为寒门了。

3、英雄割据:指曹操与刘备、孙权鼎立。

4、文彩句:指曹氏的文章风度还能影响曹霸。

5、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汝阴太守李矩妻,工隶书,王羲之曾从地学习书法。

6、赤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7、斯须:须臾,一会儿。

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译文】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诗歌鉴赏术语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诗歌鉴赏术语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诗歌鉴赏术语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熟悉背景知识:在鉴赏诗歌之前,了解该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对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非常重要。

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时代背景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2.关注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是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之一、可以注意诗歌的格律形式、韵脚的运用、句子的长短和押韵等方面。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可以探索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进一步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4.着眼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是诗歌赋予读者共鸣和感悟的重要途径。

要仔细分析诗歌中蕴含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注意角度、立意和思维的转折,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6.多角度的阅读和解读:每首诗歌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和解读。

可以从情感、形象、音韵、主题等多个方面切入,全面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同时,可以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比如可以将同一时代的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独特之处。

7.逐字逐句思考:诗歌是一种用字节极为精炼的艺术形式,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意义。

在鉴赏诗歌时,要逐字逐句仔细琢磨,探寻每一个字的内涵和使用该字的用意。

通过对细节的思考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整首诗歌的寓意和情感。

8.频繁阅读和思考:鉴赏诗歌需要不断的阅读和思考。

通过频繁阅读和思考来积累鉴赏诗歌的经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可以多读一些名家的作品,扩大诗歌的阅读领域。

同时,也可以结合写作,通过模仿和创作来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诗歌的艺术。

语文诗歌鉴赏术语:1.形象:诗歌中通过文字所描绘出的景物、场景或者人物形象。

形象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诗人通过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2.感受:诗歌所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

感受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等各种情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情感传达给读者。

3.比喻: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可以加深诗歌的意义和形象表达。

现代诗歌鉴赏——欣赏新时代诗歌的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鉴赏——欣赏新时代诗歌的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鉴赏——欣赏新时代诗歌的审美价值引言: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描绘意象,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

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诗歌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本次课程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欣赏新时代诗歌,探索其中的审美价值。

第一部分:新时代诗歌的背景与特点1.1 新时代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也反映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们开始关注当代社会问题,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1.2 新时代诗歌的审美特点新时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相比,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

通过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自由诗、碎片化叙述等,诗人们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

第二部分:欣赏新时代诗歌的审美价值2.1 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力量新时代诗歌通过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情感的体验。

这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不仅让读者感同身受,也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

2.2 形式创新带来的审美享受新时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灵动,摆脱了传统诗歌的束缚。

诗人们通过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音乐性的韵律、视觉上的形象等,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到诗歌带来的美感和审美愉悦。

2.3 诗歌的思辨与启迪新时代诗歌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它还具有思辨与启迪的功能。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诗人们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三部分:如何欣赏新时代诗歌3.1 关注诗歌的主题与情感在欣赏新时代诗歌时,我们应该关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体验。

3.2 体验诗歌的形式美新时代诗歌的形式美是与传统诗歌不同的重要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诗歌的韵律、押韵和形象等,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感和审美享受。

3.3 深入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诗歌是一种富有思辨性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引发我们对生活、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精选10篇)

诗歌鉴赏(精选10篇)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精选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鉴赏篇1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伊州”为曲调名。

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

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

“清风明月”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

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

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

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

这种借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

”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何况一别就是十来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后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

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

”嘱是“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她怎样地盼望期待了。

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这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

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

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

《春晓》古诗鉴赏(最新7篇)赏析篇一《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

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孟浩然的《春晓》赏析篇二【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孟浩然《春晓》【意思】春夜熟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后,听见处处都有鸟叫。

晓:天亮。

啼鸟:鸟叫。

【鉴赏】诗人在春日里畅然而眠,若不是听到了窗外的声声鸟鸣,根本无法觉察到天已破晓。

诗句描写以听觉为主,加之内心的揣测,春日清晨的明丽与生机跃然纸上。

首句中的一个“眠”字本就显出了几分慵懒,更何况诗人有意无意地完全关闭了感官中最为重要的视觉,而且自始至终,他的双眼似乎从未睁开过。

此时此刻,帘幕仍闭,锦衾尚温,却能闻得窗外鸟声轻啼。

可以想见,诗人该是何等闲适与惬意。

读之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睡醒后听到群鸟争鸣欢叫的情景。

[例]抓好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北京的鸟儿还是会重新增多起来的。

人们多么希望有朝一日醒来,又能重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

(黎先耀《寻鸟启事》)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春困难耐或酣睡不醒。

[例]这边几个托腮凝神,那边几个已伏案而睡,正是“春眠不觉晓”呵。

(吕金铃《请推开这扇窗》)【全诗】《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全鉴赏诗】孟浩然有些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闲淡清远,含蓄爽丽,耐人玩味。

他的五绝《春晓》就流传极广,也最为脍炙人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诗鉴赏
[新诗设题的综合性]
先看1999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10 题:
赏析艾青《我爱这土地》[1937 年],指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糜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幺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