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
什么是材料作文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一)给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2、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二)材料的类型: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5、图表型--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1、读材料2、找角度3、联现实4、立论点5、拟题目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1、材料作文的特点:(1)读写结合,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2、材料作文的形式:(1)文字材料,构思作文。
(2)漫画材料,看图写文。
(3)扩写、续写、改写、缩写、读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1、读懂材料;2、明确要求。
如何写好初中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一篇文章、一条新闻、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则寓言、一幅漫画,还可以是一首诗、一段歌词、一组素材,或者一句格言、一个成语、一个典故等等。
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方法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或读后感的写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述的内容不同。
一事一议的文章开头要概述事件,读后感的开头部分要概述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给材料议论文的开头则要概述题目所给的材料。
这类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是:⑴概述材料大意。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还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语文高二作文导写:突破认知局限(含范文+行文思路)

邢台市金太阳2021~2022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作文“突破认知局限”导写以及下水作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00后”作为一个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在很多长辈眼中,“00后”的生活条件更好,从小备受宠爱,以自我为中心,吃苦耐劳精神不强……但有研究报告却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00后”关注社会,关注自我超越,关注成长,总体而言,“00后”的价值观呈现出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特征。
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见到的只是部分真实。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试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组成。
(一)材料分析这次试题材料是“现象+本质”类结构,呈现的现象是:长辈认为“00”后群体在价值观上呈现严重缺陷;而大量数据证实,“00”后群体在价值观上呈现进取、健康特征。
这个现象解释的本质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见到的只是部分真实。
这种材料作文立意要以“本质”为抓手,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见到的只是部分真实”中,可以提炼出“突破认知局限”“部分真实”关键词,从而综合确定作文立意为“突破认知局限”。
(二)写作任务写作任务的第一句话“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启示意义”表达出具有引领作用的话语,考生可以围绕“突破认知”,谈谈“突破认知”的方法、意义等以及“认知局限”形成的原因等。
这说明立意是开放的,同时又是限制的。
第二句中的“结合自身经历”“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这要求体现考生文章要体现“自我意识”,发表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行文脉络】题目示例:突破认知局限,提升人生上限突破认知局限,开阔人生天地知行合一,方能突破认知局限题目要体现关键词“认知局限”,另外要标明观点,两种类型:措施+突破认识局限;突破认知局限+意义。
事业单位考试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

事业单位考试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除了学校里的作文题目,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写作文。
比如说,当爸爸妈妈想要考取一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时,他们就需要参加写作文的考试。
今天,我就来告诉你们一些写这种作文的小窍门,希望能帮到你们的爸爸妈妈哦!首先,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这次考试想考查什么内容。
通常来说,事业单位的作文题目都会围绕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或者一些专业知识展开。
所以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先把相关的知识了解清楚,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有的放矢,表达得更有说服力。
接下来,就该开始动笔写作了。
写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把文章的大体结构想清楚。
通常一篇完整的作文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的。
在开头部分,我们要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点明;中心主体部分则需要详细阐述论点,并配以恰当的例证加以佐证;最后在结尾部分要有理有据地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
除了文章结构,在写作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些技巧。
比如说文笔要流畅生动,语句之间要衔接自然、层次分明;再比如运用比喻、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当然,在措辞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华丽,影响了可读性。
最后,在写完之后,我们要反复审阅文章,检查是否有语病、病句等低级错误,同时也要注意文章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中心思想的贯穿性。
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修改完善,直至没有任何瑕疵为止。
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思路和一些小窍门,相信大家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理想的工作机会。
加油哦,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能做到的!篇2首先,大家要知道作文是考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写作文不仅能检查你的语文功底,还能看出你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所以,写好作文对于通过考试来说可是大有帮助的哦!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事业单位考试材料作文呢?第一步,选好题目。
题目就像一个钥匙,能打开你思维的大门。
材料作文如何扣“材料”

材料作文如何扣“材料”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写作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
所以,材料作文在行文时必须紧扣“材料”;如果通篇没有提到“材料”,那就属于严重的偏题,后果不堪设想。
这正好与“话题作文”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作文既要紧扣“材料”,又不能大段大段地复述材料。
那么,材料作文如何紧扣“材料”呢?下面以2006年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例,给大家提供一些扣“材料”的技巧。
1.引——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或论点。
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
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80字左右为宜,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
“论题或论点”从材料中“引”出,是一种高层次的紧扣“材料”。
请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开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短歌行》诗中的诗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属。
点评:此文开头,借曹操的诗句引出“何枝可依?”的疑问,然后顺势提出观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得巧妙又干脆——论点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2.议——分析议论材料。
通过分析议论,可以挖掘材料的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
这一部分可以弥补引出论点时因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上的突兀、断层等方面的不足。
请继续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下文:老鹰凶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顶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
而乌鸦性本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
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
点评:从材料中引出观点后,该考生便对“材料”进行了议论。
从老鹰、乌鸦两个角度分析,并指出乌鸦“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身的优点与弱点”——“议”得全面、辩证而又深刻。
3.联——联想议论。
“引”“议”之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怎样写好材料作文

怎样写好材料作文首先,材料作文的主题或中心必须从材料中提炼,而话题作文仅仅把材料作为引发主题或中心的起点。
其次,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或归属点,作文时一定要用到材料;而话题作文的材料仅仅引发思考的由头,作文时能够引用材料,也能够一句都不提材料。
最后,从文体要求来看,材料作文大多有文体规定(多数要求写议论文) ;而话题作文一般对文体没有限制,可自选体裁写作。
假如说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在于以话题为思维起点作辐射思考,然后择善而为的思维操作上的话,那么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就是如何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加以演绎或证明。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两种类型。
对于文字材料,审题时一要吃透材料,整体把握,不要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以偏概全;二要擅长抓住关键词语,迅速找到突破口。
对于图画(一般是漫画)材料,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读懂图画的含意,把握内涵,确定中心。
但图画只能表现瞬间的凝固的形象,图画之前之后的情景就得借助想象和联想,要大胆而又合情合理地补充出可能发生的事件。
所以在写作时就要从画里想到画外,从一个想到一类,从现象想到本质,从自然想到社会,不能就画论画。
具体说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概括法。
在只有一则材料的情况下,使用概括法就是通过度析理解,抓住材料的中心和本质。
例1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
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
”少年嫌太长,就说:“假设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
”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
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
材料作文“五步法”与“五大忌”

材料作文“五步法”与“五大忌”回顾多年高考作文,我们就会发现供材料作文因其具有读写结合、不易猜题的优势而成为考试作文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
近几年流行的话题作文,虽与供材料作文有些区别,但形式上仍属提供材料(话题)作文。
可以预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供材料作文仍将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那么,今天我们就说说高考新材料作文的“五步法”与“五大忌”。
新材料作文的“五步法”第一步:研读题干,明确要求应试作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求你写什么你才能写什么。
这些要求就是从题干中来的。
研读上述题干,从这些见惯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获得四点作文信息。
①自选角度。
“自选”不是自由选,“角度”须从材料来,首先审读分析材料,寻找角度。
②自拟题目。
“自拟”也不是自由拟,“题目”从角度来,要求选准角度,由“角度”找论题(或论点),然后拟出题目。
③联系生活实际。
这是作文针对性、现实性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联系生活实际就产生不了作文激情,写出的作文也缺乏现实意义。
④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通常有了作文激情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800字容易做到。
把握文体成了主要矛盾。
议论文的形式较多,考场上要有快速定体的良方。
给材料作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读后感,一是思想评论。
上例材料按一般要求要写成思想评论,但许多人不赞成这种单一的要求,认为既可以写成读后感,也可以写成思想评论。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读后感和思想评论都是议论文的常见形式。
第二步:阅读材料,明确主题审读题干后再阅读材料,理解分析的方向清楚了。
通常材料形式有两大类:一是说明议论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显豁,一看就懂;一是寓言轶事类,这类材料主题(道理、含义)较为隐蔽,需要认真阅读分析。
寓言轶事类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大多为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的最基本方法是弄懂谁、干什么、怎么干、有什么结果这四个问题。
实际上这四个问题包含了做一件事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
02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2022年高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精讲精练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文眼把握法;主旨领悟法/概括中心法;由果问因法;倾向揣摩法;领悟寓意法。
一、文眼把握法例:【2016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材料的核心问题是,面对市场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究竟应该怎么办。
小羽的做法不是打压,而是对造假者进行疏导和规范。
如何规范是考生应该关注的,也是立意的关键。
材料中的关键句是“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只要读懂了这些语句,立意就应该不成问题了。
但还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写作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个人生活体验,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
【立意】让规则为创新保驾护航【范文】漂其黑,守其白天不生小羽,万古如长夜。
我曾自怨处于如此的时代,诽谤丛生,怨声载途,以情为荣,以仿为乐,创新者沉下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但小羽——一位创业者,一位遭遇不公却不出怨声、谨守其职,勇改其制。
用一己之力更新社会的创业者,让我看到了黑暗森林中的一丝萤火。
曾经很喜欢《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知其黑,守其白,为天下式。
俗话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能如老子这般,如屈平这般,在烂醉的世间保持清醒,不已难能?但小羽告诉我们:漂其黑,守其白,方为天下式!市场完善之路何其修远,只有用行动与建设代替埋怨与指责,才能迎来真正公正的环境。
作文的行文思路规划

作文的行文思路规划写作文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而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就需要进行行文思路规划,合理安排材料和结构,使文章能够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以下是我给出的行文思路规划:1. 明确主题思路在写作文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思考要写的是什么,以及是要阐述问题、提出观点还是讲述故事等。
有了明确的主题思路,我们就能有目的地进行信息搜集和材料整理。
2. 收集相关资料对于要写的主题,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作为支撑。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采访、观察等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
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事实数据、实例、历史事件、引用名言等,用以加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 难点重点分析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需要对这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彻底理解,以便能有效地在文章中加以体现和解释。
4. 列出大纲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遵循逻辑和步骤。
因此,在正式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列出一份大纲,将要写的内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大纲可以包含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再细化为若干段落,用以统领全文的思路。
5. 引出开头开头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引起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述故事、引用名言、引发争议等方式来开头,并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
6. 渐进展开在文章的正文部分,需要逐步展开论述。
可以按照时间、空间、逻辑或分类等方式进行展开,分别阐述不同的观点或论据。
每个段落应有明确的主题句,用以介绍讨论的内容,之后展开具体论述。
每个段落的结尾要进行过渡,使文章的思路连贯。
7. 引用例证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我们可以引用事实、案例、名言等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通过提供具体的例证,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8. 提出观点和总结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们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总结全文。
可以对前面的论述进行归纳或总结,再次明确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材料作文的基本行文思路(1)引:开头概述材料大意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还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2)提: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跑了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3)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
开头引材料从材料切入,简要分析,引出论点。
中间联材料说理议论的时候用材料的主旨或关键词来贯穿、衔接,如果能把背景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镶嵌进去,那么会使文章与背景材料融合得更为紧密;结尾再扣材料,使材料与文章融为一体,同时又体现出文章对材料的引申、丰富和升华。
开头的写法:先概括引述所给材料的内容,稍作分析引申,马上在第一段的结束处(或另起一段)亮出自己的中心观点句。
例一、露珠的色彩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变幻,闪耀出锦上添花的动人缤纷;三色堇因为生长的土壤不同而变幻,在不同的土地上绽放出各异的灿烂……大自然尚且懂得美丽因自己的位置而异,生而为人,我们怎能不洞悉其中的道理?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露珠是透明的,没有颜色,只有附着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
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了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
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这首小诗,使我得到启示:一种物质在不同的事物上有着不同的景象。
也就是该从不同的方面看一件事情,所看到的景象会有所不同。
汕头一模读罢材料,思绪潮水般不断重复地拍打我的大脑:女孩为何能被录用?是笔试时拿的第一?不,经理应该知道,高分不一定高能;是她的诚实,坦言自己唯一的经验只是掌管过学生会的财务?不,没有经验的人是不符合经理的要求的。
是她的执着,不管是否录用,都请给我打个。
不,我想应该是她的那两块钱: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不属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我付话费。
两块钱,数目何其少哉!然而,从两块钱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女孩的优秀,又何其多哉!所以,我认为,是细节决定了成败。
这位女大学生,不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而放弃她执着追求的热情,换来了她笔试中的第一名。
这位女大学生,为了自己不被录用原因的执着,并通过自己的真诚,取得了这份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深会计工作。
对自己信念的执着应该是这位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然之由吧!人如果缺乏这一种执着,那么,要踏出这第一步何其难!肇庆市一模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
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
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
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
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
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人总是有一种占有欲的,就像那个爱花的学童想把那话占为己有一样。
可是往往就是由于这种占有欲而令许多美好的东西因此而消亡,所以,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放开她,美才会才会存在得更久。
历史被如纱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细心聆听时,总会有一串串的名字在大漠中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在篮球的王国——美国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第一次以状元秀的身份到NBA打球的中国人——姚明。
中国制造的姚明可以说是中国男篮的绝对主力,我们全国人民都以他为荣并且很爱他。
可是我们国家并没有让姚明只能在中国打球,相反,我们把他送出了祖国,到了遥远的NBA 去打球。
因为我们爱他我们便不能把他搂得太紧!姚明,让他到美国锻炼,所以才有了2004年我们中国篮球队打败世界冠军赛黑队闯入雅典奥运会八强的辉煌。
放开姚明,它的美才能在中国在世界上传递,他的美才能永存不朽。
百姓们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这是拆弹专家王百姓的真实写照。
10年间,一点五万枚炸弹,王百姓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斗争。
有人问他的妻子:为何让您的丈夫做这么危险的事?他的妻子平静地说道:因为他是一名警察,更因为我爱他。
确实是这样,正因为王百姓的妻子爱往百姓,所以她才放开他的丈夫,让王百姓去做应当做的事情,而不是把他捆在家中。
因为王百姓妻子的放手,才让王百姓成为中国最美的人,他因此感动了全中国。
两个苹果预示平平安安,这就是王百姓妻子深爱王百姓的真实写照。
我们中国人爱瓷器,但是我们并不把他放在中国,而是把他推广到全世界。
放在中国,它的美可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亡,但只要我们放开它,它的美才会拥抱不衰。
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有些美常常因为人的贪念而被时间悄悄掩埋,有时候常常由于自己的占有欲过强而令许多美因为我们的贪婪而从此消亡。
在滚滚历史洪流中,蒙蒙六朝烟雨中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
放手吧!只有这样,你才会拥有更多更长久的美,你的心灵也会因此得到升华。
2、把爱留下人生才美有一则材料说:西方某国家一位来到新教区的牧师,发现前任牧师的百株郁金香种在学校的路中常有学童采摘。
于是他便对那些采花的孩子解释说:花儿很美,是因它一直留在这里,然而更多的人也能欣赏到它的美丽,而当你把它摘去,它的生命就不再美丽,它的人生也不再有意义了。
读罢这则材料,掩卷而思,果真是启人深思,回味无穷。
因此,我终于明白了,花是如此,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的人生要活得更精彩,更辉煌,更灿烂,更美丽,就得把爱留下,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白朗宁说过:把爱带走,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座坟墓。
而我们来到这个地球是为了感受阳光和留下爱心的。
那就快点伸出我们的双手吧,把我们爱的阳光洒遍大地。
是谁?那曲爱的乐曲久久萦绕在空中永不散开;丛飞,是那个让我们看见地球上两个人(丛)相互取暖,相互关爱的丛飞。
他从第一眼看到失学儿童到被死神眷故为上一直把自己的时间和爱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他用后台筑建课堂,用歌声点燃梦想,他的歌声虽然没有往昔的嘹亮,可他的爱却感动了整个中国,赢得了最虔诚的敬意。
是谁?一支绝美的舞蹈让整个中国都感动了,是邰丽华。
花开是没有声音的,但很美丽。
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是上帝对她的安排,也许是她爱的鼓舞。
他的默契让姐妹们的心灵相通,于手臂间勾勒出爱鼓舞的力量,让更多的残疾人们勇于生存。
这样的人生有爱情不美吗?是谁?那挑着小竹篮行医于田垄的到底是何人?是李春燕,那个留下爱的种子的李春燕,她是苗乡大山最后的一个赤脚医生,她用瘦小的肩扛起了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徒的候鸟,她是苗乡的月亮。
她爱的光芒泻满了整个中国,她留下的爱感动了整个中国,她的人生最美。
人生处世,殊为不易。
而面对人生,莫非是直面人情世故。
只要把爱的种子种下,那收获的一定是美丽人生的果实。
人生,入则红尘滚滚,志得意满;出则清风徐来,神清气爽。
当你真正意义上达到把爱留下的境界以后,你便达到入也自由出也自由的境界,你便成就千古潇洒。
如此的人生,何不美乎?3、美丽之花开在教育枝头上繁华是美丽的,他们装点着整个世界,给四处带来五彩斑斓。
但被糟蹋过的鲜花还能成为一种高档的装饰品吗?在人为的因素下,不经过教育,相信很难收获一片芳香。
教育从这里开始,美丽的鲜花再次绽放。
我们是从无知的世界来到这个充满舍弃色彩的世界中。
我们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他们让我们毫无保留地释放喜悦之情。
而过中会掺杂着不正确的方法,有时是小小的错误,而有时确实大大的错误。
所以,我们需要教育,需要一个人指引我们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教育是本,善良是心。
孔子这位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我们的后世人。
他教导学生,并不会以责骂学生作为准则,而是以善行来教会弟子读书与做人的道理。
让他的弟子自圆其说,虽过中不符合到一之事,有骄傲自大之为,可孔文子总是用善心教育引导、感化他们。
所以,孔文子的弟子也都有所作为,甚至成为名垂千古的名人。
这就是美丽之花开在教育枝头上。
教育是根。
香港首富李嘉诚,是多少商业人士所羡慕的人物,甚至有多少人联想到做他的子女是一种何等的幸福。
然而,热心于教育的慈善家李嘉诚先生,却不会溺爱自己的子女,而是教育他们要自力更生,开创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因为世界上是没有不靠成功而达到目标的人。
所以因为李嘉诚的坚持,他的儿女们都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而他自己,也因为没有太多顾虑,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也是以善教成就了许多人。
当年有位女钢琴手,在迫于生计冒充她的名诗李斯特的学生举办音乐会。
而李斯特非但没有责骂她,而是当场指导她的不足之处,并帮她作出了修改,最后还让她放心地演出。
这不仅化了小女孩的尴尬,而且成就了他的梦。
诗李斯特的教育,让音乐界由开出了一朵美丽的鲜花。
每一人对待同一样事物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就像牧园中的花,不教育他人去保护它们,那他们永远不会给别人带来芳香。
只有善于教育的人,那花才会越发开得灿烂。
美丽之花开在教育枝头上,还容质疑他们是否美丽吗?4、不独占,分享美,拥有恒春花秋月,斜阳草树,琳琅的古董,吹笛的老人。
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爱花种树的人没有把花草树植在自家围墙里,而是让大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收藏家们没有把古董收藏在保险柜里,而是让大家一起欣赏;老人们不会在紧闭的房间里吹笛,因为他们的感情和快乐需要分享。
世界上有太多美丽的事物让我们喜爱。
但是美丽需要分享,爱,不是占有。
只有分享美,分享爱,才能永远拥有爱和美。
分享美和爱,获得永恒。
文特森·凡高为那阳光下怒放的向日葵而感动,他决定记录这永恒的美。
但是他并没有把向日葵全都据为己有,而是在心中仔细领会向日葵的神韵,再将它们展示在画布上,那著名的《向日葵》显示出非凡的活力,是凡高心灵的写照,他因此获得永恒。
莫扎特,这位天才音乐家,有感于一首法国民歌,创作出了《小星星变奏曲》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普契尼,听过中国民歌《茉莉花》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这首优美歌曲录入自己的歌剧《图兰朵》中,使其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