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联之悟

合集下载

读名人自题联感悟

读名人自题联感悟

读名人自题联感悟作者:王昌大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09年第06期对联。

以其千姿百态的身影。

普及到我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愿书之与读者共赏共享。

名人的自题联。

有多种表达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

1养其心。

促其寿。

明朝郑成功题写的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上联说明了“寡欲养心”的健身之道,下联表明了“读书至乐”的养生之理。

读书的好处很多,常人只看重它可以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殊不知,读书人还可以从中获得调节情感、平衡心理、淡化郁情和修身养性的乐趣。

清代两广总督张之洞写的养生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成却病方”。

它阐明“无求”和“不饱”都是健生的法宝。

限制饮食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

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的一副对联“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上下联分别阐明了“为善乐”和“读书香”的养生之道。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可以得到许多精神安慰,由此产生的温暖和快乐,有助于解除精神紧张。

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有利于健康长寿。

清人郑板桥题写的厨房对联“青菜萝h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此联高度概括了他的日常饮食特点:常吃粗粮,饮天然水泡的菊花茶。

多吃素菜有益健康。

2明其志,壮其节。

明朝杨继盛被严嵩诬陷下狱,临刑前。

挥毫在狱壁上写下“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一联,表达其面对强暴宁死不屈的高尚品格。

李大钊同志十分崇敬杨继盛的为人,把杨联中的“辣”字改为“妙”字,作为自己一生的战斗箴言。

我们现在看到的《李大钊选集》扉页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一联,便是李大钊的手迹。

明代吏部尚书王恕,为官清廉,任人唯贤。

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馈遗”、“苞苴”都是指贿赂。

他以此联告诫人们,切莫以贿赂买官卖官,并以此自律,清代潘先珍,任蓬溪县令时,在县衙堂上自题一联“扪心自渐兴利少。

极目只觉旷官多”。

他自己为帮助百姓兴利太少而深感惭愧,同时,又警戒自己不能像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吏一样。

关于读书的对联大全

关于读书的对联大全

读书的对联关于读书的对联大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对联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对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的对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书的对联1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上联: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上联:身体好学习好品质更须好下联:做题难练字难用功都不难上联:业精于勤荒于嬉下联:行成于思毁于随上联:好好学习下联:天天向上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下联:白首方悔读书迟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傍百年树下联:读万卷书上联:读书破万卷下联:下笔如有神上联:养心莫若寡欲下联:至乐无如读书上联:精神到处文章老下联:学问深时意气平上联:世间唯有读书好下联:天下无如吃饭难上联:读古人书下联:友天下士上联:少年说剑气横斗下联:长夜读书声满天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下联:白首方悔读书迟上联:窗间白发催愁境下联:烛底苍头劝读书上联:书卷多情似故人下联:晨昏忧乐每相亲上联:读书不知味下联:不如束高阁上联:读书已过五千卷下联:此墨足支三十年上联:书从疑处翻成悟下联:文到穷时自有神上联:真读书人天下少下联:不如意事古今多上联:至乐无声惟孝悌下联:太羹有味是读书上联:都无做官意下联:唯有读书声上联:闭户读书真得计下联:当官持廉且不烦上联:读书身健即为福下联:种树华开亦是缘上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下联:从无字句处读书上联:愿乘风破万里浪下联:甘面壁读十年书上联:韬略终须建新国下联:奋飞还得读良书上联:有关国家书常读下联:无益身心事莫为上联:板凳要做十年冷下联:文章不写一句空上联:绝交流俗因耽懒下联:出卖文章为读书上联:有打瞌睡豪杰下联:无不读书神仙上联:有奇书读无他好下联:与古人游何所期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下联:良友来时四座春上联:鸟欲高飞先振翅下联:人求上进多读书上联:文要醒人方为贵下联:论当济世始称真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做舟上联:有书藏满案下联:惟德自成邻上联:万卷读书如好友下联:一樽谈笑伴高人上联:长留天地无穷趣下联:最爱书田不老春上联:伴我书千卷下联:可人花一帘上联:轻研竹露栽唐句下联:细嚼梅花读汉书上联:若知天下事下联:须谈古今书上联:风月一庭为良友下联:读书半榻是严师上联:开卷有益益临此境下联:寓教于乐乐在其中上联:世间惟有读书好下联:天下无如吃饭难上联:养心莫若寡欲下联:至乐无如读书上联:退笔如山未足珍下联:读书万卷始通神上联:读书必提要下联:处世在通情上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下联: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上联:求知识学海探宝累亦喜下联:追科学书山寻珍苦也甜上联: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下联:书山高万仞惟有勤奋者能攀上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下联:最有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上联: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下联: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上联:书声读落三更月笔阵扫开万里云下联:驰笔常苦夏日短展卷不厌冬夜长上联:读书心存志远下联:实践悟出真知上联:脚下行路千里远下联:腹中贮书万卷多上联:窗间白发催愁境下联:烛底苍头劝读书上联:精神到处文章老下联:学问深时意气平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下联:奋飞还得读良上联:读书已过五千卷下联:此墨足支三十年上联:读书身健即为福下联:种树华开亦是缘上联:读书破万卷下联:下笔如有神上联:读书不知味下联:不如束高阁上联:都无做官意下联:唯有读书声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上联:故作轩窗掩苍翠下联:要将弦诵答潺湲上联:天资聪颖慧根尚在下联:生性懒惰才智枉存上联:自学好学勤学学而自用下联:无思厌思废思思而无功上联:玉不琢不成器下联:人不学不知道上联:学如黄鹤习如鹊下联:勤如羽翼奋如翅上联:懒惰厌学难成器下联:勤奋博学出状元上联: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下联: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上联:胸中万卷风雷动下联:无端直奔笔下来上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下联:学富五车不为多读书的对联2上联:读万卷书,解天下百般疑下联:问千次题,记世间十斗法上联:读诗书礼易,读出书香境界下联:品酸甜苦辣,品尝百味人生上联:伴经典成长,开启人生智慧下联:与圣贤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上联:安塞腰鼓,千万壮士将此响下联:蓬莱文章,无数青年把书读上联:读好书,孔门三千皆成大气下联:阅万卷,师生近万各显风云上联:振兴中华,扬民族文化下联:勤于读书,显外校风采上联:喜怒哀乐不知从何谈起下联:爱恨情仇来自其中启迪上联:四壁书香就着一壶清酒下联:满园墨韵配上半盏酽茶上联:吃鲍参翅肚让肠胃享受下联:尝经史子集使脑筋充实上联:遨游书海,与经典同行下联:漫步书廊,与名书为伴上联:博览群书成就伟大事业下联:遨游书海铸造书香人生上联:《简爱》磨练生存意志下联:《复活》唤醒精神良知上联:格物致知明世间沧桑事下联:知礼笃学做外校读书人上联:追求梦想,科学知识是路下联:实现理想,勤奋读书为梯上联:寻月望月怜月,月月迷醉下联:读书赏书惜书,书书静心上联:瑕不掩瑜,缘于玉之温润下联:弊不遮美,本因人之博识上联:施绿色教育,求和谐发展下联:读古今书籍,育优良品德上联:茉莉百合桂花,各具香味下联:老舍鲁迅巴金,皆有风情上联:路行万里,踏出醉人前景下联:书读百卷,引来扑鼻花香上联:开卷有益,知识就是力量下联:自强不息,成功有赖耕耘上联:进得去自能阅尽诸般人生下联:出得来方可悟透许多世界上联:艰艰苦苦园内蜜蜂齐采蜜下联:辛辛勤勤校内学子喜读书上联:代代书生百家争鸣生风雅下联:莘莘学子齐聚一堂享书香上联:古存大唐书香飘逸传华夏下联:今有中国书声朗朗响中华上联:方尺之大藏尽古今千秋事下联:寸指之厚容纳天地万物理上联:储藏二酉下联:汇集百家上联:书囊应满三千卷下联:人品当居第一关上联:韬略终须建新国下联:奋飞还得读良书上联:读书不知味下联:不如束高阁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下联:白首方悔读书迟上联:读书心细丝抽茧下联:练句功深石补天上联:文要醒人方为贵下联:论当济世始称真上联:书以常读乃及远下联:山因直上而成高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下联:良友来时四座春上联:好山水游其人多寿下联:有诗书气生子必才上联: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下联: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上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下联:恨无十年暇尽读其书上联:书山觅宝下联:学海泛舟上联:好事流传千古下联:良书惠播九州上联:才如湖海文始壮下联:腹有诗书气自华上联:真读书人天下少下联:不如意事古今多上联:少年不知勤学早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上联:读书众壑归沧海下联:下笔微云起泰山上联:学不知足下联:业精于勤上联:开卷有益知识就是力量下联:自强不息光阴贵于黄金上联:发愤识遍天下字下联:立志读尽人间书上联:未能一日寡过下联:恨不十年读书上联:有奇书读无他好下联:与古人游何所期上联:书从疑处翻成悟下联:文到穷时自有神上联:读书破万卷下联:下笔如有神上联:苦读有恒下联:好学无时上联:世间唯有读书好下联:天下无如吃饭难上联:读书好经商亦好学好更好下联:创业难守成亦难知难不难上联:立志俯存千载想下联:闲淡无过五分钟上联:有打瞌睡豪杰下联:无不读书神仙上联:精神到处文章老下联:学问深时意气平上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下联:从无字句处读书上联:读书身健即为福下联:种树华开亦是缘上联:若知天下事下联:须读古今书上联:读古人书下联:友天下士上联:窗间白发催愁境下联:烛底苍头劝读书上联:闭户读书真得计下联:当官持廉且不烦上联:萃古今之着作下联:罗中外之篇章上联:千里见书如见面下联:万山遮目不遮心上联:有关国家书常读下联:无益身心事莫为上联:青春未老秉烛破夜下联:年华正茂闻鸡起舞上联:古今多少世家无非积德下联:天下几多圣贤还是读书上联:书城高大能藏道下联:心底光明始爱才上联:移门欲就山当榻下联:补屋常愁雨湿书上联:养心莫若寡欲下联:至乐无如读书上联:板凳要坐十年冷下联:文章不写一句空上联:歌枕旧游来眼底下联:掩书余味在胸中上联:修业勤为贵下联:得意文必高上联:开卷神交天下士下联:着书学立一家言上联:忠孝两字传家国下联:诗书万卷教子孙上联:得意无如书味好下联:可人还是菜根香。

巧联妙对 对古联今——2009年中考对联题题型类析

巧联妙对 对古联今——2009年中考对联题题型类析
人 物 和 相 关 内 容 . 给 出 的 上联 拟 写 下 联 。 为 上联 : 贝多 芬 呕 心 沥血 谱 名 曲
下联 :
答 案 示 例 : 唐 三藏 跋 山 涉 水求 真 经 一
四、 注 新 闻 时 事 关
二 、 廖 沙 千辛 万苦 度 童 年 阿
“ 家事 国事 天 下 事 事 事 关 心 ”语 文学 习要 关 注 生 活 的各 个 方 面 . 时 政 的 了解 也是 一 个 学 生 必 须 具 备 , 对 的基 本 素 质 . 合 对 社 会 有 关 人 物 的 了解 , 行 对 联 的 考查 , 是 对 学生 基 本 素 养 的 培 养 。 结 进 也 8( 9柳 州 市 ) “ 柳 州 成 就 ” 动 中 , 丽 同 学 写 下 了下 面 一 则 消 息 , 你 根 据 这 则 消息 的 内 容 , .O 在 书 活 小 请 采
这 一 题
学 习课 文 后 , 运用 对 联 的形 式 . 查 学 生 对 课 文 内容 或诗 词 的 把 握 , 养 学 生 的 概括 能力 、 解 能 力 , 考 培 理 也 是让 学 生 锤 炼 语 言 技 能 的 一 种好 形式
1( 9绥化 市 ) 了《 .O 读 三峡 》 , 结 三 峡 的 景 物特 点 , 下 面 的 对联 补 m 上联 。 后 总 给
3( 9 台州 市) 书 香 台 州 】 在 南 宋 时期 , .0 【 早 台州 便 是 一 个 民重 耕 读 、 院 绰 立 的东 南 文 化 之 邦 。 时 在 台 书
州任 职 的朱 熹 , 将 自己 的儿 子 送 到 当地 的 书 院就 学 , 赋 诗 《 子 入 板 桥 桐 江 书 院勉 学诗 》 下 面是 其 中 的 也 并 送 。

八年级语文读联之悟

八年级语文读联之悟

• 把对联比喻成“窄窄 的田垄”,“十粒五 双的金穗”比喻对联 的几个、十几个字。 是说对联词雅句丽, 音谐旨远,具有文学 和审美价值,读后能 让人获得极大的精神 享受,就像农民丰收 的喜悦。
•赏
•买 •悟
• ——爱
小结
• 本文以读联——悟联——爱 联为线,,重点写自己对对联 的感悟,以及所获得的美的享 受,表达了对对联的无比喜爱 之情。
冯矿伟 https:///fengkuangwei/
“读书、写作、做人、养生” 四类对联的感悟,概括了一个人 的主要精神生活内容。
再读课文,谈理解
• 默读1、2段,说说作 者为什么选择读对联。
• “这窄窄的田垄上, 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 穗来”的含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作者对对联的感情是 什么?从哪些地方可 见?
读联之悟
目标
• 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 的感悟 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 识 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 的精练的审美价值
导入
• 我国现化文学家郭沫若在儿时曾与同伴一起到寺庙里偷桃子吃。和 尚找到了私塾的先生,向他告了状,于是先生就在孩子中查问究竟是 谁偷吃了桃子,而所有的孩子都不承认自己偷吃了桃子。先生一气之 下,动手写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用以挖苦偷桃的孩子,并说,谁要是 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 郭沫若看了看,只见纸上写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笑了一笑,回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古人把攀桂步 蟾宫用以比喻考中状元,形容大有作为。郭沫若在他对的下联中对自 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未来的前途都充满了自信,因此,他不无诙谐地回 答先生:“昨日偷桃吃有我,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也有我。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读联之悟》同步练习 鄂教版 (1)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读联之悟》同步练习 鄂教版 (1)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读联之悟》同步练习及答案[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

(3分)(烟台中考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给加点的字注音。

(1)深层的底蕴.(),只有悟,才能获得。

(2)联意明白,不须诠.()释。

(3)下联赫.()然宣告:虽只“一字空”,也不可有!3.先补充完整词语,再解释词语。

(1)言()意():(2)不()余力:(3)闻鸡起():4.揣摩语言:谈谈你的理解。

(1)“笔墨漫教忙里错,声名只怕老来低”(2)“何物媚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3)这窄窄的田垄上,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穗来5.填空。

(1)《读联之悟》主要阐析了作者在阅读对联时的,提到了关于、、、、方面的对联给人的深刻启示,表明了作者对“联”的之情。

(2)作者是,本名,系国家级作家,著有诗集、散文诗集、抒情歌词集、散文集、歌词理论集等11种。

曾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金奖。

(3)对联,雅称,俗称。

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①要字数,断句。

②要平仄,音调。

③要词性,位置。

④要内容,上下。

(4)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2分) (湖北黄冈中考题)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纸上读来终觉浅/,L,,中悟出始知深”。

此联是关于读书的。

意在:读,是重要的;悟,是更重要的。

读而不悟,只能认识表层;深层的底蕴,只有悟,才能获得。

读后感悟怎么写

读后感悟怎么写

读后感悟怎么写阅读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当我们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部电影时,我们往往会被其中的情节、人物或者道理所吸引,这种吸引力会让我们深思熟虑,以及对于生活的种种思考。

读后感悟,就是我们在阅读之后,从中获得的心灵的触动和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读后感悟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首先,读后感悟要体现个人思考和独特观点。

每个人的阅读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写读后感悟时要注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被他人的观点所左右。

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来展示对于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这样的读后感悟才更加真实和有说服力。

其次,读后感悟要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

读后感悟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应该是一种有条理的思考和总结。

在写作时,可以先提出中心思想,然后分析中心思想的产生原因,以及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作品中的片段或者对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最后,通过总结提出自己的结论,展示自己的思考和领悟。

这样的写作结构可以使读后感悟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另外,读后感悟要注意与作品的联系和引申。

当我们读完一个作品后,不仅仅是应该停留在作品本身,还要思考作品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

比如,可以将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或者将作品中的道理和价值观引申到现实社会的问题上去思考。

通过与作品的联系和引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意,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读后感悟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相联系,从而使文章更有思想性和深度。

最后,读后感悟要言之有物,避免空洞和废话。

当我们写读后感悟时,应该注意避免空洞和废话的情况。

在写作时,要注意具体的细节和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可以通过引用作品中的描写和情节来充实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同时,要注意用精准的语言和准确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这样的读后感悟才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思想和感悟。

读联之悟的教学教案设计

读联之悟的教学教案设计

读联之悟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学生能够创作出有意义的对联。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对联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创作,提高对联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对联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生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对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对联的平仄、对仗和意境的把握。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对联。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创作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对联,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实践创作法:学生动手创作对联,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对联案例、示范创作过程。

教案、课件: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纸、笔:供学生练习书写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对联的特点和魅力。

学生分享对对联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对联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创作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经典对联,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

学生发表自己对对联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创作:教师示范对联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尝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创作对联。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作心得和经验。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反馈。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对联作品,分享创作成果。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和表达能力。

评价学生在实践创作中的表现,包括对联的平仄、对仗和意境等方面。

2. 作品性评价:评价学生对联作品的创意、结构和表达效果。

评价学生在作品中的个性化和独特性。

20、读联之悟

20、读联之悟

20、读联之悟个性化修改三维目标1、读懂文章所列举的几副对联,理解作者的感悟2、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3、理解对联这种文学样式所反映出的语言的精练的审美价值教学重难点:从文中的对联体会和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现化文学家郭沫若在儿时曾与同伴一起到寺庙里偷桃子吃。

和尚找到了私塾的先生,向他告了状,于是先生就在孩子中查问究竟是谁偷吃了桃子,而所有的孩子都不承认自己偷吃了桃子。

先生一气之下,动手写了一副对子的上联,用以挖苦偷桃的孩子,并说,谁要是对出下联就可以免罚。

郭沫若看了看,只见纸上写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笑了一笑,回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古人把攀桂步蟾宫用以比喻考中状元,形容大有作为。

郭沫若在他对的下联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未来的前途都充满了自信,因此,他不无诙谐地回答先生:“昨日偷桃吃有我,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也有我。

二、研读课文1、自读课文,把握作者对于对联的感情。

作者对对联充满了喜爱之情。

①直接表达―――文末“我对联,爱之深深”②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对联由衷的赞美和欣赏。

如第一段“幸好,找到了”,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欣喜,与文章开头的两个“越来越”连系起来,自然让人体会到作者由此所获得的满足和愉悦。

又如,第八段的一个问句“我是哪一种呢?”一个感叹“千万当心别被人划入半瓶和半罐子哪一类去!”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完全融进对联所引入的思考,是一种更加深沉的爱。

2、学习主体部分:①背诵八幅对联②感悟对联之美③交流对联之美先从内容上品味⑴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本联谈读书,具体谈的是读和悟的关系,告诉我们要中“悟”。

⑵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本联谈读书,告诉我们要善疑,不遗余力地去“思”。

⑶板凳要坐三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本联谈写作,说的是写作的态度。

强调要“冷”,即沉得下心来,坐得住,不浮躁,不急躁。

“浮躁”是只停留在浅层次,只求做表面文章;“急躁”是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两者都不可取,,都不是“冷”,而是“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
• 买 • 悟
• ——爱
小 结

本文以读联——悟联——爱联 为线,,重点写自己对对联的 感悟,以及所获得的美的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达了对对联的无比喜爱之 情。
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他鱼肉百姓,无恶 不作,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有一年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李家更 不用说了。李财主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在大 门的两旁,对联是: 父成龙,子成龙,代代全成龙; 父发财,子发财,辈辈都发财。 同村一位穷秀才看了对联,沉思了一会便离 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财主的门前围满了一大群看热闹的 人,他们有说有笑,议论纷纷,大家都称赞道:“改 得好,改得好!” 门外吵嚷声惊动了李财主,他以为人们在称赞他的对 联,忙打开大门,一看门上的对联,立时气得昏倒在 门前的台阶上。 原来,李财主门上的对联,被秀才改成了: 父成聋,子成聋,代代全成聋; 父泼财,子泼财。辈辈都泼财。 为了这副对联,李财主整整病了一个多月,人们无 不拍手称快。
辨析
田垄(lǒng) 金穗(suì ) 马厩(jiù) 赫然(hè)俚语(lǐ) 罐子(guàn) 谨防(jǐn) 苦口婆心: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底蕴:事情的具体内容
课堂要求:请你简短的语言概括作者所悟的道理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为人师表诲而不倦,替国树才教必有方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二。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
花开花落年年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读了哪八副对联? 2作者有什么感悟? 3八副对联间有何关系?
“读书、写作、做人、养生”四类对联的感悟,概 括了一个人的主要精神生活内容。
再读课文,谈理解
• 默读1、2段,说说作 者为什么选择读对联 。
• “这窄窄的田垄上, 却长出十粒五双的金 穗来”的含义? • 作者对对联的感情是 什么?从哪些地方可 见?
• 把对联比喻成“窄窄 的田垄”,“十粒五 双的金穗”比喻对联 的几个、十几个字。 是说对联词雅句丽, 音谐旨远,具有文学 和审美价值,读后能 让人获得极大的精神 享受,就像农民丰收 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