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双线结构的研究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1)

简答题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1、“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剧场性,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2、关汉卿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3、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4、擅于设置悬念,是关汉卿注重剧场性的另一个特点。
5、关汉卿的戏剧语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
2、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1、北杂剧一本四折,有楔子;南戏长达数十出,无楔子。
2、北杂剧以正末(正旦)一人主唱;南戏以生旦为主,各色皆可以分唱。
3、北杂剧每折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可以换韵。
4、北杂剧用北曲,多刚劲粗犷;南戏用南曲,多柔婉缠绵。
5、北杂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套曲;南戏一出中可变宫调。
6、北杂剧动作提示叫“科”;南戏曰“介” 。
3、《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
(蔡伯喈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这种软弱性格与他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紧密联系,不过也有请有欲。
赵五娘形象善良朴素、刻苦耐劳,在饥荒年岁,典尽衣衫,自食糟糠,独力奉养公婆,后又营葬筑坟,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磨难。
)(2)情节结构上富于匠心:双线结构,用双线索交错发展。
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3)人物语言个性化。
即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并且富于动作性。
4、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
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更加灵活多变,采用特有的“衬字”方式。
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5、袁宏道:《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
”1)贯穿着一种“狂傲”的叛逆精神。
2)曲词艺术上,本色而高华爽俊、秾丽奇伟,堪称曲中豪放派。
3)在杂剧形式上的突破:一是结构体制,或一出,或二出,或五出,使元杂剧的规矩荡然无存;二是曲调体式,或用北曲,或用南曲,有时自出机杼,自由运用,别开生面。
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双线结构的研究

一、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4(一)汤显祖其人 4(二)“临川四梦”创作概述 5二、戏剧与双线叙事结构 6(一)双线结构 6三、“临川四梦”的双线结构 7(一)经典双线结构——《紫钗记》 7(二)双线结构的新变——《牡丹亭》 8(三)突破双线结构的《二梦》 9(四)双线结构在临川四梦中的作用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0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双线结构的研究摘要汤显祖是我国明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
他作品中的四部传奇剧作《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后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是我国戏曲文学中超今冠古的作品。
可与莎士比亚、关汉卿等国内外著名戏剧家的著名作品相比拟,屹立于戏剧文学之林,为后人所敬仰赞赏,一直影响至今。
就戏剧文学及舞台剧本的方面来看,“临川四梦”的地位非常,其在艺术研究方面的造诣之高超为后人所称叹。
汤显祖对人生哲学的探究也有其独到之处,对于剧中人物的内心描写刻画入微,角色性格也千秋百态,方方面面在我国传统戏剧中都无人可比,在世界戏剧界比较,也只有莎翁可与其一争高下了。
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代表的明清传奇多采用生、旦双线叙事的结构, 这种戏曲作品的双线叙事结构起源于古代诗歌的对唱形式。
双线结构既显现出作品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等戏剧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戏剧性“紧张性”“曲折性”“集中性”的戏剧美学特征。
这一作用在“临川四梦”的《紫钗记》与《牡丹亭》中更为显现。
关键词汤显祖;双线结构;临川四梦IIIAbstractTang Xianzu was a great writer and dramatis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China. The four legendary dramas in his works, "Purple Dragonfly", "Yueji", "Nanke Chronicles", and "The Peony Pavilion" (lat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Four Dreams of Linchuan"), are the supersedes in Chinese opera literature. Ancient works. Compared with Shakespeare's and Guan Hanqing's famous works of famous domestic and foreign dramatists, he stands in the forest of dramatic literature and admires and admires for later generations. In terms of dramatic literature and screenplay, the status of “Linchuan Four Dreams” is very high. Its superb achievements in art research are regard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s sighs. Tang Xianzu's exploration of philosophy of life also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s. For the character's inner portrayal,the character's character is also varied. Every aspect is unmatched in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drama.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drama, only Shakespeare is compared. Can compete with it.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epresented by Tang Xianzu's “Linchuan Four Dreams”us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wo-lin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life and dan. The double-lin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is opera's works originated from the form of singing of ancient poetry. The two-line structure not only shows the drama'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such as drama conflict and drama situation, but also embodies dramatic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ension, twists, and concentration. This effect is more apparent in the "Purple Dragonfly" and "Peony Pavilion" in "Linchuan Four Dreams."Keywords: Tang Xianzu Linchuan Four Dreams Double Structure一、汤显祖与“临川四梦”(一)汤显祖其人在十六世纪的世界剧坛上,两位戏剧之星闪耀而出,一位是英国的莎土比亚,一位是中国的汤显祖。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与《临川四梦》解读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与《临川四梦》解读汤显祖(1550-1616),字一野,号临川,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家。
他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剧本,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牡丹亭》和《紫钗记》,而《临川四梦》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明代四大梦剧之一。
本文将从汤显祖的生平背景、《临川四梦》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以及该剧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这部戏曲进行解读。
生平背景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
他早年师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并受到程朱理学的熏陶。
汤显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就颇有声誉,他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还擅长戏曲创作,对明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川四梦》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临川四梦》是汤显祖晚年的代表作品,写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这部戏曲描写了四个梦境中的故事,通过对人性、情感、人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理想等议题的思考。
该剧的主要人物有梦中人、唐玉龙、唐萍、青娥、佳梦子等,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着悬疑和神秘色彩。
通过这四个梦境,汤显祖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梦境与现实的关系、爱情的多姿多彩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境况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临川四梦》的艺术特色这部戏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在形式上,该剧融合了汤显祖的戏曲、诗词和散曲的创作风格,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
其次,在内容上,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作者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整个剧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此外,该剧还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教信仰等,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这部戏曲还展现了汤显祖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对人性、命运的深刻洞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临川四梦》是汤显祖晚年的一部杰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明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部戏曲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汤显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还能够领略到明代戏曲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国学《“临川四梦”》赏析

国学《“临川四梦”》赏析“临川四梦”【概说】“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
其中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是入世的,追求“情至”的:《紫钗记》中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却被卢太尉设局陷害,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故事。
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是出世的,希望超越尘世:《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fén)于梦中做了大槐安国的驸马,担任南柯太守,梦醒后皈依佛门的故事。
《邯郸记》描写了卢生梦中考中状元,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醒来,方知是黄粱梦,因而悟道的警醒。
汤显祖在“四梦”中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以虚幻的记梦方式,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在中国杂剧中是无与伦比的。
【故事锦囊】汤显祖是我国明代的戏剧家,年轻时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他13岁时拜当时的知名学者罗汝芳为师,阅读了大量的书,明白了做人的德行。
汤显祖21岁的时候,考中举人,闻名乡里。
当他准备入京参加会试时,恰好当时宰相张居正的一个儿子参加会试,但才学平平。
张居正听说汤显祖的才华,想让汤显祖代他儿子考试。
汤显祖认为替人代考有失道义,断然拒绝了。
张居正死后,汤显祖已经34岁了,才去参加会试,考中进士。
入仕后,汤显祖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时,因秉性耿直,上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时被降职,后来担任浙江遂昌知县,因不肯讨好权贵被免去官职。
官场上受到的打击,使他对仕途心灰意冷,弃官后开始了戏剧创作。
汤显祖写剧本的时候,经常不自觉地融入角色之中。
写到悲痛时,他会和戏中人物一起痛哭。
他写《牡丹亭》期间,一天他的夫人到处都找不见他,有些着急。
天快黑时,她才发现汤显祖伏在后院一个草垛旁哭泣,哭得十分伤心。
明清传奇精选稿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作品主要特色。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有哪些重要创造?//“临川四梦”艺术成就。
//分析比较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答:“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
《紫钗记》是作者对个人旧作《紫箫记》的加工、改写,表现霍小玉在爱情上的坚贞;《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南柯记》、《邯郸记》是汤显祖的晚年作品,分别取材于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和《枕中记》,写人生无常、宦海风波。
综观“临川四梦”,我们可以大致作一些比较。
从题材内容上看,《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戏或日政治问题戏。
儿女风情戏主要以单向型或双向型的爱情中人为描摹对象,例如霍小玉对李益是十分强烈的单向恋爱,杜丽娘与柳梦梅则是奇幻而又统一的双向恋爱。
在风情戏中,女性是占主体地位的,男子则相对处于从属的地位。
在政治戏中,男子则是占主要和绝对的位置。
尽管淳于棼和卢生都是扯着老婆的裙带往上爬的,但裙带也只不过是男性中心世界的引线而已。
从审美倾向上看,风情戏的主要基点是对人物发自内心地肯定,充满热情地赞颂。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恋,有若金童玉女的般配,堪称青春的偶像、挚爱的化身。
而政治戏的基点在于对主要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否定。
《邯郸记》中自上而下,权贵者无一不贪婪,发迹者无一不腐败,所以政治戏始终以揭露和批判作为审丑手段。
风情戏中的儿女情往往是真善爱的体现,政治戏中的官僚行径则无一不是假恶丑的典型。
前者寄寓着作者对人生的肯定与期望,后者则表现了对生存环境无可救药的痛心疾首。
从哲学主张和理想皈依上看,汤显祖的风情戏时刻高举真情、至情的旗帜,而政治戏则反映出矫情、无情的可憎可恶。
风情戏不仅在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充沛的理想,而且这种理想和最后权威的裁决是一致的。
霍、李的团圆最后还是借助圣旨的权威才得以成就,杜丽娘亦是让皇上充当了证婚人的角色。
汤显祖小说《牡丹亭》中的“双线”艺术特色

汤显祖小说《牡丹亭》中的“双线”艺术特色
于诗语
【期刊名称】《文化产业》
【年(卷),期】2024()1
【摘要】《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在古典戏剧结构与叙事艺术方面开创了新篇章。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双线”叙事方式使得爱情与政治两大主题得以相互映照,互为背景,彼此交织,形成了一种丰富而又细腻的叙事结构。
与此同时,《牡丹亭》对空间叙事的深度运用使得虚与实、梦与醒的界限变得模糊,使观众产生对真实与虚幻、生与死的深度思考。
现探讨《牡丹亭》中“双线”艺术特色的起源、发展应用及其对后世戏剧的影响,期望能够对古典戏剧的传统与创新有所了解,并为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一些启示与思考。
【总页数】3页(P31-33)
【作者】于诗语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伉俪绝唱《牡丹亭》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艺术追求
2.汤显祖的宾白艺术——以《牡丹亭》为例
3.试析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岭南印迹
4.莎士比亚和汤显祖
的创作观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中死亡情节的影响5.明代戏曲插图中的白描艺术探微——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精华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文化精华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文化精华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是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前两者是儿女风情戏,后两者是社会风情剧。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汤显祖的一位同时代人王思任,在概括“临川四梦”的“立言神旨”时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
应该说,这个评论颇有见地,或许指出了汤显祖梦文化的美妙情境。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自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汤显祖是明代伟大戏剧家,“临川四梦”也可列为中国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著作相比,辉耀在世界文学之林,让后人赞赏不已。
从戏曲文学及舞台演出剧本的角度而言,“临川四梦”的地位更是突出,其艺术造诣之高,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可说在中国昆剧传统中无与伦比。
真要做个恰当的类比,则莎士比亚在西方戏剧中的地位庶几近之。
汤显祖的时代,是距今四百年前的晚明,当时文坛注重的创作主流,是诗文而非戏曲。
社会风气视戏曲为小道,而社会精英的主要精力则投放在唐诗宋词、唐宋古文之上,唱和诗词,精研“时文”(即八股文)。
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则以复古为创新的手段,打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旗号,建构文学的新典范。
汤显祖则不同,他虽然在当时以诗文着称,承绍魏晋骈俪辞藻的华丽,展现了个人独特的风格,被人誉为一代才子,却倾心创作了临川四梦。
他对戏曲创作的态度十分认真,不但不亚于创作诗文,甚至因为戏曲的特殊艺术形式可以表达人生际遇的错综复杂,可以通过不同角色而呈现多元的社会处境,可以借着不同的口吻说出世态人情的各种面貌。
说到诗词文章,显祖的戏曲里有诗词文章;说情节构筑的起承转合,他的戏曲里有起承转合;说人生哲思的深刻思考,他的戏曲里有深刻思考。
《临川四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临川四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临川四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临川四梦》是明代四部传奇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4(一)汤显祖其人 4(二)“临川四梦”创作概述 5二、戏剧与双线叙事结构 6(一)双线结构 6三、“临川四梦”的双线结构 7(一)经典双线结构——《紫钗记》 7(二)双线结构的新变——《牡丹亭》 8(三)突破双线结构的《二梦》 9(四)双线结构在临川四梦中的作用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0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双线结构的研究摘要汤显祖是我国明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
他作品中的四部传奇剧作《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后被合称为“临川四梦”),是我国戏曲文学中超今冠古的作品。
可与莎士比亚、关汉卿等国内外著名戏剧家的著名作品相比拟,屹立于戏剧文学之林,为后人所敬仰赞赏,一直影响至今。
就戏剧文学及舞台剧本的方面来看,“临川四梦”的地位非常,其在艺术研究方面的造诣之高超为后人所称叹。
汤显祖对人生哲学的探究也有其独到之处,对于剧中人物的内心描写刻画入微,角色性格也千秋百态,方方面面在我国传统戏剧中都无人可比,在世界戏剧界比较,也只有莎翁可与其一争高下了。
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代表的明清传奇多采用生、旦双线叙事的结构, 这种戏曲作品的双线叙事结构起源于古代诗歌的对唱形式。
双线结构既显现出作品的“戏剧冲突”和“戏剧情境”等戏剧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戏剧性“紧张性”“曲折性”“集中性”的戏剧美学特征。
这一作用在“临川四梦”的《紫钗记》与《牡丹亭》中更为显现。
关键词汤显祖;双线结构;临川四梦IIIAbstractTang Xianzu was a great writer and dramatist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China. The four legendary dramas in his works, "Purple Dragonfly", "Yueji", "Nanke Chronicles", and "The Peony Pavilion" (late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Four Dreams of Linchuan"), are the supersedes in Chinese opera literature. Ancient works. Compared with Shakespeare's and Guan Hanqing's famous works of famous domestic and foreign dramatists, he stands in the forest of dramatic literature and admires and admires for later generations. In terms of dramatic literature and screenplay, the status of “Linchuan Four Dreams” is very high. Its superb achievements in art research are regarded by later generations as sighs. Tang Xianzu's exploration of philosophy of life also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s. For the character's inner portrayal,the character's character is also varied. Every aspect is unmatched in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drama.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drama, only Shakespeare is compared. Can compete with it.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epresented by Tang Xianzu's “Linchuan Four Dreams”us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wo-lin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life and dan. The double-lin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is opera's works originated from the form of singing of ancient poetry. The two-line structure not only shows the drama'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such as drama conflict and drama situation, but also embodies dramatic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ension, twists, and concentration. This effect is more apparent in the "Purple Dragonfly" and "Peony Pavilion" in "Linchuan Four Dreams."Keywords: Tang Xianzu Linchuan Four Dreams Double Structure一、汤显祖与“临川四梦”(一)汤显祖其人在十六世纪的世界剧坛上,两位戏剧之星闪耀而出,一位是英国的莎土比亚,一位是中国的汤显祖。
两位剧作大家,成东西方双峰并峙之势,造就世界文坛的一段佳话。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江西临川(今抚州市)人。
汤显祖在少时就已在当时的文学界小有名气,但他志于考取功名,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因此面对掌权大臣张居正的两次拉拢他都拒绝了。
可不想,其仕途坎坷,两次上京赶考都榜上无名。
明神宗十六年汤显祖挂冠归隐,在家乡先后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三部传奇剧本。
这三部作品,连同以前创作的《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汤显祖及其作品不论是对当时亦或后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取得一众好评。
尽管剧本在音律方面多令歌者乍舌,并受恭韵律者所不满。
但他们也都对其作品称赞有加,认为作品中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意义深远。
与汤显祖同时期的文学家沈德符评论他“才情自足不朽”。
戏曲家吕天成则推崇汤显祖为“绝代奇才”和“千秋之词匠”。
明朝戏曲理论家王骥德也对汤显祖做出,“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的评价。
在汤显祖的影响下,明朝末期出现了一些刻意学习汤显祖、追求文采的剧作家,甚至产生了玉茗堂派或临川派的说法。
但该说法并无考证,只由此证明汤公影响之大。
而其主要成就“临川四梦”的影响更为举重若轻。
“临川四梦”中,第一梦《紫钗记》取材于唐朝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是汤显祖至情观念的显现,也是面对黑暗的社会及封建统治权贵的笔杆子反抗,将矛头直指封建反动势力和封建专制的统治。
第二梦《南柯记》与《邯郸记》分别取材于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和唐朝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两部作品是在汤显祖经历世间险恶之后,面对种种忧患的无可奈何又急迫的寻找发泄口的应时之作,这两部作品不止表现出汤显祖对人生的理解,还有对封建官场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批判,《邯郸记》的批判尤为深刻。
《牡丹亭》取材于明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作者将传说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表达出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
明末文学家王思任评述:“‘四梦’熟而脍炙四天之下”晚明曲论家张琦《衡曲廛谭》“谓:“临川学士,旗鼓词坛,今玉茗堂诸曲,争脍人口。
其最者,杜丽娘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
”沈德符《顾曲杂言》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由此可以见得汤显祖“临川四梦”剧作在当时名声之富且评价之高,《牡丹亭》更为了了。
汤显祖本人更是毫不掩饰对该本的喜爱:“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二)“临川四梦”创作概述“第一梦”《紫钗记》是在早年未完成作品《紫箫记》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完稿于明神宗十五年。
在蒋防《霍小玉传》基础之上增添卢太尉、黄衫客等角色,并更改霍小玉身份,将其从《霍》中的妓女变身为《紫》中的纯洁少女,以及创造卢太尉受惩、李霍二人终团聚等情节,最终将《霍小玉传》的悲剧扭转为《紫钗记》的大团圆,体现出汤显祖的“至情观”。
全本五十三出剧目讲述了从进士李益于长安暂住,在元宵夜赏灯之际捡到霍小玉的一枚紫玉钗,两人将这钗作为定情信物。
李益状元及第后被卢太尉设计陷害,先远赴边关,后被逼入赘。
霍小玉卖钗寻夫,却被离间,霍小玉赌咒死后变成厉鬼,报复李益,而后长哭几声而死。
后经黄衫客仗义行侠,李霍二人大团圆。
“第二梦”《南柯记》创作于明神宗二十八年,取材于《南柯太守传》全本四十四出。
写主人公淳于棼多次流转于人世、蚁国与佛界。
弃官落魄的淳于棼喝醉后梦入淮安国,被招赘做了驸马,出任为南柯郡太守,治理有方,右迁为左丞相。
后公主瑶芳病于途中,淳于棼沉迷享乐,终被右相进谗,被遣归家。
淳于棼醒来,见几十年浮沉悲喜不过一梦,经禅师点悟得道成仙。
剧本的最后,淳于棼虽没有与妻子团聚,但众人的升天与自己的得道,使故事在最后以圆满为结尾。
《邯郸记》创作于明神宗二十九年,取材于《枕中记》全本共三十出。
写多次参加科考但未取功名的贫困书生卢生,在邯郸的一家客舍遇到仙人吕洞宾。
了解卢生的身世遭遇后吕洞宾有意度他成仙,吕仙给卢生一瓷枕为其造黄粱之梦。
梦里卢生与崔氏女同结百年之好,崔女以钱财助卢生考取功名,官至翰林。
后遭宇文融陷害,贬官修河几经宦海沉浮,荣显归天。
酲后才知方才一切不过黄粱大梦一场。
吕洞宾告诉他,梦中的妻儿都是鸡、狗和驴所变。
此时,卢生恍然大悟,八十年种种不过水中花,遂拜吕仙为师,随其修仙云游。
“得意之梦”《牡丹亭》成于明神宗二十六年,取材于《杜丽娘慕色还魂》,并留其中《惊梦》、《寻梦》、《闹殇》等情节,加以衍之,铺陈五进五出死生至情。
剧中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情窦初开,梦中与一书生相恋,梦醒寻书生不到,伤梦而终。
适逢三年后柳梦梅夜宿梅花庵,后与杜丽娘游魂相遇,两人相爱。
柳梦梅掘坟为杜丽娘还魂,两人私定终身,结为夫妻。
柳生婚后进京赶考,高中状元,杜宝认女承婿,终得皇上赐婚得之团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