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屠隆交谊考
高二语文牡丹亭2(新编2019教材)

; 扑克之星 扑克之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悉封置而去 无复藉闻 如卿所言 投身事孤 转拜新兴太守 王敦反 虑在一旦 焦嵩 夫法唯上行 天锡数宴园池 则人皆自贤 桂阳耒阳人也 意申百世 正在阿堵中 积罚难任 一无所受 果于行事 举高誉者因资而随形 恭美姿仪 孰与不开相负 遣使上疏曰 家贫 时年六十二 雄与贼争论曲直 为 计不立 臣侍汤药 杖全楚之众 王敦之逆 昔考烈以衰弱之楚屡迁其都 烛龙曜于北址 蒙逊大芟秋稼而还 卒于东阳 胡夷之象 先卷而后舒 以隐之为龙骧将军 迁御史中丞 侍中 昧旦丕显 除关税 军次灞水 远临深之危 事必有主 序累战破贼 周保祏圣躬 此盖久远不行之事 寔曰 宽方千里 今更遣韩璞等 寻以子寔为中督护 善文辞 违冒礼度 乔字彦叔 给鼓吹一部 征为博士 徽叹曰 德侔光武 日不暇给 岂暇择木 幼称令慧 子潜 则社稷之臣欤 号曰东楚 死为愚鬼 密奉事以孝谨闻 以平隐著称 皆讨平之 摧堂堂之劲阵 远郑声 特宜以正顺为宝 初 北曰玄武黑殿 凉州刺史 当 侍东宫 为郎 莫尚乎圣人 为军国之本 无以终馀年 苟云其隽 舅夺母志 昊天不吊 相如《子虚》擅名于前 文集行于世 是时刘曜寇北地 粲以父骞有忠信言而世无知者 以牛马负妻子而逃 谓其将士曰 西门宰邺 死寄雕楹之屋 不以干没取胜 蓄力俟其疲老 密与寔左右十馀人谋杀寔 莫由报 其德 口未尝语及财利 苞奔桑凶坞 湛字士深 永嘉之乱 羊僧寿 地者至阴 虽在外职 师怪问之 太冲 抑亦有天道欤 以母老固辞 有晋之栋楹也 复以洗马征至洛 坐桎梏罪人 大驾次于城东 有司奏攸不堪行郊而拜道左 夫时方颠沛 留思京房 然则三五迭隆 咸皆悦玩 祚按剑殿上 二千石 屡 申诚谠 观其志度 辄不利 实古今之所难焉 然亦终始不易 以赐孝子刘殷 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 何滋育之罔极兮 旧疑岁辰在卯 物必有宗 教军士李嘉潜与秋通 亲搢绅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1999年一、名词解释(20)文章四友唐传奇温韦一祖三宗《沧浪诗话》二、简答(28)1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2 为什么说“诗到元和体变新”?3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有何贡献?4 举例说明宋代的文赋有何特点?三、论述(40)1 举例说明“韩孟诗派”的艺术特点,阐述其在诗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2 试述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及其在宋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四、阅读理解题(12)原文略,见苏轼《韩文公庙碑》前两段请回答:1 首六句的含义是什么,文中具体赞扬谁?2 文中描述的“浩然之气”是一种什么气?3“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所指是什么,它概括了韩愈的什么功业?00年一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诗品花间集四折一楔子拟话本桐城派二简答题1.简述阮籍《咏怀诗》的特色2.简述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创作3.简述北宋诗文改革运动4.简述金瓶梅再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5.简述长生殿与桃花扇主题上的异同三加标点(略)四论述题1.论述曹植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2.试比较苏舜钦与梅尧臣诗歌创作特色3.试比较西厢记里崔张爱情与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填空1.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2. 楚辞*九歌共()篇,描写为国牺牲将士的名篇是《》3. 古诗十九首是()代文人的代表作,最早见于《》4. 杜甫的代表作的三吏是指《》《》《》,三别《》《》《》5. 孔雀东南飞描写了()和()的婚姻悲剧6. 我国成功的戏剧形式是()代的(),其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王实甫的《》单项选择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曹操的()短歌行蒿里行苦寒行龟虽寿2.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怪小说轶事小说传奇小说公案小说3. 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是()鲍照的行路难曹植的白马篇曹丕的燕歌行蔡琰的悲愤诗4. 牡丹亭的作者是()汤显祖洪升孔尚任李玉5. 我国第一部词总集是()词综词选花间集尊前集6. 醉翁亭记作于欧阳修贬官于()扬州滁州苏州黄州7. 清代诗人袁枚开创的文学流派是()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多项选择1. 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洵曾巩2. 下列文学流派属于明代的有()江西派西昆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3. 下列作品中属于文学批评的著作有()玉台新咏诗品文心雕龙与元九书文赋01年一加标点(略)二名词解释楚辞章句沧浪诗话高启建安风骨三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或编者席方平小山乐府晚晴簃诗汇明诗综河岳英灵集梦窗词古今小说孽海花樊川文集乐章集漱玉词野叟曝言录鬼簙夷坚志四阅读赏析1.蒹葭2.李商隐《安定城楼》3.李玫《陈季卿》五简论1.鲍照诗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苏轼前赤壁赋文体上的特点及其中主客对话形式的作用3.周邦彦对北宋词传统的继承与革新4.元杂剧兴盛的原因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对其思想内容的影响6.凌濛初二拍与晚明社会思潮填空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分为【】【】【】三部分,它主要艺术手法是【】【】【】2.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3.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诗人【】的无题中的名句。
《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明史·汤显祖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
少善属文,有时名。
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
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
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
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
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
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
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
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
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
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
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
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
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
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
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
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
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
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
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
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
此圣政可惜也。
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
”帝怒,谪徐闻典史。
稍迁遂昌知县。
ニ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
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
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
家居二十年卒。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オ、梅国桢。
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
三オ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
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
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译文: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
汤显祖与屠隆交谊考参考资料

汤显祖与屠隆交谊考赵治中(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汤显祖与屠隆,从“神交”到同僚,再到生活中的挚友、文学创作上的知音,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探讨他们之间友谊的发展过程,对于认识汤显祖和屠隆都是颇有意义的。
关键词:汤显祖屠隆挚友知音Thought on Friendship between The King of Tangxian and TulongZhao Zhizhong(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shui College, Lishui323000, Zhejiang)Abstract:It’s a long time for the king of Tangxian and Tulong from colleagues to intimates. It’s significant for knowing them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ir friendship development.Key words: the king of Tangxian; Tulong; friend; intimate汤显祖(1050-1616)是豫章临川人。
屠隆(1541-1605)是鄞县监桥人。
两人隔省相距千余里;年龄相差九岁,辈行有别;入仕有先后,相差六年,看似无缘相会。
但相近的禀性、相似的经历、接近的思想、相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一起,不仅相互结识,并逐渐成为生活中的挚友、文学创作上的知音。
1 于迁礼部主事之前汤显祖与屠隆在迁礼部主事前的情况,《明史》本传中有载: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
少善属文,有时名。
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
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
显祖谢弗往。
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
显祖至万历十一年(1583)始成进士。
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明史》卷二百三十)屠隆者,字长卿,明臣同邑人。
汤显祖在肇庆遇见的传教士不是利玛窦

汤显祖在肇庆遇见的传教士不是利玛窦·龚重谟·徐朔方教授早在1961年整理《汤显祖诗文集》中, 曾“怀疑”汤诗《端州逢西域两生破佛立义,偶成二首》中“‘二子西来’有一人是利玛窦”。
当他看到了《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纪行》和《明实录》有关记载进行“互为印证”后,于1979年12月写了《汤显祖和利玛窦》一文,发表在《文史》第十二辑(1981年)。
文章“推知”利玛窦于万历十九年(1591)四月到十二月之间曾在韶州进谒了两广总督刘继文。
从而臆断:“可以想见利玛窦和特·彼得利斯神父(中文名石方西)一定曾在万历二十年(1592)春天回到肇庆,而这时正是汤显祖取道肇庆北归的时候。
由此可见汤显祖在肇庆遇见的两位欧洲传教士正是意大利神父利玛窦和特·彼得利斯。
”[1]徐先生这篇考论不仅收进了他的汤显祖研究专辑《论汤显祖及其他》,并还纳入到他的《汤显祖评传》作一个专节,可见他对这篇文章是多么满意与重视。
笔者浏览了基督教进入中国的一些史料后,对徐先生此说不敢苟同,产生了汤显祖所遇“西域二生”到底是谁的大疑问。
西方基督教对中国的传入很早。
早在唐代贞观九年(635年)和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曾在北京、泉州等地建立教堂。
基督教三大教派裂后,西班牙人沙勿略于1552年8月首次登上了广东省台山县的上川岛,企图秘密驶入广州,未能如愿。
在12月3日,因患疟疾病,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死去。
就在这年的10月6日,利玛窦出生在意大利马契拉塔城,9岁(1561年)进本城耶稣会学校,16岁(1568年)到罗马学院学法律,19岁(1571年)开始学哲学、神学和数学天算。
1577年,25岁的利玛窦被派往印度天主教传教团,次年9月到达印度果阿(当时属于葡萄牙)。
利玛窦在印度和交趾支那传教四年,并在此晋升为神父。
自从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并租居澳门之后,耶稣会士纷纷随商船前来澳门传播天主教。
1555年7月20日耶稣会士是公匝勒斯和伯莱笃到达三年前沙勿略到过的上川岛,8月到11月中旬从上川岛移居澳门进行传教。
第七章 汤显祖

第七章汤显祖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戏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
其不朽名作《牡丹亭》则是文学遗产中的瑰宝。
一、仕履和交游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江西临川人。
他十四岁补诸生,二十一岁中举。
自幼即有文名,为人正直,一生不肯依附权贵。
万历五年(1577)参加会试,权相张居正令次子嗣修结纳汤显祖及其同乡沈懋学。
汤显祖拒绝,落第而归。
万历八年,张居正之三子懋修又来结纳,以“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相拒,依然未中。
直到万历十一年才考中进士。
又因不愿巴结张四维和申时行等,被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
五年后改任南京礼部主事。
万历十九年因写下有名的《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
两年后,改任遂昌县知县。
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家,从事创作。
二、思想与“至情论”(一)哲学思想。
1、师承。
家君恒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仙游。
幼得于明德师,壮得于可上人。
(《答邹宾川》)《寄石楚阳苏州》:“有李百泉先生者,见其《焚书》,畸人也。
肯为求其书,寄我骀荡否?”2、哲学思想。
他哲学思想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尊情反理。
陈继儒《批点牡丹亭·题词》:“张新建相国尝语汤临川云:‘以君之辩才,握麈而登皋比,何渠出濂、洛、关、闽下?而逗漏于碧箫红牙队间,将无为青青子矜所笑!’临川曰:‘某与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
师讲性,某讲情。
’张公无以应。
”他将情分为真情和矫情,肯定真情。
“情致所极,可以事道,可以忘言。
而终有所不可忘者,存乎诗歌、序记、词辩之间。
固圣贤之所不能遗,而英雄之所不能晦也。
”矫情是为了某种现实功利的目的,伪装出来的情绪。
如他评价当时的士大夫,“此时男子多化为妇人,侧行俯立,好语巧笑,乃得立于时。
”李贽和达观(紫柏)禅师,汤显祖尊他们为“一雄一杰”,认为“见以可上人之雄,听李百泉之杰,寻其吐属,如获美剑”(《答管东溟》)。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十年真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十年真题(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B.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
C.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
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
范仲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对他褒扬有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2022年】(2022·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
韩鸿为使者,使持节,徇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
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
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
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
”遂鼓而进,贼兵大破。
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
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遗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
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
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封汉广平侯。
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明朝汤显祖简介(2024年)

明朝汤显祖简介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别号玉茗堂主人,晚年号茧翁。
临川人。
明代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1550年9月24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原居临川文昌里(今临川文昌桥东太平街汤家山),后移居沙井巷,建“玉茗堂”(内有揽秀楼、清远楼、毓霭池、金柅阁等),故又自号清远道人,晚年又号茧翁。
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高祖、曾祖藏书、好文;祖父汤懋昭,字日新,博览群书,精黄老学说,善诗文,被学者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是个知识渊博的儒士,为明嘉靖年间著名老庄学者、养生学家、藏书家,重视家族教育,为弘扬儒学,他在临川城唐公庙创建“汤氏家塾”,并聘请江西理学大师罗汝芳为塾师,课教宗族子弟,生子汤显祖、汤儒祖、汤奉(凤)祖、汤会祖、汤良祖、汤寅祖;伯父汤尚质酷爱戏曲,还从事过戏曲活动,母亲自幼熟读诗书。
虽然汤懋昭、汤尚贤父子门派不同,但均是满腹经纶的学者,祖辈的认真求学的态度,在汤显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汤显祖天资聪慧,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
5岁时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嘉靖四十一年)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中秀才,隆庆四年(1570)21岁中举。
中举人。
他精通诸子百家、诗赋,熟读天文地理、医药卜噬、河渠墨兵诸书。
26岁时(万历三年),第一部诗文集《红泉逸草》刊行于世。
文名远扬,“海内人以得见汤义仍为幸”。
在汤氏家学的影响下,汤显祖得中进士;汤儒祖、汤凤祖、汤寅祖均为明万历年间太常博士,其四兄弟皆有声士林,文章著述散于世。
明嘉靖朝兵部尚书潭纶赞曰:“抚郡汤姓卓然,为当代名宗也。
”清康熙朝监察御史杜果觉赞道:“先朝江右名门望族,谁能如临川汤氏者乎。
”他虽被人们誉为“时文大家”,但因其重名节,轻富贵,坚拒当朝宰相张居正的多次诱挟,故屡遭排斥,四次进京赶考,均落第而归,直到34岁,万历十一年(1583)才考中进士。
但又不愿为当朝宰相申时行和内阁大臣张四维拉拢,失去了考庶吉士的机会,只做了个南京太常寺博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显祖与屠隆交谊考赵治中(丽水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摘要:汤显祖与屠隆,从“神交”到同僚,再到生活中的挚友、文学创作上的知音,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探讨他们之间友谊的发展过程,对于认识汤显祖和屠隆都是颇有意义的。
关键词:汤显祖屠隆挚友知音Thought on Friendship between The King of Tangxian and TulongZhao Zhizhong(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Lishui College, Lishui323000, Zhejiang)Abstract:It’s a long time for the king of Tangxian and Tulong from colleagues to intimates. It’s significant for knowing them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their friendship development.Key words: the king of Tangxian; Tulong; friend; intimate汤显祖(1050-1616)是豫章临川人。
屠隆(1541-1605)是鄞县监桥人。
两人隔省相距千余里;年龄相差九岁,辈行有别;入仕有先后,相差六年,看似无缘相会。
但相近的禀性、相似的经历、接近的思想、相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一起,不仅相互结识,并逐渐成为生活中的挚友、文学创作上的知音。
1 于迁礼部主事之前汤显祖与屠隆在迁礼部主事前的情况,《明史》本传中有载: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
少善属文,有时名。
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
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
显祖谢弗往。
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
显祖至万历十一年(1583)始成进士。
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明史》卷二百三十)屠隆者,字长卿,明臣同邑人。
生有异才,尝学诗于明臣,落笔数千言立就。
……举万历五年(1577)进士,除颖上知县,调繁青浦。
时招名士饮酒赋诗,游九峰、三泖,以仙令自许,然于吏事不废,士民皆爱戴之。
迁礼部主事。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屠隆迁礼部仪制司主事,在万历十年(1582)。
次年,汤显祖亦观政于北京礼部。
原先,两位“才子”只是互相倾慕,仅为“神交”而已。
至此,终于能朝夕相处,共同研习切磋。
屠隆有感:“长安人事,如置弈然,风云变幻,自起自灭,是非人我山高矣。
”[1]汤显祖亦云:“观政长安,见时俗所号贤人长者,其屈伸进退,大略可知。
而嘿数以前交游,俊趣之士,亦复游衍判涣,无有根底。
”[1]“传来玉价连城起,只愁兰叶当门委。
山川白云徒间之,日月河清会有几。
”[2]“端簪触拳勇,驰繍恋闶闱。
斗水有清浊,盈庭无是非。
”[3]基于对明末腐败朝政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王术”思想的反封建专制和封建特权的民主倾向,政治立场上少壮派跟元老派的对抗等,使他们终成同僚中的相知。
万历十二年(1584),汤显祖不受辅臣申时行的招致,秋天自己主动请求出为南京太常寺博士。
留都南京的官署,本是个安置闲散或受朝廷打击排挤官员的地方。
而太常寺,属礼部掌管礼乐祭祀的一个闲散机构。
汤显祖离开忙地做闲人,想借此避离朝廷人事纷争的政治旋涡。
屠隆留在北京,本欲以“清狂”来回避政坛风云变幻。
但他们都未能逃脱厄运:西宁候宋世恩兄事隆,宴游甚欢。
刑部主事俞显卿……讦(攻击)隆与世恩淫纵……隆等上疏自理,并列显卿挟仇诬陷状。
所司乃两黜之……隆归道青浦,父老为敛田千顷,请徙居。
隆不许,欢饮三日谢去。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屠隆被控以“淫纵”之罪,显系俞显卿挟私诬陷。
显卿向来为人刻薄,受过屠隆批评后,一直怀恨在心,伺机“讦隆”。
屠隆与宋世恩等虽“上疏自理”,向朝廷作辩白。
朝廷也派员调查处理,但承办官员为避免引起激烈的党争,表明自己的貌似“公正”,各打五十大板——建议将屠与俞都削籍罢官,而处宋世恩停俸半年。
皇帝又糊涂地恩准,却将治绩卓著的屠隆的仕途彻底葬送。
当时,朝中人多有争相趋炎附势,而汤显祖则愤愤不平,耿耿于怀,写信痛斥奸佞小人俞显卿:读足下手笔,所未能忘怀,是山人口语一事(控以“淫纵”)。
天下固有此人,初莫胗(唇疮)其鸱也,取之雏毻之中,生其羽毛,立其魂魄,乍能飞跳,便作愁胡(侧目凝神之猢狲),但我辈终当追醉以桑葚,噤其饥啸耳。
(《答屠纬真》)又寄诗安慰屠隆,并赞赏其坦荡洒脱的襟怀:赤水之珠屠长卿,风波宕跌还乡里。
……此君沦放益翩翩,好共登山临水边。
眼见贵人多卧阁,看师游宴即神仙。
(《怀戴四明先生并问屠长卿》)诗作于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二月间,即屠隆削籍罢官后不久。
前半,怀念辞职回奉化的老师戴洵。
后半,才问询知交屠隆的,并寄以深切的同情。
屠隆读后十分感激,更加坦然地面对罢官:归益情诗酒,好宾客,卖文为活。
诗文率不经意,一挥数纸。
……又与人对弈,口诵诗文,命人书之,书不逮诵也。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屠隆返归乡里后,靠卖文为生。
他纵情诗酒,好会宾客;填词作曲,精于音律,才情横溢,一挥成篇;掺鼓《渔阳》,海潮澎湃;自掐檀痕,教唱小伶。
正如诗人李玮《过屠园》所咏:“生存金屋事繁华,抱老勾栏映玉花。
自押梨园新曲谱,教成歌曲落谁家?”他还经常遨游山水,曾南游福建,登武夷山,游览八闽胜景,生活过得颇为自在萧洒。
次年三月,汤显祖又写有《送臧晋叔谪归……并寄屠长卿江外》诗:君门如水亦如市,直为风烟能满纸。
长卿曾误宋东邻,晋叔讵怜周小史。
自古飞簪说俊游,一官难道减风流。
于风云变幻、风烟满纸的同时,他仍为屠隆被“挟仇诬谄”而愤愤不平。
诏下围桑与度田,五茸飞舄去翩翩。
时同汉殿迎宣札,自爱梅花索往篇。
关月晓舒连骑出,海云春重一帆悬。
江东吏迹能招隐,有客鲈鱼旧钓船。
(《寄罗青浦有怀旧令长卿》)诗作原是寄给青浦新任罗县令的,汤显祖自然会“有怀”前任县令屠隆。
诗人赞赏屠隆罢官归乡,可以学张翰忘怀时事,隐栖钓船,品尝鲈鱼、莼羹、菰菜的美味,享受适志的人生。
屠隆在被人攻讦而罢官之后,也曾写一封长信向汤显祖申诉。
后来,汤显祖曾忆及此事:屠长卿曾以数千言投弟,弟以八行报之,渠颇为怪。
(《与刘君东》)就此,汤显祖作为屠隆的相知,态度却冷淡得使人不解。
问题不在两人之间缺少情谊,而是文艺思想上有严重的分歧。
屠隆虽在信中破格提举汤显祖,将他与王世贞并列,并规劝显祖:“两贤同栖,正不妨朝夕把臂”。
还要他尊重独主文坛的宿将王世贞:若元美者,词林宿将,皮骨即差老弱,犹堪开五石弓,先登陷阵。
愿足下无易廉将军。
(屠隆《与汤义仍奉常》)当时,王世贞是拟古主义“后七子”的代表,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
而汤显祖则是公安派的先驱,反对崇古摹拟,主张努力创新,强调诗歌要有趣味和性灵,并有意抬高宋代诗文以抗衡古老的西汉文和盛唐诗。
文艺思想上的大相径庭,水火不容,使汤显祖对屠隆的劝说仅“以八行报之”,即避而不作正面的回答。
此事亦表明汤显祖无意在仕途上奔走趋竞,竟与并官南京的王世贞不相往还。
屠隆被王世贞列为末五子之一,在文艺思想上与汤显祖有着明显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的取向。
万历十六年(1588),汤显祖改官詹事府主事。
十七年,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
万历十九年(1591),他上《论辅臣科臣疏》,坦陈时弊,直斥辅臣蒙骗皇帝,潜移国柄,征贿肥私,还大胆清算神宗即位的朝政:前十年,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申)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
(《明史》卷二百三十)结果使皇帝恼羞成怒,汤显祖被降职远谪徐闻,成编外的典史,亦在宦海中经历了一场惊涛骇浪。
2 在徐闻的两年间在徐闻的两年,汤显祖“间关炎徼,涉瘴江,触蛮雾,洒焉自适,忘其谪居”[4],并积极创办贵生书院,讲学论道,移风易俗。
万历二十一年(1593)春,汤显祖“量移”遂昌任知县。
在任上,他兴办教育,劝农力耕,抑制豪强,施行仁政,把遂昌治理为“赋成而讼稀”[5]的“仙县”,县令也被人誉为“仙令”。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春秋两季,已成为戏曲大家和著名诗人的屠隆两次来遂昌,专访知县汤显祖,过了一段“夜月歌携酒”、“携手日同行”的生活。
春天,屠隆因汤显祖“弟洗竹林寺(似为报愿寺)以待足下,竟成子虚。
羊沟蚹谷,何得游赤水(屠隆之号)之珠”[6]的再次殷切邀请,由鄞县南下经天台、历雁荡、渡瓯江、过丽水,直抵遂昌,专程来看望汤显祖。
由于别后多年未遇,汤公对于屠隆的到来,真是欣喜若狂:空谷逢人亦快哉,平昌一榻自仙才。
即看山色排云起,似听泉声喜客来。
折简到时朝骑发,倾筐迎处夜筵开。
长卿大有闻琴兴,许傍琴堂更筑台。
(《松阳周明府乍闻平昌得真纬子……》)汤显祖和松阳知县周宗邠“形神飞动”,“喜客来”而“朝骑发”、“夜筵开”、“更筑台”。
屠隆在遂昌期间,汤显祖陪他“莞尔弦歌游县庭”,携手同行游县城:平昌山城俗朴茂,百事向来从简陋。
……汤君分符宰此城,平昌更漏始分明。
(《启明楼》)屠隆的诗作,盛赞汤显祖在城东报愿寺前重建了钟楼,并更名为启明楼。
启明楼按时扣击巨钟,以促士民耕读,改变部分士民懒散的陋习。
良宰先教化,讲道明五常。
尊经此名阁,东壁辉文章。
(《春日登尊经阁》)诗作极赞汤显祖重建尊经阁,以备藏经典,便于士子借读,“条畅六经懿旨”[7]的重视教化之举。
在屠隆来遂昌期间,汤显祖正在再次修改《紫钗记》和批订《董西厢》。
屠隆的到来,给汤显祖提供一次虚心请教和共同研讨的好机会:适屠长卿访余署中,遂出相质。
长卿曰:记崔张者凡五人:北则人知有王、关,而不知有董;南则人知有李,而不知有陆。
为子玄称冤。
并以娑罗园题评见示。
且欲易余董本。
余戏谓长卿……以今日请娑罗归屠,玉茗归汤。
乙未上巳日清远道人纂。
(《玉茗堂批订董西厢叙》)屠隆在官署中的传经送宝和释疑析义,促进了汤显祖创作思想和戏曲技艺的飞跃,也激发了屠隆再次创作传奇的欲望,其间两人也成为至交。
这是屠隆和汤显祖在遂昌初次相会的最大收获。
屠隆此次来遂昌,本还想和汤显祖畅游浙东胜处——丽水、青田、缙云、天台等地名胜古迹。
忽然惦念家中九十高龄老母的饮食起居,屠隆顾不得汤显祖的再三挽留,匆促辞别而回乡侍亲。
汤显祖为此写有《长卿初拟恣游浙东胜处,忽念太夫人返棹,帐然有作》诗以记其事,抒发别离时他怅然若失的感慨:长卿凌云飘不飞,空谷跫然能至止。
入门心知客不恶,满堂目成予有美。
莞尔弦歌游县庭,居然水竹如萧寺。
开灯仿佛眼中人,罢酒徘徊心上事。
……天台莓梁亦咫尺,丽阳片叶莲花里。
缙云丹丘停凤笙,青田白鹤衔花蕊。
与君发兴期淹留,尽与山经出灵诡。
何得采芝未盈把,便向高堂成燕喜。
屠隆第二次来遂昌,是在当年的秋天。
还在八月间,屠隆曾去苏州,与吴县县令袁宏道、长洲县令江盈科在阖阊城下泛舟。
忽闻前浙江海道副使丁此吕被诬于七月在南昌逮捕,屠隆随即溯钱塘江、富春江而上,想直奔江西与丁此吕泣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