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习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习题§1 绪论1.填空题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合理的组织。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包括:系统工程理论、控制理论、弹性理论、功能分区理论、精明增长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2.选择题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为( d )级规划.A 2B 3C 4D 5E 6我国于( b )年设立国家土地管理局。
A 1956B 1986C 1978D 19962005年7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是启动,本次修编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c )。
A 保护环境B 可持续发展C 严格保护耕地D 退耕还林3.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人类有目的地对土地进行干预活动。
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保护。
2)人地协调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形成某种动态平衡关系,为了维持这种平衡,防止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突变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必须不断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3)景观生态学理论:4.简答题简述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a、土地用途管理,就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土地的使用性质、用途的转换进行管理。
b、土地利用结构管理,就是对各类土地类型的数量及比例结构进行管理。
c、土地利用布局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空间关系进行管理。
d、土地利用程度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水平进行管理。
e、土地利用效果管理,就是对土地利用产出水平、集约化水平进行管理。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a、宏观调控b、微观调控: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规划农村集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乡镇企业土地利用规划5.论述题论述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
P16§2 土地利用原理1.填空题土地利用最主要的原理有以下几个:地域分异原理、地租地价理论、土地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原理等。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他提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形成。
土地利用规划模拟试题一-6页精选文档

土地利用规划 A卷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需要,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
2.土地利用结构: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的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布局结构。
一般指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
3.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
4.土地利用分区: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依据土地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的布局,划分出土地规划用途相对一致的区域。
5.土地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区域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自然、社会、经济评价和开发的可行性论证,以确定土地开发利用目标、开发方式、开发模式,制定实现土地开发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的一项措施。
也就是对规划地区内待开发土地的开发利用所作的全面安排或设计。
二、简答题1.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研究对象(4分):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分配土地利用的规律。
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4分):综合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4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中心与整体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上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在城市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上进行协调,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区的界线。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4分):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协调各部门间及农业各业间的土地利用;对全局的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组织;对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5.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5分):制定预测工作计划;各部门分别进行用地预测并编制用地计划;提交部门用地预测及计划;对部门提交的用地预测及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汇总形成综合材料6.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具体内容(4分): 包括: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量预测、供需分析;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方针、原则、重点的确定;土地利用战略措施的制定。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编制原则。(10分)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地征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0分)
3.请阐述土地资源管理在保护耕地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10分)
土地利用与规划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生态用地
D.工业用地
2.下列哪种规划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土地整治规划
D.农田水利规划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多少年?()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4.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气候
C.人口
D.文化
4.空间、经济效益
5.合法、合规、合理
6.土地整理
7.法律规定
8.土地资源管理
9.绿地
10.土地执法监察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原则包括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协调性。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土地资源的评估、规划、设计、管理与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试题,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土地产出B. 保护生态环境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A. 合理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排他性原则D. 公平性原则3.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B. 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C. 测量土地的面积D. 计算土地的价值4.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人口密度D. 气候条件5.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区三线”是指:A.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B. 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及生态保护绿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绿线、城市开发边界绿线C. 农业区、生态区、城镇区及生态保护黄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黄线、城市开发边界黄线D.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蓝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蓝线、城市开发边界蓝线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7. 下列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规划实施应严格遵守规划内容B. 规划实施过程中不需要调整C. 规划实施应考虑地方实际情况D. 规划实施应进行监督管理8.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影响D. 文化影响9.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占补平衡”原则是指:A. 占用多少土地,就要补充多少土地B. 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C. 占用基本农田的,可以补充非耕地D. 占用建设用地的,可以补充农业用地10. 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A. 规划编制阶段B. 规划审批阶段C. 规划实施阶段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土地规划试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卷一、填空题(1×16=16分)1.土地利用具有和两重性特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3.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
4.经过土地供需分析,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最后可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5.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
6.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大致包括:,,。
二、名词解释(4×6=24分)1.土地利用规划:2.城镇体系规划:3.公路选线:4.林带透风系数:5.土地复垦规划:6.土地整治规划:三、判断题(1×11=11分,错用×表示,对用ˇ表示)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
()2.韦伯理论的核心部分,从经济上看就是农业生产者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
()3.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的协调上。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5.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具有相同的适宜性。
()6.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在追加土地面积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土地供需平衡的结构效应的有力措施。
()7.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正确配置耕作田块是耕地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8.水土保持林的配置应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进行布局,一般有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沟谷防护林等类别。
()9.编制地、县及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常应进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0.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等措施,使其投入经营和利用的活动。
()11.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四、单项选择题(1×5=5分)1.用水保证率是指一定年限内保证用水的()①月次②日数③水量④年次2.水库库址选择是供水工程规划的首要问题,对土地利用其他项目的规划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库址地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库址一定应选择“肚大口小底平”的地形②库址水源应充足,集水面积大③库址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基础稳固不沉陷、不漏水④库址距离灌溉区要近,地形应高于灌区地面。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概念、问答、填空)一、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质量评价城市化水平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城镇体系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城市规模土地承载潜力土地质量二、填空题部分:1、人们通常把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国家领土是指,、、,;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土地资源是;土地资产是指。
3、土地具有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和。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又;既是,又是;既是,又是。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包括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按区域性质分为;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
A 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B 开发、保护、整治和分配C 利用、分配、整治和保护D 开发、利用、分配和保护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A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D 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4、()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A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B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C 土地用途分区D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5、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主要有()。
A 土地自然条件B 土地社会经济条件C 土地利用现状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统计分析法B 对比分析法C 动态分析法D 以上都是7、建设用地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节约集约用地B 保护耕地C 优先保障工业用地D 符合城市规划8、耕地保护规划的重点是()。
A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B 提高耕地质量C 控制耕地减少D 以上都是9、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
A 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 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C 土地整治对环境的影响D 以上都是10、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不包括()。
A 法律保障B 行政保障C 技术保障D 经济保障11、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根据()确定。
A 规划区域的大小B 规划的精度要求C 规划的用途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A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B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C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13、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式不包括()。
A 问卷调查B 听证会C 专家咨询D 行政命令1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作用不包括()。
A 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B 便于规划成果的管理和更新C 为土地执法提供依据D 直接决定土地的用途15、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趋势()。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试卷汇编

《土地运用规划》期末试卷(2023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土地保护旳原因旳是( D )。
A.人口迅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旳巨大压力B.土地开发运用不妥,土地资源严重退化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旳基础D.土地资源需要保护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2.下列不属于三基点温度旳是( A )。
A.日均温度 B.最适温度C.最低温度 D.最高温度3.降水量旳单位为( C )。
A.cm B.mC.mm D.ha4.当河流抵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旳悬浮物质深入沉积,形成了广大旳( A )。
A.冲积平原 B.湖积平原C.滨海平原 D.山前平原5. 下列不属于土壤有机质旳作用旳是( B )。
A. 提供农作物需要旳养分B. 影响土体颜色C. 增强土壤旳保肥性和缓冲性D. 增进团粒构造旳形成6. 按照八大类土地运用分类,下列土地运用类别属于耕地旳是( D )。
A. 果园B. 林地C. 迹地D. 望天田7. 下列规划属于法定旳最权威旳土地运用规划,是土地运用旳总纲旳是( D )。
A. 基本农田规划B. 都市规划C. 风景旅游规划D. 土地运用总体规划8. 不能反应土地运用集约度旳是( B )。
A. 耕地浇灌率B. 绿色植物覆盖率C. 都市化水平D. 交通密度9. 符合土地运用构造与布局调整旳原则是( A )。
A.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B. 灵活性和动态性C.爱惜土地,保护耕地D.部门和公众参与10.基本农田是( B )。
A.种植农作物旳土地 B.高产稳产田C.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 D.包括耕种三年以上旳滩地和海涂11.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旳是( A )。
A.持续性 B.面积旳有限性C.整体性 D.多用途性12.下列指标能反应土地运用集约度旳是( B )。
A.人均用地面积 B.交通密度C.土地开发运用率 D.土地垦殖率13. 地理信息系统(GIS)直用于土地运用规划编制工作中旳作用不包括( BA.规划旳定量化和科学化 B.计算更为精确C.评价过程和规划过程旳“可视化” D.动态规划功能14.影响水土流失原因中,目前人类可控制旳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试卷B
一.名词解析(每题4分,共20分)
1、人口预测
2、基本农田
3、土地整理
4、土地利用结构
5、土地用途管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利用规划按任务可以分为、和三类。
2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包括地租地价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等。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4. 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将土地分为、和三类。
5.土地需求量预测前要进行人口预测、、和作物单产预测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
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需要搜集哪些资料?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权限规定?
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编制的内容?
5.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6.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试述进行人口预测的主要方法?
2. 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