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 (CK)

合集下载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1) 细胞来源:活化的T细胞。 (2)主要功能:趋化并活化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
和T细胞)。
3. C亚族(γ亚族) 氨基端只含有一个半胱氨酸。 (1) 成员:lymphotactin-α和lymphotactin-β。 (2) 主要功能:趋化淋巴细胞。
4. CX3C亚族(δ亚族) 两个半胱氨酸被三个氨基酸隔 开。
(五)IL-10
1. 来源 主要Th2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抑制TH1及其CK的分泌; (2)抑制Mφ 、NK细胞活性; (3)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4)促进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活性。
(六)IL-12
1. 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促进NK细胞的活性; (2)促进TH1及其CK的分泌(主要是IFN-γ );
维母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等。 (2) 生物学功能: 1)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分化; 2)延长单核-巨噬细胞存活时间,增强其功能。
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细胞来源: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2)生物学功能:
1) 刺激粒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成熟; 2) 增强成熟粒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延长其
(1)局部低浓度 免疫调节:促进T、B、NK活性, 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
(2)大量产生 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 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质等全身性中毒反应 。
IL-2 IFN-
IL-2
IL-2 IL-4 IL-5 IL-6 IL-10
(二)IL-2 (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GF)
1. 来源 主要是T细胞(特别是CD4+TH细胞)。 2. 作用方式 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 3. 主要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一、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应用原则
(一)应用多种方法测定 (二)测定标本的选择适当 不同标本;多次采集 (三)同时测定几种细胞因子
二、细胞因子测定作为特定疾病诊断的辅 助指标 三、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 果及预后
HIV—TNF有助于了解免疫状态 慢性乙肝—IFN、IL-6、IL-8,且与严重 程度相关
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因子 的检测及应用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 CK)由机体 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和分 泌的具有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 生物学效应。具有介导和调节免疫 应答及炎症反应的作用。
一、细胞因子分类
按产生CK的细胞分类 按CK作用的靶细胞类型分类 按CK的主要功能分类 按CK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分类
(1) 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靶细胞, 而多种细胞因子也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 (2) 同一种CK对不同靶细胞显示不同效应,如 TNF-α对L929,T24等是细胞毒作用,而对某些 纤维母细胞系则可促进分裂及增生
(3)不同细胞因子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物学效应 :如IL-2,4,9均可维持和促进T细胞的增生 (4) 作用的时相性:一种CK的某些效应可同时 出现,另一些效应则在不同时相出现 (5) 生物学作用的双相性:适量具有生理调节 作用, 过量则可能损伤机体,如TNF
(四)
CK的产生、生物学作用、受体表达、 相互调节具有网络特点
CK主要生物学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诱导细胞凋亡(apoptosis) 刺激造血功能
测定方法分为:
1. 生物学测定方法 2. 免疫学测定法 3. 分子生物学测定法 三种方法之间相互联系,互为 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K)的概念:是由细胞分泌,影响细胞生物学行为,造血免疫功能和对炎症的反应的一类物质。

(抗体,补体除外)细胞因子的特点:1. 大多为5-20KDa的小分子蛋白;2.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影响附近细胞或细胞自身;3.效能高,10—12mol/L水平即有明显生物学作用。

4.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5.细胞因子的产生受基因和环境调控;6.可发生多重,重叠的作用;7.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8.通过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而对靶细胞产生作用;9.与神经,内分泌共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细胞因子和激素1. 激素是内分泌腺产生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是许多同样腺体细胞组成,通常“统一行动”;2. 激素通常随血液循环与全身,发挥“远程效应”;3. 激素通常对特定组织或细胞发挥特有效应;4. 激素调节作用通常是全身性/系统性的变化:5. 以辐射或树杈形式发挥作用。

但是,有些细胞因子和激素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细胞因子的结构功能分类:有白介素(IL)类,干扰素(INF)类,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等。

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1 特定疾病的辅助诊断。

2 评估免疫状况,判断疗效和预后。

3 细胞因子临床治疗应用的监检测。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1. 功能检测:利用细胞因子功能特性,建立相应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

此法敏感性高但灵敏度不高,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

2. 免疫检测:制备抗细胞因子单抗或多抗测定。

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但灵敏度不高,且不能代表其活性。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mRNA表达,或用PCR扩增。

此法当前最敏感,但只代表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不能代表当前水平。

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原则细胞因子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多样性,重叠性和组织细胞非特异性,所以不能像其他项目一样方式检测,基本原则是:1 使用多种方法测定因为目前每种方法都有其应用特点和局限性(生物学法主要用于测细胞因子活性,免疫学法主要用于测细胞因子蛋白含量或细胞定位,分子生物法主要用于测细胞因子基因及其表达)。

cytokine(细胞因子)

cytokine(细胞因子)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1、是低分子量(15~30kD)的蛋白或糖蛋白; 2、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3、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产 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4、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效应;协同效应。
三、 细胞因子的种类
(一)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类
细胞因子(cytokine)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 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 细胞因子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一、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二、细胞因子的特性
三、细胞因子的种类
四、细胞因子的受体
五、主要细胞因子介绍
一、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1.抗感染和抗肿瘤 2.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3.调节免疫 4.刺激造血
巨噬细胞产生的TNF命名为TNF-α
分 类
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命名为TNF-β
TNFα 的生物学活性占TNF总活性的70 %~ 95 %,因此目前常说的TNF多指TNF-α 。
虽然TNF-α 与TNF-β 仅有约30%的同源性, 但它们却拥有共同的受体。
TNF—R
7.其它细胞因子 如表皮生长因等。
7.其它细胞因子 如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生长因子(N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四、细胞因子的受体
1.从细胞因子结合其受体开始,到某些基因转录的启动,要经历复杂的细胞内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这样的作用过程称为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受体都是跨 膜蛋白,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 2.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 (1)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 (2)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3)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 (4)趋化因子受体家族

5 细胞因子

5 细胞因子

IL-11
IL-12
IL-13
1.7
名称 IL-14
曾用名
产生细胞 活化T细胞 T细胞等多种 细胞
Mr(104)
主要生物学作用 1.刺激B细胞增殖;2.抑制丝裂原诱生Ig 类似IL-2功能:1.刺激T细胞增殖;2.诱导 T、NK、LAK细胞
IL-15
1.41.5
注:BAF,B细胞激活因子;BCDF,B细胞分化因子;BCDF,B细胞生长因子; BSF-1,B细胞刺激因子-1;CDF,杀伤T细胞分化因子;CTMF,T杀伤细胞 成熟因子;CSIF,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EDF,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因子; EP,内源性致热原;Eo,嗜酸性粒细胞;HPGF,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 HSF,肝细胞刺激因子;KHF,杀伤细胞辅助因子;LAF,淋巴细胞激活因 子;LCF,淋巴细胞趋化因子:multi-CSF,多克隆集落刺激因子;NAP-1, 中性粒细胞活化蛋白;NKSF,NK刺激因子;TCGF,T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的网络性
细胞因子的产生、生物学作用、受体表达、相互调节 等均具有网络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细胞因子间可相互诱生:如IL-1能诱生IFN-α/β、 IL-1、IL-2、IL-4、IL-5、IL-6、IL-8等多种细胞因子, 由此形成一种级联反应,表现正向或负向调节效应。 2、细胞因子受体表达的调节:如IL-1、IL-5、IL-6、 IL-11、IL-7、TNF等均能促进IL-2受体的表达;IL-1能降 低TNF受体密度;多数细胞因子对自身受体的表达呈负调节, 对其他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呈正调节。 3、细胞因子间生物学活性的相互影响:某些细胞因子 对特定生物学效应显示协同作用,如IL-1、IL-2、IL-4、 IL-6、TNF等协同促进活化B细胞增生;低浓度IFN-γ或TNF 单独应用不能激活巨噬细胞,联合使用有显著激活作用。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2)二聚体
3)三聚体
同二聚体:IFN- 、IL-10
异二聚体:IL-12; TNF。
2.合成、分泌特性 (1) 多源性; (2) 多向性; (3) 短时自限性分泌;
3.作用特性
(1) 高效性 10-12mol/L; (2) 主要为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3) 非特异性;
(4) 拮抗性;
(5) 多效性
2. Ⅱ型干扰素 1)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 毒复制活化巨噬细胞;效果微弱 2)增强NK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杀伤; 3)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和增强CTL细胞 的杀伤活性; 4) 促进APC(s)表达MHC-Ⅱ类分子,提高抗 原递呈能力;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
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2.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1)细胞来源 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 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2)生物学功能 1 ) 刺激骨髓各系前体细胞生长和分化; 2 ) 刺激骨髓前体细胞向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化。
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细胞来源 活化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 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2)生物学功能 1 ) 刺激粒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成熟; 2 )增强成熟粒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延长其存活间。
(6) 网络效应; (7) 细胞因子与激素、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共同 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interferon,IFN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chemokines growth factor,GF ---六大类(按功能分类)

免疫效应分子之三:CK(共43张PPT)

 免疫效应分子之三:CK(共43张PPT)

B
更有效地诱导IgE
类别转换
antagonism
IL-4 IFN-
B
IL-4阻断IFN- 诱
导Th1细胞分化
Cytokine characteristics
1. ❖ Proteins / glycoproteins ❖ Low molecular weight ❖ Soluble 2. ❖ Inducible secretion
LPS等
抗原、丝裂原等
(2) TNF功能
❖ * 抗肿瘤作用 ❖ *促进炎症反应 ❖ *调节免疫应答
4. 集落刺激因子
CSF
是指一组在体内外均可选择性刺激造血祖细胞增 殖分化为某一谱系的成熟细胞的细胞因子。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A. TNF B. acute phase proteins C. ☆interferons D. chemokines E. adhesion molecules
❖ 4.肿瘤患者在化疗后,体内粒细胞会降低,对于部 分粒细胞数太低的患者可以通过注射一种细胞 因子使其粒细胞数快速回升,应该选用下面哪种 细胞因子?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如IL-4等细胞因子。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 ,TPO)
EGF: 人烧伤、创伤、糖尿病皮肤溃疡、褥疮、 静脉曲张性皮肤溃疡和角膜损伤 ,美容
IFN D.
Low concentration : nano or pico-molar concs
(2)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CK,一种CK可由多种 细胞分泌.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


分子量19KD
1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白色薄壳状疏松体
等电点4.0-6.5
最大吸收峰波长278±3nm
由含有高效表达人IFNα1b基因的大肠杆菌,经发酵、 分离、纯化后制得。
稳定性及保存

耐酸(pH=2下稳定)
热稳定性较好


对各种蛋白酶敏感
2-8 ℃避光保存和运输
二 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广谱性
种属特异性 差异性 相对稳定性 相对安全性
IFN的相对稳定性

IFN-α、IFN-β对pH和温度比较稳定
pH=2的溶液中或60℃放置1h均不失活

IFN-γ对pH和温度的稳定性较差
pH<5时不稳定 60℃放置1h失活
IFN的毒副作用
流感样综合征 造血系统改变 消化系统反应 皮肤反应 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6 多效性和重叠性

一种ck可以作用不同类型的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IFN-α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上
皮细胞、内皮细胞的增殖;另外还可以活化NK细胞。

几种不同的ck可作用于同一类靶细胞,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生
物学效应。
IL-4、IL-5、IL-6等均可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
对人体无害
常用病毒
滤泡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 鼠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EMCV) 要求:尽可能对人体无害,对靶细胞感染性强,能引起明 显的细胞病变。 常用体系 WISH-VSV体系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cell lin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绝大多数CK为低分子量糖蛋白,多数以单体、少数 为低分子量糖蛋白,多数以单体、 绝大多数 为低分子量糖蛋白 以双体、个别以三体形式存在; 以双体、个别以三体形式存在; 常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CK产 常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 产 生细胞; 生细胞; 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 只在局部起作用, 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CK只在局部起作用,少数 只在局部起作用 CK可通过内分泌的形式作用于远处细胞; 可通过内分泌的形式作用于远处细胞; 可通过内分泌的形式作用于远处细胞 多种细胞都有产生CK的能力,如活化的免疫细胞、 的能力,如活化的免疫细胞、 多种细胞都有产生 的能力 基质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等; 基质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等;
三 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干扰素(Interferon,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生长因子(Growth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趋化因子(chemokine 趋化因子(chemokine CK)
1.1 确 定 了 IFNα 的 临 床 应 用 指 征 到 目 前 为 止 , IFNα 治 疗 有 效 的 重 要 疾 病 已 确 定 有 36种 之 多 。 其 中 得 到 各 有 关 国 家 政 府 最 种 高 药 政 部 门 批 准 的 临 床 应 用 指 征 有 15种 种 疾病,包括:白血病、尖锐湿疣、与 AIDS相 AIDS相 关 的 Kaposis肉 瘤 、 慢 性 髓 性 白 血 Kaposis肉 病、非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皮 肤 T细 胞 淋 巴 瘤 、 恶 性 黑 色 素 瘤 、 肾 细 细 胞癌、类癌瘤、宫颈上皮癌、乳头状瘤、 慢性肉芽肿、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丙型 肝 炎 ; 暂 未 获 准 的 有 21种 疾 病 。 种
白 细 胞 介 素 类 (interleukins, ILs) 从 1959 年 开 始 命 名 , 现 知 已 有 18种 (IL1~ 种 ~ IL18), 由 淋 巴 细 胞 、 单 核 细 胞 或 其 , 它 单 个 核 细 胞 所 产 生 。 ILS和 IFNs一 和 一 样 , 都 是 一 个 很 大 的 家 族 (超 级 家 超 族 )。 仅 就 IL1而 言 , 其 很 可 能 是 整 。 而 个 CK的 网 络 枢 纽。从 临 床 角 度 看 。 的 应 用 ILS进 行 的 临 床 治 疗 尝 试 很 多 , 进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 晚 期 转 移 癌 的 试 验 性 治 疗 在 这 方 面 所 做 的 尝 试 很 多 , 这 里 可 举 80年 代 中 期 年 Rosenberg等所 做 的 试 验 。 他 们 以 LAK/I 2治 等所 治 疗用现有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晚期转移 性癌患者,结果可使部分患者得到缓解 (42/228例 )或 完 全 缓 解 (9/228例 )。 例 或 例 。
细胞因子
Cytokine (CK)
何谓细胞因子?目前尚无一个完整、公证的定 何谓细胞因子?目前尚无一个完整、 为便于讨论, 义。为便于讨论,这里不妨 提出一个基本含义 的概念。 的概念。
概念:细胞因子是指一类由免疫细胞( 概念 细胞因子是指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
细胞、巨噬细胞)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 细胞、巨噬细胞)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等合成分泌的、 内皮细胞)等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 能、介导炎症反映、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 介导炎症反映、 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 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 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4
各论
IL- 发热, 促进T IL-1 发热, 促进T、B细胞增殖分化 IL-2 ILILIL-3 T细胞生长因子, T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生长因子 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 NK细胞和LAK 刺激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IL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B细胞发生Ig Ig类 IL-4: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B细胞发生Ig类 别转换,产生IgE IgG类抗体 IgE或 别转换,产生IgE或IgG类抗体 抑制Th1细胞 抑制Th1细胞 Th1 IL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B细胞发生Ig Ig类 IL-5: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B细胞发生Ig类 别转换,产生IgA类抗体 别转换,产生IgA类抗体 IgA 刺激T 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 IL促进T 用的多向性,即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 作用的多向性, 作用的多向性 CK, 而一种 又可由多种细胞产生; , 而一种CK又可由多种细胞产生; 又可由多种细胞产生 CK的功能没有特异性,也不受MHC的限制; 的功能没有特异性,也不受 的限制; 的功能没有特异性 的限制 功能的高效性,即在 功能的高效性,即在pmol/L的水平就能发挥 的水平就能发挥 作 用; 多效性,即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细胞,并产 多效性,即一种 可作用于多种细胞, 可作用于多种细胞 多种生物学效应; 生 多种生物学效应; 重叠性,即多种 重叠性,即多种CK可对同一细胞产生相同或 可对同一细胞产生相同或 相似的效应
起源: 起源:对细胞因子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的 50年代。 年代。 年代
二 分类和名称
1 淋巴因子 IL-2、3、4、5、6、9、10、11、 淋巴因子: 、 、 、 、 、 、 、 、 12、13、 TNF-β、IFN 、 、 β 2 单核因子 单核因子:IL-1 、8、TNF-α、 IFN-γ 、 α γ
1.2 探 明 了 IFNα 的 部 分 疗 效 程 度 ,此 外, 还 探 明 了 IFN(主 要 是 IFNα ) 对 病 毒 性 主 肝 炎 的 部 分 疗 效 程 度 (即 长 期 治 愈 率 ): 即 :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为 25% ~ 40% , 慢 性 丙 % % 型 肝 炎 为 25% ~ 50% , 慢 性 丁 型 肝 炎 % % 为 50% 。 一 般 认 为 , 这 是 迄 今 对 慢 性 % 肝炎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2.2 对 化 疗 所 致 疾 病 的 试 验 性 治 疗 临 床 上对由于化疗引起的免疫缺陷、骨髓衰 竭 和 血 小板 减 少 等 病 的 试 验 性 治 疗 获 得 较 好 的 疗 效 , 如 : IL1对 放 疗 所 致 骨 髓 对 抑 制 , IL3对 化 疗 所 致 骨 髓 衰 竭 , 对 外 对 周 血 干 细 胞 的 移 植 ; IL 4对 免 疫 缺 陷 ; 对 IL6对 化 疗 所 致 血 小 板 减 少 等 都 有 一 定 对 的疗效。
(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 产生细胞: 产生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 2 作用 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 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 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 生长分化、 反应 种类:IL- --IL IL3 种类:IL-1--IL-30
1.3 发 现 了 IFN的 部 分 疗 效 特 点 根 据 大 量 的 的 临 床 观 察 , IFN和 其 它 CK在 肿 瘤 的 治 疗 和 在 中,显示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①无 简单的剂量依赖关系;②疗效出现缓慢 但持久;③可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④ 联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⑤副作用小且 暂短。目前,越来愈多的事实表明,许 多 IFN和 CK都 是 较 理想 的 目 的 基 因 ?, 提 和 都 , 示 今 后 进 一 步 大 力 开 展CK靶 向 特 异 性 基 靶 明的。 因 治 疗 的 前 景 是 光 明的。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 干扰素( )
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 抵抗病毒的感染 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包括 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 IFNα、β、γ α
I型干扰素: 干扰素 、β 型干扰素 干扰素α、
来源:白细胞、成纤维细胞、 来源: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等 功能:抗病毒感染、 功能: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生长 免疫调节(较弱 较弱) 免疫调节 较弱) 应用:病毒感染性疾病等,肝炎、 应用:病毒感染性疾病等,肝炎、 SARS
2.3 对 某 些 疑 难 症 的 试 验 性 治 疗 近 年 研 究 发 现 , IL1对 老 年 痴 呆 、 多 发 对 性 硬 化 症 、 脑 缺 血、 脑 和 神 经 系 统 相 关 的 疾 病 及 HIV感 染 等 都 有 一 定 感 的 作 用 。 另 外 发 现 , IL1β 的 转 换 酶 (ICE)阻 断 剂 , 有 可 能 成 为 类 风 湿 、 阻 老 年 痴 呆 的 有 效 新 药。
病毒
病毒复制 抑制病 毒复制 IFN-诱导蛋白 诱导蛋白 诱导刺激 胞核 信号转导 胞核
IFN-α α
干 扰 素 类 (interferons, IFNs) 1957年 发 现 , 现 知 年 者 有 IFNα 、IFNβ 和 IFNγ 3种 (型 ), 分 别 由白 种 型 , 细 胞 、 成 纤 维 细 胞 和 T细 胞 等 经 诱 导 所 产 细 生 。 其 中 IFNα 大 约 有 18~ 24个 亚 型 。 IFNs的 ~ 个 的 功能很多,但其主要功能为抗病毒、抗肿 瘤 和 免 疫 调 节。 IFNs是 以 重 组 先 锋 的 角 色 是 而 进 入 基 因 工 程 时 代 的 。 在 上个世 纪 70年 代 年 后 半 期 至 80年 代 前 半 期 的 这 段 研 究 史 , 给 年 世人 留 下了极 为 深 刻 的 印 象 。 整 个 80年 代 是 年 IFNs研 究 成 果 的 丰 收 年 代 。 世 界 各 国 学 者 研 出 版 的 大 型 IFNs专 著 有 30多 种 。 我 国 学 者 公 专 多 开 出 版 的 IFNs专 著 也 有 10种 以 上 。 IFNs在 抗 专 种 在 病 毒 和 抗 肿 瘤 方 面 , 迄 今 仍 集 中 在 对 IFNα 的 详 尽 考 察 。 经 大 量 设 计 严 密 的 临 床 研究 , 的问题。 主 要 明 确 了 下 列 几 个 方 面 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