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建立唐朝Biblioteka 发公元(618年) 展
继续 贞观之治
发展
政启开元 鼎 治宏贞观 盛
开元 盛世
单项选择题
学以致用
1.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社会矛盾
相对缓和,史称( C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
学习目标2: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 自主探究:(5分钟)
➢ 阅读教材第6页,试述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之君, 都城。
➢ 初读教材第7、8页,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习目标2: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值得借鉴?
活动延伸(小组讨论) 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
值得借鉴?
学习目标4: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初唐盛唐历史发展历程
开元盛世
全盛
武则天统治
发展
贞观之治 初盛
贞观年间(627~649年) 武周政治(690~705年) 开元年间(713~741年)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喜功事,征勤伐兵、于热远心,营此造中,材有庸些主过之失所,常但为功。大”于过,
➢ 明太依祖然:可“以昔说唐是太古宗代繁一工位役杰,出好的战政斗治。家”。
➢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 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 信辞......”
“一个人不能离开那个时代,正如一个人的肉体不能离开他的皮

2016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提纲

2016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提纲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唐二世1、唐朝建立时间、开国皇帝、都城:618年、李渊、长安。

2、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二世。

二、“贞观之治”是怎样出现的(或者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答:1、贞观措施:(1)政治上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⑤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⑥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①减轻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答:作为皇帝要勤政爱民,人民可以拥护你成为统治者,也可以推翻你的统治。

唐初统治者接受隋亡的教训,把君主比成舟,把人民比成水。

四、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2、武则天对历史的贡献(为什么说武则天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答:①武则天在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是历史上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②大力发展科举制,破格选拔人才③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为开元盛世出现打下基础。

五、开元盛世1、唐朝起止时间?唐朝两个盛世局面及在位皇帝?两个盛世的共同表现?共同原因?得到的启示?答:唐朝(618年-907年),唐朝有两个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盛世表现(盛世景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

共同原因: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用贤才。

启示:要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是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为什么说是“全盛日”?答:想一想唐玄宗开元年间,小城镇也有上万人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

三、“开元盛世”
虢国夫人游春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唐玄宗 李隆基
——杜甫《忆昔》
2.此诗描绘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唐玄宗在位前期,哪些治国措施推动了“开元盛世”的出现?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阅读课文P8-P9的“女皇武则天”部分, 找出下列信息: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重稻视米农 流业脂生粟政产米,白治发,展公上经私济仓等廪俱……丰实。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二 学情概况
学情分析
七 年 级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历史学习,对 于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有了一个初步的 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七年级学生 对于历史充满大量兴趣和无限的探索欲望, 但由于部分影视作品的传播,其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对于历史的兴 趣,通过一系列史料和图片,启发其自主探 索的积极性,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 军事上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这些措施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读材料,说说唐太宗实施这些治国措施后的结果如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6—8页)1.唐朝的建立:(1)背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2)建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唐太宗的主要政策和措施:①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最著名的谏臣:魏征)②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③政治: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14页第一段)4.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广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8-9页)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共掌朝政: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3.周朝建立: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4.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5.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复习提纲22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复习提纲22

第2课 从 "贞观之治〞到 "开元盛世〞
【知识框架】
从 "贞观之治〞到 "开元盛世〞{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
【重点梳理】
1.唐朝的建立与 "贞观之治〞
2.女皇帝武那么天
地位 武那么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统治措施
(1)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开展科举制,创立
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
根底
统治措施(2)经济上: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开展生产
历史功绩武那么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开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稳固和开拓 .这为后来 "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根底
3. "开元盛世〞
【知识延伸】
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政|治安定,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
(2)统治者励精图治,唐朝前期政策的正确性和连续性,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 .
(3)广阔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培养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

学习重难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学习过程:预习提纲: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2、唐太宗: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3)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2)、治国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重用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3)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1.统治思想:(1)稳定政局,励精图治。

(2)重用贤能,任用为相。

2.改革措施:(1)整顿______,裁减冗员。

(2)发展经济,改革______。

(3)注重 ,编修经籍。

3.统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人鼎盛时期,史称“”。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参考教案2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参考教案2
方案一:回忆秦朝与隋朝的异同点,指出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暴政统治,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然后导入唐朝的建立。
方案二:利用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导入。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两个朝代 的异同点,指出隋朝的暴政统治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隋朝灭亡,唐朝
建立。
学生:讲述故事。其他学生边 听故事,边对提出的问题进展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唐太宗能做到从谏如流?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
【过渡】在唐朝历史上,出现了我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你知道她是谁吗?
三、女皇武那么天
1、引导学生观看课文P10?武那么天?
画像,教师简介武那么天的经历。
2、郭沫假设评价武那么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3、在你心中,你认为武那么天是怎样的皇帝?
教师总结: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开展,符合历史开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教师总结: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9?唐朝雨中耕作图?,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2、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那么夭 D、唐玄宗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以下史实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那么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出色人物对历史开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教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 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及其含义。

2. 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和影响。

3. 能够区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差异。

教学重点:1. 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涵。

2.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创造者李世民和李隆基的贡献与不足。

2. 能够准确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随堂练习题3.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指导书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图片,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强盛和它所创造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Step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特点和创造者李世民和李隆基的贡献与不足。

Step 3:讲解(20分钟)1. 分别讲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涵和特点。

2.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创造者李世民和李隆基的贡献与不足。

3.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唐朝的影响。

Step 4: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进行讨论,讨论完后进行小组展示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Step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中的意义是什么?并给予学生启发,让学生展开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Step 6:小结(5分钟)总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和特点,并强调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随堂练习题,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概念和特点,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两个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并与同伴互相交流,提高了学习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拓展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唐二世
1、唐朝建立时间、开国皇帝、都城:618年、李渊、长安。

2、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二世。

二、“贞观之治”是怎样出现的(或者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答:1、贞观措施:(1)政治上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④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⑤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⑥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①减轻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答:作为皇帝要勤政爱民,人民可以拥护你成为统治者,也可以推翻你的统治。

唐初统治者接受隋亡的教训,把君主比成舟,把人民比成水。

四、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2、武则天对历史的贡献(为什么说武则天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
开元”?)
答:①武则天在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是历史上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②大力发展科举制,破格选拔人才③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为开元盛世出现打下基础。

五、开元盛世
1、唐朝起止时间?唐朝两个盛世局面及在位皇帝?两个盛世的共同表现?共同原因?得到的启示?
答: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有两个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
盛世表现(盛世景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

共同原因: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用贤才。

启示:要重视农业生产,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是什么意思?描绘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景象?为什么说是“全盛日”?
答:想一想唐玄宗开元年间,小城镇也有上万人家。

农业丰收,稻米看起来像流油一样,粮食装满了所有仓库。

描绘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景象。

因为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所以称为“全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