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激素及有关药物

合集下载

临床药理学第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临床药理学第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吸收:口服、注射均可吸收
分布: 全身分布,肝中含量最高
消除:主要在肝中代谢,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与未结合部分一起由尿排出。
肝、肾功能不全者, t 1/2延长,
甲亢,肝灭活加速,t 1/2缩短。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才有活性
【体内过程】
01
根据糖皮质激素t ½的长短分为:
4.血液病
可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可用于溶血性贫血; 紫癜 。
5.局部应用
对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等有效, 氟轻松(肤轻松),氢化可的松 霜剂,软膏,洗剂等。
替代疗法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01
原发性: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及肾上腺感染性、 自身免疫性或出血创伤等疾病之后。
免疫抑制作用 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 减少参与免疫活动的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液以外的组织) 小剂量时抑制细胞免疫(抑制T细胞→免疫母细胞→致敏小淋巴细胞及其与抗原的结合)。 大剂量时抑制体液免疫(抑制B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及抗体与抗原结合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目的:让患病部位直接接触药物,减少药物用量及吸收,减少全身作用和不良反应。
局部用药
谢谢!
演讲人姓名
01
02
(2)诱发或加重感染
GCs 抑制机体防御功能,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使潜在病灶扩散,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3)消化系统并发症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
其他 精神失常。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物质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物质代谢调节

难点:
酶的诱导和阻遏的调节机制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调节类型特点
一.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在中区神经的控制下,通过神经递质对效应器发生 直接影响;或者改变某些激素的分泌,再通过各种激 素的相互协调,对整个代谢进行综合调 节。
特点:
短而快 具整体性 直接调 节代谢的作用 多数通过激素发挥作用
二. 激素水平的调节
第五节细胞水平的诱导与阻遏调节机制
一、构成酶与适应酶
根据酶的合成对环境影响的反应不同:
1.构成酶/组成酶
2.适应酶 诱导酶 阻遏酶
二、酶合成的诱导机制---乳糖操纵子
(一)阻遏蛋白的负调控
1. 关闭(无乳糖)
调节基因 操纵 启动子 基因 lacZ lacY
lacA
mRNA
蛋白质 阻遏蛋白 (有活性) Z: -半乳糖苷酶 Y: -半乳糖苷透过酶
通过改变生物体细胞代谢物的浓度,也可以改变某些 酶的活性或含量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速度。
具组织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 缓慢而持久 特点: 局部性调 节部分代谢 由神经系统控制分泌
三. 细胞水平的调节
通过代谢物的浓度的改变,来调 节某些酶促反应的速度。 又称酶水平的调节 酶的活性 特点: 酶的数量
细胞水平的调节类型:
3.沉寂子(silencer)
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以后在T淋巴细胞的T抗原受体基因的 转录和重排中证实沉寂子的作用的存在。 作用特点: 负调控顺式元件 可不受序列方向的影响 距离发挥作用 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如: UAS(upstream acticity sequence) CAATbox(-70~-80) GC BOX(-80~-110)
(放大效应)
激素与受体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新编药物合成反应路线图设计与制备工艺新技木实务全书

新编药物合成反应路线图设计与制备工艺新技木实务全书

《新编药物合成反应路线图设计与制备工艺新技木实务全书》本书作者: 朱葆佺图书册数:1380出版社: 天津电子出版社定价:1380元现价:690元《新编药物合成反应路线图设计与制备工艺新技木实务全书》本店是实体店,坚决抵制各类盗版、劣质图书及附件,严格控制图书进货渠道,遵守国家新闻出版、发行的相关规定,直接从经过国家出版发行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出版社进货,与国图、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上海古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社科、社科文献、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科学、法律、上海外教、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武大、南大、广西师大、北京出版集团、浙江少儿、江苏少儿、21世纪、作家、春风文艺、长江文艺、接力、漓江等全国知名的300余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所采购的图书均经所在地图书市场审读办公室审读合格后,方上市发行,100%正版、优质,订购速度快,数据提供及时,加工全方位,能全面符合客户的需求。

公司经营的图书科目品种齐全,涉及学科面广,涵盖文学、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历史、工具图书、艺术、哲学、语言、政治、经济、学术专著、工具书及其它社科综合类图书等。

经营风格全方位,适合各文化层次读者学习和阅读需要。

内容介绍:商品简介商品编码:pdf56751出版社:天津电子出版社册   数:作者: 朱葆佺出版时间:2013年3月印刷时间2013年3月isbn:版次:第一版装帧:精装纸张:胶版纸印次:第一次页数:正文语种:中文开本:16开目录第一篇有机药物合成原理及其应用第一章有机药物合成概论第二章有机药物分子中原子间相互影响—电性效应第三章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影响—立体效应第四章构象分析第五章分子的构型、不对称合成和外消旋体的拆分第六章酸碱理论及其在有机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第七章分子轨道法及其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第八章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第二篇有机药物合成反应第一章有机药物合成反应概论第二章饱和碳原子工的新核取代反应第三章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第四章羰基亲核取代反应第五章消除反应第六章碳碳重键上的电性加成反应第七章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第八章重排反应第九章自由基的反应第十章氧化反应第十一章催化氧化反应第十二章化学还原反应第十三章卤化反应第十四章酰化反应第十五章缩合反应第三篇有机药物合成的设计原理第一章合成设计的逻辑学第二章仿生合成法第三章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第四篇有机药物合成设计原理之逆合成分析法第一章有机药物合成中的逆合成分析法概论第二章有机合成中的合成子第三章选择性官能团互换(FGI)第四章有机药物的逆合成分析第五篇有机药物及中间体合成法、合成路线图解第一章抗感染类药物第二章心血管类药物第三章神经系统药物第四章mazui药及其辅助药物第五章呼吸系统药物第六章消化系统药物第七章泌尿系统药物第八章抗变态反应药物第九章抗肿瘤药物第十章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第十一章维生素类药物第六篇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第一章药物中间体合成工艺总论第二章杂环类医药中间体合成工艺第三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合成工艺第四章甾族药物及其中间体合成工艺第五章脂肪胺类中间体合成工艺第七篇手性药物的合成制备和分离测定动力学原理第一章手性药物化合物基本知识第二章手性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第三章手性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第四章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第五章手性药物的催化合成第六章手性药物的拆分第七章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第八篇生物药物合成原理及实验技术制备工艺方法第一章生物药物合成概论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实验技术第三章生物合成药物的工程学基础及其生物制品研制原理与制备工艺第四章基因工程药物规范及质量控制第九篇最新生物合成药物的合成机理筛选测定制备工艺各论第一章核酸类药物第二章氨基酸类药物第三章维生素类药物第四章抗生素类药物第五章甾体类药物第六章生物碱类药物第七章酶类药物第八章酶抑制剂类药物第九章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中药和植物药合成的应用第十章单克隆抗体药物第十一章基因工程在活性蛋白多肽药物研制中的应用《新编药物合成反应路线图设计与制备工艺新技木实务全书》巨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宗旨让客户“买得放心、买得开心”是本公司的一贯服务宗旨,而且,我们也会始终将这一宗旨贯彻到底,并赋与其更丰富的涵义。

生物制药:第十四章 糖类药物

生物制药:第十四章 糖类药物

小分子肝素粗品 沉淀 乙醇
沉淀 小分子肝素精品
乙醇
4.硫酸软骨素(CS)
商品名为康得灵,是从动物软骨中提取制备的酸性粘 多糖,主要是CSA和CSC,其所含的双糖单位是D葡萄糖醛酸和a-氨基-脱氧D-半乳糖。一般含有50~ 70个双糖单位,分子量1~3万。
硫酸软骨素B不被玻璃酸酶降解,其所含的双糖单位与A、C不同, 显色反应也不同,因而早期的“硫酸软骨素B”命名是一个误称, 现已改正过来,称为硫酸皮肤素,在皮肤中较多。
糖类药物的生理功能
(一)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1.低热值、防肥胖; 2.抑制腐败菌生长繁殖; 3.增殖作用; 4.抗龋齿、抗肿瘤。
糖类药物的生理功能
(二)多糖类的生理功能 1.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 2.抗感染作用; 3.促进细胞DNA、蛋白质的合成; 4.抗幅射损伤作用; 5.抗凝血作用; 6.降血脂,降血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
糖类药物制备的一般方法
(一)单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用水或在中性条件下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
也可以用82%乙醇,在70~78℃下回流提取
糖类药物制备的一般方法
(二)新型低聚糖的生产方法 1.多糖分解 2.单糖聚合 3.糖基转移 4.低聚糖异构化 5.从植物中提取
糖类药物制备的一般方法
肝素-原料来源
肝素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肝、肺、心、脾、肾、胸 腺、肠粘膜、肌肉和血里,因此肝素常用猪牛的肠粘 膜、牛肺、猪肺提取。
硫酸化程度高的肝素,具有较高的降脂活性。从牛肺、 羊肠中提取的肝素,硫酸化程度高于从猪肠粘膜中提 取的肝素。
肝素-生产工艺
肝素的生产工艺有盐解一离子交换法,盐解一季胺盐 沉淀法,酶解一离子交换法等。
(三)多糖的分离纯化 多糖在细胞内以游离型与结合型两种方式存在。结

第十四章 影响组织代谢药物

第十四章 影响组织代谢药物

组胺受体效应及抗组胺药的效应
组胺受体 器官效应 肠道:收缩 支气管:收缩 血管:扩张 冠状血管:扩张 心房肌:收缩加强 房室交界:传导减慢 胃壁细胞:胃液分泌增加 血管:扩张 冠状血管:扩张 心房肌:收缩加强 窦房结:心率加快 抗组胺药效应
苯海拉明、异丙嗪、 氯苯吡胺、曲吡那 敏,用于皮肤、黏 膜过敏反应疾病的 治疗。 作用强度及时问: 氯苯吡胺>异丙嗪 >曲吡那敏>苯海 拉明。 中枢抑制作用:异 丙嗪>苯海拉明> 曲毗那敏>氯苯毗 胺
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这是长期过量应用引起的水盐、糖、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结果。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症 状可逐渐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诱发或加重感染 长期使用可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易诱发 细菌感染,甚至使体内潜在性或局部的感染扩散,故一般感染 性疾病不宜用。 3.停药后的不良反应 (1)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大量应用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作 用,抑制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突然停药后肾上腺皮质不能立 即恢复正常分泌,出现精神沉郁、肌无力、低血糖和低血压等症 状,故须缓慢停药,必要时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促进肾 上腺皮质机能恢复。 (2)反跳现象 某些疾病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完全控制或部分 缓解,突然停药后原病复发或恶化,称为反跳现象。这并非肾上 腺皮质机能不全,此时可恢复激素治疗,症状缓解后再缓慢停药。
网状带
束状带 球状带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抗利尿激素(AD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糖皮质激素(GCS)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非特异、全过程抗炎作用):
(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炎性物质释放;

药物分析笔记

药物分析笔记

目录第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1)第十五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6)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物的分析 (10)第十二章.喹啉与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分析 (13)第十六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5)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19)第九章.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 (22)第八章.对氨基苯甲酸酯和酰苯胺类局麻药物的分析 (24)第七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 (27)第十章.巴比妥及苯并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30)第十一章.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 (32)第十三章.莨菪烷类抗胆碱药物的分析 (33)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35)第二章.药物鉴别试验 (38)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41)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 (45)第五章.体内药物分析 (49)第十八章.药物分析概论 (51)第十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概论 (53)第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1维生素A一.结构与性质(一)结构1.维生素A结构为具有一个共轭多烯酸侧链的环乙烯2.天然维生素A主要是全反式维生素A3.VitA→VitA2(-2H),VitA1→VitA3(-H2O)(二)性质1.溶解性(与CHCl3,乙酸中微溶,在水中不溶)2.不稳定性(制成酯,凉暗处保存,充氮气或加入合适的抗氧剂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紫外吸收特性(具有共轭多烯的侧链结构,在325-328nm有最大吸收,可用于鉴别或含量测定)4.与三氯化锑呈色(VitA在三氯甲烷中能与三氯化锑试剂作用,产生不稳定蓝色,可用于鉴别或用比色法测量)二.鉴别试验(一)三氯化锑反应(Carr-Price反应)1.原理: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三氯甲烷溶液中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机制:行成不稳定的蓝色碳正离子(二)紫外吸收光谱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5个共轭双键,其无水乙醇溶液在32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当在盐酸催化下加热,生成脱水维生素A(vita3),最大吸收峰向长波长位移(红移),同时在350-390nm的波长间出现三个吸收峰。

14第十四章 激素类药

14第十四章 激素类药

第十四章激素类药一、教学目标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2.掌握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碘和碘化物、放射性碘和β受体阻断药等应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3.掌握胰岛素及其制剂和常用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4.了解避孕药的作用和应用。

二、课时分配本章共4个任务,本章安排4课时。

三、教学重点我们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掌握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碘和碘化物、放射性碘和β受体阻断药等应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掌握胰岛素及其制剂和常用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避孕药的作用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2.掌握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碘和碘化物、放射性碘和β受体阻断药等应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3.掌握胰岛素及其制剂和常用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变化。

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的代谢过程。

缺乏时,将引起代谢失调以致死亡。

但是不正确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短效:氢化可的松、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曲安西龙;长效:倍他米松、地塞米松。

【作用】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①蛋白质代谢。

②糖代谢。

③脂质代谢。

④水和电解质代谢。

2.抗炎作用。

3.抗毒作用。

4.抑制免疫与抗过敏作用。

5.抗休克作用,其机制为:(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2)抑制某些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组织损伤,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

(3)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4)兴奋心脏,加强心脏收缩力和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

第十四章 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十四章 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系统的药物

加兰他敏 Galantamine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和乙酰胆 碱M1受体激动双重作用 AchE的竞争性、可逆性抑制 剂,易透过血脑屏障,故中 枢作用较强,选择性抑制中 枢的AchE
石杉碱甲 Huperzine A 选择性、生物利用度和改善记 忆的作用高于他克林和多奈哌 齐,而且作用时间长
2.不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东莨菪碱 Scopolamine
O N CH3
HO
O O
OH
O O
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樟柳碱 Anisodine
硫酸阿托品
CH3
Atropine Sulphate
N
OH O O
. H2SO4 . H2O
2
托品(莨菪醇)
托品酸(莨菪酸) 稳定性(碱性易水解) 酯
托品Tropine的立体化学
对心血管系统的选择性较强,对 胃肠道平滑肌作用较弱,也可收
缩支气管平滑肌。
用于血管性痉挛及房性心动过速,
提高了药物对M受体选择性,同时 还增加了对胆碱酯酶降解的稳定性。 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作用较持久,性质稳定,可以口服。
禁用于房室结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的患者,禁止静脉注射。
O H3C
O N N CH3
有机磷酸酯由于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中心反应 生成磷酰化AchE,从而阻断酶对乙酰胆碱的催化水
解,属不可逆酶抑制剂(Irreversible Inhibitor)
OH Cl Cl Cl p O OCH3 OCH3 Cl Cl O p O OCH3 OCH3
美曲膦酯 Metrifonate 敌百虫
敌敌畏 Dichlorvos,DDVP
抗胆碱药分类
• 按作用部位和选择性阻断受体亚型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
n感染中毒性休克(辅助治疗) n过敏性休克(次选药,首选肾上腺素) n心源性休克(结合病因) n低血容量性休克(补液及输血等)
n替代治疗 n严重感染或炎症 n自身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
临床应用
n休克 n呼吸系统疾病 n肾脏疾病 n心血管系统疾病 n血液病 n皮肤病 n眼科疾病
支气管哮喘 呼吸综合窘迫征 慢性肾炎肾病型 肾病综合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心再肌生梗障死减碍、少性完症贫全血性、房粒室细传胞导炎缺阻乏滞症、、中血毒小性板心肌炎、心包
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 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
不良反应 n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n停药反应
(1)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反跳现象
禁忌症
u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u 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 u 病毒感染 u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角膜溃疡 u 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 u 糖尿病、高血压 u 有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病史者 u 孕妇
严重感染性炎症 u严重急性感染 Ø细菌感染加用抗菌药物 Ø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
除外非典型肺炎、严重病毒 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
u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
自身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
u自身免疫性疾病 u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u过敏性疾病 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
u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药理作用 轻度降低血糖(不引起低血糖) 临床应用 轻、中度2型糖尿病,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药 (餐时血糖调节剂)
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 纳格列奈(唐力,)
机制 作用于胰岛B细胞敏感的钾通道的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分泌药。
降糖药物作用方式 n直接补充胰岛素
n促进B细胞分泌胰岛素 n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u退热作用 u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u对骨骼的影响 u中枢兴奋作用 u对胃肠道的影响
n替代治疗 n严重感染或炎症 n自身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
n休克 n呼吸系统疾病 n肾脏疾病 n心血管系统疾病 n血液病 n皮肤病 n眼科疾病
临床应用
替代治疗 u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u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危象) u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u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胰岛素增敏药
药理作用 n改善胰岛素抵抗 n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n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者
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α )
阿卡波糖(卡博平,拜唐苹,) 伏格列波糖(倍欣,)
作用机制 抑制小肠中各种α-葡萄糖苷酶,减慢淀粉、蔗糖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双胍类是临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历史悠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 者。
临床应用 轻、中度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病人。
不良反应
n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n
n 乳酸性酸中毒
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文迪雅,) 环格列酮() 吡格列酮(艾汀,) 恩格列酮()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n胰岛素
n口服降血糖药
u磺酰脲类 u双胍类 u胰岛素增敏药 u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u餐时血糖调节药
n代谢作用 u糖代谢 u脂肪代谢 u蛋白质代谢 u钾离子转运
n促生长作用
胰岛素药理作用
促进合成 抑制分解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其分解,降低酮 体和游离脂肪酸 3.对蛋白质的影响 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促进蛋白质 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4.促进进入细胞
体内过程 n口服吸收好,及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n多数经肝代谢,经肾排出。
临床应用 n糖尿病 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且经饮食控制无效的糖尿病病人 。
n尿崩症Biblioteka 氯磺丙脲不良反应n胃肠道反应
n低血糖 n其他
过敏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降糖片,) 苯乙双胍(降糖灵,)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n糖尿病 u1型糖尿病 u 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未获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
u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性并发症者 u 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手术、妊娠、分娩、高热等
临床应用 n细胞内缺钾 可促进钾内流,纠正细胞内缺钾,提供能量
不良反应 n低血糖 n过敏反应 n胰岛素耐受性
u急性 u慢性 n局部反应
类别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病情重,“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患者体内胰腺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依靠外源胰岛素存
活,并且终身使用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多中老年,肥胖,病情稳定,“三多一少”症 状不明显,胰岛素分泌量不低,甚至还偏 高,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第十四章激素及有关 药物
一、知识目标 二、技能目标
学习目标
概述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一类调节性物质。
激素分泌增多或减少,导致功能的亢进或低下,引起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病、糖尿病、风湿及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常用的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甲状腺激素 抗甲状腺药物
u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u诱发或加重感染 u消化系统并发症 u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u骨质疏松 u 神经精神失常
u 白内障和青光眼
糖尿病概述
✓ 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糖、蛋白质、脂
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而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 多食、消瘦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性激素及避孕药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按生理功能分为:
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
临床最为常用
性激素
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 糖皮质激素
短效类:可的松 中效类:泼尼松
长效类:地塞米松 外用类:氟轻松
药理作用
n抗炎作用 n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 n抗休克作用 n其他作用
第一代 甲苯磺丁脲(, D860) 氯磺丙脲()
第二代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吡嗪(美吡达,)
第三代 格列齐特(达美康,)
磺酰脲类药物
药理作用
n降血糖作用 n促胰岛素释放(最主要) n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n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n抗利尿作用 氯磺丙脲
n影响凝血功能 格列齐特、格列波脲
钾通道阻滞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