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应变曲线64559
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s)根据圆柱试件静力拉伸试验所得拉伸图(图a),对曲线上各对应点用试件原始尺寸除拉伸力与绝对伸长所得出的应力与延伸率的关系曲线(图6)。
应力一应变曲线是金属塑性加工工作中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应力及应变值按下式计算:式中σi 表示拉伸图上任意点的应力值,δi为i点的延伸率,Pi及Δli为该点的拉力与绝对伸长值,F0及l为试件的断面积和计算长度。
试件受拉伸时,先产生弹性变形,这时应力应变成比例,当出现二者不能保持线性关系的点时,表示材料已屈服而将发生塑性变形,这时的应力定义为屈服应力或流变应力,用σs表示,其求法见屈服点。
拉伸时当试件计算长度上的均匀变形阶段结束而产生细颈时,变形将集中在细颈部分。
出现细颈前材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名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用σb表示σb =Pmax/F式中Pmax为拉伸图上所记录的最大载荷值。
试件出现细颈后很快即断裂,断裂应力σfσf =Pf/Tf式中Pf 是断裂时的拉力,Ff是断口面积。
试件拉断时的延伸率δf(%)或断面收缩率ψ(%)是表示材料可承受最大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矾一牮×100(4)£fPf=盐≯×100(5)』’0式中厶和Ff是将断开的试件对合后测定的试件长度和断口处的面积。
抗拉强度靠及延伸率d或断面收缩率妒是材料性能的两个基本指标,在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屈服应力民(或乱:)是金属塑性加工时变形体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所必需的最小应力,它是计算变形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表征材料受外力作用时的行为。
材料受力后即发生弹性变形,这时应力应变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继续增加作用力至一定大小后材料将出现塑性变形,以后变形与应力的关系复杂,当塑性变形至一定程度以后,试件破断则变形过程终结。
所以任何变形过程均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破断3个典型阶段。
金属的塑性加工过程处于弹性变形与破断二者之间。
首先要创造一定的应力状态条件使金属能发生塑性变形,其次是安排一个使塑性变形尽可能大又不致发生破坏的热力学条件。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3.6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反映变形体变形时应力随应变强化的规律。
初始屈服应力S
一般屈服应力( 流动应力S ,Y ) 真实应力:变形体内实际承受应力的大小。
影响流动应力的因素
材料属性, 温度, 应变, 应变速率
建立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方法
拉伸试验,
压缩试验,
扭转试验
流动应力S 的公式表达形式
失稳点b,Fb = Fmax。
dF A0 edS Sed 0
dS Sd 0
dS
d
b
Sb
二、 压缩试验曲线
拉伸试验曲线:失稳,精确范围( < 0.3); 压缩试验曲线:摩擦(S ),精确范围( 2);
1、直接消除摩擦的圆柱体压缩法
S
P A
P A0e
ln H0
H
2、外推法 摩擦力影响和式样尺寸D0/H0 有关,根据不同的D0/H0 , 外推出D0/H0 = 0时的S,得到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1 1
Fd F(0)
1、拉伸图和条件应力-应变曲线
0
F A0
l
l0
b d
c
Fb= Fmax
Fp Fc
三个变形阶段:
ph
特征点:弹性极限点p,屈服点c,失稳点b,断裂点k。
?
k
Δl()
2、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用真实应力与应变表示的曲线。
S( ) ; S( ) ; S( )
2 2t
24
1 3 平面应变问题
2
3
1 2 2 2 3 2 3 1 2
2 3
6 1 1.1551
S 800 0.25
8001.151 0.25 443
应力应变曲线材料力学

E E tan
(1)弹性阶段 比例极限σp
oa段是直线,应力与应变在此段成正比关系,材
料符合虎克定律,直线oa的斜率 tan E 就是材
料的弹性模量,直线部分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值 记作σp,称为材料的比例极限。曲线超过a点,图 上ab段已不再是直线,说明材料已不符合虎克定 律。但在ab段内卸载,变形也随之消失,说明ab 段也发生弹性变形,所以ab段称为弹性阶段。b点 所对应的应力值记作σe ,称为材料的弹性极限。
、 值越大,其塑性越好。一般把 ≥5%的材
料称为塑性材料,如钢材、铜、铝等;把 <5%的
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
工程应用:冷作硬化
e
d
b
b
e P
a c s
即材料在卸载过程中 应力和应变是线形关系,
f 这就是卸载定律。
材料的比例极限增高, 延伸率降低,称之为冷作硬 化或加工硬化。
值记作 ,称b为材料的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
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4)缩颈断裂阶段
曲线到达e点前,试件的变形是均匀发生的, 曲线到达e点,在试件比较薄弱的某一局部(材 质不均匀或有缺陷处),变形显著增加,有效横 截面急剧减小,出现了缩颈现象,试件很快被 拉断,所以ef段称为缩颈断裂阶段。
4.塑性指标 试件拉断后,弹性变形消失,但塑性变形仍保 留下来。工程上用试件拉断后遗留下来的变形 表示材料的塑性指标。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两个:
伸长率: L1 L 100 % 断面收缩率 : LA A1 100 %
A L1 —试件拉断后的标距
L —是原标距 A1 —试件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A —原横截面面积。
应力-应变曲线

第Ⅱ种类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20
多数塑性金属材料,如铝-镁合金、铜合金、中碳合金结构 钢(经淬火+中高温回火)其应力-应变曲线也是如此。
材料由弹性连续过渡到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时无锯齿形平台, 变形时总伴随着加工硬化。
21
3)第Ⅲ种类型:弹性-不均匀塑性变形 在正常弹性后,有一系列锯齿叠加在抛物线型曲线上。 此类材料特性:是由于材料内部不均匀变形所致。
11
4、定义真应力S(应变e)的意义
1)真应力 S 和真应变 e 的定义:
承认了在变形过程中试件长度和直径间相互变化的事实。 因变形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因此
A1L1 A2L2 常数
即长度伸长了,其实际截面积 A 就会相应减少,因此,
真应力S 工程应力
S
Fi Ai
瞬时载荷 试件瞬时截面积
2. 铸铁、陶瓷:只有第I阶段
3. 中、高碳钢:没有第II阶段
7
3、真应力S-真应变e 曲线
3、真应力S-真应变e 曲线:(流变曲线)
在实践的塑性变形中,试样的截面积与长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研究 金属塑性变形时,为了获得真实的变形特性,应当按真应力和真应变来进 行分析。
流变曲线真实反映变形过程中,随应变量增大,材料性质的变化。
如:在混凝土材料中通过配钢筋来提高其抗拉伸性能。
18
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在拉伸开始时,应力和应变不成直 线关系,即不服从虎克定律,而且变形表现为粘弹性。
粘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理 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
其特征是应变对应力的响应 (或反之)不是瞬时完成的 (应变落后于应力),需要 通过一个弛豫过程,但卸裁 后,应变恢复到初始值,不 留下残余变形。
1.应力应变曲线

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保持设计要求的外形和尺寸,服役过程:保证在服役期内安全地运行。
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应力腐蚀破裂发生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拉伸性能通过拉伸试验可测材料的弹性、强度、延性、应变硬化和韧度等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它们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力作用于材料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断裂静力拉伸试验-模型图静力拉伸试验-实物图拉伸试验结果➢L0-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L c -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S 0-试件工作部分的原始横截面积低碳钢的拉伸图——加载后标距间的长度变化量∆L ~载荷F 关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工程应力(或名义应力,也简称作应力)R ---力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即得工程应力,R =F /S 01伸长率(或工程应变,也简称作应变)e ----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长度即得工程应变,e =ΔL /L 0,ΔL =L -L 0,其中L 为加载中伸长后的标距长度2低碳钢的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弹性变形单纯弹性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比例极限R p (原标准,符号为σp )应力和应变成严格的正比关系的上限应力。
弹性模量E eR E /=弹性极限R e (原标准,符号为σe )材料发生可逆的弹性变形的上限应力值。
对于多数材料,与比例极限接近。
低碳钢的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所谓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是拉伸中当试样的塑性伸长率等于L 0的某一百分率时,所对应的应力值。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求规定塑性伸长率为0.2%的强度塑性伸长率为0.2%的点R p0.2工程上最常用的强度指标,传统使用的符号为σ0.2。
R p0.01,R p0.5测力弹簧?石油管线钢?炮管钢?A B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屈服在拉伸试验期间,出现力不增加但仍旧能发生塑性变形的现象叫作屈服或不连续屈服。
应力应变曲线实验

P / A0
L0
L
试样的伸长率即应变ε为 :
(MP a)
(100%)
L / l0
P
上式中P为拉伸载荷;A0为试样的初始截面 ;L0为试样标定 线间的初始长度;△L为拉伸后标定线长度的增长量。
典型的聚合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
弹性区 塑性区
屈服点
屈服点 之前是 弹性区
屈服点 之后是 塑性区
6.样品被拉断时停止实验.
五.数据处理
1. 根据电子拉力机绘出的PS,PP拉伸曲线,比较和鉴别 它们的性能特征。 2. 根据PP的载荷—伸长曲线、逐点计其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 / A0 L / L0 (1 ) J ln(1 )
(MPa ) (100%) (MPa ) (100%)
P
真应力σ'为: P / A 真应变 为:
L
( A为试样瞬时截面积 )
L0
L
dLi L0 L L ln ln( ) ln(1 )(100%) L0 L L0 L0 i
假定试样在大形变时体积不变,即AL=A0L0,则真应 力可表示为:
P PL0 P 1 1 A A0 L0 A0
六.思考题
1. 改变试验的拉伸速率会对试验产生什么影响? 2. 在试验过程中,试样的截面积变化会对最终谱图产
生什么影响? 3.你认为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下能否真实地获得或通过
计算获得瞬时地截面积A?
0
图1 典型聚合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弹性区: 塑性区 :
除去应力后材料能恢复原状. 材料产生塑性形变,不再恢复原状.
应力应变曲线材料力学讲解

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1、试样及试验条件
常 温 、 静 载
§9-5
2、低碳钢压缩实验
(MPa) 400
低碳钢压缩 应力应变曲线
E(b)
C(s上)
f1(f)
低碳钢拉伸
g
(e) B
D(s下)
应力应变曲线
200 A(p)
E=Etgy=tg
O
O1 O2 0.1
0.2
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一般制成短圆柱形,柱的 高度约为直径的1.5 ~ 3倍,试样的上下平面有平行 度和光洁度的要求非金属材料,如混凝土、石料等 通常制成正方形。
、 值越大,其塑性越好。一般把 ≥5%的材
料称为塑性材料,如钢材、铜、铝等;把 <5%的
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
工程应用:冷作硬化
e
d
b
b
e P
a c s
即材料在卸载过程中 应力和应变是线形关系,
f 这就是卸载定律。
材料的比例极限增高, 延伸率降低,称之为冷作硬 化或加工硬化。
低碳钢是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应力–应变图, 如图示。
在屈服以前,压缩时的曲线和拉伸时的曲线 基本重合,屈服以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试样被 压成“鼓形”,最后被压成“薄饼”而不发生 断裂,所以低碳钢压缩时无强度极限。
3、灰铸铁
by
灰铸铁的 压缩曲线 bL
灰铸铁的 拉伸曲线 O
= 45o~55o
d g
o
f h
1、弹性范围内卸载、再加载 2、过弹性范围卸载、再加载
5、灰铸铁
对于脆性材料(铸铁),拉伸时的应力 应变曲线为微弯的曲线,没有屈服和径缩现 象,试件突然拉断。断后伸长率约为0.5%。 为典型的脆性材料。
4 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MA 02139,剑桥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David Roylance2001年8月23日引言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图形。
所有学习材料力学的学生将经常接触这些曲线。
这些曲线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特别对试验时会产生显著的几何变形的塑性材料。
在本模块中,将对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几个点作简略讨论,使读者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某些方面有初步的总体了解。
本模块中不准备纵述“现代工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这一广阔的领域,相关内容可参阅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博依(Boyer )编的图集。
这里提到的几个专题——特别是屈服和断裂——将在随后的模块中更详尽地叙述。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在确定材料力学响应的各种试验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拉伸试验1了。
进行拉伸试验时,杆状或线状试样的一端被加载装置夹紧,另一端的位移δ是可以控制的,参见图1。
传感器与试样相串联,能显示与位移对应的载荷)(δP 的电子读数。
若采用现代的伺服控制试验机,则允许选择载荷而不是位移为控制变量,此时位移)(P δ是作为载荷的函数而被监控的。
图1 拉伸试验在本模块中,应力和应变的工程测量值分别记作e σ和e ε,它们由测得的载荷和位移值,及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和原始长度按下式确定0A 0L1 应力-应变试验及材料力学中几乎所有的试验方法都由制定标准的组织,特别是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ASTM)作详尽的规定。
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试验E8规定;塑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638规定;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3039规定。
当以应变e ε为自变量、应力e σ为函数绘制图形时,就得到如图2所示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图2 退火的多晶体铜在小应变区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在许多塑性金属中,这一曲线具有典型性)在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部分(小应变阶段),作为合理的近似,许多材料都服从胡克定律。
于是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数即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记作E :随着应变的增大,许多材料的应力与应变最终都偏离了线性的比例关系,该偏离点称为比例极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E tan
-
(1)弹性阶段 比例极限σp
oa段是直线,应力与应变在此段成正比关系,材
料符合虎克定律,直线oa的斜率 tanE就是材
料的弹性模量,直线部分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值 记作σp,称为材料的比例极限。曲线超过a点,图 上ab段已不再是直线,说明材料已不符合虎克定 律。但在ab段内卸载,变形也随之消失,说明ab 段也发生弹性变形,所以ab段称为弹性阶段。b点 所对应的应力值记作σe ,称为材料的弹性极限。
-
4.塑性指标 试件拉断后,弹性变形消失,但塑性变形仍保 留下来。工程上用试件拉断后遗留下来的变形 表示材料的塑性指标。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两个:
伸长率: L1 L 100 % 断面收缩率 : LA A1 100 %
A L1 —试件拉断后的标距
L —是原标距 A1 —试件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 A —原横截面面积。
弹性极限与比例极限非常接近,工程实际中通常对二者不 作严格区分,而近似地用比例极限代替弹性极限。
-
(2)屈服阶段 屈服点
s
曲线超过b点后,出现了一段锯齿形曲线,
这—阶段应力没有增加,而应变依然在增加,材
料好像失去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把这种应力不增
加而应变显著增加的现象称作屈服,bc段称为屈
服阶段。屈服阶段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应力
曲线没有明显的直线部分,应力较 小时,近似认为符合虎克定律。曲线没 有屈服阶段,变形很小时沿与轴线大约 成45°的斜截面发生破裂破坏。曲线最
高点的应力值 by 称为抗压强度。
铸铁材料抗压性能远好于抗拉性能, 这也是脆性材料共有的属性。因此,工 程中常用铸铁等脆性材料作受压构件, 而不用作受拉构件。
低碳钢是塑性材料,压缩时的应力–应变图, 如图示。
在屈服以前,压缩时的曲线和拉伸时的曲线 基本重合,屈服以后随着压力的增大,试样被 压成“鼓形”,最后被压成“薄饼”而不发生 断裂,所以低碳钢压缩时无强度极限。
-
3、灰铸铁
by
灰铸铁的
压缩曲线
bL
灰铸铁的 拉伸曲线
O
-
= 45o~55o 剪应力引起断裂
d g
o
f h
1、弹性范围内卸载、再加载 2、过弹性范围卸载、再加载
-
5、灰铸铁
对于脆性材料(铸铁),拉伸时的应力 应变曲线为微弯的曲线,没有屈服和径缩现 象,试件突然拉断。断后伸长率约为0.5%。 为典型的脆性材料。
bt
o
σbt—拉伸强度极限(约为140MPa)。它是 衡量脆性材料(铸铁)拉- 伸的唯一强度指标。
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1、试样及试验条件
§9-5
载常 温 、 静
2、低碳钢压缩实验
(MPa) 400
低碳钢压缩 应力应变曲线
E(b)
C(s上)
f1(f)
低碳钢拉伸
g
(e) B
D(s下)
应力应变曲线
200 A(p)
E=Etgy=tg
O
O1 O2
0.1
-
0.2
金属材料的压缩试样,一般制成短圆柱形,柱的 高度约为直径的1.5 ~ 3倍,试样的上下平面有平行 度和光洁度的要求非金属材料,如混凝土、石料等 通常制成正方形。
称为屈服点(或屈服极限)。在屈服阶段卸载,将
s
出现不能消失的塑性变形。工程上一般不允许构
件发生塑性变形,并把塑性变形作为塑性材料破
坏的标志,所以屈服点
个重要指标。
s 是衡量材料强度的一
-
(3)强化阶段 抗拉强度 b
经过屈服阶段后,曲线从c点又开始逐渐上
升,说明要使应变增加,必须增加应力,材料 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作强化, ce段称为强化阶段。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
圆截面试件标距:L0=10d0或5d0
-
2、试验机
-
0
-
3、低碳钢拉伸曲线
-
e
Hale Waihona Puke bbe P
a c s
o
f
2、屈服阶段bc(失去抵 抗变形的能力)
s — 屈服极限
3、强化阶段ce(恢复抵抗 变形的能力)
b — 强度极限
4、局部径缩阶段ef
明显的四个阶段 1、弹性阶段ob P — 比例极限
-
-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延伸率 δ > 5%
延伸率 δ < 5%
断裂前有很大塑性变形
断裂前变形很小
抗压能力与抗拉能力相近 抗压能力远大于抗拉能力
可承受冲击载荷,适合于 适合于做基础构件或外壳 锻压和冷加工
材料的塑性和脆性会因为制造方法工艺条件 的改变而改变
-
应力——应变曲线
-
力学性质: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在变形和破坏方面所 表现出的力学性能
一、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件试 件 和 实 验 条
§9-4
静常 载温
、
1、 试件
(1)材料类型: 低碳钢: 塑性材料的典型代表; 灰铸铁: 脆性材料的典型代表;
标距
L0
(2)标准试件:
d0
标点
尺寸符合国标的试件;
2.标用标于距准测:试试件的:等截面部分长度;
值记作 ,称b 为材料的抗拉强度(或强度极限),
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又一个重要指标。
(4)缩颈断裂阶段
曲线到达e点前,试件的变形是均匀发生的, 曲线到达e点,在试件比较薄弱的某一局部(材 质不均匀或有缺陷处),变形显著增加,有效横 截面急剧减小,出现了缩颈现象,试件很快被 拉断,所以ef段称为缩颈断裂阶段。
、 值越大,其塑性越好。一般把 ≥5%的材 料称为塑性材料,如钢材、铜、铝等;把 <5%的
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混凝土、石料等。 -
工程应用:冷作硬化
e
d
b
b
e P
a c s
即材料在卸载过程中 应力和应变是线形关系,
f 这就是卸载定律。
材料的比例极限增高, 延伸率降低,称之为冷作硬 化或加工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