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术后康复

合集下载

肱骨外髁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肱骨外髁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

肱骨外踝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一)肱骨外踝骨折的基础知识发生肱骨外股骨折的病因有哪些?肱骨外踝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部先着地,外力沿梯骨向上撞击肱骨外联而引起骨折。

儿童肘部的常见损伤多属于骨髓骨折,一般在2~18岁,以6~10岁为最常见。

骨折块通常包括肱骨外黑、肱骨茎突骨髓,滑车外侧部分及干惭端骨质。

哪些表现提示发生了肱骨外牒骨折?1)肱骨外股肿胀。

2)肱骨压痛。

3)畸形或肘关节活动丧失。

肱骨外踝骨折的类型有哪些?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分为无移位骨折、轻度移位骨折和翻转移位骨折三种。

(二)术前健康指导肱骨外股骨折患者应做哪些检查?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除拍摄正、侧位X线片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伤情拍摄特殊体位片,必要时行CT 检查。

肱骨外踝骨折有哪些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I)骨折无移位型,手法复位后屈肘90。

,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4周。

(2)侧方移位型应进行闭合复位。

X线检查证实已复位者,可用长臂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固定时间依据复位后稳定情况而定,取伸肘或屈肘位及前臂旋后位。

(3)陈旧骨折移位不严重,预计以后不会造成肘部形态及功能影响者可不手术。

2)手术治疗:(1)侧方移位型骨折整复失败或复位后再移位不能复位者,应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重度骨折翻转移位、旋转移位: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应切开复位,矫正骨折块的旋转移位。

尽可能保留骨折块上附着的软组织,以免发生缺血性坏死。

(3)某些陈旧骨折移位者:骨折块翻转移位或畸形愈合将严重影响功能者应手术治疗。

肱骨外联骨折术前饮食要求有哪些?1)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如猪蹄、排骨等)及新鲜蔬菜(如白菜等):水果(猱猴桃、橘子、苹果等),以保证营养供给。

同时多进有助于机体产生有利于骨折两端黏合的骨胶质的食物,可促进组织的修复和骨痂的形成。

2)术前6h禁食、4h禁饮,以防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肱骨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是恢复肱骨功能和加强上肢力量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为您介绍肱骨骨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恢复受伤手臂的功能和力量。

1. 初始康复阶段(手术后1-3周):手术后的第一周是肱骨骨折的初始康复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肿胀,并促进伤口愈合。

以下是初始康复阶段的一些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被动活动:由物理治疗师帮助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以防止肩关节僵硬。

- 进行冰敷:每天多次使用冰袋敷在手术区域,减轻疼痛和肿胀。

- 进行疼痛管理:使用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法,例如使用止痛药和物理治疗。

2. 被动运动阶段(手术后3-6周):手术后的第3至6周是被动运动阶段,此时伤口已经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开始进行被动运动,以恢复手臂的关节活动度。

以下是一些被动运动阶段的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被动关节运动:使用手动或设备辅助下,进行手臂关节的被动运动,以恢复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的活动度。

- 进行手臂支撑活动:通过进行支撑活动,帮助恢复肌肉力量,促进手臂功能的恢复。

- 进行手臂位置调整:通过手动调整手臂的位置,以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避免产生过多的紧张和压力。

3. 积极主动阶段(手术后6-12周):手术后的第6至12周是积极主动阶段,此时手术区的骨折部分开始愈合,可以逐渐开始进行主动运动,以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手臂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积极主动阶段的常见训练方法:- 进行主动关节活动:进行手臂的主动关节活动,例如屈曲、伸展、旋转等,以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关节的灵活性。

- 进行抗阻力锻炼:逐渐增加抗阻力的训练,通过使用弹力带或负重训练器材,加强手臂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臂功能。

- 进行平衡训练:通过进行平衡训练,加强手臂和身体的协调性,预防摔倒和受伤。

4. 功能恢复阶段(手术后12周后):手术后12周后是功能恢复阶段,此时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可以开始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性训练,以提高手臂的日常使用能力。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病情复杂,康复周
期长。

下面介绍几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一、功能锻炼
在肱骨髁上骨折恢复期间,医师会安排逐渐增加手臂的活动范围,以
恢复手臂的灵活性。

初期锻炼以进行手指和手腕的活动为主,随着康
复情况的好转,患儿逐渐进行肘部的活动锻炼。

二、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关键步骤。

医师会根据患儿的情
况制定特定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体力训练、柔韧度和平衡训练等,以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三、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的有效手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在按摩治疗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按摩师
进行治疗,按摩力度应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调节,并要避免对患儿的
肌肉造成过度刺激。

四、电疗治疗
电疗治疗是利用电流来促进患儿的康复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疗方法包括电刺激、声波疗法、磁场疗法等。

不同的电疗方法对于患儿的康复都有一定的效果。

经过以上几种康复手法的综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康复期间患儿也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能尽快恢复健康。

康复时间: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

康复时间: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

康复时间: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肱骨髁上骨折是肘部常见的骨折之一,常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往往在跌倒时,用手支撑外力,由前臂上传,加之身体前倾产生的剪力,而在骨皮质与骨松质交界区的特殊结构处发生骨皮质断裂。

根据肘关节受伤时的体位不同而分为伸直型(肱骨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屈曲型(肱骨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伸直型常合并有肱动脉正中神经损伤,成人的肱骨髁上骨折常因直接暴力所致的粉碎性骨折多见。

一、临床特点(一)肱骨髁上骨折常有局部外伤或患儿跌倒外伤病史,肘部疼痛、肿胀、皮肤瘀癍或张力性水泡,肘部向后突成半屈位,局部压痛明显,手触之有骨擦音及骨折端,严重的屈曲型骨折,折端可能穿透皮肤,外磨形成开放性骨折。

X线片检查可确诊骨折的类型,移位的程度等。

还要注意手的颜色变化,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改变,脉搏的跳动情况,考虑是否合并了肱动脉和正中神经损伤。

三、康复评定(一)肱骨髁上骨折有明确的外伤史,已经过了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的手术史,有伤后的临床诊断,明确骨折征象的X线片和术后及近期X线片,长时间固定后引起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发生不同程度萎缩。

合并有正中神经损伤,可出现拇外展功能障碍,大鱼际肌肉萎缩,掌侧拇、食、中指腹及环指桡侧半皮肤感觉异常或消失等症状。

四、康复治疗(一)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后1周,要注意肘关节的固定(外固定要确实,但一定要注意局部和前臂情况,手指的颜色及感觉)和制动。

可以做手指的屈、伸、腕关节的屈伸、背伸练习。

伸直型可加强肱二头肌,屈曲型做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旋前园肌、旋后肌的等长练习依据情况而定局部可行蜡疗盘蜡法,紫外线光治疗,未做内固定可做超短波治疗,以促进消炎,切口愈合,消除水肿的作用。

2~4周(1)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功能练习,以主动为主,辅以部分抗阻训练。

(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3)手、腕的伸、展、抗阻练习和旋前园肌、旋后肌的抗阻练习。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功能锻炼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计划应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目标和锻炼内容都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 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从简单动作到复杂动作,以促进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恢 复。
功能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一开始就过度疲劳。如果感到疼痛 或不适,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注意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功能锻 炼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步骤 •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功能锻炼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 • 功能锻炼成功案例分享
01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早期功能锻炼
肌肉收缩训练
在骨折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包括手指、腕关节、肘关节等 肌肉的收缩运动。
误区二:忽视康复期护理的重要性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忽视康复期护理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 萎缩等并发症。
康复期护理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来说非常 重要。如果忽视康复期护理,不进行适当的 功能锻炼,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 活和工作能力。因此,在康复期,应该遵循 医生的建议,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注意
加强营养和休息,做好康复期的护理
功能锻炼期间要加强营养摄入,特 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 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要注 意饮食卫生和避免暴饮暴食。
VS
在康复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 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促 进身体恢复和精神状态的良好。同 时要避免过度使用患肢,避免加重 病情。
05
中期功能锻炼
肘关节屈伸活动
在骨折愈合较好时,可以 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 以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功 能。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

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早期注意三角巾悬吊保护,不应负重。

否则将影响组织愈合及功能恢复。

术后0~3周应用三角巾舒适体位悬吊保护,手术当天在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手指、腕关节。

卧床时于手术一侧手臂下垫枕头,使手臂保持稍前屈位,以减轻疼痛。

1.术后1天“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尽可能大张开手掌,保持2秒,用力握拳保持2秒,反复进行,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2.术后3~7天(1)继续以上肌力练习(2)开始腕关节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30次/组,3~4组/日。

要求:练习在无或微疼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用力,稍慢。

(3)尝试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30次/组,3~4组/日。

要求:练习在无或微疼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用力,稍慢3.术后2~3周(1)开始活动肘关节:保护下去除三角巾,主动、缓慢、用力全范围屈伸肘关节,20~30次/组,2组/日。

练习后戴三角巾保护。

(2)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30次/组,3~4组/日。

4.术后4~6周(1)继续以上肌力练习。

(2)由医生决定开始“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

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划圈)动作,逐渐增大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20~30次/组,1~2组/日,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

(3)“扩胸”练习:健侧手拖住患侧肘部保护,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双肩后张做扩胸动作,于最大位置保持5秒,放松为1次,反复进行,5分钟/组,1组/1小时。

“含胸”练习:健侧手拖住患侧肘部保护,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双肩向前做含胸动作,于最大位置保持5秒,放松为1次,反复进行,5分钟/组,1组/小时。

(4)被动关节活动度练习:①肩关节前屈练习:平卧,去除三角巾保护,健侧手握紧患侧肘部(患侧肢体完全放松,由健侧用力完成动作),经体前沿垂直方向向上举起患侧手臂。

右肱骨外侧髁骨折

右肱骨外侧髁骨折

右肱骨外侧髁骨折
右肱骨外侧髁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

一般来说,这种骨折是由
于剧烈的外向力作用于肱骨髁部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肿胀、失去肢体功能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关节功能
损伤和后遗症。

针对这种骨折,一般最好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
况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骨骼和关节的状况。

然后,他
们可能会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止痛、固定、功能锻炼等措施。

特别是对于轻度或
中度的骨折,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然而,对于重度
骨折甚至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的具体方式包
括内固定、外固定等。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确保患者恢复正
常的肢体功能。

在治疗这种骨折时,患者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例如,要避
免负重、加强肌肉力量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此外,患者还
需要定期回访医生,以确保骨骼和关节的恢复状况。

总的来说,右肱骨外侧髁骨折虽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但对于患
者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必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造成外向力的作用,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并遵循医生给出的治疗安排和生活细节。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遗畸形的手术及康复治疗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遗畸形的手术及康复治疗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遗畸形的手术及康复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遗畸形如严重肘外翻、骨不连等的原因及其防治和康复,提高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01~2006年间27例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肘外翻畸形的病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右侧16例,左侧11例;受伤年龄2~10岁,平均岁;手术年龄5~14岁,平均9岁;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0年,平均年。

根据不同情况,共采用3种术式,其中直接行骨折块原位内固定7例,切开复位、髂骨取骨植骨内固定11例,肱骨远端内翻楔形截骨矫形9例。

[结果]获得2年以上随访14例,6个月~2年,13例。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8~16周形成骨愈合,肘部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肘关节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疗效较满意。

根据肘部外形、活动功能和并发症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其中优13例,良11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

术后无骨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及骨化性肌炎的发生。

[结论]对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认识不足,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选择不恰当,是导致骨不连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后遗畸形如严重肘外翻、骨不连等的主要因素,后遗畸形导致功能障碍,恢复较困难。

针对不同的情况早期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辅以多种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肘关节的外观和功能。

【关键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不连;畸形Open red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deformity after 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s in children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tiopathogenisis, modus operandi and rehabilitation in treatment of bone nonunion and residual deformity (cubitus valgus) after 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s in children. [Method]The author retrospective summarized a total of 27 patients diagnosed with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 follow with bone nonunion and/or cubitus valgus consecutive enrolled in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2001 to 2006, including 19 cases of male, 8 cases of female, 16 cases of right 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 and 11 cases of left. The mean age at injured for all the patients (n =27) was yr (range 3–10 yr).The mean age at suigical operation for all the patients (n =27) was 9 yr (range 5–14 yr).The average time from injury to operation was yr (range 8mon–10 yr).There were three modus operations including direct normal position internal fixation of 7 cases, open reduction following os illium bone graft internal fixation of 11 cases, distant humerus varus wedge shape cut orthopaedic for 9 cases.[Result]Thir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ranging from 6 month to 2 years, and 14 patients over 2 years. All the patients were achieved union for 8 to 16 weeks after surgery. Elbow deformity had been corrected and function of elbow joint had been recoverd satisfactorily. All of them, excellent rerult were found in 13 cases, good in 11 cases, and poor in 3 case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s was %. None of the cases happened with osteonecrosis, traumatic arthritis and myositis ossificans.[Conclusion]It is common that delay treatment of 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s in children can result in bone nonunion and residual deformity (cubitus valgus) 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reatment. Corresponding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 and early exercise can improve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of elbow joint.Key words:children; fracture ofhumeral lateral condyle; nonunion; cubitus valgus儿童肱骨远端的骨骺易受损伤,骨折类型各异,是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最常见的骨骺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我也呼吁我们 的骨科医生,一定 不要等到患者出现 严重的功能障碍了, 才建议患者去做康 复,这样既增加了 患者的痛苦,也增 加了患者的经济负 担,更重要的是还 延长了患者康复的 时间!
注意:力量练习的重量应根据自身条件而定, 练习时不应该有疼痛感,可勉强完成规定次数 为宜。练习后及时予以冰敷。
3、3个月后 (1)被动活动度练习:继续以上练习, 逐渐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 (2)强化肌力练习:继续以上练习,并 逐渐增加练习的强度。

注意;涉及骨折部位的肌力及关节活动 度训练要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酌情进行。
桃江县中医院康复科 吴勇

肱骨外髁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外髁带肱骨 小头或肱骨外髁带肱骨小头和部分滑车 骨骺的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跌倒时手部先着地,外力沿桡骨向上撞 及肱骨外髁而引起骨折。肱骨外髁骨折 比内髁骨折多见,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肘 关节损伤,多见于5-10岁的儿童。

肱骨外髁骨折后无论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 治疗,患者都需要肘关节制动,而肘关节 制动后容易形成肘关节的粘连,康复治疗 是非常必要的。

(2)伸展练习:坐位,伸 肘,拳心向上,将肘部支 撑固定于桌面上,前臂及 手悬于桌外。肌肉完全放 松,使肘在自重或重物作 用下缓慢下垂伸直,必要 时可于手腕处加大负荷。 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 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 角度,一般为10-15分钟/ 次,1-2次/日。 注意:屈曲与伸直练 习应间隔2-3个小时进 行,避免相互干扰影 响效果,以及过多刺 激关节局部。
(3)肌力练习: 肱三头肌肌力练习:坐位, 肱二头肌肌力练习:坐或站立 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 上体前倾,上臂紧贴于体 之移动,手握哑铃等重物,拳 侧向后伸直直至与地面平 心向上,前臂向内弯曲,坚持 行,屈肘手握哑铃等重物, 至力竭放松为1次,5-10次/组, 抗重物的阻力伸直肘关节, 2-4组/日。 上臂始终贴于体侧,坚持 至力竭放松为1次。5-10 次/组,2-4组/日。

1、术后0-4周 根据情况一般采用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固定 4-6周。石膏未拆除前,肘关节局部不能活 动,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或影响骨折愈合。 但是为避免整个上肢的功能下降过多,以 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应尽早并尽量多活 动固定两端的肢体,即手、腕关节和肩关 节。

(1)“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 尽可能张开双手,保持2秒,用力握拳 保持2秒,反复进行,在不增加疼痛的 前提下尽可能多做,5-10分钟每小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手术后就开始康复的 介入,很多的病人都是绑定拆除后回家自己锻炼, 等到发现关节活动度恢复不了了才来康复科就诊!
如果活动受限超过3个月,就算经过这种痛 苦的治疗也不一定能将活动度恢复到正常, 最后又只能手术松解,松解后再来进行康复 治疗。
所以骨折术后康复早期介入 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2)肩关节活动度练习:防止由于上肢制动所 造成的肩关节肌力及活动度障碍。在健侧肢体辅 助下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 水平外展等各方向运动,由于不影响手术部位, 故术后2天即可开始进行,以肩关节不过度疲劳 为限。

(3)肩部周围肌肉力量练习:防止由于上 肢制动所造成的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主 动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仰 卧飞鸟)、水平外展(俯身飞鸟)等各方向 运动,每个方向40-60次每组,1-2组每日。

2、术后4-12周 去除石膏固定,开始逐步恢复肘关节功能。



(1)开始被动肘关节屈曲 角度练习:患侧充分放松, 健侧手握住患侧腕关节, 在患侧疼痛可耐受范围内 逐渐增加屈曲角度。一般 每周增加10°左右。 10-15分钟/次,1-2次/日。
注意:凡是涉及关节反复屈伸 动作的练习结束后应即刻予以 冰敷15-20分钟,如果平时有 关节肿胀、疼痛、发热等不良 感觉,可随时给与冰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