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问题和思考

合集下载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

10 病例3
病例
01
患者女,72岁,因“乏力消瘦5月,加重1月”入院。
02
5月前起自感乏力,近1月来上2层楼或步行100m即感气促、乏力、头晕,体重 下降5kg。
03
检查发现贫血(血红蛋白56g/L)、结肠癌、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 状腺,气管受压变窄,最窄处7mm)。
病例
发现“主动脉瓣狭窄”7年,常觉胸闷;2年前外院行 冠状动脉造影后,心外科建议行换瓣手术,患者拒绝 。
04 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如果没有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没有症状
01
02
03
04
05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 没有症状,围术期准备 充分,即使重度狭窄, 进行中低危非心脏手术 也是安全的,围术期心 脏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要保证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 ,必要时可以置入肺动 脉导管进行监测,以维 持一定的后负荷和动脉 血压,避免各种原因导 致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
尽量避免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以免对患者的健康 造成不良影响。
在全麻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切皮或手术探查时,要注意 适当加深麻醉以适应这一情况。
避免心动过缓,维持正常稍快的心率(80~90次/分)有 助于减少反流。
二尖瓣狭窄患者
06 血流动力学管理 的目标是维持左
室舒张期充盈
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目标是维持左室舒张期 充盈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现口服 缬沙坦80mg每日1次,血压控 制稳定。
病例
冠心病史2年,未经 药物治疗,偶尔胸闷 、背部发紧。
ECG显示:窦性心律 ,63次/分,ST-T改 变。
能步行上3层楼。术 前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检查未见异常。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心脏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麻醉的基本原则。

因为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而且手术过程中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在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降低心脏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下面,我们将针对心脏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的相关原则进行详细的介绍:1. 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来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判断患者的心脏病情和手术风险。

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麻醉方案和管理策略。

2.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特殊情况,需要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

一般来说,吗啡类药物和芬太尼类药物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而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对心脏功能的不良影响。

3. 保持血压稳定。

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这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4. 注意心律失常的防治。

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收缩和排血,加重心脏负担。

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 预防并发症。

鉴于心脏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需要在麻醉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这包括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肺部感染、防治术后疼痛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6. 术后监护和管理。

手术结束后,心脏病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和管理。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还需要在术后的麻醉管理中,考虑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支持,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时需要进行非心脏手术,如骨科手术或腹部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麻醉医师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手术前的评估中,麻醉医师应该详细了解病人的冠心病的情况,包括病史、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等的检查结果。

通过评估,麻醉医师可以更加了解病人的心血管功能,从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其次,麻醉医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

对于冠心病病人,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麻醉医师可以根据手术的类型和病人的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在全身麻醉中,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

而在局部麻醉中,麻醉医师需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另外,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

冠心病病人的心肺功能通常较差,容易出现心悸、胸闷和气短等症状。

因此,麻醉医师应该不断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心电图和动脉血气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此外,麻醉医师还需要注意对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麻醉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管收缩和血流供应不足的情况,麻醉医师可以通过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措施,减少冠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

最后,麻醉医师应在麻醉结束后进行良好的恢复与监护。

冠心病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麻醉医师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电图、呼吸、血液循环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对于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病人,麻醉医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并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

同时,预防和处理冠心病引起的并发症,以及精心的术后恢复与监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患者的风险,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术后管理
4
整以保证患者安全。
提供必要的监测、药物镇痛和饮食水分 管理,评估患者康复状况。
风险和并发症
1 起搏器损伤
心脏起搏器可能会收到来自麻醉机或手术周围设备的干扰。
2 神经肌肉阻滞药风险
肌肉松弛药物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3 术后心血管并发症
与手术有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3
优化治疗
最大程度地控制心脏病症状和相关疾病, 优化患者的病情。
挑战和优势
挑战
心脏病人的心肺功能下降, 心脏麻痹风险增加。
优势
心脏病人通常接受过多次麻 醉并具有较高的麻醉耐受性。
解决方案
制定专门的麻醉计划和针对 患者的团队协作可以解决其 中的挑战。
麻醉药物选择
全身麻醉药物
常用的是持续静脉注射(CVS) 或自动输注(TIVA)。
椎管内麻醉药物
在需要手术区域无痛和运动控制 时,可以使用椎管内麻醉药物。
神经阻滞麻醉药物
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疼 痛并缩短患者康复期。
麻醉管理策略
1
血流动力学管理
在手术期间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特
镇痛管理
2
别是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及时选择和管理镇痛药物以保证患者的
舒适度。
3
麻醉深度管理
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并及时干预和调
护理和康复
护理
提供必要的监测、药物治疗、康复计划和相关医疗 支持。
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给予患者支持和指导。
结论和建议
对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时,需要专门的麻醉计划和相关的管理策略,在 医疗团队的协作下可以管理风险,最终实现安全有效的手术和康复。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1 全身麻醉
适用于复杂手术,在手术期间通过药物使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2 区域麻醉
通过麻醉药物暂时性封闭神经或神经束,避免手术区域的疼痛。
3 局麻联合深化麻醉
通过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结合,实现手术部位及全身的麻醉效果。

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风险和挑战
手术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可能增 加心脏病人的麻醉风险。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 醉
非心脏手术中心脏病人麻醉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过程。了解该领域的需求、 考量和技术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心脏病人的麻醉需求和考量
病情复杂度
心脏病人的病情复杂,麻醉需要考虑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状态。
麻醉深度控制
心脏病人的麻醉需要精确的深度控制,以确保手术成功但不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麻醉监测
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团队合作
非心脏手术中,麻醉团队与外科 团队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
一名心脏病患者成功接受肺癌 手术,麻醉过程中有效控制血 压,助力手术成功。
案例二
一名心脏病人顺利接受腹部手 术,麻醉过程中保持血液稳定,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后病人安全
心脏病人麻醉后需要特别关注术后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或低血压。
心脏病人麻醉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措施
1
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确保心脏病人的循环稳定。
2
麻醉药物选择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平衡镇静和心血管压力的效果。
3
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非心脏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案例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

药物风险
心脏病人的药物治疗可能与 麻醉药物相互作用,需要谨 慎选择和使用麻醉药物。
麻醉后的护理和恢复
麻醉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病人平稳恢复。
结论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针对非心脏手术麻醉的特殊需求,我们需要不断改进麻醉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提高手病人可能存在心脏功 能受损的情况,需要通过 麻醉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 行。
2 血液循环异常
心脏病人的血液循环可能 异常,需要采取特殊的麻 醉措施来维持血流稳定。
3 药物耐受性
心脏病人对麻醉药物的耐 受性可能较低,需要准确 评估药物剂量。
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通过麻醉局部区域,使病人在 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
椎管内麻醉
将麻醉药物注入脊椎骨髓,使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
全麻
将病人完全控制在昏迷状态, 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风险评估和管理
心血管风险
评估心脏病人术前的心血管 风险,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 来降低风险。
感染风险
术后感染是非心脏手术的常 见风险,需要合理使用抗生 素来预防感染。
非心脏手术麻醉指南
麻醉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心脏病手术及麻醉方式
冠脉搭桥手术
冠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 手术,可以通过搭建新的血管来 修复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
瓣膜置换手术
瓣膜置换手术是用人工瓣膜替换 损坏的心脏瓣膜,以恢复心脏正 常的血液流动。
心脏移植手术
心脏移植手术是将损坏的心脏移 植到另一个人身上,以取代其不 正常的心脏功能。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与对策6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风险与对策6

艾司洛尔作用特点
• 高选择性ß1受体阻滞 • 显效迅速,超短效 • 弥补了长时效非选择性ß1受体阻滞不足
ACC/AHA 2006 Guideline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 Focused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Beta-Blocker Therapy
CABG或PTCA术后及可疑CAD病人 按CAD病人治疗处理:
• 入OR后持续吸氧; • 严格全方位监测; • 应用NTG治疗; • 必要时ß-受体阻滞剂治疗
ß-受体阻滞剂的生理作用
• 抗心肌缺血 • 抗高血压作用 • 抗心律失常 • 治疗心室流出道梗阻、门脉高压 • 心衰
ACC/AHA 2006 Guideline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 Focused Update on Perioperative Beta-Blocker Therapy
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风险分级与心脏不良事件
风险分级
手术种类
不良事件率
中度风险手术
头颈部手术 胸、腹腔手术 矫形手术 前列腺手术
<5%
ACC/AHA Guideline Update for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1996 Guidelines on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非心脏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在手术期间容易出现心脏并发症。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需要有明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血管功能。

麻醉医生需要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心功能状态,药物治疗情况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

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对于高危患者,应选择较为安全的麻醉技术,如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避免使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镇痛麻醉。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液体管理,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稳定。

手术前、中、后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特别是手术中和手术结束后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对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药物治疗、液体管理、电复律等,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稳定。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恢复情况,特别是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对于有需要,需要在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和随访,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和随访。

希望通过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保护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严重的瓣膜疾病
Clinical Predictors
1. 2. 3. 4. 5.
中危因素
轻度心绞痛(CCSC 分级I或II级) 心肌梗死 > 30天(病史或病理性Q波) 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充血性心衰史 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Clinical Predictors
1. 2. 3. 4. 5. 6.
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是
• 外科面临着很多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人 • 临床对策“五花八门”,各种对策依据不足 • 因高血压未控制而取消手术是外科手术被取消的 最常见的原因
Barbara, et al. J Hypertens, 2005, 23: 19-22. JAMA, 2002, 288: 2981-2997. Morrisey S, et al. BMJ, 1989, 299: 77.
– 窦性心律 – 频发室性早搏
病例 2
• 心内科会诊(8月21日)
– 建议行Hotter检查,以排除恶性心律失常
• Hotter检查结果
– 基础心律为窦性,最高102 bpm,最慢45 bpm – 单个房早7次 – 单个室早2178次,平均91次/hr(1.5/min) – 长R-R间期11次,1.5 ~ 2.1 s,其中>2s共5次,一次阻滞 性房早,4次为Ⅱ度Ⅰ型AVB – 未见缺血性ST-T改变
普外科会诊目的和结局
• • • 拒绝任何外科治疗 CABG Dixon
内科准备后直接行Dixon
心脏评估的目标
1. 2.
确立高危病人(外科手术应延迟甚至取消) 术前适当的内科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心脏情况, 部分心脏病理情况可以治愈(如心律失常的病 人安装起搏器等)
3.
判断术前冠状血管再通手术是否对病人有益
病例 3
• 男性病人,76岁。因胃癌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 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复 方降压片后血压控制良好 • 术前ECG检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 支传导阻滞 • 外科请心内科和麻醉科会诊 • 您有什么建议?
植入起搏器指征
1.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① ② ③ ④ 心动过缓伴有症状 充血性心衰 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 停搏期≥3.0秒或基本节律<40 bmp
现在的观点
• 比较公认的观点:PTCA后至少2周,方能进行非 心脏手术。最好间隔4至6周 • 假如非心脏手术不能推迟至血管重建术后30天或 更长时间,则PTCA、CABG不能提高短期存活 率,可以考虑围术期合用β-受体阻滞剂,术后再 考虑做血管重建术
因此,该病例只应该考虑……?
CABG vs. Dixon
Surgical procedure 报导的心脏风险 < 1%
1. 2. 3. 4.
低危手术
内窥镜手术 表浅手术 白内障手术 乳房手术
体能评估(MET, Metabolic Equivalent)
1MET 生活能否自理 吃穿、自己上卫生间 平地走1 ~ 2个街区 每小时走3.2 ~ 4.8km 3.2 能否做轻度家庭劳动, 如 吸尘或清洗工作 4METs 爬山,登楼 平地走6.4 km/hr 短距离跑 做重家务活,擦地板或搬 动重家俱 参加娱乐活动如打高尔夫、 跳舞、打双人网球、打篮 球和踢足球 10METs参加剧烈运动如游泳、 单打网球、踢足球、篮球、 滑雪
重建后再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估计预防性血 管重建术降低围术期心脏风险的大小 • 有关不做预防性介入,直接手术的风险资料很少 • Poldermans等研究了围术期用β受体阻滞剂,行 高危手术的病人,30天死亡率为3.4%,非致死性 心梗0%
4METs
术前心脏评估的步骤
1. 外科手术的紧急程度 2. 在5年内是否做过 年内是否做过CABG 年内是否做过 3. 近期内是否做过心脏评估 4. 临床有何种程度危险因素 5. 病人的体能状况如何 6. 计划进行外科手术的危险程度
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评 估指南
择期外科手术 高危因素 • • • • 不稳定冠脉综合征 失代偿心衰 病理性心律失常 严重瓣膜病变 考虑 • 冠状动脉造影 • 取消或推迟手术 • 内科治疗 低危手术 中危因素 • • • • • • 急诊手术 • CABG < 5年, 无症状再发 • 两年内作过心 脏评估,至今 无变化 轻度心绞痛 有心梗病史 代偿性心衰 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体能良好或中等 (> 4METs) 体能差(<4METs) 手术室 中危手术 高危手术 无创检查
C(冠脉重建后再手术的风险)
• Eagle et al.(高危非心脏手术) MI CABG 药物治疗 0.8 2.7 Death rate 1.7 3.3
• Allen等的研究发现PTCA对此后非心脏手术期间致死性心 脏事件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时间(冠脉重建后再行非心脏手术)
• Posner发现PTCA可以降低此后非心脏手术的风险, 但两者的时间间隔须大于90天 • Kaluza研究显示若两者时间间隔小于40天,则支架再 堵塞率和死亡率都上升,原因可能是手术应激激活了 促凝系统 • 有关CABG的研究结果与此相似,随着间隔时间延长, 心脏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
4.
严重的瓣膜疾病
Clinical Predictors
3.
高危因素
显著的心律失常
– –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病基础上有临床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 未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4.
严重的瓣膜疾病
Clinical Predictors
3.
高危因素
显著的心律失常
– –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病基础上有临床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 未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 外科医生术前请心内科和麻醉科会诊 • 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高血压病
• • 高血压在西方社会是引起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长时间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引起
– – 血管硬化 高血压器官损伤并发症
• 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 周围血管病和主动脉夹层

已经证实用抗高血压药物降低血压可以减少心血 管系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2.
推迟手术
– 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内科治疗),降低手术风险
3.
可以手术
– – 低危和中危的病人 急诊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是否需要冠脉 重建
• PTCA、CABG对有指征的病人可长期缓解症状, 对明确的CAD病人可考虑血管重建术 • 病人拟行非心脏手术前进行血管重建术以降低此 后非心脏手术的风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病例 4
• • • • • • 男性,食管下端癌,行食管癌根治术 术前心电图完全性LBBB 既往有晕厥病史 术前心脏内科会诊:……? 术中…… 处理……
病人有高血压病史,需要推迟 手术吗?
病例 5
• 老年病人,患有胃癌,需要行胃癌根治术。病人 长期患有高血压病,不规则服用降压药
– 入院血压180/120 mmHg
错误的选择,悲惨的结局
他们需要安装起搏器吗?
病例 2
• 男性,4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0月,B超 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拟LC手术 • Bp 110/80 mmHg, HR 65 bpm • 既往体健,无任何疾病史,无烟酒嗜好 • 门诊心电图检查
– 窦性心律 – 频发室性早搏
病例 2
• 男性,4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0月,B超 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拟LC手术 • Bp 110/80 mmHg, HR 65 bpm • 既往体健,无任何疾病史,无烟酒嗜好 • 门诊心电图检查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是否需要冠脉 重建
• PTCA、CABG对有指征的病人可长期缓解症状, 对明确的CAD病人可考虑血管重建术 • 病人拟行非心脏手术前进行血管重建术以降低此 后非心脏手术的风险,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非心脏手术前CABG的条件
1.
冠脉造影和冠脉重建术相加的风险不超过直接进行非心 脏手术的风险
临床评估 病史和体检

+ 冠脉造影
低危因素 • • • • • 老年ECG异常 非窦性节律 体能低下 脑血管意外史 高血压未控制
体能良好或中等 (> 4METs) 体能差(<4METs) 高危手术 中、低危手术 +
手术室

冠脉造影
无创检查
心脏评估后的三种结局
1.
取消择期非心脏手术
– 首先进行CABG手术或PTCA手术
低危因素
高龄 心电图异常(LVH、LBBB和ST-T异常) 非窦性心律(如房颤) 体能储备差(MET < 4) 脑血管意外史 高血压未控制
Surgical procedure
高危手术
报导的心脏风险 > 5%
1. 2. 3. 4.
急诊大手术,尤其是高龄患者 主动脉或其它的大血管手术 外周血管手术 长时间的有大量液体转移和(或)血液丢失的手术
冠心病人术前评估指南
应将以下三种情况结合进行综合评估
1. 2. 3.
冠心病的严重程度(Clinical Predictors) 病人的体能储备(Functional Capacity) 外科手术的危险程度(Surgical procedure)
Clinical Predictors
1.
高危因素
不稳定冠脉综合征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问题和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首先提出问题
• 先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还是非心脏手术? • 他(她)需要装起搏器吗? • 病人有高血压病史,需要推迟手术吗?
病例 1
• 男性,80岁。ASA 4级。冠脉造影后确诊 为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近期体能状 况差 • 心脏内科认为患者无PTCA指征 • 直肠癌,反复便血,中度贫血。外科认为 手术指征明确 • 普外科请心内科、心外科和麻醉科会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