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世医书和肘后备急方
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备急...

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备急...文章启迪灵魂,音乐使灵魂升华,一起来聆听阅读吧!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行云流水张维良 - 养生音乐中医各种外用敷法,老祖宗留下来的特效法1 )湿敷法是用纱布浸吸药液,敷于患处的一种外治法。
古称溻法。
从现有文献看,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
《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
至唐?6?1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
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汤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
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操作方法】把所选药物浸泡、煎汤取汁,将5~6层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
一般每1~2小时换1次即可,如渗液不多,可4-5小时换1次。
【主治病症】一、急性肠梗阻葛根皂角汤(《俞穴敷药疗法》) 葛根、皂角各500g。
上药加水4000ml,煮40分钟,去渣,取4块10层30cm见方的纱布,浸药液交替在腹部湿热敷,每次1小时,每日2~3次。
功能理气通便。
主治急性肠梗阻。
二、胁痛麻菜汤(《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鲜麻菜1棵。
草药切碎,煎汤,以毛巾或纱布浸药液,趁热湿敷痛处。
每日3~4次。
每次20分钟。
药液不可内服。
功能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胁痛。
三、癫狂礞石癫狂汤(经验方) 透骨草20g,礞石20g,艾叶、菖蒲、远志、郁金、胆南星、茯苓、法半夏各10g。
上方礞石先煎30分钟,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30分钟,去渣,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使之湿透。
取出,温度适中后敷于患者神阙、气海、关元穴处15分钟。
然后再浸泡于药汁中再敷于心俞15分钟,每日1次。
选了88条实用的《肘后备急方》!

选了88条实用的《肘后备急方》!1、治肝虚转筋。
用赤蓼茎叶切,三合水一盏,酒三合,煎至四合,去滓,温分二服。
2、治时行病发黄方,茵陈六两,大黄二两,栀子十二枚,以水一斗,先洗茵陈,取五升,去滓,纳二物。
又煮取三升,分四服。
亦可兼取黄胆中杂治法瘥。
比岁又有肤黄病,初唯觉四体沉沉不快,须臾。
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
纸即如柏染者,此热毒已入内,急治之。
若初觉,便作菰蒂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黄汁出数升者,多瘥。
若已深应看其舌下两边,有白脉弥弥处。
芦刀割破之,紫血出数升,亦歇,然此须惯解割者,不解割,忽伤乱舌下青脉。
血出不止,便煞人,方可烧纺铁,以灼此脉令焦,兼菰蒂杂巴豆捣为丸服之。
大小便亦去黄汁。
破灼已后,禁诸杂食,又云有根据黄坐。
黄复,须分别之方。
3、治时气头痛不止,用朴硝三两,捣罗为散,生油调涂顶上。
4、治时疾热病,狂言心燥,苦参不限多少,炒黄色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温服,连煎三服。
有汗无汗皆瘥。
5、治热病后下痢,脓血不止,不能食。
白龙骨末,米饮调方寸匕服。
食疗治伤寒热毒下血,羚羊角末服之。
6、虎杖治大热烦燥,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贮,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彻如水,白瓷器及银器中贮,似茶啜之,时人呼为冷冻饮料7、治伤寒瘥后,交接发动,困欲死,眼不开,不能语方。
栀子三十枚,水三升,煎取一升,服。
8、治卒癫疾方。
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则愈。
又方灸阴茎上三壮,囊下缝二七壮。
又方灸两乳头三壮,又灸足大趾本聚毛中七壮,灸足小趾本节七壮。
凡癫疾,发则仆地,吐涎沫,无知强掠,起如狂,反遗粪者,难治。
凡狂发则欲走,或自高贵称神圣,皆应备诸火炙,乃得永瘥耳。
9、治癫痫。
用艾于阴囊下谷道正门当中间,随年数灸之。
10、治风癫百病。
麻仁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牙生,去滓,煎取七合,旦空心服,或发或不发,或多言语,勿怪之。
但人摩手足须定,凡进三剂愈。
又方治狂邪发无时,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
《肘后备急方》卷一

《肘后备急方》卷一5《肘后备急方》卷一经名:肘后备急方。
原名:肘后救卒方。
简称:肘后方。
晋葛洪撰,梁陶弘景、金场用道增补。
八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乙部。
参校本:明万历刘自化本,简称万历本。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一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一救卒中恶死方第一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
救之方: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
若使目中血出,佳。
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1,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
又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
又可以筒吹之,并捧其肩上,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
又方,以葱叶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候。
时当捧两手忽放之,须臾死人自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刺左鼻,女刺右鼻中,令入七八寸余,大效。
亦治自镒死。
与此扁鹊方同。
又方,以绵渍好酒中,须臾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惊。
又方,视其上唇里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
又方,以小便灌其面,数回即能语。
此扁鹊方法。
又方,取皂荚如大豆,吹其两鼻中,嚏则气通矣。
又方,灸其唇下宛宛中承浆穴,十壮,大效矣。
又方,割雄鸡颈取血,以涂其面,乾复涂,并以灰营死人一周。
又方,以管吹下部,令数人互吹之,气通则活。
又方,破白犬以拓心上。
无白犬,白鹦亦佳。
又方,取雄鸭就死人口上,断其头,以热血沥口中,并以竹筒吹其下部,极则易人,气通下即活。
又方,取牛马粪尚湿者,绞取汁,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禁者,以物强发之,若不可强者,乃扣齿下。
若无新者,以人溺解乾者,绞取汁。
此扁鹊云。
又方,以绳围其死人肘腕,男左女右,毕,伸绳从背上大槌度以下,又从此灸,横行各半绳,此法三灸各三,即起。
又方,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
不者,卷其手灸下纹头,随年。
又方,灸鼻人中,三壮也。
又方,灸两足大指爪甲聚毛中,七壮。
此华他#2法。
一云三七壮。
又方,灸脐中,百壮也。
扁鹊法又云:断(犭+屯)尾,取血饮之,并缚(犭+屯)以枕之,死人须臾活。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朝代:晋朝|作者:葛洪《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
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中医治疗学专著。
8卷,70篇。
东晋时期葛洪著。
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
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
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肘后备急方·序一》医有方古也。
古以来着方书者,无虑数十百家,其方殆未可以数计,篇帙浩瀚,苟无良医师,安所适从?况穷乡远地,有病无医,有方无药,其不罹夭折者几希。
丹阳葛稚川,夷考古今医家之说,验其方简要易得,针灸分寸易晓,必可以救人于死者,为《肘后备急方》。
使有病者得之,虽无韩伯休,家自有药;虽无封君达,人可为医,其以备急固宜。
华阳陶弘景曰∶葛之此制,利世实多,但行之既久,不无谬误。
乃着《百一方》,疏于《备急》之后,讹者正之,缺者补之,附以炮制服食诸法,纤悉备具,仍区别内外他犯为三条,可不费讨寻,开卷见病,其以备急益宜。
葛陶二君,世共知为有道之士,于学无所不贯,于术无所不通,然犹积年仅成此编,盖一方一论,已试而后录之,非徒采其简易而已。
人能家置一帙,遇病得方,方必已病。
如历卞和之肆举皆美玉,入伯乐之厩无非骏足,可以易而忽之邪。
葛自序云,人能起信,可免夭横,意可见矣。
自天地大变,此方湮没几绝,间一存者,?以自宝,是岂制方本意。
连帅乌侯,夙多疹疾,宦学之余,留心于医药,前按察河南北道,得此方于平乡郭氏,郭之妇翁得诸汴之掖庭,变乱之际,与身存亡,未尝轻以示人,迨今而出焉,天也,侯命上刻之,以趣其成,唯恐病者见方之晚也。
虽然方之显晦,而人之生死休戚系焉。
出自有时,而隐痛恻怛,如是其急者,不忍人之心也。
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则侯之仁斯民也,岂直一方书而已乎?方之出,乃吾仁心之发见者也,因以序见命,特书其始末,以告夫未知者。
肘后备急方全文和译文

肘后备急方全文和译文《肘后备急方》是一本古代医学书籍,其内容包括各种急救技巧和方法。
该书的全文如下:第一章:救治外伤1. 内出血:咬住砂子咀嚼,然后吞下去。
2. 骨折:用布条固定骨折处,并用草药敷上。
3. 扭伤:烹煮绿豆,用豆水浸泡受伤处。
4. 烧伤:用凉水冲洗烧伤部位,涂抹芦荟凝胶。
第二章:急救疾病1. 高烧:将草药煮成茶,冷却后喝下去。
2. 中暑:将鲜草叶放在额头上,并用凉水擦拭全身。
3. 恶心呕吐:喝一杯温盐水。
4. 高血压:捏住食指和拇指之间的压力点。
第三章:救治中毒1.食物中毒:吃一些生姜帮助消化。
2. 动物咬伤:用草药包扎伤口,并清洗伤口。
第四章:紧急情况1. 窒息:捏住鼻腔前部,同时向上提拉舌头。
2.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术。
以上就是《肘后备急方》的全文。
译文:"The Elbow Reserve Emergency Methods" is an ancient medical book that contains various emergency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he full text of the book is as follows:Chapter 1: Treatment of external injuries1. Internal bleeding: Chew on sand and swallow it.2. Fractures: Fix the fracture with cloth strips and apply herbal medicine.3. Sprains: Boil mung beans and soak the injured area in the bean water.4. Burns: Wash the burned area with cold water and apply aloe vera gel.Chapter 2: Emergency treatment of diseases1. High fever: Boil herbal medicine into tea, let it cool down and drink it.2. Heatstroke: Place fresh grass leaves on the forehead and wipe the whole body with cold water.3. Nausea and vomiting: Drink a cup of warm saltwater.4. High blood pressure: Pinch the pressure point between the index finger and thumb.Chapter 3: Treatment of poisoning1. Food poisoning: Eat some ginger to aid digestion.2. Animal bites: Wrap the wound with herbal medicine and clean the wound.Chapter 4: Emergency situations1. Choking: Pinch the front part of the nostrils and pull the tongue upwards.2. Cardiac arrest: Perform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The above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Elbow Reserve Emergency Methods".。
葛洪的医学著作

葛洪的医学著作
葛洪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医学家、方士,他的医学著作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有《神仙本草经》、《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等,下面将对这些著作进行简单介绍。
《神仙本草经》是葛洪所著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该书共分为三卷,包括了自古至今的各种药物,以及药物的来源、性味、功效等详细内容。
葛洪在书中提出了“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医学经典的观点,并将其运用到药物学研究中,对药物的分类、功能有着独特的认识。
该书对中国古代药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千金要方》是葛洪所著的一部临床方剂学著作,该书共分为三卷,包括了自古至今的各种方剂,以及方剂的组成、用法、用量等详细内容。
葛洪在书中提出了“五藏六府”、“寒热虚实”等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方剂的研究中,对方剂的组成、用法有着独特的认识。
该书对中国古代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肘后备急方》是葛洪所著的一部急救学著作,该书共分为三卷,包括了自古至今的各种急救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种疾病的急救处理。
葛洪在书中提出了“治病必先治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急救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急救实践中,对急救方法和技巧有着独特
的认识。
该书对中国古代急救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也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葛洪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他的医学著作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医学观点和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学讲堂(875):《肘后备急方》

国学讲堂(875):《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东晋前期(公元四世纪前叶),葛洪编著《肘後备急方》。
这部医书之所以有“肘后”两字,意思是说可以把它藏于“肘后”衣袖之内而随身携带,以便医生在进行紧急诊疗时,能随时取出参考应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肘后备急方》的性质,跟我们现在所称的“临床诊疗手册”确是很相似的。
由于为了“备急”,所以这本书内所介绍的药物,多数是那些能够“就地取材”容易得到的。
有些药物,即使是一时之间不能就地取得而需购买,其价格也多半是比较低廉的。
作为“备急”,书的开头首先记述了急救,其中有抢救卒中(中风)、昏迷、暴死、急腹症等。
在抢救突然昏迷病人的措施里,记述了用指甲陷压患者唇上的“人中”穴位,或者灸唇下的“承浆”穴位,这是行之有效的简易急救法。
此外,还介绍了用半夏研成粉末,吹入患者鼻中;或是将乾菖蒲捣碎制成如枣核大的药丸,置于患者舌下以急救昏迷。
《肘后备急方》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医书,原名《肘后救卒方》,系东晋前期伟大的医药学家、炼丹术家、道家葛洪(约公元283~343年)选取《玉函方》中简易有效的药方编撰组成。
《肘后备急方》是一部集大成的急救医方书,内容包括内科杂症、外科急症、传染性热病、寄生虫病、五官、妇、儿等。
据原著者称,该书收集了张仲景、华佗等前代名医的医方和周、甘、唐、阮诸家备急。
改编者陶弘景又增加了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内容。
从今本《肘后备急方》来看,也确实保存有如扁鹊法、长桑君方、仲景方、华佗法、范汪方、小品之删繁方、支大医方、刘涓子鬼遗方、席辨方等我国早期医学典籍的内容。
据现代研究,书中部分疾病、医方、医技的记载,都是我国乃至世界医学最早的。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最早的指针疗法,指针疗法是指以指代针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包括:指甲掐穴(掐法)、指端按压穴(点法)和指端捣击穴位(捣法)等手法。
《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第一》中有:“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
《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部急救手册,古代狂犬病治法

《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部急救手册,古代狂犬病治法《肘后备急方》,东晋时期葛洪著,8卷,70篇。
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
该书记录了大量急性病症的治疗方法。
首创了天花、恙虫病、脚气等病症的描述,其治疗方法大胆,划时代先河,例如在狂犬病治疗上提出用狂犬脑组织治疗(以毒攻毒),率先提出种痘一说,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流传至今。
此书首先广泛运用炙法。
举凡猝死、中恶、尸蹶、霍乱、寒热症、身面浮肿、咳嗽等皆采用之。
其次则是热熨法,作为简易的物理疗法,多用于心痛、心腹症结、伤寒、虚损、乳痈、蛇螫等方面。
如治毒肿急痛,以“柳白皮酒煮,令热,熨上,痛止”。
除了急救措施以外,本书也谈到了很多有关创伤护理的方法。
例如病后应节食勿饮酒;以盐水清洗伤口;利用雄黄抑菌解毒的作用治疗疥癣(有点类似硫磺香皂的用法);以烧矾石末治疗狐臭等,即使放在现代都有科学性以及实用性。
鉴于最近发生的狂犬伤人事件(为逝去的生命惋惜),特选摘本书有关狂犬病治疗之法的片段,虽为古代医术,其治疗效果难以确定,但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引起大家对狂犬病的高度警惕和重视,杜绝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疗猘(zhi)犬咬人方。
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
日灸一壮,满百乃止。
姚云,忌酒。
又云,地榆根,末服方寸匕。
日一二,亦末,敷疮上。
生根,捣敷,佳。
又方,刮虎牙,若虎骨,服一匕。
已发如服此药,即瘥。
又方,仍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又方,捣薤汁敷之。
又饮一升,日三,疮乃瘥。
又方,末矾石纳疮中裹之。
止疮不坏,速愈,神妙。
又方,头发,猘皮,烧末,水和饮一杯。
若或已目赤口噤者,折齿下之。
姚云,二物等分。
又方,捣地黄汁,饮之。
并以涂疮,过百度止。
又方,末干姜,常服,并以纳疮中。
凡猘犬咬人,七日一发。
过三七日不发,则脱也。
要过百日,乃为大免。
每到七日,辄当饮薤汁三二升。
又当终身禁食犬肉,蚕蛹食此。
发则不可救矣,疮未瘥之间,亦忌生物。
诸肥腻及冷,但于下蒸鱼,及就腻气中食便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世医书》征订单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带动了全球对中华医书古籍的收藏热,《中华传世医书》汇集最优秀的中医学术人员整理、汇编了上至黄帝、下至民国前五千年中华历代著名医学典籍二百一十余种,计四千五百万字,系中华五千年中医经典之汇萃。
编纂本书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推介和弘扬中华医学成果,给海内外所有爱好中医学的朋友提供一套具权威性而又实用性的大型中医丛书。
全书按中医学科分为十七类,即:医经类、伤寒类、金匮类、温病类、诊断类、本草类、方书类、内科类、外科类、伤科类、妇科类、儿科类、五官科类、针灸类、养生类、医论医话医案类、综合类,涵盖了现代中医学的全部学科。
各类之下,均全文收录能代表该类学术成就的典籍。
收录的原则,既注重著作的历史影响、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又兼顾各学科的均衡性。
一般只收各典籍原文,不收注释、附录;某些著作的注释因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很高,则予以收入,如《类经》、《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
原则上不收丛书,个别影响特别大者从严收入。
在版本选定上,通过对《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志》、《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古今目录学类工具书的普查,参考现有中医古籍版本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中医文献研究专家的咨询,确定每一种医书的底本,并根据各种书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二种较佳版本作为参校本。
各书底本的选择,尽量用学术界所公认的最佳版本,或选初刻本或现存最早刊本,如《本草纲目》用金陵本,《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元麻沙复刻本;或选孤本,如《伤科汇纂》用嘉庆博薛施堂抄本;或选精校精勘本,如《时病论》用雷慎修堂本,《灵枢经》用明居敬堂本,《温病条辨》用问心堂刻本。
本次整理中的校勘工作,以版本校勘为主。
一般只校是非,不校异同,对底本中的错简、倒文、讹误、脱漏、衍文等,依参校本予以勘正,并于每卷卷末出校勘记说明。
校勘记的写法力求简明扼要、规范统一。
并尽量吸收古今医学界有关的校勘、辨证、考异、订误等方面研究成果,在尽量保存底本原貌的基础上,择善而从,精校精勘,力求使本丛书能成为一套独立存在的善本。
为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全书采用横排、简体,新式标点。
有关文字的简化:(1)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文字使用规范条例》、《简化字总表》及《辞海》等权威辞书为依据,对原则上能够简化的汉字尽量简化。
(2)古体字、俗体字、不规范字和明显的版刻混用字、版刻误字,一律改为规范简化字。
(3)异体字一般改为规范简化字(正体字)。
异体字的确定,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依据。
但在某些人名、地名、书名、职官、封号等专用名词和一些特定词组中,仍保留原样。
(4)通假字、约定俗成的代用字,一般保持原样不变。
(5)涉及字形比较或字义解释、音读辨析时,被比较或被注释的字,仍保留原样。
(6)因底本为竖排本,原文中具指示右边文字之义的“右”字,今统一改为“上”字。
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1996年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并结合《古籍整理通例》和中医文献学的相关规定,以逗号、句号为主,适当使用其他标点符号。
因工作量过大,无法对原稿中的引文一一核对,故尽量少用引号。
医书中方剂内容较多,此次整理采取了统一的标点和排版方式,以清眉目。
夹注采取小字(6号楷体)加括号的办法处理。
此次整理原则上依底本的分段进行分段;对底本中一些文字内容过长而不便阅读的段落,则酌情再分段。
部分医籍原著无目录,或目录与正文出入较大,此次整理均据正文予以了增补或修订,以便查阅。
每部医籍皆撰写有整理说明,简要介绍该书成书年代、作者、篇幅、主要内容、学术影响、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版本流传情况,以及此次整理所采用的底本和校本,以便于读者使用。
全书的编纂历时5年,从资料普查、编纂设计、确定体例、选目、选本、校勘、标点至成书,自始至终得到了各位学术顾问、各位审定专家的细心指导和热情关注,他们对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保证这部巨著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各位主编、各书的整理者及广大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辛勤劳动,为这部巨著的问世,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作出了贡献。
本书的编纂、出版,还得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中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本次整理由于工程巨大,学术性强,整理、编纂者虽力求减少疏漏,但实际上疏漏还是会有的,本书编委会敬祈海内外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和完善。
全书包括:一、医经类:包含子书: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二、伤寒类:包含子书:伤寒类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三、金匮类:包含子书: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四、温病类:包含子书: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篇疫疹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温疫条辨时病论五、诊断类:包含子书: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新法辨舌指南六、本草类:包含子书: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七、方书类:包含子书: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八、内科类:包含子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证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賸义血证论中风斠诠九、外科类:包含子书: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十、伤科类:包含子书: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十一、妇科类:包含子书: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十二、儿科类:包含子书: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十三、五官科类:包含子书: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尤氏喉科秘书经验喉科紫珍集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十四、针灸类:包含子书: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十五、养生类:包含子书: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十六、医论医话、医案类:包含子书:医论医话(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医论医话(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十七、综合类:包含子书: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明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中华传世医书》震撼上市,得到了权威专家、医学界泰斗及领导们高度赞赏和题词祝贺!全书主编: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序言:颜正华(首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永炎(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推荐:王国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曹正逵(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主任医师)。
一、本套丛书规模及定价:本套丛书共分48册,每册950余页共46000余页,2850印张,豪华精装,皇家气派。
定价:28988元/套。
二、本套丛书读者对象:本套丛书外带两个实木盒子包装,可摆放办公室或者家里直接当做书架使用,也是收藏赠送的最佳礼品,尤其适合各类各级图书馆资料室,各类中医院综合医院图书馆资料室收藏,中医专业人士和爱好者阅读收藏使用,各类中医药产业相关人士,各类中医行政管理领导办公室,各类国学爱好者,各类海外华人和热爱中华文化的收藏者阅读者等等。
《肘后备急方》紧急征订单屠呦呦获奖古医书成中医爱好者追逐热点,随着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传遍世界,那本神奇的古医书《肘后备急方》也突然火爆起来,成为中医爱好者们追逐的热点。
三年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著作也曾在各大书店、网站上火爆一时,一些热门书甚至卖断了货。
诺贝尔效应如今在屠呦呦身上再次显现,只是屠呦呦是科学家,研究的青蒿素也是非常专业的东西,她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本来就很少,书市上能够买到的也就是《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可这本书也是医学专业领域内的著作,除非专业人员,普通读者根本无法读懂。
于是乎,新闻当中出现的另外一本书《肘后备急方》便出其不意地火了起来。
虽然网上由屠呦呦获奖再次引发的中西医之争打得不亦乐乎,而且很难得出谁胜谁负的结论,但中医拥趸者们还是很快就开始了对中医药方的追逐。
公开的资料显示,《肘后备急方》是古代汉医方剂著作,为东晋时期葛洪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有趣的是,《肘后备急方》本身并没有特别突出用青蒿治疗疟疾这一药方,但屠呦呦和其研究团队研制成功后,这本药书也以此为卖点,在封面上大字标明“国家一类药物…青蒿素‟就源自该书治疗疟疾的一首单方”。
昨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门口的书店里,一个年轻的姑娘围着书柜转了一圈,似乎要找什么书,后来又拿出手机,指着一篇报道屠呦呦获奖的新闻,问售货员:“有这个《肘后备急方》吗?”可惜的是,售货员说这是一本很老很老的书了,店里没货,女孩只好失望地离开。
在淘宝网上,这本书从昨天开始也突然升温,过去很长时间都没有销量的书店,从前天下午开始,销量陡增,几家书店都有几十个订单。
《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约成书于315年,东晋·葛洪撰。
葛洪(281~341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
因在官场中不得志,而专门从事炼丹术和医学的研究。
著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及《神仙传》等。
全书8卷,计73篇。
分别介绍内、外、五官及各种危重疾病、牛马六畜诸种疾病的单验方。
该书记载的疗法与方药简、便、廉、验,其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对后世的温病研究有一定影响,并最早对“疥虫”、“尸注”、“鬼注”(结核病)等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