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 波 萃取在 中药提 取 中的应用
曹洪斌 , 申明金木 , 陈莲惠
( 川北 医学 院 化学教研 室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摘
要 :微波萃取 是一种新型高效 的萃取技术 ,对 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尤 为重 要 。微
波萃 取技术具有选 择性 好 、萃取速度快 、提取效率 高等特 点 ,可应用于 黄酮 类、多 糖类 、苷类 、挥 发油 、葸醌类 、有机酸类 、生物碱类 等 中药有效 成分 的提取 中。 关键 词:微波萃取 ; 中药 ;有 效成分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 2 8 4 . 2 文献标识码 :A
第1 期
曹洪 斌等 :微波 萃取 在 中药提取 中 的应 用
7 3
2 微波萃取技Βιβλιοθήκη 的特点 微 波萃 取 技术 的特 点主要 有 :1 )对萃 取 物具 有较 高 的选择 性 ;2 )萃取速 度 快 ,萃取 时
间短;3 )溶剂消耗及废物产生量少,符合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的要求; 4 )可提高收率及提
分子 印迹技术受现有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种类 的限制 J ; 而微波萃取技术是 目前应用较广的提
取 方法 ,具有 选择 性 好 、萃 取速 度 快 、能 耗低 、产 品质量 好 、提 取 效率 高 等优 点 】 。
1 微 波萃取技术 的基本原理
微 波 是指 波长 在 1 l n m~ 1 m范围内 ( 频率为 3 0 0 MH z  ̄3 0 0 GHz )的 电磁波 。具有 穿透 力 强 、选 择 性好 、加热 效率 高等 特 点 。最 常 用 的加热 频率 是 2 4 5 0 MH z 。微 波 萃取 技术 是 利
中药所 含 成分 复杂 ,中药有 效 成分 的提 取对 阐明传 统 中药 作用 机理 , 开 发新 药 具有 重要
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microwaveassistedextractiontechnology intheextrac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CHENXi (DepartmentofExperimentalCenterofPharmacy,AnqingMedicalCollege,Anqing,Anhui 246052,China)
中药有效成分多种多样,由于它们的结构各不 相同,所以其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微波提取 (ME)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来增加中药中有效成分 的浸出,以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利用率的一种新型 提取方法[12],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时间、功 率和溶剂类型。ME技术和常用的索氏提取法和超 声提取法比较,提取的效率更高、操作更加便捷,同 时对环境更加友好。该技术至 1986年首次用于提 取 棉 籽 中 棉 酚 以 来,迅 速 为 各 国 科 学 技 术 人 员 重 视,广 泛 用 在 药 品、食 品 等 目 标 化 学 物 的 提 取 研 究 领域 。 [34] 1 ME技术的原理
安 徽 医 药 AnhuiMedicalandPharmaceuticalJournal 2018December,22(12) ·2461·
高温的 提 取 环 境,作 业 环 境 也 得 到 了 极 大 地 改 善[7]。(2)溶剂量小。使用传统方法提取中药时, 需要多次多量的浸润,一般为药材量的 16~20倍, 且提取后还需要进行溶媒回收及浓缩提纯,这就造 成了溶剂的大量使用及较低的利用率,但 ME技术 能做到一次提净,且所需溶剂一般为药材量的 6~8 倍,用量相比传统技术减少了30% ~40%,提取时 间也相对缩短。同时由于微波的强穿透性,更利于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提取溶剂,提取率也极大地 得到了提高[89]。(3)环保。ME提取时多采用密闭 容器,很大 程 度 上 减 少 了 有 机 溶 剂 对 大 气 的 污 染, 同时 由 于 药 材 利 用 更 加 充 分,药 材 使 用 量 降 低,减 少了药渣和废水的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8]。(4) 方 法 可 靠 。 ME从 药 材 内 部 进 行 加 热 ,目 标 成 分 吸 收的能量达不到 破 坏 分 子 结 构 所 需 的 能 量,仅 可 以破坏微生物结 构 中 的 氢 键,可 有 效 地 保 护 目 标 物质 ,同 时 缩 短 了 提 取 时 间 ,避 免 样 品 长 时 间 高 温 下的 分 解 ,特 别 有 利 于 热 不 稳 定 成 分 的 提 取 ,安 全 可靠。(5)节约。由于提取效率提高了,所以原料 使用量、提取 能 耗、人 工 费 用 等 成 本 明 显 降 低,一 般相对 降 低 30% ~40%,生 产 过 程 中 的 温 度、压 力 、流 量 、功 率 、密 度 等 均 可 实 现 电 脑 控 制 、自 动 化 程度 高 ,产 品 纯 度 更 好 了 ,对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有 较 大 提升。 3 影响微波萃取的因素
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及比较

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及比较
汪杰;刘祖德;王忠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2004(15)5
【摘要】微波(Microwave)是一种波长在1~0.001m、频率在0.3~300GHz
的电磁波。
微波技术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防空雷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航空、电子等领域。
微波提取(Microwave asisted extraction,MAE)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具有选择性好、提高纯度和高效快速的特点。
近年来,利用微波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时有报道,本文就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特点及与其他传统提取方法的比较作一简述。
【总页数】3页(P379-381)
【作者】汪杰;刘祖德;王忠
【作者单位】武警部队药品检验所,北京,102613;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9;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J], 苏佳华
2.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J], 贾淑云
3.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J], 席彩彩;张文芳;侯明月;张永萍
4.超声波、微波萃取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J], 杨胜丹;付大友
5.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J], 马密霞;胡文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23] 张百红,岳红云,李新民.苦参碱对胃腺癌细胞SGC27901Bcl22表达的影响.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3):34.[24] 张莉萍,蒋纪恺,张 彦,等.苦参碱对K562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机制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6):315.[25] 李旭芬,张苏展,郑 树,等.苦参碱对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K562/vin、K562/dox的诱导凋亡作用.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566.[26] 齐亚娟,杨 林,王树华,等.苦参碱抑制丙二醛生成及对阿霉素在小鼠肝细胞内蓄积的影响.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1(3):187.[27] Yang F,Quan J,Zhang T,et al.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Alka2loids from the Root of Sophora flavescens Ait by p H2zone2refiningCounter2current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 A,1998,822(2):316.Advance in the Pharmacological R esearch on MatrineL IU Mei,L IU Xue2ying,CHEN G Jian2feng(TangDu Hospital,the Forth Military University,Xi’an 710038,Shaanxi,China)[Abstract] Objective:The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matrine was involv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2 lization of the matrine.Method: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nd mechanism were reviewed according to related experimental studies. R esult:Matrine has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Conclusion:Matrine has extensive applied prospect and will be developed fur2 ther.[K ey w ords] matrine;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责任编辑 方文贤]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傅荣杰,冯 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00032)[摘要] 微波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在生物、环境样品及天然产物提取中已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间隔和次数, 可分为急性整体损伤, 慢性整体损伤和局部伤害三种,职 业性辐射常发生慢性损伤。微波对 机体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它不仅可 以导致全身致热热反应,还会对中 枢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心血管系 统,消化系统的组织器官产生不良 影响。 各国都制订了自己的微波辐射 卫生标准。 对微波设备的操作人员, 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减 弱或消除微波辐射的不良影响。对 一般人群防护的措施主要有:远离 微波辐射源, 使用屏蔽材料, 加强环
@0A @’A
表5 () ) 样品量 溶 剂 溶剂体积 * +% , (- ) 温 度 时 间 (./+) 压 力 相对能耗
=>? 与常用提取方法的比较
索氏提取 超声萃取 微波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0& "" 1 5"& "" 0& "" 1 2"& "" "& 0" 1 5& "" 5& "" 1 5"& "" 根据需要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 根据需要选择 78! ; 2""& "" 2""& "" 5"& "" 1 !"& "" 0& "" 1 !0& "" 沸点 室温 可控 0"9 !"" 5: < 2" +34 2" 1 ’0 6 2" 1 :" +34 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 5& " 1 0& " 50"& " 1 :0"& " 5& "" "& "0 "& "0 "& !0
微波萃取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及进展

微波萃取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柚皮 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对比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微波辅助提取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正交设计优化山茱萸总苷的微波提取工艺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在中药有效成分提 取中的应用及进展
Contents
1 2 3 4 3
微波简介 微波萃取及影响因素 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展望
一、微波简介
微波( 微波(Microwave) )
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 的电磁波, 以直线方式传播,并具有反射、折射、 以直线方式传播,并具有反射、折射、衍 射等光学特性。 射等光学特性。微波遇到金属物质会被反 但遇到非金属物质则能穿透或被吸收。 射,但遇到非金属物质则能穿透或被吸收。 微波的电场频率介于300MHz~300GHz之 间,常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现代方法: 现代方法:
浸渍法 超声波提取法 煎煮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渗漉法 微波萃取法 回流提取法 酶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逆流色谱提取法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与常用提取法的比较
三、微波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6.热电偶 7.监视器 8.记录仪 9.限流器 10.收集瓶
二、微波辅助萃取及影响因素
1 2 3 4 4 5 6
萃取溶剂 萃取温度 粒径
微波萃取的影响因素
微波功率 萃取时间 溶液pH值 溶液 值
二、微波辅助萃取及影响因素
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微波提取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阐述了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微波提取技术进行了展望。
标签:微波提取;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源于实践,未经人为化学修饰,是天然化学组合库,是在朴素的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具有显著地综合疗效特色。
中药中某些成分的特殊疗效与较大的毒副反应已成为利用新型给药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中药提取改变了传统中药制剂面貌,促使有效部位与药材组织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减少剂量、提高疗效,为剂型选择、制剂成型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体现有效方剂疗效的桥梁与保证。
1 微波提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微波(Microwave)是一种波长在1mm~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介于短波与远红外之间,故称微波。
微波具有使分子极化和离子导电两种效应,可使处于微波电磁场中物质的极性分子或离子快速转动及定向排列,因磨擦和高速旋转而产生热量;可使细胞内极性物质尤其是水分子受微波能作用产生热,致水气化产生的压力使细胞膜破裂,或致细胞收缩,出现孔洞和裂纹,使提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从而溶解细胞内的物质,达到提取目的。
微波具有能量集中、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热效率高、时间短等特点。
2 微波提取技术特点2.1选择性高微波提取技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在微波场下,极性分子可吸收微波能产生热量,故对具有不同极性的植物细胞或组织所含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故对细胞内成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提取高山红景天根茎中的红景天苷与传统乙醇回流法相比,微波提取技术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
有报道认为微波提取的选择性与植物细胞或组织中的含水量多少有关;微波提取对含不同极性成分中药的提取选择性不显著,但对不同形态结构中药的提取有较高的选择性。
2.2提取时间短,能耗低,提取率高微波穿透力强,可克服一般加热过程的热传导、热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加热效率高,使得提取能耗有效降低。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应用微波技术的探讨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应用微波技术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中药房的益母草进行水苏碱成分提取,以回流提取法为对照组,以微波加热法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种提取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微波提取时间设为8min、提取功率设为616W时,可获得益母草中水苏碱成分的完全提取;对照组的水苏碱提取含量为4.578mg/g,研究组的水苏碱提取含量为5.851mg/g,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益母草有效成分水苏碱的提取中,微波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回流提取技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微波技术益母草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临床上常将其应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等病症的治疗中【1】。
水苏碱是益母草的有效成分,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水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微波加热法等【2】。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微波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效果,分别用回流提取法与微波加热法对中药房的益母草进行水苏碱成分提取,并分析两种提取方法的应用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包括微波炉(生产企业:广东美的微波炉制造有限公司,型号:KJ23C-AN2)、分光光度计(生产企业: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型号:WFJ7200)、电热恒温水浴锅(生产企业: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型号:HH-SZ1-6)。
益母草颗粒(生产企业:广西灵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067,规格:15g×10袋);水苏碱对照品(由我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供应,批号为110712-200508,含量为99.0%);乙醇、丙酮、盐酸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方法1.2.1样品制备益母草用水洗净后,至于110℃环境下干燥2h,研磨成粉,过60目筛,置于干燥皿中保存备用。
1.2.2对照组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益母草样品10g,加入150ml 95%的乙醇溶液,用回流提取法提取2h,过滤,在水浴上蒸干滤液,加入20ml 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溶解,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目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多采用室温浸泡、索氏提取法、回流加热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超声波强化提取等方法,热回流法提取时间长, 杂质溶出率高, 操作量大。
索氏提取法由于保持较高的浓度差, 所以提取率高, 浸液杂质少, 但提取时间长, 溶剂用量较大。
室温浸泡提取虽不需要加热, 但提取时间长效率低, 尤其用水作溶剂时易发霉变质。
超声提取法虽然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 但提取率并未显著提高。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微波提取有效提高了收率, 它具有穿透力强, 选择性好, 加热效率高等特点。
现就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作个简单的介绍。
1 微波萃取的原理微波是一种频率介于300MHz-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1mm ~1m , 因其波长介于远红外线和短波之间, 故称微波。
常用的加热频率为2450MHz , 吸收微波能的程度不同, 由此产生的热量和传递给周围环境的热量也不相同。
对天然药物来讲, 有效成分多包埋在有坚硬柔软表皮保护的内部薄壁细胞或液泡中, 所以有效成分的提取实际上是目标成分从细胞内释放, 克服细胞壁、内部基质、固液界面、流体膜阻力扩散到溶剂中的非稳态过程。
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组分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 使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 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 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剂中, 并达到较高的产率(从细胞破碎的微观角度看, 微波加热导致细胞内的极性物质, 尤其是水分子吸收微波能, 产生大量的热量, 使胞内温度迅速上升, 液态水汽化产生的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壁冲破, 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 导致细胞内部和细胞壁水分减少, 细胞收缩, 表面出现裂纹。
孔洞或裂纹的存在使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内, 溶解并释放出胞内产物)。
在含水的溶剂萃取极性化合物, 微波辅助萃取显示出较大优势, 因被萃取物胞内含水及极性有效成分的存在, 在微波场中吸收大量能量, 从而在内部产生热效应,被萃取物的细胞结构因产生的热效应而破裂。
非极性溶剂则很少或不吸收微波能, 没有自热现象, 它可以起到冷却和溶解双重作用。
细胞内部的物质因细胞破裂直接于相对冷的溶剂接触, 由于内外温差加速目标产物由胞内转移至萃取剂中, 从而强化有效成分的提取。
2 微波萃取的特点及应用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领域中的优势在于:对萃取物有较好的选择性微波萃取过程中由于可以对萃取物质中不同组份进行选择性的加热, 因而能使目标物质直接从基体分离。
根茎类中药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种子类中药决明子中相同成分的提取率。
沈岚等认为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各种中药吸收微波的能力各不相同, 花类>根茎类>种子类, 造成微波萃取有明显的选择性。
微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能使天然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快速破碎, 使萃取剂容易进入细胞内例如微波干燥的新鲜人参与普通烘干人参相比, 外观浑圆, 饱满, 横截面呈蜂窝状, 这无疑是细胞胀裂, 组织疏松的结果。
提取质量高, 有利于萃取不稳定物质我们知道SOD是含有铜和锌的金属酶, 锌是维持酶的三维结构, 铜是酶的活性中心, 两者的含量对酶的热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 另外pH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都能导致酶的构象发生不可逆转变, 从而使酶失活原因是SOD 中的锌在酸碱性条件下极易脱落, 修志龙等用微波加热破膜法提取猪血中的SOD, 不仅提高了SOD 的比活, 而且去除了许多杂蛋白。
酵母细胞内的海藻糖在海藻糖酶作用下很容易失活, 而海藻糖酶在微波场下60s 后活性完全丧失, 提高了海藻糖的收率和稳定性。
仪器设备简单、低廉、适应面广用于微波萃取的设备分两类:一类为微波萃取罐;另一类为连续微波萃取线。
两者主要区别:一个是分批处理物料, 类似多功能提取罐, 另一个是以连续方式工作的萃取设备, 具体参数一般由生产厂家根据使用厂家要求设计。
使用的微波频率一般有两种:2450MHz 和915MHz 。
萃取罐结构。
与微波萃取相比, 尽管超临界流体提取在提取效率上得到大大提高, 但其方法要求的装备复杂, 溶剂选择范围窄, 需高压力容器和高压泵, 故投资成本较高, 建立大规模提取生产线有工程难度。
试剂用量少、节能、污染小省时沈岚等用微波萃取大黄有效成分中发现, 微波对大黄的提取率是超声提取法的倍, 是索氏提取法的倍, 是水煎法的倍;微波提取5min 的提取率已超过超声提取法6min 的提取率, 15min 已达到或接近索氏提取法2h 和水煎法的提取效果。
王威等〔5〕采用微波破壁-浸提联合工艺从高山红景天根茎中提取红景天苷, 用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h 与微波处理、水提10min 的含量相当, 而乙醇溶液回流提取液中杂蛋白的浓度是微波萃取液的倍。
另外用此工艺从刺五加茎和喜树果中分别提取黄酮和喜树碱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产量大孙志萍用微波萃取大车前叶中黄酮含量由文献报道的%~%(常规方法提取)提高到%。
3 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微波辐射时间的影响韩伟等辅助提取青蒿素中, 选用黄花蒿全草粉末, 加入抽提溶剂油, 在微波萃取器中进行处理。
采用空气鼓泡搅拌, 每次1min , 处理8 组样品,其总提取时间分为2, 4 , 6 , 8 , 10 , 12, 14 , 18min。
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 青蒿素的提取率也随之增大, 但最终趋向于恒定。
在前10min 内增加趋势明显, 10min 以后增大趋势缓慢, 并在12min 以后有微弱的下降。
可能是青蒿素在高温下有分解, 引起提取率微弱下降。
所以微波辐射时间以12min 为宜。
液固比的影响液固比是提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传质速率的角度讲, 主要表现在影响固相主体和液相主体之间的浓度差, 即传质推动力。
液固比小, 两相间的浓度差小, 从而传质推动力小。
其次, 液固比的大小会影响两相的混合情况。
尤其在搅拌不充分的情况下, 会改变表观传质系数,从而影响传质速率。
液固比的提高必然会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传质推动力, 但也提高了生产成本及后续处理的难度, 所以液固比不宜太高。
韩伟在提取黄花蒿粉中的青蒿素, 分别用120 号溶剂油100, 150 , 180, 220 , 240, 250 , 300, 350mL 提取其有效成份, 微波辐射时间为8min , 实验结果随着溶剂比的增大, 青蒿素的提取率有明显的提高。
溶剂比大于,结果较好。
实验中也观察到, 当溶剂比较大时, 空气鼓泡搅拌的状态明显好于溶剂比较小时。
通过空气鼓泡搅拌, 可以改善提取的产物从固相表面扩散进入液相主体过程的两相传质, 即可以减小外扩散阻力的影响, 提高提取率。
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随微波功率的提高, 多糖提取率迅速上升。
20%微波功率时, 多糖提取率仅为100%微波功率时的60%;80 %微波功率时也仅为100 %微波功率时的70%。
随着微波的功率的升高, 茶叶多糖的提取率不断提高。
微波功率越大, 对物料细胞的破坏作用也就越大, 有利于物料有效成分的浸出, 但是温度太高, 工艺成本增加, 而且可能使提取物中杂质含量增加。
功率的提高到一定的值, 会使提取液沸腾, 并出现提取液溢出的现象, 这导致了提取物产率降低。
所以综合考虑能源最佳利用和提取率的关系, 选择最佳功率对于大工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溶剂的选择选择好的提取溶剂对于提高提取率和效率都有较大的意义。
杨丽飞〔8〕测得叶黄素在水, 乙醇, 石油醚, 6 号溶剂油, 氯仿中的吸光度值分别为, , , , 。
所以叶黄素在 6 号溶剂油, 石油醚, 氯仿中的浸提效果较好, 考虑到石油醚易挥发, 易燃易爆;氯仿毒性很大, 价格较高, 故采用6 号溶剂油作提取液。
用纯水、无水乙醇, 60 %乙醇溶液、60 %乙醇溶液-微波处理4 种方法荷叶黄酮的实验显示, 60 %乙醇溶液-微波处理提取荷叶黄酮为好。
提取级数的选择黎海彬等用微波提取罗汉果皂甙,二级提取, 罗汉果皂甙的提取率达到%, 考虑到浸提次数增加, 工艺操作复杂, 水溶剂用量增加, 浓缩困难, 故以二级浸提为宜。
药材粒度对萃取的影响药材粉碎得越细, 芦丁收率也越高, 但粒度在40 目以上时, 产率增大的幅度宜很小, 而且过度粉碎, 会导致过滤困难和提取液混浊不清, 为便于操作, 药材粉碎粒度选择40 目(4 微波提取技术的应用黄酮类刘忠英等在刺五加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辅助提取研究中以50 %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提取率最高;随着微波提取压力增大提取率提高;微波辐射时间在10min 之前,随着时间的增加, 微波提取率提高;当提取时间超过30min后, 提取率开始下降。
因此, 在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时, 不宜时间过长, 以免样品中有效成分受到破坏。
余红英等人对千层塔茎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料液比。
糖类运用微波能对红景天根用石油醚、乙醚除去脂溶性杂质, 用80 %乙醇提取除去所含单糖, 低聚糖及甙类等干扰性成分后, 再运用微波能用水提醇沉法制得红景天根粗多糖, 并采用酚-硫酸比色法对其多糖含量进行测定,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微波提取党参多糖, 与传统得方法相比, 使提取时间缩短了12 倍, 多糖含量由传统方法得到的%提高了%。
挥发油运用乙醚冷浸-微波提取-水蒸汽蒸馏的方法测定新疆党参中挥发油的含量, 反应时间由传统方法的5h 减为20min, 缩短了15 倍的时间。
挥发油的含量由%提高到%。
但挥发油的各种成分, 脂肪酸类, 萜类成分的测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生物碱千层塔中含有石杉碱甲和石山碱乙, 石山碱甲具有很好的抗胆碱脂酶的活性, 经临床实验证明石杉碱甲治疗早老性痴呆有显著疗效, 但传统的提取方法如酒石酸浸泡,盐酸渗漉等耗时, 得率低以及杂质较多。
由于微波提取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查圣华等首先从8 种溶剂中筛选出硫酸作为微波协助提取的浸提溶剂, 然后用正交试验确立了千层塔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石杉碱甲和石杉碱乙回收率为指标, 考察了溶剂倍数, 溶剂浓度, 微波处理时间等因数。
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微波协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酸浓度%,液固比例25∶1 , 微波处理时间90 s。
与传统的回流提取工艺相比, 过程时间从2h 缩短为90 s , 回收率提高了10 %以上。
苷类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是开发医药, 保健品和绿色化学品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