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艺术2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课件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欣赏-PPT

27
《祭侄稿》的主要内容是追祭从侄季明。唐玄宗末年,安 禄山发动叛乱,当时颜真卿和他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 别在山东、河北起兵讨伐叛军,不久,常山陷落,杲卿及 其幼子季明被杀。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 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做了这篇留芳千古 的祭文。颜真卿联想到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心情极度 悲愤,纵笔豪放,迅笔疾书,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 气喷薄。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 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 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 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连绵起伏, 笔势飞动,心手两忘,一泻千里;至“呜呼哀哉”,节奏 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与第一行循规蹈矩者 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1
在西欧,它指的是一种书写得漂亮和清楚 的艺术,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 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 部门的文书。这些人的书写工具和材料是羊皮 纸、普通纸张、墨水和鹅毛笔。这一概念与一 般的书写亦即人们的非公务书写关系不大。所 以,欧洲书法量重大的成就主要是在政府部门、 书写学校需用要编写和抄录宗教书籍的修道院 中。到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这一独特的艺术 形式衰败了,让位于迅猛发展的印刷和打字机。
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
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
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
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
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
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
28
古诗四贴(张旭)
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
《祭侄稿》的主要内容是追祭从侄季明。唐玄宗末年,安 禄山发动叛乱,当时颜真卿和他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 别在山东、河北起兵讨伐叛军,不久,常山陷落,杲卿及 其幼子季明被杀。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 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做了这篇留芳千古 的祭文。颜真卿联想到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心情极度 悲愤,纵笔豪放,迅笔疾书,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 气喷薄。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 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 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 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连绵起伏, 笔势飞动,心手两忘,一泻千里;至“呜呼哀哉”,节奏 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与第一行循规蹈矩者 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
1
在西欧,它指的是一种书写得漂亮和清楚 的艺术,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 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 部门的文书。这些人的书写工具和材料是羊皮 纸、普通纸张、墨水和鹅毛笔。这一概念与一 般的书写亦即人们的非公务书写关系不大。所 以,欧洲书法量重大的成就主要是在政府部门、 书写学校需用要编写和抄录宗教书籍的修道院 中。到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的这一独特的艺术 形式衰败了,让位于迅猛发展的印刷和打字机。
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
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
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
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
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
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
28
古诗四贴(张旭)
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
书法篆刻PPT课件

.
15
刀法 刻法
执刀姿势一是用执笔的方法,通常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握刀,中指抵于 刀柄内侧,无名指及小指抵于中指下,刀杆侧倚虎口,以刀角斜侧入 石,以40度左右角度向左前推进。二是像握拳一样,五指握刀,大拇 指在外面,运刀是由外向内冲切。第一种执刀法较灵便,适宜小中印 及工细风格的印;第二种执刀法力量较强,但也显得不太灵便,适宜 大印及粗犷风格的印。
.
20
刀法 刻法
然而从难易的角度来看则是刀法难于篆法与章法了。因为篆法与章法均属 空间布局,属于形式方面,是可以学习分析的。而刀法是真正体现作者功 力及学养之所在,在刀石之间会产生独特的金石之美。 章法、字法可以学,刀法则需要高悟性。因为刀法之于篆刻如同笔法之 于书法。它涉及到线条的质感,韵律等,只能心悟之。
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书法也。
.
5
篆法 识篆 写篆
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石鼓文等统称为大篆。还有秦统一文字后出现的小篆,以 及专用以入印的缪篆、鸟虫篆等。
缪篆是入印的主要文字
学会查字书、字典。主要的字典如下: 甲骨文:《甲骨文编》(中华书局) 金文: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 小篆:(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缪篆:《汉印分韵合编》(上海书店) 综合:《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
篆刻
篆法 章法 刀法
.
1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
2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这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印章为载体, 这个作品从1985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
❖ 将中国传统艺术和书法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夸 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 人形
篆刻艺术教学课件

Step3:刻石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 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 小指紧贴中指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 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 合力自上而下运刀。
切刀法
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 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 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
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使刻出的跳刀痕 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 气势连贯,浑然一体。
满文
满文印出现在清代的官印中,有半为 汉文篆书、半为满文的;亦有半为汉 文篆书、半为满文九叠篆的;还有篆 文、满文和篆体化满文三种字体合一 的印章。
押字
押字亦称花押印,是把名字花 写变化成一个类似图案的符号 作为私印的印文。押字印起于 宋代,至元代很为盛行,故亦 有“元押”之称。其形式,有 单一个押字的,也有上刻楷书 姓氏,下端为一花押的,还有 表示吉祥的和各种动物形状的 押印。
3、缪篆
缪篆是出现在汉代私印中的一种印章文字。 其笔画如丝之缠绵、屈曲宛转,系吸取汉 碑额篆字和瓦当文字变化而成,用缪篆作 为印文只局限于私印。它的宇形不同于摹 印篆,同鸟虫篆类似,但却没有鸟虫篆鸟 头虫鱼的形状,是介于摹印篆和鸟虫篆之 间的一种字体。
鸟虫篆
鸟虫篆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 文上,到了汉代被列为汉六书之一。鸟虫 篆是依据篆书的字形,将笔画屈曲盘环, 处理成鸟、虫、鱼等形状,用于印章别具 一格。这种字体仅限于私印和吉语印中使 用。
篆刻的材料
编号
1 2 3 4 5
战国秦汉古印材
铜 玉 象牙 犀角 黄杨木
明清以后印石
寿山石(福州寿山) 青田石(浙江青田) 昌化石(浙江临安昌化) 巴林石(内蒙古赤峰)
..............
《中国篆刻艺术》课件

篆书用笔
了解和掌握篆书的用笔技巧,如起笔、行笔、收笔等,以及如何通 过用笔表现出篆书的韵味和气质。
章法
1 2
章法布局
了解章法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如虚实、主次 、呼应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章法布局 。
题款与印章
了解题款和印章在章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 何运用题款和印章来完善章法布局。
3
章法变化
05
篆刻鉴赏与应用
鉴赏标准
01
02
03
04
艺术性
评估篆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包括线条的流畅性、构图的美
感以及整体的艺术风格。
历史价值
考虑作品在篆刻历史中的地位 ,是否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特点
或创新。
技术水平
分析作品的篆刻技巧,如刀法 、布局和印文的设计。
文化内涵
评价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 意义,如文字的含义、寓言或
浙派代表人物
浙派的代表人物有丁敬、蒋仁、黄易等人,他们 的作品被誉为“浙派三大家”。
皖派
皖派简介
01
皖派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安徽地区,具有
清新、秀逸的风格。
皖派特点
02
皖派篆刻讲究章法布局和刀法的灵活运用,线条纤细、流畅,
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皖派代表人物
03
皖派的代表人物有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等人,他们的作品
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 刚柔等变化,表现出形式 美感。
文化内涵
篆刻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 文化和历史。
02
篆刻工具与材料
刀具
刀具的种类
包括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等 ,每种刀具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特
点。
刀具的材质
了解和掌握篆书的用笔技巧,如起笔、行笔、收笔等,以及如何通 过用笔表现出篆书的韵味和气质。
章法
1 2
章法布局
了解章法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如虚实、主次 、呼应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进行章法布局 。
题款与印章
了解题款和印章在章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如 何运用题款和印章来完善章法布局。
3
章法变化
05
篆刻鉴赏与应用
鉴赏标准
01
02
03
04
艺术性
评估篆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包括线条的流畅性、构图的美
感以及整体的艺术风格。
历史价值
考虑作品在篆刻历史中的地位 ,是否反映了某一时期的特点
或创新。
技术水平
分析作品的篆刻技巧,如刀法 、布局和印文的设计。
文化内涵
评价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 意义,如文字的含义、寓言或
浙派代表人物
浙派的代表人物有丁敬、蒋仁、黄易等人,他们 的作品被誉为“浙派三大家”。
皖派
皖派简介
01
皖派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安徽地区,具有
清新、秀逸的风格。
皖派特点
02
皖派篆刻讲究章法布局和刀法的灵活运用,线条纤细、流畅,
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皖派代表人物
03
皖派的代表人物有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等人,他们的作品
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 刚柔等变化,表现出形式 美感。
文化内涵
篆刻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 文化和历史。
02
篆刻工具与材料
刀具
刀具的种类
包括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等 ,每种刀具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特
点。
刀具的材质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PPTPPT课件

峄山碑
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
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完动整之版pp势t课。件
12
三 字体演变:
隶书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下层人物中间。
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
完整版ppt课件
13
三 字体演变:
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 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 中平二年 (185)。碑高约1.7米,宽约 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 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
完整版ppt课件
25
四 总结:
完整版ppt课件
26
谢谢
完整版ppt课件
2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金文大多线条厚重,结构和章法多随字形大小而变化,很有趣味。
完整版ppt课件
7
三 字体演变:
西周毛公鼎
毛公鼎传为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鼎腹内刻有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最长的
金文铭文。
完整版ppt课件
8
三 字体演变:
散氏盘
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
完整版ppt课件
9
三 字体演变:
完整版ppt课件
3
三 字体演变:
甲骨文(商周早期)
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因 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人们称之为甲 骨文。
甲骨文线条瘦挺,结构随字形变化而变化,章法随着甲骨走向而形成,趣味 性强。
完整版ppt课件
4
三 字体演变:
甲骨文(商周早期)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造法的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假借、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第2课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 课件 2023—2024学年桂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九成宫醴泉铭》 (局部)
柳公权(唐)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中国书法艺术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 之间的一种字体。萌发于两 汉,成型于魏晋,至东晋产 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 书风格。唐朝中期,颜真卿 行书开一代新风,明晚期至 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小组讨论 下面这个标志运用了哪些元素?
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 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 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又像现代文字 “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 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 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中国书法艺术
小组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评价一幅书法作品?
笔法:即用笔锋的方法,可分为中锋、侧锋、逆锋等。 字法:即结字、结构,指每个字的外形及其内部偏旁、点画关系的处理方法。 章法:即布局。通篇为大章法。字与行列间布局为小章法。其中大章法由正文、
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楷书盛行于六朝,鼎盛于唐
《 宣
代。代表人物有书圣王羲之、
示
王献之,以及“欧柳颜赵” 四家等。
表 》 钟
繇
中国书法艺术
《寿春堂记》 赵孟頫
《多宝塔碑》 颜真卿
中国书法艺术
《化度寺塔铭》欧阳询
《玄秘塔碑》柳公权
中国书法艺术
分析讨论 你如何分辨“欧柳颜赵”的作品?
欧阳询(唐)
琴罢倚松玩鹤 文彭
程守之印 何震
中国篆刻艺术
柳公权(唐)
《玄秘塔碑》 (局部)
颜真卿(唐)
《颜勤礼碑》 (局部)
赵孟頫(元)
《三门记》 (局部)
中国书法艺术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书 之间的一种字体。萌发于两 汉,成型于魏晋,至东晋产 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 书风格。唐朝中期,颜真卿 行书开一代新风,明晚期至 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小组讨论 下面这个标志运用了哪些元素?
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 统印章,上面刻着一个运动员在向前奔 跑、迎接胜利的图案。又像现代文字 “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的标志,将奥林匹克 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 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的时间和地点。
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中国书法艺术
小组讨论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评价一幅书法作品?
笔法:即用笔锋的方法,可分为中锋、侧锋、逆锋等。 字法:即结字、结构,指每个字的外形及其内部偏旁、点画关系的处理方法。 章法:即布局。通篇为大章法。字与行列间布局为小章法。其中大章法由正文、
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楷书盛行于六朝,鼎盛于唐
《 宣
代。代表人物有书圣王羲之、
示
王献之,以及“欧柳颜赵” 四家等。
表 》 钟
繇
中国书法艺术
《寿春堂记》 赵孟頫
《多宝塔碑》 颜真卿
中国书法艺术
《化度寺塔铭》欧阳询
《玄秘塔碑》柳公权
中国书法艺术
分析讨论 你如何分辨“欧柳颜赵”的作品?
欧阳询(唐)
琴罢倚松玩鹤 文彭
程守之印 何震
中国篆刻艺术
《中国篆刻艺术》课件

篆刻作品收藏和市场价值
优秀的篆刻作品受到藏家的青睐, 市场价值也逐渐上升,成为一种 有投资价值的艺术品。
篆刻艺术的发展和未来
1
篆刻艺术的现状和问题
篆刻艺术面临着传承、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2
篆刻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篆刻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篆刻艺术的推广和传承
《中国篆刻艺术》PPT课 件
篆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本课件将介绍篆刻的起 源、历史、文化内涵、技法和流派、著名篆刻家及其作品、篆刻艺术的发展 和未来。欢迎探索这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义
篆刻是一种用刻刀在印章上刻字的艺术,起源于古代的印章文化。
篆刻的起源
3 篆刻的文化积淀和影响
篆刻作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篆刻的技法和流派
篆刻的刀法和印法
篆刻包括刀法和印法两个方面, 刀法是刻制印章的技术要领, 印法是使用印章的技巧。
篆刻的传统流派
篆刻有许多传统流派,如陈秀 山派、杨守敬派等,每个流派 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传承。
篆刻的现代技法和创 新
篆刻起源于中国古代兽面铭文的刻制,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
篆刻的历史演变
篆刻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从商周时期的兽面铭文到如今的艺术创作。
篆刻文化的内涵
1 篆刻文化的特点
篆刻文化注重笔画的造型、形神兼备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篆刻的艺术表现形式
篆刻可以以印章、书法作品、石刻等形式展现其艺术特点和美感。
推广和传承篆刻艺术是关键,需要培养更多的篆刻爱好者和专业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篆刻在技法 和创新上不断进步,例如数码 篆刻和版画篆刻等新的表现形 式。
小学篆刻课件ppt

03
篆刻基本技法
执刀法
01
02
03
执刀要稳
保持刀杆稳定,避免晃动 ,确保刻印时力量传递的 准确性。
指法分类
根据用力的方式,执刀法 可分为“三指执刀法”和 “四指执刀法”。
握刀力度
握刀力度要适中,过紧会 导致手部疲劳,过松则影 响刻印效果。
运刀法
运刀要流畅
保持运刀流畅,避免停顿 和重复,以免影响线条的 连贯性和刻印效果。
作品展示与评价
总结词
交流与提高
详细描述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点评和建议。通 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篆刻技能。同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05
篆刻欣赏与文化内涵
篆刻艺术的美学价值
篆刻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篆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风格、用途、 材质等。不同类型的篆刻作品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要求 。
详细描述
根据风格的不同,篆刻可以分为写意和工整两大类。写 意风格追求自然、流畅、生动,而工整风格则注重规范 、精细、严谨。根据用途的不同,篆刻可以分为实用和 艺术两大类。实用印章主要用于官方文件、商业交易等 场合,而艺术印章则主要用于展示和收藏。根据材质的 不同,篆刻可以分为金属、石料、陶瓷等多种类型。不 同材质的印章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艺术家需要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质进行创作。
篆刻作品常常借用古代诗词、典故 等,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内涵。
哲学思想
篆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如道家、儒家等思想的影响。
篆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艺术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行书:牵丝、映带、转折、提按, 气脉相连。
• 篆书:均匀、圆润、挺拔、苍古, 力透纸背。
2020/12/10
12
结构
• 分布均匀、重心稳定、 比例协调、变化统一。
2020/12/10
13
章法
• 变化统一,安排合理,新颖独到
• 不同形式:条幅、中堂、斗方、横 幅、扇面、镜心、对联
• 正文,落款,拼接组合形式,颜色 的搭配
• 内容形式字体的一致性。
2020/12/10
14
篆刻初步
• 了解篆刻的发展、流派、名家 • 材料工具的选用 • 篆书的了解书写 • 篆刻的方法形式
2020/12/10
15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16
• 米芾(1051---1107),湖北襄阳人,宋四 家之一,行书代表作《苕溪诗卷》、《蜀 素帖》。
• 明代的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王铎
• 清代的刘墉、郑板桥、何绍基、
• 近现代的康有为、于右任
2020/12/10
7
草书
• 孙过庭(648---703),河南开封人,唐代 草书大家,代表作《书谱》。
书法篆刻艺术
2020/12/10
1
书法的发展概述
• 1、书法是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 2、距今50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大 汶口文化遗址中,出现刻画书写的符号。
• 3、仓颉造字,5000年前黄帝时期。
• 4、甲骨文的出现,刻在龟甲兽骨上,河南 安阳出土最多,现在确认的字有2000多个, 于1899年清代古文学家王懿荣发现。文字 距今近4000年.
2020/12/10
2
• 5、大篆:包括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 钟鼎文、石鼓文等。
• 6、小篆:秦统一全国后,由丞相李斯以秦 国文字为基础整理统一。小篆笔画圆润均 匀,结构稳定,规律性强。第一次使汉字 走上了正规的易识易用的道路。
• 李斯,河南上蔡人,主要代表作有《峄山 刻石》、《泰山刻石》,是我国最早有作 品传世的书法家。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世称柳体。 • 赵孟頫(1254---1322)元代浙江湖州人,代表作
《胆巴碑》、《妙严寺碑》等,世称赵体。 • 3、永字八法
2020/12/10
5
行书
• 王羲之(303---361),山东临沂人,世称 王右军。他革新和发展了行书和草书,影 响深远,尊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020/12/10
4
楷书
• 1、楷书之祖钟繇(151—230)河南长葛人,三 国时期魏国大臣 ,代表作《宣示表》。
• 2、楷书四大家.: • 欧阳询(557—641)唐代湖南长沙人,代表作
《九成宫醴泉铭》,世称欧体。 • 颜真卿(709---785)唐代陕西西安人,代表作
《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世称颜体。 • 柳公权(778---865)唐代陕西耀县人,代表作
• 张旭(675---749),江苏苏州人,尊为草 圣,达到书法史上草书的巅峰。,代表作 《肚疼帖》、《古诗四帖》。
• 怀素(725---785),湖南长沙人,与张旭 合称“颠张醉素”,代表作《自叙帖》、 《苦笋帖》。
2020/12/10
8
历任中国书协主席
• 舒同、启功、邵宇、沈鹏、张海
2020/12/10
• 颜真卿(709---805),陕西西安人,《祭 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宋四 家之首,《黄州寒食诗帖》称为“天下第 三行书”。
2020/12/10
6
行书
• 黄庭坚(1045---1105)江西修水人,宋 四家之一,代表作《松风阁诗》《争座位 帖》。
2020/12/10
3
汉隶的特点
• 1、隶书的雏形出现在战国,相传由秦代程 邈所创。
• 2、隶书特点:字体扁平、苍劲有力。概括 为: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折 笔藏锋,一波三折,外方内圆,斩钉截铁。
• 3、隶书以汉代碑刻为最,主要代表作有: 《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 《张迁碑》《礼器碑》等。
9
书法技法
• 用笔、结构、章法 • 欣赏、临摹、创作
2020/12/10
10
用笔
• 工具的选用
• 执笔的方法,五指执笔法
• 楷书的笔画 ,永字八法
•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的 形状写法。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 锋收笔
• 用笔的速度快慢、力量轻重
2020/12/10
11
用笔
• 隶书:圆润、苍劲。笔画的形状蚕 头雁尾、一波三折
• 篆书:均匀、圆润、挺拔、苍古, 力透纸背。
2020/12/10
12
结构
• 分布均匀、重心稳定、 比例协调、变化统一。
2020/12/10
13
章法
• 变化统一,安排合理,新颖独到
• 不同形式:条幅、中堂、斗方、横 幅、扇面、镜心、对联
• 正文,落款,拼接组合形式,颜色 的搭配
• 内容形式字体的一致性。
2020/12/10
14
篆刻初步
• 了解篆刻的发展、流派、名家 • 材料工具的选用 • 篆书的了解书写 • 篆刻的方法形式
2020/12/10
15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16
• 米芾(1051---1107),湖北襄阳人,宋四 家之一,行书代表作《苕溪诗卷》、《蜀 素帖》。
• 明代的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王铎
• 清代的刘墉、郑板桥、何绍基、
• 近现代的康有为、于右任
2020/12/10
7
草书
• 孙过庭(648---703),河南开封人,唐代 草书大家,代表作《书谱》。
书法篆刻艺术
2020/12/10
1
书法的发展概述
• 1、书法是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 2、距今5000---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大 汶口文化遗址中,出现刻画书写的符号。
• 3、仓颉造字,5000年前黄帝时期。
• 4、甲骨文的出现,刻在龟甲兽骨上,河南 安阳出土最多,现在确认的字有2000多个, 于1899年清代古文学家王懿荣发现。文字 距今近4000年.
2020/12/10
2
• 5、大篆:包括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 钟鼎文、石鼓文等。
• 6、小篆:秦统一全国后,由丞相李斯以秦 国文字为基础整理统一。小篆笔画圆润均 匀,结构稳定,规律性强。第一次使汉字 走上了正规的易识易用的道路。
• 李斯,河南上蔡人,主要代表作有《峄山 刻石》、《泰山刻石》,是我国最早有作 品传世的书法家。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世称柳体。 • 赵孟頫(1254---1322)元代浙江湖州人,代表作
《胆巴碑》、《妙严寺碑》等,世称赵体。 • 3、永字八法
2020/12/10
5
行书
• 王羲之(303---361),山东临沂人,世称 王右军。他革新和发展了行书和草书,影 响深远,尊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020/12/10
4
楷书
• 1、楷书之祖钟繇(151—230)河南长葛人,三 国时期魏国大臣 ,代表作《宣示表》。
• 2、楷书四大家.: • 欧阳询(557—641)唐代湖南长沙人,代表作
《九成宫醴泉铭》,世称欧体。 • 颜真卿(709---785)唐代陕西西安人,代表作
《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世称颜体。 • 柳公权(778---865)唐代陕西耀县人,代表作
• 张旭(675---749),江苏苏州人,尊为草 圣,达到书法史上草书的巅峰。,代表作 《肚疼帖》、《古诗四帖》。
• 怀素(725---785),湖南长沙人,与张旭 合称“颠张醉素”,代表作《自叙帖》、 《苦笋帖》。
2020/12/10
8
历任中国书协主席
• 舒同、启功、邵宇、沈鹏、张海
2020/12/10
• 颜真卿(709---805),陕西西安人,《祭 侄文稿》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 苏轼(1037---1101),四川眉山人,宋四 家之首,《黄州寒食诗帖》称为“天下第 三行书”。
2020/12/10
6
行书
• 黄庭坚(1045---1105)江西修水人,宋 四家之一,代表作《松风阁诗》《争座位 帖》。
2020/12/10
3
汉隶的特点
• 1、隶书的雏形出现在战国,相传由秦代程 邈所创。
• 2、隶书特点:字体扁平、苍劲有力。概括 为: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折 笔藏锋,一波三折,外方内圆,斩钉截铁。
• 3、隶书以汉代碑刻为最,主要代表作有: 《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 《张迁碑》《礼器碑》等。
9
书法技法
• 用笔、结构、章法 • 欣赏、临摹、创作
2020/12/10
10
用笔
• 工具的选用
• 执笔的方法,五指执笔法
• 楷书的笔画 ,永字八法
•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的 形状写法。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 锋收笔
• 用笔的速度快慢、力量轻重
2020/12/10
11
用笔
• 隶书:圆润、苍劲。笔画的形状蚕 头雁尾、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