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物理大作业09-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工科物理大作业09-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工科物理大作业09-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I

O

图9-1

B

B

图9-2

a b

c

O

v

B e 09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如图9-1所示,在无限长载流直导线旁,放置一圆形导体线框,且线框平面与直导线共面。则在下列情况下线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是:

A .线框与直导线相对静止;

B .线框的速度v 沿纸面向上运动;

C .直导线的电流t I I

ωsin 0=,线框与直导线相对静止;

D .线框绕过圆心O 且垂直纸面的轴以角速度 转动;

E .线框以速度v 向右远离直导线运动。 (C 、E ) [知识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由磁通量m Φ变化判断。

[分析与解答] 判断线框在磁场中是否有感应电动势,只要看通过它的磁通量

??=?=ΦS

S

m S θB d cos d S B 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在A 、B 、D 所示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因为磁通量

不变化;在C 所示线框中有感应电动势,因为直导线电流在变化,磁场B 在变化,则m Φ会发生变化;而在E 所示线框中也有感应电动势,因为离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m Φ减小;。

2.如图9-2所示,通过导体线圈的磁感线减少了,则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

A .顺时针;

B .逆时针;

C .0=i

ε; D .无法判断。 (B )

[知识点] t

εm

i d d Φ-

=的负号意义。 [分析与解答] 由楞次定理知,原来磁场方向向上并减弱,磁通量减少了,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要阻碍向上的磁通量的减少,则会“减则同”,即其方向会与变化的磁场相同,则由右手螺旋法则知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

3.如图9-3(a)所示,将一根导线弯折成半径为R 的3/4圆周abcde ,置于均匀磁场B 中,当导线沿aoe 的分角线方向以v 向右运动时,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i ε为:

A .

v BR 2

2

; B .0;

图9-4

图9-3(b)

C .v BR ;

D .v BR 2。 (D ) [知识点] 补偿法,动生电动势分析与计算.

[分析与解答] 将圆弧导线abcde 的a 、e 端用一直导线连接,形成如图9-3(b)所示的闭合回路。

当回路整体以速度v 向右运动时,通过回路的磁通量不变,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回路中电动势之和为零。即 0=ε+ε=εea a bcde a bcdea 又由动生电动势公式()???=εl B v d i 分析可知直导线ea 电动势为

()RvB vB ea 2ea d a

e

=

=??=

ε?l B v

则从上分析可知,导线abcde 中的电动势与直导线ea 电动势大小必相等,即圆弧形导线abcde 上的电动势为

RvB ea a bcde 2-=ε-=ε,负号表示其方向相反

4. 如图9-4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

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导线,外磁场B 垂直于

水平面且向上,当外力使ab 向右平移时,则cd 的运动情况为:

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 D )

[知识点] 动生电动势与安培力。

[分析与解答] 由于直导线ab 处于均匀磁场B 中,且速度、磁场与杆的方向三者垂直,有电动势

ab Bv i =ε,电动势的方向就是B v ?的方向,则当ab 向右平移时,会在abcda 闭合回路中形成方

向为b →a →d →c 顺时针的感应电流;又由安培定律B l F ?=d d I 知,直导线cd 会受到向右的安培力的作用,直导线将会向右移动。

5.如图9-5所示,一导体棒ab ,长为L ,处于均匀磁场B 中,绕通过c 点垂直于棒的O O '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已知L ac 3

2

=

。则导体棒中感应电动势和a 、b 两端点的电势大小关系为: A .26

1

BL ab

ωε=,b a U U >; B .26

1

BL ab ωε=,b a U U <; C .0=ab

ε,b a U U =;

D .0=ab

ε,有时b a U U >,有时b a U U <。 (A )

图9-6(a)

图9-5

图9-6(b)

[知识点] 动生电动势判断与计算。

[分析与解答] 以c 点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在导体棒上任选一线元x d ,其上的动生电动势为 ()x B x d d d ω=??=εl B v 整个导体棒上的电动势为 06

1

d 2313

2<ω-

=ω=

ε?

-BL x Bx L L 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b →a ,则a 点电动势高于b 点,即b a U U >。

6.如图9-6(a)所示,在圆柱形区域内分布着均匀磁场B ,且

t

B

d d 为正的恒量,现将ao 、ob 、ab 、b a

和cd 5段导线置于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a 、b 两点电势确定,所以ab 和aob 上感生电动势相同,即aob ab εε=;

B .cd 导线处于0=B 的空间,故cd ε=0;

C .在该区域内,变化磁场激发的涡旋电场强度

r E k ∝,故

ab b

a εε> ,0>>ao a

b εε; D .oa 、ob 均垂直于E k ,故0==ob oa εε。 (D )

[知识点] 感生电动势的概念、分析。

[分析与解答] 在如图9-6(b)所示的变化磁场中,在空间产生感生电场,感生电场线的分布是以o 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各点的感生电场k E 方向沿着圆周的切线方向。

由于oa 和ob 与感生电场的方向正交,由电动势定义??=

εl

E

d k

知,00=a ε,0=ob ε,则0=aob ε;而ab 导线处在感生电场中,且感生电场沿ab 的分量不为零,则0≠εab ,且方向由a 指向b ,即0>εab 。

cd 导线虽处在磁场以外,但该空间仍有感生电场分布,且感生电场沿cd 的分量不为零,则0≠εcd 。

经计算知,圆柱形区域内涡旋电场强度为r

B

r E k d d 2=,即r E k ∝。 且有t B S a b d d 1

=ε、t

B

S b

a d d 2=??ε,式中1S 为三角形的面积,2S 为扇形的面积,则a

b b a εε>??,但

0=εao 。

7.在下列关于自感和位移电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I 越大,L 越大;

B .自感是对线圈而言的,对直导线回路不存在自感问题;

C .位移电流的本质是变化的电场;

D .位移电流只在平板电容器中存在,但它能激发磁场;

E .位移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产生的,也能激发磁场。 (C )

[知识点] 自感系数L 和位移电流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线圈的自感系数L 是反映线圈电磁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它只和线圈本身的形状、大小、匝数、磁介质分布有关,而与线圈是否载流无关。当然线圈中有电流时,m Φ与I 成正比,故L 与I 无关。

从自感的定义式I

L

m

Φ=

可知,m Φ是穿过一个回路的磁通量,这个“回路”即可以指线圈回路,也可以指一般的载流回路。因而,并不是线圈才有自感,非线圈回路也有自感,只是与前者相比自感小得多。

位移电流实质上是指“变化的电场”,因而,它可存在于真空、介质、导体中。而且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是能激发磁场的。

8.激发涡旋电场的场源是:

A .静止电荷;

B .运动电荷;

C .变化的磁场;

D .电流。 (C ) [知识点] 感生电场的概念。

9.已知平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两板间的电势差U 随时间变化,则其间的位移电流为: A .

dt

dD

; B .0; C .CU ; D .dt

dU

C 。 (

D ) [知识点] 位移电流d I 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设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为S ,其间的电位移为 S

q D =

σ= 当极板间的电势差随时间变化时,极板上的带电量也同样随时间变化,则其间的位移电流为

图9-7

??=Φ=S D d t t I S D d d d d d t

q

S t D d d d d =

?= 由U q C =

关系可知 t

U

C t q d d d d = 则 t

U

C

I d d d =

10.平板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忽略边缘效应,作如图9-7所示的环路L 1和L 2,则沿两个环路的磁场强度H 的环流必有:

A .???>

?2

1

d d L L l H l H ;

B .???=

?2

1

d d L L l H l H ;

C .??

?<

?2

1

d d L L l H l H ;

D .0d 1

=??L l H ,0d 2

≠??L l H 。 (C )

[知识点] 全电流安培环路定律。

[分析与解答] 根据全电流连续,平行板电容间的全部位移电流等于穿过2L 的传导电流,因此,1L 回路中的位移电流小于2L 中的传导电流,则由H 的环路定理知

??

?<

?2

1

d d L L l H l H

且 传I L =??

2

d l H

二、填空题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为 dt

d m

i Φ-

=ε ,此式表明:感应电动势i ε的大小等于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负号表示i ε的方向(指向)是 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的方向。

已知垂直通过一平面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m Φ=1762

++t t (SI ),则t 时刻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i ε 712+t V ,它表明i ε是随时间t 变化的。

[知识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意义。

[分析与解答] 1762

++=Φt t m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V 712d d +=Φ=

t t

m

i ε

N S

v

a

c

b

图9-8(a)

ω

I

L

D

a

b

图9-9(a)

N S

v

a

c

b

图9-8(b)

ωL

D I v

d r O

r

a

b

图9-9(b)

2. 如图9-8(a)所示,一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i 的流向是由c 点指向 a 点。 [知识点] 楞次定理的应用。

[分析与解答] 由图9-8(b)知,原来磁场方向向上并在增加,由楞次定理知,磁通量增加了,则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向上的磁通量的增加,会“增则反”,即其方向会与变化后的磁场相反,则由右手螺旋法则知,线圈内感应电流的流向为顺时针方向即(即c →a )。

3.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 洛伦兹力 ,其相应的非静电性电场强度=k

E B ?v ;动生电动势的方向(指向)就是 B ?v 的方向。

产生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 感生电场力 。 [知识点]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概念。

4.如图9-9(a)所示,长为L 的导体杆ab 与通有电流I 的长直载流导线共面,ab 杆可绕通过a 点,垂直于纸面的轴以角速度 转动,当

ab 杆转到与直导线垂直的位置时,杆中的动生电动势为

=

ab ε)ln (20D

L

D D L I +-ωπμ,a 端的电势较b 端的电势要 低 。 [知识点] 导体杆在非均匀场中转动时的动ε计算。

[分析与解答] 建立如图9-9(b)所示坐标,导体杆微元r d 中的动生电动势为

()()r B D r i d d d ω-=??=εr B v 直导线在r d 处产生的磁场为

r

I

μB π=20 方向向里

导体杆上的总电动势为

()?

?+-?==L

D D

i i r D r r

I μd 2d 0ωπεε???

??+-=D L D D L I μln 20ωπ

其方向由a 指向b ,则b a U U <。

5.如图9-10(a)所示,直角三角形金属框架abc置于均匀磁场B中,磁场方向与

B

图9-10(a)

c

a b

d

B l 1l 2

图9-11

B

b

a

ωc

30

l

d l

图9-10(b)

B

O E k

R

L

ab 边平行,已知l ac =, 30=∠bac ,当框架以角速度 绕ab 边作匀角速度转动时,则ac

边中的动生电动势=ac ε

28

1

l B ω ,整个回路abca 中的动生电动势为=abca ε 0 。 [知识点] 导体框在均匀场中转动时的动ε计算。

[分析与解答] 在ac 上任选一线元l d ,其B v ?方向如图,则l d 上的动生电动势为 ()l vB l vB a c d 2

1

d 30sin d d =?=??=εl B v 而微元l d 处的速度为 ?ω=30sin l v 则ac 边上总的动生电动势为 2

08

1d 30sin 21d Bl l lB l

a c a c ω=?ω=

ε=

ε??,方向由a 指向c 由于ba 边不切割磁场线运动,则 0=εba 而cb 边上总的动生电动势为 ()??

??=

=20d d l

cb cb l B v εε??

==20

20

d d l l l Bl l B ωv

22

8

1

2121Bl l B ωω=??? ??= 方向由b →c 则 0=ε+ε+ε=εca bc a b a bca

6.如图9-11所示,矩形导体线框abcd 处于磁感强度t B B ωsin 0=的均匀、变化磁场中,1l ab =,2l bc =,则线框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ε t B l l ωωcos 021 。

[知识点] 感生电动势感ε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线框内感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Φ=

S t

B d d d t m ε tS B ωωcos 0=t l l B ωωcos 210=

7. 在半径为R 的圆柱形区域内存在一匀强磁场B ,且以恒定变化率dB/dt 减小,则区域内任一点( r < R )的感应电场强度E k 的大小为=

k E t

B

r d d 2,其方向为 以中心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周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 [知识点] 感生电场k E 的大小和方向。

I

薄金属片

[分析与解答] 由于B 以及

t

B

d d 的分布具有轴对称性,则感生电场的电场线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如图9-12所示。作半径为r ()R r <的环路L ,选逆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则k E 的环流为

t

B

r t rE S

k L

k d d d d d 2d 2

π=?-=π=??

?

S B l E 则 t

B r E k d d 2=

由于B 在减小,则k E 的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

8.半径为R 的无限长圆柱形导体上均匀流有电流I ,该导体材料的相对磁导率为r μ,则在与导体轴线相距r (r

22

208R r I r πμμ ; 而在导体轴线上一点的磁场能

。 [知识点] 能量密度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以r 为半径,取圆形环路,则由有介质的安培环路定律有 22

2d r R

I

rH π?π=

π=??

l H 2

2R

Ir

H π=

则磁感强度 2

002R Ir

μμH μμB r r π=

=

则磁场能量密度 4

2220821

R r I μμBH w r m π==

导体轴线上一点,0=r 则 0o =,m w

9.麦克斯韦关于电磁场理论提出的两个基本观点,即两个基本假设是: 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能激发磁场 和 变化的磁场能激发感生电场 。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中,表示变化电场与磁场关系的方程是 S D

S δl H d d d ???+

?=???

?S S

L

t 。

[知识点] 麦克斯韦电磁场的基本理论。

10.如图9-13(a)所示,质量极小的薄金属片与长直导线共面,由于薄金属片质量极小,可借用超声悬浮技术,使金属片在微重力状态下悬浮着(详见工科物理教程下册第192页)。当长直导线中突然通过大电流I 时,由于电磁感应,

薄金属片中将产生涡电流,则它将

图9-13(b)

向右运动 。(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或转动) [知识点] 涡电流的形成及方向判断。

[分析与解答] 当长直导线中电流增大时,其在薄金属片空间的磁通量增加,则会在薄金属片中产生逆时针流动的感应涡旋电流,如图9-13(b)所示;这时,薄金属片内部因为带有涡流而成为载流导体,在长直导线的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又由于长直导线的磁场与场点距离成反比,则对共面的圆电流而言,其靠近直导线的电流元受力大,且指向右边,远离直导线的电流元受力小,且指向左边,而圆电流受上、下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圆电流将受到指向右边的合力的作用,因此,薄金属片将在此力作用下将向右运动。

三、简答题

试比较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的异同点。

[答] 共同之处: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一样都会产生磁场。

不同之处:(1)传导电流源于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而位移电流不涉及电荷运动,本质上就是变化的电场;

(2)传导电流通过导体时要产生焦耳热,而位移电流则无热效应;

(3)传导电流只能在导体中存在,而位移电流可以在导体、电介质甚至真空中存在。

四、计算与证明题

1.如图9-14(a )所示,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导体线框,内阻为R ,以恒定速度v 通过宽度为3a 的均匀磁场区,B 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以正方形线框的前端刚好进入磁场区为计时起点,试在图9-14(b )所给的坐标中,画出正方形导体线框在运动过程中,其产生的感应电流I i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要求标明有关坐标值,并取顺时针方向时电流I i 为正)。

[分析与解答] 如图9-14(c)所示,在正方形导体线框正在进入均匀磁场的过程中,t 时刻线框进入磁场的面积为ax S =,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正向,则线框的磁通量为

Bax

BS m ==?=ΦS B

a

图9-14(a)

图9-14(b)

9-14(c)

9-14(d)

图9-14(e)

B a v R

B a v R

图9-14(f)

则当a x <<0时,线框内的感应电动势为 v Ba dt

dx

Ba dt d Φm -=-=-

=ε 即时间为v a/t <<0时,线框内的感应电流为 R

Ba R

I v

-

==

ε

1,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如图9-14(d)所示,在正方形导体线框已经全部进入均匀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磁通量不变,即时间为v v a/t a/3≤≤时,则线框内无感应电流。

如图9-14(e)所示,在正方形导体线框正在离开均匀磁场的过程中,t 时刻线框留在磁场的面积为)(x a a S -=,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正向,则线框的磁通量为

)(x a Ba BS m -==?=ΦS B

则当a x <<0时,线框内的感应电动势为 v Ba dt

dx

Ba dt d Φm ==-

=ε 即时间为v v a/t a/43≤<时,线框内的感应电流为 R

Ba R

I v

=

=

ε

1,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则在整个过程中,感应电流I i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9-14(f)所示。

d

a

b

l

x

c

v

θ

图9-15

2.如图9-15所示,均匀磁场B 中有一矩形导体框架,B 与框架平面的正法线方向n 之间的夹角3πθ

=,框架内的ab 段

长为l ,可沿框架以恒定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已知kt B =,k 为正的常量,当0=t

时,0=x 。试求:当直导线ab 运动到与

cd 边相距x 时,框架回路中的感应电势i ε。

[分析与解答] 由题意知S 的绕行方向为逆时针,则

θcos BS m =Φ,而xl S =

?????

?

+-=Φ-

=t B S t S B t m i d d cos d d cos d d θθε ??

?

???+-=k lx t x l kt θθcos d d cos []θθcos cos klx t kl +-=v

θcos 2klx -=klx -=0< (顺时针)

3.由两个无限长同轴薄圆筒导体组成的电缆,半径分别为R 1和R 2(12R R >),其间充满磁导

率为

的磁介质,且流过内、外圆筒的电流I 大小相等,流向相反。

(1)试求长为l 的一段电缆内的磁能; (2)试证明长为l 的一段电缆的自感系数为=

L 1

2

ln

π

2R R l

μ。 [分析与解答] (1)由安培环路定律,当21R r R <<时,r I

H π2=,r

I

B πμ2=

取长为l ,半径为r ,厚度为d r 的体积元,其体积rldr dV π2=,则微元的磁能为

r dr

l I rldr r

I BHdV dV w dW m m πμππμ428212222=

?=== 长为l 的一段电缆内的磁能为 1

2

22ln 4421R R l I r dr l I dW W R R m m πμπμ===??

(2)取长为l ,厚为d r 的面积元,其面积ldr dS

=,则微元的磁通量为

a

a /23/2

a I=I e

0t

图9-16

dr r

Il

BdS d m πμ2=

=Φ 长为l 的截面的磁通量为 1

2

ln 2221R R r Il r dr r Il d R R m m

πμπμ==

Φ=Φ??

则长为l 的一段电缆的自感系数为 1

2

ln

2R R l I L m πμ=Φ=

4.一无限长直导线通有电流t

e I I λ-=0(式中I 0、

恒量),与一矩形线框共面,并相互绝缘,线框的尺寸及位置如图9-15所示。试求:

(1)直导线与线框间的互感系数; (2)线框中的互感电动势。 [分析与解答]

(1)取d x ,其到直导线距离为x ,面积元adx dS =,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则

dx x

e aI dx x Ia BdS d t

m πμπμλ22000-===Φ

左侧线框磁通量为负值,右侧线框磁通量为正值,则有

?

??-=Φ-Φ=Φa a t

m m m dx x

e aI d d 23

2

1002πμλ左

3ln 22

123ln 20000πμπ

μλλt t

e I a a

e I --==

互感系数为 3ln 20π

μa

I M m =Φ=

(2)由t

e I I λ-=0,m Φ变化,互感电动势为

t M e I a dt dI M

λλπ

με-?=-=003ln 2 ln32 00π

λμλt e I a -= (顺时针)

5.试计算下列各量:

(1)当前实验室达到的水平,可获得T 02.=B 的强磁场和m V 106

=E 的强电场。那么相

应的能量密度有多大?并比较之。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经典习题30道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嘉定区一模)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A.均匀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 2.(2014?广东)如图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 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 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 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 3.(2013?虹口区一模)如图所示,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长直导线中电流i随时间变化,使线框中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图中箭头表示电流i的正方向,则i 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A.B.C.D. 4.(2012?福建)如图,一圆形闭合铜环由高处从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穿过一根竖直悬挂的条形磁铁,铜环的中心轴线与条形磁铁的中轴线始终保持重合.若取磁铁中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的x轴,则图中最能正确反映环中感应电流i随环心位置坐标x变化的关系图象是() A.B.C.D. 5.(2011?上海)如图,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D.逆时针减速旋转 6.(2010?上海)如图,一有界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的bc边紧靠磁场边缘置于桌面上,使线框从静止开始沿x轴正方向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若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能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变化规律的是图() A.B.C.D. 7.(2015春?青阳县校级月考)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B.C.D. 8.(2014?四川)如图所示,不计电阻的光滑U形金属框水平放置,光滑、竖直玻璃挡板H、P固定在框上,H、P的间距很小.质量为的细金属杆CD恰好无挤压地放在两挡板之间,与金属框接触良好并围成边长为1m的正方形,其有效电阻为Ω.此时在整个空间加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且与金属杆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是B=(﹣)T,图示磁场方向为正方向,框、挡板和杆不计形变.则() A.t=1s时,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C到D B.t=3s时,金属杆中感应电流方向从D到C C.t=1s时,金属杆对挡板P的压力大小为

最新大学物理活页作业答案及解析((全套))

1.质点运动学单元练习(一)答案 1.B 2.D 3.D 4.B 5.3.0m ;5.0m (提示:首先分析质点的运动规律,在t <2.0s 时质点沿x 轴正方向运动;在t =2.0s 时质点的速率为零;,在t >2.0s 时质点沿x 轴反方向运动;由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可以求得答案。) 6.135m (提示:质点作变加速运动,可由加速度对时间t 的两次积分求得质点运动方程。) 7.解:(1))()2(22 SI j t i t r -+= )(21m j i r += )(242m j i r -= )(3212m j i r r r -=-=? )/(32s m j i t r v -=??= (2))(22SI j t i dt r d v -== )(2SI j dt v d a -== )/(422s m j i v -= )/(222--=s m j a 8.解: t A tdt A adt v t o t o ωω-=ωω-== ?? sin cos 2

t A tdt A A vdt A x t o t o ω=ωω-=+=??cos sin 9.解:(1)设太阳光线对地转动的角速度为ω s rad /1027.73600 *62 /5-?=π= ω s m t h dt ds v /1094.1cos 3 2 -?=ωω== (2)当旗杆与投影等长时,4/π=ωt h s t 0.31008.144=?=ω π = 10.解: ky y v v t y y v t dv a -==== d d d d d d d -k =y v d v / d y ??+=- =-C v ky v v y ky 2 22 121, d d 已知y =y o ,v =v o 则2020 2 121ky v C --= )(22 22y y k v v o o -+=

工科物理大作业01-质点运动学

01 01 质点运动学 班号467641725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6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表述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一质点具有恒定的速率,但却有变化的速度; B .一质点向前的加速度减少了,其前进速度也随之减少; C .一质点加速度值恒定,而其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D .一质点具有零速度,同时具有不为零的加速度。 ( B ) [知识点] 速度v 与加速度a 的关系。 [分析与解答] 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矢量,其大小或方向中任一项的改变即表示速度或加速度在变化,且当速度与加速度间的方向呈锐角时,质点速率增加,呈钝角时速率减少。 因为质点作匀速运动时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时时在变化,因此,A 有可能出现, 抛体运动(或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加速度值(大小)恒定,但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的情形,故C 也有可能出现。 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就是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的情形,故D 也有可能出现。 向前的加速度减少了,但仍为正值,此时仍然与速度同方向,故速度仍在增大,而不可能减少,故选B 。 2. 在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沿x 轴运动,若加速度a < 0,则质点必作减速运动; B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C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必定不为零; D .质点作曲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曲线凹的一侧; E .若质点的加速度为恒失量,则其运动轨迹必为直线; F .质点作抛物运动时,其法向加速度n a 和切向加速度τa 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加速度 22τn a a a +=也是变化的。 ( C 、D )

高二物理之电磁感应综合题练习(附答案)

电磁感应三十道新题(附答案)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所示,MN和PQ是平行、光滑、间距L=0.1m、足够长且不计电阻的两根竖直固定金属杆,其最上端通过电阻R相连接,R=0.5Ω.R两端通过导线与平行板电容器连接,电容器上下两板距离d=lm.在R下方一定距离有方向相反、无缝对接的两个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I和Ⅱ,磁感应强度均为B=2T,其中区域I的高度差h1=3m,区域Ⅱ的高度差h2=lm.现将一阻值r=0.5Ω、长l=0.lm的金属棒a紧贴MN和PQ,从距离区域I上边缘h=5m处由静止释放;a进入区域I后即刻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进入区域I的同时,从紧贴电容器下板中心处由静止释放 一带正电微粒A.微粒的比荷=20C/kg,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金属棒a的质量M; (2)在a穿越磁场的整个过程中,微粒发生的位移大小x; (不考虑电容器充、放电对电路的影响及充、放电时间) 2.如图(甲)所示,MN、PQ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导轨间距L为0.5m,导轨左端连接一个阻值为2Ω的定值电阻R,将一根质量为0.2kg的金属棒cd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cd的电阻r=2Ω,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2T.若棒以1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对棒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4W,从此时开始计时,经过2s金属棒的速度稳定不变,图(乙)为安培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试求: (1)金属棒的最大速度; (2)金属棒的速度为3m/s时的加速度; (3)求从开始计时起2s内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答案(杨儒贵编着)(第二版)全套

2-2 已知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其电量及位置分别为: ) 0,1,0( ,4 )1,0,1( ,1 )1,0,0( ,1332211P C q P C q P C q === 试求位于)0,1,0(-P 点的电场强度。 解 令321,,r r r 分别为三个电电荷的位置321,,P P P 到P 点的距离,则 21=r ,32=r ,23=r 。 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r e E 2 04r q πε= ,其中r e 为点电荷q 指向场点 P 的单位矢量。那么, 1q 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0 2 1 011814πεπε= = r q E ,方向为 ()z y r e e e +- =2 11。 2q 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0 2 2 022121 4πεπε= = r q E ,方向为 ()z y x r e e e e ++- =3 12。 3q 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0 2 3 033414πεπε= = r q E ,方向为y r e e -=3 则P 点的合成电场强度为 ?? ???????? ??++???? ??+++- =++=z e e e E E E E y x 312128141312128131211 0321πε 2-4 已知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的电量均为6102-?C ,相距为2cm , 如习题图2-4所示。试求:①P 点的电位;②将电量为6102-?C 的点电荷由无限远

处缓慢地移至P 点时,外力必须作的功。 解 根据叠加原理,P 点的合成电位为 ()V 105.24260?=? =r q πε? 因此,将电量为C 1026 -?的点电荷由无限远处缓慢地移到P 点,外力必须做的功为()J 5==q W ? 2-6 已知分布在半径为a 的半圆周上的电荷线密度 πφφρρ≤≤=0 ,sin 0l ,试求圆心处的电场强度。 解 建立直角坐标,令线电荷位于xy 平面,且以y 轴为对称,如习题图2-6所示。那么,点电荷l l d ρ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具有两个分量E x 和E y 。由于电荷分布以y 轴为对称,因此,仅需考虑电场强度的y E 分量,即 习题图2-4 习题图2-6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1.某科研机构在研究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时,把它的驱动系统简化为如下模型;固定在列车下端的线圈可视为一个单匝矩形纯电阻金属框,如图甲所示,MN 边长为L ,平行于y 轴,MP 边宽度为b ,边平行于x 轴,金属框位于xoy 平面内,其电阻为1R ;列车轨道沿 Ox 方向,轨道区域内固定有匝数为n 、电阻为2R 的“ ”字型(如图乙)通电后使 其产生图甲所示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相邻区域磁场方向相反(使金属框的 MN 和PQ 两边总处于方向相反的磁场中).已知列车在以速度v 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 f F 满足2f F kv =(k 为已知常数).驱动列车时,使固定的“ ”字型线圈依次通 电,等效于金属框所在区域的磁场匀速向x 轴正方向移动,这样就能驱动列车前进. (1)当磁场以速度0v 沿x 轴正方向匀速移动,列车同方向运动的速度为v (0v <)时,金属框MNQP 产生的磁感应电流多大?(提示:当线框与磁场存在相对速度v 相时,动生电动势E BLv =相) (2)求列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m v ; (3)列车以最大速度运行一段时间后,断开接在“ ” 字型线圈上的电源,使线圈 与连有整流器(其作用是确保电流总能从整流器同一端流出,从而不断地给电容器充电)的电容器相接,并接通列车上的电磁铁电源,使电磁铁产生面积为L b ?、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使列车制动,求列车通过任意一个“ ”字型线圈 时,电容器中贮存的电量Q . 【答案】(1) 012() BL v v R -2222 101 22BL B L kR v B L +-2 4nB Lb R ' 【解析】 【详解】 解:(1)金属框相对于磁场的速度为:0v v - 每边产生的电动势:0()E BL v v =-

大学物理大作业

荷兰物理学家安德烈·吉姆(Andre Geim)曾经做过一个有关磁悬浮的著名实验,将一只活的青蛙悬浮在 空中的技术 迈纳斯效应—完全抗磁性 零电阻是超导体的一个基本特性,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更为基本。是否 转变为超导态,必须综合这两种测量结果,才能予以确定。 如果将一超导体样品放入磁场中,由于样品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样品的 表面产生感生电流,这电流将在样品内部产生磁场,完全抵消掉内部的外磁场, 使超导体内部的磁场为零。根据公式和,由于超导体=-1,所以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 内部B=0,故 m 超导体与理想导体在抗磁性上是不同的。若在临界温度以上把超导样品放 入磁场中,这时样品处于正常态,样品中有磁场存在。当维持磁场不变而降低 温度,使其处于超导状态时,在超导体表面也产生电流,这电流在样品内部产 生的磁场抵消了原来的磁场,使导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超导体内部的磁 场总为零,这一现象称为迈纳斯效应。 超导体的抗磁性可用下面的动画来演示,小球是用超导态的材料制成的, 由于小球的抗磁性,小球被悬浮于空中,这就是所说的磁悬浮。 下图是小磁铁悬浮在Ba-La-Cu-O超导体圆片(浸在液氮中)上方的照片。

零电阻是超导体的一个基本特性,但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更为基本。是否转变为超导态,必须综合这两种测量结果,才能予以确定。 如果将一超导体样品放入磁场中,由于样品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样品的表面产生感生电流,这电流将在样品内部产生磁场,完全抵消掉内部的外磁场,使超导体内部的磁场为零。根据公式和,由于超导体内部B=0,故cm=-1,所以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 超导材料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以下才会产生超导现象,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04-刚体定轴转动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04-刚体定轴转动

04 04 刚体定轴转动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刚体绕定轴作匀变速转动,对刚体上距转轴 为r处的任一质元来说,在下列关于其法向加速度 a n 和切向加速度 a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τ A. a、τa的大小均随时间变化; n B. a、τa的大小均保持不变; n C. a的大小变化,τa的大小保持恒定; n D. a的大小保持恒定,τa大小变化。 n (C)

[知识点]刚体匀变速定轴转动特征,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分析与题解] 刚体中任一质元的法向、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r a n 2ω=,r a τ β= 当β = 恒量时,t βω ω+=0 ,显然r t r a n 202)(βωω+==,其 大小随时间而变,r a τ β=的大小恒定不变。 2. 两个均质圆盘A 和B ,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且B ρρ >A ,但两圆盘的质量和厚度相同。若两盘对通 过盘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 A . B I I >A ; B. B I I

因为B A ρρ >, 所以22B A R R < 且转动惯量2 2 1mR I =,则B A I I < 3.在下列关于刚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刚体作定轴转动时,其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为βI M =,式中 β,,I M 均对同一条固定轴而言的,否则该式不成立; C .对给定的刚体而言,它的质量和形状是一定的,则其转动惯量也是唯一确定的; D .刚体的转动动能等于刚体上各质元的动 能之和。 (C ) [知识点]刚体定轴转动的基本概念。 [分析与题解] 刚体定轴转动时,其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r v ω=;刚体定轴转动中,相关物理量对固定轴而言,转动惯量不仅与质量和形状有关,而且与转轴的位置有关;刚体的转动动能就是刚体上各质点的动能之和。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答案(杨儒贵第二版)-2

第二章 静电场 重点和难点 电场强度及电场线等概念容易接受,重点讲解如何由物理学中积分形式的静电场方程导出微分形式的静电场方程,即散度方程和旋度方程,并强调微分形式的场方程描述的是静电场的微分特性或称为点特性。 利用亥姆霍兹定理,直接导出真空中电场强度与电荷之间的关系。通过书中列举的4个例子,总结归纳出根据电荷分布计算电场强度的三种方法。 至于媒质的介电特性,应着重说明均匀和非均匀、线性与非线性、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等概念。讲解介质中静电场方程时,应强调电通密度仅与自由电荷有关。介绍边界条件时,应说明仅可依据积分形式的静电场方程,由于边界上场量不连续,因而微分形式的场方程不成立。 关于静电场的能量与力,应总结出计算能量的三种方法,指出电场能量不符合迭加原理。介绍利用虚位移的概念计算电场力,常电荷系统和常电位系统,以及广义力和广义坐标等概念。至于电容和部分电容一节可以从简。 重要公式 真空中静电场方程: 积分形式: ?= ?S S E 0 d εq ?=?l l E 0d 微分形式: 0 ερ= ??E 0=??E 已知电荷分布求解电场强度: 1,)()(r r E ?-?=; ? ' '-'= V V 0 d ) (41)(| r r |r r ρπε ? 2,? ' ''-'-'= V V 3 d |4) )(()(| r r r r r r E πε ρ 3, ? = ?S S E 0 d εq 高斯定律 介质中静电场方程: 积分形式: q S =?? d S D ?=?l l E 0d 微分形式: ρ=??D 0=??E

线性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静电场方程: 积分形式: ε q S = ?? d S E ?=?l l E 0d 微分形式: ε ρ= ??E 0=??E 静电场边界条件: 1,t t E E 21=。对于两种各向同性的线性介质,则 2 21 1εεt t D D = 2,s n n D D ρ=-12。在两种介质形成的边界上,则 n n D D 21= 对于两种各向同性的线性介质,则 n n E E 2211εε= 3,介质与导体的边界条件: 0=?E e n ; S n D e ρ=? 若导体周围是各向同性的线性介质,则 ε ρS n E = ; ε ρ?S n - =?? 静电场的能量: 孤立带电体的能量:Q C Q W e 2 1 212 Φ== 离散带电体的能量:∑ == n i i i e Q W 1 2 1Φ 分布电荷的能量:l S V W l l S S V e d 21 d 2 1d 2 1ρ ?ρ?ρ??? ? = =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04-刚体定轴转动

04 04 刚体定轴转动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刚体绕定轴作匀变速转动,对刚体上距转轴为r 处的任一质元来说,在下列关于其法向加速度n a 和切向加速度τa 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n a 、τa 的大小均随时间变化; B .n a 、τa 的大小均保持不变; C .n a 的大小变化,τa 的大小保持恒定; D .n a 的大小保持恒定,τa 大小变化。 (C ) [知识点]刚体匀变速定轴转动特征,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分析与题解] 刚体中任一质元的法向、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r a n 2 ω=,r a τβ= 当 恒量时,t βωω+=0 ,显然r t r a n 2 02)(βωω+==,其大小随时间而变, r a τβ=的大小恒定不变。 2. 两个均质圆盘A 和B ,密度分别为 A 和 B ,且B ρρ>A ,但两圆盘的质量和厚度相同。若 两盘对通过盘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A I 和B I ,则 A .B I I >A ; B. B I I ,所以2 2B A R R < 且转动惯量22 1 mR I = ,则B A I I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答案(杨儒贵编着)(第二版)全套完整版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答案(杨儒贵)(第二版) 全套 第一章 题 解 1-1 已知三个矢量分别为 z y e e e A x 32-+=; z y e e e B x 23++=;z e e C x -=2。试求①|| |,| |,|C B A ;②单 位矢量c b a e e e , ,;③B A ?;④B A ?;⑤C B A ??)(及 B C A ??)(;⑥B C A ??)(及C B A ??)(。 解 ① ()1432122222 2=-++=++=z y x A A A A 1421322222 2=++=++=z y x B B B B ()51022 22222=-++=++=z y x C C C C ② ()z y e e e A A A e x a 32141 14-+= == ()z y e e e B B B e x b 23141 14++= == ()z e e C C C e x c -= == 25 1 5 ③ 1623-=-+=++=?z z y y x x B A B A B A B A ④ z y z y z y x z y x z y B B B A A A e e e e e e e e e B A x x x 51172 1 3 321 --=-==? ⑤ ()z y z y e e e e e e C B A x x 223111 2 5117 +-=---=??

因 z y z y z y x z y x C C C A A A e e e e e e e e e C A x x x x x 4521 2 321 ---=--==? 则 ()z y z y e e e e e e B C A x x 13862 1 3 452 +--=---=?? ⑥ ()()()152131532=?+?-+?-=??B C A ()()()1915027=-?-++?=??C B A 。 1-2 已知0=z 平面内的位置矢量A 与X 轴的夹角为α,位置矢量B 与X 轴的夹角为β,试证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证明 由于两矢量位于0=z 平面内,因此均为二维矢量,它们可以分别表示为 ααsin cos A A y e e A x += ββsin cos B B y e e B x += 已知()βα-=?c o s B A B A ,求得 ()B A B A B A β 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 即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1-3 已知空间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为)2 ,1 ,0(1-P , )3 ,1 ,4(2-P 及)5 ,2 ,6(3P 。试问:①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 角形;②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 由题意知,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矢量分别为 z y e e P 21-=; z y x e e e P 342-+=; z y x e e e P 5263++= 那么,由顶点P 1指向P 2的边矢量为 z e e P P x -=-412 同理,由顶点P 2指向P 3的边矢量由顶点P 3指向P 1的边

高考物理大题突破--电磁感应(附答案)

1、(2011(14 分)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S=1.15m ,两导轨间距L =0.75 m ,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 接一阻值R=1.5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0.8T 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0.5Ω,质量m=0.2kg 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ab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0.1r Q J =。(取 210/g m s =)求:(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W 安;(2)金属棒下滑速度2/v m s =时的加速度a .3)为求金 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m v ,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21 -=2 m W W mv 重安,……。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 2、(2011第).(16分)有人设计了一种可测速的跑步机,测速原理如题23图所示,该机底面固定有间距为L 、长度为d 的平行金属电极。电极间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接有电压表和电阻R ,绝缘橡胶带上镀有间距为d 的平行细金属条,磁场中始终仅有一根金属条,且与电极接触良好,不计金属电阻,若橡胶带匀速运动时,电压表读数为U ,求: (1)橡胶带匀速运动的速率;(2)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3)一根金属条每次经过磁场区域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3、(2010年).(15分)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相距为L ,一理想电流表与两导轨相连,匀强

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在距磁场上边界h处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后,流经电流表的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稳定为I.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水平,不计导轨的电阻.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2)电流稳定后,导体棒运动速度的大小v; (3)流以电流表电流的最大值I m. 4、(2010)(19)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导轨上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导体棒a和b放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斜面上水平虚线PQ以下区域,存在着垂直穿过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现对a棒施以平行导轨斜向上的拉力,使它沿导轨匀速向上运动,此时放在导轨下端的b棒恰好静止。当a棒运动到磁场的上边界PQ处时,撤去拉力,a棒将继续沿导轨向上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再向选滑动,此时b棒已滑离导轨。当a 棒再次滑回到磁场边界PQ处时,又恰能沿导轨匀速向下运动。已知a棒、b棒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R,b棒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导轨电阻不计。求 (1)a棒在磁场中沿导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a棒中的电流强度I,与定值电阻R中的电流强度I R之比; (2)a棒质量m a; (3)a棒在磁场中沿导轨向上运动时所受的拉力F。 5、(2011).如图所示,间距l=0.3m的平行金属导轨a1b1c1和a2b2c2分别固定在两个竖直面,在水平面a1b1b2a2区域和倾 37的斜面c1b1b2c2区域分别有磁感应强度B1=0.4T、方向竖直向上和B2=1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角θ=? 电阻R=0.3Ω、质量m1=0.1kg、长为l 的相同导体杆K、S、Q分别放置在导轨上,S杆的两端固定在b1、b2点,K、Q

西工大大学物理 大作业参考答案-真空中的静电场2009

第九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一、选择题 ⒈ C ; ⒉B ;⒊ C ; ⒋ B ; ⒌ B ; 6.C ; 7.E ; 8.A,D ; 9.B ;10. B,D 二、填空题 ⒈ 2 3 08qb R πε,缺口。 ⒉ 0 q ε,< ; ⒊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或带电导体球); ⒋ 12 21 E E h h ε--; 2.21?10-12C/m 3; ⒌ 100N/C ;-8.85×10-9C/m 2 ; ⒍ -135V ; 45V ; ⒎ 006q Q R πε;0;006q Q R πε- ;006q Q R πε ; ⒏ 1 2 22 04() q x R πε+; 32 22 04() qx x R πε+ ; 2 R ;432.5 V/m ; 9.有源场;无旋场 (注意不能答作“保守场”,保守场是针对保守力做功讲的)。 三、 问答题 1. 答: 电场强度0E F q =r r 是从力的角度对电场分布进行的描述,它给出了一个矢量场分布的图像;而电势V =W /q 是从能量和功的角度对电场分布进行的描述,它给出了一个标量场分布的图像。 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和该点的电势之间并没有一对一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 "0"p d grad ,d d P V E V V E l n =-=-=??r r r 。即空间任一点的场强和该点附近电势的空间变化率相联 系;空间任一点的电势和该点到电势零点的整个空间的场强分布相联系。 由于电场强度是矢量,利用场叠加原理计算时,应先将各电荷元产生的电场按方向进行分解,最后再合成,即: d d d d ;x y z E E i E j E k =++r r r r , d ,d ,d x x y y z z E E E E E E ===??? 而电势是标量可以直接叠加,即:V dV =?。但用这种方法求电势时,应注意电势零点的选择。

工科物理大作业11-热力学

11 11 热力学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6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热量愈多; B .物体在一定状态时,具有一定的热量; C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其内能愈大; D .物体的内能愈大,则具有的热量愈多。 (C ) [知识点]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是系统状态(或温度)的单值函数,系统的温度愈高,其内能愈大。 热量是由于系统与外界温度不同而进行的传热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同样温差情况下,不同的传热过程其热量不同,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的函数。 作功与传热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若系统状态不变(内能也不变),就无需作功与传热,功与热量不会出现。 2. 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内能必然增加,温度升高; B .由于热量Q 和功A 都是过程量,因此,在任何变化过程中,(Q +A )不仅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而且与具体过程有关; C .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中间经历的每一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D 能增量为T C M m E m p ?= ?,。 (C ) [知识点] 热量、作功和内能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可以将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作功,内能不变,等温过程就是这种情况。 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为系统内能的增量,内能的增量仅与系统始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准静态过程就是在过程进行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态的过程。由于准静态过程是无限缓慢的,无摩擦的(即无能量耗散),则各中间态都是平衡态。 无论何种过程,只要温度增量T ?相同,内能增量均为 T R M m i E ?= ?2T R C M m m V ?= 1,与过程无关。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分别从同一状态开始经历等压、等体、等温过程。若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同,则气体对外做功最多的过程是: A .等体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 不能确定。 (B ) [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分析与解答] 设在等压、等体和等温过程吸收的热量为0Q ,则 等压过程 T R i T C Q m p ?+=?=2 21 0ν ν 002 2Q i Q T R V p A p <+= ?=?=ν 等体过程 0=Q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的内能 等温过程 0=T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知,等压过程,气体吸收来的热量既要对外做功,又要使内能增加;等体过程,气体不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内能;等温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因此,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等温过程对外做功最多。 4. 如图11-1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ab 为等压过程,ac 为等温过程,ad 为绝热过程,则吸热最多的是: A .ab 过程; B. ac 过程; C. ad 过程; D. 不能确定。 (A )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第二版)(徐立勤,曹伟)第2章习题解答

第2章习题解答 2.2已知半径为a 、长为l 的圆柱体内分布着轴对称的体电荷,已知其电荷密度()0V a ρρρρ =, ()0a ρ≤≤。试求总电量Q 。 解:2π20000 2d d d d π3 l a V V Q V z la a ρρ ρρρ?ρ= ==? ? ?? 2.3 半径为0R 的球面上均匀分布着电荷,总电量为Q 。当球以角速度ω绕某一直径(z 轴)旋转时,试求 其表面上的面电流密度。 解:面电荷密度为 2 04πS Q R ρ= 面电流密度为 002 00 sin sin sin 4π4πS S S Q Q J v R R R R ωθ ρρωθωθ=?== = 2.4 均匀密绕的螺旋管可等效为圆柱形面电流0S S J e J ?=。已知导线的直径为d ,导线中的电流为0I ,试 求0S J 。 解:每根导线的体电流密度为 00 22 4π(/2)πI I J d d = = 由于导线是均匀密绕,则根据定义面电流密度为 04πS I J Jd d == 因此,等效面电流密度为 04πS I J e d ?= 2.6 两个带电量分别为0q 和02q 的点电荷相距为d ,另有一带电量为0q 的点电荷位于其间。为使中间的 点电荷处于平衡状态,试求其位置。当中间的点电荷带电量为-0q 时,结果又如何? 解:设实验电荷0q 离02q 为x ,那么离0q 为x d -。由库仑定律,实验电荷受02q 的排斥力为 12 214πq F x ε= 实验电荷受0q 的排斥力为 022 1 4π()q F d x ε= - 要使实验电荷保持平衡,即21F F =,那么由0022 211 4π4π() q q x d x εε=-,可以解得 d d x 585.01 22=+= 如果实验电荷为0q -,那么平衡位置仍然为d d x 585.01 22=+=。只是这时实验电荷与0q 和02q 不 是排斥力,而是吸引力。 2.7 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各放置带电量为0q 的点电荷,试求第四个顶点上的电场强度E 。 解:设点电荷的位置分别为()00,0,0q ,()0,0,0q a 和()00,,0q a ,由库仑定律可得点(),,0P a a 处的电 场为 ( ) ( 00 2 22 00001114π4π4π221x y y x x y q q q E e e e e a a q e e εεε? =+++ ?+=+

近十年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压轴题

θ v 0 y M a B 电磁感应 2006年全国理综 (北京卷) 24.(20分)磁流体推进船的动力来源于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图1是平静海面上某 实验船的示意图,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矩形通道(简称通道)组成。 如图2所示,通道尺寸a =2.0m ,b =0.15m 、c =0.10m 。工作时,在通道内沿z 轴正方 向加B =8.0T 的匀强磁场;沿x 轴正方向加匀强电场,使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99.6V ;海水沿y 轴正方向流过通道。已知海水的电阻率ρ=0.22Ω·m 。 (1)船静止时,求电源接通瞬间推进器对海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船以v s =5.0m /s 的速度匀速前进。若以船为参照物,海水以5.0m /s 的速率涌入进 水口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小球进水口的截面积,在通道内海水速率增加到v d =8.0m /s 。求此时两金属板间的感应电动势U 感。 (3)船行驶时,通道中海水两侧的电压U /=U -U 感计算,海水受到电磁力的80%可以 转化为对船的推力。当船以v s =5.0m /s 的船速度匀速前进时,求海水推力的功率。 解析24.(20分) (1)根据安培力公式,推力F 1=I 1Bb ,其中I 1= R U ,R =ρac b 则F t = 8.796==B p U Bb R U ac N 对海水推力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向右) (2)U 感=Bu 感b=9.6 V (3)根据欧姆定律,I 2= 600)('4=-=pb ac b Bv U R U A 安培推力F 2=I 2Bb =720 N

推力的功率P =Fv s =80%F 2v s =2 880 W 2006年全国物理试题(江苏卷) 19.(17分)如图所示,顶角θ=45°,的金属导轨 MON 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处在方向竖直、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根与ON 垂直的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 0沿导轨MON 向左滑动,导体棒的质量为m ,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匀为r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点的a 和b ,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t =0时,导体棒位于顶角O 处,求: (1)t 时刻流过导体棒的电流强度I 和电流方向。 (2)导体棒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外力F 的表达式。 (3)导体棒在0~t 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 (4)若在t 0时刻将外力F 撤去,导体棒最终在导轨上静止时的坐标x 。 19.(1)0到t 时间内,导体棒的位移 x =t t 时刻,导体棒的长度 l =x 导体棒的电动势 E =Bl v 0 回路总电阻 R =(2x +2x )r 电流强度 022E I R r ==(+) 电流方向 b →a (2) F =BlI =22 02 22E I R r ==(+) (3)解法一 t 时刻导体的电功率 P =I 2R = 23 02 22E I R r ==(+) ∵P ∝t ∴ Q =2P t =232 02 2(22E I R r ==+) 解法二 t 时刻导体棒的电功率 P =I 2R 由于I 恒定 R /=v 0rt ∝t

济南大学大学物理大作业完整答案

济南大学 大学物理大作业答案完整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3 用直角坐标表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B) 2. (B) 3. 8 m 10 m 4. ()[] t t A t ωβωωωββsin 2cos e 22 +-- ()ωπ/122 1 +n (n = 0, 1, 2,…) 5. h 1v /(h 1-h 2) 二.计算题 1解: (1) 5.0/-==??t x v m/s (2) v = d x /d t = 9t - 6t 2 v (2) =-6 m/s (3) S = |x (1.5)-x (1)| + |x (2)-x (1.5)| = 2.25 m 2解: =a d v /d t 4=t , d v 4=t d t ? ?=v v 0 0d 4d t t t v=2t 2 v=dx/dt=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t 3 /3+x 0 (SI) §1.5 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D) 2. (C) 3. 16R t 2 4rad /s 2 4. -c (b -ct )2/R 二.计算题 1. 解: ct b t S +==d /d v c t a t ==d /d v ()R ct b a n /2 += 根据题意: a t = a n 即 ()R ct b c /2 += 解得 c b c R t -=

§1.6 不同参考系中的速度和加速度变换定理简介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C) 2. (B) 3. (A) 4.0321=++v v v 二.计算题 1.解:选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以V 表示质点的对地速度,其x 、y 方向投影为: u gy u V x x +=+=αcos 2v , αsin 2gy V y y = =v 当y =h 时,V 的大小为: () 2cos 2222 2 2αgh u gh u y x ++= +=V V V V 的方向与x 轴夹角为γ, u gh gh x y +==--ααγcos 2sin 2tg tg 1 1 V V 第2章 牛顿定律 §2.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C) 2. (C) 3. (E) 4. l/cos 2 θ 5. θcos /mg θ θ cos sin gl 二.计算题 1. 解:质量为M 的物块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与平台间的摩擦力f 和质量为m 的物块 对它的拉力F 的合力提供.当M 物块有离心趋势时,f 和F 的方向相同,而当M 物块有 向心运动趋势时,二者的方向相反.因M 物块相对于转台静止,故有 F + f max =M r max ω2 2分 F - f max =M r min ω2 2分 m 物块是静止的,因而 F = m g 1分 又 f max =μs M g 1分 故 2.372 max =+= ωμM Mg mg r s mm 2分 4.122 min =-=ωμM Mg mg r s mm 2分 γ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