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分析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分析目的分析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5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选择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
结果50例患者经治疗后,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对其自身的术后功能优良率进行评估,评估效果优的比例为72%,评估效果良的比例为20%,优良率经计算后为92%(46/50)。
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有助于病情的恢复,但医务人员需要充分把握手术适应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natomic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were treated with anatomic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50 cases of patients,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Maryland AOFA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evaluation effect of 72% was excellent and of 20% was good,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46/50)after calculation. Conclusion The anatomic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contributes to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diseases,but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fully master the operative indications.[Key words] Anatomic stee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Treatment effect足部位置处较大的跗骨为跟骨,跟骨的形态以及位置可影响足弓的形成以及负重[1]。
锁定钢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锁定钢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段英彪;张祖平;张梅【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s for treating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Methods:40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and internal ifxation.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18 months and got bony healing. According to Maryland Foot Score,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5%(37/40).Conclusions: The curative effects for treating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s good, and it is a optimal internal ifxation method for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40例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
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良率为92.5%(37/40)。
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肯定,是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476-478)【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锁定钢板;疗效【作者】段英彪;张祖平;张梅【作者单位】祁县第一人民医院,山西晋中 030900;祁县第一人民医院,山西晋中 030900;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跟骨骨折占整个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多见于高处坠落伤,骨折类型复杂多样,常累及距下关节[1]。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不育基质: 生长基质位于甲根及甲半月区, 其表层细胞繁殖、 角化、 增厚. 不断加入半透明指甲。该区为指甲生长区, 此区 严重受损可导致甲缺失。不育基质也称为模板区, 位于甲体
( 江 宁 波 北 仑 区宗 瑞 医院 骨 科 , 江 宁 波 浙 浙 3 8 6 1 0) 5
摘要 : 目的 详 价 利 用 跟 骨 解 剖 型 钢 板 内 固定 治 疗 跟 骨 骨 折 的效 果 。 法 用 跟 骨 解 剖 型钢 板对 2 方 o例 2 足 跟 骨 骨 折 忠 进 行 手术 内 固定 治 疗 。骨 折 分 型 采 用 S n es分 型 法 , ad r 随访 时 间 8 2 ~ 0个 月 , 均 1 平 5个 月 。结 果 术 后 功 能
是主jif复位内固定。作者于 20  ̄20 年问用外侧人 JJ Jf 5例。认为采用该
手术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但对于解决
影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预后有很好的效果。
】 资料 与方法
X线片以及跟骨 C T扫描检查。按 Snes adr 分型“ , Ⅱ型 7
再 生 解 剖 组 织 学 基 础 [ ] 实 用 手 外 科 杂 志 , 0 3 1 』. 20.7
( ) 1 7 】 8 3 : . 5 . 5 收 稿 日期 :0 70 4 2 0—92
下方, 与甲体紧密相贴, 提供指甲向远端生长的轨道, 起指甲
铸型的作用。 该解剖为利用近侧甲皱襞下残存的甲根延长甲 床重建指甲术提供理论依据 。 , 32 临床应用 以往甲床扩大术的基础解剖学测量在陈放 . 的尸体标本』进行 , 存在指体萎缩或水肿, 产生测量结果偏
解剖钢板治疗32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解剖钢板治疗32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跟骨解剖钢板用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1年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足外侧入路关节面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32例患者。
比较不同骨折类型的疗效以及不同复位质量的疗效,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32例患者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36个月。
参照Maryland评分系统,32例患者中,Ⅱ型优良率90.0%,Ⅲ型优良率75.0%,Ⅳ型优良率66.7%;解剖复位的优良率优于复位一般。
没有发生伤口感染以及跟骨外露的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为8.6%。
结论:应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与患者软组织的损伤程度、骨折类型以及复位质量有关,整体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解剖钢板;跟骨骨折;疗效观察跗骨骨折中发生概率最高的骨折就是跟骨骨折,它大约占到全部跗骨骨折的60%。
跟骨骨折在成年人中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常常是由于挤压或者由高处跌落足部着地,足跟遭到垂直撞击而引起的。
跟骨骨折经常伴有骨盆骨折以及脊椎骨折、头部、胸部、腹部受伤,所以在初诊时千万不要漏诊。
跟骨是松质骨,其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很少见骨不连者。
跟骨骨折的治疗难度比较高,大多会遗留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等后遗症[1-2]。
2009年7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有32例患者,均为跟骨闭合性损伤。
男25例,女7例。
年龄22~54岁。
合并症:骨盆骨折1例,脊柱骨折1例。
根据Sanders分型标准:本组32例病患中有Ⅱ型10例,Ⅲ型16例,Ⅳ型6例。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的7~15 d接受手术。
1.2 治疗方法对于皮肤出现水疱的患者,将其肢体抬高,去除其表面的水疱,应用甘露醇直到肿胀基本上消退,32例患者都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外侧“L”形切口,手术切口常常选择在跟腱和腓骨长短肌腱之间的纵行部分,足背皮肤和足底交界处的横行皮肤。
跟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47例跟骨骨折的疗效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病例 资料
适 的跟 骨用 锁 定接 骨 钢板 置跟 骨 外侧 。 多枚 锁 定 螺
钉 牢 固 固定 , 常规 放置 引 流 , 逐 层 缝 合切 口, 弹力 绷 带加 压包 扎 。
1 . 2 . 3 术 后 处 理
跟 骨 骨折 患 者 4 7例( 5 4足) , 其 中男 3 6例 , 女
创 伤性 关节 炎 及 跟骨 负 重 时 疼 痛 者 很 常 见 。笔 者
2 0 1 0年 1月 至 2 0 1 2年 1月 采 用 跟 骨 解 剖 锁 定 接
膜 剥离 子 撬起 塌 陷 的关节 面 骨块 , 恢 复 跟骨 的 G i s —
s a n e ’ S 角。 同时 向跖侧推 挤跟 骨 , 并用 双手 对 向挤压
面骨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将跟 骨外侧 皮质 整块掀 起 . 直视下 用小 号骨
骨 折 】 。跟骨 骨 折多 由高 处跌 下 , 足部 着地 , 足跟 遭 受垂 直撞 击 所致 ,是 足部 常见 的一 种 高能 量 损伤 ,
跟倡 为松 质 骨 , 血 液 循 环 供 应 比较 丰 富 , 骨 不 连 者 甚 少 见。但 如 骨折 线 进入 关 节 面或 复 位不 良 , 后 遗
骨 板 内 同定 治 疗 跟骨 骨 折 4 7例 , 取得 满 意疗 效 , 报
告 如 下
跟骨 的两 侧 , 恢 复 跟骨 高度 、 跟 骨体 宽 度及 B o h l e r ’ S
角. 用数 枚 克 氏针将 已复位 的骨 折块 临 时 固定 以维
持 复位 。C型臂 X线 机透 视 复位 满 意后 , 取 大 小合
练 习 。4周 可扶 拐下 地 , 骨折 愈合 前禁 止患 肢 负重 , 完全 负重 于术后 3 ~ 4个月 开 始 。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引言髋骨骨折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意外跌倒等原因,容易导致髋部骨折。
而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科技术和治疗手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方式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一、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的原理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是一种手术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手术将骨折的部位固定在一起,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特别是对于跟骨骨折这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类型,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可以有效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减轻骨折处的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1. 临床研究对象及方法2010年至2020年期间,国内外多家医院对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
研究对象主要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意外伤害导致跟骨骨折而需接受手术治疗。
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组和传统手术治疗组,并对患者的手术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
2. 临床研究结果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组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患者的活动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愈合效果更为理想。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疼痛感也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比之下,传统手术治疗组的患者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说明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三、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在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手术较为复杂,需要较高水平的外科医生进行操作,且手术风险较大。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的费用较高,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钢板外置治疗在骨折治疗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与传统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锁定钢板外置治疗。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是一种手术方法,通过将钢板固定在骨折处,以促进骨折的治愈。
与传统的钢板外固定方法相比,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更加牢固、稳定,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术效果。
在临床研究中,与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相比,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提供更好的骨折稳定性。
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通常使用外固定器,在骨折治愈过程中容易产生位移,导致骨折不稳定。
而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则通过将钢板固定在骨折处,从而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防止骨折位移。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还具有较小的创伤。
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需要通过切开皮肤、肌肉来固定钢板,这样易导致组织损伤和感染。
而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则通过小切口和穿刺技术来实现,减少了对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感染风险。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还能够提供更好的功能恢复。
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对肌肉和关节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功能损失。
而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则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组织,从而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功能。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手术需要穿刺操作,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来操作。
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期,以确保骨折得到充分愈合。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在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研究表明,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能够提供更好的骨折稳定性、较小的创伤和更好的功能恢复。
鉴于手术操作的技术难度和康复期的延长,仍需在临床应用中谨慎选择适合的患者和情况。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针对骨折治疗,锁定钢板外置治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方法。
本文将对锁定钢板外置治
疗骨折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修复和恢复骨折处的结构。
锁定钢板外
置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方法通过外置锁定钢板固定骨折部位,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稳定性高:由于钢板的外置固定,可以提供较高的稳定性,减少骨折部位的移位和错位风险;2. 术后功能恢复好: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可以更好地恢
复骨折处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3. 术后并发症少:钢板外置
固定可以减少创伤部位的染菌和感染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了评估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已经开展。
一项相关的研究表明,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与传统的内固定治疗相比,在降低骨折复发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
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该研究选取了100例骨折患者,其中50例采用了锁定钢板外置治疗,50例采用了传统的内固定治疗。
结果显示,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组的骨折复发率显著低于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下降。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组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
况也较好,疼痛感减轻较快,康复进程较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自2010年8月~2013年2月对我院27例32足Sanders II.III.IV型跟骨关节内骨折节内骨折采用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本组病例术前及术后常规测量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用其作为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复位评价标准,足踝部功能评分按Maryland系统进行评分。
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足踝部功能按Maryland 系统评分,Sanders II型优良率为88%,SandersIII型中优良率为82.0%,SandersIV 型中优良率为64%。
结论跟骨解剖锁定钢板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标签:跟骨骨折;跟骨解剖;锁定钢板;L型切口跟骨作为足部最大的跗骨,其占全身骨折的2.6.%。
但是占跗骨骨折的60%。
接近5%的跟骨骨折为为双侧,其中不到2%为开放性骨折,其中跟骨关节内骨折大约占75%[1]。
SandersII.III.SandersIV型骨折骨折成为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重点。
我院从2010年8月~2013年2月对27例32足跟骨复杂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总共27例32足,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25~64岁,其平均年龄45岁,32足受损机制大部分为高处坠落伤或车祸伤导致跟骨SandersII.III.SandersIV骨折。
临床表现:伤足均表现为踝部肿胀,可见从足跟到足弓部位瘀斑即Mondor征,张力性水疱或血泡,足跟变平,增宽,内外翻畸形。
本组病例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II型9例,Ⅲ型14例,Ⅳ型4例。
术前常规摄跟骨正位,侧位和轴位.斜位X线片;及跟骨CT+三维重建。
手术时间根据软组织肿胀情况决定,采用皱纹试验来评判软组织能否耐受手術,掐跗骨窦处皮肤,有皮肤收缩的迹象或能看到深的皮肤线,就能安全手术。
本组32例均因肿胀明显在伤后5~12d行手术治疗。
1.2方法入院后给予足踝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来预防肿胀,防止张力性水疱发生,同时给予消肿或非甾体药物治疗。
术中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体位一般单侧跟骨骨折取侧卧位,双侧骨折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但是侧卧位时注意用垫子保护臂丛神经核腓总神经以免造成压力性神经失用;术前患肢大腿上气囊止血带。
行跟骨外侧L形延长切口,在跟腱前方,外踝尖4cm 处开始,从跟骨上方到达外侧和跖侧皮肤交界部位,然后沿着皮肤交界到达跟骰关节部位;术中注意皮肤拐角不要太锐利,否则会增加拐角处皮肤张力,可能造成皮肤的脱落和坏死。
切口应该直达骨面,将全厚皮瓣骨膜下锐性剥离,皮瓣全层掀起,避免用尖锐的器械牵拉或过分牵拉。
皮瓣全层掀开,这点很关键,解剖远端的皮瓣时务必移动腓骨肌腱来观察跟骰关节。
术中切口向后关节面和前外侧骨折块延伸。
用枚克氏针在皮瓣下穿入外踝,距骨颈,骰骨,然后把克氏针弯曲将皮瓣挡在手术区外。
充分显露跟骨外侧壁和距下关节;首先将跟骨外侧壁拉出,刮出血肿然后去掉不能固定的小骨块;在跟骨结节部位跟骨结节后侧或外侧穿入一根4.5Schantz针,可以从后侧也可以冲外侧穿入。
半螺纹的Schantz针要贯穿两侧骨皮质,先向跖侧和后侧牵拉Schantz针维持跟骨的高度和长度,然后旋转外翻复位内翻畸形,最后横向内移减少跟骨的增宽;用骨膜剥离器辅助结节骨折向内靠近载距突骨块;这两部分骨折复位后,从后方行克氏针行载距突维持复位,后关节面复位,载距突骨折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观察后关节面,前方骨折块和跟骰关节情况,复位所有移位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
同时在中间三角区植入自体髂骨并压实,术中若有外侧壁的缺损就需要植入皮质骨。
术中用C观察患足的侧位.Broden位.跟骨轴位来判断复位的情况。
选用合适的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块,选择钢板时,适当大小和外形很重要,要保证跟骨钢板能紧贴外侧壁上。
然后再次术中透视确定骨折的对位和对线,满意后撤出临时固定克氏针。
缝合之前松止血带并止血,无创技术缝合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常规放置引流管。
足踝部中立位轻度跖屈短腿石膏外固定。
1.3术后处理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患足冰敷,布朗氏架抬高消肿,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d以预防感染,后外侧皮瓣适当加压包扎防止皮瓣下方积血。
术后48~72h去除引流物;14d切口拆线。
术后24h开始足趾被动活动锻炼,48h 开始足趾和足踝主被动屈伸活动。
6~12w时开始物理治疗并开始负重练习,12w 时达到完全负重。
4~6个月时后恢复正常的活动。
1.4疗效评价对照术前,术后X线片判断骨折的复位情况,测量跟骨的几何学特征参数,后足的力线,B?觟hler角Gissane角,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对本组病例进行评价:优为90~100分,良为75~89分,可为50~74分,差为<50分。
2 结果本组病例有2例术后皮缘约1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均获得Ⅰ期愈合。
本组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
术后足踝部部功能按照Maryland系统进行评分:其中Sanders II型优良率为86%,SandersIII型中优良率为80.0%,SandersIV型中优良率为64%.本组获优15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85.18%。
3 讨论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一直充满争议,足踝部治疗结果缺乏客观评价标准所致。
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上世纪开始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逐渐被手术治疗所取代[2]。
现在国内外学者达成共识: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应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多数学者认为SanderⅡ型和SanderⅢ型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而SandersⅣ型骨折需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行关节融合术或外固定支架[3]。
通过本病例体会到:外侧入路的优点是能显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解除外侧壁的压缩和复位载距突出,方便恢复跟骨的长度和宽度,高度,但是存在术中软组织剥离广泛,潜在的结节骨块复位不良,皮肤坏死等因素。
骨折块的复位顺序是手术的关键点,本组病例中我们第一步恢复跟骨前部的完整性,包括前中关节面,跗骨窦;第二步恢复跟骨的跟骨结节;第三部对齐后关节面和跟骨外侧壁;我们通过骨膜剥离器撬起塌陷的关节面,使其关节面抬起与距下关节面对合,其下面的骨缺损区域用自体髂骨混合异体骨填塞,向后牵引跟骨体部来恢复跟骨长度和高度,通过挤压跟骨体两侧恢复跟骨宽度。
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中,我们也要注意到跟骨本身解剖特征:它有四个部位骨质坚硬,这四个部分分别是后关节面下,载距突下,跟骰关节后方和跟骨体后方,所以术中固定时最好固定螺钉放置在跟骨最后方和最前方,中间的固定螺钉方向要朝向载距突来增加螺钉的把持力。
同时在放置内固定螺钉时要注意跟骨周围的解剖结构。
高风险区就是后关节面的下方和跟骨的前方,中度风险区就是后关节面下半部分跟骨,跟骨体部是安全区域。
在内固定时注意调整螺钉位置达到固定支撑的目的,螺钉长度要合适,避免损伤高风险区中血管神经及肌键。
锁定螺钉有较好的稳定及支撑作用,锁定钢板通常较薄,对组织的愈合干扰较小,也不需要与骨面完全贴服,塑形方便。
在生物力学上则起到锁定夹板的作用。
通过本病例,我们发现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也有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Sander分类仅仅反映距下关节矢状位的骨折线,未考虑冠状位的骨折线,也没有反映距下关节中前关节面和跟骰关节[4]。
因此术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骨折病例,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同时我们体会到切开复位只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术式。
对SandersⅣ型骨折,有时由于骨和软组织损伤严重,难以解剖复位,建议必要时可行一期距下关节融合术。
术中若首先复位跟骨丘部,可经距骨外侧突临时固定已复位的跟骨丘部,避免经跟骨结节临时固定已经复位跟骨丘部而影响跟骨体部复位。
在术中自外侧向内侧钻孔时,应将螺钉置于骨密度大的跟骨丘部,跟骨体部,跟骨前部,不要置于跟骨骨髓窦区域[5]。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可以直观的看到骨折块移位,有助于解剖复位;并能牢固的固定骨折块,同时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但该方法软组织剥离广泛,影响皮瓣血供,有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
关节内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富有争议[6,7],没有单一的一种治疗方法有持续较好的临床效果。
因此建议根据患者年龄,活动水平,患者的需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8]。
参考文献:[1]Zwipp H,Rammelt S,Amlang M,et al. Erratum to: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J]. Oper Orthop Traumatol,2014,26 (1):18.[2]Cronier P,Frin JM,Steiger V,et al. Internal fixation of complex fractures of the tarsal navicular with locking plates. A report of 10 cases[J]. 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3,99(4):241-249.[3]Schepers T. The subtalar distraction bone block arthrodesis following the late complications of calcaneal fractures: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Foot,2013,23(1):39-44.[4]Sagray BA,Stapleton JJ,Zgonis T. Diabetic calcaneal fractures[J]. Clin Podiatr Med,2013,30 (1):111-118.[5]王一民,張晟,王博炜,等.解剖型钢板与锁定钢板固定sanders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6):602-607.[6]张俊,历国定,沈燕国,等.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II型、III型跟骨骨[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2):152-154.[7]赵志,尚希福,周新社,等.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8-20.[8]曹立海,彭义,闫荣亮,等.累及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27(2):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