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

[ 中图分 类号 ]R 2 4 6 . 1 3 3 [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5)1 0 — 0 9 7 7 — 0 2
失 语 症 是一 种 由于大 脑 局部 病 变神 经 受损 ,导致 后 天 语 言学 习 获得 能 力受 损 ,或丧 失 的一 种 获 得性 语 言综 合障 … 。失语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 , 同时加重患者的情感及智能障碍 ,对整个病情康复产生 极 大 影 响 ,是 医学 界 一 大 难 题 。 由 于 失 语 症 的病 位 特
殊 ,且语言机制复杂 ,治疗 比较困难 ,目前现代医学缺
乏 有 效 的治 疗 方法 。针 灸治 疗 中风 后 失语 症 方 法 多且 疗 效 确 切 ,现 将 近 五年 针 刺治 疗 中风 后 失语 的临 床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下 。 1 单 一疗 法 头针 为 主 。黄娜 等 采用 方 氏头针 治疗 中风 后失 语 症2 4 例 ,两组体针选取肩髑 、曲池、外关、合谷、环跳、 风市 、足三里 、丘墟 、太 冲 ,舌针选取 金津 、玉液 、廉泉 及左右廉泉。治疗组加用方氏头针治疗 。治疗组失语症状 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总 有 效 率9 4 . 9 8 % ,对 照 组6 8 . 6 9 %。孙 铭 采 用 针语 言 区 治 疗 中 风失 语 1 听 区 配 以电 针增 加 刺激 量 ,对 照组 取穴 廉 泉 、通 里 、金 津 、玉 液 ,3 个 疗 程 后 观 察 疗 效 。 两组 比较 差 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P <0 . 0 1 ),治 疗组 优 于对 照组 。 舌 针 为 主 。李 湘 力 等 采 用 舌 三 针 治疗 中 风失 语 症3 0 例 ,治 疗组 取 穴 “ 靳 三针 ”之 舌 三针 ( 上廉 泉 、左 右 旁 廉 泉 ),对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治 疗 中 风 失 语 症 的穴 位 ( 哑门、廉泉 、通里 )。总有效率治疗组8 6 . 6 7 %,对照 组7 3 . 3 3 % ,两 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郭翠萍 采 用管 氏舌针治疗中风失语 5 6 例 ,治愈3 4 例 ( 6 0 . 7 %)、显效 1 l 例 ( 1 9 . 6 %)、有效8 例 ( 1 4 . 3 %)、 无效3 例 ( 5 . 4 %),总有效率9 4 . 6 %。 以 体 针 为 主 。李 隽 运 用 醒 脑 开 窍 针 刺 法 治疗 中 风 失 语症 3 O 例 ,治 疗 组 3 0 例 取 内关 、人 中 、三 阴交 、风 池 、完 骨 、天 柱 、上 廉 泉 、金 津 、玉 液穴 ,对 照组 3 O 例 取 外 金 津 、外 玉 液 、廉 泉 、内关 、通 里 穴 。2 个 疗 程 结 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 3 . 3 %、对照组7 6 . 7 %,两组 比较差 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O . 0 5 )。醒 脑开 窍针 刺 法治 疗 中风 失语症疗效显著 。刘娟 … 将6 0 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治疗组主穴取 内关和水沟穴 ,配穴上肢偏瘫取肩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显 上 升趋 势 。失 语 是 中风 的 常 见症 状 , 以影 响患 者 的 生 存 质 患者 口语 表 达 、 语 理解 、 可 听 阅读 、 写 等方 面 的语 言 功 能 变 化 。 书 量 。笔 者查 阅相 关文 献 资 料 , 依据 多年 的 临床 经 验 , 为 针 灸 能 4 结 果 认 有 效 地改善 失语 , 过临床 症状 进行 疗效 分析 , 总结 如 下 。 通 现
重 观 察 治 疗 前 后 患者 语 言 功 能 。 结 果 : 两组 失语 症 患 者语 言 功 能 评 分 治 疗 前后 比较 , 显 著 性 差 异 ( < O 0 ) 治 疗 前 两 组 比 有 P .1, 较 无 差 异 ( > o 0 ) 具 有 可 比性 ; 疗 后 治 疗 组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结 论 : 灸 联 合 艾 灸 可 明 显 改 善 患 者 语 言功 能 , 灸 联 合 P .5 , 治 针 针
o 0 ) .5 。
2 治 疗 方 法
舌 三 针 局 部取 穴 , 刺 舌 体 局 部 , 以 使 针 感 向舌 根 部 传 针 可 导 , 以刺 激 舌 肌 、 可 舌下 神 经 和舌 咽神 经 , 射 性 兴 奋 , 时 又 反 同
主要 是 由风 火 痰 瘀 诸 邪 导 致 心 肝 脾 肺 肾 五 脏 功 能 失 3 本 院 神 经 内科 的 门诊 和 住 院 部 符 合 诊 断 标 准 的 患 者 。 随 虚 标 实 , 月 调 , 滞 清 窍 , 机 失 用 所 致 。其 病 位 虽 在 脑 , 病 变 涉 及 心 壅 神 但 机分组 , 治疗 组 5 O例 , 中男 性 2 其 2例 , 性 2 女 8例 ; 龄 4 ~ 年 1 会 舌 口唇 、 雍 垂 、 脉 、 别 、 悬 经 经 经 7 岁 , 均 6. 6 平 O 3岁 。对 照 组 4 8例 , 中男 性 1 其 8例 , 性 3 肝 脾 肺 肾五 脏 及 喉 咙 、 厌 、 、 女 o 筋 等 组 织 器 官 。任 何 一 个 环 节 出 现 问题 , 会 影 响 语 言 的 发 都 例 ; 龄 4 ̄7 年 0 5岁 , 均 5. 平 9 5岁 。两 组 病 人 在 性 别 、 龄 、 年 失 区别 仅 在 于影 响 的轻 重 以及 失 语 的 类 型 。 语 症 患 者 类 型 构 成 、 医 症 候 类 型 构 成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生 , 中 P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分析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方法,分析与探讨治疗后语言康复的效果,讨论出更适合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针灸治疗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及偏瘫患侧肢体肌力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而且采取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结果: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验组进行针灸与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数据显示比较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实验组的患侧肌力也明显好于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了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障碍,文中对患者采取语言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治疗后中风后遗症患者在语言表达能力及肢体肌力都有很好的的疗效。
[关键词]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语言障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风患者也在逐渐增加,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肢体运动障碍,这两大原因会影响中风患者的预后自理能力身心健康及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对于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及其语言的综合训练,可以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到语言功能锻炼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针灸治疗的效果和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不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还要进行康复的护理工作。
通过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脑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尽早恢复。
本文将分析语言康复训练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一般资料抽取某医院的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灸治疗的对照组40例,语言康复治疗结合针灸治疗40例。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的回顾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的回顾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针灸治疗中风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文将回顾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
一、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
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治疗中风。
在临床应用方面,针灸治疗中风已经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大椎、百会、足三里等。
此外,针灸还可以与其他中医疗法相结合,如中药、推拿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研究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治疗中风。
1. 调节神经递质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2. 促进血液循环针灸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等,从而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3. 调节免疫系统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增加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中风患者的免疫力。
4. 促进神经再生针灸可以通过促进神经再生来治疗中风。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针灸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总之,针灸治疗中风已经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机理研究。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研究进展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1 05)△通讯作者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研究进展朱 利1,苏同生2△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针灸推拿学院研究生(咸阳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三科(西安710003) 摘 要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失语症又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该病恢复难度之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情绪及后期的康复进程,而针灸在本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笔者对近年来的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总结,从针刺疗法和综合疗法两方面进行阐述,针刺疗法又包括以舌针疗法为主、以头针疗法为主、以体针疗法为主和刺络放血疗法等多种针刺方法,其中由于眼针治疗该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以及穴位埋线及穴位注射本身的局限性,故而临床应用较少;综合疗法主要包括针药结合、针刺配合言语康复训练,亦或是针药结合再配合言语康复训练这三个方面,综合疗法效果总体要优于单一疗法。
该文旨在临床上对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借鉴,同时指明了未来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风后失语症;舌针;头针;体针;针刺疗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 7369.2019.06.038 失语症是指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脑组织受到损伤后,从而导致患者对外进行交流时出现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及书写能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获得性言语功能的减退,如说话费力、发音不清、语速及流畅性变差,甚至是言语功能的彻底丧失[1]。
失语症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状之一,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约有1/4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是导致患者残疾的重要因素[2]。
该病严重影响了患者与外界的沟通,易使得患者产生情绪障碍,影响了患者后期的康复训练和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难以回归社会及家庭。
临床上,针对中风后失语症大多采用基础药物治疗并配合言语康复训练,疗效参差不齐,而在中医学中中风后失语症属于“言謇”、“音哑”、“舌痿”、“风喑”等范畴,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治疗上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对中风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加之现代医学与中医的结合,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拓宽了思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舌针、体针、头针、刺络放血及中药等治疗方法,但中医处方用药经验较为匮乏,疗效尚未明确,所以针灸治疗本病独具优势,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现状作一概述。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研究近况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研究近况摘要介绍近2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方法和疗效,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探讨。
资料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针灸中风失语症中风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约1/3以上中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失语,这提示我们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必须对中风失语症的治疗予以足够的重视。
中风失语症是因为大脑半球器质性损害导致的语言接收、理解和组织表达等能力的丧失或受损等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并日趋成熟,现就近2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文献予以综述。
1临床应用1.1体针疗法丁氏采用醒神通窍法针刺治疗脑梗塞失语。
针刺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予以醒神通窍针刺法,主穴用三阴交、通里、百会、廉泉,有效率达93.39%,崔氏针刺治疗中风失语,以风池、通里、金津、玉液为主穴,再辨证配穴,神昏针水沟、内关,痰浊壅盛针丰隆,瘀血甚针血海、肝俞,肝阳上亢针百会、太冲,气虚针中脘、足三里,肾虚针肾俞、太溪。
针刺方法,金津、玉液二穴刺络放血,风池穴进针方向向舌根部,进针深度1~1.5寸。
共治疗63例,总有效率为88.9%。
李氏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配廉泉、涌泉、通里,治疗脑出血所致失语症,并设对照组,取廉泉、涌泉、通里,以观察风府、哑门穴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92.6%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的40%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石氏对醒脑开窍法与西医疗法对中风失语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主穴为内关、人中、三阴交。
结果表明,醒神开窍法对言语功能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51%,两者对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谭氏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症96例,总有效率94.8%。
晏氏以哑门穴为主穴,配廉泉、通里(患侧),舌体僵硬配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共治疗中风失语症60例,总有效率为96.67%。
魏氏采用太渊、太溪为主穴,配穴取上廉泉、足三里,治疗中风失语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失语临床研究进展

经的卡压,从而影响神经信号传导,引起肛门失禁,其结构位置改变引起的病变仅凭针灸治疗效果有限,需首先利用相应的正骨手法或手术治疗恢复骨盆内肌肉韧带结构的正常生理位置。
导致肛门失禁的诱因较为繁多,而针刺八髎穴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临床治疗首先需评估其是否适应针刺治疗,再进行操作。
6 小 结在满足针刺条件的情况下,八髎穴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时配合传统手法 “烧山火”,使针刺深度由浅入深,即可对局部的骶神经及盆底局部肌肉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肛门失禁的症型分为脾肾阳虚型和中气下陷型,符合烧山火的使用范围。
另一方面,“烧山火”手法刺激量明显高于其他中医传统针刺手法,而相较于电针治疗,虽然“烧山火”没有电针所具有的电刺激,但其“温补”的优势是电针所不具备的,八髎穴的烧山火手法刺激治疗肛门失禁是切实可行且具有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1] 孙桂东,邵万金.成人大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4):363-366.[2] X U Y,TANG parison of an anal fistula plugand mucosa advance-ment flap for complex anal fistulas:a meta-analysis[J].ANZ J Surg,2016,86:978-982.[3] 刘胜男,尹淑慧,汤海燕,等.1例大便失禁患者骶神经调节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8):40-41.[4] 姚·春鹏译注.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3.[5] 王晓锋,李华山.中医电针治疗排粪失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6] 赵雨,罗云婷,闫江华,等.针灸治疗功能性大便失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5,30(7):665-669.[7] 刘海蓉.八髎穴治疗盆底疾病的古代文献分析[J].医药卫生科技,2016,36(12):100-103.[8] 王玲玲,金洵.重新认识八髎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4-7.[9] 杨文婷,胡慧.胡慧教授关于八髎穴应用的临床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1),60.[10] 赫书宏,李崖雪,毕秋颖,等.烧山火手法治疗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9,36(5):103-106.[11] 周芳玲,丁曙晴.电刺激疗法在大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J].胃肠病学,2019,24(8):509-512.[12] N O R D E R V A L S ,B E H R E N B R U C H C ,BROUWER R,et al.Efficacy of cyclic 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faecal incontinence[J].Tech Coloproctol,2013,17:511-516.[13 ] D UELUND-JAKOBSEN J,BUNTZENB S,LUNDBY L,et al.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at subsensory threhold does not compromise treatment efficacy: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blinded crossover study[J].Ann Surg,2013,257:219-223.[14] T O W N S E N D M K ,M A T T H E W S C A ,WHITEHEAD WE,et al.Risk factors for fecal incontinence in older women[J].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113-119.[收稿日期]2020-04-01[通讯作者] 尹丽丽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一组脑损伤及功能障碍的疾病[1],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2]。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

颞三针属于头穴疗法 ,头穴疗法是利用针法 、灸法及其他有
关物理方法 ,刺激脑 ( 包括大脑 、小脑 、脑干 )的体表投 影部位 及其临床腧穴 ( 或刺激区 ) ,治疗各种疾病 的一种方法。头穴疗
2 治疗方法
2 1 基础治疗 :全部病例均予 口服拜阿斯匹灵 1 0 、静 . 0 mg
以3号 1 2 寸毫针直刺 02寸行捻转补法,以得气为度 ;神堂、魂 . 门穴以 3 号 1 2 寸毫针直刺 0 3 . 寸行捻转补法 ,以得气为度。 .-0 5 2 3 对照组:基础治疗 +西药 。盐酸培他啶 5 0 ( .2 . 0 ml 0 0g)
4 结果
1 1 1 西医诊断标准 .. () 1 参照 19 年全国第 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 95 准…,并经 C T或MRI 诊断为脑梗塞或脑 出血 , 明有单发病灶; 证 () 2 采用北京医院制定的 ( ( 汉语失语症检查法》 确诊为失语
症者 。
两组失语症 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的 比较,见表 1 。 经 检验 ,两组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评分治疗前后 比较,有 显著性差异( O O . lo治疗前两组 比较无差异( 0 0 ) .5 ,具有可 比性 ;治疗后治疗组 明显优于对 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0 O < . lo
法治疗 中风源于 《 内经 ( ,( 灵枢 ・ 五乱 “ 气乱于头则为厥逆 ,头 重 眩仆 ……取之天柱” 灵枢 ・ 。 邪气藏府病 形》篇中记载 ,“ 十 二 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 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说明了头 部与人体 内的各 脏腑器官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 颞三针的每一刺 到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作用 ,从而使其功能恢复 。
当代 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
【摘要】对5年来有关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选穴治疗研究方面进行综述,诸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确切,但分析后发现,目前许多文献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专业设计不严,忽视诸影响因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分析等问题。
【关键词】中风;失语症;针刺治疗;综述
近几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单纯针刺
广州中医药大学江钢辉医师[3]采用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以CT 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最近距离在投射区)的周边为针刺部位,以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4~8针(针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围刺方向皆刺向投射区的中心,进针方法同常规头皮针,得气后以180~20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
配穴取哑门、廉泉、通里穴。
治疗结果: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
山东省乳山县中医院潭少牧医师[4]采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取穴:主穴,廉泉;配穴,增音。
方法:令患者仰卧敞开衣领,颈下放一矮枕头,使头略向后仰,将颈前部分暴露,找准廉泉穴进针,进针一寸,再退至皮下,依次斜向上下左右,分别按三进一退进行钻剔,最后留针呈直刺状态,再针剌增音穴(廉泉穴旁开0.5寸) 留针20分钟,间歌行针,每日一次,出针后鼓励病人大声说话。
治疗结果:治愈38例,显效46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8%。
2舌针为主
山东省烟台市刘志滨医师[7]采用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舌体三针法采用28号3-4寸毫针,从金津、玉液穴之间进针刺入舌根部为第一针,舌体两侧各斜刺深达舌根部分别为第2、3针。
取廉泉穴向后上刺入深选舌根部3-4寸,得气后,将针退至皮下,再分别向左、右各斜刺深达舌根部为第2、第3针。
以上穴位反复特转不留针,病人舌体有酸、胀感为宜。
配穴:百会、四种聪,采用26号1.5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层1.5-2寸,留针20小时左右(患者可带针回家,次日起针)隔1天1次。
通里、神门、太溪、大钟留针20分钟,采取平朴平泻法。
治疗结果:治愈87例,有效7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08%。
3针刺加放血
董家渡地段医院宋慧君医师[10]采用点刺少商为主治疗中风失语:主穴取少商,配穴取上廉泉、通里。
并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随症加减,肝阳暴亢加风池、太冲;风痰阻络加风池、丰隆;痰热腑实加天枢、大肠俞;气虚血瘀加气海、膈俞;阴虚风动加三阴交。
患者取平卧或坐位,先用三棱针点刺少商放血,两手交替进行,然后用0.35 mm×40 mm毫针针刺上廉泉、通里。
通里直刺0.3~0.5寸,上廉泉向舌根方向斜刺0.8~1.5寸,令舌根及咽喉部有强烈酸胀感或酸麻放射感,留针30min,隔日1次。
治疗结果:显效39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5.52%。
4针刺加电针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韩宝杰医师[13]采用头皮针加电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患者取仰卧位,头皮局部常规消毒。
选28号1.5-2寸毫针,采用横剌法,从语言一区上点,向下接续刺入,深度达帽状筋膜下,每针施捻转手法,频率达150-200转/分,施术时间1分钟。
然后将针柄接电针治疗仪输出电极,以脉冲电流进行刺激,频率为100-120转/分,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治疗结果:治愈6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
5针药结合
河南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牛攀东医师[17]采用开音汤配合颏三针治疗中风失语: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脑梗死或脑出血的基础上加服“脑通”,每次5mg.每日3次.脑通(意大利爱宝药厂生产)能减少脑血管阻力,增加脑动脉血流量。
从而改善语言障碍。
3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基础上加服开音汤并结合额三针治疗。
开音汤:远志12克,菖蒲24克,胆星12克,天竺黄12克,水蛭12克,丹参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0剂为一疗程。
额三针,当前额下廉泉穴上0.5寸取第一针,名“上廉泉”。
此穴旁开各一寸取第二、第三针,名“左泉”、“右泉”:三针均向舌根方向刺人。
进针一寸,行先泻后补手法,留针30分钟。
治疗结果: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中风失语症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不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对治疗中风失语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
对于中风后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各阶段的病理机制、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以及药物与针灸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探索,并且目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极其缺乏,因而有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失语症的范畴及分类不明。
2.疗效判断标准不规范。
3.发病机理有待明确。
4. 随机对照欠妥。
5.临床研究很难再指导临床。
可以考虑在以后对中风失语症的研究中要设立对照,进行严格的随机分组和方法与方法的对照,对纳入标准和排除条件严格控制,尽力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亦需根据康复功能的要求,在临床中进行严格的观察及规范疗效标准等,使针灸临床研究更加规范
化。
参考文献
[1] 陈安亮,李忠仁.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5):369-370.
[2] 杨海芳,黄燕.中风失语症的中医研究现状[J].光明中医,2004,19(5):14-16.
[3] 江钢辉,李艳慧.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