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总体情况概述 (1)

1.1.1设计任务 (1)

1.1.2任务要求 (1)

1.1.3设计标准 (1)

1.1.4路线起迄点、地形地貌情况 (1)

1.1.5沿线气候水文特征 (1)

1.2总体设计 (2)

1.2.1总体设计原则 (2)

1.2.2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的总体适用情况 (2)

1.3道路设计软件说明 (2)

1.3.1本系统概况 (2)

1.3.2系统的特点 (2)

2. 路基路面设计 (4)

2.1设计简介 (4)

2.1.1设计说明 (4)

2.2.2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4)

2.2.3路面结构综合设计 (4)

3. 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 (14)

3.1参数分析 (14)

3.2边坡稳定性验算分析 (14)

3.2.1路基横断面的标准设计 (14)

3.2.2将车辆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当量高度) (15)

4. 挡土墙设计 (27)

4.1绪言 (27)

4.2 挡土墙的设计及验算 (27)

4.2.1基础资料 (27)

4.2.2设计资料 (27)

4.2.3墙背土压力计算 (29)

4.2.4破裂面计算 (30)

4.2.5破裂面验算 (30)

4.2.6主动土压力计算 (30)

4.2.7墙身截面性质计算 (31)

4.2.8挡土墙的稳定验算及强度验算 (32)

4.3采取措施 (35)

4.3.1基础加固措施 (35)

4.3.2排水措施 (35)

4.3.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设置 (35)

4.3.4墙顶与路面的衔接 (35)

4.3.5车辆安全行驶保障措施 (35)

4.3.6材料要求 (35)

4.4设计参数 (36)

4.4.1设计参数的选取 (36)

4.4.2安全系数的选取 (36)

4.4.3墙面坡的选取 (36)

4.4.4墙背坡的选取 (36)

4.4.5设计控制重点 (36)

5. 施工组织设计 (37)

5.1编制说明和依据 (37)

5.1.1编制依据: (37)

5.1.2编制原则: (37)

5.1.3编制范围: (37)

5.2工程概况 (37)

5.2.1工程概况及特点 (37)

5.2.2主要技术标准: (38)

5.2.3地形、地貌: (38)

5.2.4气候水文特征: (38)

5.3施工组织的任务和文件 (39)

5.3.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40)

5.3.2施工方案 (40)

5.3.3修正施工方案 (41)

5.3.4施工组织计划 (41)

5.3.5主要工程数量: (41)

5.3.6重点和难点工程: (42)

5.3.7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43)

5.3.8施工组织机构 (44)

5.3.9项目部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职责 (45)

5.3.10各施工队工程任务 (48)

5.3.11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方案及临时工程数量、结构 (48)

5.3.12工程特点 (51)

5.4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51)

5.4.1总体施工方案 (51)

5.4.2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53)

5.5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72)

5.5.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73)

5.5.2施工安全与防护 (74)

5.5.3环境保证措施 (76)

5.5.4施工后场地恢复措施 (77)

5.5.5文明施工措施 (78)

5.5.6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78)

结论 (79)

致谢 (80)

参考文献 (81)

附图........................................................

1. 绪论

1.1 总体情况概述

1.1.1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本标段工程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的A村至土桥村,施工里程为K184+000~K186+100,全长2.10km。在整个设计任务主要包括:路面工程的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挡土墙设计(路堤边坡稳定性的验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部署,施工进度安排)专题研究等。

1.1.2任务要求

通过本设计要求能够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的知识并尽量联系实际,根据有关的设计规范掌握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掌握设计过程中设计原始资料的采集方法于内容,掌握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选用及计算方法,掌握道路设计软件程序及方法,将计算机这新世纪科技操作技术灵活运用于公路建设中,以达到熟练从事公路专业的工作能力。1.1.3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80km/h;

路基宽度:整体式24.5m,分离式2×12.25m;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250m;

最大纵坡:5%;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 级;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100。

1.1.4路线起迄点、地形地貌情况

平定高速公路,全长258.22km,分东西两段(中间为宁夏段),东段起于庆阳市宁县长庆桥,途经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止于宁甘界沿川子;西段起于静宁县司桥,途经平凉市静宁县、白银市会宁县,止于定西市安定区的十八里铺。河道常年有水,河谷地层由砂砾、砾卵石及亚砂土组成。本段通过山区,为中低山地貌,山体岩层风化,山顶部有黄土覆盖,两侧山体坡面较缓,覆盖层较薄。山体地质自下而上为强风化砂砾岩,全风化砂砾岩,砂砾卵石,黄土层,均为V级围岩地质。

1.1.5沿线气候水文特征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夏短冬长,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3℃,一月平均气温-1℃,七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16.7℃,极端最

高气温41.4℃。盆地及河谷区无霜期210天,深山区无霜期不足100天。区内年平均降雨量701mm,降雨多集中在七月至九月,是关中西部雨水较多地区。路线所经区域属于黄河流域,其大部分路段沿渭河干流和支流布设。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2 总体设计

1.2.1总体设计原则

设计在满足工程经济的前提下既要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要求,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条件,地质气候,材料来源等其它影响因素。

1.2.2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的总体适用情况

本项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水泥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要求。

1.3 道路设计软件说明

1.3.1本系统概况

本系统是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的有关内容编制的,共包括如下九个程序:

(1)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程序HLS

(2)改建路段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程序HOC(适用于沥青路面设计)

(3)沥青路面设计程序HMPD

(4)沥青路面及土基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程序HMPC

(5)改建路段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程序HOC1

(6)新建单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程序HCPD1

(7)新建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程序HCPD2

(8)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层设计程序HCPD3

(9)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垫)层及土基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程序HCPC

1.3.2系统的特点

(1)采用Visual Basic 6.0 for Windows 语言编程,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2)功能齐全,凡公路路面设计与计算所需的程序应有尽有;

(3)计算速度快,精度高;

(4)数据输入采用可视化、全屏幕的窗口输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一目了然。所有

程序既可人机对话输入,又可用数据文件输入,计算结束立即在输出窗口显示设计计算成果文件内容,并可根据用户要求打印输出,十分方便;

(5)具有随机帮助以及自动识别错误并提出警告和提示的功能,让学生无后顾之忧。

2. 路基路面设计

2.1 设计简介

2.1.1设计说明

①设计计算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50-2004;

②本设计采用路面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验算基底拉应力;

③部分未知参数可查表及规范得出。

④采用软件进行设计。

⑤路基设计按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进行设计。

⑥路基设计及路面设计都要说明设计过程,并绘制设计图表。

2.2.2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步骤

新建沥青路面通常按一下步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①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

②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在一般情况下路段长度不宜小于500m,若为大规模机械化施工,不宜小于1km),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值。

③根据已有经验和规范推荐的路面结构,拟定几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及测定各机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拉强度,确定个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④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验算拉应力是否满足容许拉应力的要求。如不满足要求,或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或调整材料配合比,提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再重新计算。上述计算应采用弹性多层体系理论编制的程序进行。路面设计流程如图2.1所示。

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尚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2.2.3路面结构综合设计

2.2.

3.1资料:

①公路等级:高速

②自然区划:Ⅳ5

③土基回弹模量:40MPa

④交通增长率:5%

⑤车辆组成及交通量见表2.1

表2.1 车辆组成及交通量

2.2.

3.2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⑴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4.3512()k

i i n i

P

N

C C n P ==∑

计算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轴载换算结果表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0.5,取0.4。

累计当量轴次: 904185005

.04.02870365]1)05.01[(365]1)1[(151=???-+=?-+=ηγγN N t e

⑵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验算

验算帮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8

21

1)(P P C C N i n k

i i '='∑=,计算结果如表

2.3所示。

(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累计当量轴次

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是15年,车道系数取0.4.

累计当量轴次:

151[(1)1]365[(10.05)1]36529900.494199060.05

t e N N γηγ+-?+-???'===

2.3.3.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如何选择和安排,使整个路面结构既能抵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又能发挥各结构层的最大效能,是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要求解决的问题。

沥青路面时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使用要求及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按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比较并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对于分期修建的路面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合理设计层次与厚度,使前期工程在后期能得到充分利用。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尽量选用便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结构设计方案。 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①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②适应车辆荷载的作用 ③保证层间结合紧密稳定 ④在各种自然因素下稳定性好 ⑤适当的结构层数和厚度 ⑥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为900万次左右。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沙砾且有石灰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

混凝土(13cm ),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厚度待定),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取25cm )和天然砂砾(取15cm )。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面层由二层及三层组成。查规范中的沥青路面的高

级路面中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方孔筛),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约3cm ),中面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 ),下面层采用组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6cm )。

2.3.3.4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查表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抗压模量取20℃的模量,各值均取规范

给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的抗压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900MPa ,石灰粉煤灰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为550MPa ;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0MPa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0.8MPa ,石灰粉煤灰碎石为0.6MPa,石灰土为0.25MPa.

2.3.3.5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路基土的回弹模量值除受加荷方式和应力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土的性质、密实度、含水量及土基所处的干湿状态有关。路面设计时,应在最不利季节采用现场承载板试验确定土基顶面回弹模量,在路基尚未修建完工的情况下,通过有关参考资料估计土基的回弹模量。该路段处于Ⅳ5区,查得为40MPa 。

2.3.3.6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高速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①设计弯沉值

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公式计算。该公路为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 ,基层类型系数取1.0。

设计弯沉值为:

4.240.10.10.190418506006002.02.0=????=??=--b s c e d A A A N l

②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S sp R K /σσ=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05.30.1/90418500.109.0/09.022.022.0=??=?=c e a S A N A K

MPa K s sp R 46.005.3/4.1/===σσ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05.30.1/90418500.109.0/09.022.022.0=??=?=c e a S A N A K

MPa K s sp R 33.005.3/0.1/===σσ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36.30.1/90418501.109.0/09.022.022.0=??=?=c e a S A N A K

MPa K s sp R 24.036.3/8.0/===σσ 石灰粉煤灰碎石:

05.20.1/941990635.0/35.011.011.0=?==c e s A N K

MPa K S sp R 29.005.2/6.0/===σσ 石灰土:

63.20.1/941990645.0/45.011.011.0=?==c e s A N K a 09.063.2/25.0/sp

MP K S R ===σ

σ

公路等级系数1,面层类型系数1,路面设计弯沉值24.4(0.01mm )。

表2.4 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计算设计层厚,输入及计算结果如下: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6;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24.4(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6;设计层最小厚度:20cm。

表2.5 各设计层厚度计算参数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24.4 (0.01mm)

H( 4 )= 20 cm , LS= 25.5 (0.01mm)

H( 4 )= 25 cm , LS= 22.7 (0.01mm)

H( 4 )= 22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22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2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2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2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22 cm(第 5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22 cm(仅考虑弯沉)

H( 4 )= 22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80cm

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总厚度比路面最小防冻厚度小5cm ,程序将自动在上述刚设计的路面最下层厚度中予以补足。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和将路面防冻厚度不足部分增补到路面最下层,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 c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2 cm

---------------------------------------

石灰土 25 cm

---------------------------------------

天然砂砾 20 cm

---------------------------------------

土基

2.3.3.7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6;标准轴载: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24.4(0.01mm)。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3.5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5.2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7.6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1.2 (0.01mm)

表2.6 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表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73.4 (0.01mm) 第 6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20.2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2.5 (0.01mm)

LS= 232.9 (0.01mm)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1 )=-0.251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2 )=-0.107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3 )=-0.055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4 )= 0.119 (MPa)

第 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5 )=0 .06 (MPa)

3. 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

3.1 参数分析

本设计任务段总长1400m,按设计标准共有71个设计横断面,其中填方路堤的K184+960 横断面中最高填方高度为16.48m。所以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采用此断面为验算对象。

图3.1 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断面图

此断面高度为16.48m,顶宽为26m,边坡坡度一级采用1:1.5。路堤填土为粘性土,土的粘聚力25

c KPa

=,摩擦角φ=190(tgφ=0.344),容重为γ=19.8kN/m3,荷载为公路——Ⅰ级。

3.2 边坡稳定性验算分析

3.2.1路基横断面的标准设计

路基横断面的标准设计也称为路基标准横断面,是根据有关横断面的设计原则和规定而编制的,它仅适宜于一般水文、地质条件,填挖高度不大的普通土质地基。

①路堤标准横断面

边坡高度不大于八米。两侧有取土坑的普通土质路堤。

当填方高度大于 8 米而不小于 20 米时,采用上陡下缓的变坡形式。 地面横坡大于 1 :5 而小于 1 :2.5 的斜坡上的路堤横断面。 ②路堑标准横断面

在横断面的标准设计中,路基排水设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路堤的排水沟、取土坑及路堑的侧沟、天沟、排水槽等。对于足以破坏路基稳定性及坚固性的地下水,应修筑地下排水建筑物以降低水位或将水聚集并排至路基范围以外。地下排水建筑物有渗沟、隧道等。有关路基排水设备的设计、构造可参阅路基设备手册。

为设有侧沟平台的路堑断面,适用于黄土及黄土类土、细纱土及易风化岩石的路 因为这类边坡容易风化剥落,设置侧沟平台以避免侧沟堵塞、方便养护维修

3.2.2将车辆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当量高度)

设一辆车停在路肩上,另三辆以最小间距d=0.6m 与它并排。按以下公式换算土柱高度为

BL

NQ

h γ=

0 公式中:L ——纵向分布长度(等于汽车前后轴轮胎的总距),L=13

B ——横向分布车辆轮胎最外缘间总距

B=Nb+(N-1)d

其中:N 为车辆数为4;d 为车身之间的净距为0.6m ;b 可以近似取车身宽,为2.5m 。 则: B=4×2.5+(4-1)×0.6=11.8m 故 0h =(4×550)/(19.8×11.8×13)=0.724

H = h +0h =4.69+0.724=17.204m 按H 5.4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

查教材《路基路面工程》 表4-1得?=?=35,2621ββ。据此两角分别自坡脚和左顶点作直线相交于O 点,BO 的延长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在辅助线延长线上从O 点向左上方每0.3H 长取一圆心点。

按简化Bishop 法检算

(1)出各滑动曲线每一分段中点与圆心竖线之间的偏角i α。圆心竖线左侧为负,右侧为

正。

(2)每一分段的滑动弧曲线可近似取直线,将各分段图形简化为梯形或三角形, 计算其面积i Ω,其中包括荷载换算成土柱部分的面积在内; (3)以路堤纵向长度3m 计算出各分段的重力i W ; (4)求出各土条滑动面的弧长i l

(5) 由简化毕肖普法计算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公式:

[]

11

1

cos sin i n

i

i

i i

i

i i

i n

i

i

i W tg c l m K W αφαα

====+=

∑∑ ………………. (*)

其中i i i i tg K

m α?ααsin 1

cos +

=式中含有K 值,用迭代法求解,先假定一个K 值,求得i m α,代入(*)式求得新的K 值,若此值与假定不符,则用此K 值重新计算i m α求得新的K 值,如此反复迭代,直至假定的K 值与求得的K 值相近为止。 以下用表格分别计算各个滑动面的K 值: ① 第一滑动面

第一次试算假定安全系数K=1.369,计算结果列于表3.1中,可按式(*)求得稳定

安全系数:[]11

1

cos 1574.4

1.3681150.91

sin i n

i i i i i i i

i n

i

i

i W tg c l m K W αφαα

====+=

=

=∑∑

第二次试算假定K=1.368,计算结果列于表3.1中,可得 K 1574.4

1.3681150.91

=

=

计算结果与假定接近,故得第一滑动面的土坡稳定安全系数1 1.368K =

图3.2 第一滑动面计算图

②第二个滑动面

第一次试算假定安全系数K=1.489,计算结果列于表3.2中,可按式(*)求得稳定

安全系数:[]11

1

cos 1730.8

1.8983.5

sin i n

i i i i i i i

i n

i i

i W tg c l m K W αφαα

====+=

=

=∑∑ 表3.1 第一滑动面计算结果表

全长1.40km路基宽度26米一级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第一章绪论 毕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实践的环节,也是一个检验的环节。它充分锻炼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收集、查阅资料,接触和深入了解专业文献、规范,培养自学能力、收集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我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进行某一级公路(K15+300~K16+700)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设计的主要依据有:给定的地形图,相关的设计规范、施工手册,沿线的地形状况、地质状况。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巩固大学四年里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手册、施工规范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掌握一级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全过程,从而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而又全面地考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按时、按量顺利地完成课题任务需要相关方面的的设计规范和专业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如路基横断面图绘制软件Cross、涵洞结构图绘制软件GClud 以及海地道路、海地桥梁设计软件Hard2004。面对专业设计规范紧缺、不全面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以及图书资料库下载或笔录与设计有关的的资料,使设计内容更完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按照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及任务书的内容要求逐步完成,以达到使自己通过本次设计,巩固已学知识,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理论、新工艺方面的知识,提高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题介绍:本设计路段,是某国道的一部分,是一条公路运输的主干线,担负着重要的运输任务,设计路段起于K15+300止于K16+700。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 ),大陆季风型湿润气候,春秋温和,夏热冬寒,划标准》,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IV 5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500mm,春夏多暴雨,4~8月份年降雨量子60%以上,8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年平均气温16.5oC一月份最低气温4.3oC,七月份最高气温29oC。全线按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修建,设计车速为100km/ h。路基宽度为26.00米。路幅划分方式为:中央分隔带2.00米。土路肩为2×0.75米,硬路肩为2×3.0米,行车道为2×7.5米,左路缘带为2×0.75米。设计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008-08-02 19:32:1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交公路发[1995」 1141号 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JO1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 033-95)作为行业标准,自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分别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1986年发布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同时废止。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分别函告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1995年 11月 30日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前的准备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测量 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1 基本要求 4.2 路基施工排水 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 4.4 土方机械化施工 5 填方路堤的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土方路堤的填筑 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 5.5 土石路堤 5.6 高填方路堤 6 挖方路堑的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路堑的开挖 6.3 石方的开挖 6.4 深挖路堑的施工 7 路基压实 7.1 一般规定 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 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

7.4 填方路堤的压实 7.5 路堑路基的压实 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 7.8 土石路堤的压实 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 8 路基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地面水的排除 8.3 地下水的排除 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 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 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 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 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 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 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10 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 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 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11.1 一般规定 11.2 坡面防护 11.3 路基冲刷防护 11.4 其他加固工程 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 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 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 13.2 检查及验收 13.3 路基维修 13.4 质量标准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3) 1.设计任务书要求 (3) 2.气象资料 (3) 3.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 (3) 4.交通资料 (4) 5.设计标准 (5) 三、路基设计 (5) 1.填土高度 (5) 2.横断面设计 (6) 3.一般路堤设计 (6) 4.陡坡路堤 (7) 5.路基压实标准 (7) 6.公路用地宽度 (8) 7.路基填料 (8) 四、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9) 1.路基排水设计 (9) 2.路面排水设计 (10)

3.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10) 五、沥青路面设计分析与计算 (11) 1.轴载分析 (12) 2.方案一 (13) 2.1当E0=30Mp时 (13) 2.2、当E0=60MPa 时 (18) 3.第二方案: (22) 3.1当E0=30MPa时 (22) 3.2当E0=60MPa时 (26) 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与计算 (30) 1.当EO=30MPa时 (31) 2.当EO=60MPa时 (35) 七、方案比较 (39) 八、参考书目 (41) 九、附图 (41) 一、设计题目: 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计算与路基设计

二、设计资料: 1、设计任务书要求 河南某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基准年为201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拟比选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2、气象资料 该公路处于Ⅱ5区,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气温平均在14℃~14.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0.4℃,七月份气温27℃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40.5℃,历史最低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525.4毫米~658.4毫米,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50%以上。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上旬,终霜日在次年3月中下旬,年均无霜日为220天~266天。地面最大冻土深度位20厘米,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在3.0米/秒左右。 3、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 路线位于平原微丘区,调查及勘探中发现,该地区属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pl),岩性为黄土状粘土,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坡地前和山前冲积、倾斜平原表层,具有大空隙,垂直裂隙发育,厚度变化大,承载能力低,该层具轻微湿陷性。应注意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可

遵毕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毕业论文

遵毕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综合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 路线设计 1.1 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的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各线形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在设计中注意直线的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同反向曲线间的直线要满足直线最小长度要求。规范规定当设计速度≥60km/h 时,同向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六倍为宜。对于反向曲线间的直线不应小于设计速度的两倍为宜。对于圆曲线半径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应力求半径尽可能接近不设超高最小半径;选取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不应超过10000m 。 1.2 平面线形要素计算 已知:1JD 桩号:K 50+125.372,偏角:右'"123701.6o , 1R =1000 m ,缓和曲线长 度1Ls =50m ; 计算: =-=2131112402R Ls Ls q 24.999m =-=31 411211238424R Ls R Ls p 0.104m ==1 1016479.28 R Ls β 1.432 曲线总长: 11011112180)2(2Ls R Ls L L ?+? ?-=+=πβα圆总=50m 切线长:11111()t a n 185.6422 T Rp q α =++= 外距:11112sec )(R p R E -?+=α =7.0354m

切曲差:1 112总L T D -==1.073m 1.3 各主点桩号的计算 已知:1JD 的桩号为:K 50+125.372 计算: 直缓点桩号为ZH=1JD --T 1= K49+937.730 缓圆点桩号为HY=ZH+Ls 1= K50+089.730 曲中点桩号为QZ=HY+2 1L 1圆= K50+124.835 圆缓点桩号为YH=HY+L 1圆= K50+124.835 缓直点桩号为HZ=YH+Ls 1= K50+309.940 1.4 纵断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设计首先要注意坡度的选择符合各级道路规定的最大坡度。本次设计速度为100km/h ,根据规定允许最大坡度为3%。其次为了保证排水,防止水渗入路基影响稳定性,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对于坡长也是有限制的,主要是对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纵断面设计里面最重要的设计就是竖曲线的设计。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用一段曲线缓和称为竖曲线。竖曲线的线形有圆曲线,也有用抛物线形的,本次设计中有一个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形。 1.4.1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纵向拉坡图包括两个变坡点: 起点:K49+400,设计高程:87.3615m 变坡点:K50+130,设计高程:80.9303m, 形竖曲线半径12000 1=R m 竖曲线起点桩号:()1 4940050017.605K T K +-=+ 竖曲线终点桩号:()1 5013050242.395K L K ++=+ 12121.873%0ii ω=-=> ,为凹形 曲线长2223 370.354L R ω==m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上边坡路基施工应解决的问题: (1)边坡开挖前应对边线放样,严禁采用开挖神仙土的方法,边坡每开挖一级,应将边坡整形一级: 上边坡通常坡度高、坡面大,开挖时应从上往下逐步开挖,做到上面修整到位再开挖下一级边坡,还要注意解决临时排水问题,边坡修整好,没有施工防护时坡面裸露在外面,会造成雨水冲刷,坡面水土流失,甚至造成坍塌;如果土层比较松散,宜将整个边坡或下部的大部分予以保护,边坡不允许留有松动危石,并应及时修好上边坡。 二、路基填筑应解决的问题: (1)台阶的设置方案及施工要点;施工段落处必须留台阶,每级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不大于1m,严禁将挖出的土石料堆积在山坡脚,如不可避免要及时清除处理,以免影响台阶的开挖和填方段的压实。填方分段施工两段交接处,则先填段应留台阶与后填段分层阶梯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2)雨季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案及施工要点 路基施工地段属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碎砾石地段。雨季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应修建施工便道并保持晴雨畅通。雨季填筑路堤雨季路堤施工地段除施工车辆外,应严格控制其他车辆在施工场地通行。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原地面松软,应采取换填措施。应选用透水

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应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填料。路堤应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 (三)路基填筑时中间交工验收程序:对于高填方路基建议每六层交验一次,测压实度、标高、横坡度、宽度、边坡度、及中线和边线;当至路槽顶不足六层时,以实际剩余层数一次交验。(四)桥梁左右幅长度不一致时,短边路基填筑问题:因曲线半径的影响造成桥头左右幅长短不一致,在进场伊始应优先安排此处的桩基(或扩大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并在梁板吊装前完成此处的路基施工及防护工程。 (五)路基顶面如采用改良土时交工验收方案; 改良土交工验收时检测的指标有1、压实度2、弯沉3、纵断高程4、中线偏位5、路基宽度6、平整度7、横坡8、边坡 表面质量验收:路基表面平整,边线顺直,曲线圆滑,边坡要顺直。路基边坡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对植种草皮的边坡,不得有明显缺陷。为防止路基软弹应严格控制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在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间,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增加压实变数,调整松铺厚度。 (六)路基中间检查的方法(将反挖作为路基交工必须手段之一,每填二米开挖检查一次,每次开挖一米,如一米由三层组成且层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勘测外业验收办法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勘测外业验收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1、勘测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外业资料是否齐全、准确和满足规范要求直接影响设计质量。依据《公路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切实履行政府审查审批职能,审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勘测设计单位的外业工作进行阶段性验收。 2、为了保证勘测质量,做好审查工作,按照省交通厅<<关于成立陕西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通知》(陕交函2006[367]号)和2007年第三十二次专项问题会议纪要要求,根据交通部、建设部、发改委等部委关于勘测设计的有关规定,参照陕西省公路前期工作指导意见和公路工程质量工作要点,特制定本办法。 3、本办法指出的事项,主要是审查单位应组织现场核查的事项,不包括勘测设计单位应进行的所有勘测内容,不能替代勘测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组织的检查验收。 4、本勘测验收办法适用于国家高速公路青兰线、十天线陕西境的初步设计勘测外业验收,其他审查项目的勘测外业验收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验收程序 1、初设外业验收一般按照勘察设计单位内部验收、建设单位(或设计监理单位)验收、政府主管部门验收(或委托验收)的顺序进行。 2、勘察设计单位验收与建设单位、政府验收不得合并进行,勘察设计单位内部部门自检和单位验收不得合并进行,建设单位与政府验收可合并进行。 3、勘察设计单位内部验收通过后,应编写勘测验收报告送验收单位审阅,验收单位在五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接受验收申请,并拟定验收计划。 4、勘测报告应包括项目概况、勘测机构、勘测经过、各专业完成的勘测工作量、可研批复及评估意见的执行情况、与有关部门的协商情况、总体设计思路、路线方案、各专业工程方案拟定及设计原则、有关附件、问题与建议等内容。设计单位测设部门的自检报告应作为勘测报告的附件。 5、验收工作按以下顺序进行:审阅勘测报告、听取勘测设计单位汇报,现场核查,验收单位分组查阅勘测调查记录及成果资料,验收单位内部讨论与交流,最后提出验收意见。. 6、外业验收工作一般应在现场进行,因特殊情况需异地验收时,验收单位应组织现场核查。 7、根据勘察项目特点或工作计划需要,勘察设计单位可以提出专项验收申请,验收单位也可以要求组织专项验收。 8、未进行初测外业验收、专项验收未通过或初测外业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能全面转入内业设计,完成的初步设计文件不安排审查。 第三章勘测组织安排 1、勘测工作机构职责明确,人员投入充足,各专业外业投入人月数足够,满足设计单位投标文件承诺的工作量。 2、各专业完成的外业测量或调查工作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资料收集齐全,满足设计要求。 3、外业作业方法正确,采用的勘测仪器、设备的技术状况满足勘测规程、规范要求,数量符合项目进度要求。

路基路面设计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院(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二○一一年十二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新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系(部) 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12 月12 日至12 月16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10 年12月15日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第1章 新建沥青路面设计 1.1交通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交通资料表1-1要求,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以及确定设计弯沉值。 根据交通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交通调查资料为2007年,设计计算年限的起算年为2009年,预测其交通增长率在前五年为8%、之后十年取7.2 %、最后三年为5%。 交通资料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均应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式中 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n 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标准轴载(kN ); C 1——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 1,i =1+1.2(m-1); C 2——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38。 3.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各级轴载P i 的作用次数n i ,匀应按下 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 N 。 式中:C 1’——被换算车型各级轴载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 C 1,i =1+1.2(m-1); C 2‘ ——被换算轴载的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1.2轴载分析: 4.35 121 ( )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8 121 ( ) k i i i p N C C n P == ∑

高速公路设计流程图

路基设计流程2012年03月27日

目录 一、前期注备 二、外业调查 三、部验收 四、关键性方案 五、工程量计算 六、部设计经验 七、审核资料 八、原有程序 九、需要的程序

一、前期准备 一般情况,外业前,尤其是初设外业前应准备如下资料: 1、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路基一般设计图 3、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含互通、服务设施的主线) 4、取、弃土场方案(大致的位置) 5、路面比选方案 6、路面计算书 7、支挡工程计算书(设计库) 7、筑路材料相关资料 8、较大的三改工程 9、其它图表

二、外业调查 1、原则 1)外业调查要有总体观念 2)外业调查需满足外业验收的需要 3)外业调查需满足设计的需要 4)外业调查需要注意横向调查 2、路线调查容 分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Km(施工图不大于1km)1)新建、改建 2)植被(和地质条件有关) 3)地势(高低、平缓) 4)排水条件 5)取土情况 6)填高的要求 3、料场调查容 1)地势(主要是土场调查) 2)原则少占农田、运距合适 3)便道(新建、利用、便桥) 4)一般5km设置一个土场 4、其它注意的问题 1)不良地质——滑坡、崩塌等 2)特殊地质——软土、高液限土、膨胀土

3)排水沟、截水沟 4)支挡工程 5)改河、改渠——进、出水口标高、断面6)地物(电力塔、房屋)和路线距离 7)相交路路面结构

三、部验收 一般情况,部验收应准备如下资料: 1、说明、初步设计目录(含互通、服务设施) 各分册的图号原则上自己确定;互通、服务设施的图号尽早确定。 2、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含互通、服务设施) 3、路基一般设计图 4、高填、深挖路基设计图(通用图部分) 5、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图 6、台背填筑透水性材料设计图 7、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设计图 8、特殊路基设计图 9、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9、取、弃土场设计图 10、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 11、路面结构设计图 1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13、改河(渠)统计表 14、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表 15、沿线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 16、环境保护工程统计表 17、其它图表

2010年编制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含桥涵)

2010年编制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含 桥涵) 简介: 【工程概况】 道路等级:高速公路设计荷载:公路-I级 路基长度:8.094km路基宽度:33.5m 施工内容: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涵工程(3×30m箱梁桥/一座、分离立交跨线天桥1座、涵洞通道37道)、互通工程、防护工程等 【内容节选】 在拟建道路左侧修建一条宽不小于5.5m,每200m~300m修建一处长度约为20m 的错车台;便道修建标准应对地表进行处理,然后填筑…… 钻孔桩施工完成后,采用机械或人工开挖桥台、承台基坑,开挖过程中做好防、排水。根据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 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钢管为φ48mm焊接钢管)作为支撑体系,钢管纵横向间距50cm,梁体腹板下方…… 桥面铺装采用10cmC50钢纤维防水砼加10cm沥青砼。在防水砼和沥青砼之间设…… 水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各种水沟基坑采用…… 桥头(含通道、涵洞)跳车是指桥、路衔接处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通病。主要是由于引道软基处理不力、台背路基压实不足…… 共105页,2010年编制

图一高速公路 正文: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XX至XX高速公路工程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33.5m;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由我公司承建的第LJ19合同段路基长8.094公里(K72+000—K80+094.663)。施工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涵工程(其中:XX桥3×30m箱梁/一座、分离立交跨线天桥1座、涵洞通道37道)、XX县西互通工程、防护工程等。 1.2 自然地理情况 1.2.1 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为山间盆地,微地貌为I级阶地及黄土冲沟。 1.2.2 气候、水文情况 本合同段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季风强盛。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少雪寒冷。 1.2.3 地质 本合同段属于山间盆地区,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中更新统洪积物构成,地层岩性为粉土层及卵石层。 1.3 主要工程数量 1.3.1、清理与掘除 清理现场:382396m2;砍树:2813棵;挖根:2866棵; 1.3.2路基土石方工程

8路基排水综合设计

第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1:复习提问(10分钟) 1.地面排水设施有哪些种类?适用性如何? 2.地下排水设施有哪些种类?适用性如何? 3.路基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4.渗沟按作用不同可分不哪几种?其作用是什么? 5.边沟和截水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步骤2:讲授仿真综合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10分钟) 对于某些重点路段还需要进行路基排水的综合设计,以提高排水效果,降低工程费用。因此,路基排水设计必须包括两部分内容,即首先是进行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或者称为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单项结构物的设计。 综合设计的含义,应包括地面与地下设备的协调配合,路基排水设备与桥涵等泄水物的合理布置,路基路面的综合治理,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的相互配合,以及路基排水与沿线农田水利规划及有关其他基本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但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提高道路的使用效果。 实践经验证明,排水系统综合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特别是在多雨的山区、黄土高原地区、寒冷潮湿地段、水网密布地基软弱的平原区,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等情况下,修建高等级道路时,必须重视路基排水的综合设计。 2.仿真综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排水综合设计,宜在路线平面图、地形图上予以进行。设计时应结合路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沿线地质、地形、水文条件进行。对高等级公路中排水不良、易受水流冲刷的特殊地段,如:滑坡路段、隧道洞口、干线交叉道口、连续回头曲线等排水复杂路段,应作专项公路排水综合设计。 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⑴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分别采取边沟、暗沟、渗沟或渗井汇集或降低水位,也可在路基外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或渗沟拦截,并引致路基范围以外指定地点,若冲刷较为严重,必要时可设置跌水或急流槽、倒虹吸、桥涵等。 ⑵对明显的天然沟槽,一般宜“一沟一涵”,不要勉强改、并;对沟槽不明显的漫流,应在上游设置束流设施加以调节,尽量汇成沟槽,导流排除。对于较大水流,注意因势利导,不要轻易改变流向,必要时配以防护加固工程,进行分流或束流。 ⑶为了提高截流效果,节省工程,地面沟渠应大体沿等高线布置,并尽可能垂直于流水方向直线布置。在转弯处以圆弧相接,减小水流的阻力。 ⑷各种排水结构物均应设置于稳固的地基上,不得渗流、溢水或滞留,冲刷严重时应予以加固,防止危害路基和引起水土流失。 ⑸水流应遵循最短通路迅速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⑹路基排水综合设计,须先做事先调查,查明水源和有关现状,测绘现场图纸,进行必要的水力水文计算,做出总体规划,提出总体布置方案,逐段逐项进行细部设计计算,并进行效益分析和经济核算。 步骤3:下发案例,学生分组进行设计(40分钟) 如图5-16所例:某路段路基排水系统综合设计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上,需要注明的主要内容有:桥涵位置、中心里程、水流方向、进出口沟底标高及其附属工程等;地形等高线、主要沟渠、必要的路堤坡脚和路堑坡顶线;沿线取土坑、弃土坑的位置;路线交叉设施、防护与加固工程、不良地质边界、农田排灌渠道等;各种路基排水设备的类型、位置、排水方向与纵坡、长度、出水口与分界点的位置等; 此外,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还应附有路线及主要排水设备的纵、横断面和结构设计图。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 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 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 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 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

沙漠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

沙漠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法 一、前言 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横穿沙漠的高等级公路,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南缘的长城沿线风沙区。是国家能源重化基地和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榆林通往陕西省会西安及周边省府银川和太原的重要干线,是规划中的包头至北海大通道的一部分。 榆靖高速公路起自榆林市,经横山县,终到靖边县,全长115.864公里。沿线地形相对平坦,以泼状沙丘为主,最大沟深40m。地质以风积沙和砂质粘性土为主。 本工法是在榆靖高速公路N-4标段5221m沙漠路基工程施工中形成的。 该技术于2003年1月4日通过集团公司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工法特点 因地制宜,根据风积沙具有无粘聚性的特点,推行机械化施工,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效率。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抢抓施工季节,优化组合,连续施工。边施工边防护,尽可能减少了沙害。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沙漠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四、工艺原理 1、根据设计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段,大面积施工前,为大面积施工做好技术准备。 2、选择能够在沙漠中自由行走的机械,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械施工作业方案,最大限度满足机械施工的要求,充分发挥机械效率。 3、确定试验路段用沙的最大干密度和压实标准,再取全段地貌复测,确定挖填利用和挖掘方法(横挖,纵挖)。清表后整平、碾压,之后挖填同时进行。前期采用大、小推土机结合,振动压路机压实的方法,每完成一个流程,测一次压实度(现场用酒精法),达到压实度后,记录各台机械的压实遍数。通过多次的组合压实,得出最佳压实方法。沙基封层也是如此。

五、施工工艺 1、取沙与弃沙 施工前做全面安排,合理调配,避免大弃。涵洞及桥头附近避免取、弃沙。尽可能减少对原植被的破坏。对取弃沙地段进行防护处理,恢复植被。 以沿线两侧就近取弃为原则,取沙以沙丘为主,弃沙以沙窝为主。线路两侧取沙时,宽度尽可能控制在两侧20m平整带范围内,并与平整带施工相结合,保持平整带线形顺畅,平整。取沙量较大时,宽度可适当增加,但不超过路基两侧40m的范围。 线路两侧取沙坑深度在1m以内时,将路堤边坡延伸至取沙坑底并防护;当取沙坑深度大于1m时,在路堤坡脚与取沙坑之间设置宽度不小于3m的护坡道。护坡道应整平,外侧边坡修成缓坡。施工时尽可能以挖作填,减少弃方,确需废弃时,纵向就近弃于线路两侧沙丘低洼处,并整平。当挖方边坡高度在2m以内时,就近弃于路堑两侧外;挖方大于2m时,用推土机纵向运沙,横向弃于低洼处。 2、填方路堤的施工及压实 ⑴填方路堤施工 填方前清表。填方高度小于1m的流动沙丘路段,先将厚沙丘推平,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压实度。填方路堤地基应充分碾压,确保地表面厚30cm范围内风积沙层的压实度满足要求。路堤填料不得夹砂粘土,植物及树根等杂物。用风积沙做填料时不得将风积沙和土混填,使路基之间形成水囊,影响路基质量,形成病害。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原地面不平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检测压实合格后填筑下一层。分层压实,采用自重在15t以上,前后轮驱动的自行或振动压路机压实,最大松铺厚度不得超过25cm。路堤填筑宽度每侧宽出设计宽度50cm。 当地面横坡缓于1:5,且基底经处理符合要求时,可直接在地基上分层填筑路堤。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进行压实,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逐层向上填筑,分层压实。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将先填地段挖成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同一时间填筑的则分层相互交叠,搭接长度不小于2m。 机械作业时,根据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风积沙调配图等,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填方集中工点,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指导施工。用推土机从两侧或短距离纵向调配风积沙分层填筑。路堤较高时,用推土机运至坡脚处,然后用挖掘机挖抛至填方段后再用推土机推整平、压实。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0001)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 戴时云朱琛黎章成 (北京市公路局公路设计研究院) 106国道是北京经开封通往广州的国道干线公路,其北京段又称京开路,位于北京市南部。路线北南走向,经过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县,起点为北京市南三环玉泉营立交,终点为京冀界固安大桥。全长42~149公里,其中我院承担 K18+000~K42+149.74段设计。 现况旧路为1985年改建,玉泉营立交~黄村为四幅路,黄村以南为单幅路,交通量已达15000辆/日以上,交通拥堵严重。现况路线线形基本满足高速公路要求,改建旧路可少占地、少拆迁,总体上比另辟新线有效、经济。将旧路改建为高速公路需在主路两侧设辅路,供地方交通和非机动车使用。 公路所经地区为平原,处在永定河冲积扇的中部,属暖湿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最高温度42℃,冬季最低温度-20℃,冰冻深度60~85厘米,地下水位较深。K18+000~K42+14974段土质以低液限粉土为主,局部分布粉土质砂。 106国道是国家规划的干线公路,与北京市的三环、四环、公路一环、公路二环相交,是北京市规划路网的一部分,已纳入首都地区总体规划之中。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于促进北京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辐射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彻底解决沿线交通拥堵状况,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标准采用适当。 2、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立交及结构选型合理,既适用又经济。 3、利用钢渣做原材料有利于环保。 4、辅路外移,保留绿化带,美化环境。 一、设计依据 1、根据交通部关于《106国道线玉泉营至固安大桥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及其附件《106国道线玉泉营至固安大桥公路初步设计审核意见》。

路基路面教案(3章 一般路基设计)

第三章 一般路基设计 §3-1 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路床:原路槽底面以下0-80cm 范围内的路基。行车荷载主要的应力作用区,其强度和稳定性要根据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原则确定。 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1、选择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与高 2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路面排水 5、坡面防护与加固 6、附属设施设计 一般路基特殊路基: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填深挖路基;地质水文等条件特殊的路基。需进行单独设计和验算。 §3-2 路基的类型与构造 路基横断面的三种典型形式: 路堤:路基设计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全部用岩土填筑 路堑:路基设计标高<天然地面标高,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填挖结合路基:一侧开挖,另一侧填筑而成的路基 一、路堤 1、按填土高度 矮路堤:填土高度<1.0-1.5m p60图3-1 a ) 高路堤:填土高度>18m(土质)或20m(石质)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 之间 b ) 2、条件和加固类型 浸水路堤 p60图3-1 c ) 护脚路堤 d ) 挖沟填筑路堤 e ) 3、矮路堤和一般路堤设计 ⑴ 平坦地区取土困难时选用。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不低于临界高度,处于干燥、中湿。设边沟 ⑵ 矮路堤<Za 时,路堤本身和天然地面都要稳定,压实度达标 ⑶ 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在沟渠、坡脚间设护坡道,宽1~2m 或>4m ⑷ 自然横坡较陡时(一般陡于1:5),防止路堤沿山坡下滑,将天然地面挖成台阶或设置石砌护脚 4、高路堤和浸水路堤 ⑴ 填方量大,占地多;需个别设计 ⑵ 边坡采用上陡下缓的折线形或台阶形,如在边坡中部设护坡道 ⑶ 防止流水侵蚀、冲刷坡面,边坡要进行防护和加固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6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宜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6.1.11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6.1.13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6.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6.2.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6.2.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 小于1.5m。 6.2.3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6.2.3采用。

高速公路设计

摘要:106国道是北京经开封通往广州的国道干线公路,其北京段又称京开路,位于北京市南部。本文介绍了该高速公路的设计依据、标准、规模及采取的工程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高速公路 106国道是北京经开封通往广州的国道干线公路,其北京段又称京开路,位于北京市南部。路线北南走向,经过北京市丰台区和大兴县,起点为北京市南三环玉泉营立交,终点为京冀界固安大桥。全长42~149公里,其中我院承担K18+000~K42+149.74段设计。 现况旧路为1985年改建,玉泉营立交~黄村为四幅路,黄村以南为单幅路,交通量已达15000辆/日以上,交通拥堵严重。现况路线线形基本满足高速公路要求,改建旧路可少占地、少拆迁,总体上比另辟新线有效、经济。将旧路改建为高速公路需在主路两侧设辅路,供地方交通和非机动车使用。 公路所经地区为平原,处在永定河冲积扇的中部,属暖湿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最高温度42℃,冬季最低温度-20℃,冰冻深度60~85厘米,地下水位较深。K18+000~K42+149 74段土质以低液限粉土为主,局部分布粉土质砂。 106国道是国家规划的干线公路,与北京市的三环、四环、公路一环、公路二环相交,是北京市规划路网的一部分,已纳入首都地区总体规划之中。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于促进北京市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辐射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彻底解决沿线交通拥堵状况,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06国道(北京段)高速公路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标准采用适当。 2、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立交及结构选型合理,既适用又经济。 3、利用钢渣做原材料有利于环保。 4、辅路外移,保留绿化带,美化环境。 一、设计依据 1、根据交通部关于《106国道线玉泉营至固安大桥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及其附件《106国道线玉泉营至固安大桥公路初步设计审核意见》。 2、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106国道(北京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会议纪要》。 3、北京市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京开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的意见》、《106国道(北京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讨论会议纪要》。 二、项目简介

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

1 绪论 毕业设计是综合应用大学四年所学道路交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来完成一个工程实例的全过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总结、深化和拓展过程。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进行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综合设计(K64+000~K66+000),此设计路段,是湖南省内运输主干线的一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运输任务。根据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湖南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IV5),大陆季风型湿润气候,春秋温和,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500mm,春夏多暴雨,4~8月份年降雨量子60%以上,8月份以后降雨量减少,年平均气温16.5oC一月份最低气温4.3oC,七月份最高气温29oC。全线按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修建,设计车速为100km/ h。路基宽度为33m。路幅划分方式为:中央分隔带3.00m,土路肩为2×0.75m,硬路肩为2×3.0m,行车道为6×3.75m。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路线所经地区为河湖相冲积平原地貌。沿线水田分布广泛。土质主要为高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及粘土质砾,少量高液限粘土。沿线砂石丰富,砂质好,石料主要为石灰岩,质量可靠,运输便利。 在设计过程中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并参考有关设计资料,贯彻“以人为本,结合安全、经济、耐久、环保”的设计思想,进行了路线纵面线型设计、路基一般设计、防护设计及路基综合排水设计、路面结构及排水设计、路段沿线涵洞和通道设计等。并运用了路面设计软件HPDS2003、公路综合设计软件Hard2006、桥梁设计软件为桥梁通、造价软件为同望概预算软件等辅助设计完成了在工程上可行,在结构上可靠,在经济上合理的设计方案。 总之,通过本次设计,学会了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已学的课程,并能查阅资料、专业文献,熟悉、理解和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设计规范。诚然,该设计也有些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建筑工程管理)沙漠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建筑工程管理)沙漠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沙漠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 摘要:介绍沙特热带沙漠中公路路基的施工调查、施工工艺、填料的确定、施工洒水方式、施工机械的选择、碾压厚度及检测方法、边坡风沙的防护等。 关键字:沙漠路基碾压 我国西部有着大面积的风积沙堆、沙垄及沙丘等风沙堆积地貌。为了开发和利用这广袤沙漠地区的资源必须修筑公路来解决交通问题,在沙漠地区修筑高速公路只能用沙做填料,沙质松散渗水性好、无黏聚性、凝聚性小、抗剪能力差,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位移,而且在沙漠中风沙较大的工程段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大风侵蚀和沙埋,影响路基压实和边坡稳定可能致使无法运营。本文结合沙漠地区高速公路的填砂路基的施工和防护,通过研究路基的填筑工艺,提出了相应路基的施工要点。 壹、施工前的调查及准备 1、气象资料调查 通过对气温、降水、蒸发、湿度、风的状况等内容的调查,了解沙源、地貌、成因、沙丘移动规律,以便于针对气候条件,合理的组织和安排施工。 2、工程地质调查 查明风沙地区的分布范围,和风沙地貌的形成条件,以便选择合适的防沙措施。 调查沙丘的移动特征和移动方式、方向和速度。可采用走访调查,等高线重复测量、横断面测量、航测照片对比法等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分析判定沙丘移动方向和方式。以便施工作业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筑路材料调查 沙漠地区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防护材料,尤其是路基防护多采用当地材料以减少投资。因此,要充分注意对路基防护材料的调查。 通过对沙漠的地貌和指示性植物能够寻找到砾石、卵石、碎石、粘土等材料的产地,确定材料的储量和运距。 4、水源调查 沙漠地区的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壹般都比较缺乏,往往需要寻找地下水作为水源。壹般寻找方法除能够用走访调查之外仍能够利用地貌特征,第四纪地质和植物学的方法来进行调查。壹般来说在沙丘间的低地、湿地以及古河床等地都可能有地下水。在被流沙淹没的股耕地区壹般地下水位较浅。当流沙下伏底层为古河床冲击层和湖泊沉积层时,则可能在较浅处出现地下水,且多为淡水。 5、调查当地治沙经验 我国沙区人民在和风沙斗争的数千年时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集合当地防沙经验和公路防沙的特点总结出壹套适用于当地的公路防沙措施。 二、路堤施工 1、路堤沙害分析 路堤和风向正交时较高的路堤壹般不会遭受沙埋的危害。当路堤和风向平行时,由于路堤具有壹定高度和光滑表面,路基顶层的风速要高于俩侧沙地,所以壹般不会积沙。可是随着陆地高的增加风蚀程度会有所增加。零填挖和近零填挖路基不论和风向的关系如何都易于积沙。 2、路堤高度 路堤高度壹般以1.0m左右为宜,应不低于0.3~0.5m。在沙丘起伏地区,路堤高度要高于俩侧50m范围内0.3~0.5m。路堤地区如果有风吹雪,仍要满足风吹雪队路堤的要求。 3、路堤边坡 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性质、防护材料以及铺设方式等确定,壹般采用1:1.5~1:2.0,低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