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之音乐赏析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音由情生,乐由景起——《千与千寻》音乐赏析《千与千寻》讲述的是一个十岁小女孩千寻拯救父母的故事。
千寻和父母一起在搬家途中误入一个鬼神世界,父母因为贪吃被变成了猪,千寻在朋友小白等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战胜了汤婆婆,将父母从鬼神世界中解救了出来。
影片中的音乐大体有20段,主要有《夏日的一天》、《没人的料理店》、《白龙少年》、《神明们》、《那一天的河》、《第六站台》、《无脸男》等。
《千与千寻》配乐作者是与宫崎骏长期合作的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
他的简约主义风格的音乐与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场景变换相照应,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并充满着想象力和梦幻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切乐语皆情语在片中人物出场时,配乐都迥然各异,衬托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表现了各自的情感状态。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段钢琴独白,慵懒,舒缓,似乎又有点忧郁。
这时千寻一家刚要搬家,这段音乐恰好表现了千寻的心理状态——迷惘,无奈,以及她的小女孩特质——任性,可爱。
千寻进入异世界后,无依无靠,孤独无助,喑哑的管弦乐就将观众带入了小女孩心灵深处的世界。
当千寻与汤婆婆谈判,要求为她工作时,内心恐惧。
此时的交响乐此起彼伏,仿佛她心里浮动的波澜,像恐惧的浪潮一阵阵向千寻袭来。
千寻正式在汤婆婆的旅馆工作时,大家似乎都不喜欢她。
她孤独无助时,白龙将她叫了出去,给她名字和食物,让她在陌生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这时的音乐轻柔舒缓,一个个音符仿佛一滴滴水珠,滴在少女尚稚嫩的心扉,也滴在观众心灵最柔暖的一角。
白龙第一次出场,背景乐逐渐响起,是有些阴郁而急促的钢琴独奏,揭示出这个少年孤独忧郁的个性。
但当白龙将千寻叫出去,并将写有她名字的卡片给她时,轻松、清新的钢琴曲渐渐响起,似乎这个少年心中有着善良和美好。
汤婆婆一出场〔虽然还没有正面刻画〕,便是诡异怪诞的管弦乐,暗示着此人“来者不善〞。
第二次的正面镜头,管弦乐仍萦绕在她的头顶,给人以压迫感,衬托了汤婆婆狡诈、阴险的性格。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教学文案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音由情生,乐由景起——《千与千寻》音乐赏析《千与千寻》讲述的是一个十岁小女孩千寻拯救父母的故事。
千寻和父母一起在搬家途中误入一个鬼神世界,父母因为贪吃被变成了猪,千寻在朋友小白等的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战胜了汤婆婆,将父母从鬼神世界中解救了出来。
影片中的音乐大体有20段,主要有《夏日的一天》、《没人的料理店》、《白龙少年》、《神明们》、《那一天的河》、《第六站台》、《无脸男》等。
《千与千寻》配乐作者是与宫崎骏长期合作的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
他的简约主义风格的音乐与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场景变换相呼应,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并充满着想象力和梦幻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切乐语皆情语在片中人物出场时,配乐都迥然各异,烘托了不同的人物性格,表现了各自的情感状态。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段钢琴独白,慵懒,舒缓,似乎又有点忧郁。
这时千寻一家刚要搬家,这段音乐恰好表现了千寻的心理状态——迷惘,无奈,以及她的小女孩特质——任性,可爱。
千寻进入异世界后,无依无靠,孤独无助,喑哑的管弦乐就将观众带入了小女孩心灵深处的世界。
当千寻与汤婆婆谈判,要求为她工作时,内心恐惧。
此时的交响乐此起彼伏,仿佛她心里浮动的波澜,像恐惧的浪潮一阵阵向千寻袭来。
千寻正式在汤婆婆的旅馆工作时,大家似乎都不喜欢她。
她孤独无助时,白龙将她叫了出去,给她名字和食物,让她在陌生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这时的音乐轻柔舒缓,一个个音符仿佛一滴滴水珠,滴在少女尚稚嫩的心扉,也滴在观众心灵最柔暖的一角。
白龙第一次出场,背景乐逐渐响起,是有些阴郁而急促的钢琴独奏,揭示出这个少年孤独忧郁的个性。
但当白龙将千寻叫出去,并将写有她名字的卡片给她时,轻松、清新的钢琴曲渐渐响起,似乎这个少年心中有着善良和美好。
汤婆婆一出场(虽然还没有正面刻画),便是诡异怪诞的管弦乐,暗示着此人“来者不善”。
第二次的正面镜头,管弦乐仍萦绕在她的头顶,给人以压迫感,衬托了汤婆婆狡诈、阴险的性格。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今天我要赏析的是《千与千寻》中的音乐One summer’s day1)作品或音乐家介绍:《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2001年上映后,荣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
这部动画讲的是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隐世界后发生的故事。
而《千与千寻》中的音乐One summer’s day(又名あの夏へ)是著名的日本音乐人、作曲家、钢琴家——久石让大师创作的,他的著作还有“天空之城”、“菊次郎之夏”、“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等。
2)作品分析:1.音乐结构:one summer's day是一首4/4拍的音乐,它作为整部剧的主题音乐贯穿全剧,代表着女主人公千寻的遭遇和心情,它营造的气氛为影片提供了一个整体上的艺术框架,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旋律节奏:旋律先是顿挫有致,然后渐渐以钢琴跳音进入,再加以柔和的和弦结合成主旋律,低沉和缓慢的音符中带着一点忧伤的感觉,之后整体变得轻盈欢快,如同少女蹦跳在眼前,而再次的跳音让人意识到了不同,接着因为背景音乐的改变而变得严肃,紧张,故意拉长的低音让人惶恐,好在最后都平缓了下来,再次的柔和让人感到温馨平稳,让人温暖,可是却又以渐渐变大的长笛声提醒着大家接下来才是危机到来的时候,一步步向你逼近,之后节奏变快,像心里的痛苦与不舍,又像凯旋而归的战士,就在最后以雄伟的音乐结尾,让人终于缓下心来。
3.配器:有钢琴,大提琴,三角铁,黑管,长笛。
4. 情感表达:由久石让创作的“One summer’s day”从千寻踏上离开故乡的旅程开始,画面中千寻那懒洋洋不情愿的表情似乎让我们从这段的钢琴独奏中听出了一丝悲伤地气息。
低沉而缓慢的音符跳跃,让我们感受到了千寻离开熟悉生活环境的勉强与无奈。
片中,当千寻跟随白龙看到自己猪化的父母,想起了之前那么多她无法理解,也不想理解的怪事与痛苦,吃着白龙的饭团,她终于彻彻底底哭了出来。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

《千与千寻》音乐赏析《千与千寻》音乐赏析一、导言《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的一部动画电影,于2001年上映。
该电影以其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和动人心弦的音乐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千与千寻》的音乐进行赏析,探讨其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及音乐家久石让的创作手法。
二、电影简介《千与千寻》讲述了小女孩千寻在迷失神灵世界的冒险故事。
她不断与各类神灵和人物交流,最终逐渐成长并找到回到现实世界的方法。
三、久石让的音乐创作手法1:久石让的音乐特点:久石让是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在《千与千寻》的音乐中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他常常运用旋律简单而又引人入胜的手法,使观众能够更容易地与电影情节产生共鸣。
2:久石让的创作手法:久石让善于运用小型乐队,通过合理运用各种乐器的音色,创造出与画面完美融合的音乐效果。
他也擅长使用音乐主题来强调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四、主题曲《千与千寻》赏析1:曲调简单悦耳:《千与千寻》主题曲采用了简单又优美的旋律,旋律上下起伏,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受。
2:传达情感:主题曲中的每个音符都充满着情感,能够让观众进一步融入电影的故事情节中。
3:与画面的和谐:主题曲与电影的开篇画面完美契合,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神奇又令人陶醉的世界。
五、片段音乐赏析1:场景一、千寻进入神灵世界该场景的音乐采用了轻快、欢快的曲调,与千寻第一次进入神灵世界的好奇心和兴奋感相呼应。
2:场景二、千寻与神灵之间的互动在这些场景中,音乐通常与各种神灵的特性相匹配,例如巨大的神灵会配以响亮庄严的音乐,而友善温和的神灵则会配以轻柔的音乐。
3:场景三、千寻的成长与决战该场景的音乐通过激烈的旋律和强劲的节奏,突出了千寻在冒险中的成长以及她与恶势力的较量。
六、附件1:本文附件包括电影《千与千寻》的原声音乐专辑。
2:附件中还包括电影《千与千寻》的海报和剧照。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享有的权利。
根据版权法,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不得复制、发行、展览等。
《千与千寻》の音乐赏析 论文

《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部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
但1999年底,宫崎骏却意外复出,主导制作了动漫巨作《千与千寻》。
在《千与千寻》里,自然的矛盾与人类的迷失,成为被反复诉诸的议题。
主人公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
他与他们,都在不断攀爬的人生旅途中被世界所遗忘,丢掉了记忆,丢掉了名字,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
但事实上,它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
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
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
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丑陋的侧面,都在孩子那洁净的心灵面前黯然失色。
影片中配乐作者是与宫崎骏长期合作的日本音乐大师久石让。
他的简约主义风格的音乐使宫骑骏动画电影里充满想象力和梦幻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体有20段音乐,主要有《夏日的一天》、《没人的料理店》、《白龙少年》、《神明们》、《那一天的河》、《第六站台》、《无脸男》等,这些音乐很好的塑造了人物,营造出了影片气氛。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反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
钢琴,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感(听歌)受。
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气十足。
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调上原本是追随着《天空之城》做点题式的独白,但却在一派古典气息里被编配得老气横秋,让人在冥想中逐渐催生了年华老去的失落意境。
成长——《夏日的一天》《那一日的河》《回家的日子》钢琴和弦乐的融合在一开始奏出的《夏日的一天》以及《那一日的河》和最后《回家的日子》,虽是同一段旋律,但每次传达给我们的意义是不同的,是非常重要的音乐。
浅谈千与千寻插曲《那年夏天》的音乐鉴赏

浅谈千与千寻插曲《那年夏天》的音乐鉴赏摘要:在动画《千与千寻》中,《那年夏天》作为最经典的曲目之一,该曲配乐作者是与宫崎骏长期合作的一位日本著名音乐大师久石让先生,《那年夏天》歌舞中充满着梦幻和想象力,使人身临其境,这首歌风格简约,具有经久不衰的音乐魅力,使听者身临其中。
这首音乐使人物的性格与电影之间的变换相呼应,在钢琴曲和交响乐的融合和碰撞中,烘托出了淡淡的忧郁气氛与简约的风格。
关键词:梦幻;简约;融合与碰撞;音乐风格《那年夏天》的这首歌曲散发着淡淡忧伤气息,似乎预示着白龙和千寻之间的分别,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与不舍,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在歌曲后半部分的交响乐和旋律的丰富多彩使人迸发出激情之感,用动人的音符谱写了小千和白龙之间轰轰烈烈的感情。
前者与后者之间是既和谐又看似矛盾的风格,但在久让石先生巧妙的搭配下,二者呈现出高度统一的协调感,《那年夏天》为千与千寻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音乐的旋律烘托出主人公的心理感受音乐在动画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音乐表现出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也烘托出不同的人的性格特点,在人物思考时反映出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在千寻与白龙即将分别时,《那年夏天》那淡淡忧伤的旋律奏起,反映出千寻与白龙内心的悲伤和不能回头的约定,歌曲看似平静,却恰好触碰到听众内心的涟漪,也带给观众内心无限的遐想。
(一)积极的音乐旋律给人的内心感受音乐的旋律给人以振奋人心的感觉,并且传递着正能量,给人以轻松的感觉,在白龙出场时,《白龙少年》音乐响起,预示着白龙带给了千寻温暖,还有些急促的钢琴独奏,也暗示着这个少年的孤傲的性格。
当白龙在卡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时,这个时候的音乐是轻松的,愉快的,并且是温暖的,清晰干脆的钢琴曲又响起了,也揭示了这个少年的善良与美好。
当白龙把千寻叫了出去,并给了千寻食物吃,这个阶段的音乐是轻柔的并且舒缓的,每一个音符都谱写了少年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的插曲与影片结尾也有异同,片尾曲是木村弓,创作并亲自演唱的传统民谣《与你同在》,这首歌曲迸发出了生命的力量。
《千与千寻》中音乐的浅析

《千与千寻》中音乐的浅析摘要:《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先生99年宣告复出时着手准备的第一部作品,而他的老搭档久石让先生的倾情加入更是让这部动画片增添了新的光彩,一部好的电影配乐,必定是与电影的诉求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所契合的,而久石让的音乐总是与宫崎骏先生的剧情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这也是《千与千寻》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音乐不会只是电影的陪衬,音乐更多的作用在于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并且能够在一开始就能把观众带到影片中来,所以我今天想简单的分析一下在《千与千寻》中,久石让的精彩配乐对这部影片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宫崎骏久石让渲染推动空灵我其实是一个不喜欢看动画片的人,所以平常对动画片的接触就比较少。
前几天因为剪辑课作业需要找一个舒缓一点的纯音乐,在百度搜索中,我发现了久石让这个名字,点进去听了几首伴奏,发现正好是我需要的曲子,而这几首曲子都是《千与千寻》中的配乐,因为音乐真的很好听,因为这个原因,我就去看了宫崎骏先生的《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这部影片,一共有21首配乐,融入了久石让先生无限情感,透人心扉的旋律不断在耳边回响,令人久久无法忘怀。
在这部动画片中,久石让先生的音乐对剧情的推动和以及人物刻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会具体的分析一下在影片中音乐对于叙事发展的作用。
一、音乐对于影片的叙事的推动作用在影片的一开始,主题曲"one summer's day (あの夏へ)"缓缓响起,像是平静的湖面泛起的一丝涟漪,悠扬婉转,电影画面慢慢展开,千寻的爸爸妈妈带着千寻前往他们的新家,低沉而缓慢的音符随着跳跃。
随着时间推移,音乐逐渐变得清晰,久石让用简单的音符钩织表现出千寻此时复杂的心情,离开故地的忧伤,孩童的调皮,少女的纯真,对大人决定的无奈,面对新地方的不安…诸多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了一起。
而当千寻看到树下的神祠时,音乐开始变化,起伏逐渐变大,声音也变得轻快起来,节奏越来越欢快鲜明,预示着剧情即将出现的转变。
always with me解析

always with me解析
《Always with Me》(始终与我同在)是一首日本歌曲,也是日
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主题曲。
这首歌是由作曲家久石让创作,
歌词由新海诚编写。
在电影中,它作为插曲,为观众营造了一种神秘
而温暖的氛围。
歌曲《Always with Me》展示了甜美而温柔的旋律,久石让的音
乐才华在其中得以展示。
歌词诠释了电影中主角千寻的心境,她在神
秘的千年古镇中经历了各种冒险和成长。
歌曲的歌词传达了她对自己
过去生活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观众们将
被带入千寻的神秘世界,感受到她的情感和内心的变化。
《Always with Me》作为一曲动人的主题曲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
它通过音乐和歌词表达了千寻的情感和成长,将观众们引入
电影的故事。
这首歌激发了观众对充满奇幻和冒险的千与千寻世界的
热爱和奉献。
无论是电影还是这首歌曲,都给观众带来了深思和回忆,始终与我们同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与千寻之音乐赏析
有人说宫崎骏的成功,是因为有了久石让的音乐;就如同周星驰魅力后有石斑瑜的配音一样。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分析下宫崎骏的代表性作品(千与千寻)的音乐分析。
当影片还是黑色的屏幕时,钢琴独奏音乐响起,像是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优美动听,悠扬婉转,慢慢渐入画面。
车内千寻看着一束送别的花。
千寻懒洋洋又带着点麻木的表情,似乎不像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具有的,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怎么乖,长得普普通通,还有点让人厌烦。
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千寻搬家了,也要转校到另一个新环境,与她后来的奇遇遥相呼应,预示着千寻的这段奇妙的旅行开始。
这时父母告诉千寻看到她的新学校了,千寻懒洋洋的看看窗外吐吐舌头,表现她极其不愿意,背景音乐显得有些伤感,无聊。
当出现片名的画面,音乐逐渐变为清晰的钢琴乐。
这段音乐主要用钢琴表现的,夹杂着管弦乐,久石让用简单却不失丰富的音符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心境,忧伤,调皮,可爱,纯洁,不安…很多情绪交织在一起,是一种音画并行的关系,是本片的主旋律。
当千寻看到树下的神祠时,似乎提起了千寻的兴趣,音乐有所转变,突然一声弦乐高出,起伏变大,声音变轻,从钢琴曲转为弦乐与管乐,还有敲打乐器,但基调不变。
音乐节奏开始越来越欢快紧张,在山坡上开车时,音乐节奏与画面相符合,形成音画同步的关系。
当千寻看到车窗外的石像时,是一段长号声,与别的音乐形成对比,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音乐节奏继续紧张到极点时,车开到了尽头,出现石像,然后是急刹车的声音将音乐过渡,镜头上移,是宏伟的中国式古建筑物。
音乐接用弦乐平缓宏伟烘托出画面宏伟的气氛,千寻父亲开车门,音乐结束。
影片(01:37:18---01:41:04)这段是我感觉最悲伤的一段,不管音乐,画面或是气氛,是作品的最出彩最美最具诗意之处。
首先从列车的设定就很有吸引力,很具梦幻色彩。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列车,预示着人生的漂泊,列车上乘坐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失去了父母的依偎,似乎更体现千寻的勇敢和内心的坚定,但却让人有种担心她可能会回不来的恐惧,那是没有回程的车票,下定决心后就只能向前看。
预示着千寻为了白龙又踏上了旅程,千寻成长了。
在通往沼低的神秘列车上座的都是有黑色的躯体的无面男似的影子人物,没
有对话,没有表情,安静的等车,上车,下车,就像是副空壳,没有生气,俨然是生命中的过客。
列车窗外是寂寞的风景和一望无际的大海,列车却飞驰而过,风景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伤感不断地穿透而出,车内回响着钢琴变奏曲《海》,有种凄美的孤寂感,音乐将画面的气氛烘托到极致,思念,迷茫,惆怅,充满诗意。
当列车慢慢离开沼原,天色变暗,车内灰暗的灯光下,与无面男毫无对话的坐着,千寻望着前方,目光无比坚定,给人明确的真实之感,她成长了。
镜头拉近千寻面部,音乐从这几加重后淡出,火车也驰向远方不可知的黑暗,画面与音乐配合完美。
在这里似乎更体现了无面男的寂寞。
这段忧伤凄美的钢琴可谓是久石让的杰作,用简单遥远,舒缓平淡的钢琴音符表现了这种迷茫惆怅的气氛,像是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悲到极致可能是种美。
从开始是简单的钢琴乐,到列车开来时的弦乐,悲凉气氛逐渐浓烈,音乐也开始相对复杂,有合音。
车窗外梦幻般的诗意画面,孤独的小岛,等候列车的人,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音乐的炫音清晰,拉长,舒缓,形成音画同步。
夕阳下离去的人们,车内灰暗的灯光,就像是千寻坚守着人世间仅存的温暖与爱。
这段前部主用钢琴表现,思念的感觉,后又接入弦乐逐渐淡化出去,同时列车也驰向未知的黑暗。
宫崎骏拥有久石让,是我们的幸运,我们在欣赏那些善良的故事与精美画面的同时又能沉醉于空灵的天籁之音中。
如果宫崎骏是动画界大师,那么久石让就是音乐界的大师,他那融入无限情感,透人心扉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