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桩计算

合集下载

挡土钢板桩支护计算

挡土钢板桩支护计算

挡土钢板桩支护计算挡土钢板桩根据基坑挖土深度、土质情况、地质条件和邻近建筑管线情况,选用多锚(支撑)板桩形式,对坑壁支护,以便基坑开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以基坑平均深度2.5m~6米,现按开挖最深度6米,宽3米的基坑支护计算。

(1)多锚支撑式板桩计算,钢板桩选用拉森Ⅲ型钢板桩,每延长米截面矩W=2270cm3/m,[f]=200Mpa,取基坑深H=6.0m,距板桩外2m地面附加荷载q=30KN/㎡。

根据地质资料,不同深度层土的密度r,内摩擦角Ф及粘聚力C的值,求得其加权平均值为r1=(18.75×1.5+4.5×19.8+4×20.5)/6=33.204kN/m3φ1=(10º×1.5+18º×4.5+25˚×4.0)/6=32.4ºC1=(5×1.5+22×1)/6=4.92kpar2=(19.8×1.5+20.5×4.5)/6=20.325 kN/m3φ2=(18º×1.5+20.5º×4.0)/6=18.1ºC2=(22×1.5+28×4.0)/6=24.2kpa故该土层为上软下硬土层的情况计算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分布Ka1= tan2 (45º-32.4º/2)=0.549Ka2= tan2 (45º-18.1º/2)=0.725Kp2= tan2 (45º+18.1º/2)=1.379考虑钢板桩与土间的摩擦力作用,取墙前K=1.666得K.Kp2=1.666×1.379=2.297K.Kp2- Ka2=1.572eAq=qka1=30×0.549=16.47kN/㎡yq= tan(45º+32.4º/2)×2=3.64meAh= r1HKa1-2c1√(ka1)+[(H-3.7)-(H-3.7)Ka1] rw=33.204×6×0.549-2×4.92×√(0.549)+(2.3-2.3×0.549) ×10=109.37-7.291+10.373=112.452kN/ m2B点上 Pb上= eAq + eAh =16.47+112.452=128.922kN/ m2B点下Pb下= r1HKa2-2c2√(ka2)+[(H-3.7)-(H-3.7)Ka2] rw+qka2=33.204×6×0.725-2×24.2×√(0.725)+(2.3-2.3×0.725) ×10+30×0.725=144.437-41.211+6.325+21.75=131.301 kN/ m2eAc=r1Ka1×2.5=33.204×0.549×2.5=45.572 kN/ m2(2)计算板桩墙上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点离控土面的距离y,在y处板桩墙前的被动土压力等于板桩墙后的被动土压力,即y=Pb下/{(r2- rw)(kkp2-ka2)+2c2[(√kkp2)+√(ka2)]}=71.853/[(20.325-10)×1.572+2×24.2×[√(2.297)+√(0.725)]=71.853/(16.231+114.565)=0.55m(3)确定支撑层数及间距按等弯矩布置法确定各层支撑的间距,板桩顶部悬臂的最大允许跨度为:h=3√[(6[f]w)/( r1ka1)]= 3√[(6×200×105×2270)/(33.204×103×0.549)]=246cm=2.5m取h0=1.5m h1=1.11×1.5≈1.66m 取h1=1.5m(4)计算钢板桩的最小入土深度t0。

钢板桩支护计算

钢板桩支护计算

材料受弯时的应力和应变
σ = Eε
M = ∫ yσ dA =
A
σ =E
E
y
ρ
∫ ρ
A
y dA
2
M = ρ EI z
σ max
M max ymax = Iz
M max ≤ [σ ] W
1
My σ= Iz
Iz 令W = ymax
σ max =
强度条件
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等值梁法计算单支撑钢板桩
谢谢大家
原理 当板桩墙的入土深度较大,土地对入土部 分的强体起到了固定作用,此时支护墙体 上端受到支撑作用,下端受到土体的固定 支承作用。
等值梁法土压力分布图
等值梁法的折减系数
由于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墙前 被动土压力有所增大;墙后被动土压力和 主动土压力有所减少。因此,考虑摩擦时, 对墙前和墙后被动土压力进行修正,但不 对主动土压力折减。
等值梁法的计算步骤
(1)计算作用于墙体的土压力强度,并绘出 土压力分布图 (2)计算反弯点位置(利用板桩墙上压力强 度等于零的点作为反弯点位置) (3)按简支梁计算等值梁的最大弯矩和两个 支点的反力 (4)计算墙体的最小入土深度
例1
(1)开挖深度:2.5m )开挖深度:2.5m (2)坑内、坑外天然容重加权平均值 γ:18kN/m3;内摩擦角加权平均值φ 20° γ:18kN/m3;内摩擦角加权平均值φ:20°; 粘聚力加权平均值c 14。 粘聚力加权平均值c:14。 (3)地面超载q: 20kN/m2 )地面超载q: (4)基坑开挖宽度5.5m。 )基坑开挖宽度5.5m。 (5)拟设置单层支撑,撑杆每隔5m一道。 )拟设置单层支撑,撑杆每隔5m一道。

钢板桩计算

钢板桩计算

附录:污水管道挖槽钢板桩施工计算书一、已知条件:1.地面标高:+0.00m ;钢板桩顶面标高为-2.5,基坑底面标高:-6m ;基坑宽2 m 。

2.土的重度加权为:19.0KN/ m 3,内摩擦角Ф=26°3.板桩外1.0m 均布荷载按20KN/ m 2计。

4.钢板桩 W=2037cm 3,[f]=200MPa二、钢板桩平面布置、板桩类型选择,支撑布置形式,板桩入土深度、基底稳定性设计计算如下:(1)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Ka=tg 2(45°-φ/2)= tg 2(45°-26/2)=0.39Kp= tg 2(45°+Ф/2)= tg 2(45°+26/2)=2.56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h1,h1=q/r=20/19=1.05m-2.50m 以上土压力强度Pa 1:Pa 1=r*(h1+2.5)Ka=19*(1.05+2.5)*0.39=26.31KN/m 2-2.50m 以下土压力强度Pa 2:Pa 2=r*[h1+2.5+(-2.5+6)]*Ka=19*(1.05+2.5+6-2.5)*0.39=52.24KN/m 2(2)土压力为零距坑底的距离为u则有 r *Kp*u=r*Ka*(h+u) u=Ka*h/(Kp-Ka)=0.39*3.5/(2.56-0.39)=0.63m土压力分布图(3)计算支反力Ra 及Q B主动压力合力Ea :Ea=(26.31+52.24)/*3.5+52.24*0.63/2=291.38KN/m2 设合力到桩顶距离为aEa*a= Pa 1*h*h/2+( Pa 2- Pa 1)*h/2*2h/3+ Pa 2*u*(h+u/3)a== 346.37/291.38=1.19m由等值梁AB 根据平衡方程计算支撑反力Ra 及B 点剪力Q BRa= =291.38*(3.5+0.63-1.19)/(3.5+0.63-1)=273.69kn/mQ B = =291.38*(1.19-1)/(3.5+0.63-1)=17.68 kn/m(4)计算钢板桩的入土深度t由等值梁求算板桩的入土深度t ,取∑M G =0,则Q B *t 0=[K p *r(u+t 0)-K p *r(hu+t 0)]*t 02则t 0=sqrt(6*Q B )/[r*( Kp- Ka)]=sqrt(6*17.68)/[19*(2.54-0.39)]=2.57m 钢板桩入土深度t=1.2t 0+u=1.2*2.57+0.63=3.72m故钢板桩总长为3.5+3.72=7.25m(5)最大弯矩M max 的计算最大弯矩在剪力Q=0处,设从桩顶下x 位置处Q=0Ra-26.31*x-[(52.24-26.31)*x/3.5*x]/2=0273.69-26.31*x-3.7*x 2=0x=5.75mM max =273.69*(5.75-1)+19*2.54*(5.75-3.5)2/6-26.31*5.75*5.75/2-19*0.39*(126.31*3.5*3.5/2+(52.24-26.31)*3.5/2*2*3.5/3+52.24*0.63*(3.5+0.63/3) h+u-h 0Ea(h+u-a)h+u-h 0 Ea(a-h 0) 291.38.05+2.5+5.75)*5.75/2*5.73/3=525.35kn.m(5)围檩强度计算(15m)1、支承力:q=R/5=273.60/4=54.72kn/m22、支承布置见上图。

钢板桩支护设计

钢板桩支护设计

钢板桩支护设计计算1 主要计算内容钢板桩支护设计中主要进行以下计算:(l)钢板桩内力计算。

(2)支撑系统内力计算。

(3)稳定性验算。

(4)变形估算。

各项计算内容又包含多个子项,下面逐个阐述其计算方法及步骤。

2 计算方法及步骤2.1 钢板桩内力计算对钢板桩进行内力分析的方法很多,设计时应根据支护的构造形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本文仅对等值梁法进行介绍,计算步骤如下。

(l)计算反弯点位置。

假定钢板桩上土压力为零的点为反弯点,设其位于开挖面以下y 处,则有:整理得:(1)式中,,——坑内外土层的容重加权平均值;H——基坑开挖深度;K a——主动土压力系数;K pi——放大后的被动土压力系数。

(2)按简支梁计算等值梁的最大弯矩和支点反力。

等值梁法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3)计算钢板桩的最小人土深度。

由等值梁BG求算板桩的人土深度,取,则由上式求得(2)桩的最小人土深度:t0=y+x (3)如桩端为一般的土质条件,应乘以系数1.1~1.2 ,即t= (1.1~1.2)t0对于多层支点的支护体系,常采用等弯矩布置的形式以充分利用钢板桩的抗弯强度,减少支护体系的投人量。

其计算步骤为:a.根据所选钢板桩型号由以下公式确定最大悬臂长度h 。

(4)式中,f——钢板桩抗弯强度设计值;W——截面抗弯模量;、K a——同前b.根据表1确定各支撑跨度。

2.2 支撑系统内力计算多层支撑点布置见图2支撑内计算主要是分析围檩和撑杆(或拉锚)的内力,围檩为受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梁,均布荷载的大小可按下式计算:(5)式中,q k——第k层围凛承受的荷载;H—―围檩至墙顶的距离;——相临两跨度值。

撑杆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其内力即可,作用力为:(6)式中,——相临两支撑间距。

2.3 稳定性验算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验算是基坑工程设计计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整体稳定性分析、抗倾覆或踢脚稳定性分析、基底抗隆起稳定分析和抗管涌验算等。

(1)整体稳定性分析。

钢板桩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案

钢板桩设计计算及施工方案
2、打桩设备 拟采用 Z550 型液压振动沉桩机,作为沉设钢板桩的主要动力。投入钢板桩
打拔桩机 1 台用于施工。打拔桩机为挖掘机加液压高频振动锤改装而成,激振
力 220kN。 四、钢板桩设计方案 现对承台钢板桩围堰设计进行计算如下: 1、为保证设计安全,取土的重度选为:20KN/m3,内摩擦角选为Φ=25°。 2、单支撑钢板桩计算
支撑层数和间距的布置是钢板桩施工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现场的支撑材料 和开挖深度,我们采取在钢板桩内侧加一层围檩并设置支撑,按单支撑进行钢 板桩计算。围堰采用 WUR13 型冷弯钢板桩,W=1346cm3,[f]=350Mpa。 3、土的重度为:20KN/m3,内摩擦角Ф=25° 4、距板桩外 1.5m 均布荷载按 20KN/ m2 计。基坑开挖深度 5.5m.
钢板桩平面布置、板桩类型选择,支撑布置形式,板桩入土深度、基底稳 定性设计计算如下: (1)作用于板桩上的土压力强度及压力分布图
Ka=tgа(45°-φ/2)= tgа(45°-25/2)=0.49 Kp= tgа(45°+Ф/2)= tgа(45°+25/2)=2.05 板桩外侧均布荷载换算填土高度 h1,
2、钢板桩施工的顺序 施工流程: 根据施工图及高程,放设沉桩定位线→实施表层回填矿渣土剥离→
根据定位线控设沉桩导向槽→整修加固施工机械行走道路及施工平台→沉设钢板桩 →将钢板桩送至指定标高→焊接围檩支撑→挖土→施工承台、墩身及顶帽→填土→ 拔除钢板桩。 3、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⑴钢板桩的检验 钢板桩运到工地后,需进行整理。清除锁口内杂物(如电焊瘤渣、废填充物等), 对缺陷部位加以整修。 ①锁口检查的方法:用一块长约 2m 的同类型、同规格的钢板桩作标准,将所有 同型号的钢板桩做锁口通过检查。检查采用卷扬机拉动标准钢板桩平车,从桩头至 桩尾作锁口通过检查。对于检查出的锁口扭曲及“死弯”进行校正。 ②为确保每片钢板桩的两侧锁口平行。同时,尽可能使钢板桩的宽度都在同一 宽度规格内。需要进行宽度检查,方法是:对于每片钢板桩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用钢 尺测量其宽度,使每片桩的宽度在同一尺寸内,每片相邻数差值以小于 1 为宜。对 于肉眼看到的局部变形可进行加密测量。对于超出偏差的钢板桩应尽量不用。 ③钢板桩的其它检查,对于桩身残缺、残迹、不整洁、锈皮、卷曲等都要做全 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正常使用。 ④锁口润滑及防渗措施,对于检查合格的钢板桩,为保证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 能顺利插拔,并增加钢板桩在使用时防渗性能。每片钢板桩锁口都须均匀涂以混合 油,其体积配合比为黄油:干膨润土:干锯沫=5:5:3。 ⑵钢板桩吊运

拉森钢板桩计算(理正)

拉森钢板桩计算(理正)

1.钢板桩检算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1、满足各单项的嵌固深度估算:1) 嵌固深度构造要求:根据公式: 嵌固构造深度=嵌固构造深度系数×基坑深度=0.300×3.300=0.990m得到l d = 0.990m。

2) 嵌固深度满足抗倾覆(踢脚)要求:单支点结构计算嵌固深度l d值,规范公式如下:Kt = 1.203 >= 1.200, 满足规范要求。

得到l d = 6.800m。

3) 嵌固深度满足坑底抗隆起要求:m2m1(tan )e tantan支护底部,验算抗隆起:Ks=(18.400×1.200×6.399+1.000×14.835)/(18.480×(3.300+1.200)+14.286)=1.602 Ks = 1.602 ≥ 1.600,抗隆起稳定性满足。

得到l d = 1.200m。

满足以上要求的嵌固深度l d计算值=6.800m。

2、验算各单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嵌固深度采用计算值l d=6.800m。

1) 嵌固深度构造要求:嵌固深度满足构造要求。

2) 嵌固深度满足抗倾覆(踢脚)要求:单支点结构计算嵌固深度l d值,规范公式如下:Kt = 1.203 >= 1.200, 满足规范要求。

3) 嵌固深度满足坑底抗隆起要求:m2m1(tan )e tantan支护底部,验算抗隆起:Ks=(18.400×6.800×6.399+1.000×14.835)/(18.436×(3.300+6.800)+14.286)=4.068 Ks = 4.068 ≥ 1.600,抗隆起稳定性满足。

嵌固深度l d采用计算值6.800m时,各项验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2.深基坑支护设计----------------------------------------------------------------------[ 支护方案 ]陆地及草袋围堰(浅渔塘)----------------------------------------------------------------------连续墙支护---------------------------------------------------------------------- [ 基本信息 ]-------------------------------------------------------------------------------------------------------------------------------------------- [ 超载信息 ]-------------------------------------------------------------------------------------------------------------------------------------------- [ 附加水平力信息 ]---------------------------------------------------------------------- [ 土层信息 ]---------------------------------------------------------------------- [ 土层参数 ]-------------------------------------------------------------------------------------------------------------------------------------------- [ 支锚信息 ]---------------------------------------------------------------------- [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工况信息 ]-------------------------------------------------------------------------------------------------------------------------------------------- [ 设计参数 ]-------------------------------------------------------------------------------------------------------------------------------------------- [ 设计结果 ]-------------------------------------------------------------------------------------------------------------------------------------------- [ 结构计算 ]---------------------------------------------------------------------- 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 截面计算 ]----------------------------------------------------------------------[ 内力取值 ][ 截面验算 ]基坑内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σnei = Mn / Wx= 29.471/(2270.000*10-6)= 12.983(MPa) < f = 215.000(MPa) 满足基坑外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σwai = Mw / Wx= 43.760/(2270.000*10-6)= 19.277(MPa) < f = 215.000(MPa) 满足式中:σwai———基坑外侧最大弯矩处的正应力(Mpa);σnei———基坑内侧最大弯矩处的正应力(Mpa);Mw ———基坑外侧最大弯矩设计值(kN.m);Mn ———基坑内侧最大弯矩设计值(kN.m);Wx ———钢材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m3);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pa);---------------------------------------------------------------------- [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1.00m滑裂面数据圆弧半径(m) R = 8.096圆心坐标X(m) X = -1.010圆心坐标Y(m) Y = 0.039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 s = 0.732 < 1.30, 不满足规范要求。

塑钢板桩面积计算规则

塑钢板桩面积计算规则

塑钢板桩面积计算规则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规范(GB500854-2013)计算规则:
1.以吨计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质量计算
2.以平方米计量,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乘以桩长以面积计算
广东2010定额:钢板桩按地面以下入土长度乘以单位长度理论质量以质量计算。

安、拆导向夹具,按设计规定的长度计算。

3.工程量计算规则
(1)打、拨钢板桩应按图示尺寸计算桩长,再按所选用钢板桩型号,折算成钢材重量,以吨为单位计算。

(2)安、拆导向夹具,按设计图样规定的水平延长米来计算,如无设计图样规定的,可按施工组织设计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4.工程计算示例
某工程用国产∶"包V型"拉森板桩作挡土支护结构,每根钢板桩宽为0.5m,总宽为48m,桩长7.5m,试计算此项日钢板桩工程量。

(每根桩重量为90.8kg/m)
单根V形钢板桩重量为90.80×7.5=681kg
每根板桩宽0.5m,整个基础支护结构应用48/0.5=96根单桩,则总桩重为∶96×681=65.37t。

板桩张拉计算书

板桩张拉计算书

板桩张拉力学计算书U型板桩张拉计算书一、已知:1.生产线长度84m;2.预应力钢棒12.6mm直径;3.有效横截面积44.2mm2;4.千斤顶校验系数0.999913。

二、预应力钢棒长度为84米时,长线台生产钢筋自重引起的张拉力损失△L1=NL/E1AN=124.25KN,L=84m,E1=2.0×105MPa,A=125.0mm2△L1=0.42742mE f=12N3/AL2W3W=9.8×0.981=9.6138E f=2.791×1013N/m2则E i= E f E1/( E f+E1)=1.99×1013N/m2△L2= NL/E i A=0.42963m则△L=0.4296m-0.42742m=0.00307mE损=△LE i A/L=886N2.N1=124.25KN3.考虑到锚具变形10mm,预应力损失Eu=10*Es/86*103,为23.2Mpa,折算成N2为2.9KN考虑到调直与变形N′=2.9+0.886=3.786KN则总张拉力为128.03KN三、主筋张拉1.试件中的预应力钢棒采用单根预应力钢棒张拉,张拉力为128.03kN。

2.每次张拉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张拉到30%σ,张拉con力为38.409KN,对应的油表读书为38.409*103/44.2*102=8.7格;3.第二步张拉到100%σ,张拉力为128.03KN,对应的油表读书为con128.03*103/44.2*102=29.0格。

四、张拉回归方程P=-0.3456+0.2250*F,F为力值(KN),P为压力值(MPa)30%σ时压力值为P1,P1=-0.3456+0.2250*38.409=8.3 con100%σ时压力值为P2, P2=-0.3456+0.2250*128.03=28.5 con五、张拉操作实际要求每次张拉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张拉到30%σ,张拉力为con38.409KN,对应的油表读书为8.3格;3.第二步张拉到100%σ,张con拉力为128.03KN,对应的油表读书为28.5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计算
•(1)朗金土压力理论
ea
(2)库仑土压力理论
rzk a
滑裂面
ea rzk a 2c
ka——主动土压力系数 C ——土的粘聚力
ka
ka
tan 2 (450
)
2
•3 被动土压力
•1)含义:挡土结构受外力的作用,向土体方向移动,当位移 达到一定值 时,土体中形成一个滑裂面,应力达到平衡,此时 土压力最大,这时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C
A点
eA (10 1.5 17.6) 0.307 11.18
K
C点
N点 eC (10 16 17.6) 0.307 35.49
N
eN [10 (6 Dmin ) 17.6] 0.307 35.49 5.403Dmin
K点
eK [10 (6 D1) 17.6] 0.307 35.49 5.403D1
•2)计算
•(1)朗金土压力理论
滑裂面
ep rzk p
(2)库仑土压力理论
e p rzk p 2c
ka——被动土压力系数 C ——土的粘聚力
kp
kp
tan 2 (450
)
2
•4 板桩支护的太沙基——佩克 包络计算简图
0.3H
0.2H 0.8H
0.2H
0.15H 0.55H
0.2H 0.6H
D1
K N
(2)以相当梁为对象,对A 点取距
VK (H D1 H 0 ) M E1 M E2
H
VK
M E1 M E2 H D1H0
(3) 对AK段
T VK E1 E2
T E1 E2 VK
H0 T
A
E1
D1 Vk
E2
K
(4)对N点取距
K Vk
11 D2VK D2r(K P Ka ) 2 D2 3 D2
2求被动土压力
kp
tan 2 (450
)
2
tan 2 (45 32) 2
3.255
K p 1.084
C点
ec 0
K点
eK rzK p 17.6 3.255 D1 57.29D1
N点
eN rzK p 17.6 3.255 Dmin 57.29Dmin
3 求D1 K点处主被动土压力强度值相等
若板桩的上部水平位移较大, 桩底可能发生反方向的位移, 桩后出现静被动土压力,这种 情况较少。如图示。
实际工程中一般取第三种状态 进行计算。
3 单锚板桩的计算 1)土压力分布图
实际中取第三种情况即 上部铰接,下部入土为 弹性嵌固。
2)相当梁计算法: 找出板桩弯矩曲线上的反弯点,该处的 弯矩为零,把板桩在反弯点处截成两段,上部为一简支梁,
0.8rH tan 2 (450 ) 2
密砂
0.8rH tan 2 (450 ) 2
松砂
rH 4c
粘土
•二)悬臂板桩支护 由于悬臂板桩的弯矩大,所需的截面大不经济,且其位移也
大一般用于3~4米深的浅基坑工程。(关于其设计不作介绍)
•三)单锚(单支点)板桩支护设计
•1 工程事故及原因
支护结构
下部为一次超静定梁,然后求解。
实际中,通过对不同长度和不同入土深度的板桩弯矩与挠曲线 的研究,发现板桩的反弯点与土压力强度等于零的位置较接近, 故计算中可取该点为反弯点。
3)计算公式的推导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板桩的最小入土深度 Dmin ;
•2 锚杆拉力 T •3 板桩中最大弯矩 Mmax
Dmin
2
3
0.68 Vk
E2
57.03KN m
K
VK
M E1 M E2 H D1H0
D2
N
D2
6VK r(K p Ka )
Dmin D1 D2
(5)求支护结构中剪力为零的位置,此处弯矩最大,由此
求 Mmax
4 例题 某基坑深 H=6 米,拟用单锚 式钢筋混凝土板桩支护,H0=1.5m 处
设锚杆,锚杆间距2米,砂土φ=320, r=17.6Kn/m3,基坑边荷载 q=10Kpa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板桩下部移动
拉锚破坏
拉锚长度不足
板桩失稳 板桩变形及桩背土体下沉
•2 受力及变形分析 1)计算类型 根据板桩入土的深度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自由支撑
嵌固支撑
•2)单锚板桩土压力,弯矩及变形分析
此时如图较浅整个板桩向 左变形,BC段被动土压 力得以全部发挥。如图示。
随着入土深度加大会出现 下面的情况。
入土深度的加大,桩前的被动 土压力增大,当达到某一平衡 状态时,桩底C仅在原位置发 生转动而无位移,由于位移减 少,被动土压力未得到充分发 挥。如图示。
a b两种情况板桩相当于 简支,即自由支撑。
随着入土深度加大,桩底部有 一段无位移也无转角,其受到 的是桩后的静土压力,此时桩 处于嵌固状态。如图示。
试用相当梁法计算锚杆的水平拉6 力T,桩的最小入土深度Dmin, Mmax及位置。
Dmin
1.5
10
T A
Dmin
1.5
解 1 求主动土压力
ka
tan 2 (450
)
2
tan 2 (45 32 ) 0.307 2
Ka 0.544
B
10
T
A
6
B点
eB (q rH )Ka (10 0) 0.307 3.07
H0
H
q
q
H0
T
T
A
A
D2 D1
已知: φ c
K N
r
T
A
E1
Vk K
E2
K
Vk
N
(1) K点处,即深度D1处,主被动土压力强度相等
D1rK p [q (H D1 )r]Ka
q
T
H0
A
D1
(q Hr)K a r(K p KA)
kp
tan 2 (450
)
2
ka
tan 2 (450
)
2
D2
35.49 5.403D1 57.29D1 D1 0.68m
4 对A点取距求VK
M Ea1
3.07 6( 6 2
1.5)
1 6(35.49 3.07)(6 2 1.5)
2
3
270.77KN m
3.07
1.5 T
A
E1
6
C 35.49
M E2
1 0.68 35.49(1 0.68 6 4.5)
板桩支护结构计算
•一) 土压力的计算
•1 静止土压力 E0
1)含义:当挡土结构在土压力的作用下,不可能产生侧向位 移时,作用于结构上的土压力。
q •2)计算式
支护结构
e0 k0 (q rz)
E0
k0 —— 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
r —— 土的重度
•2 主动土压力 Ea
•1)定义: 当挡土结构在土压力 的作用下移动,随着位移增大 作用于挡土结构上的应力减小,当位移达到一定值时,土体开裂 形成滑裂面,应力达到极限平衡,此时土压力最小,这时的土压 力为主动土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