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引流管护理

合集下载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乳腺癌术后引流管
引言:
乳腺癌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一般需要在术后进行引流管的放置。

引流管的目的是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淋巴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创面的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和积液的发生。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乳腺癌术后引流管的放置和护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1:引流管的选择:
1.1 引流管的类型:乳腺癌术后引流管一般可选择负压引流管或引流负荷引流管。

1.2 引流管的长度:根据患者手术部位的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引流管。

2:引流管的放置:
2.1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无禁忌症,明确手术部位和引流管放置位置。

2.2 无菌操作:术前手消毒,穿戴洁净手术衣、手套和口罩,采用无菌操作。

2.3 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根据手术切口的位置和术后引流部位,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放置位置。

2.4 高效排液:确保引流管通畅,并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引流管
的负压。

3:引流管的护理:
3.1 引流观察: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3.2 引流管固定:采取适当方法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不会
意外脱落或引起不适。

3.3 引流口皮肤护理:定期清洁引流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

3.4 引流管的拔除:根据引流情况和医生建议,及时拔除引流管。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术后引流管观察记录表、引流管固定
方法示意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引流管: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排除手术创面产生的血液、
淋巴液和其他体液,保持手术创面的干燥和清洁。

乳腺癌临床护理路径

乳腺癌临床护理路径
第2天
检查
1、继续完成各项检查。
2、必要时进行骨ECT扫描、钼靶检查、乳腺B超。
饮食
高蛋白、易消化。
护理
l、进行手术前的心理及生理准备。
2、对失眠病人进行指导促进睡眠的措施。
3、介绍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例子,让病人访视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人,减轻心理压力。
4、余同前。
健康宣教
介绍乳腺癌手术前准备的基本知识
活动
1、手术麻醉清醒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
2、用枕头垫起患侧上肢,患侧上肢内收固定肩关节制动。
3、术后6小时可活动患侧手指。、
4、术后6小时活动双下肢,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术后6小时可翻身。
饮食
术后6小时内禁饮禁食,6小时后进食半流饮食或普食。
护理
1、做好术晨护理。与手术室护士交班后铺手术麻醉床并备好用物。
其余同前
第5天
(术后1天)
评估
1、患侧肢体的血运情况,是否肿胀。
2、引流是否通畅。
3、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治疗
l、电针双足三里。
2、中频或蜡疗治疗腰骶部。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第5天
(术后1天)
治疗
3、雾化吸入。
4、清洁会阴部。
5、静脉输液。
6、留置止痛泵。
7、补液后拔除尿管。
药物
l、液体支持疗法。
2、抗生素药物静滴。
健康宣教
讲解手术目的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其余同前
第4天
(术日)
评估
1、及时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如生命体征等。
2、是否月经来潮。
3、患侧肢体的血运情况,是否肿胀。
4、引流是否通畅。

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

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

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相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癌症始终都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恶性疾病,尤其是乳腺癌,更是成为了威胁当代女性朋友的一个重大健康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IARC)于201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罹患癌症的人数增加了1810万例,而死亡人数则高达960万人左右。

而在这中间,乳腺癌则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癌症类型,并且其也是造成女性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癌症。

报告还显示,在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确诊的女性癌症患者之中,有将近1/4为乳腺癌患者。

可见,人类与癌症的战争还将持续下去。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乳腺癌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采取手术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通常的情况下,乳腺癌手术不仅需要切除侧乳腺,同时还要切除部分同上肢活动有很大关系的胸大、小肌以及相关的淋巴管、神经等。

所以,在经历了乳腺癌手术后,人体会出现上肢活动障碍的情况。

所以,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护理,便成为了当下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中之重。

那么,乳腺癌手术后康复护理究竟都需要什么方法?1.医疗层面的康复护理方法对于刚刚经历完乳腺癌手术的女性而言,医护人员采取医疗层面的康复护理,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医护人员应特别注重对引流管的护理。

这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保证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并为此采取相应地方法将其固定,以防止其可能出现的滑脱问题。

这中间,还要注意观察引流量以及性质的变化,并最好的记录。

一般的情况下,术后的引流量应该少于100ml,而引流管去除的时间最少应该48天,并且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的时间区间顺延引流管的取出时间。

同时,当患者在进行完乳腺癌切除手术后,医护人员还应该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主动性的预防措施。

因此,在这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借助胸带、绷带等对手术部分进行加压包扎,而包扎的时间则应该控制在48—72小时,从而保证皮肤与胸壁的紧贴,以此来加快手术创伤的愈合。

并且,在这期间,医护人员还应该随时观察可能会出现的胸闷、呼吸窘迫等问题,如果存在绷带包扎过松的情况,应该立即进行重新包扎。

乳腺癌术后护理PPT课件

乳腺癌术后护理PPT课件

6
5
乳腺的良性病史
• 乳腺癌是在非典型增生基础上发生的 其发展过程为:正常乳腺组织→增生 →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
7
5
病理类型
• 1、非浸润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乳头湿疹样癌,此型
属于早期,预后好。
• 2、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小管癌(高分化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等,此类型分化一般较高, 预后尚好。
2
2
什么是乳腺癌?
•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 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 而发生癌变的疾病。
3
3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乳腺良 性疾病 史
家族遗 传史
生殖因
激素水

平高
肥胖、
饮食、
电离辐
射、药
物 4
3
乳腺癌症状
临床表现:
1、肿块,乳房内出现无痛性肿块,80%的病人 为首发症状,质硬且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楚,常位于外上象限。
12
9
乳腺癌术后护理
4、妥善固定引流管
负压引流管注意引流管内有无血块 堵塞,因流感有无扭曲、滑脱,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避 免引流不畅,观察负压引流量, 切口敷料有无出血。每日更换 引流瓶时用止血钳夹住无菌引 流管,防止压力逆差造成引流 液及气体的逆流而影响治疗。
13
9
心理护理
• 1、耐心讲解术后护理知识,
消除患者紧张及不安的情绪。 • 2、解释患者疑问应耐心。 • 3、观察患者应细心。 • 4、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14
乳腺癌术后护理
切口和引流的观察 1、术后用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一)常见乳腺癌1、乳房肿块(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

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3皮肤溃烂:癌肿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1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

○2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

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1、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

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

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病程进展极为迅速,对侧乳房常被侵及,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

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乳腺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对患者健康与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中对乳腺癌的相关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治疗,但在长期对患者的治疗中发现,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依旧伴有较大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中,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

那么在临床中对乳腺癌患者都有哪些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呢?下面我们进行简单的报道。

1什么是乳腺癌呢?顾名思义,所谓的乳腺癌就是发生在乳腺的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疾病主要受到多种基因、不同条件环境、多因素所导致的一种乳腺组织增殖失控的恶性肿瘤,该病在男性与女性均可发生,且女性患者约占总人数中的99%。

由于乳腺癌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因而该病对患者而言并不致命。

研究中发现,因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相关特性,再加上细胞之间链接松散,易出现脱落的等现象。

一旦细胞发生脱落,游离癌细胞可岁血液或淋巴向全身散播,从而导致癌细胞转移,对患者生命造成了危及。

就大体结构上来说,乳腺结构可将其分为表皮、乳腺下腺体、周围显微组织等。

乳腺恶性肿瘤就是乳腺腺体或在收集乳汁的一些乳腺导管出现较多恶性肿瘤。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肿瘤之一,早期多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乳晕改变等,晚期癌细胞可发生远处转移,从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乳腺癌是由于什么因素所导致的呢?2.1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是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作为第一级的家族乳腺癌史患者,患者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正常群体的2倍左右。

2.2 婚育状况当女性到达了一定的年龄后不婚、不育,或者只婚不育或30岁后再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会高于普通女性。

针对未绝经的女性而言,婚育对30岁以下的女性乳腺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3 激素摄入临床研究中指出,乳腺癌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内分泌紊乱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对于女性朋友而言,雌激素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激素,雌激素的缺乏会引起较多不适感,但过量对雌激素的摄入则会加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的护理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的护理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的护理关键词: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护理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我科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35例患者,本组35例患者。

年龄30~58岁,平均44岁。

均采取了手术切除全乳的治疗方法,术后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病情观察:全乳切除手术手术创伤较大,对病人生理扰乱较大,要进行全身麻醉,术后24小时内,应持续给氧,保护病人呼吸平稳,在应用止血药物的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和脉搏的变化,密切观察伤口和引流液的色、质、量,以早期发现出血倾向;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和出入水量及时调整液体输入量,以保持体液平衡,内环境的稳定。

体位和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病人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休息,以利于呼吸和引流,术后早期,病人常因切口疼痛不敢咳嗽和排痰,应通过肌内注射或硬膜外止痛泵,有效镇痛,同时注意保护切口,鼓励病人作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病人排痰,预防肺炎、肺不张。

饮食护理:病人于根治后6小时,无麻醉反应可给予流质饮食,次日进普食,应注意加强营养的补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利病人术后恢复。

伤口的护理:①根治术后绷带或胸带加压包扎,应注意患侧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皮肤颜色、温度、脉搏等)。

若皮肤呈紫绀色,伴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以患侧上肢血运恢复正常为宜;如绷带或胸带松脱滑动应重新加压包扎,减少创腔积液,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以利愈合。

②为了防止根治手术后创腔积液、皮瓣坏死引起的感染,常在腋窝和胸骨缘放置引流管;引流管应予以妥善固定,分别引流,并保持持续负压吸引状态,注意引流的色、质、量。

一般根治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体50~100ml,以后渐减少,至创腔基本无渗液、创面皮肤紧贴时即可拔管;若在拔除引流管后出现皮下积液,应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

③根治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应制动,尤其应避免上臂外展;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免腋窝皮瓣的滑动而影响愈合。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护理作者:刘梅指导老师:李艳[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正以每年 3% ~ 4% 的幅度上升,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1]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作为一种首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积气,上肢淋巴水肿以及切口感染等。

并发症的产生势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极为重要,[2]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3]本文就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作的一篇综述。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原因预防护理措施[前言]乳腺癌患者实施的改良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4],但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应激与创伤。

此状态下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术后易出现出血、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5]。

术后的护理也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有效良好的护理即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成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文]1.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1.1患侧肢体水肿:患侧上肢肿胀可在术后数天或数年后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使淋巴和静脉回流不畅,导致上肢肿胀、手指麻木。

[6]造成患侧上肢水肿的原因主要有:①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

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窝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

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窝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②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妨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③术后锁骨上、下区及腋区的放射治疗引起局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局部纤维化继而引起水肿。

[7]○4血栓性静脉炎导致静脉粘连、阻塞致使回流不畅;○5局部放疗可加重淋巴管闭塞和坏;○6包扎过紧也会影响上肢静脉回流,导致同侧上肢水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