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上海市急诊ICU质控手册(年版)

(word完整版)上海市急诊ICU质控手册(年版)

上海市急诊、ICU质控手册(2011年版)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二O一一年十二月前言自2004年第一版《上海市急诊、ICU质控手册》在全市各医院下发以来,我市急诊科和ICU 的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按照2004年第一版《上海市急诊、ICU质控手册》对急诊科和ICU质量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近几年急诊和ICU质控专家对全市二、三级医院急诊科和ICU的督查结果,全市大部分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急诊科和ICU都已达标.各区县政府、卫生局和医院领导对急诊科和ICU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普遍加大了对急诊和ICU的投入,建立了急诊抢救—留观-ICU连贯性一体化的绿色通道救治体制,使危重病急救患者得到了快速高效安全的救治,大大减少了急诊、ICU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感谢各级相关部门对急诊科和ICU质量建设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感谢全市急诊科和ICU从业人员多年来为加强急诊科和ICU质量建设付出的辛勤劳动.危重病急救患者既是急诊科首先承担的服务对象,也是ICU需要收治的病人,急诊科和ICU 在救治危重病急救患者的专业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急诊抢救—留观-ICU连贯性一体化的体制是加强急诊科和ICU业务建设的有效运行体制.目前本市部分医院的急诊科和ICU在人员编制、工作场地、仪器设备配备和诊疗技术开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医院急诊科还未建立ICU,这些是全市医院急诊科、ICU需要重点加快建设的工作,也是质控中心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急诊科和ICU的质量建设,按照上海国际性大都市建设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水平对急诊、ICU越来越高的需求,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组织全市30多位质控专家对2004年版《上海市急诊、ICU质控手册》进行了修订。

新标准的修订是结合我市急诊科、ICU质量建设和国内外急诊、ICU发展的现状,本着高于原来标准、符合国际性大都市综合发展水平要求、经过几年努力多数单位能够达到新标准的原则完成的,同时广泛征求了本市急诊、ICU从业人员的意见,并在全市多所医院进行了试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上海市超声质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上海市超声质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版)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 [2020-0122]. /zhengce/zhengceku/2020-01/23/content_5471857.htm.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 OL]. [2020-02-04]. /zhengce/zhengceku/2020-02/05/content_5474791.htm.
秦茜淼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沈 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 分院 施仲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王文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徐智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肖沪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薛晓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俞 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赵宝珍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5]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uring health care when novel coronavirus (nCoV) infection is suspected: interim guidance[EB/OL]. [201201-25].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during-health-care-when-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is-suspected-20200125. [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otocol for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2019-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among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health care setting [EB/OL]. [2012-01-25].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detail/protocol-for-assessment-of-potential-riskfactors-for-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infectionamong-health-care-workers-in-a-health-care-setting.

医院超声科探头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超声科探头清洁消毒制度

医院超声科探头清洁消毒制度
1.目的
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

2.依据
《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3.适用范围超声科
4.职责
4.1 操作医师熟练掌握各种清洁消毒方法,正确操作使用程序。

4.2 值夜班医师每天常规清洁消毒探头一次。

5.内容
5.1 腹部(低频)及浅表(高频)探头
5.1.1 一般用于接触皮肤的探头可用一次性保护性手套或专用探头套以防止交叉感染,用后弃入专用污物桶内。

5.1.2 疑似肝炎、性病(外生殖器周围检查)等病人,查后除规范处置探头、保护套(膜)外,尚应在水龙头下(探头面向上,电缆线向下)进行流水冲洗,并用软绒布沾肥皂水擦拭冲净。

5.2 经直肠、阴道内探头
5.2.1 每次使用前必须加套质量可靠的消毒隔离套,用后弃人专用污物桶内。

5.2.2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外套破裂、脱落,应立即用 75%酒精等消毒液拭擦2遍,肥皂水轻擦 3 分钟及流动水冲洗 2分钟,吸干
后再加套使用。

5.3 术中探头:每次使用结束后首先按上述“拭、擦、冲”过程处理,然后吸干水滴,2%戊二醛浸泡20分钟(消毒要求)或10 小时(灭菌要求),方可供下一病人使用。

5.4 探头使用结束后及时清洁消毒加以保护,做到每天至少清洁一次。

5.5 其他:一切超声探头均禁用碘酒、有机汞或氯化高汞、有机溶剂、过氧乙酸、酸性液、碱性液等清洗;不准用加温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

除极少数探头可以用 75%酒精浸泡消毒外,其他各种探头可按厂家规定说明书消毒。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2023版)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2023版)

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超声科质量控制检查记录1.日期及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2.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3.被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器材和设备1.超声仪器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2.超声探头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3.超声介质和消毒剂: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仪器校准1.校准日期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2.校准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三、质量控制标准1.采用的质量控制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2.质控标准的制定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四、质量控制检查项目1.操作规范1.1 操作手册内容包括超声仪器的使用方法、清洁消毒方法、影像采集方法等。

检查仪器使用人员是否熟悉并按操作手册执行操作。

1.2 操作规程检查仪器使用人员是否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1.3 操作培训检查仪器使用人员是否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或资格证明。

2.影像质量2.1 影像分辨率检查超声仪器的影像分辨率是否满足质控标准要求。

2.2 背景噪声检查超声仪器的背景噪声水平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2.3 形态学表现检查超声仪器的影像形态学表现是否清晰准确。

3.标定和测量准确性3.1 距离测量准确性检查超声仪器的距离测量准确性是否满足质控标准要求。

3.2 面积测量准确性检查超声仪器的面积测量准确性是否满足质控标准要求。

3.3 速度测量准确性检查超声仪器的速度测量准确性是否满足质控标准要求。

4.帮助功能和图像记录4.1 超声图像存储功能检查超声仪器的图像存储功能是否正常。

4.2 图像记录和标示检查超声仪器的图像记录和标示是否规范准确。

五、检查结论及措施1.检查结论根据以上质量控制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评价(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2.整改措施根据不合格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确定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一级医院超声督查内容和要求(修订稿)

一级医院超声督查内容和要求(修订稿)

超声专业质控督查内容和要求评分表(社区卫生中心)
督查依据:1.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医学影象学诊疗常规》3.质控中心下发试行的《保证超声诊断设备性能合格的基本要求(试行)》、《超声诊断科室资料管理及随访工作规范化要求(试行)》、《超声检查脏器常规切面(试行)》、《超声检查规范化申请单及报告单(试行)》、《质控手册》
*注:1. 超声各检查室门口及诊断仪前方醒目处必须设置标示:“无医学上特殊需要者,一律不作胎儿性别鉴定(检查)”。

无此标示者,质控检查评分一律为“零”分!!
2. 事先通知检查但科主任不出席,且无提供有关资料的负责人员者,一律扣5分。

超声质控操作细则

超声质控操作细则

超声质控操作细则为规范实施超声质控,参照国标《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检定规程》JJG 639-1998,结合我单位检测设备,制定《超声质控操作细则》。

1检查、检验、记录1.1清洁消毒每日使用湿软巾和消毒剂进行超声、超声探头和电缆进行清洁和消毒。

1.2 外观检查1.2.1附件齐全,且无影响其电气性能的机械损伤。

1.2.2仪器标识清晰完整。

1.2.3非一次性使用的超声探头应表面光洁,不得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毛刺和过多的腐蚀斑点。

1.2.4其他辅助用品整洁完备并且在有效期内,如超声耦合剂等。

1.3开机检查1.3.1开关正常,各种功能功能按键(旋钮)预置能量控制器和指示,均满足技术要求,可正常工作。

1.3.2若使用充电电池供电,保证电池电量为75%或以上。

1.3.3时间日期正确。

1.4记录、流程和资质1.4.1使用除颤器时,需要进行使用登记记录,信息至少包括:装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日期、使用人员;1.4.2需要有超声使用操作规程和除颤器故障应急预案。

2保养、维护、记录2.1至少每月一次进行开机检测、操作检查、放电操作检查及电池保养。

2.2每24个月更换一次电池。

2.3按照设备服务手册,完成该型号特定的预防性维护。

2.4定期更换破损老化的配件。

2.5每半年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测,并填写电气安全检测表。

2.6由具有超声的质量与安全控制相关技术资质的人员完成上述工作,并填写维护保养记录。

3性能检测、校准、记录二、输出声强的检定:1将被检仪器预热30min。

2将毫瓦功率计放在工作台上调水干,然后用漏从消声水槽主盖孔缓慢注入除气蒸馏水至水位线处。

3能下声窗保护盖,对透声膜和探头进行洁洁然理后涂耦会剂,使两者紧密结合后,用夹持器将探头固定,并使其在声窗中央位置。

4打开超声功率计预热5分钟。

调节好“平衡调节”,使“平指指示”仪表指针返回零位,使数字是零。

5板检仪器输出黑用最调节“平衡调节”,使“平指指示”仪表指针返回零位,此时数字即为输出声强,并做好记录。

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食道内探头:在每次使用结束后首先按上述“拭、擦、冲”过程处理。然后 吸干水滴,2%戊二醛浸泡 20 分钟(消毒要求)或 10 小时(灭菌要求)。方可供 下一病员使用。
血管内导管式探头、尿道内探头:严格按说明书要求。 术中探头、腹腔镜内探头:与食道内探头消毒要求相同。 *注:一切超声探头,均禁用碘酒、有机汞或氯化高汞、有机溶剂、过氧乙酸、 酸性液、碱性液等清洗。不准用加温煮沸或高压蒸气消毒。除极少数特殊探头可 用 75%酒精浸泡消毒外,其他各种探头可按厂家说明书规定消毒。(如:使用甲 醛气体或其他气体熏蒸等) (二)耦合剂 选用无刺激性、不致敏、无毒、不致癌、不影响皮肤色素、不腐蚀探头面材 及保护层、不溶解塑料外壳及胶合剂、不发生色素渗入探头内部的耦合剂。耦合 剂应为中性(PH=7.0±0.5),不含金属离子或有机溶剂,加热至 180℃不变质, 不霉变及不生长细菌。 在介入性超声操作过程中,耦合剂可事先置入手术器械包高压蒸气消毒。亦 可用消毒生理盐水(缺点是易干、易流失)或无菌甘油临时替代。 (三)床单 已知为 1、2 类传染性疾病者,应加铺消毒床单或一次性纸床单,防止交叉 感染。对极度衰弱、大小便失控病员、肠造瘘、膀胱造瘘、尿失禁、脓液外漏或 引流液渗漏、阴道流血、婴幼儿检查时,应铺橡皮(或塑料)床单。 (四)室内消毒 1.一般超声检查室: (1)紫外线消毒 可在中午或下班后进行,每天 1 次。【注:最佳杀菌效果为: λ=2540μm,(1.5w/m3)×1hr(最大有效距离:3m)。每半年检测一次消毒器 具的性能。】 (2)擦拭与打扫:每天下班前进行。 (3)污染物、污染地面消毒:发现污染物应即予清除。可用 0.5%洗必泰或 0.5%新洁而灭擦洗污染面。禁止使用乳酸、甲醛及过氧乙酸等腐蚀仪器的化学 品。 (4)空气消毒:建议使用“空气净化机”。 2.介入性超声室: (1)、(2)、(3)、(4)同上 (5)每周彻底清洁消毒 1 次。可使用 2-3%苯酚、0.5%洗必泰或 0.5%新洁 而灭等。 八、隐私及介入性超声术前告知制度

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前言我国超声诊断经历了48年,而实时声像图(B超)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在1980年以后:彩色血流成像(彩色多普勒-彩超)开始于1983年。

超声医学在医学成像中是一个后起的专业,现已发展成超声诊断与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

近10余年由于仪器工程迅速发展,临床应用研究不断开拓与深入,超声不仅已成为实时连续观察(包括实时三维)脏器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工具,且推出了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

2000年本市成立了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质控中心成立后除开展了超声专业质控督查和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外,还陆续组织下发了《保证超声诊断设备性能合格的基本要求(试行)》、《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试行)、《超声科室资料管理及随访工作规范化要求(试行)》、《超声检查规范化申请单及报告单》等试行的专项质控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组织有关专业专家,在总结前几年质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质控手册》系统地阐述了超声专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超声诊疗的环节质量控制、设备调节、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

《质控手册》是本市医院超声专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本市超声专业的质控标准。

《质控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多次广泛听取本市各级医院专业人员的意见,得到了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全体专家委员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二○○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医院质控组织管理 2 第三章规章制度 2一、读图制度 2二、复核、报告签发制度 3三、科室学习制度 4四、病例随访制度 5五、影像资料管理制度 5六、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6七、消毒 6八、病人隐私保护及介入性超声术前告知制度10九、留观记抢救11十、事故登记制度13 十一、人员考核制度13 十二、质量控制专人负责与自查制度14 第四章岗位职责15一、行政管理组15二、医师、技师与护士职责17 第五章超声检查、治疗前准备及仪器调节22一、超声检查前准备22二、介入性超声术前准备28三、超声治疗前准备34四、超声仪器调节35 第六章规范化报告,记录与信息储存42一、规范化报告42二、记录与信息储存45 第七章专业质控要点52一、学习52二、上岗证件52三、规范化操作手法及各脏器标准切面53四、超声诊断仪的性能、保养及上报制度53五、资料管理及随访55 附录一相关法律法规56 附录二超声专业覆盖范围、合理科室组成及人员配备59 附录三超声检查室与介入超声室基本设置要求63 附录四超声检查报告单71 附录五随访72 附录六超声随访表75 附录七超声诊断设备性能情况上报表76 附录八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超声诊断设备性能临床评估77 附录九介入性超声手术志愿书83 附录十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后注意事项84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第一章总则超声诊断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我国超声诊断经历了48年,而实时声像图(B超)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在1980年以后:彩色血流成像(彩色多普勒-彩超)开始于1983年。

超声医学在医学成像中是一个后起的专业,现已发展成超声诊断与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

近10余年由于仪器工程迅速发展,临床应用研究不断开拓与深入,超声不仅已成为实时连续观察(包括实时三维)脏器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工具,且推出了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

2000年本市成立了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质控中心成立后除开展了超声专业质控督查和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外,还陆续组织下发了《保证超声诊断设备性能合格的基本要求(试行)》、《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试行)、《超声科室资料管理及随访工作规范化要求(试行)》、《超声检查规范化申请单及报告单》等试行的专项质控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医院超声专业的质量,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组织有关专业专家,在总结前几年质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

《质控手册》系统地阐述了超声专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超声诊疗的环节质量控制、设备调节、规范化报告等质控工作的主要内容。

《质控手册》是本市医院超声专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也是本市超声专业的质控标准。

《质控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多次广泛听取本市各级医院专业人员的意见,得到了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全体专家委员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二○○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医院质控组织管理 2 第三章规章制度 2一、读图制度 2二、复核、报告签发制度 3三、科室学习制度 4四、病例随访制度 5五、影像资料管理制度 5六、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6七、消毒 6八、病人隐私保护及介入性超声术前告知制度10九、留观记抢救11十、事故登记制度13 十一、人员考核制度13 十二、质量控制专人负责与自查制度14 第四章岗位职责15一、行政管理组15二、医师、技师与护士职责17 第五章超声检查、治疗前准备及仪器调节22一、超声检查前准备22二、介入性超声术前准备28三、超声治疗前准备34四、超声仪器调节35 第六章规范化报告,记录与信息储存42一、规范化报告42二、记录与信息储存45 第七章专业质控要点52一、学习52二、上岗证件52三、规范化操作手法及各脏器标准切面53四、超声诊断仪的性能、保养及上报制度53五、资料管理及随访55 附录一相关法律法规56 附录二超声专业覆盖范围、合理科室组成及人员配备59 附录三超声检查室与介入超声室基本设置要求63 附录四超声检查报告单71 附录五随访72 附录六超声随访表75 附录七超声诊断设备性能情况上报表76 附录八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超声诊断设备性能临床评估77 附录九介入性超声手术志愿书83 附录十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后注意事项84上海市超声质控手册第一章总则超声诊断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速。

人员的专业素质,设备的水平,规范的操作与科学的管理是保证超声诊断总体质量与保证学科发展的必要手段。

为此,制订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总则如下:一、本市使用超声诊断设备的单位必须经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未经批准成立的医疗机构不得进行超声诊断业务。

二、从业人员需经国家级或市一级超声诊断学习班正式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并具在上级医院或三级医院超声科连续进修6个月以上的进修证明;操作彩超或其他高档超声设备人员尚需经卫生部或中华医学会正式培训班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并取得相关专用设备的上岗证者。

三、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超声诊断报告必须由具有本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师签发。

第二章医院质控组织管理在医院业务院长(及医院质控办公室)、科主任领导下认真进行医院和科室的超声质控工作。

建立切实符合市质控要求的规章制度、结合临床实际的操作常规和岗位考核职责,制订符合科学与保证质量的“人-机”比例及合理的日检查项次。

科室应设立专/兼职质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登记,并与奖、惩挂钩,按质控中心的具体要求作自查与接受督查,不断提高质控水平与诊断质量。

第三章规章制度一、读图制度1.三级及二级甲等医院超声科每天应对疑难病例与特殊病例进行集体读图,全科或分组进行。

2.由当班责任医师或部门组长选择疑难病例及具教学意义病例,作当天读图内容。

3.由当班医师重点介绍病史、体检、其他临床检验资料与对超声的检查要求;介绍、分析声像图特征(可提供存储的静止或动态声像图);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意见。

4.参加读图者应根据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结合声像图特征发表自己的分析或对诊断的看法。

促进相互交流,提高诊断质量。

5.由当天的“复核医师”总结读图及讨论结果,转由打印(书写)报告医师书写报告。

6.对二级乙等及以下医院,亦至少每周举行读图或讨论1次,以提高分析水平。

二、复核、报告签发制度目前对疑难病例及特殊病例进行复核,2008年普及配置超声工作站后逐步推行全部病例的复核。

1.复核医师应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者担任,核对申请单中要求、诊断过程中的问题及正式报告单的审核。

2.复核医师应对报告单的上项(包括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超声号……等)、中项(声像图描述)、下项(检查日期、检查医师、书写报告医师……等)一一核对,不留缺项。

3.复核医师应对申请单上圈项及要求与报告单上已检脏器及内容逐项核对。

发现申请单上内容或要求与超声诊断范围不符时,应与开单医师联系商榷;发现报告单受检内容与申请单不符或漏检时,应通知病员复查。

4.复核医师应在审核报告中修正不规范或错误术语或描述用词;统一描述内容与诊断间的一致性。

发现问题后应提出对病员行复查或提议进行有关检验或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

5.复核医师在申请单要求以外的阳性发现,亦需在报告单上写出。

6.复核医师应在报告单上签名。

三、科室学习制度1.由教学、科研干事负责安排。

2.每周或隔周应举行定期业务学习;每季度应有一次有关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的学习或温习,每年应对主治医生及以下医务人员进行一次相关政策法规的命题考试。

3.订立学习制度;并设有学习记录本,详细记录学习、考核情况。

4.组织其他不定期学习(同样应作好学习记录),包括:专题讲座、读书心得、国内外学术会议介绍、课题计划及进度汇报、论文发表前交流、证实病例(确诊及误诊)读片会等。

四、病例随访制度1.由医务干事负责安排。

2.订立随访制度,由专人或分组(定人)负责进行。

3.采用超声质控中心的随访表及随访要求。

4.随访对象包括经手术或病理检验的病员;及虽未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但经其他影像学确诊或其他检验确诊的病员。

5.每月统计随访结果,总结定位诊断及物理性质诊断的正确率。

6.对随访中发现超声诊断过程中有价值或典型病例,应及时提交科室作业务学习内容。

五、影像资料管理制度1.由医务干事与教学、科研干事共同管理全科室影像资料。

2.制订影像资料管理制度及外借登记制度。

本院外借资料须由上述干事中的1名签字同意;院外外借者必须经科室有关负责人签字同意。

签字人必须定期催还。

3.专人负责影像资料管理。

进行分类、保管、外借及催还存档。

六、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订立科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仪器技术档案(说明书、故障及维修等)。

2.专人总负责与使用者分管负责结合;建立帐册。

3.每台设备订出操作规程,严格按启、闭步骤进行。

4.新来或进修人员在未掌握使用方法前,不得独立操作仪器;彩超仪或其他贵重仪器更应注意保护使用。

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关机,报告负责人。

5.超声诊断设备应特别注意:通风、降温、防漏电、防尘、防潮、防震与防止探头跌落。

七、消毒(一)探头常规探头:一般用于接触皮肤的探头必要时可用一次性保护性手套或专用探头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疑肝炎、性病(外生殖器周围检查)等疾病,查后除规范处置探头外保护套(膜)外,尚应在水龙头下(探头面向上,电缆接线在下,避免进水)以软绒布沾肥皂水拭冲多次。

直肠内探头、阴道内探头:每日在使用结束后清洁保存。

每次使用前必须加套质量可靠的消毒隔离套,用后丢入专用污物桶中。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外套破裂、脱落,应即用75%酒精等消毒液拭擦2遍,肥皂水轻擦3分钟及流水冲洗2分钟,吸干后,再加套使用。

直肠、阴道等腔内探头所用耦合剂需经灭菌处理。

食道内探头:在每次使用结束后首先按上述“拭、擦、冲”过程处理。

然后吸干水滴,2%戊二醛浸泡20分钟(消毒要求)或10小时(灭菌要求)。

方可供下一病员使用。

血管内导管式探头、尿道内探头:严格按说明书要求。

术中探头、腹腔镜内探头:与食道内探头消毒要求相同。

*注:一切超声探头,均禁用碘酒、有机汞或氯化高汞、有机溶剂、过氧乙酸、酸性液、碱性液等清洗。

不准用加温煮沸或高压蒸气消毒。

除极少数特殊探头可用75%酒精浸泡消毒外,其他各种探头可按厂家说明书规定消毒。

(如:使用甲醛气体或其他气体熏蒸等)(二)耦合剂选用无刺激性、不致敏、无毒、不致癌、不影响皮肤色素、不腐蚀探头面材及保护层、不溶解塑料外壳及胶合剂、不发生色素渗入探头内部的耦合剂。

耦合剂应为中性(PH=7.0±0.5),不含金属离子或有机溶剂,加热至180℃不变质,不霉变及不生长细菌。

在介入性超声操作过程中,耦合剂可事先置入手术器械包高压蒸气消毒。

亦可用消毒生理盐水(缺点是易干、易流失)或无菌甘油临时替代。

(三)床单已知为1、2类传染性疾病者,应加铺消毒床单或一次性纸床单,防止交叉感染。

对极度衰弱、大小便失控病员、肠造瘘、膀胱造瘘、尿失禁、脓液外漏或引流液渗漏、阴道流血、婴幼儿检查时,应铺橡皮(或塑料)床单。

(四)室内消毒1.一般超声检查室:(1)紫外线消毒可在中午或下班后进行,每天1次。

【注:最佳杀菌效果为:λ=2540μm,(1.5w/m3)×1hr(最大有效距离:3m)。

每半年检测一次消毒器具的性能。

】(2)擦拭与打扫:每天下班前进行。

(3)污染物、污染地面消毒:发现污染物应即予清除。

可用0.5%洗必泰或0.5%新洁而灭擦洗污染面。

禁止使用乳酸、甲醛及过氧乙酸等腐蚀仪器的化学品。

(4)空气消毒:建议使用“空气净化机”。

2.介入性超声室:(1)、(2)、(3)、(4)同上(5)每周彻底清洁消毒1次。

可使用2-3%苯酚、0.5%洗必泰或0.5%新洁而灭等。

八、隐私及介入性超声术前告知制度1.超声科全体成员均需尊重病员的隐私权。

2.超声检查室原则上应一室一检查床,检查床应有垂直帘、布遮蔽外界视线,并与非工作区相隔;特殊检查(如:经阴道、直肠等超声)必须一室一检查床。

未达到上述标准要求的医院,应在1年内达标(有关超声检查室条件要求,可参阅附录三)。

3.凡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者,必须有2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场,其中1位必须为女性;作女性乳房检查者或作经直肠检查者,必须有2名工作人员在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