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期刊编排格式规范
科技期刊表格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科技期刊表格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及存在的问题表格也可简称为表,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清晰、准确的特点,逻辑性和对比性又很强,因而表格在科技书刊和其他文献中被广泛采用。
表格和插图如同文字的两个翅膀,在科技书刊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丰富的内涵用文字(自然语言) 是难以表达清楚的。
如果表格形式选用合适、设计编排得当,不但能使要表达的内容简洁明了,而且能使文章篇幅紧凑,版面新颖、美观。
但是由于不少作者对表格的选用、设计要求与规范不太熟悉,来稿中在表格使用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果编辑同仁不重视表格的加工,不仅影响期刊的编排质量,有时甚至会使读者对表格所表述的内容产生歧义,从而直接影响期刊的声誉,影响我国的科技期刊和科技成果走向世界。
1 表格的精选一篇文章中不是表格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其必要性进行精选。
如果用一两句话即可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格;如果采用多组数据表说明同一现象,造成了表格本身的重复,应该选择一组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表格,而将重复的表格删除;如果方案叙述与图、表相重复,也应该只保留三者中最合适的一种表述方式,这样才能使文章简洁、精练。
2 表格的设计要求表格的设计应该科学、明确、简洁、具有自明性、重点突出、表达规范。
3 表格形式的选取目前推荐使用三线表(是卡线表经简化和改造而成的),通常一个表只有3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三线表”由此而得名。
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排版时俗称“反线”),栏目线为细线(排版时俗称“正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4 三线表的规范格式4.1 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
一篇论文中如只有1个表格,则表序编为“表1”。
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应简短精练。
要避免使用词语做表题,如“数据表”“试验结果”“正交试验结果”等,这样的表题缺乏专指性,不便理解。
4.2 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栏目是该栏的名称,反映了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
《林业科学研究》稿件写作格式说明

《林业科学研究》稿件写作格式说明1 字数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
2 写作顺序2. 1 文题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
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 2 作者署名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署名的右上角用“*”标注,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2. 3 作者单位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2. 4 基金项目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 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 ( 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 ) 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 Email:×××.2. 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应做到言简意赅。
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研究目的 ; ②实验时间和地点 ( 仅指实验性研究 ); ③研究方法 ; ④研究结果 ( 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 ); ⑤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2. 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可由编辑部代写。
2. 8 英文部分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
写作格式请参见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2. 9 引言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引言”二字 , 直接写内容。
内容包括 : ①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 ; ②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 ; ③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

林业科学杂志格式要求1.引言1.1 概述林业科学杂志一直致力于推动林业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传播。
本期文章旨在探讨林业科学的最新进展和研究领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本文将首先概述林业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接着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林业科学是研究森林资源管理、林木育种、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的学科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科学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林业科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本文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林业科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着对本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概述。
通过明确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框架,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本文的逻辑线索和阅读重点。
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地总结林业科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进行展示。
通过对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归纳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当前林业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林业科学的最新动态,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所启发。
综上所述,本文的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林业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并阐述了本文的目的。
通过全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林业科学的研究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中不同部分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它对于读者理解和阅读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整个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按照如下的文章结构来呈现内容:1. 引言:通过对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的介绍来引入整篇文章。
2. 正文:按照要点1和要点2的顺序来进行叙述和解释。
3. 结论:总结正文部分的内容,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将分别阐述每个部分的内容。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和排列方式。
期刊编排格式(终)

卷、期
期刊按卷装订时卷首应有刊名页。 刊名页须有下列项目:
刊名,包括可能有的副刊名、并列刊名和刊名 的汉语拼音; 出版年和卷号; 主办者; 出版者和出版地(必要时);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卷、期
构成期刊一卷的各期,应该按顺序连续编码。 每卷的首期编码为第1期。在一卷的最后1期, 应在适当位置,如封面,或目次页版头,或版 权标识块等,注明“卷终”字样。
版权标志
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出版发行的期刊,其 版权标志应采用相应的文字。
总目次和索引
期刊可按需要在每卷(年)卷(年)终编印总目次, 供全卷(或全年)合订成册时装订在卷首。 期刊可按需要在每卷(年)卷(年)终编印索引。
期刊的总目次和索引另编页码,不与正文部分混同 连续编页码,并应从单页起排。
刊名
刊名应当简洁确切,能够准确界定该期刊所 涉及的知识和活动领域,并便于引用。 刊名应易于识别,无歧义。 广告、插图等不得对刊名构成干扰。 封面中其他信息的字号应不大于刊名字号。
刊名
副刊名:
刊名如未能确切反映该期刊的特定主题,应当用副刊名。 副刊名应紧随刊名,其格式应有明显区别。
如果期刊的期次序码因故中断,应在下一期的 显著位置标明中断期次和时间。 在几期合并出刊时,如第7、8期合并出版,应 编成7-8期。
卷、期
为期刊每卷或多卷编辑索引时,应在附有 索引的该期封一或目次页上标明。 期刊开本及其幅面尺寸的规定。同一种期 刊各期的开本尺寸应该相同,如要改变, 应从新一卷(年)的第1期开始。
文章编排
摘要的编排。 译文应注明译者姓名、翻译方式(如全译、 摘译、编译等)、原著者姓名、原文出处。 如译文是转译自另一种译文,还应注明中 间译文出处。 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定。
最新 期刊编排格式新规则的解析-精品

期刊编排格式新规则的解析新的国家标准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代替GB/T3179—1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已于2010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新的GB/T3179—2009对GB/T—1992作了较大修改,并有了许多新的规定。
科技期刊应及时了解期刊编排格式的新规则,使期刊编排更规范化。
一、GB/T3179—2009与GB/T—1992的主要差异GB/T3179—2009标准名称由原《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改为现在的《期刊编排格式》。
扩大了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期刊的编排。
GB/T3179—2009采用了IS08:1997《文献工作期刊编排格式》的相关规定:“编排”、“编页码”、“眉题”、“文章编排格式”、“卷”、“索引”的编排规定,使我国期刊编排格式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同时,结合我国期刊实际增加了“加注刊名汉语拼音”的规定;补充了“版权标志”的有关规定;对增刊的序号作了相应的修改。
GB/T3179—2009比GB/T—1992标准在结构上增加了“目次”、“前言”两部分;内容上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期刊ISSN、CN号、条码等内容的规定,删除和简化了有关摘要、图表、的内容。
GB/T3179—2009在规范的表述、规则的内容上有许多新的变化和规定,有些标准内容放宽,更加灵活、实用,便于操作,有利于各期刊编辑风格和特色的体现。
二、期刊编排格式期刊编排格式主要修改的内容和增加的新规定如下。
(一)范围GB/T3179—1992为“主要内容与适应范围”,GB/T3179—2009改为“范围”,新标准规定了期刊的编排格式;适用于各种期刊的编排。
修改了GB/T3179—1992的标准适用于以刊登学术论文(九)文章编排GB/T3179—2009将GB/T3179—1992正文部分采用IS08:1997关于“眉题”和“文章编排格式”合并修改为“文章编排”。
修订和增加的内容规定:1)原“每篇论文编写格式”应按GB7713的规定修改为“期刊正文部分各篇文章的编排格式,力求统一。
期刊论文排版格式参考

期刊论文排版格式参考一、标题(不超过20个字):三号黑体居中,可以分成1或2行;段后空一行二、作者姓名(两人以上,以逗号分隔):4号仿宋体居中,段后空0.5行三、作者单位、邮编:小4号宋体居中,段后空一行四、摘要、关键词:“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要小四号宋体,段后空一行;“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要小四号宋体,段后空一行,关键词数量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小四号黑体)六、正文(小四号宋体。
行距20磅,字符间距为标准)1(顶格)一级标题,4号黑体,段前段后1行1.1(顶格)二级标题,5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顶格)三级标题,5号楷体,段前段后0.5行七、图(图题配英文翻译,距正文段后0.5行)(图题位于图下方;中文用6号宋体,加粗,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加粗;英文采用段后0.5行)九、表(表题配英文翻译,距正文段前0.5行。
表中量与单位之间用“/”分隔)(三线表)(表题位于表上方;中文用6号宋体,加粗,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加粗;中文采用段前0.5行)十、参考文献(配英文翻译)(标题:小5号黑体,内容:6号宋体)参考文献格式:l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l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l研究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l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l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l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l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l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l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l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载体标志].电子文献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l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林业科学论文格式

《林业科学研究》稿件写作格式说明1 字数学术论文、综合述评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6 个版面 , 研究简报、论坛等稿件一般不超过 4 个版面。
2 写作顺序2. 1 文题由尽可能简练的几个表达文章核心内容的关键词组成 , 以不超过 20 字为宜。
本刊一般采用系列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 , 每篇文章独立成文。
2. 2 作者署名作者人数不宜过多。
第一作者应是稿件的执笔人和修改人 , 如有例外 , 请将责任作者在署名的右上角用“*”标注,并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2. 3 作者单位单位全称应写到院、系、研究所、研究中心一级。
2. 4 基金项目请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该研究的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2. 5 作者简介和通讯地址写在篇首页地脚处资助项目的下方 , 只写第一作者 ( 必要时可增加责任作者 ) 的简介和详细地址。
例如: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 Email:×××.2. 6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为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服务的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应做到言简意赅。
本刊要求论文摘要应包括 : ①研究目的 ; ②实验时间和地点 ( 仅指实验性研究 ); ③研究方法 ; ④研究结果 ( 一般不要列出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 ); ⑤结论与讨论等部分。
关键词为代表文章核心内容的名词 3 ~ 8 个。
2. 7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可由编辑部代写。
2. 8 英文部分内容应与中文部分完全对应。
写作格式请参见英文部分写作要求。
2. 9 引言它是本刊是否接受投稿的主要依据之一。
引言不标序号 , 也不需写出“引言”二字 , 直接写内容。
内容包括 : ①研究对象的科学价值 ; ②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存在问题和难点 , 并顺序给出参考文献的序号 ; ③作者自己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前言1 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与规则3 刊名4 封面5 版权标志6 卷、期7 目次页8 总目次(索引)9 页码和页眉10文章编排附录A 作者单位名称英译规则附录B 国外主要林业科技期刊刊名缩写规则附录C 林业科技期刊中常用量的符号及单位林业科技期刊编排规范(起草组讨论稿)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期刊编排格式》制订。
本标准对中文林业科技期刊的编排格式提出基本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林学会林业科技期刊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了加强我国林业科技期刊的管理,推进期刊编排格式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林业科技期刊的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特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林业专业特点,制定本规范。
1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我国林业科技期刊的编排格式,主要适用于林业中文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指导类期刊、外文版期刊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与规则GB/T ××××—××××期刊编排格式(代替GB/T 3179—1992)GB/T 3179—1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期刊目次表(代替GB/T 13417—1992)GB/T 6447—1986 文摘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 1 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ISO 4:1984文献工作——期刊刊名缩写的国际规则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3 刊名3.1 期刊的刊名包括刊名、并列刊名和副刊名。
3.2刊名应当简明确切,便于引用;应明确反映本期刊所涉及的特定学术和知识领域。
刊名若不能确切反映该期刊的特定主题,应当用一副刊名补充表达。
副刊名的格式应与刊名有明显区别。
3.3 期刊可有与刊名同义的其他文种的并列刊名。
刊名应按GB/T3259的要求,加注刊名的汉语拼音,并印在期刊的适当位置,例如封一、目次页版头或版权标志块内。
3.4 刊名应置于封一、目次页和版权标志页上的显著位置,封一中的其他信息字号不应大于刊名字号,信息内容不应对刊名构成干扰。
3.5 刊名不应随意变更。
如确有需要,刊名变更应从新的1卷(年)开始。
变更后原刊名应在显著位置出现至少1年。
4 封面期刊的封面分为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
4.1期刊的封一应标明以下项目:a)刊名;b) 出版年、月、卷号、期号;c) 主办者(刊名已表明主办单位者除外);d) 出版者;e)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按GB/T 9999的规定);f)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部分)条码(按GB/T 16827的规定,优先位置为封一的左下角,也可为封四的右下角)。
4.2 封一上标志项目中的数字应按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
4.3 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 mm时,应按照GB/T 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
5 版权标志5.1 版权标志内容应包括:a) 刊名;b) 刊期;c) 创刊年份;d) 卷号(或年份)和期号;e) 出版日期;f) 主管者;g) 主办者;h) 承办者或协办者(必要时);i) 总编辑(主编)姓名;j) 编辑者及其地址;k) 出版者及其地址(必要时);l) 印刷者;m) 发行者;n)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o) 增刊批准号(必要时);p)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和商标注册号(必要时);q) 定价。
5.2 期刊每期在封四下方或其他固定位置登载版权标志。
6 卷、期6.1 期刊一般依次分卷出版。
通常为1年1卷,卷的序号从1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6.2 构成一卷的各期应按顺序连续编码。
每卷的首期编码为第1期。
每卷的最后1期,应在适当位置,如封一,或目次页版头,或版权标志块等处,注明“卷终”字样。
6.3 期刊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应执行GB/T 788的规定。
同一期刊各期的开本尺寸应该相同,如要变更,应从新一卷(年)的第1期开始。
7 目次页7.1 期刊每期应编有目次页。
目次页的版头应标明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月。
目次表的表题为“目次”,在“目次”字样下方编辑目次表。
目次页不应编入期刊正文的连续页码。
7.2 目次表的编排应按照GB/T 13417的规定,列出本期的下列内容:a)文章的完整题名和如果有的副题名;b)全部著者姓名(如著者超过3人,也可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c)各篇文章的起始页码或起止页码。
7.3 根据需要,目次表的内容可用1种以上的语言。
8 总目次(索引)期刊可按需要在每卷(年)的卷(年)终编印总目次(索引)。
总目次(索引)不与正文部分混同连续编页码。
9 页码和页眉9.1 每卷或每期期刊主体的页码,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标注于每页的固定位置,一般为切口侧;每期的首页和翻开的右页都应为单数页码。
9.2 每篇文章应避免分散跳页排印。
如确有必要,应在中断处注明“下转第×页”,在接续部分之前注明“上接第×页”。
每篇文章只宜转页 1 次,且不应逆转,也不应由转页而导致接页上的文章产生再转页。
9.3每篇文章首页的页眉应标明中文刊名和并列刊名(并列刊名过长者可按规定缩写),卷次、期号,出版年、月,其页次可用暗码。
9.4非篇首页的页眉一般为:双页标明页码、中文刊名、出版年份或卷次;单页标明期次、作者(多于1人,在第1作者后加“等”)、题名(副题名可略去)和页码。
10 文章编排10.1 题名10.1.1 题名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10.1.2 一般不设副题名。
确有需要时,可用破折号或冒号将副题名与主题名分开。
10.1.3 题名用词应有助于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符号、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10.1.4 题名转行时应保持词语的完整性,虚词尽可能留在行末。
10.1.5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10.1.6 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以短语为主要形式。
10.1.7 题名中的物种名称要规范、具体,要与研究对象或试验材料一致;中文题名中只需使用中文名称,英文题名中可以使用拉丁学名或英文名称。
10.2 作者署名和作者单位10.2.1 文章都应有作者署名。
10.2.2 署名作者应列出所在单位的全称、单位所在地(市、县)名称及邮政编码。
10.2.3 作者署名和所在单位译成英文时,中国人名和地名分别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人名姓前名后,姓与名分写,复姓、双名连写;地名中的专名与通名分写;各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
10.2.4 单位的中文名称遵循级别由高到低的原则,英文名称遵循级别由低到高的原则。
10.2.5 单位的英文名称应采用该单位的正式译法;尽量不采用缩写形式。
10.2.6作者单位名称英译规则参见附录A。
10.3 摘要、关键词10.3.1 论著类文章都应有摘要。
摘要的编写应执行GB/T 6447—1986的规定。
10.3.2 研究类文章推荐使用报道性文摘或报道/指示性文摘,综述类文章推荐使用指示性文摘。
10.3.3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应有英文摘要,其内容一般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宜0.3.4关键词是从文章的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一般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
10.3.5关键词尽量选用业内公知公用的名词术语。
10.3.6 如有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为物种名时,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宜应为拉丁学名。
10.4 分类号10.4.1 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每篇文章编制分类号。
10.4.2 一篇涉及多学科的文章,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1位。
10.5 文章主体部分10.5.1 文章主体部分的格式、结构应根据文章的内容、性质,参照GB/T 7713—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定编排。
10.5.2文章主体文字的字号不宜小于5号字。
10.5.3 层次标题10.5.3.1 层次标题要求简明表述本章、条中的特定内容。
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采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或词组来表达。
10.5.3.2 各层次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标题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分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
各级标题后不加标点。
10.5.3.3 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级。
10.5.3.4层次标题在版式上应体现出层次分明、美观醒目,通常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区分不同层次的标题,区分标题与正文。
10.5.3.5各层次标题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10.6 注释10.6.1收槁日期可排在篇首页的地脚,也可排在文末;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10.6.2 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一般标注于篇首页的地脚。
10.6.3 作者简介可置于篇首页地脚。
10.6.4 致谢可以排在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不标序号,其格式应与正文有明显区别;也可将致谢排在篇首页地脚。
10.7参考文献10.7.1参考文献的著录和标注应执行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
每条文献的著录项目应齐全。
10.7.2文后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著录数字时,须保持文献原有的形式,但卷期号、页码、出版年、版次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外文书的版次用序数词的缩写形式表示;第1版不著录。
10.7.3 参考文献表中,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 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 位时,可只列前3 位,后面加“,等”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分开;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10.7.4外文期刊刊名的缩写可参照ISO4《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规则》的规定,并省略缩写点“·”。
国外主要林业科技期刊刊名缩写规则参见附录B。
10.8 量和单位10.8.1 应严格执行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以及GB 3102.1 ~3102.13 —1993中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