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占位问题的博弈分析

上课占位问题的博弈分析
上课占位问题的博弈分析

上课占位问题的博弈分析,匹配市场分析以

及占座问题解决方案

一.现象概述

上课占位已成为了北京大学或是全国各类大学中一个愈演愈烈的现象,走进教室,桌子上被贴满了形形色色的类似于“晚6:40——8:30谢谢”的纸条,因此即使自己早早地去了教室,也常常不得不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有时只有教室前列,有时发展到教室的70%之多,主要原因,大致是因为教室座位(或者学生心中的好位子)是稀缺资源,而且北大对自由旁听的鼓励又进一步加重了座位的稀缺,因而大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它。占座现象便是由此产生的一个为自己获取稀缺资源的手段。

通过微信平台上的一个简单占座问卷,得出了一个数据,有72.3%的学生对占座现象表示厌恶,但是仅有23.4%的学生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选择上课占座,17%的学生表示一定情况下会撕去别人用来占座的贴条,45%的学生支持巡逻老师撕毁贴条。

既然占座现象如此令人讨厌,为何依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呢,在此,对这个现象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以及解决方式的分析。

二.博弈论分析

1.模型的建立

占位问题是一个多人的博弈,但是为了分析的简便,在此简化为两人博弈,假设有一个好座位和一个坏座位。假设每个好座位能带来的收益是6,而坏座位带来的收益是2。假如两人都不占座,每个人去到教室有1/2的机会抢到好座,因而预期收益是4,假如提前占座,要付出额外成本1,但是能得到一个座位的全部收益,最终受益为5,而另外一人收益为2,假如两人都试图占,则都要付出1的时间成本,但是只有1/2的几率得到,因而预期收益为3。在此模型下依次类推,可以得到如下的收益表(甲的收益,乙的收益):

由此项表格中可以清晰看出,对于其中任意一个人而言,无论另外一人如何选择,选择占的收益都比不占要高.因此可以达到的纳什均衡是两个人都选择占位,每人得到3的收益,但显然这无法达到社会最优.因为,如果两人都不占位,每个人的收益都是4,大于3.这类似于囚徒困

境,为了达到社会最优,应当想出一些相应对策来,尽可能使占座情况减少.

2.解决方式的思考

1.由巡逻老师撕毁占座贴条.

由于巡逻老师数量有限,不可能做到100%的撕毁贴条,假设,贴条被撕去的概率为a,此时的收益计算方式如下。

若两人都不占,则收益均是4.

若一个人占,另一人不占,占座者减去时间成本后,有(1-a)的概率占座成功得到5,a的概率占座失败得到收益3,预期收益是5-2a。而不占座者,有(1-a)的概率得到2,a的概率得到4,预期收益是2+2a。

若两人都占。则对于甲而言,占到的概率为1/2,其中1-a成功,收益为5,a失败,收益为3,未占到的1/2的情况下,乙1-a成功,甲的收益为1,a失败,甲的收益为3.

此种情况下,甲的预期收益为1/2(1-a)*5+1/2*a*3+1/2*(1-a)*1+1/2*a*3=3乙同理.可以得到如下收益表:

因而要满足2+2a>3;4>5-2a.可以得出需要满足的条件是a>1/2.

所以若要通过此种方式来消除占座问题,需要满足占座贴条被撕去的概率大于1/2,即可让学生选择不去占座.

2.增加占座成本

目前纸条占座这种方式,除时间成本外,成本近乎于零,如果能通过反占座宣传来增加占座的心理成本b,若能让b达到1以上,则可以使甲,乙趋向于都选择不占座以达到社会最优。

3.鼓励未占座同学撕毁占座同学的贴条

但是此种情况会导致同学间的争执,假设撕毁贴条带来的争执成本是1,并且认为占座的同学由于心理上已占座,因而到达时间会更晚,不会继续和未占座同学争座。对于未占座的同学而言,撕毁贴条收益为5,不撕毁为2,对于占座同学而言,被撕毁收益为1,未被撕毁收益为5假设愿意撕毁同学贴条的比例为C。占座的同学预期收益为:c+5-5c=5-4c;

4.固定座位行为。

即固定座位方式,但其中座位的分配方式十分值得商榷,否则必然引起学生的反对。目前北京大学课程中采用固定座位的方式的课程有大学英语以及“三宝课”,其中大学英语的固定座位方式主要为第一次课上的学生自主选择,靠前排的座位预期学习收益会较高,但是相应的会付出一定的压力成本(例如,前排若缺席会十分明显,上课被老师点名发言概率更大等等。。。),但目前普遍学生对此种固定座位方式表示不满,证明未能形成良好的匹配市场,即每个座位的成本未能达到“出清价格”。

由此需要引入一种“定价”机制,此项标准可以有多种制定方式,选取一个看似荒谬的定价机制(因为想不出来更好的了):即愿意课后留下打扫卫生的次数。

博弈论在管理制度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日期:

博弈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为这些事情困惑过:为什么员工技能竞赛,技能比拼很难开展,即便开展了,为什么工作效率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提高?为什么企业中总有些人拖大家的后退而不努力工作?为什么有的领导手段强硬,有的领导风格怀柔?你是否为“办公室政治”烦恼不已?你有没与遇到过和你看法不一致,总是与你针锋相对的下属?遇到强硬的下属你该怎么办?为什么酒店联盟或者企业间的联盟总是很难做?你是否在做决策之时衡量反复却不知道选择何种策略?。。。。。。。。等等等等这些问题、困惑你是否明白其中的原理?你如何提出科学而又合理解决方法? 以上种种问题,你都能从博弈理论中得到合理而科学的解释。而大家是否了解博弈论呢。我们这次分享就是和大家一起了解博弈论的一些知识,并以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博弈为例子,给大家提供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思路。 那么什么是博弈论呢?所谓博弈论,就是一套研究互动决策行为的理论。它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方式,既谋略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博弈论通俗的理解就是,关于人与人的斗争中“老谋深算”的学问。 假如你正跟恋人用手机通电话,突然信号断了。这时你是会立即拨电话过去,还是等你的恋人拨电话过来?很显然,你是否拨电话过去取决于你的恋人是否会拨过来。如果你们其中一方拨,那么另一方最好是等待;如果一方等待,那么另一方最好拨过去。如果双方都拨,那么就会出现线路忙;如果双方都等待,那么时间就会在等待中消逝。 这,就是博弈。

北京大学光华金融内部考研资料讲义-博弈论经典试题

[1]春节前夕,某小镇上两个商铺主甲和乙同时看到一个赚钱的机会:去城里批发一批鞭炮回来卖,总费用为5000元,如果没有竞争对手,这批货在小镇上能卖6000元,如果两家同时卖,价格下跌使得这批鞭炮只能卖4000元。 1. 写出支付矩阵,找出纳什均衡 2. 若甲先行动、乙看到甲的结果在行动,均衡结果是什么? 3. 若乙与第三者丙打赌,说自己肯定会进货,若不进货乙给丙2000元,若进货丙给乙5毛钱,并且甲知道乙和丙的赌局。求均衡结果 [2](光华1996年原题)如下博弈: 参赛者1是否存在占优策略? [3](光华2000年真题) 1, 若果(上,左)是占优策略均衡,那么abcdef 之间必须满足那

些关系? 2, 若果(上,左)是纳什均衡,哪些条件需要成立? 3, 如果(上,左)是占优策略均衡,那么它是否一定是纳什均衡? 4, 在什么条件下,纯策略纳什均衡不存在? [4]2005年光华真题 请问:什么是纳什均衡?求出该博弈中所有有可能的纳什均衡 [5]2007年真题 其中X 、Y 、Z 是参与者1的策略,ABC 是参与者2的策略 1. 求纳什均衡 2. 如果该博弈是1先行动的序贯博弈,即1先做出决策,2再根据1的选择进行选择。求纳什均衡。

3.若果1可以在2做出选择后再次修改自己的选择,且双方不存在 不均衡信息。求纳什均衡。 [6]有五个海盗抢劫到了一个不可分割的金蛋。他们在坐船回来的过程中决定把金蛋分给他们5个中的其中一个人,他们同意按下面方案实行:他们随即编号为1、2、3、4、5号。由一号开始提方案(即把金蛋给某个人,或者自己),船上所有表决是否同意(包含其自己),如果有超过一半人同意,按此方案实施,否则将1号扔到海里淹死,由2号继续提方案,以此类推。生命、金蛋对每个人的效用分别为100、10.海盗间彼此冷漠,死掉一个海盗其他海盗都可获得1的效用。假设此方案可以完美实施。根据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谁最有可能得到金蛋? [7]2010年真题:两支军队争夺一个岛屿,一开始军队2占领岛屿,但军队1可以选择是否进攻岛屿,该岛屿易攻难守,若进攻,进攻方获胜占领岛屿,且双方各损失一个营的兵力。军队1有K个营,军队2有L个营(K、L均为正整数)。岛屿的价值高于一个营,低于两个营。如果某一方没有剩余的营了,那么岛屿对它的价值为0. 问:根据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谁将占领这个岛屿?(20分)

管理博弈论

管理博弈论 管理博弈论(Game Theory of Management) [编辑] 什么是管理博弈论[1] 管理博弈论也称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理论,是指管理博弈论是对近年来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中不同模型、不同方法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提炼。所以可以说管理博弈论就是围绕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是博弈论在管理学领域的运用与发展。 [编辑] 管理博弈论的产生[1] 现代管理的核心职能是激发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其中自然包含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但由于管理对象是有限理性的社会人,不是理性的经济人;由于管理环境是复杂多变而组织目标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管理活动更具多阶段特性;由于被管理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而管理激励与约束是多因素的;还由于管理活动通常具有多目标、多层次的特点,使博弈论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远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更为复杂、多样。由于引入了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的概念,使得管理和博弈有了结合部,博突论在管理学的应用有了切入点。之所以说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管理博弈论产生和发展的载体,是由于它既切合管理实践发展需要,又能将个人理性与非理性、优化结果的定量与定性描述、需求的单因素与多因素、管理的单目标与多目标、单阶段与多阶段、单一管理层次与多管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博弈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开辟了道路。 [编辑] 管理博弈论的基本内容 管理博弈论的基本内容包括:需要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压力约束,纠偏约束。 [编辑] 管理博弈论管理的核心[2]

管理博弈论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其中就包含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个组织内部的效率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努力水平。因此,激励与约束就成了管理的核心职能。在企业中如何提高员工的素质,如何创造出使员工感到上下级平等的环境,如何达成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这都是一个组织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考虑如何运用管理激励与约束手段的问题。从社会现实来看,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污染问题,体育比赛中的黑哨问题,运动员的违规问题等等都是管理激励与约束措施不当造成的。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约束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管理博弈论就是一门关于激励与约束机制体系设计的新学科,它是博弈论在管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支,管理博弈论进行定量化.模型化研究的基本数学基础就是博弈论。 [编辑] 管理博弈论的学科特点[1] 管理博弈论作为一门以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有自己产生的时代背景,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是应管理实践需要而生的。具体而言这门新学科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管理博弈论是一门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管理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往往非常复杂。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一般信息是不对称的,他们既可能是合作关系,也可能是非合作的关系,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中需要综合运用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非对称信息博弈的理论与方法,还可能用到各种现代数学最优化理论,还要以管理学激励与约束理论为指导。因此,管理博突论是由众多学科理论交叉形成的,以特定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新学科。 (2)管理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管理类新学科。管理博弈论是根据管理实践的需求而产生发展的,它的问题来源于管理实践,它的研究服务在于管理实践,故而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管理类新学科。 (3)博弈模型的机制式表述。博弈论中博弈模型的基本表述形式有战略式表述、扩展式表述;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中博弈模型的基本表述形式为特征函数式表述。这些博弈模型的表述形式都是管理博弈论中博弈模型可采用的表述形式,但是,由于对复杂的多目标、多样因素、多阶段博弈难以表述,故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管理博弈论提出了适应于解决多目标、多因素、多阶段复杂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模型的基本表述形式——机制式表述。 (4)定性要素研究与定量要素研究相结合。博弈论与非对称信息博弈论中博弈模型不仅可容纳的要素较少,而且要求要素只能是定量的。管理问题中涉及的资源要素不仅多,而且定性要素占的比重很大。不能反映定性要素作用的模型,显然不足以反映问题的全貌,设计出的模型必然是有缺陷的。管理博弈论强调定性要素研究与定量要素研究相结合,在其机制式表述中,通过定性因素定量化,将定性因素纳入模型,研究其作用与影响,力图达到充分全面反映问题的目的。

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

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

浅谈生活中的博弈论

目录 一博弈论的简介 (2) 二博弈论的历史 (3) 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4) 四博弈论的基本类型 (7) 五经典的博弈论 (7) 1 囚徒困境博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智猪博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博弈价格战....................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二妓争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博弈论的重要性 (20)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Game Theory)、“赛局理论”,既属于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博弈论是博弈双方或者多方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就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论著作。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使得其行为能够为个体带来最优的效益。 我们研究的博弈论,是建立在博弈双方或者多方都属于理性人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以及博弈对手状况的了解、博弈环境的要求及变化等诸多因素,博弈者做出对自己最有利最保险的决策和行动,从而使得自己能达到获利或者获胜的目的。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第28章 博弈论 【圣才出品】

第28章博弈论 28.1本章要点 ●纳什均衡 ●囚徒困境 ●序贯博弈 28.2重难点解读 博弈论关注的是对策略互动的一般性分析,它可以应用于研究营业博弈、政治谈判和经济行为等。 一、博弈的收益矩阵 假设两人进行简单的博弈,参与人A在纸上记下“上”或“下”。同时,参与人B独立地在另一张纸上记下“左”或“右”。他们最终获得的收益如表28-1所示。

表28-1博弈的收益矩阵 占优策略:不论其他参与人如何选择,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最优策略(there is one optimal choice of strategy for each player no matter what the other player does.)。如果在某个博弈中,每个参与人都有一个占优策略,那么,可以预期这个占优策略组合就是该博弈的均衡结果。 二、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如果其他参与人不改变自己的策略,任何一个参与人都不会改变自己策略的均衡状态。即如果给定B的选择,A的选择是最优的,并且给定A的选择,B的选择也是最优的。那么,这样一组策略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即给定其他人的选择,每个参与人都作出了最优的选择(each person is making the optimal choice,given the other person’s choice)。一个纳什均衡可以看作关于每个参与人的策略选择的这样一组预期,这些预期使得当任何一个人的选择被揭示后,没有人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如表28-2所示。 表28-2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评价: 第一,一个博弈可能会存在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表28-2中,策略组合(下,右)与(上,左)都是纳什均衡。 第二,有一些博弈根本不存在纳什均衡,如表28-3所示。 表28-3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的博弈 三、混合策略 纯策略:每个参与人只选择一种策略并始终坚持这个选择。 混合策略:参与人随机化按照概率选择策略。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概率,每个参与人都为自己确定了选择每一种策略的最优概率。 表28-3所示的例子中,可以证明,如果参与人A以3/4的概率选择策略“上”,以1/4的概率选择策略“下”,参与人B以1/2的概率选择策略“左”,以1/2的概率选择策略“右”,那么,这个混合策略组合就构成一个纳什均衡。

浅析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11年5月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3) 二、运筹学概述 (4) 三、运筹学的发展 (4) 四、运筹学的理论体系 (5) (1)规划论 (5) (2)决策论 (6) (3)运输问题 (6) (4)存储论 (6) (5)图论 (7) (6) 排队论 (7) (7)博弈论 (7) 五、运筹学的应用所涉及的领域 (8) (1)市场销售 (8) (2)生产计划 (8) (3)库存管理 (8) (4)运输问题 (9) (5)财政和会计 (9) (6)人事管理 (9) (7)城市管理 (9) 六、运筹学国内外应用现状 (9) 七、结论 (11) 八、结语 (11) 参考文献 (11)

浅析管理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表现为对资源的争夺。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每个竞争者所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学和运筹学所着重解决的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运筹学可以用来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运筹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运筹学在企业决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运筹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社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而企业投资的根本目的也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决策是否有效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利并促进企业的发展,而错误的或者无效的决策只能使企业无利可获甚至亏损,阻碍企业的发展。而运筹学、经济学、博弈论等决策性的科学可以引导投资者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策略,为决策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企业正确决策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管理运筹学;决策;应用;博弈论;理论体系;效益 一、引言 人们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不管采取什么行动,都希望所制订的工作或行动方案,是一切可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称为最优化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关键,一是建立粗细适宜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化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博弈论经典案例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 来说,囚徒B 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 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 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 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 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 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 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1,1 8, 0 不坦白 0,8 5,5 坦白 嫌疑犯乙 不坦白 坦白 嫌疑犯甲 1,2 -1, -1 时装 0,0 2,1 足球 男 时装 足球 女

《管理经济学》(二)-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博弈论在生活中的体现

博弈论在生活中的体现 当我们面临纷杂的社会生活,面临着诸多的选择,我们都不可避免的要卷入到一场场“博弈之战”中去,无论你愿不愿意,都无法逃避。在学习了选修课的“博弈论”基础的知识后,竟然会很容易的发现,博弈如同空气般,围绕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用一句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或许你很难想象,自己一天24小时,甚至包括睡觉的时间在内,你都无法逃避博弈这个问题。生活中的大小事怎么个博弈法,下面的内容将娓娓道来。而说到睡觉,难道也有博弈在作祟?当然!一定程度上,你大脑有意识无意识地选择做不做梦,这可能就是一个混沌的博弈问题了。 大到美日贸易战,小到今天早上你突然生病,都有博弈在其中。可能有人会疑问,贸易争端用博弈论来分析是可以的,但对自己生病也可以用博弈论来理解就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自己就一个人,和谁进行游戏?实际上,并非只有一个人,还有一个叫做“自然”(Nature)的参与者。“自然”可以理解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现在有两种策略,让人生病或不生病。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根据生病的信息判断上帝的策略,然后采取对应的策略。上帝采取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吃药的策略来对付;上帝采取不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不予理睬的策略。这正是一场人和上帝进行博弈的游戏。 博弈论是研究理性的经济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战略选择问题的理论。博弈分析的关键步骤是找出再别人选择既定的情况下自己的最优反应战略。依据新古典经济学,我们把一个参与的最优反应定义为,在其他参与者已经选定战略,或者可以预计到他们将选何种战略时,能够给该参与者带来最大的收益的战略。博弈论说法是科学的比喻,很多不被看作是博弈的行为,如竞争,战争和竞选等,都可以作为博弈来处理和分析。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了很多新的概念,如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理论。为了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均衡论。我看也由纪实改编成剧本的纳什本人的电影《美丽的心灵》。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我看到人类心灵真正的美丽,以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课后习题详解(第10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10讲 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设厂商A 与厂商B 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是常数,10A MC =,8B MC =,对厂 商产出的需求函数是 50020D Q p =- (1)如果厂商进行Bertrand 竞争,在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2)每个厂商的利润分别为多少? (3)这个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吗? 解:(1)如果厂商进行Bertrand 竞争,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10B p ε=-,10A p =, 其中ε是一个极小的正数。理由如下: 假设均衡时厂商A 和B 对产品的定价分别为A p 和B p ,那么必有10A p ≥,8B p ≥,即厂商的价格一定要高于产品的平均成本。其次,达到均衡时,A p 和B p 都不会严格大于10。否 则,价格高的厂商只需要把自己的价格降得比对手略低,它就可以获得整个市场,从而提高自己的利润。所以均衡价格一定满足10A p ≤,10B p ≤。但是由于A p 的下限也是10,所以均 衡时10A p =。给定10A p =,厂商B 的最优选择是令10B p ε=-,这里ε是一个介于0到2之间的正数,这时厂商B 可以获得整个市场的消费者。综上可知,均衡时的价格为10A p =,10B p ε=-。 (2)由于厂商A 的价格严格高于厂商B 的价格,所以厂商A 的销售量为零,从而利润也是零。下面来确定厂商B 的销售量,此时厂商B 是市场上的垄断者,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max pq cq ε>- ① 其中10p ε=-,()5002010q ε=-?-,把这两个式子代入①式中,得到: ()()0 max 1085002010εεε>----???? 解得0ε=,由于ε必须严格大于零,这就意味着ε可以取一个任意小的正数,所以厂商B 的利润为:()()500201010εε-?--????。 (3)这个结果不是帕累托有效的。因为厂商B 的产品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成本,所以如果厂商B 和消费者可以为额外1单位的产品协商一个介于8到10ε-之间的价格,那么厂商B 的利润和消费者的剩余就都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又不损害厂商A 的剩余(因为A 的利润还是零)。 2.(单项选择)在下面的支付矩阵(表10-1)中,第一个数表示A 的支付水平,第二个数表示B 的支付水平,a 、b 、c 、d 是正的常数。如果A 选择“下”而B 选择“右”,那么:

管理经济学(二)-卿志琼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一、博弈论概念及其起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竞赛论,是研究具有对抗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起源于 20 世纪初。1944 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博

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张维迎教授对博弈论的定义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采取正常价格策略,还是采取高价格策略形成垄断价格,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如果垄断可以形成,则博弈双方的共同利润最大。这种情况就是垄断经营所做的,通常会抬高价格。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厂商用正常的价格,双方都可以获得利润。从这一点,我们又引出一条基本准则:“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事实上,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来进行决策。在这种均衡中,每一企业要使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结果导致了零利润,也就是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非合作行为导致了社会所期望的经济效率状态。如果厂商采取合作行动并决定转向垄断价格,那么社会的经济效率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WTO和各国政府要加强反垄断的意义所在。 二、博弈论与企业决策的关系 博弈论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在充满竞争的商界里,经验、竞争战略和博弈论就好比是企业管理的术、法、道,掌握博弈之道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比不懂博弈之道的更加理性和高明。从冯诺伊曼创立博弈理论至今,博弈论已经从早期的静态博弈发展到动态博弈,并在商业、法律、心理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人类的很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都是相互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博弈论)【圣才出品】

黄亚钧《微观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博弈论 6.1复习笔记 考点一:静态博弈★★★★★ 1.囚徒困境与上策 (1)博弈论的三个基本要素 ①对局者。对局者也就是游戏的参与者,通常是由几个厂商或个人(消费者)组成,他们都是利益极大化的理性人。 ②策略。在博弈论中,有多种策略可供对局者选择。每个对局者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根据现有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选择自己的策略。 ③得益。对局者通过选择自己的策略得到一定的得益,得益可能是利润或效用。每个对局者分别选择自己认为是最好的策略,但他最后得到的得益却是所有对局者采取的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2)囚徒困境 表6-1显示了囚徒困境博弈的得益矩阵。 表6-1囚徒困境

囚徒A会分别根据B的两种选择做出对自己最优的决策,B也会同样做出对自己最优的决策,所以最终的均衡时(坦白,坦白)。因此,可以看出,个人做出的对自己最优的决策,对于群体却带来了最坏的结果。 (3)上策与上策均衡 上策是指无论对方如何选择都使自己利益极大化的策略。在囚徒的例子里,无论B如何选择,A的利益极大化的策略是坦白;同样,无论A作出什么决定,B的最优选择也是坦白,因此上策就是坦白。囚徒困境的最后均衡是在矩阵的左上角,即大家都坦白,这种均衡也称之为上策均衡。上策均衡是博弈均衡的一种特殊状态,但纳什均衡却不一定是上策均衡。 2.纳什均衡 (1)纳什均衡的含义 纳什均衡是指在对手选择既定的情况下,每一个对局者的选择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在纳什均衡条件下,所有的对局者都不会去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 (2)纳什均衡的例子 ①价格战 如表6-2所示,假定两家厂商A和B,双方抢占市场份额的策略都为降价和不降价,双方的得益为表中数字表示,对局的纳什均衡为(降价,不降价)。 表6-2不同市场份额厂商的价格战 厂商A存在上策“降价”,而厂商B面对A不同的决策选择不存在上策。因此,A一定

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博弈分析(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博 弈分析(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博弈分析(最 新版) 1.引言 最近二三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博弈论”革命。博弈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大有“吞噬”整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气势,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已经成为了经济学中一种基本的分析工具。 博弈论(gametheory)又叫对策论,[1]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情况。其基本出发点这样的:人是理性的,是会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博弈论承认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承认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法性,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于分析人们的经济行为、

经济关系和社会经济活动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 “囚徒困境”[2]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博弈模型之一,其基本模型是:警察在现场抓住了两个合伙的犯罪嫌疑人(甲和乙),但却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于是警察把他们隔离关押起来以防止串供,并要求坦白交代。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将入狱3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将以防碍公务罪入狱1年;如果一人抵赖另一人坦白,那么坦白者将得到释放,而抵赖者则将入狱5年。分别用-1、-3、-5、和0表示罪犯入狱1年、5年、8年和释放的得益,那么甲、乙两人的博弈格局如图1的“得益矩阵”所示。 面对两个都只考虑自己利益的理性经济人,选择的结果如下:如果乙抵赖而甲坦白,则甲将得到释放;如果乙坦白同时甲也坦白,则甲入狱3年,但如果此时甲抵赖却要入狱5年。由此可见,对甲而言,无论乙采取什么策略(坦白或抵赖),坦白给他自己带来的利益总是最大,所以坦白始终是甲的上策,也就是说,不管乙是坦白还是抵赖,甲的最佳选择始终是坦白。同理,对于乙而言,坦白也

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潘天群)

通识课 课程中文名称: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英文名称:Gam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课程代号: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秋学期) 主讲教师:潘天群职称:教授、博导 研究专长:博弈论、逻辑学、科学方法论 所在院系:哲学联系电邮:tqpan@https://www.360docs.net/doc/6d11553571.html, 授课对象:全校二、三年级本科生(不限专业) 一、主讲教师简介: 潘天群,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6)。曾于2001年9月-2002年2月在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从事“博弈论中的方法论问题”的访问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学、哲学、博弈论。在《哲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约70余篇。独立出版著作5部:《行动科学方法论》,《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制胜》、《社会决策的逻辑结构》与《合作之道——博弈中共赢方法论》。其中《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为畅销书与长销书,已出版第三版。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弈论的哲学基础与应用功能研究”(2009)。 二、课程简介 由于“他人”与“我”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研究冲突与合作的博弈论自上一世纪由冯?诺依曼等人创立与发展以来,对社会现象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通用工具。迄今至少有五位博弈论专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研究与博弈论相关。博弈论也也渐渐渗透到自然科学(如生物学、人工智能)之中。 本课程突破数理博弈论的框架,结合主讲教师十年来的研究工作,构建适合

博弈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 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2.1完全和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dynamic game):参与人在不同的时间选择行动。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指的是各博弈方先后行动,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且各博弈方对博弈中各种策略组合下所有参与人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博弈 静态博弈习惯用战略式(Strategic form representation)表述,动态博弈习惯用扩展式(Extensive form representation)表述。战略式表述的三要素:参与人集合、每个参与人的战略集合、由战略组合决定的每个参与人的支付。扩展式表述的要素包括:参与人集合、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参与人的行动空间、参与人的信息集、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外生事件(自然的选择)的概率分布。 n人有限战略博弈的扩展式表述用博弈树来表示 1 (1,2) (0,3)

①结:包括决策结和终点结。决策结是参与人采取行动的时点,终点结是博弈行动路径的终点。第一个行动选择对应的决策结为“初始结”,用空心圆表示,其它决策结用实心圆表示。X表示结的集合,x X表示某个特定的结。z表示终点结,Z表示终点结集合。 表示结之间的顺序关系,x x′表示x在x′之前。x之前所有结的集合称为x的前列集,x之后所有结的集合称为x的后续集。以下两种情况不允许: 前者违背了传递性和反对称性;后者违背了前列节必须是全排序的。在以上两个假设之下,每个终点结都完全决定了博弈树的某个路径。 ②枝:博弈树上,枝是从一个决策结到其直接后续结的连线,每一个枝代表参与人的一个行动选择。在每一个枝旁标注该具体行动的代号。一般地,每个决策结下有多个枝,给出每次行动时参与人的行动空间,即此时有哪些行动可供选择。 ③信息集(information sets):博弈树中某一决策者在某一行动阶段具有相同信息的所有决策结集合称为一个信息集。博弈树上的所有决策结分割成不同的信息集。每一个信息集是决策结集合的一个子集(信息集是由决策结构成的集合),该子集包括所有满足下列条件的决策结:(1)每一个决策结都是同一个参与人的决策结。(2)该参与人知道博弈进入该集合的某个决策结,但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哪一个决策结。引入信息集的目的是为了描述当一个参与人要作出决策时他可能不知道“之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之前加引号是因为,博弈树中的决策结的排序并不一定与行动的时间顺序相一致)

20xx考研:管理学复习之零和博弈定律

20xx考研:管理学复习之零和博弈定律 在管理学中有许多小定理,但却有大作用,这些定理常常被现实社会应用,而再考研之中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内涵:在零和游戏中所有的参与者其获利与亏损正好等于零。赢家的利润来自于输家的亏损。以下有一些重要的观念是你在了解该交易是否为零和游戏所必须先知道的。这个分类决定于我们对玩家利润与亏损的定义有多宽广。它本身的分类对我们并不重要,但是对发起人就很重要了。要介绍这观念的发展,我们先讨论扑克游戏,然后我们再切入操作,因为扑克相对于操作是一种很好的比喻。

公司治理中的零和游戏并非没有一个均衡点,可以从对手之间的博弈转变为正当管理与不正当管理之间的此消彼长,由此避免双方的对抗。正当管理与不正当管理的零和游戏中,正当管理的成份多一点,不正当管理的成份就少一点,反过来也是一样,两者之间存在着零和关系。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把精力过多的用在不正当管理的歪门邪道上时,就会严重影响到正当管理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通过反对不正当管理来完成公司治理的任务,从而促进正当管理,对于把企业蛋糕做得更大,是不可或缺的。 从博弈论的研究来看,解决零和游戏问题的出路在于参与博弈者从零和走向双赢或者多赢,但是其前提必须摆脱零和游戏的思维定势。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发展轨迹不可逆转,而内部零和游戏又会产生内耗,解决的办法与其寄希望于大家在“零和游戏”中握手言和,不如让经营管理者感到实施不正当管理得不偿失,知难而退,一致对外,把企业利益的蛋糕做得更大。

博弈论经典案例与分析

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与分析 囚徒困境 案例:警察把甲乙分开关押,并在提审时分别告之,如果你坦白而他不坦白,那么你将只判0年,他将被判8年;如果你不坦白而他坦白,那么你判8年,他判0年;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了,各判5年;如果你们两人都不坦白了,各判1年。 分析: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他自己的得益的影响,因此他应该考虑到另一方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并分别考虑自己相应的最佳策略。对囚徒A来说,囚徒B有坦白和不坦白两种可能的选择,假设囚徒B的选择是不坦白,则对囚徒A来说,不坦白得益为-1,坦白得益为0,他应该选择坦白; 假设囚徒B选择的是坦白,则囚徒A不坦白得益为-8,坦白得益为-5,他还是该选择坦白。因此,在此博弈中,无论囚徒B采取何种策略囚徒A的选择只有一种,即坦白,因为在另一方两种可能的情况下,坦白给自己带来的得益都是较大的。同样的道理,囚徒B 的唯一的选择也是坦白。 所以最可能的结局:该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博弈方同选择坦白策略。 其支付矩阵如下: 性格大战 嫌疑犯乙

案例:一对恋人准备在周末晚上一起出去,男的喜欢看足球,但女的喜欢看时装表演。当然两个人都不愿意分开活动。不同的选择给他们带给他们不同的满足。 分析:可以看出,分开将使他们两人得不到任何满足,只要在一起,不管是看时装表演还是看足球,两人都会得到一定的满足。但看足球将使男的得到更大的满足,看时装表演则使女的得到更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一个对局中,男的和女的都没有占优战略。他们的最优侧率依赖于对方的选择,一旦对方选定了某一项活动,另一个人选择同样的活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因此,如果男的已经买好了足球的门票,女的当然就不再反对;反之,如果女的已经买好了时装表演票,男的也就会与她一起看时装表演。 价格战 案例:假设市场中仅有A 、B 两家企业,每家企业可采取的定价策略都是10元或15元,我们可以得出得益矩阵如下: 分析:无论对企业A 还是企业B 来说,低价都是他们的占优战略。从表可见,企业A 的占优战略是10元,因为无论B 采取什么战略,企业A 都能获取比定价15元更多的利润。 如果企业B 定价10元,企业A 定价10元能够获利80万元,而定价15元只能获得30万元;如果企业B 定价15元,企业A 定价10元可获利170万元,而定价15元却只能获利120万元。同样地,企业B 的占优战略也是定价10元的策略。 企业B 男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各给出一个例子。 答:(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 ①博弈按照参与人之间能否达成协议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能达成协议的称为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团队理性;不能达成协议的称为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更注重个人理性。 ②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一份有约束力的合同,即在合作博弈中,参与人可以谈定能使他们设计共同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但在非合作博弈中是不可能的。 (2)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行业中的两个厂商谈判一项开发一种新技术的联合投资(假设其中任何一个厂商都没有能独自成功的足够知识)。如果两个厂商能够签订一份分配联合投资利润的有约束力的合同,则使双方都获益的合作的结果就是可能的。非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就是两竞争的厂商相互考虑到对方的可能的行为,并独立确定价格或广告策略以夺取市场份额的情况。 2.什么是占优策略?为什么一个占优策略均衡是稳定的? 答:占优策略指不管其对手采取什么策略,该竞争者采取的策略都是最优策略。占优策略均衡是指博弈方都采用占优策略所达到的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是一种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指每一个竞争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占优策略均衡稳定的原因是参与者在均衡时都没有激励去改变各自的策略。 3.解释纳什均衡的含义。它与占优策略均衡有何不同? 答:(1)纳什均衡的含义 纳什均衡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2)纳什均衡和占优策略均衡的不同 ①占优策略的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例,但纳什均衡却不一定是占优均衡。 ②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参与人最优的策略选择相对于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的独立性。纳什均衡依赖各博弈方的理性,即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行动前提下选择最优的策略。而占优策略的选择与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无关,即不管其他博弈方如何做,占优策略总是最优的。 4.一个纳什均衡与一个博弈的极大化极小解有什么区别?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