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与格斗中英文介绍
武警《擒拿格斗术》

武警《擒拿格斗术》第一篇:武警《擒拿格斗术》武警《擒拿格斗术》中国特警擒敌术,是武警部队在长期对敌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徒手与敌格斗的专业技术,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等技法的徒手格斗术。
是武警部队、公安部门的必修科目,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人体关节、要害部位人体关节受到超过生理限度的打击或压迫,就会发生脱臼或韧带撕裂,而失去正常功能;任何要害部位受到打击时,就会感到疼痛难忍,有的甚至丧失生命。
了解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要害部位的生理机能,便于在对敌格斗中,准确控制关节和击其要害,制服敌人,保护自己。
(一)关节在人体关节中,骨骼与骨骼相连,能活动的部位叫关节。
1、脖关节(颈椎):是头部与身体相连接的部位,能前屈、后伸和左右转动,如用力打击或左右猛拧,就会感到疼痛或受到损伤,失去正常功能。
2、肩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能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如用力左右猛拧或向后扳至极限再施加压力,就会脱臼或韧带撕裂。
3、肘关节:活动范围小,只能前屈和伸直。
伸直时,由后方施加压力或打击,就会造成脱臼或韧带撕裂。
4、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能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和左右旋转,但由于各骨细小,八块腕骨主要靠韧带连结,如用力拧折,就会造成脱臼或韧带撕裂。
5、指关节:除拇指为两节外,其它各指均由三节短小指骨连接而成,活动范围较小,能屈曲和伸直。
当伸直时,向后或两侧猛拧,就会脱臼或骨折。
6、膝关节:能后屈或伸直。
在伸直时,由侧方用脚猛蹬,就会造成脱臼,失去正常功能。
7、踝关节:能内收、外展,活动范围较小。
如用力打击或拧折,就会脱臼或韧带撕裂。
(二)要害部位人体中受到外力的打击或压迫,造成伤残,昏迷或残废的部位称为要害部位。
1、头部:是人体的主宰,有听、视、嗅觉以及大脑、小脑等重要器官,直接控制和影响人体各部位的姿态,其要害有面部、太阳穴和耳后穴。
如受到打击,可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2、喉部:包括呼吸道和食道,两侧附有颈动脉血管。
格斗包含哪些格斗需注意什么

格斗包含哪些格斗需注意什么格斗技巧多种多样,其中也包含了很多方面,那么你真正的了解格斗吗?知道格斗都包含哪些的,以及需要注意哪些,还有更重要的练习技巧是什么吗,下面小编就来带你了解一些关于格斗的相关技巧与知识。
格斗包含哪些格斗(搏击),格斗的意思即“打斗、战斗”。
从古到今,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格斗技,如今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格斗技。
而格斗有:徒手格斗(没用武器)和器械格斗(使用武器)。
世界上的格斗技太多,以下只是简单的介绍几种。
拳击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
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
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
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
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
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
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
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
在古希腊,这项运动称为角力拳击,据说拳击手套里面装有铁蒺藜,激烈的搏斗常常以失败者的殒命而告终。
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
英国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
摔跤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
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在奥运会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摔跤项目,分为古典式和自由式两个跤种,又统称国际式摔跤。
简单的擒拿格斗技巧

简单的擒拿格斗技巧
1. 扭转手腕,当对方试图抓住你的手腕时,你可以迅速扭转手腕并用力拉开,这样可以使对方失去控制并给你争取逃跑的机会。
2. 肘部打击,当对方靠近你时,你可以利用肘部进行打击,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到疼痛并且制造出反击的机会。
3. 脚踢,使用脚踢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擒拿格斗技巧,当对方靠近你时,你可以利用脚踢来保持距离并给自己争取时间。
4. 眼部攻击,眼部是人体最敏感的部位之一,当受到攻击时,对方会感到极度疼痛并且失去视觉,因此眼部攻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卫技巧。
5. 抓取敌人的手腕,当对方试图攻击你时,你可以迅速抓住对方的手腕,并用力控制对方,这样可以让对方失去攻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擒拿格斗技巧只能在危险情况下使用,并且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参加正规的擒
拿格斗培训课程来学习这些技巧,并且在危险情况下谨慎使用。
希望这些简单的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擒拿格斗课件

• 注意事项
预备姿势应注意下列几点: A.呼吸自如,不要憋气,自然含胸收腹 B.肩、臂放松,为迷惑对手可有意识地 晃动,也便于施展攻击力。 C.腿部应随时作好进攻防御对方动作。
D.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气势上要 压倒对手,让对手感到惧怕。
擒拿格斗课件
格斗步法
• 格斗的步法主要是为了配合进攻和防御动
A.两足前后开立,左膝侧向前方,左 足跟与右足尖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左足尖 内扣约30度,整个足掌着地,右足跟稍稍踮 起,两膝稍弯曲,身体重心稍稍偏后。
B.下颌内收,头稍低,两肘自然下垂, 屈臂抬起,拳与颌同高,前臂与上臂成100 度左右夹角,后手轻握拳,屈臂抬起,后手 拳自然置于下颌外侧处,肘部下垂轻贴于右 季肋部。
• 后纵步:动作要领同前纵步,但方向
相反
擒拿格斗课件
• (4)垫步:一般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垫一步,一
种是在一步的基础上再垫一步。垫步一般用于直 接配合腿进攻的动作。
垫一步的技术首先是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 前移,后脚蹬地,向前脚内侧并拢,随后前腿屈 膝提起,根据情况用蹬踹法。在用腿法的同时, 支撑腿蹬踹腿向前再垫一步,脚跟斜向前。在垫 步前,前腿提起的动作应和后脚的并拢动作衔接 好,不要脱节,不要停顿,同时垫步时不要腾空。
右闪步: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向右方横向 蹲出,随后前脚向右侧滑动,身体能动角度一般 在75度左右,在动作完成时,也是预备姿势。右 闪步时同样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身体避免产生 前倾现象。
擒拿格斗课件
• (3)纵步:分为前后两种,主要用于远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离时迅速接近对方或中近距离时及时摆脱 对方进攻。
前纵步:从预备姿势开始,用两脚同 时蹬地向前纵出35厘米左右,在动作完成 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与 预备姿势同。在纵步时应注意不要过于腾 空。
擒拿格斗培训心得体会

擒拿格斗培训心得体会擒拿格斗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自卫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因此我报名参加了擒拿格斗的培训课程。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在擒拿格斗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基本的擒拿技巧和动作。
老师带领我们逐步学习和掌握各种擒拿动作的要领和正确姿势,例如掌握正确的防守姿势和对手攻击的时机。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拟实战,我逐渐熟悉了各种擒拿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场景中。
这些基本的技巧和动作为我今后的自卫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擒拿格斗培训中,我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擒拿格斗是一项要求身体柔韧性和力量的技能,因此在培训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体能训练,包括拉伸、力量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我不仅增强了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还提高了反应速度和协调性,这对于进行擒拿格斗非常重要。
同时,在课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模拟实战的训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训练,我学会了如何保持冷静和集中注意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此外,在擒拿格斗培训中,我对于自身的意志力和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擒拿格斗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磨砺的技能,没有毅力和决心是很难达到高水平的。
在培训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候因为无法掌握某个技巧而感到沮丧,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练习,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进步。
这一过程让我懂得了毅力和决心的重要性,只有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最后,在擒拿格斗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自我保护和自卫的知识。
除了技巧的训练,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判断和避免潜在危险,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擒拿技巧进行自卫。
这对于我今后的生活和自我保护能力大有裨益。
培训课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际场景的模拟,通过模拟实战的训练,我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会了如何应对特定的危险情况,并在真实场景中提高了自己的应对能力。
总结起来,擒拿格斗培训是一次充实而受益匪浅的经历。
八一建军节主持词(完整版)

八一建军节主持词八一建军节主持词这美丽的景色让人忍不住要放声歌唱。
卷起的裤腿、全身的汗水、满脸的憔悴,为了谁,你这样疲惫额?为了谁,你这样劳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安宁,我们无怨无悔!下面请大家欣赏有民政局选送的二重唱《为了谁》六:舞蹈《军魂》是谁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年代?是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谁捍卫着我们的幸福生活?解放军是我们的守护神!他们总是站在困难的前面、他们总是顶在危险的前端,军人有军人的气度,军队有军队的灵魂,请大家欣赏由民政局选送的男子舞蹈《军魂》七:《擒拿格斗》我们子弟兵们为了保卫一方平安,他练素质、练体格,只有掌握好技能,才能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今天我们子弟兵们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他们要为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的精湛技艺。
请大家欣赏由人民武装部选送的节目《擒拿格斗》八:女子群舞《草结心连》仡佬族的传统手工艺术品——草凳,见证了我们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在过去,我们仡佬族的家家户户都能随处见到草凳。
如今、我们务川的草凳作为一种工艺品,正在不断的挖掘和开发,我们美丽的仡佬姑娘们正用她们的智慧和热情编织着幸福的生活。
请大家欣赏由民政局选送的女子群舞《草结心连》九:军士演练《卫士风采》风刮来的时候、他们走在风的前面,雨打来的时候、他们顶在雨的前端,头顶的帽徽,告诉他们永不退缩。
在我们务川有这样一批素质过硬的武警队伍。
他们爱岗敬业、体格健壮、性情刚毅、他们保卫着我们的家园,他们就是最可爱的军人。
请大家欣赏由县武警中队给我们带来的表演《卫士风采》十:仡佬打击说唱《新务川、新民政》改革的春风吹进来仡佬山寨,从此,我们的家乡有了新的色彩。
新的低保政策、新的改革方针、旧房改造、特困扶助、支援灾区,这些都是我们民政部门的职责。
如今、我们民政部门走在改革的前端,为民排忧解困。
今天,我们带着仡佬族的特色,述说我们心间的故事。
请大家欣赏仡佬打击说唱《新务川、新民政》十一:舞蹈《当那天来临》当那天来临的时候,他们视死如归,站在死亡的边缘当那天来临的时候,他们披星戴月,战斗在第一线他们任劳任怨!他们无怨无悔!他们等待着危险来临!请大家欣赏有县武警中队带来的舞蹈《当那天来临》结束语:今夜星光灿烂!今夜灯火辉煌!今夜军民携手!今夜仡佬放歌!美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深情的呼吸总是那么畅快朋友们!请把我们的友谊留下,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谢谢大家,晚安!好附送: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书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书..)(男)军歌豪迈,警歌精彩,感谢聊友们的真情献唱,接下来是我们的互动活动,请聊友们推举中一位代表和我们的管理代表进行pk,pk的歌曲由聊友指定,放歌军警,逐鹿豪情,谁是胜利者,我们洗耳恭听(女)今天的军警八一夜宴,真是美酒佳肴轮番登场,好歌好曲竟相闪亮,我们歌咏篇的第二部分在一片花海中走进尾声,别忙,后头还有精彩,接下来,是我们的飙歌王pk大赛。
chinese Kung Fu 中国功夫英文PPT介绍

South: have much water, short stature. delicate(细腻).
Four famous sects(门派) of Kung fu 几大门派
Emei
WuDang
Kongtong
Shaolin
3.The basic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forms
The content are colorful and rich.
categories: routine(套路)and fight(搏 击).
A.routine:
boxing(拳术) instrument training(对练) collective performance.
2.The classification(分类)
classification
Many schools(门派): geography, climate and difference in north and south .
North: tall and climate is cold. powerful(气势雄劲).
special routines for their factions(派别)
step to step to exercise.
learners feel meaning .
5.films and interests
Masters of chinese Kung Fu Which masters do you know?
External work (外功)
Instrument (器 械)
Routine (套路)
※Internal work (内功)
军用格斗术20招名称

军用格斗术20招名称摘要:1.引言2.军用格斗术简介3.20招名称列表4.招式详细介绍4.1 直拳4.2 摆拳4.3 上勾拳4.4 踢腿4.5 侧踹4.6 扫堂腿4.7 擒拿手4.8 锁喉4.9 扭摔4.10 过肩摔4.11 地面技4.12 防御技巧4.13 逃脱技巧4.14 组合技4.15 特殊技巧4.16 实战应用4.17 训练方法4.18 注意事项4.19 总结4.20 展望正文:【引言】军用格斗术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格斗技巧,主要用于军队和特警等特定领域。
它旨在迅速提高士兵的格斗能力,增强战斗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20个军用格斗术招式,帮助您了解这种特殊技能。
【军用格斗术简介】军用格斗术是一种以实战应用为导向的格斗技巧,其训练强度和要求极高。
它包括多种技巧,如拳击、踢腿、擒拿、锁喉、扭摔等,注重力量、速度和准确性的结合。
【20招名称列表】以下是军用格斗术中常见的20个招式名称:1.直拳2.摆拳3.上勾拳4.踢腿5.侧踹6.扫堂腿7.擒拿手8.锁喉9.扭摔10.过肩摔11.地面技12.防御技巧13.逃脱技巧14.组合技15.特殊技巧16.实战应用17.训练方法18.注意事项19.总结20.展望【招式详细介绍】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招式:4.1 直拳:一种简洁实用的拳击技巧,主要用于快速攻击对手。
4.2 摆拳:一种利用身体旋转产生的力量进行攻击的拳击技巧。
4.3 上勾拳:一种从下往上攻击对手的拳击技巧,常用于击打对手的下颚。
4.4 踢腿:军用格斗术中的踢腿技巧多种多样,包括前踢、后踢、侧踢等。
4.5 侧踹:一种利用脚侧面攻击对手的技巧,力量大、速度快。
4.6 扫堂腿:一种从侧面攻击对手的腿技,常用于绊倒对手。
4.7 擒拿手:一种利用擒拿技巧控制对手关节的技巧。
4.8 锁喉:一种攻击对手喉咙的技巧,可迅速使对手失去战斗力。
4.9 扭摔:一种利用身体力量将对手摔倒的技巧。
4.10 过肩摔:一种将对手从背后摔倒的技巧,常用于制服对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擒拿与格斗
课程代码:93921000
课程名称:擒拿与格斗
英文名称:
学分:1 修读期:16周
授课对象:全校学生
课程主任:战文腾,讲师,教育学学士
课程简介: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拳种众多,流派亦广,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技击防身。
擒拿格斗术是中华武术中重要的技击方法之一。
它的动作不仅技巧性强,而且手法变换多样,步法、身法随机应势,动作技巧,内容丰富。
常年演练,奥妙无穷。
于健身、防卫、陶冶情操,无不益处。
通过擒拿格斗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中华武术本质(踢、打、摔、拿),掌握健身自卫的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考核:
课后作业、实战
指定教材:
[1]《擒拿反擒拿八十八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
参考书目:
[1]《军警擒拿格斗应用解剖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2
[2]《实用擒拿析解》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5
Course Code:93921000
Course Title:Practical Fighting
Credit:1 duration:16 weeks
Teaching object:the whole school students
Course Director:Zhan Wenteng, Instructor, Bachelor’s Degree in Education. Course:
Chinese martial arts have a mysterious and intricate content and a long history, with variations in the movements of fists and numerous sects. Martial arts can be
used to strengthen the body as well as defend oneself. As an important skill in martial arts, fighting is known for the charm of skills, changeable movements of fists, feet and the body and abundant contents , which is most attracting and exciting if you keep the exercise. It will definitely do you much good to keep it, which will enable you to become more healthy, defend yourself and keep mental balance. You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cluding kicking, beating, wrestling and capture and learn ways of self-defence.
Courses assessment:
Homework, actual combat
Specified materials:
[1]《擒拿反擒拿八十八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
References:
[1]《军警擒拿格斗应用解剖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2
[2]《实用擒拿析解》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