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一章.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件

一种容量性质 另一种容量性质
强度性质
如: r=m/V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
5
件
(3) 单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P142) 相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
为相。
相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
按组成相的多少,可分为单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如:食盐溶液 NaCl (单相体系)
饱和食盐溶液+NaCl固体 (多相体系)
注意:过程包括始、终态,途径仅指所经历的具体步骤, 不包括始、终态。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
10
件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焦耳的4个实验
绝热封闭 系统
搅拌水作功
开动电机作功
使1磅水的温 度升高1F, 需要作功772 英尺.磅,相 当于1 卡 = 4.157 焦耳
摩檫铁片作【精功品PPT】物理化学压简明缩教气程体-课作功
系统类型
系统和环境之间的 系统和环境之间
物质交换
的能量交换
敞开系统(open system)
有
密闭系统 (封闭系统,
无
closed system)
隔系绝统系,统isol(a隔te离d s系ys统tem,) 孤【立精品PPT】物理化学无简明教程-课 件
有 有 无
2
注意以下几点 1.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物质和能量交换; 2. 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多种多样: 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
(3) 系统的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要改变。 F
(4) 系统的状态固定后,状态函数都固定。 T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
23
件
1.3 体积功与可逆过程
﹛体积功(膨胀功),We
第一章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1章习题解答1.1 解:等压p 1= p 2=p exW = -p ex (V 2-V 1)=p 1V 1-p 2V 2=nR (T 1-T 2)= 1⨯ 8.314 ⨯ (-1) = -8.314 J 1.2 解:(1)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pV =,得 333m 1094224101000300314810-⨯=⨯⨯⨯==..p nRT V 外压始终维持恒定,系统对环境做功331001024.942102494.2ex W p V J -=-∆=⨯⨯⨯=-(2)2122212213433()()11()11108.31430010010() 2.2510J 10010100010ex ex ex ex W p V p V V nRT nRT p p p nRT p p p =-∆=--=--=--=-⨯⨯⨯⨯-=-⨯⨯⨯(3)等温可逆膨胀:212112334--ln -ln100010-10 3.314300ln10010-5.7410v v W p dVV nRT V p nRT p ===⨯=⨯⨯⨯⨯=⨯⎰1.3 解:(1) W = -p ex (V s -V l ) = p ex m (1/ρl -1/ρs ) = 105 ⨯ 1 ⨯ 18 ⨯ 10 -3 ⨯ ( 1/1⨯103-1/0.92⨯103 ) = -0.157 J(2) W = - p ex (V g -V l ) = pm/ρl - pV g = pnM/ρl –nRT = 105⨯1⨯18⨯10 -3 /11⨯103 -1⨯ 8.314 ⨯373.15 = -3101 J1.4 解: 最少功即为可逆压缩功 (1)对理想气体10 mol ,300 K1000 kPa,V 1 10 mol ,300 K 100 kPa,V 21513221118.314423.15100.035181 m 35.181 L ln 101.08.314423.15ln 35.1814425.45 JnRT V p V W pdV nRT V ⨯⨯=====-=-=-⨯⨯=⎰(2)对范德华气体2002362306310()()422.51037.0710NH a n p V nb nRTVa Pa m molb m mol ----+-==⨯⋅⋅=⨯⋅ 求V 132211101100()0p V nRT nb p V n a b -++=忽略300n a b 项,则有2211101102210110110116556525255321()0()()42(18.314423.15137.071010)210(18.314423.15137.071010)4101422.5102100.035097(m )35.097(L)p V nRT nb p V n a nRT nb p nRT nb p p n a V p W pdV ----++=+++-=⨯⨯+⨯⨯⨯=⨯⨯⨯+⨯⨯⨯-⨯⨯⨯⨯+⨯===-=-⎰220210222000102136326()ln ()1010137.0710422.510118.314423.15ln ()0.0351137.07100.0351(4426.6737.963)4338.71 Ja n nRTdVV nb V V nb a n a n W nRT V nb V V ------⎡⎤-=-+-⎢⎥-⎣⎦⎡⎤⨯-⨯⨯⨯⨯=-⨯⨯+⎢⎥-⨯⨯⎣⎦=--+=⎰ 1.5 解: (1) ,221(H O,g)()135(673.15373.15)10.50KJ p m Q n C T T =⨯-=⨯⨯-= (2)()⎰⎰++==2121d d 2m T T T T ,p T cT bT a n T C n Q()()()⎥⎦⎤⎢⎣⎡-+-+-=31322122123121T T c T T b T T a n ()()()1336223molJ 37367310002231373673104914211004001629mol 1---⋅⎥⎦⎤⎢⎣⎡-⨯⨯--⨯⨯+-⨯=...= 10.85kJ1.6 解:1122522151112,21,21,11536.010*******K1.210()()(1)1.210201014502.5(1)24000.0J290v v m v m v m p V nRT p V nRT p T T p p V p V TQ U nC T T C T T C RT R T R R -==⨯=⨯=⨯=⨯=∆=-=⨯-=⨯-⨯⨯⨯=⨯-=1.7 解 经过计算,列出下列方框图过程(1)=a+b 过程a 为恒压过程 321()101325(11.222.4)101134.84J a W p V V -=--=--⨯=,21213()1()2318.314(136.5273)1702.29J 22837.13Ja v m a a a a U nC T T R T T Q H U W ∆=-=⨯-=⨯⨯-=-=∆=∆-=-过程b 为恒容过程0b W =,21,213()18.314(546136.5)5106.874J25()18.314(546136.5)8511.458J2b b v m b p m U Q nC T T H nC T T ∆==-=⨯⨯-=∆=-=⨯⨯-= 11111134.84J 2269.74J 3404.584J 5674.33Ja b a b a b a b W W W Q Q Q U U U H H H ∴=+==+=∆=∆+∆=∆=∆+∆=过程(2)= c+d 过程c 为恒温过程ab恒温可逆1mol 理气273K 22.4 L p1mol 理气136.5K ,11.2L ,p1mol 理气273K ,5.6L ,4p1mol 理气 546K 11.2 L 4pcd恒压恒容恒压21005.6ln18.314273ln 3146.503J 22.4c c c c U H V Q W nRT V ∆=∆==-==⨯⨯=- 过程d 为恒压过程321,212222224()4101325(11.2 5.6)102269.68J 5()18.314(546273)5674.305J23404.62J 876.82J 2527.80J 3404.62J 5674.305Jd d d p m d d d c d c d c d W p V V Q H nC T T U Q W W W W Q Q Q U Q W H H H -=--=-⨯-⨯=-=∆=-=⨯⨯-=∆=+=∴=+==+=∆=+=∆=∆+∆=比较两过程数据,有12121212,,,Q Q W W U U H H ≠≠∆=∆∆=∆,说明Q 和W 是途径函数,而U ,H 是状态函数。
《物理化学第4版》第一章-8 节流过程ppt课件

W2= - p2(V2) 在压缩和膨胀时体系净功的变化应该是
两个功的代数和。 W=p1V1- p2 V2
W=W1+W2=p1V1-p2V2
即 U2 U1 p1V1 p2V2
移项 U2 p2V2 U1 p1V1
H2=H1
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T变而H不变:实际气体的H 不只是T 的函数。
实际气体的焓不仅是温度的函数,还是 压力p的函数,即 H= f(T,p)。
实际气体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使得分子间 的势能对热力学能有贡献,即U=f(T,V)。
等温过程,实际气体的dU、dH不等于零。
3.焦-汤系数
JT
def
dT dp
H
JT 称为焦-汤系数(Joule-
Thomson coefficient),它表示经节流
过程后,气体温度随压力的变化率。
因为节流过程的dp<0 , 所以:
若 J-T<0,则节流后 温度升高?降低?不变? J-T>0, 节流后 温度升高?降低?不变? J-T=0, 节流后 温度升高?降低?不变?
用于制冷设备的实际气体,其J-T>0,例如氨气。
低压低温气体
p ,则T
节流过程(管内有
填充物)
冰
箱
从
外
冰
侧
箱
向
内
环
吸
境
热
放
热
高压高温气体
电冰箱工作原理示意图
T1
Q T2
由环境付出电功
§1-8 实际气体的焓和热力学能
实际气体的热力学能 U=f (T, V)
实际气体的焓
H=f (T, p)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一章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4)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题1:设一电阻丝浸入水中,接上电源通电一段时间。 若选择不同系统,问:U,Q 和 W 为正负还是零?
绝热
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4)热力学第一定律
返回
2020/2/2
(5)功和热
功的种类
机械功 W fdl 电功 W EdQ 体积功 W pdV 表面功 W s dA
f、E、p、s为强度性质 l、Q、V、A为容量性质
强调:Q和W都不是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有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返回
2020/2/2
2.4 体积功
(1)体积功
设在定温下,一定量理想气体在活塞筒中克服外压p外, 经4 种不同途径,体积从 V1 膨胀到 V2 所作的功。
•能判断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 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只 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2.2 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和环境
系统:把一部分物体从其它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 象,这一部分物体即称为系统。 环境:系统以外并且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称为环境。
强度性质: 与系统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 温度、压力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2)状态和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性:只取决于系统的起始和最终状态。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系统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1.2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Mw =16.042g/mol)看成理想气体: PV=nRT , PV =mRT/ Mw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w/RT=10116.042/8.314515(kg/m3)=0.716 kg/m31.3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充以25℃,13.33 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 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水的密度1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wMw= mRT/ PV=(25.0163-25.0000)×8.314×298.15/(13330×100×10-6)M w =30.31(g/mol)1.4 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 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因此,1.5 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
试作p p-ρ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1.6 今有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抽成真空的200 cm3容器中,直至压力达101.325 kPa,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0.3897 g。
试求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组分的摩尔分数及分压力。
解:将乙烷(M w=30g/mol,y1),丁烷(M w=58g/mol,y2)看成是理想气体:PV=nRT n=PV/RT=8.3147⨯10-3mol(y1⨯30+(1-y1) ⨯58)⨯8.3147⨯10-3=0.3897y1=0.401 P1=40.63kPay2=0.599 P2=60.69kPa1.7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2023年大学_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

2023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2023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绪论0.1 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重要意义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0.3 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概论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1.2 几个基本概念(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1.4 体积功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1.7 热容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三)热化学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1 生成焓及燃烧焓1.12 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思考题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2.3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2.4 熵的概念2.5 熵变的计算及其应用2.6 熵的物理意义及规定熵的计算2.7 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2.8 热力学函数的?些重要关系式2.9 厶C的计算__2.10 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思考题第三章化学势3.1 偏摩尔量3.2 化学势3.3 气体物质的化学势3.4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3.5 理想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3.6 不挥发性溶质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 3.7 非理想多组分系统中物质的化学势思考题第四章化学平衡4.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4.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化4.3 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法4.4 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4.5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4.6 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思考题第五章多相平衡5.1 相律(一)单组分系统5.2 克劳修斯一克拉佩龙方程5.3 水的相图(二)二组分系统5.4 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__5.5 部分互溶的双液系统__5.6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5.7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固一液系统 5.8 有化合物生成的固一液系统__5.9 有固溶体生成的固一液系统(三)三组分系统5.10 三角坐标图组成表示法__5.11 二盐一水系统__5.12 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系统思考题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6.1 引言6.2 玻耳兹曼分布6.3 分子配分函数6.4 分子配分函数的求算及应用第七章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7.1 离子的迁移7.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7.3 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7.4 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__7.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二)可逆电池电动势7.6 可逆电池7.7 可逆电池热力学7.8 电极电势7.9 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7.10 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三)不可逆电极过程7.11 电极的.极化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7.1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__7.14 化学?源简介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表面现象8.1 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 8.2 纯液体的表面现象8.3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8.4 溶液的表面吸附8.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二)分散系统8.6 分散系统的分类8.7 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8.8 溶胶的电性质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8.10 溶胶的制备与净化__8.11 高分子溶液思考题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9.1 引言9.2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9.3 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9.4 反应级数的测定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9.6 双分子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9.7 基元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大意__9.8 单分子反应理论简介思考题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10.1 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10.2 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10.3 链反应__10.4 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示例10.5 催化反应10.6 光化学概要__10.7 快速反应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简介思考题附录Ⅰ.某些单质、化合物的摩尔热容、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及标准摩尔熵Ⅱ.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K)Ⅲ.不同能量单位的换算关系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Ⅴ.常用数学公式Ⅵ.常见物理和化学常数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内容简介本教材自8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相关高校师生的厚爱,并被许多高校选作教材。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本文为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包含答案。
主要介绍了热力学和
量子化学方面的知识。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
1.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1 以下哪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A. 热量是一个守恒量
B. 能量不能被消灭,只能转化成其他形式
C. 系统的内能等于热量和功的代数和
答案:C
1.1.2 如果一个系统的内能增加了100 J,并且从系统中流出了30 J 的热量,那么系统所做的功是多少?
答案:70 J
1.2 热力学第二定律
1.2.1 以下哪种是最常用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A. 任何热量都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除非做功
B. 热力学过程的总熵永远不会减少
C. 热力学系统是一个孤立的系统
答案:B
1.2.2 熵的单位是什么?
答案:J/K
第二章量子力学基础
2.1 波粒二象性
2.1.1 波长为400 nm的光的能量是多少?
答案:4.94×10^-19 J
2.1.2 电子穿过双缝的实验表明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哪些情况下,电子的波动性会更加显著?
答案:在动量较小和物体尺寸较大的情况下
2.2 氢原子的结构
2.2.1 氢原子基态的能量是多少?
答案:-2.18×10^-18 J
2.2.2 在电子半径平方的图像中,哪些区域表示电子最有可能出现?
答案:波峰处
总结
本文介绍了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和量子化学方面的知识,包含了相关的课后练习题,答案也一并给出。
希望这些例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
《物理化学第4版》第一章-4 热一律和热力学能ppt课件

微观上理解:
系
系统内所有粒子的动能之和
统 内
热力学能
系统内所有粒子间势能之和
部
的
所有粒子内部的能量之和
能
量
化学能,电子的能量,核能, 放射能,其它未知的能量
2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封闭系统: U = Q + W
或 dU=δQ+δW
§1-4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能
能量守恒定律的三位奠基人
英国物理学家 J. P. Joule (1818-1889)
德国物理学家 J. R. Mayer (1814-1878)
德国物理学家 H. Helmholtz (1821-18
一、热力学能 U
4
②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 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③另一种说法: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 造成的。
一种既不靠外界提供能量,本身也不消耗能量,却 可以不断对外作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5
封闭系统 U = Q + W
或
dU=δQ+δW
➢以此式为基础,表述热力学第一定律
a、适用条件:封闭系统; b、为经验式,非理论推导所得。其正确性表现为从热 力学第一定律所导出的结论尚无一例与事实有矛盾;
c、热力学规定 系统吸热,Q>0,系统放热,Q<0; 环境作功,W>0,系统作功,W<0。
6
d、意义:封闭系统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系统热 力学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与环境作的功之 和。
e、 dU=δQ+δW 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
其意义为:封闭系统在微小的热力学变化中,系统热 力学能的微量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微量热与环境作的 微量功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平衡
当系统的诸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则系统就处于热
力学平衡,它包括下列几个平衡:
1.热平衡
2.力平衡
3.相平衡
4.化学平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5)功和热
热(Q):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
系统吸热,Q > 0;
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3)内能
内能(热力学能),它是指系统内部能量的
总和,包括分子运动的平动能、转动能、振
动能、电子运动能、原子核能以及各种粒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等等。 内能是具有容量性质的状态函数,用符号U
表示,它的绝对值尚无法测定,只能求出它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2.2 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和环境
系统:把一部分物体从其它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 象,这一部分物体即称为系统。 环境:系统以外并且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称为环境。
1.敞开系统
2.封闭系统
3.孤立系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阐明绝对熵的数值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是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研究宏观性质, 所得结论具有统计意义。 •只考虑变化前后的净结果,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 构和反应机理。 •能判断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 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只 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系统放热,Q < 0; 系统对环境作功,W < 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一种既不靠外界提供能量,本 身也不减少能量,却可以不断对外作功的机器称为 第一类永动机,它显然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 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等温过程 等压过程 等容过程
绝热过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3)过程和途径
2.途径: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所采取的具体步骤。
等温过程
25 C,10 Pa
等压过程
o
5
25 C,5×10 Pa
等压过程
o
5
100 C,10 Pa
o
5
等温过程
100 C,5×10 Pa
o
5
上一内容
(1)体积功
设在定温下,一定量理想气体在活塞筒中克服外压p外, 经4 种不同途径,体积从 V1 膨胀到 V2 所作的功。
2018/9/26
(2)状态和状态函数
状态:指系统的宏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状态函数:状态性质,描述系统性质的宏观物理量。 质量,温度,压力,体积,浓度,密度,粘度,折 光率等;内能,焓,熵,自由能均是状态函数。 广度性质(容量性质): 与系统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如体积、质量、熵等。这种性质有加和性。 强度性质: 与系统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 温度、压力等。
水+电阻丝+ 电源
Q
W U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第一定律
1.解:
系统 电源 电阻丝 水 电源+ 水+电 电阻丝 阻丝 水+电阻丝+ 电源
Q W
= <
< >
> =
< =Leabharlann = >= =
U
<
>
>
<
>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2.4 体积功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力学概论
(1)热力学的定义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相互转换过程中遵循的 规律的科学。 (2)热力学的组成 热力学第一定律:1850 焦耳和迈耶尔
热力学第二定律:1850
开尔文和克劳修斯
热力学第三定律:20世纪初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1 热力学概论
(3)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 能量效应 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变化值。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微小变化
dU δQ δW
内能 U 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质,微小变 化可用 dU 表示;Q 和 W 不是状态函数,微小变化用 表示,以示区别。
系统吸热,Q > 0; 环境对系统作功,W > 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题1:设一电阻丝浸入水中,接上电源通电一段时间。 若选择不同系统,问: U,Q 和 W 为正负还是零? 绝热
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4)热力学第一定律
绝 热
水
系统
电源 电阻丝 水
电源+ 水+电 电阻丝 阻丝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2)状态和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性:只取决于系统的起始和最终状态。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系统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pV nRT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3)过程和途径
1.过程:系统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系统放热,Q < 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5)功和热
功(W ):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除热以外的其他能量
环境对系统作功,W > 0; 系统对环境作功,W < 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5)功和热
功的种类
机械功
电功
W EdQ
1 cal = 4.184 J
这就是著名的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原理提 供了科学的实验证明。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2)能量守恒定律
到1850年,科学界公认能量守恒定律是自
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可 表述为: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
种不同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W p dV W s dA
W fdl
体积功
表面功 f、E、p、s为强度性质
l、Q、V、A为容量性质
强调:Q和W都不是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有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9/26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功当量
焦耳和迈耶尔(Mayer)自1840年起,用各种 实验求证热和功的转换关系,得到如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