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比较浙贝母和川贝母要点
川贝母浙贝母薄层鉴别

川贝母浙贝母薄层鉴别一、什么是川贝母和浙贝母呢?哎呀,这川贝母和浙贝母啊,可都是中药材里的小明星呢。
川贝母呢,就像是中药界的小淑女,一般生长在高寒地带,那模样小小的,白白净净的。
浙贝母呢,就有点像个壮实的小伙子,相对来说块头大一些。
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药用价值,不过咱们今天重点要说的是它们的薄层鉴别。
二、薄层鉴别是啥?简单来说呀,薄层鉴别就像是给这两种贝母做个超级细致的身份鉴定。
就好比我们人有身份证来证明自己是谁,这薄层鉴别就是贝母的特殊身份证验证方式。
它能通过一系列的化学操作和反应,让我们清楚地分辨出哪个是川贝母,哪个是浙贝母。
这个鉴别过程可是相当有趣的哦。
三、鉴别过程1. 首先要准备样本啦。
得把川贝母和浙贝母都处理成合适的样本状态,这就像是给它们梳妆打扮一番,让它们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去接受鉴别。
2. 然后是选择合适的薄层板。
这个薄层板就像是一个特殊的舞台,贝母样本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特性。
3. 接着就是点样啦。
把处理好的贝母样本小心翼翼地点到薄层板上,这一步可得特别小心,就像给小宝贝喂奶一样,得精准。
4. 展开剂的选择也很重要哦。
不同的展开剂就像是不同的交通工具,会带着贝母样本中的成分在薄层板上跑起来,然后根据它们跑的距离和形成的斑点等情况,就能看出区别啦。
比如说,川贝母可能会形成比较独特的斑点形状和颜色,浙贝母又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四、为什么要做薄层鉴别呢?1. 保证药效。
只有准确鉴别出川贝母和浙贝母,才能确保在用药的时候用对药,这样才能让药发挥出它该有的功效呀。
要是把它们弄混了,那可能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呢。
2. 质量控制。
在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准确的鉴别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这样消费者就能买到真正的川贝母和浙贝母,而不是被假冒伪劣的东西骗了。
五、鉴别中的小趣事有一次啊,我在实验室看老师做这个薄层鉴别。
老师特别认真,就像对待最珍贵的宝贝一样对待那些贝母样本。
结果在点样的时候,有个同学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差点把样本给弄乱了,当时可把大家吓了一跳呢。
二贝功效相似,但止咳需辨证

38
2019.05Biblioteka No.15中医 药E-mail:wuwangqun@ 责编/吴王群
二贝功效相似,但止咳需辨证
文/ 胡献国(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各种贝母的区别之一:川贝母与浙贝母

各种贝母的区别之一:川贝母与浙贝母各种贝母的区别之一:川贝母与浙贝母1.地道名贵药材---贝母我国地域横跨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所产贝母品种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一为川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二为浙贝母,主产于浙江象山等地;三为新疆贝母,主产于天山山脉;四为土贝母,产于河南、陕西等地。
在国内外,川贝母的名声最大,口碑最好。
根据药农和中医经验,川贝母是越小趁珍贵,按其颗粒直径大小,又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三等,颗粒最小者特称为“珍珠贝”,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为川贝中之最优品。
另外四川松潘地区号称“贝母之乡”,这个地方多雪山草原,出产的“正松贝”也为川贝中之珍品,所以,很早就有贝母“川者为贵”之说。
即使是中医,甚至是专门从事中药专业的人,大概也很少有人知道另有一种川贝极品——苍山贝母,别名又叫苍贝母、雀嘴贝、灯笼贝。
在云南省大理古城西部,有座苍山,又叫点苍山,绵延50多公里,海拔最高达到4122米,苍山上的植物药材有1000多种。
苍山贝母属于苍山药物中的珍品,主要分布在苍山上海拔2700~3800米冷凉、阴湿的竹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本地习称“珍珠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直径仅有0.3~0.9厘米,表面平滑清洁,色白有光泽,断面白色,粉性强;外层两鳞瓣大小悬殊较大,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苍山贝母生兰峰以北诸峰之间,其粒雪白圆小,性苦寒,润肺,消痰,散瘿,治恶疮。
”由于其质佳,疗效好,极稀少,是历史悠久的大理三月街药材集市上的一种名贵中药,往往才出现,就有客商争相抢购。
大理白族民间甩苍山贝母2~3克冲成汤放入瓷碗中,加适量蜂蜜炖服,治疗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结核、乳痈等症。
外用常作止血、止痛、消炎、拔脓生肌的要药,疗效显著,且伤口愈合后疤痕平整。
川贝尽管是一味治病良药,但其疗效的高低与服用方法密切相关,该药入丸散剂则效宏,入煎剂则不能充分发挥药效。
贝母有三种,功效各不同,究竟该选哪一种?

贝母有三种,功效各不同,究竟该选哪一种?贝母是一种路人皆知的止咳良药,有名的成药也很多,例如川贝枇杷止咳露、川贝秋梨膏等,许多患者还自己去药店买来炖梨吃。
目前常用的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购买时需加以注意。
川贝母适合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川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
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
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
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
此外,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
目前已有服用川贝母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浙贝母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浙贝母,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
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
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风热咳嗽川贝母、浙贝母皆可用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
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
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择浙贝母。
川贝母、浙贝母虽然都是咳嗽的良药,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咳嗽患者。
例如,风寒咳嗽的患者,是由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时伴有白色稀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应该服用一些温性的药物以温肺化痰。
而川贝母、浙贝母都是寒性的药物,此时服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
土贝母擅长解毒,散结,消肿。
土贝母,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
浙江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有助于你的区别

浙江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有助于你的区
别
现在很多中药材的名字比较相似,浙江贝母和川贝母属于这种中药材。
那些名字比较相似。
另外,外形也有共同点。
所以,平时就要注意方法...
现在很多中药材的名字比较相似,浙江贝母和川贝母属于这种中药材。
那些名字比较相似。
另外,外形也有共同点。
所以,平时就要注意方法的不同。
具体效果是什么?一起看看吧。
形状的不同其实要分清浙江贝母和川贝母的区别。
首先必须充分理解那些外形。
首先是浙江贝母的外形,浙江贝母是扁平的球形,浙江贝母的外层有两个鳞片,这两个像一对关系很好的夫妇一样折叠,里面有两到三片小鳞叶,整体外观颜色变白。
对河床妈妈来说,它的外观是圆锥形的,河床妈妈的外层也有两片鳞片,它们的大小很大,大鳞片紧紧地抱着小片。
另外,浙江地板的母亲前端很尖,所以颜色是白色的。
效果不同,对浙江贝母和川贝母来说,实际上最大的差别是效果,首先浙江贝母吃起来比较苦,因此具有清热消毒、止咳化痰、消肿散结的效果,浙江贝母主要用于痰热咳、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治疗,另外
浙江贝母与癫痫痈肿毒对川贝母来说,这种中药材有味甘、苦、微寒、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看起来和浙江贝母的效果差不多,但川贝母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虚劳咳、燥热咳嗽等疾病,有助于改善我们的不适感。
总的来说,服用浙江贝母和川贝母是个好选择,但这两个中药材的区别也很大。
我们必须从各种方法中区别开来。
我们必须首先在外形上加以区别。
而且,我们必须理解效果的区别。
上面的推荐方法很好。
大家都可以试试。
聊中药:川贝母和浙贝母

聊中药:川贝母和浙贝母秋高气爽,进入了秋季,空气逐渐干燥。
中医常说,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最易伤肺,而川贝母则是秋季清肺润燥的上佳之品。
川贝母中医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唐人记其事》:“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他苦。
商人戏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
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则膊内肉胀起。
或不食,则一臂痹焉。
有名医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本之类,悉无所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
商人喜,因以小苇筒毁其口中,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
”《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本经疏证》:“刘潜江云:贝母八月采,取其受金气之专,其味苦胜辛,微辛在苦后,是苦合于气之微寒,以归于辛,皆二阴至肺之处也,况其色白象金乎!第苦合微寒,是在地之阴也,焉能遽至于在天之阳以治肺,则当参其叶随苗出之义,而体其但有直透更无濡留矣。
但有直透能开热之结,更无濡留能达肺之郁。
”中医:川贝母与浙贝母中国传统的五谷作物之薏米中药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主产于四川、青海、甘肃、云南、西藏。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品气微,味微苦。
以整齐,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生用。
中药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主产于浙江。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
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本品气微,味微苦。
以切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贝母的种类及药性区分

三种贝母的功效与应用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主产于浙江象山、鄞县,安徽、江苏等地亦产。
产浙江省称浙贝母,又称象贝母。
[性味归经]苦,寒。
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应用]①用于风热,痰热咳嗽。
治风热咳嗽,常配以桑叶、菊花;治痰热郁肺之咳嗽,常配以黄芩、知母。
②用于瘰疬,瘿瘤,疮毒,肺痈等。
本品能清泄热毒,开郁散结,治瘰疬,配以玄参、牡蛎;治瘿瘤,配以海藻、昆布;治疮毒,配以银花、连翘;治肺痈,配以鱼腥草、冬瓜仁。
此外配以乌贼骨治疗胃脘痛。
[用法用量]煎服,每次5~10g。
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的鳞茎。
主产于四川松藩等地,故名川贝、松贝。
云南甘肃等地亦产。
川贝又称贡贝、京贝。
“贡”、“京”言其品质上乘,可作为朝贡京城之品。
[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肺,心经。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用于阴虚燥咳及虚痨咳嗽。
本品性寒味微苦,能清肺泄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养阴润肺止咳,尤宜于内伤久咳,燥咳,及年老体弱、孕妇、儿童等患者。
凡症见咽干口燥,舌红苔少,咳痰不多或痰中带血者,常配以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止咳。
[用法与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1~2g;也可用5g,加冰糖、梨头炖服或蒸服。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又称大贝母、草贝、地苦胆。
性味苦寒,功能散结毒,消痈肿。
主要适用于多种外科疾患,如痈肿疮毒,瘿瘤瘰疬,蛇虫毒及各种癌症。
可用10~30g,配以蚤休、白毛藤等煎汤内服,亦可土贝母研粉,醋调后外敷局部。
备述:贝母在明代以前并无川贝、浙贝、土贝之分,至清始有象贝、土贝的性味功用之记载。
川贝与浙贝性寒味苦,能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
然川贝性凉而有甘味,兼有养阴润肺之功,而清火散结之力不及浙贝。
故川贝多用于内伤咳嗽、阴虚咳嗽;浙贝多用于外感咳嗽、痰热咳嗽。
土贝母功毒散结,主要用于癌肿疮毒。
现代研究贝母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镇咳、祛痰及解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有中枢抑制及镇痛、镇静作用。
川贝、浙贝母、天麻

冬麻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 无空心,质佳;
春麻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晦暗而 空心,质次。
2 、外层鳞叶2枚 , 大小悬殊,紧密抱合, 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习称“怀中抱月”, 顶端闭合。 3 、底部平坦,微凹 入,中心有一灰褐色 鳞茎盘,断面粉性。 4、微苦。
二、青贝: 1、圆锥形,稍大 ( 高 4-14mm, 直 径 416mm)。
2、外层鳞叶两瓣,
大小相近,相对抱 合,顶端开口,可 见心芽。
三、炉贝:
1 、长圆锥形,较大 ( 高 7-25mm, 直 径 525mm) , 表 面 常 见 黄棕色斑块,故又习 称“虎皮贝”。 2、外层鳞叶2枚,大 小相近,顶端开口。
3、基部突出,呈圆 锥形,放不平。
浙 贝 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采收加工】 加工成“大贝”(元宝贝)和“珠 贝”。
【性状鉴别】 1、块茎长椭圆形 2 、表面黄白色或
淡黄棕色,有纵皱,
以及由潜伏芽排列 而成的环纹多轮。
3、一端有红棕色干 枯的芽苞,习称 “鹦哥嘴”或“红 小辫”,或为残留 茎基;另一端有(自 母麻脱落
4、质坚实,断 面角质样,半透 明。
5、气特异,味
甘、微辛。(鸡
川 贝 母
【来源】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暗 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
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
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虎皮
贝)”。
川贝母和暗紫贝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用作用:
(1浙贝母清肺止咳,化痰散结:用于肺热咳嗽及痈肿瘰疬。
配知母治肺热咳嗽;配元参、牡蛎治瘰疬痰核。
(2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用于阴虚火旺或燥邪伤肺之咳嗽。
最近感冒的人多,咳嗽也找上门来了,而且迁延难愈。
贝母是一种路人皆知的止咳良药,有名的成药也很多,例如川贝枇杷止咳露、川贝秋梨膏等,许多患者还自己去药店买来炖梨吃。
目前常用的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购买时需加以注意。
川贝母
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
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
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
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
此外,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
目前已有服用川贝母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浙贝母
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
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
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
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
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
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择浙贝母。
目前川贝母货源紧缺,价格较贵,如果处方上只是注明“贝母”的话,买到的多是浙贝母,购买时要看清楚。
川贝母、浙贝母虽然都是咳嗽的良药,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咳嗽患者。
例如,风寒咳嗽的患者,是由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时伴有白色稀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应该服用一些温性的药物以温肺化痰。
而川贝母、浙贝母都是寒性的药物,此时服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
土贝母
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
此外,还有一定的杀精子作用。
因此,近期想做准爸爸的男性,更应该慎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