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探索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探索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探索

安全管理编号:LX-FS-A91547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探索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探索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引言

我国每年都发生许都安全矿难,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伤害和不良影响,教训十分深刻。仔细分析这些事故,我们不难发现都不同程度地与人的安全行为有关,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试做如下探索。

2安全生产构成要素分析

通常我们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

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的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由人的思想、意识、素质、行为等有关联组成,还会延伸出一系列的其他安全的主动权。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作业空间、环境和设备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和工作推进在不断变化,作业场所的危险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中。加之,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变化大,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煤矿灾害严重,所以人的行为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的效果。

3基本控制方法

3.1以安全文化引导人的安全行为

3.1.1为自己而安全

从人的归属感出发抓安全教育,让干部职工对把安全工作的定位回归到人性的思考,以对自己、对家

庭的责任感和对企业的使命感投入安全生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干部职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及生活,平常心的有无,左右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当我们以一颗平常新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努力,踏踏实实,深入实际,一天下一个井,下一个井,解决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和台阶,常常会有收获,时时有成果,这时候,平常也就成了不平常,平凡就成了不平凡。同样,作为安全管理也要保证持续的进行,决不能一时热,一时冷,上面领导来检查了,安全管理就做的严一些,时紧时松、打破程序往往会酿成大祸。不论面队什么样的形势,都要始终坚持程序至上、沉静平和、按部就班,使人们的安全行为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3.1.2为亲人而安全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亲情源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通过将亲情化教育纳入管理,让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能够始终感受大亲情的感召,把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关注到工作中去。通过各种形式的中面宣传,让干部职工认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不仅影响到社会,更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安康幸福,是稳定的基础。

3.1.3培养操作技能

严格按照专业和岗位分工,设计一整套从学习到考试,考试到跟踪考查,跟踪考查到复试考核的系统反馈流程,杜绝走形势、走过场、掩耳盗铃式的安全培训,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会什么,一级抓一级,严格考核,保证技能培训效果,知道怎么干,做到应知应会,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4以制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安全标准和制度建设。要根据矿井的实际,从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入手,把每一项涉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了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并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认真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最终解决问题。这一管理过程中,重点突出制度的约束力作用,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

5以严格执行制度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三违”造成事故频发,多与管理上“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关。要减少事故的发生,就要着眼于解决这一问题,着力推进严、细、室的安全管理,坚持做到各类安全管理规定,认真落实不走样,

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细心操作不间断,各类人员责任制,落到是实处不动摇。通过严格执行制度,把问题的存在与解决衔接起来,推行严细管理,把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最终搞好安全工作。

5.1严:就是严格控制人的行为

只要敢于动真,敢于认真,就没有管不了、抓不好的事情。治矿要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也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落实执行力的必然途径。严,才能控制人的行为,才能保证有纪律有秩序、有战斗力,才能真正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围绕落实则热病这个核心,用严格的管理培育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

5.2细:就是环节精细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到位,执行力就不成问题。标准和规范,就是对细节的量化,按照标准规

范人的行为,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对安全成产每个层面、每个角落的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剖解,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做到采、掘、机、运、通、地测等专业的各个层面,每一处细节都有操作标准和管理细则可对照执行。

5.3实:就是作风扎实

工作中的细节重复做实,天天如此。一个企业,无论制度多全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不落实就等于一张废纸。而作风扎实则是执行到位有力保障。因此。制订《全员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办法》。量化考核、逗硬考核、严格落实,从而影响人的安全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保障。

6以监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安全监督工

作力度,做到事事有监督,见素必从严,从监督方面,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

总之,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规范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方面,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方案

神东煤炭集团洗选中心文件 神东洗选〔2013〕31 号 关于下发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现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印章 1 二〇一三年四月三日 主题词:管控措施通知 抄送: 继军 01,中心领导,机关各部门及各单位文书。 神东煤炭集团洗选中心党政办2013 年 04 月 03 日期印发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为了深入开展“本安管理体系巩固发展年”活动,有效遏制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一、不安全行为管控重点 结合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通过对历年来中心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确定洗选中心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重点是: (一)重点人群 1.新入企员工 2.劳务工 3.外委专业化服务人员 4.单岗作业人员 5.作业地点流动性大的员工 (二)重点时段 1.中夜班及凌晨作业时段 2.交接班时间 3.节假日加班及日常延点时间 4.突发抢修设备故障时段 5.检查人员刚离开时 (三)重点作业活动

1.设备检修 2.电气焊作业 3.岗位工单独巡视设备 (四)重点行为 1.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不正确(安全帽、耳塞、防尘口罩、工作服) 2.作业人员未随身携带上岗 3.脱岗、睡岗 4.交接班时不履行交接班程序 5.无监护人进入设备、设施部作业 6.停电后不闭锁、上锁 7.作业前不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不安全行为预防 基层单位是本单位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发挥最大潜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土壤,为员工提供自觉规作业的条件,从根 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车间、班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自觉遏制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 1.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分级考核管理。各基层单位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自行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中心各部门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中心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公司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公司按照相关办法进行考核处理。对基层单位及车间、班组已经查处的不安全行为当事人

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控制对策

1、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内在因素 (1)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缺乏责任心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崇尚科学文明的时代。在现代企业里,从业人员应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工作责任心。但是,极少数从业人员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职业道德水准低,责任心不强,作业过程中不负责任,工作不认真,不按时巡回检验,脱岗、串岗、睡岗、上班干私活,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产生有分散注意力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相差甚远,极易发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2)业务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 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能胜任自己本职工作的业务素质和安全知识技能,才能正确操作,不违章作业,不发生不安全行为。但是,极少数从业人员由于文化素质低,不钻研业务,不学习安全知识的操作技能,没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安全意识淡薄,当然在作业过程中也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自然不安全行为发生就不可避免。 (3)作业过程心理状态异常 人的行为过程是由人的心理状态支配的,人在作业过程的异常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习以为常,思想麻痹;骄傲自大,不求上进;精神亢奋,注意力不集中;心存侥幸,违章作业;心情紧张,判断失误;心境不佳,身体疲劳等。如果操作者心理状态异常,在作业过程很容易发生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4)不良生活习惯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喝酒、抽烟、赌博等。然而极少数人把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带到工作岗位上,在岗位上喝酒、在禁火区吸烟等,有的甚至在岗位聚众赌博,如果把这些不安全行为带到岗位上,就给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2、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外界因素 (1)有章不循,安全管理松弛 一些企业领导由于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重生产、轻安全,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置,规章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管理严不起来,安全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对不安全行为熟视无睹,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事故责任的追究查处不严,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就给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开了绿灯和创造了条件。 (2)安全教育培训不力 现代化企业生产情况十分复杂,生产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只懂得一般的生产操作规程,而不懂安全知识,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树立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要做到安全生产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作为企业有义务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素质。但是在一些企业里,由于领导者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认识不够,对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培训不力,淡化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及考试形式主义走过场,致使部分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这样的人在生产实践中难免会发生不安全行为而发生事故。 (3)作业环境恶劣 人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容易引起烦躁、焦虑的心情,自制力下降;噪音强度大时,反应迟缓,注意力很难集中,操作起来很容易发生错误;环境照明不足时,易于疲劳,会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使思考力和判断力迟缓,错误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包括对不安全行为的检查(互检自检、抽检)、观察预警、识别研究、评审等。对不安全行为的责任追究执行安全问责制度。 一、不安全行为检查 1.安全监察站为公司的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全公司生产过程中各类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均负有监督检查、纠正的义务。现场作业中首先要确保个人按章作业,同时也要互相监督提醒其他人员不违章作业。 2.检查执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周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 动态检查由安监员实行24小时不定时的对各作业点进行巡回检查,检查要覆盖生产全过程、全方位。 3.定期检查每周与综合管理体系检查相结合,具体由各 专业检查组组长召集,检查线路、人员安排由专检组组长安排

4.动态检查除公司领导及各部门专检人员日常随机进行 检查外,还要以“小分队”的形式组织突击抽查,“小分队”的检查具体由安健环部负责牵头组织,检查成员根据检查范围和 专业由组织人随时召集有关业务部门人员机动性的组合。 5.不定期检查要重点突出中夜班的检查,“小分队”检查频次原则上每旬组织一次。 6.检查必须对照变电站安全规程、规程措施、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制等进行,要高标准、严要求。 7.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应现场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给予当事人及责任单位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组织进行责任追究,提出经济处罚、待岗培训直至行政处理意见,并要及时通报全公司 8.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安全行为,涉及人身安全或者作业区域存在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一切作业活动 9.各单位每周由单位第一责任人牵头组织一次定期的针

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控制事故发生,确保我矿安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立员工准入制度 (一)执行岗位准入制度。对新入矿、转岗职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继续培训期间不支付工资。 (二)实行入井资格证制度。对全矿符合入井条件的人员颁发安全资格证,入井时随身携带,以备检查。对没有安全资格证的人员严禁入井,否则,每人次罚款500元,罚井检工100元。 (三)开展隐患人排查。对有重大疾病的人员不予颁证或吊销安全资格证,严禁入井;对十一种隐患人进行排查,对短时期不具备入井的人员暂扣安全资格证,严禁入井。对隐患人入井的每次罚责任人500元,罚值班人员200元,罚井检工100元。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一)强化矿级培训。 1、培训形式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内培或外培、脱产和业余相结合的形式,重点推行现场实训的方法,由分管矿领导不定期组织分管系统内的特殊工种进行实训,逐个进行过关考试,并建立考核档案,让受训人员能够真正掌握现场操作技能。 2、强化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并随身携带方能上岗,没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的,罚款2500元;不随身携带的每次罚款500元。

(二)强化区队培训。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活动,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因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没有坚持培训的,每次罚单位正职各500元。 (三)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每季度,由人力资源科组织,安监处参与,开展一次事故案例教育活动,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四)坚持全员每月一考。每月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考试,由体系办出卷,机关包保部门组织本部门所包保的基层单位人员进行考试,负责阅卷及成绩汇总,安监处督导。对考试不合格人员每次处罚200元,并进行补考,再次不合格的停工学习,直至合格为止,学习期间不支付工资;对不参加考试人员调到武保科培训。 三、严格落实岗位行为规范 (一)坚持班前礼仪和集体升入井制度。 1、坚持班前礼仪八项程序、井口精神状态确认和举旗列队集体升入井制度,凡一次不执行的,罚带班干部及班队长各500元,罚当班职工每人100元。 2、严格井口入井秩序,班前会结束后,由值班干部举牌将当班人员集体列队带至井口大厅,并按点有序入井,否则,处罚值班人员500元/次。 3、实行全员编号管理。将工号、发射卡号、自然编号及入井安全资格证进行统一,使编号做到能够直观识别出所在单位、工种,对不

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通修队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通过对本队一通三防管理与通风设施现场施工、对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以及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划分,在生产作业中通修队员工可能会发生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共95种。将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16种,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48种,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29种,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2种。 按照员工在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之前是否有意识将其分为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两大类型。对于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分一般违章指挥和严重的违章指挥两大类。 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已经过学习培训,掌握和了解规程措施条款,熟悉岗位操作标准,明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规定,但由于自身对不安全行为的价值认识上存有差距,在侥幸、麻痹等错误心理驱动下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属明知故犯行为。 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员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对规程措施、岗位标准不知情或知之甚少,对自己的行为过错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自身安全辨识能力不足,大脑没有认识到行为的不安全性所致,有的事后可察觉到,有的一直没察觉。 (具体内容见下表)

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知识与技能缺陷 1. 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 2.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思想和情绪因素 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1.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 2.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 3.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 4.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5.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 6.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表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和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行为规范 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及外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消除各种违章违纪现象,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行为规范。 1、凡在生产区域内从事生产作业、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应自觉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安全规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落实“三不伤害”原则,严禁“三违”现象。 2、进入生产区域作业,必须严格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在公司区域内不准赤脚、赤膊,进入生产现场不准穿露脚趾鞋、高跟鞋、裙子等。 3、作业前,应认真分析作业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作业时,应集中思想,严禁嬉戏打闹和串岗、离岗、睡岗;作业结束,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 4、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独立操作,严禁违章无证操作。 5、不准操作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开关按钮,不得擅自动用与本职无关的机电设备和专用器材。停电、停机进行检修设备时,必须在合闸处、操作处挂贴禁止合闸警示牌;检修完毕,应立即除去禁动标志。 6、生产区内主要道路、生产区域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擅自占用;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和厂内机动车必须遵守限速规定。 7、进入作业区时,必须观察前后左右及上下环境,遵守警示标牌提示,不准双手插入衣裤袋内。 8、登高必须双手扶梯攀登,不得手持工件攀爬,所带物品必须装袋或扎牢,防止坠落伤人。 9、明火作业严格遵守“动火管理规定”,不准在非允许地点吸烟,严禁乱扔烟蒂。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________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包括对不安全行为的检查(互检、自检、抽检)、观察预警、识别研究、评审等。对不安全行为的责任追究执行安全问责制度。 一、不安全行为检查 1、安健环部为本公司的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全公司生产过程中各类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管理。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均负有监督检查、纠正的义务。现场作业中首先要确保个人按章作业,同时也要互相监督提醒其他人员不违章作业。 2、检查执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周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由安监员实行24小时不定时的对各作业点进行巡回检查,检查要覆盖生产全过程、全方位。 3、定期检查每周与综合管理体系检查相结合,具体由各专业检查组组长召集,检查线路、人员安排由专检组组长安排。 4、动态检查除公司领导及各部门专检人员日常随机进行检查外,还要以“小分队”的形式组织突击抽查,“小分队”的检查具体由安健环部负责牵头组织,检查成员根据检查范围和专业由组织人随时召集有关业务部门人员机动性的组合。 5、不定期检查要重点突出中夜班的检查,“小分队”检查频次原则上每旬组织一次。 6、检查必须对照变电站安全规程、规程措施、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制等进行,要高标准、严要求。 第 2 页共 7 页

7、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应现场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给予当事人及责任单位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组织进行责任追究,提出经济处罚、待岗培训直至行政处理意见,并要及时通报全公司 8、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安全行为,涉及人身安全或者作业区域存在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一切作业活动。 9、各单位每周由单位第一责任人牵头组织一次定期的针对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纠正巡查工作,巡查要覆盖所管辖区域生产作业全过程、全方位。 10、带班队长负责对每班人员的作业行为不定时的进行巡回检查,特别对重点的岗位、关键的作业环节要采取重点监控。对本单位不安全行为人员要给予处理,对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要上报公司安健环部进行处理。 11、扎内要建立自检记录,要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存在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复查整改落实情况。站内要建立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台帐,对不安全行为要有分析改进计划。 12、班组长为本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随时了解掌握本班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察觉他们工作中的情绪变化。不定时对全班人员作业行为进行抽查,不时提出要求,提醒注意事项,超前控制不安全行为和事故的发生。 13、班组成员要相互关照,发现不安全行为立即给予警告或提醒,必要时要进行强行制止。班组作业岗位各自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又相互制约,必须形成无隐患、无缺陷、无违章的作业氛围。 第 3 页共 7 页

员工不安全行为观察、识别与预警制度(新版)

员工不安全行为观察、识别与预警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92

员工不安全行为观察、识别与预警制度(新 版) 1目的 通过观察、识别及预警,及时制止和纠正不安全行为,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 2使用范围 矿所属单位的全体员工。 3相关部门职能及责任人: 安监科负责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观察识别和预警工作,责任人:安监科科长。 4内容与程序 1.安监科负责制定现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工作计划。静态计

划主要由生产单位组织实施;动态计划主要由矿领导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2.各单位针对新上岗、冒险蛮干、重复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制定重点观察计划。 3.工作中负责观察的人员按照规程、任务工序对观察对象的作业全过程进行观察,确认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并做详细记录,填写编制的观察表。 观察结束后,负责观察的人员将观察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与观察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制定现场控制措施和处理意见。 5.各单位当日应该将观察表及时上交安监科。 6.矿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不定期地对全矿的各个生产系统场所进行不定点的检查,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现场批评教育,并对其不安全行为详细记录,上井后交安监科。 7.安监科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观察表进行分析,识别每个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源、危险类别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制定出预警报告和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及控制措施

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及控制措施 不安全行为 可能的后果 采取的措施 备注 进入作业区域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磕碰、砸伤 工作时按要求劳保着装,加强安全活动及规范性培训,工作时相互纠正。 作业中未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人身伤害 工作时按要求劳保着装,加强安全活动及规范性培训,工作时相互纠正。 劳动保护服装不合体 工作不协调 更换 作业现场穿拖鞋作业 扎伤、坠落 工作时按要求劳保着装,加强安全活动及规范性培训,工作时相互纠正。

指定区域、类型作业不穿安全鞋 触电、人身伤害 工作时按要求劳保着装,加强安全活动及规范性培训,工作时相互纠正。 操作旋转机械时戴手套 卷入事故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气焊气割作业不戴护目镜 职业病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焊接作业不戴口罩 职业病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与正在作业中的人交谈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酒后进入施工现场或上岗作业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未在指定区域内吸烟 火灾、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作业时间内在作业场所嬉笑、打闹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作业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操作机械时精力不集中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随意触摸不熟悉的机械、器具及控制开关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无许可证件从事特种作业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作业前不对所用器具进行安全检查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中合理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加强监护作用。 私自拆卸所用工具上的安全装置 人身伤害 加强安全教育,加强监护作用。 乙炔气瓶放倒使用 爆炸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下雨时露天进行气割、电焊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 触电 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 潮湿环境进行电焊作业,不采取防触电措施

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编号:SY-AQ-0085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Correction of unsafe behaviors

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什么是不安全行为? 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安全行为,比如一个人双手抱着两个30cm高的纸盒子,戴着墨镜下楼梯这个动作中就有三个不安全的行为,第一,两个盒子60cm高,可能遮挡他看楼梯的视线;第二,双手抱着东西,没有空出一只手用来扶楼梯扶手;第三,戴着墨镜下楼本身就不安全,看不清楼梯路况。再比如,吸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有的人吸烟过后会随手将烟头扔掉,这是不安全习惯;也有的人找到垃圾箱后会将烟头彻底熄灭后再将烟头扔进垃圾箱,这是安全行为。曾经有过一起火灾事故,死亡40多人,事故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事故是起因于一名吸烟者,他吸烟过后随手将烟头扔到了身旁的易燃物品上面,结果大火一发而不可控,造成了严重后果。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名吸烟者没有养成彻底将烟头熄灭后就扔掉的行为习惯。

不安全行为很重要吗? 上述不安全行为,都能引起事故。从理论上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引起就是由于物(设备、设施、生产环境等)的不安全状态而引起。1931年有一位安全科学叫家海因里希,他分析的结果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安全事故;著名的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理事会NSC得到了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我国的研究结果说,85%的事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这些数字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非常重要,必须纠正、使安全的行为习惯变成我们的日常习惯,我们才能在生产、生活中享受安全。 不安全行为的来源是什么? 不安全行为不是凭空就有的。根据大量的案例(比如有毒有害气体爆炸事故、沉船事故、食物中毒事故、井喷事故等)分析得到,人的不安全习惯来自于人的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识别和容忍危险源的能力)不高和安全习惯不佳。当然,这三者的来源是人所在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1.1 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矿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1.2 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1.3 每年矿里要组织开展不少于1期的全员事故案例培训教育,区队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案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案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1.4 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1.5 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6 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及时向矿 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 2 强化安全管理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2.1 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2.2 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标准版)

( 安全试题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标准版) Regular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upple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personnel in the company’s security positions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标准版) 一、填空题 1.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2.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3.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无意识的、或非故意的不安全行为)。 4.组织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在技术和设计上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 5.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是指与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性格)(责任心)(技能水平)(生理周期)等,这些与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教育)

有关。外因主要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 10.家用门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电压,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1.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久受人的思想、动机的支配,而且受(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时又与行为人的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安全素质)、身体条件等有关。 12.家庭用电设备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经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已保证使用安全 13.全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14.绝对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电器火灾 15.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窒息法) 16.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方式是(高挂低用) 17.有毒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_最新版

绝密★启用前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常见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填空题 1.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2.有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 是故意的违章行为)。 3.无意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无意识的、或非故意的不安全行为)。 4.组织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 忽视安全投入;在技术和设计上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安全生产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 5.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是指与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关的因素, 主要包括(人的性格)(责任心)(技能水平)(生理周期)等, 这些与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外因主要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 10.家用门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电压, 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及 控制措施(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最新版) 大家都知道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作业环境等,但事故的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 (1)在没有排除故障的情况下操作,没有做好防护或提出警告; (2)在不安全的速度下操作;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地使用设备; (4)处于不安全的位置或不安全的操作姿势;

(5)工作在运行中或有危险的设备上。 人的行为是受其心理控制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但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其所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具体来看,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大致有以下数种: 一是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的人以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发生,还会认为别人不一定能发现,就是发现了,认为自己的“动机是好的”,不会受到责备。 二是冒险心理。有冒险心理的人,或争强好胜、喜欢逞能,或有违章行为而没造成事故的经历;或为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有冒险行为的人,甚或将冒险当作英雄行为。有这种心理的人,大多为青年职工。 三是麻痹心里。具有麻痹心里者,或认为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常,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或没有注意反常现象,照常操作;还有的则是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惕,最终酿成事故。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贵州XX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沙县源村乡XX煤矿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2020年

金沙县源村乡XX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 度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为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加强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特制定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一、不安全行为(含“三违”行为、下同)类型和具体表现 1、安全知识匮乏型。此类人员因文化低、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安全生产知识不足,盲目操作; 2、明知故犯型。此类人员尽管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但忙于完成任务,而不按规章制度作业; 3、生活困扰型。此类人员由于生活困难、家庭不和谐等,工作心不在焉,往往容易发生事故; 4、身体不良型。此类人员身患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疾病,但没有作过体检,自己也不知道有病,带病上岗; 5、思想麻痹型。此类人员总认为在井下工作多年了,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存在麻痹大意思想; 6、违章蛮干型。此类人员工作不按制度、规程行事,违章蛮干,这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经验工作型。此类人员日常工作凭经验、想当然,不按科

学规律办事; 8、故意抵触型。此类人员因与上岗干部、班组长、安全监管人员认识不同,感情不和、而明知故犯,故意蛮干,违章操作; 9、胆大妄为型。此类人员性格粗放,明知有隐患、有危险,但仍冒然行事; 10、违章指挥型。现场上岗干部、班组长为了完成当班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不落实相关安全制度,不排查安全隐患等,强令工人违章作业。 二、不安全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用安全理念引领员工 理念即人的理想与信念。一个人生活在人世间不仅为了自己而活着,同时也承担着十分艰巨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家庭幸福是建立在亲人安康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我们要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用集团公司“人人都是通风员”等安全理念引领员工,使员工珍爱生命保安全,真正做到为自已而安全、为亲人而安全、为企业而安全。 2、用安全文化熏陶员工 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做到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与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文化,提高文化文化执行力,规范员工安全行为;要弘扬安全工作正气,形成遵章守纪光

人的不安全行为识别和评估

人的不安全行为识别和评估 4.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风险辨识 在一切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又是生产中安全与事故的决定因素。人一方面是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又是事故要素。人的安全行为能保证安全生产,异常行为会导致和构成生产事故。它既是行为的主体,又是一切工作、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所有危害因素中最主要的危害因素,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检修人员的素质和现场检修不相适应 检修人员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体现,它包括人的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安全素质等,而在从事检修,安全素质更为重要,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牢记本岗位的安全职责,掌握检修过程中最基本的安全常识;熟悉检修环境,掌握逃生路线;了解现场工艺(介质的危害性);学会使用消防器材、急救器材和消防报警;学会检修过程中预防事故、危险的方法和技术,掌握事故、灾害的应急办法等。检修人员的安全素质低下,是发生危害、事故的根本原因。 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对于经常从事的检修项目,习以为常,掉以轻心,对现场检修的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认为安全可有可无,事故发生的概率低,忽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遵守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但又不是每次都发生,这是其随机性,也是其偶然性。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 特殊作业无相应的特殊工种作业证,现场换热器检修,它涉及到以下特殊工种:起重工、电焊工、电工、架子工、司机等。 (3)检修人员不熟悉检修方案 不掌握检修程序、技术要求,不熟悉现场环境,不了解设备的工艺介质参数特性等,都是危害因素。 (4)检修人员的生理缺陷如耳聋眼花、反应迟钝等 身体疲劳如连续作业后的精神不振、力不从心等;家庭社会影响如情绪反常、思想散乱、家庭烦恼等。 4.2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1)开展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提高人们的安全技术素质,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2)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 (3)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消除后顾之忧。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制度

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为规范员工行为管理,有效遏制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信嘉公司员工准入管理、岗位规范、行为观察、行为矫正、员工心理、生理状态管理、产生原因分析、预防、治理基本措施及其他人员行为控制的有关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信嘉公司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 第四条安全行为:是指按章操作、遵守劳动纪律,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行为。 第五条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行为。 第六条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规定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第七条违章作业: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规定,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岗位操作法、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规定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

架等。 第八条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规定、其他纪律等。 第九条不安全行为分类:分为A、B、C三类。 一、A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特别严重不安全行为,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 二、B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严重不安全行为,即危害程度仅次于A类,可能导致人员受伤事故或其他较为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 三、C类不安全行为:是指为一般不安全行为,即其行为造成的情节和后果较轻的不安全行为。 第四章组织与职责 第十条安环部是不安全行为控制的主控部门,负责不安全行为控制规定的制定和实施,负责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管理。 第十一条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 第十二条各车间依据本规定完善业务范围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工作。 第五章管理要求 第一节员工准入管理 第十三条各部室、车间应通过分析各岗位的任务、责任、性质等特征,制定员工任职标准,作为选择、安排人员的依据。 第十四条通过分析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确定人员适合的岗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神华神东煤集团选中 心文件 神东洗选,2013? 31号 关于下发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现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主题词:管控措施通知 抄送:李继军01,中心领导,机关各部门及各单位文书 ?一三年四月三日

神东煤炭集团洗选中心党政办2013年04月03日期印发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为了深入开展“本安管理体系巩固发展年”活动,有效遏制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一、不安全行为管控重点 结合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通过对历年来中心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确定洗选中心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重点是:(一)重点人群 1. 新入企员工 2. 劳务工 3.外委专业化服务人员 4.单岗作业人员 5.作业地点流动性大的员工 (二)重点时段 1.中夜班及凌晨作业时段 2. 交接班时间 3.节假日加班及日常延点时间 4.突发抢修设备故障时段 5.检查人员刚离开时 (三)重点作业活动 1. 设备检修 2. 电气焊作业 3.岗位工单独巡视设备

(四)重点行为 1.个人防护用品佩戴不正确(安全帽、耳塞、防尘口罩、工作服) 2.作业人员未随身携带资格证上岗 3. 脱岗、睡岗 4.交接班时不履行交接班程序 5.无监护人进入设备、设施内部作业 6.停电后不闭锁、上锁 7.作业前不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不安全行为预防 基层单位是本单位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发挥最大潜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土壤,为员工提供自觉规范作业的条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车间、班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自觉遏制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 1.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分级考核管理。各基层单位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自行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中心各部门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中心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公司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公司按照相关办法进行考核处理。对基层单位及车间、班组已经查处的不安全行为当事人不再进行责任追究,其不安全行为也不纳入中心、公司绩效 和评先树优等考核 2.各基层单位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不安全行为管控中的责任,并落实到人。当出现不安全行为时,不但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同时要追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895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标准版本

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了深入贯彻澄合百良煤司发〔2018〕31号关于印发煤矿人的行为管控考核办法的通知,有效遏制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 一、不安全行为管控重点 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通过对历年来公司发生的不安全行为统计分析,确定我公司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重点分别是: (一)重点人群 新入企员工、重新返岗员工、转岗员工、准备休

假或休假归来员工、婚丧嫁娶前后人员、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性格独特的员工、零散岗位作业人员、作业地点流动性大的员工、联合多人作业人员。 (二)重点岗位 要关注零散岗位、特殊工种、关键部位的值班人员,多人作业点流程管理。 (三)重点时段 要关注中班、夜班、交接班时间、加班延点时间、突发抢修设备故障时段、检查人员刚离开时。 (四)重点工程 要关注采煤面初采、末采、安装、回撤,掘进巷道贯通,采掘过构造带、富水区、瓦斯异常区,大型设备专项检修等。 二、不安全行为预防 基层单位是本单位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责任主

体,要发挥最大潜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诱因和土壤,为员工提供自觉规范作业的条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区队、班组现场管理,提高员工自觉遏制不安全行为的积极性。 1.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分级考核管理。各基础区队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自行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各级管理人员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按照相关办法考核处理;公司检查发现的不安全行为,由公司按照相关办法进行考核处理。对区队、班组已经查处的不安全行为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其不安全行为纳入区队绩效和评先树优等考核。 2.各基层单位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不安全行为管控中的责任,并落实到人。当出现不安全行为时,不但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同时要追究管理者的连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