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合集下载

课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6首

课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6首

课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6首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清明》。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时节,天气渐暖,草木欣欣向荣,但也有许多人为了去扫墓而黯然神伤。

2.《端午》粽子香,又到端午节,波涛劲荡逐巨鳌。

短并起,弯括成一弧,雄鸡争鸣畅游跑。

这是现代作家徐志摩为端午节所作的诗歌。

端午节在我国也称为“端阳节”、“重阳节”等,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是我国传统的龙舟比赛日,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纪念伟大的民族爱国诗人屈原。

3.《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是唐代诗人苏轼为中秋节所作的诗歌。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夜,是我国祭月、赏月的日子。

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月饼、赏月、猜灯谜、放烟火等。

4.《元宵》明月千里寄相思,红霞满地是元宵。

九重楼阁烟火色,云海星河尽放豪。

这是现代作家唐家三为元宵节所作的诗歌。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也是我国的灯节日,人们会吃元宵、赏灯、猜谜、耍龙、舞狮等,传统的灯笼很有特色。

5.《重阳》满城尽带黄金甲,快哉踏歌逐鸿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鹞。

这是过往的古人为重阳节所作的诗歌。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是中国的老人节,人们会登高望远、赏秋景、赏菊花等。

6.《寒食》清明时节雪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寒食》。

寒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因此又称为“祭祖节”。

人们会吃寒食、晒绿茶、放风筝等。

传统节日的古诗(共11篇)

传统节日的古诗(共11篇)

传统节日的古诗〔共11篇〕篇1:古诗传统节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篇2:古诗传统节日《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篇3:古诗传统节日《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荣,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篇4:古诗传统节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拾掇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篇5:中秋节传统节日古诗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彷徨。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篇6:中秋节传统节日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缺乏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篇7:中秋节传统节日古诗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中国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

中国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就像新年时那热闹的鞭炮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欢乐的氛围中。

过年时,大家不都兴高采烈地放着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吗?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哎呀,每到清明,那淅淅沥沥的雨哟,真的让人感觉好忧伤。

就好像我们去扫墓时,那沉甸甸的心情一样。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时候,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不就想着远方的亲人也能一起看着这同一轮月亮吗?这诗句多贴切呀!
4.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时,想到兄弟们都去登高了,自己却不在,那种失落感是不是很强烈呢?
5.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的夜晚,那灯火辉煌的场景,就跟诗句里说的一样嘛,到处都是亮堂堂的,多热闹啊!
6.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端午节到了,天气也热起来了,白天也变长了,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包粽子、赛龙舟呢!
7.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哇,想想那元宵节约会的场景,多浪漫啊,可不就像诗里写的这般美妙吗?
8.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的时候,那到处飞舞的花瓣,真的好美,难道不是吗?
9.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呀,看着天空,就会想到牛郎织女相会,这多让人感慨呀!
1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那明月在海上升起的时候,我们和远方的人不都在同时看着这月亮吗?这感觉真奇妙!
我觉得这些古诗词真的很神奇,它们用简洁的语言就把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和传承这些美好的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1.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清明节(农历清明节)《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清明上河图》轻绡素练翦,绮丽亦流丹。

一帆暮春逝,碧海茫茫还。

4.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些诗句描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人们对节日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些古诗通过优美的词句抒发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传递出浓郁的节日氛围。

1. 清明节:《清明》-杜牧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端午节:《百鸟朝凤》-苏轼朝代更替家乡远,人事已非常古。

傍河洒洒归鸽翼,进香无意傍渔樵。

3. 七夕节:《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4. 中秋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重阳节:《重阳》-杜甫爽志齐芳菲,陶然共忘机。

世途不可捷,况乃尘中稀。

6. 春节:《除夜》-刘禹锡欲将轻酬意,犹在梦魂中。

知到曙光近,犹须独自起。

7. 元宵节:《元日》-王之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 小年:《长安秋夜》-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以上是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每个节日都有对应的古诗来表达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古诗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古诗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唐代〕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和端午》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唐代〕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唐代〕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

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

传统节日相关古诗词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珠宝,历经时代的洗礼,显得越发的珍贵,作为中国人,学好中国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也要认真学习,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一、春节: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3、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丰年。

5、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清明节:1、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清明夜(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5、长安清明(韦庄)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三、端午节:1、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2、乙卯重五诗(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中国传统节日 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 古诗

中国传统节日古诗
1. 中秋佳节
月圆人团圆,
嫦娥舞碧烟。

赏月吃月饼,
愉快度中秋。

2. 春节祭祖
祭祖传统古,
门前挂红灯。

恭请亲先祖,
敬礼送香膏。

3. 端午赛龙舟
龙舟竞渡快如飞,
白浪飞舞皆无碍。

赛场声喧拥观众,
观赛若彩云飞舞。

4. 清明扫墓
山水绿茵碧水流,
忠魂英灵长早逝。

清明扫墓吊祭祖,泪眼垂思感罢回。

5. 元宵猜谜
猜灯猜谜乐无边,汉字谜底心满意。

灯笼高高万点照,喜庆芬芳歌声起。

6. 重阳登高
重阳登高笑天空,旅途奔波路未穷。

登高抒发豪情壮,逍遥天地自由逍。

7. 中元祭祀
投资祭祖传古俗,宣张孝道肃心祭。

烛灭烟消无情感,渴盼好兆吉生福。

8. 春闺怨
红袖添香壁上闺,深闺惆怅思几时?花前月下长相忆,回首朱砂泪眸垂。

9. 长恨歌
闻君歌楼声若和,含娇独上青楼去。

深院静听清风过,再想君归意无常。

10.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歌咏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

除夕1、除夜【唐】李世民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2、岁除夜【唐】罗隐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3、除夜有怀【唐】孟浩然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4、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5、除夜【唐】白居易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6、除夜【唐】白居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7、除夜【唐】曹松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春节9、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10、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1、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2、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袪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4、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中秋
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

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

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

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

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

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

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

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

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

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

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

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

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

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

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

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

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

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

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

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

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

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

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

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

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是除旧布新。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