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特色博物馆“镇馆之宝”(上)

合集下载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摘要:1.中国博物馆的历史与地位2.镇馆之宝的定义与意义3.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介绍4.镇馆之宝的价值与影响正文:中国博物馆的历史与地位中国博物馆是保存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窗口。

自20 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博物馆逐渐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中国博物馆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类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镇馆之宝的定义与意义镇馆之宝是指博物馆中具有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或展品,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代表着该馆的收藏水平和研究实力。

它们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镇馆之宝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传承文化、普及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

对于公众而言,了解和欣赏镇馆之宝,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还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介绍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众多,以下仅列举几例:1.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以精细的线描技法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展现了北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的景象,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2.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秦代雕塑艺术的高峰。

它们形象生动,展现了秦代军队的雄伟壮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这组俑是唐代彩陶艺术的代表,表现了一支骆驼载乐的巡回演出队伍,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4.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是战国时期曾国的重要乐器,代表了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高度发展。

编钟音色优美,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也是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实物。

镇馆之宝的价值与影响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它们在传承文化、普及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津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天津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天津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介绍
1.玉关明珠
2.天津商标铸铜器
这是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是于1908年至1910年间由中国人创造和使用的一套铸铜器。

这套铸铜器以“天津商标”为图案,象征着当时天津作为中国商业中心的地位。

铸铜器上精美的纹饰和细致的雕刻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艺术才华和制作水平。

3.乾隆藏书楼
4.云锦天津绣
5.风力发电机
6.木雕佛龛
这是一座明代木雕佛龛,精致细腻,栩栩如生。

佛龛上刻有佛像和佛教经文,展示了明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座木雕佛龛不仅是艺术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代表。

7.大明海图
这是一幅明代绘制的大明海图,记录了明代时期的航海路线和海上贸易。

这幅海图展示了当时中国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明代时期中国为探索世界和开展贸易所做的努力。

8.天津油画作品
9.古代铜器
10.宋瓷文物
以上所述的是天津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这些文物代表了天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科技成就。

参观天津博物馆,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上篇)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上篇)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上篇)河南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截至2022年1月,河南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多件。

尤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及石刻最具特色。

一、贾湖骨笛自1961年开始,舞阳的贾湖村一带,土里经常挖出人骨、红土粒和破陶片之类的上古遗物。

经县博物馆的上报,引起了文物部门的注意。

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周道到舞阳调查,确认贾湖遗址为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总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遗址共出土文物6000余件,并创出多项之"最"。

如最早的鼎形器、最早的绿松石装饰物、最早的栽培大豆、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最早的酒之一,最早的一批家畜驯养、渔类养殖、稻作农业、纺织业、原始宗教与占卜行为等。

其中贾湖骨笛的出土不但改写了中国音乐史,甚至在世界音乐史中掀起了巨浪。

迄今为止贾湖骨笛出土已经超过45只,其中有5孔骨笛、6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这些骨笛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贾湖骨笛笛身多为 20 多厘米、管径1.1 厘米左右,通体呈土黄色晶莹亮洁,有玉石一样的光泽,比起现在的笛子要小巧很多,可揣在兜里随身携带。

骨笛音孔大多为圆形,分布在管身的同一侧,一般为四到八孔,最为常见的是七孔和五孔,在骨笛身上还可以明显看到刻画的标记、符号,有些笛子主音孔旁还有小孔,经研究判定为调音用的,开孔后如果音律不准,还可再开小孔做微小调整,我们一般认为史前部落遗址的居民还没有掌握度量衡的技术,但是骨笛身上的标记、符号、孔洞都说明了新石器时代的工匠在制作骨笛时已提前做过精确的计算和设计。

经过测试和对骨笛的分期可知贾湖骨笛的流传时间超过1200年,最早的五孔骨笛距今接近10000年,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时候。

22个博物馆镇馆之宝

22个博物馆镇馆之宝

对于很多旅游爱好者来说,旅游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处,必须转一转当地的博物馆。

但是对于每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却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连这些镇馆之宝都没有得见,绝对是件憾事。

1.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万历孝敬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这顶帽子是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

相比之下,我国军人的头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2.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3.浙江艺术紫檀博物馆镇馆之宝:儒家书房该书房是由大班台、大班椅和小型休息室组合而成。

以传统榫卯工艺精工细作,气势宏伟,尊贵大方,威严而稳重,具有强烈的视觉立体感。

选料考究,采用36吨珍稀的顶级印度小叶紫檀木。

用料恰到好处,多一分显得累赘,少一分亦不行,充分显示了设计用料的水平。

由86名工艺大师耗时1800多天,精雕细琢而成,用东阳木雕的雕刻工艺一丝不苟、淋漓尽致地讲述了讲述了孔子从出生、周游列国、拜访老师、辞官修书以及逝后封圣等一生的历程。

全榫卯结构,正宗红木家具传统工艺,精细毫厘之间,堪称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4.天津博物馆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

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

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腹部绘制雏鸡、芍药等。

在这件16厘米的小瓶上,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

纹饰空白处墨书题诗,是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

这么小的站台,只用几根细丝固定……如果去天津博物馆观看,你可千万别近观。

5.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晋王献之行草《鸭头丸贴》那15个你看不出来的字是:鸭头丸,故不佳。

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介绍

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介绍

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介绍四川博物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

作为一座有着丰富文物资源的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不乏一些镇馆之宝。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四川博物院的几个重要镇馆之宝。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博物院的「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里发现的大量文物见证了早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涵盖了青铜器、陶器、玉器、象牙器等多个类型,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神树」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高约142厘米,整体造型独特,寓意神秘。

此外,还有大量的金箔、银器、珍贵的玉石器等也是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特色之一。

这些文物展示了古代祭祀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早期社会历史、宗教信仰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其次,四川博物院的「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也是镇馆之宝之一。

金沙遗址位于四川省广元市,1972年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展示了古代巴蜀文化的瑰宝。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青羊宴图」,是一幅绘有大量动物和人物的青铜器铜鼓。

画面栩栩如生,树木姿态各异,动物群居其间,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表达。

此外,金沙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

这些文物丰富多样,内容包含了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反映出了巴蜀地区古代文化的特点。

另外一个镇馆之宝是四川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墓志铭石」。

董其昌,字士胥,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化名人和书画家,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研究和传承有着深远影响。

董其昌之墓于清康熙年间发现于四川成都市,墓志铭石为清代呂稻岑所题词,是为清代著名墓志之一,内容详尽记录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墓主人的家族背景等。

这段墓志的文字清晰,书写工整,对于研究明末清初文化人和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苏雪林题跋轴卷」也是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苏雪林是清代书画家,尤以山水画闻名。

这幅轴卷记录了苏雪林游历四川的所见所闻,描绘了四川秀美的自然风光。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北京博物馆是中国首都的文化瑰宝,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在这些宝贵的藏品中,有着一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特别珍贵的展品。

下面将介绍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 青铜司母戊鼎青铜司母戊鼎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用于祭祀活动。

鼎的四面浮雕着精美的纹饰,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2. 玉环龙纹钮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玉环上雕刻着精细的龙纹钮,展现了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3. 红山文化陶人俑红山文化陶人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陶人俑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陶艺的精湛技艺。

4. 明代《千里江山图》这幅《千里江山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刘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宏大壮丽,气势磅礴,展现了明代山水画的高峰之作。

5. 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瓷器精美绝伦,绘制精致,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瓷器的高超技艺。

6. 元代《五牛图》这幅《五牛图》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展现了元代绘画的独特风格。

7. 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瓶子绘有精美的美人图案,色彩艳丽,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珐琅彩瓷器的高超技艺。

8. 明代宣德炉明代宣德炉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炉子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展现了明代铜器的高超技艺。

9. 清代《八骏图》这幅《八骏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清代画家的高超绘画技艺。

10. 秦代兵马俑秦代兵马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兵马俑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秦代陶俑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去北京博物馆亲自欣赏这些珍贵的展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以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讲解为标题的文章山西博物院是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丰富的文物珍品。

在这些宝贵的藏品中,有十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特别重要的文物,它们是:1. 玉质仰韶文化陶器:这些陶器是中国仰韶文化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

它们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 殷墟青铜器:殷墟青铜器是古代中国商朝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们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纹饰而著名。

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瑰宝。

3. 西周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代表作品,它们以其雄浑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闻名。

这些青铜器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4. 雕漆器:雕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精细的雕刻和丰富的色彩而著名。

这些雕漆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佛教造像: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佛教造像,这些造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美丽的形象而著称。

它们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研究佛教信仰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6. 书画名家作品: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众多著名书画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而著名。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也是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

7. 陶瓷器: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陶瓷器,这些陶瓷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著名。

它们不仅是古代生活方式的重要遗存,也是研究古代手工艺和艺术的重要资料。

8. 玺印:山西博物院收藏了许多古代玺印,这些玺印以其精美的制作和丰富的纹饰而著名。

它们不仅是古代政治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9. 金银器: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金银器,这些金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著名。

它们不仅是古代贵族生活的重要遗存,也是研究古代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

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介绍中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博物馆以其众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遗迹而闻名于世。

其中,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这些藏品通常都是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中,这些“镇馆之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展现着中国古代智慧和艺术的瑰宝。

在中国各大博物馆中,每一件“镇馆之宝”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下面,我将带你一起走进中国几座知名博物馆,一起领略一下它们的“镇馆之宝”。

1. 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拥有着丰富的宫廷文物和明清古代艺术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镇馆之宝”莫过于《清明上河图》了。

这幅卷轴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

《清明上河图》以其宏大的场面、细腻的笔触、精湛的技艺,生动地再现了宋代开封城市的繁荣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不同生活情景,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有着“中国第一铜器”之称的“司母戊鼎”。

这座青铜圆腹方口方耳三足鼎,被誉为中国青铜器史上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古老青铜文明的痕迹,展现了中国古代冶炼和铸造技艺的精湛,也是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杰作。

3. 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安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当属秦始皇兵马俑了。

这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军事遗迹,由无数个规模宏大的兵马俑组成,再现了秦代的军事阵容和生活场景,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也是反映中国古代军事、社会和文化的珍贵实物。

4. 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安徽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则是被誉为中国陶瓷之最的南宋定窑“天青釉凤首壶”了。

这件瓷器被誉为中国陶瓷的“活化石”和“活化器”,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制作技术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一颗珍贵的璀璨明珠。

这几处知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无一不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特色博物馆“镇馆之宝”(上)揭秘特色博物馆“镇馆之宝”(上)2014-06-04 壹号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翠玉白菜曾为光绪皇帝妃子的嫁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网友推荐指数:★★★★★镇馆之宝:翠玉白菜,清代,玉雕,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开放时间:8:00-18:30;18:30-21:00(周六夜间)地址: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朕知道了”的胶带纸一款“朕知道了”的胶带纸,风靡两岸四地,曾掀起一股台北故宫热潮。

该文创品取自博物院典藏康熙真迹,以黄白红三色为一组,创意设计简单明了,令网友们直赞“霸气十足”。

该系列胶带纸目前已有五款上市,除了“朕知道了”,还包括“乾隆御览之宝”“宫院藏印章”“青铜器图纹”“金文”等。

翠玉白菜伞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一反皇家严肃端庄的传统印象,大走亲民路线,还根据翠玉白菜而设计的雨伞、以宋瓷冰裂纹路设计的冰山一脚袜、有把黄公望的名画《富春山居图》做成鼠标垫等,网友评论表示,“故宫文物不再不能亲近”、“现代时尚又充满草根气息”,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让众亲诸粉大呼过瘾。

典出渊源、构思精巧的文创设计,成为该博物院的惊艳特色。

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曾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翠玉白菜由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雕刻而成,工匠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灰白的部位雕成菜帮,上面还爬着两只昆虫,分别是螽斯和蝗虫。

这棵白菜与真白菜一样大小,滋润新鲜,感觉用手指一掐就能掐出水来。

著名学者阎崇年曾说,“如果能够看这个物背后的文,这个物就有生命了。

”翠玉白菜是清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原来摆放在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故宫的永和宫。

据说在清代,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表明新娘的纯洁,螽斯则有子孙绵延的意思。

由此可见,翠玉白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嫁妆。

此外,从织锦、服装等其他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清王室中有一种田园风情在流行,因此,这件“白菜”恰好成为这种审美风潮的一个体现。

菜叶上的螽斯象征子孙绵延取材非“顶号”,胜在“巧思”据专家介绍,翠玉白菜从材料上言,并算不上“顶好”,不算很大块,绿、白分布也并不均匀。

但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巧思”和历史文化内涵上。

如果按照一般设计,琢成瓶罐镯佩,则将会因为其裂纹、斑块,而被视为多瑕的劣材。

但玉工却巧妙地借助了白菜的造型--绿色部分琢成菜叶,白色部分雕为菜梗,裂纹藏在叶脉中,斑块被安排为经霜的痕迹。

材料本身的缺陷通过创作者的用心与创意,转化为有魅力的艺术品。

或许有时人们会觉得,这件作品纯为一件写实之作,并无“升华”。

但如果细心观察匠人的布置,则会体会其苦心孤诣的设计意图。

此外,由于没有匠人的相关资料,观者便有更多想像的空间,这或许也是翠玉白菜的另一魅力所在吧。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博物馆水下全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网友推荐指数:★★★★★镇馆之宝:200岁圆雕石鱼,清代,张师范刻,长3.1米、宽1米、重3.5吨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滨江大道二段185号游览博物馆似“深水奇幻旅程”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是世界唯一的水下博物馆,给人的是一种“深水奇幻旅程”。

博物馆在水下40米处,进馆后,先踏上一条长88米的电梯,水深40米处。

再通过一条约150米的平直交通走廊,最后才到达60多米长的环形参观走廊,放佛穿越了空间。

石梁共留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两尊、白鹤一只白鹤梁题刻历经整整1200年白鹤梁对于生活在三峡两岸的人们从来都不陌生。

这段全长1600多米,宽10余米的石梁,横亘于长江江心,每逢旱季江水退去后它就会露出水面,从而在江中形成一道天然的阻澜隔浪的屏障。

民间传说,石梁附近的人们之所以能够平安,全靠一个名叫尔朱真人的道士长期施法扶助,后来尔朱真人得罪权贵被迫害致死,死后化作白鹤西去。

人们为了纪念尔朱真人的丰功伟绩,遂将石梁命名为白鹤梁。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算不得信史。

至于石梁为何命名为白鹤梁,因缺少明确文献记载,早就已无法考证。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早在唐代,白鹤梁就已经声名大振。

从那时起旅居涪陵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乡绅士子往往到白鹤梁题名刻录,其内容既有诗词佳句,也有游记心得,更有涂鸦式的名姓缀录,千年后在白鹤梁上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据了解,从唐代广德元年(763)白鹤梁上第一块题刻上石,到1963年2月15日涪陵当地最后一次于白鹤梁上镌刻文字,前后历经整整1200年。

目前,石梁共留存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两尊、白鹤一只。

正是由于白鹤梁常年沉于水中,只于枯水时节方才显现,所以它基本没有遭受过任何人为破坏,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而今,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了一个保护壳——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人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

200岁圆雕石鱼体积最大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展厅内有一尾长3.1米、宽1米、重3.5吨,雕刻精细的石鱼非常引人注目。

据馆长胡黎明介绍,该石鱼去年刚满200岁,于清嘉庆18年(公元1813年),由涪州州牧张师范镌刻而成,是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此鱼是白鹤梁18尾石鱼中体积最大的一尾,而且不是从白鹤梁上切割下来的,而是一直与白鹤梁题刻相对独立存在的个体。

据了解,张师范在刻这尾石鱼时,还附有一首诗:石鲸自有形,跃入蛟龙宅。

霖雨及时行,永显濠梁迹。

这首诗寓意着这尾石鱼将给涪州百姓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北京汽车博物馆:慈禧用车原型至今还能行驶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网友推荐指数:★★★★★镇馆之宝:“杜瑞亚L型”汽车,1903年生产,美国地址:北京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26 号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北京汽车博物馆展厅一角博物馆建筑造型酷似眼睛北京汽车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酷似一只明亮的眼睛,寓意“放眼世界、面向未来”。

博物馆内部的“瞳孔”部分是主要参观展示区,展示区从2层到5层,被分为创造馆、进步馆和未来馆。

创造馆的部分馆藏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独一无二的特点,因为它的许多展品都是原件。

从中国古代的指南车、老式蒸汽机车、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到“瓢虫汽车”斯巴鲁360……这些馆藏品就是一部世界汽车发展史。

早期汽车的手工作坊,图为法国迪迪昂巴顿汽车该馆还设有国汽车工业经典藏品车展,共陈列6000多辆车子,各种外观奇特的车向观众展示了汽车发展各个不同时期的风貌特征,五彩缤纷的亮丽色彩令人眼花缭乱。

慈禧用车原型“杜瑞亚L 型”汽车“杜瑞亚L型”汽车系慈禧用车原型该馆的镇馆之宝是晚清时期,慈禧用车原型“杜瑞亚L型”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之一。

这款“杜瑞亚L型”汽车,是美国创建最早的汽车公司之一于1903年生产的原装车。

如今在颐和园保存的由袁世凯进贡给慈禧太后的车子,与博物馆的这辆车正是系出同门。

最令人惊奇的是,虽然经过了百年风霜,这款车子却还能行驶。

步入北京汽车博物馆,犹如搭乘时光穿梭机,跨逾百年,看时代在眼前变迁,感受车轮上岁月的流光溢彩。

中国伞博物馆:万民伞里写着"光绪十四年仲秋月穀旦"中国伞博物馆的走廊中国伞博物馆网友推荐指数:★★★★★镇馆之宝:“丝织绣万民伞”,清代,周长4.4米,高度0.72米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全天闭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民国年间,“请用国货”八角油纸伞意境似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车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

中国伞博物馆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馆内用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和小水雾营造出“伞因雨而媚”的意境,忍不住让人回忆现代诗人戴望舒笔下那个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别样的情侣伞中国伞博物馆不仅带着观众领略中国伞的前世今生,还领着大家“走向世界的伞”。

浓郁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古埃及和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伞在欧美”、“伞在法国”、还有“伞在英国”。

漫步在伞的世界,观众还可与伞“亲密接触”,自己动手为伞组装零件、画伞面、修伞。

清代“丝织绣万民伞”上绣着上百位老百姓名字万民伞里层写着“光绪十四年仲秋月穀旦”博物馆中有一把清代的“丝织绣万民伞”,周长4.4米,高度0.72米,下面还有一圈绿色丝编的流苏。

原本大红色的丝绸经过岁月的吹晒已变为肉红色,丝绸上对称的四个方位分别用金丝绣着四条正面团龙,龙的四个空处用金丝绣着上百位老百姓的名字,里层用墨笔写着“光绪十四年仲秋月穀旦”,但所送官员的名字已被墨汁涂去,不知那段历史岁月发生了何事。

乾隆盘金九龙华盖“万民伞”又被世人称作为最具民心的伞,关于此称谓,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一种认为万民伞的“民”是“命”,是求佛保佑,长命百岁的意思;第二种认为应是万“名”伞,意即旧时人们集资行会,把名字绣在伞上,以“会”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第三种认为应是万“民”伞,万众具名,送伞给青天大老爷,表现了万众对于为民做主的清官的拥护和爱戴。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世界最美"曾被拿破仑第三帝国所收藏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网友推荐指数:★★★★★镇馆之宝:1868年的派瑞尔钢琴,法国开放时间:8:15-17:45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港仔后路7号菽庄花园内1906年制作的黑白琴键颠倒的双键盘古钢琴中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中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坐落于鼓浪屿菽庄花园,是著名“钢琴人”胡友义于1998年建成的。

馆里所珍藏的钢琴不仅历史悠久、种类多样,有些甚至可称“奇特”。

克莱门蒂于19世纪初制造的四角钢琴,钢身为世界最大、音响最为洪亮;钢琴制造大师舒楠在1906年制作的双键盘古钢琴,有4套琴弦,8个踏板,2层琴键,且黑白琴键颠倒;勃德制于1878年制造的琴腿为“S”形的钢琴;曾被大火烧成两截,又被衔接而成的“不能弹奏的钢琴”……许多钢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有观众感慨,“参观一次钢琴博物馆,等于浏览了一遍世界钢琴发展史。

”钢身为世界最大、音响最为洪亮的钢琴一台1928年美国制造、价值昂贵的全自动“海那斯”名琴,用一卷卷打孔的古琴谱逼真地弹奏出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的作品,成为博物馆的背景音乐,与鼓浪屿的拍岸涛声相伴。

1868年的派瑞尔钢琴被誉为“世界最美的钢琴”“世界最美”曾被拿破仑第三帝国所收藏在众多历史悠久的奇特钢琴中,1868年法国出厂的派瑞尔钢琴脱颖而出,被誉为“世界最美的钢琴”,也是捐赠者胡友义先生最喜欢的一架琴。

这架钢琴的外表为暗铜色,琴身呈平滑柔和的波浪状曲线,周身遍布黄色漆线花纹,铜质雕花沿着外壳边缘伸展开来,两个拥有人身、鱼尾及圣洁之翼的镀金木雕天使承托着琴身,安静地扮演着脚架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