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探讨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骨科手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关乎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而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通过早期康复、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最小创伤手术、专业的团队合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精细的疼痛管理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该模式最早应用于胃肠外科手术,随后逐渐在骨科手术中推广,包括关节置换术、骨折修复术等。
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疼痛管理:通过术前培训、镇痛药物和镇痛技术的应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康复的重要保障,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营养支持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
3. 术前准备:包括准备患者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协调手术团队,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
4. 术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二、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术后并发症:通过疼痛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显著减少了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肺炎、尿路感染、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2. 缩短住院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比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患者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消耗,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
3. 加速康复:通过早期康复、早期活动等措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急性腰扭伤护理措施

急性腰扭伤护理措施引言腰部是人体重要的支持部位之一,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腰部损伤,主要由于意外或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的腰部肌肉和韧带的拉伤或撕裂所导致。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急性腰扭伤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腰扭伤护理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1. 休息和稳定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给予休息,减轻腰部的压力和负担。
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和弯腰等动作,以免加重伤势。
合适的静卧和睡眠姿势也是关键,患者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来减轻疼痛。
2. 疼痛管理急性腰扭伤通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合理的疼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应用冷敷或热敷来缓解疼痛,具体方法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效果。
冷敷可以通过减轻肿胀和炎症来缓解疼痛,而热敷则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来缓解疼痛。
此外,也可以口服非处方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但必须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时长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冷敷和热敷冷敷和热敷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在急性腰扭伤中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最初的48小时内,冷敷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
通常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来冷敷患处,每次冷敷时间约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3-4次。
之后,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紧张。
热敷物可以是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次热敷时间约15-20分钟。
4. 保持姿势正确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急性腰扭伤的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过度弯曲腰部,并在站立或坐下时保持直立。
5. 适度运动和物理疗法在疼痛减轻后,适度的运动和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恢复康复。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和强化练习来增加腰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和针灸等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在护理急性腰扭伤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避免剧烈活动和举重,以免加重伤势。
2.避免长时间的坐位或站立,适当给予腰部休息。
3.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立姿势,不要弯腰过度。
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

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一、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理论基础中医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整体观”和“辨证施护”。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功能,促使阴阳平衡,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在康复医学中,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认为,阴阳是万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五行学说则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
在康复过程中,中医护理通过调整阴阳平衡,协调五行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2. 脏腑经络学说: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中心,经络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3. 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康复过程中,辨证施护有助于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实践方法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实践方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针灸:针灸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2. 推拿:推拿是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调整肌肉、筋骨、关节,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提高功能的一种方法。
3. 中药:中药具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运用中药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4. 膳食调理:中医护理注重饮食调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膳食,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5.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影响康复。
中医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康复。
三、中医护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效果1. 疼痛管理:中医护理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2. 功能恢复:中医护理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锻炼筋骨等方法,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评价

105作者简介:姚娴(1987.05-),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脊柱外科护理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评价姚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目的:评价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LDH )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LDH 患者,均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所收治,按抽签法做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康复护理)与干预组(康复护理+核心肌群训练),各50例。
比较两组的疗效、躯体功能障碍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核心肌群耐力值。
结果: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干预组的躯体功能障碍评分明显更低(P <0.05),干预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P <0.05),干预组腰椎功能评分与核心肌群耐力值明显更高(P <0.05)。
结论: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护理联合应用于LDH 术后患者的治疗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躯体功能与腰椎功能,缓解其疼痛症状,提升核心肌群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躯体功能;术后疼痛程度【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5-0105-04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是指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等腰椎间盘部分发生程度不一的退行性变化,遭受外力作用后破坏纤维环,致使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引发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系列症状。
在临床骨科中,LDH 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我国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后,LDH 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复发率比较高[1],所以给予LDH 患者术后功能训练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针对LDH 患者通常采取物理治疗方法,对患者症状有明显的缓解效果,但治疗周期比较长[2-3]。
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

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尼美舒利胶囊、雷尼替丁胶囊,局部照射TDP,同时配合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涂擦,同时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药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能提高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中药;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39-02急性腰扭伤是因活动失衡而致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椎间小关节的损伤,常发生于青壮年。
如果腰部急性扭伤后,未能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迁延日久就会成慢性腰痛,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我科于2014年1月起采用中药酊涂擦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均在我科住院,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对照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3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7-56岁。
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中药酊制作方法:本院自拟中药方(黄柏、大黄、黄芩、银花藤各3000g,泽兰、白芷各2000g,防风1000g,苏叶500g),配70%酒精密封浸泡一个月后使用(浸过中药饮片为度),用前加入冰片100g。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尼美舒利胶囊01g/次,2次/d;雷尼替丁胶囊015g/次,2次/d;局部照射TDP,20min/次,2次/d。
服药期间施予一般护理常规。
123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酊涂擦患处2次/d,涂药后局部即予TDP照射;同时配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1)情志调护:急性腰扭伤患者起病急、疼痛明显,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急性腰扭伤康复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指在活动或姿势改变过程中腰部受到突然扭转或拉伤而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以下是急性腰扭伤的康复治疗方法:
1. 休息和活动限制:在急性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和促进愈合。
避免活动或姿势造成腰部不适,避免承重和剧烈活动。
2. 冷敷:在急性腰扭伤发生后的前48-72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受伤区域,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炎症和肿胀。
3. 药物管理: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或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
然而,药物管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物理治疗:在急性期过后,物理治疗师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热敷、按摩、理疗和温和的运动疗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和促进康复
5. 腰部支撑:在急性期过后,医生可能会建议佩戴腰带或腰部支撑器,以提供腰部稳定性和支持。
6. 温和的活动和康复运动:逐渐增加温和的活动和康复运动对于恢复腰部功能和强化腰部肌肉非常重要。
这些运动可以包括腰部伸展、旋转、侧弯和腹肌训练等。
然而,在进行这些运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以确保正
确的技巧和适应性。
7. 康复进展: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根据疼痛程度和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康复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建议与医疗专业人员咨询,以获取专业的评估和指导。
中药塌渍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究 探讨 中药塌渍 联合 中频脉 冲电治疗 急性腰扭 伤患 者的护 理 体 会 ,选 取来 我 院 的急性 腰扭 伤 患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 ,
护 理以及护 理干预措 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均 采用 中药塌渍 联合 中频脉 冲电治疗 ,此外分 别给予 常规 可 比性 。
6 9 1 — 6 9 3 .
方法 以其无创 无痛 的优点越 来越受 到欢 迎。心理 护理是 现 代 医学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尤其 在抑 郁症等心 理疾病 的治疗 结果显 示 ,观察组 H A MD评 分低于对 照组 ,观察 组疗效 高
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磁刺激 治疗较 单一使 用经 颅磁刺激 具有更 好 的疗 效 ,且 治 疗依从性更高 。
1 7 2
2 ] 刘 艳玲,孙建 ,阎加民 . 超低频经 颅磁刺激 联合药物 治疗抑郁 过程 中 ,心理 护理 的应用能 够显著 提高治 疗效果 。本研究 【 症 的疗 效观 察 [ J 】 .中华物理 医学与康复杂 志,2 0 1 5 ,3 7 ( 8 ) :
6 1 9- 6 21 .
1 0 %~ 1 5 %[ 3 l 。目前临床上对于抑郁症患者 的治疗多采用药物 [ 参考文献 ]
治疗 ,随着 医疗 技术 的发展 ,新近 出现 的经 颅磁 刺激治疗
[ 1 ] 杜 忠德 ,马希欣 ,李二凤 . 高频 重复经 颅磁刺激辅 助治疗抑郁 症 的疗 效观 察 [ J 】 _ 中华 物理 医学 与康复 杂志 ,2 0 1 4 ,3 6 ( 9) :
1 . 2 方 法 两组均 采用 中药塌渍 联合 中频脉 冲电治疗 ,对 照组接 受 常规护 理 ,观察 组接受 护理干 预措施 。中药塌 渍的 主要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
正文首先介绍了小针刀的作用机制,然后探讨了手法治疗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
随后详细描述了临床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最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在急性腰扭伤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结论部分强调了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望中指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有望成为急性腰扭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小针刀、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临床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有效性、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急性腰扭伤是指在日常生活或运动过程中突发性的腰部扭曲或扭转,导致腰部肌肉、韧带或骨骼组织受损而引起的急性疼痛症状。
这种伤害常见于运动、举重、突然转身等活动中,临床上以腰部急性疼痛、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结合小针刀和手法治疗,可能能够更好地缓解急性腰扭伤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在该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小针刀在急性腰扭伤中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对腰部肌肉和神经的作用及机理;2. 探讨手法治疗在急性腰扭伤中的应用,分析不同手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3. 设计临床实验,比较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和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验证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的有效性;4. 评估临床效果,包括疼痛缓解情况、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方面,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急性腰扭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探讨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7-12-01T14:51:54.7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刘丹[导读] 康复护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各项症状和疼痛程度,是提高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P<0.05)。
结论:康复护理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各项症状和疼痛程度,是提高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腰扭伤;效果
急性腰扭伤患者常以持续性的剧烈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殊性,单纯的对症治疗往往难以实现治疗目标。
大量研究证实[1],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而言,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的关键。
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给予患者不同临床护理方法的方式分析探讨了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男47例,女39例,平均年龄(36.97±5.8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常规资料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所有护理流程均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
给予观察者患者康复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体位护理、情志护理、疼痛与康复训练以及中药塌渍护理。
观察指标
参考相关文献[2]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无疼痛,腰部可正常活动,直腿抬高角度在80°以上;显效:偶见疼痛,腰部活动不受限,直腿抬高角度在70°以上;有效:轻微疼痛,腰部无法完全正常活动,直腿抬高角度在6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t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更佳,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详细数据见表1。
讨论
急性腰扭伤在临床较为常见,搬运重物等因素导致的腰部强力收缩后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具体可分为腰扭伤和腰挫裂伤两大类,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隐性脊椎裂,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相关研究证实[3],将康复护理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之中,一方面,可强化患者自身的疼痛管理意识,提高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腰背功能早日恢复。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康复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短时间内有效帮助缓解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伍友琼,冉琼.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59-61,65.
[2]赵冬梅,阮海军,高晨飞等.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7):128-130.
[3]殷玮玮.康复护理在急性腰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