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雷达与
海洋航运中的船舶航行通信技术

海洋航运中的船舶航行通信技术航行通信技术在海洋航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船舶通信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为海上航行提供了更安全、高效和便捷的通信手段。
本文将探讨海洋航运中的船舶航行通信技术,包括航海雷达、GPS导航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
一、航海雷达航海雷达是一种以无线电波作用于物体并接收反射信号的装置,广泛用于航海领域中。
它可以帮助船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找寻其他船只以及警示潜在的障碍物,从而增强航行的安全性。
航海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向周围环境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和分析波的返回信号。
这些信号被转换为可视化的雷达图,船员可以凭借雷达图来确认船只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通过及时获取这些信息,船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与其他船只或障碍物发生碰撞。
二、GPS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卫星技术来确定位置、航向和速度的系统。
在海洋航运中,GPS导航系统被广泛用于船舶的定位和导航。
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并与船舶上的接收器进行计算和处理,GPS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地确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
相比传统的导航方法,GPS导航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由于GPS信号的全球覆盖,船舶在任何地方都能准确获得位置信息。
这使得船员能够更好地规划航行路线,避免浅滩和危险区域。
三、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在海洋航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提供远程通信、船舶监控和紧急救援等功能。
通过使用卫星通信系统,船舶可以与陆地上的基站、其他船只以及救援机构进行实时通信,从而保证航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在船舶上安装发射与接收设备,与卫星建立连接。
通过这一连接,船舶可以进行语音通话、传输数据和接收天气预报等信息。
在紧急情况下,船舶可以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发送求救信号,以便得到及时救援。
结论航行通信技术是海洋航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海雷达、GPS导航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航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航海雷达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海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航海辅助设备,在船舶航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航海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航海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航海雷达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航海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航海雷达的操作方法。
3. 熟悉航海雷达在航海中的应用。
4. 培养航海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航海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航海雷达的操作方法3. 航海雷达在航海中的应用4. 实际操作训练四、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1)实验设备:航海雷达、计算机、实验指导书等。
(2)实验人员:航海雷达实验小组,共5人。
(3)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
2. 实验步骤(1)学习航海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了解雷达的发射、接收、处理等过程。
(2)熟悉航海雷达的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调整雷达参数、显示雷达图像等。
(3)学习航海雷达在航海中的应用,如定位、导航、避碰等。
(4)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包括雷达的调试、图像分析、船舶识别等。
3. 实验结果(1)实验小组成员掌握了航海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实验小组成员熟悉了航海雷达的操作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开关机、调整雷达参数、显示雷达图像等操作。
(3)实验小组成员了解了航海雷达在航海中的应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位、导航、避碰等操作。
(4)实验小组成员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提高了航海雷达的操作能力。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航海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航海雷达的操作方法,熟悉了航海雷达在航海中的应用。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航海雷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图像不稳定、船舶识别困难等,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3. 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我们提高了航海雷达的操作能力,为今后在航海工作中使用航海雷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实验建议1. 在航海雷达实验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验效果。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

雷达导航系统
探测障碍物
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探测周围 障碍物,提供实时、准确的距离
和方位信息。
气象监测
雷达系统可以监测海洋气象信息, 如风向、风速、海浪等,为航行提 供参考。
自动避障
通过雷达探测周围障碍物,自动调 整航向和航速,避免碰撞事故。
惯性导航系统
船用雷达的应用场景
船用雷达广泛应用于船舶导航、避碰、气象观测和海洋调查等领域。在船舶导航中,雷达可以帮助船员探测周围的目标,避 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避碰中,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周围船舶的动态,为船舶提供安全航行的信息。在气象观测中,雷达可以探测降雨、风向和风 速等信息,为航行提供气象保障。在海洋调查中,雷达可以用于探测海底地形、水深和流速等信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数 据支持。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
为了促进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提高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05 安全与法规考虑
安全与法规考虑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雷达设备的合规性
船用雷达设备必须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性 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船用雷达设备时,应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 校准。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
目录
• 船用雷达系统 • 定位系统 • 导航系统 • 船用雷达与定位与导航的集成应用 • 安全与法规考虑
01 船用雷达系统
船用雷达工作原理
船用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 回来的信号来探测目标,根据目标距 离、方位和高度等信息,形成雷达图 像。
雷达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气象、海 浪等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对接收到 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去噪等处理 ,以提高探测精度。
航海雷达与ARPA

CPA :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最接近点,至CPA 的距离TCPA : time to CPA 到达CPA 的时间PPC : possible point of collision 可能碰撞点PAD : predicted area of danger 预测危险区VRM : variable range marker 可移动距标,活动距标EBL : electronic beaning line 电子方位线STC : sensitivity time control 海浪干扰抑制FTC : fast time constant 雨雪干扰抑制AFC : auto frequency control 自动频率控制IR/RIC : radar interence cancel 同频雷达干扰抑制1.测距原理:因为超高频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具有等速,直线传播的特性,并且遇到物标有良好的反射性,记录雷达脉冲波离开雷达的时间t1和无线电脉冲遇到物标反射回到天线的时间t2,则物标距离天线的距离S 可由下式求的:T C T T C S ∆=-=2)(212 2.提高雷达的测距精度注意事项:1.正确调节显示器控制面板上的各控制按钮,使回波饱满清晰。
2.选择包含所测物标的合适量程,使物标回波显示于1/2~2/3量程处。
3.应定期将活动距标与固定距标进行比对,进行校准。
4.活动距标应和回波正确重合,即距标圈内缘与回波前沿相切。
5.尽可能选用短脉冲发射工作状态,以减少回波外侧扩大效应。
3.提高雷达的测方位精度注意事项:1.正确调节各控钮,使回波饱满清晰。
2.选择合适量程,使物标回波显示于1/2~2/3量程区域,并注意选择图像稳定显示方式(如“北向上”)。
3.调准中心,减少中心差。
实现应垂直屏幕观测,以减少视差。
4.检查船首线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
应校准罗经复示器、主罗经及船首线所指航向值三者是否一致。
简述航海雷达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的基本原理。

简述航海雷达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的基本原理。
航海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距离和方位测量的雷达技术。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电磁波传播原理:航海雷达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性质,通过发送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发送电磁波的同时,也会产生回波,回波的波长和频率与发送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相同。
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于回波的传播距离,则两个物体之间的电磁波信号会互相衰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回波的反射时间来估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2. 目标检测原理:航海雷达通过发送电磁波来检测目标物体,并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目标物体将回波信号分解成多个反射波,并产生多个反射波信号。
通过计算这些反射波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异和相位差异,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和方向。
3. 数据处理原理:航海雷达测量的距离和方位信息需要通过数据处理算法进行整合和优化。
具体来说,发送电磁波并接收回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将多个回波信号进行相位匹配,并将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以提高信号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航海雷达通过电磁波传播原理、目标检测原理和数据处理原理来实现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的功能。
航海雷达与ARPA.

3.雷达为何采用中频电源 1)避免其他低频电源干扰 2)船电负载多,变化大,电压不稳 3)防止各类高频干扰(互相干扰,中频电源隔离久) (雷达电源克服上述问题,满足radar的要求,显然要满足一定的技术
要求,下面谈一谈这些技术指标。) 4.主要技术要求 1)船电变化±20%,中频电源输出电压变化±5%。(稳压,雷达的要
求) 2)能24小时连续工作,适应温差大,温度高,盐雾重的环境。(雷达
工作环境的要求) 3)中频电源频率为400~2000度。(量程的要求,因触发与中频电频率
同)
(电源之后,全机最基本的单元为触发(从显示器反向说明基本性), 本单元虽简单,但为全机时钟,很重要,下面分析之。)
第三节 雷达发射机
去天线
中频电源
触发脉冲产 生器
①
预调制器
去去 接显 收示 ② 机器
调制器 ③
磁控管 ④
低压 电源
自
动
发
延
射
时
开
开
关
关
收发机险丝 高压保险丝
中频电源
特高压
门
电源
开
关
去接收机
5)调制器波形: 波形好:主要指前沿陡,后沿陡,顶部平坦。 3:磁控营 1):磁控营的作用及输入输出信号 磁控营的作用:在调制器输出的负高压作用下,产生矩形调制的微 波振荡脉冲。
船电
起动器 整流器
保护电路
功放
中频电源
控制功率
控制频率
调压器
方波产生器
2.中频变流机组
1)基本原理及组成: 电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动,使发出的电的频率和电压值,恰为雷达中频电源所需的
《航海雷达与ARPA》共42页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雷达与ARPA》一、选择题第一章雷达基本工作原理01012019(4)A船用雷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雷达? ____A、脉冲B、多普勒C、连续波D、调频01012019(4) B船用雷达测距原理是测量电磁波在天线与目标之间的______。
A、传播速度B、往返传播时间C、传播次数D、往返传播时的频率变化01012019(6) B某径向扫描雷达的量程为24 n mile,那么其扫描线全长代表的时间为。
A、590.4 usB、295.2 usC、300.0 usD、600.0 us01012019(6) B雷达测得电波在天线与物标之间的往返时间为36.9us, 则该物标到本船的距离为。
A、6 n mileB、3 n mileC、4 n mileD、5 n mile01012019(5) D雷达的测距原理是利用电波的以下特性____A、在空间匀速传播B、在空间直线传播C、碰到物标具有良好反射性D、以上都是01012019(6) D雷达测方位原理是利用_____特性。
A、雷达天线定向发射和接收B、雷达天线360˙旋转C、雷达天线与扫描线同步D、以上都是01022019(5) A雷达发射机产生射频脉冲,其特点是_____。
A、周期性大功率B、周期性小功率C、连续等幅小功率D、连续等幅大功率01022019(5) C雷达之所以能够发射和接收共用一个雷达天线, 是因为.A、雷达天线是定向天线B、雷达天线是波导天线C、收发开关的转换作用D、雷达天线用波导传输能量01022019(4) B雷达天线其转速通常为.A、80转/分B、15-30转/分C、120转/分D、90转/分01022019(4) C雷达显示器为了得到完整的图像, 其荧光屏采用-A、短余辉B、中余辉C、长余辉D、超长余辉01022019(4) B雷达显示器是PPI显示器, 可以测得物标的二维数据,即A、距离和高度B、距离和方位C、大小和高度D、方位高度01022019(5) D雷达射频脉冲与物标回波相比.A、二者功率相同, 频率相同B、二者功率不同, 频率不同C、二者功率相同, 频率不同D、二者功率不同, 频率相同01022019(5) B雷达电源 .A、就是船电B、由船电转换而成C、是中频电源, 由高频用电设备转换而成D、A或B 01022019(4) C船用雷达发射机的任务就是产生一个功率较大的_____脉冲.A、连续波B、调频C、射频D、调幅01022009(4) D船用导航雷达使用的频率属于下列哪个波段? _____A、LB、XC、SD、X和S01022019(5) C雷达接收机一般都采用____式接收机.A、再生B、直放C、超外差D、阻容耦合01032019(5) C雷达电源应在船电电压变化----的情况下,输出的中频电位变化应小于5%.A、±10%B、±15%C、±20%D、±25%01032019(6) B简单判断雷达逆变器工作是否正常的方法是____A、用耳听不到振动声B、听到清晰均匀的振动声C、听到时断时续的振动声D、用手摸不发热01032019(4) B一般雷达电源都采用_____电源。
简述航海雷达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的基本原理

简述航海雷达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的基本原理航海雷达概述航海雷达是船舶或其他水上交通工具上的一种重要导航设备,用于测量目标物体(如其他船只、陆地或浮标)的距离和方位。
航海雷达通过发送脉冲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它在航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船舶提供及时而准确的导航信息,确保航行的安全。
航海雷达测量目标距离的原理航海雷达测量目标距离的原理是基于脉冲信号的传播时间。
具体步骤如下:1.发射脉冲信号:航海雷达通过发射脉冲信号开始测量距离。
这些脉冲信号通常由雷达发射器产生,并以特定的频率和功率发送出去。
2.接收回波信号:脉冲信号发送后,它们会遇到目标物体并反射回来。
航海雷达的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信号,即回波信号。
3.计算传播时间:通过测量从发射脉冲到接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脉冲信号的传播时间。
这个时间间隔被称为回波时间。
4.根据回波时间计算距离:由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恒定,所以可以使用脉冲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计算公式为:距离= 传播时间× 速度。
其中,速度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假设为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5.显示距离信息: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航海雷达会将结果显示在雷达屏幕上,供船员参考。
航海雷达测量目标方位的原理航海雷达测量目标方位的原理是基于反射信号的相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旋转雷达天线:航海雷达通过旋转天线来扫描周围的环境。
这样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方位信息。
2.接收回波信号:雷达天线接收到目标物体反射的回波信号。
3.分析回波信号的相位差:航海雷达会分析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相位差是指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对相位差异。
4.计算目标方位:通过分析相位差,航海雷达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方位角度。
方位角度是目标物体相对于雷达的角度位置。
5.显示方位信息:航海雷达将计算得到的方位角度显示在雷达屏幕上,供船员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海雷达与A R P A>第一章基本工作原课第一节测距测方位基本原理1.测距a)利用电磁波特性:1).直接传播(微波波段)2).匀速传播(同一媒质中)3).反射特性(在任何两种媒质的边界面)b)计算公式:S = C( t2 - t1 ) / 2其中:S:目标和本船距离; t1 :发射时刻;t2 :接收时刻;C:电波速度;为300000公里/秒为准确测量( t2 - t1 ) ,发射信号包络为矩形脉冲。
2.测向天线为定向天线,只向一个方向发射,也只接收这个方向的目标回波,实现这个方向的测距。
随着天波的转动,实现不同方向的测距。
第二节基本组成及各部分作用1)触发电路:每隔一段时产生一个尖脉冲,同时送到发射机、接收机、显示器三部分,使它们同步工作。
(触发电路决定工作开始的时间)2)发射机:触发脉冲到来后,立刻产生一个大功率,微波波段,具有一定宽度的脉冲包络射频(雷达工作频率,微波波段)的信号。
3)发收开关:发射时;将发射机与天线接通,并将天线与接收机断开。
接收时;将发射机与天线断开,并将天线与接收机接通。
第二章船用雷达设备第一节中频电源设备为满足船用雷达工作、及工作环境的要求,雷达对电源的电压值、频率值及各指标的稳定性均有具体的要求,船舶上存在低频、高频电源干扰,有船电负载多变化大等等现象。
采用专门的中频电源,正是为了防止这些干扰和有害的现象。
目前;雷达电源有中频逆变器、中频变流机组二种。
第三节雷达发射机一、主要组成及各部分作用1:触发脉冲产生器:相当于时钟电路,使雷达各部分同步工作。
2.调制器及预调制器:触发脉冲一到,预调制器输出具有一定宽度的小功率正方波,控制预调制器产生的方波的起始时刻,预调制器产生的方波控制调制器,使调制器产生大功率负高压脉冲。
有的雷达没有预调制器,预调制器的功能由调制器完成。
所以;调制器是产生高压的部件。
3:磁控营:在调制器输出的负高压作用下,磁控营产生矩形调制的微波振荡脉冲.实现能量转换,调制器相当于高压电源。
):磁控营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磁控营是实现微波振荡的元件,其结构、工作原理,与实际使用中的调试、维护等等事宜有关。
下面我们扼要介绍之。
A:基本结构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空间, 称为空腔,空腔内为真空。
空腔内,有永久磁铁提供的恒定磁场,如图示。
阴极内含有灯丝,加调制器送来的负高压前,灯丝先通电3min,用于加热阴极,阴极表面有氧化物涂层,加热使其产生自由电子,能量转换是自由电子完成的,没有3min加热,磁控管不能正常工作。
B:工作原理调制器负高压脉冲一到,阴极和阳极之间激起微波振荡。
阴极附件的自由电子,在飞向阳极过程中,由调制器提供的高压,使电子获得能量。
又在恒定磁场的作用下,把自由电子获得的能量,传给微波振荡,使原本微弱的微波振荡强大起来。
载波频率采用下列二种:S波段—(2900~3100)MHZ — 10cm(波长)X波段—(9300~9500)MHZ —3cm(波长)):工作状态判断:●磁控管正常工作时,有稳定的阳极电流,所以;能够输出稳定的大功率微波,氖灯遇大功率微波辐射会发亮。
●这样;我们可以采用氖灯法、电流观察法、雷达性能监视器三种方法来判断磁控管工作状态。
●①电流法:●a):电流值为规定值,磁控管工作正常。
否则为不正常。
●②氖灯法:●氖灯放在距收发机波导口10~15(cm)处,若氖灯发亮,说明正常。
不发亮,管子不工作。
●③雷达性能监视器●(后续章节介绍)):磁控管保存及使用:由于磁化作用,磁控管保存有如下规定:木箱内,磁控管离铁磁体至少10cm,二个磁控管之间至少距离20cm。
备用磁控管应经常轮流使用。
):老练●“老练”是更换磁控管时,为确保设备安全,要进行的一个步骤。
●什么是“打火”●磁控营空腔内为真空,如果空腔内有气体,高压会使气体电离,就会有负离子飞向阳极,形成阳极电流,这一现象称为“打火”。
●什么是“老练”●气体一下子全部电离,就会有大量负离子飞向阳极,形成很大的阳极电流,会损伤阳极。
●逐步加高压,逐步电离,慢慢去除气体,可以避免对磁控管的伤害,这一过程称为老练,步骤如下:●“老练”步骤●a):先加灯丝电压半小时。
●b):再加较低的高压半小时或更长时间,之后加较高的电压。
●c):若在某电压灯火,退回先前的电压,一段时间后,再返回该电压,若再打火,则再退回,直到不打火,这样;电压慢慢向上升,直到额定值。
●老练前提:新管,6个月未用的旧管。
●三.特高压电源的三种开关●发射开并、延时开关、门开关三种开关各自有不同的用处,三种开关同时合上、高压才能加到磁控管。
1:3分钟延时开关:保护磁控管2:门开关:收发机箱的盖板没有合上,门开关断开,调制器没有特高压电源供电,不能发射。
这样就确保了人员的安全。
3:发射开关(雷达电源:off -> Standby):由操作人员控制。
开启雷达电源后,“预备”指示灯亮,延时开关,保证在发射开并合上3分钟后,再接通。
●第四节微波传输及天线系统●天线系统实现了雷达微波信号的径向发射与接收,微波传输部件实现了天线与收发机的连接。
●微波传输及天线系统采用的器件是微波器件,有别于雷达的其他部分。
下面我们予以介绍。
●1.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天线系统由天线、驱动电机、传动装置、船首线电路、方位同步发送机、波导等组成。
各部分作用如下:●1):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天线、船首线电路及方位同步发送机转动。
天线约每3秒转一圈。
●2):方位同步发送机:●将天线的转动角信号,送去显示器,使得显示器产生的扫描线,扫描线相对于固定方位圈0°刻度方向的夹角,与天线发射方向相对于实际船首线的夹角相同,如图示。
●3):船首线电路:●将产生的船首线信号,送到显示器,使显示器显示出船首线时,恰为天线向实际船首线方向发射的时刻。
如图示。
●4): 天线通过波导,与收发机相连。
●2.波导●雷达波导由铜制成的内部空心外形为矩形的金属管,天线由窄边开缝波导构成,微波传输也由波导完成,所以;我们首先讲解波导。
●1):采用波导的原因:●天线发射与接收的信号,均为微波信号,微波信号不能用普通导线传输,这是因为微波信号频率太高的原因,下面我们分析之,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A: 趋肤效应:●由电磁场理论和天线理论知:频率f上升,导致电流集中在表面,中心无电流,相当于导电体积减少,电阻上升,电阻热损耗上升,同时;使辐射增加,这就是所谓趋肤效应。
所以不能采用普通导线。
●1:采用波导传输信号:●雷达波导由铜制成的内部空心外形为矩形的金属管,按边的尺寸分为3cm 、10cm二种。
●采用波导后(见图),由电磁场理论知,电流在内表面,所以无辐射。
●又由于,内表面的面积,比普通导线的面积大很多,所以电阻热损耗很小。
2:采用波导的若干问题2):波导不能进水,●否则微波加热积水,使该处发热。
●在收发机入口处、波导接口处●加入防水云母片。
3):另由电磁场理论知:●波导尺寸与电波波长成正比,损耗与电磁波的振荡模型有关。
●所以;3cm雷达采用波导,10cm雷达因波导太大改用同轴线。
4):收发机天线之间的波导管,总长度不宜超过20米,整个波导系统的弯头不宜超过5个。
●3.天线的方向性●●天线由窄边开缝波导构成。
●这种天线,它辐射的电磁波,其空间分布是怎样的?●下面;我们首先介绍天线方向性图这个基本概念,再介绍辐射电磁波的空间分布。
●●1):天线方向性图:●天线方向性图是表示辐射方向,与该方向辐射强度关系的图形。
可用场强表示,也可用功率表示。
●雷达三维方向性图近似为细长的橄榄球。
●●场强图中,最大值的们的二个线段的夹角;或功率图中,最大值的倍的二个线段的夹角称半功点宽度。
●●方向性图可分为水平方向性图和垂直方向性图二种。
2):水平波束宽度?H●天线俯视图中,半功点宽度称为水平波束宽度。
?H < 2 °,一般?H为1°左右。
3):垂直波束宽度?v天线侧视图中,半功点宽度称为水平波束宽度。
?v=15 ° ~ 30 °防止船舶摇摆时,丢失目标。
4):编转角方向性图中最大值方向与天线的辐射平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称为编转角。
编转角与发射频率有关,更换磁控管,编转角将改变。
补充:隙缝波导天线的主瓣轴向与天线窗口法线方向之间约有°°的偏差。
在安装天线时应加以校正。
应调船首线装置,使最大值方向与首线一致。
5 ):根据电磁场理论:发射频率愈高,方向性愈尖锐。
4:极化电磁波中的电场矢量的方向,称为极化。
船舶雷达极化有下列三种:电场矢量沿水平方向振动的,称水平极化。
电场矢量沿垂直方向振动的,称垂直极化。
电波的电场矢量,作圆周旋转,称圆极化。
理论分析及实验表明:●海浪高<(m);水平极化海浪干扰最小。
规定X波段采用水平极化(包括雷达,航标)。
●海浪高<1~3(m);垂直极化海浪干扰最小。
某些S波段采用垂直极化(主要是雷达)●由电磁场理论知:●圆极化波段对称物体,右旋转波变为左旋转,左旋波变为右旋波。
●雨雪,浮简,灯塔为对称物件。
易知;使用圆极化可抗雨雪干扰,但易丢失对称目标。
天线互易性:●具有互易性的天线,发射和接收的电波在下列指标上必须相同,否则不能接收:●a):载波频率●b):极化(若是圆极化必须电场旋向相同)。
●规定:10cm雷达采用圆极化,3cm雷达一般采用水平极化。
●天线保养:●雷达天线的辐射窗口暴露在外面,每个月应检查一次,如有灰尘粘在上面,应用清水冲洗掉。
●接收机框图及工作原理●●要点:●1:船舶雷达探测要得到回波信号中什么物理量?●2:怎样的电路组成可以实现从目标调制的微波波段的微弱回波信号中得到目标的信息?●3:怎样使接收机接收回波性能良好?●1:接收机框图及工作原理●船用雷达的载波,采用微波波段, 目标反射微波时,目标的回波强弱,是由回波信号的包络反映出来的。
●接收机的任务就是把包络检测出来。
其框图如下图示。
●1):混频器●混频器由A、B、C三部分组成:●A:由速调管组成本机振动器(本振)●B:晶体二极管组成混频器电路●C:选频电路●以上三部分完成混频的功能,也就是把接收信号的频率降低为中频信号。
●2):放大电路●完成低噪放大中频信号的功能,雷达中频为:30MHz、45MHz、60MHz三种。
接收机的机内噪声主要来源于中频放大器。
●3):检波电路:完成检出用来显示的视频信号的功能●==========================海浪干扰===================●=================海浪或多或少存在,雨雪则不是这样====●======知识点:=====海浪干扰与距离、工作波长、风向、极化、脉冲宽度=========●======知识点:=====海浪干扰定义=========●======知识点:=====海浪干扰抑制方法、操作注意事项===(CFAR ===S波段=对数放大器=园极化=●==========================================================●海浪控制电路(STC):●●要点:●1:海浪的危害(简述)是什么?●2:了解海浪回波概念是处理海浪问题的基础,浪回波概念具体是什么?●3:处理海浪的方法是怎样的?●4:处理海浪的方法及海浪干扰有什么特点?●5:这些特点产生什么样的海浪干扰抑制措施?●5:海浪控制电路(STC):●1):海浪回波信号的概念:●在屏幕上;以本船为中心,呈鱼鳞状,近距离强、远距离弱,来风方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