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遗传病治疗

合集下载

医学遗传学教学日历

医学遗传学教学日历

医学遗传学教学日历教学安排理论课教学第1周绪论(2学时)授课内容绪论1医学遗传学的任务和范畴2 遗传病概述3 遗传病的研究策略第2周人类基因(2学时)授课内容人类基因(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作适当删减)1 基因的概念2 基因的化学本质3 人类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特点4 基因的生物学特性5人类基因组计划第3周基因突变(2学时)授课内容1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2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3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4 DNA损伤的修复第4周突变基因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2学时)授课内容1 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2基因突变引起性状改变的机制第5周疾病的单基因遗传(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按教学需要选取不同病例录像进行使用授课内容1 系谱与系谱分析法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4 X连锁显性遗传病的遗传5 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遗传6 Y连锁遗传病的遗传7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几个因素第6周疾病的多基因遗传(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2 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3 多基因病研究现状第6周基因突变的群体行为(自学内容)授课内容1 群体2 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遗传平衡3 某些因素对遗传平衡的影响4 遗传负荷5 基因突变率的计算第7周线粒体疾病的遗传(2学时)授课内容1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2 线粒体疾病的遗传第8周人类染色体(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根据学生学习的“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人类染色体的基本特征2 染色体分组、核型与显带技术第9周染色体畸变(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2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机制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第10周单基因遗传病(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分子病2先天性代谢病第11周多基因遗传病(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精神分裂症2 糖尿病3 哮喘第12周线粒体疾病(2学时)授课内容1 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2 mtDNA突变引起的疾病第13周畸变染色体引起的疾病(2学时)本章教学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染色体病发病概况2 常染色体病3 Down综合征4 性染色体病5 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第14周免疫缺陷(自学内容)本章教学也可采用安排课堂讨论形式,授课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新生儿溶血症与红细胞抗原遗传2 HLA系统与医学3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4 遗传性自身免疫病第14周出生缺陷(2学时)本章教学可采用课堂讨论形式,授课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出生缺陷的临床2 出生缺陷的病理生理学3 与出生缺陷有关的发育生物学第15周遗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2学时)授课内容1肿瘤发生的遗传现象2 癌基因3 肿瘤抑制基因4 肿瘤的多步骤发生和癌基因组解剖计划第16-17周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学时)本章教学可采用临床/门诊见习,小组病例讨论,学生阅读相关病例文献并进行汇报等多种教学形式,授课时数与内容可按实际教学需要作适当增减授课内容1 遗传病的常规诊断2 分子诊断3 遗传病治疗的原则4 传统的遗传病治疗方法5 基因治疗第18周遗传咨询与优生(2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按教学需要与实际情况不定时地组织安排学生前往医院/社区进行家系调查/遗传咨询等实践活动。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5章 遗传病的治疗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5章 遗传病的治疗

第十四章遗传病的治疗(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中广泛应用,遗传病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从传统的手术治疗、饮食方法、药物疗法等跨入了。

A.基因治疗 B.手术与药物治疗 C.饮食与维生素治疗D.蛋白质与糖类治疗 E.物理治疗2.由于成功的同种异体移植可以持续提供所缺乏的酶或蛋白质,因此,对于某些先天性代谢病进行器官移植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这种移植又称。

A.器官移植B.组织移植C.细胞移植D.蛋白移植 E酶移植3.目前能采用症状前药物治疗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低下B.苯丙酮尿症C.枫糖尿症D.同型胱氨酸尿症或半乳糖血症E.以上都是4.目前,遗传病的手术疗法主要包括。

A.手术矫正和器官移植 B.器官组织细胞修复C.克隆技术 D.推拿疗法 E.手术的剖折5.目前,饮食疗法治疗遗传病的基本原则是。

A.少食 B.多食肉类 C.口服维生素D.禁其所忌 E.补其所缺6.通过特定的方法如同源重组或靶向突变等对突变的DNA进行原位修复,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就称其为。

A.基因修正 B.基因转移 C.基因添加D.基因复制 E.基因突变7.假如在基因治疗时仅仅将正常的DNA导入细胞而不替换掉有缺陷的基因,从而使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就称其为。

A.基因修正 B.基因转移 C.基因添加D.基因复制 E.基因突变8.对于缺陷型遗传病患者进行体细胞基因治疗,可以采用的方法为。

A.SSCP B.基因添加 C.三螺旋DNA技术D.反义技术 E.cDNA杂交9.去除整个变异基因,用有功能的正常基因取代之,使致病基因得到永久地更正的策略称为。

A.基因替代 B.基因转移 C.基因修正D.基因复制 E.基因突变10.对有些遗传病是因为某些酶缺乏而不能形成机体所必需的代谢产物,如给予补充,即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治疗目的,即称。

A.添加 B.补缺 C.基因突变D.基因修正 E.cDNA11.外源基因克隆至一个合适的载体,首先导入体外培养的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经筛选后将能表达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重新输回受试者体内称之为。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5章 遗传病的治疗复习进程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5章 遗传病的治疗复习进程

第十四章遗传病的治疗(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中广泛应用,遗传病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从传统的手术治疗、饮食方法、药物疗法等跨入了。

A.基因治疗 B.手术与药物治疗 C.饮食与维生素治疗D.蛋白质与糖类治疗 E.物理治疗2.由于成功的同种异体移植可以持续提供所缺乏的酶或蛋白质,因此,对于某些先天性代谢病进行器官移植而达到治疗目的,所以这种移植又称。

A.器官移植B.组织移植C.细胞移植D.蛋白移植 E酶移植3.目前能采用症状前药物治疗的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低下B.苯丙酮尿症C.枫糖尿症D.同型胱氨酸尿症或半乳糖血症E.以上都是4.目前,遗传病的手术疗法主要包括。

A.手术矫正和器官移植 B.器官组织细胞修复C.克隆技术 D.推拿疗法 E.手术的剖折5.目前,饮食疗法治疗遗传病的基本原则是。

A.少食 B.多食肉类 C.口服维生素D.禁其所忌 E.补其所缺6.通过特定的方法如同源重组或靶向突变等对突变的DNA进行原位修复,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就称其为。

A.基因修正 B.基因转移 C.基因添加D.基因复制 E.基因突变7.假如在基因治疗时仅仅将正常的DNA导入细胞而不替换掉有缺陷的基因,从而使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就称其为。

A.基因修正 B.基因转移 C.基因添加D.基因复制 E.基因突变8.对于缺陷型遗传病患者进行体细胞基因治疗,可以采用的方法为。

A.SSCP B.基因添加 C.三螺旋DNA技术D.反义技术 E.cDNA杂交9.去除整个变异基因,用有功能的正常基因取代之,使致病基因得到永久地更正的策略称为。

A.基因替代 B.基因转移 C.基因修正D.基因复制 E.基因突变10.对有些遗传病是因为某些酶缺乏而不能形成机体所必需的代谢产物,如给予补充,即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达到治疗目的,即称。

A.添加 B.补缺 C.基因突变D.基因修正 E.cDNA11.外源基因克隆至一个合适的载体,首先导入体外培养的自体或异体的细胞,经筛选后将能表达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重新输回受试者体内称之为。

江苏专用2020中考苏科版生物教材梳理: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共71张PPT)

江苏专用2020中考苏科版生物教材梳理:第15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共71张PPT)


白化病
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 红绿色盲症、血友病
上(发病情况与性别有关)
‹#›
返回目录
(3)预防遗传病的措施 ①禁止近亲结婚。 A.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 病的可能性会增加。 ②婚前检查。 ③遗传咨询等,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
返回目录
二、生物的变异 1.生物的变异的概念、特点 (1)概念:生物界中,每一物种的生物体在许多 性状上都会有一些差别。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 的性状差异,叫做变异。 (2)特点:和生物的遗传一样,生物的变异也是 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
返回目录
【例 2】 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 的①②③依次是( A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
返回目录
3.男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差异
人的细胞
染色体组成 性染色体组成
22 对常染色体+

XY
体细胞
‹#›
返回目录
【例 4】 从理论上讲,一名孕妇生了两个女孩,
下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B )
A.100%
B.50%
C.25%
D.10%
‹#›
返回目录
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
A.羊的黑毛和短腿 B.小刚的 A 型血和小强的 B 型血 C.番茄的红色果皮和黄色果皮 D.小麦的高秆和矮秆
‹#›
返回目录
②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 母方,其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不同对的染色体, 其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医学遗传学 重点总结

医学遗传学  重点总结

医学遗传学第一章绪论本章节重点: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的类型一、医学遗传学的定义1、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是与人类遗传有关的疾病,即遗传病(genetic disease)。

2、研究内容:遗传病的发生机理(Etiology)、传递方式(Passage)、诊断(Diagnosis)、治疗(Therapy)、预后(Prognosis)、再发风险(Recurrence)、预防方法(Preventive medicine),从而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在人群中的危害,增进人类的健康水平。

3、什么是遗传?Genetics is the study of genes, heredity, and variation in living organisms.二、遗传病的定义1、关于遗传病的一些误解: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就是遗传病、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就是遗传病2、遗传病(genetic disease):遗传物质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三、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病(single gene disorder):如果一种遗传病的发病仅仅涉及一对基因,这个基因称为主基因(major gene),其导致的疾病称为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X 连锁显性(XD)遗传病、X连锁隐性(XR)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线粒体病2、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ease):一些常见的疾病或畸形有复杂的病因,既涉及遗传基础,又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才发病,也称为多因子病(multifactorial disease,MF)。

遗传基础不是一对基因,而是涉及到许多对基因,这些基因称为微效基因(minor gene)。

3、染色体病(chromosome disease):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

医学遗传学绪论

医学遗传学绪论
35
第三节 医学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36
(一)群体筛查法:

通过对比一般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发病率(或特 定性状比率),对某一群体进行某种遗传病 (或特定性状)的筛查,获得该群体的发病率 (或特定性状比率)。
37
(二)系谱分析法:

尽量全面地收集家族成员某 疾病的发病情况,绘成系谱 (pedigree),用以辨别疾 病是否为遗传病,获得其遗 传方式,开展遗传咨询及产 前诊断,以及探讨遗传异质 性等。
5
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
一、定义: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 状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预防、治疗等的一门边 缘学科。 1.研究对象:人类有关遗传的疾病,即遗传病。 2.手段目的:通过研究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传递方式、
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达到控制
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降低它在人群中的危害,
34
二、医学遗传学的兴起



1865,Mendel,现代遗传学创始人 1903,Sutton and Boveri,染色体遗传学说 1908,Hardy,Weinberg,群体遗传学开始 1910,Morgan,《基因论》提出基因概念, 1944,Avery,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1953,Watson和Crick,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开辟了分子生物学新纪元, 1977,Sanger,DNA测序方法建立 2001,NIH和DOE,人类基因组计划
30
第二节 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
31
一、遗传病的早期认识



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 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

12.第五章 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遗传咨询、遗传病的预防)

12.第五章 遗传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遗传咨询、遗传病的预防)

遗传病的预防措施
一、避免接触致畸因子 二、遗传病的群体普查 三、携带者的检出 四、婚姻指导及生育指导 五、新生儿筛查和症状出现前预防 六、积极开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避免接触致畸因子
• 注意畸形儿的产生
• 妇女在孕早期尤其应该注意避免接触致畸剂和诱 变剂,如射线、肾上腺素、苯、甲苯、氨蝶呤钠 (氨基蝶呤)、甲丙氨酯(眠尔通)等,以防生出先 天畸形儿。孕期病毒感染也可诱发畸形,如风疹 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 和弓形体称之为生物五大致畸因子。此外,酒精 和尼古丁对生殖细胞也有损伤作用。
遗传咨询的步骤
1.确诊 是遗传咨询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 的一个步骤。咨询医师主要依据病史体征、系谱分析、染 色体和性染色质检查、生化与基因诊断、皮纹检查及辅助 性器械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某一疾病是否为遗传病,判 断遗传方式(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等),并推 算出该病的再发风险率。
2.告知 在确诊的基础上,就可告知咨询者该病的发病 原因、遗传方式、防治方法、预后及再发风险,并对其提 出的婚姻和生育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遗传咨询是做好优生工作,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遗传咨询的对象
1.具有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的个体或其家系成员。 2.确定为遗传病致病基因或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个体。 3.有过致畸因素接触史的个体。 4.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5.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的夫妇、多 年不育夫妇、原发性闭经的妇女和性器官发育异常者。 6.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的个体。 7.曾生过畸形儿或遗传病患儿的夫妇。 8.近亲结婚的夫妇及后代。
①未婚男女双方或一方,或亲属中有遗病能否结婚?婚 后子女是否患病?风险如何?
②男女中一方患有某种疾病,但不知是否是遗传病, 可否结婚?能否传给后代?概率如何?

15.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15.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五)克隆基因的表达
利用重组DNA技术所获得目的基因或DNA序列, 可实现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即产生mRNA或蛋白 质产物。
(六)重组DNA技术操作过程总结归纳
分 切 接 转 筛 分离目的基因 限制酶切目的基因与载体 拼接重组体 转入受体菌 筛选重组体
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一)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基本步骤
(一)目的基因组DNA酶切成片段,再与载体分子拼接 成重组DNA,将其引入宿主细library) 将mRNA逆转录合成cDNA ,再与载体连接成 重组DNA,将其引入宿主细胞并进行PCR的基本原理 DNA的变性
1. PCR有三个反应步骤 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 引物的延伸。
模板DNA
2.变性→复 性→延伸这三 个步骤为一个 循环,每次循 环的产物作为 下个循环的模 板,如此循环 多次, 则DNA 成指数扩增。
加热变性
退火 5′ 5′ 3′ n个循环 P2 3′ 3′ DNA延伸 P1 3′ 5′ 5′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与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 The Popular Technology In Molecular Biology ) 分子生物学技术现已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和医 学等多个学科中,尤其推动了基因工程的发展。 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药物生产等领域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医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
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用DNA连接酶连接双 链DNA粘性末端序列,在体外重新连接成人工重 组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粘性末端连接 2.同聚物加尾连接 3.平末端连接 4.人工接头连接
(三)将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是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处 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 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kora等设计一个“嵌合小基因
(chimeric minigene)”,即将酶基因连接
到erbB2基因启动子的下游,此启动子活性增
强,使erbB2在乳腺癌细胞中过度表达。此时, 药物5-FC注入细胞后即转变为5-FU而致癌细 胞死亡。而当5-FC给予含有此嵌合基因却无 erbB2表达的细胞时,亦无药物前体活性。
改善。但这种补充常需终生进行才能维持疗效。
(三)酶疗法
遗传性代谢病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酶
的缺失或活性降低,可用酶诱导和酶补充的方
法进行治疗。 1.酶诱导治疗 2.酶补充疗法
(四)维生素疗法
有些遗传代谢病是酶反应辅助因子(如维 生素)合成不足,或者是缺乏的酶与维生素辅 助因子的亲和力降低,因此通过给予相应的维 生素可以纠正代谢异常。例如,叶酸可以治疗 先天性叶酸吸收不良和同型胱氨酸尿症;生物 素可以用于治疗混合型羧化酶缺乏症和丙酸血 症等。
第十五章 遗传病的治疗
(therapy of genetic diseases)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中广泛应用,
医学临床诊断和临床检测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人们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
成果,特别是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遗传病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从传统的
手术治疗、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等跨入了基因
transfer) 通过转换方式完成基因转移,即以病毒 为载体,将外源目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
组装于病毒上,让这种重组病毒去感染受体
宿主细胞,这种病毒称为病毒运载体(viral vector)。
目前有两类病毒可以作为载体:
⑴反转录病毒(retrovirus) 反转录病毒虽是RNA病毒,但有反转录酶, 可使RNA转录为DNA,再整合到细胞基因组。反转 录病毒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首先是它具有穿透 细胞的能力,其转染率可达100%;其次是宿主 范围广,可同时感染大量细胞并长期停留。
⑵DNA病毒(DNA virus) DNA病毒包括腺病毒、SV40病毒、牛乳头 瘤病毒、疱疹病毒等。其中腺病毒是近年来倍 受关注的DNA病毒,因为它具有插入DNA较长, 不需要正在分裂的靶细胞,可以原位感染和病 毒滴度高等优点,此外,由于腺病毒载体一般 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从而大大减少了 插入突变的危险。
3.膜融合法 利用人工脂质体或红细胞影泡、微细胞、
原生质球等(如人工脂质体)通过与靶细胞融
合或直接注射到病灶区,令其内含的外源基因 表达,可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4.受体载体转移法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和某些细胞表 面受体能识别的特异性多肽(配体)形成复合 物,可通过细胞内吞途径达到转移基因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导向特异类型 的细胞,如可将目的基因和去唾液酸糖蛋白偶 连起来,使肝细胞能特异性的吸入,并在肝细 胞中表达。
概括为病毒导向酶的药物前体治疗(VDEPT),
即用反转录病毒载体的外源基因转移到细胞内。 该基因编码一种酶,此酶可将一种无害的药物前 体转变为细胞毒素复合物。
带有这一基因的病毒载体只在特殊组织或
肿瘤细胞中而不在正常细胞中表达。例如,胞 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可将无害 的5-氟胞嘧啶转变为细胞毒素5-氟胞嘧啶,此 病毒可感染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但将该酶基因 连接到一种“分子开关”后,则只能在肿瘤细 胞中表达。
(二)基因替代(gene replacement) 基因替代指去除整个变异基因,用有功能 的正常基因取代之,使致病基因得到永久地更 正。传统上所谓基因治疗实际上就是指基因替 代疗法,就像外科移植手术一样。
(三)基因增强(gene augmentation) 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目 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补偿缺陷细胞的功能或 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 近十年来已经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可将 目的基因导入真核细胞并获得表达,因而是目
(五)核酶(ribozyme)与核酶介导的反式 剪接 核酶是由RNA构成的具有催化功能的酶, 可以作为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抑制剂,在肿 瘤和HIV感染的基因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
(六)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干扰现象于1998年发现。Fire和
Mello等发现RNA的意义链和反义链均可抑制基
二、症状前治疗
对于某些遗传病,采用症状前药物治疗
也可以预防遗传病的病症发生而达到治疗的
效果。如发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给 予甲状腺素制剂终生服用,以防止其发生智 能和体格发育障碍。对于苯丙酮尿症、枫糖 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或半乳糖血症等遗传 病,如能通过筛查在症状出现前做出诊断, 及时给予治疗,可获得最佳效果。
(一)基因修正(gene correction)
通过特定的方法如同源重组或靶向突变等 对突变的DNA进行原位修复,将致病基因的突变 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 但目前在技术上还无法做到。因为要在人 基因组的某个特异部位上进行重组是一个非常 复杂的过程。然而原位修复的方法无疑是进行 基因治疗最理想的途径和目的。
三、基因治疗的方法
(一)目的基因的转移
把外源基因安全有效地转移到靶细胞中,
是实现基因治疗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目前基因转移技术可分为六种类型: 1.物理方法 ⑴直接注射法 ⑵电穿孔法 ⑶微粒子轰击法 2.化学法 应用磷酸钙沉淀法改变细胞膜透性,以加 强细胞从培养液中摄取外源DNA。但此法转移效 率低,其成功率约在1/1000~1/100。

5.平衡清除(equilibrium depletion)法
(二)补其所缺
对于某些因X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女性疾 病,可以补充雌激素,使患者的第二性征得到 发育,也可以改善患者的体格发育。垂体性侏 儒患者可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 质增生症患者,可用类固醇激素予以治疗;糖 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等均可使症状得到明显的
二、现症患者治疗
1953年,Bickle等首次用低苯丙氨酸饮食 法治疗苯丙酮尿症患儿,治疗后患儿体内苯丙 氨酸明显减少,症状得到缓解。 现在经改良已有商品化的低苯丙氨酸奶粉 出售,如果在出生后,立即给患儿服用这种奶 粉,患儿就不会出现智力低下等症状。 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饮食治疗的效果就 越来越差,所以要求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针对不同的代谢病已设计出100多 种奶粉和食谱。
治疗,为遗传病根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一节 手术治疗
当遗传病发展到已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尤
其是器官组织已出现了损伤,应用外科手术
的方法对病损器官进行切除、修补或替换。
可有效地减轻或改善症状。手术疗法主要包
括手术矫正和器官移植两方面。
一、手术矫正
外科手术矫正是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手段。 对遗传病所造成的畸形可用手术进行矫正或 修补,例如修补和缝合唇裂、腭裂,矫正先 天性心脏畸形及两性畸形等。对某些先天性 代谢病可以手术的方法调整体内某物质的生 化水平。
前较为成熟的方法。这一方案最适宜隐性单基
因疾病的治疗。
(四)基因抑制和(或)基因失活
导入外源基因去干扰、抑制有害的基因表 达。例如,向肿瘤细胞内导入肿瘤抑制基因 (如rb或p53), 以抑制癌基因的异常表达。 利用反义技术封闭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以达 到抑制有害基因表达的目的。这一新技术已被 广泛用于肿瘤和病毒性疾病(如艾滋病)的基 因治疗研究中。
第三节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治疗遗传病的原则是禁其所忌, 即对因酶缺乏而造成的底物或中间产物堆积的 患者,制定特殊的食谱或配以药物,以控制底 物或中间产物的摄入,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 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产前治疗
现代医学遗传学技术已经根据系谱分析和 产前诊断确诊多种遗传病胎儿,有些遗传病可 以在其母亲怀孕期间就进行饮食治疗,使患儿 症状得到改善。 例如遗传病饮食治疗第一个获得成功的例 子是对患有半乳糖血症风险的胎儿,在孕妇的 饮食中限制乳糖和半乳糖的摄入量代以其他的 水解蛋白(如大豆水解蛋白),胎儿出生后再 禁用人乳和牛乳喂养,患儿会得到正常发育。
因的表达,设想二者在抑制基因的表达中可能
有累加的功能。研究表明,意义链和反义链RNA
共存抑制基因表达的效率达到单一意义链或反 义链RNA的10倍以上,这种双链RNA(dsRNA)介 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现象称为RNA干扰, 简称为RNAi 。
(七)药物靶向治疗 药物靶向治疗(drugstargeting)机制可
第四节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运用重组
DNA技术,将具有正常基因及其表达所需的序列 导入到病变细胞或体细胞中,以替代或补偿缺 陷基因的功能,或抑制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 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
一、基因治疗的策略
根据宿主病变的不同,基因治疗的策略也 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基因修正 (二)基因替代 (三)基因增强 (四)基因抑制和(或)基因失活
(四)三链形成寡核苷酸(triplex-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TFO) 三链形成寡核苷酸是指一段DNA或RNA寡核 苷酸在DNA 大沟中以、Hoogsteen氢键与DNA高 嘌呤区结合,形成三链结构。TFO 可与启动子 区或结构基因结合而抑制基因转录。 这项策略要求DNA靶位点附近的嘌呤含量 丰富,因而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器官和组织移植
结合免疫学研究与技术的不断深入,免疫排斥问
题得到控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或器官的移植 是治疗某些遗传病的有效方法。例如,对家族性 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进行肾移植,肾移植也是 迄今最成功的器官移植。
根据遗传病患者受累器官或组织的不同情况,
第二节 药物治疗
对遗传病的药物治疗的原则是“补其所 缺”、“去其所余”,实施过程 Nhomakorabea分为:出
(三)反义寡核苷酸技术
一些遗传病和肿瘤往往是基因突变或过量 表达而产生异常的蛋白质所致,如果应用DNA 和RNA的碱基互补,可形成同源和异源双链的 原理将这些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DNA)阻断在 翻译(或转录)前,使症状得到改善。即人为 的制成反义核酸,使其和mRNA互补结合,阻止 其翻译成蛋白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