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0_历史文化街区与普通商业街区的区别@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

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一、历史价值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应与其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跨度、历史事件和人文背景等密切相关。
街区应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状况。
其历史价值应与其对城市甚至国家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密切相关。
二、建筑风貌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貌应具有独特性和地方性,能够体现城市或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建筑应采用传统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并能够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同时,街区内的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三、空间格局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应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能够体现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和空间布局特点。
街区内的道路、街巷、广场等公共空间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关系和特色,并能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
同时,街区内的建筑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和排列方式,以维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传统工艺历史文化街区应保留和传承传统的工艺和文化,包括手工艺、民间艺术、传统建筑技术等。
这些传统工艺和文化应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并能够代表一定时期的文化和技术水平。
同时,街区内应设有传承和展示这些传统工艺和文化的场所和机构。
五、历史人物历史文化街区应与当地历史人物相关联,具有重要历史人物的故居、纪念馆等场所。
这些历史人物应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代表人物,如政治家、文化名人、科学家等。
通过展示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六、环境风貌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风貌应保持原有的特色和氛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街区内的绿化、小品、雕塑等景观元素应与历史风貌相协调,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同时,街区内应保持原有的传统民俗活动和社区文化,以维护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七、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街区应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能够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街区内应保留和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民间信仰、口头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设有传承和展示这些文化的场所和机构。
特色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

特色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作者:王芳来源:《中国报道》2014年第02期“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美国著名城市建筑家如此说。
那么,城市又何尝不是文化造就的呢?如今,特色街区已经成为承载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名片”重要的载体之一,打造特色街区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内的各大城市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街区,其中有的是历史文化街区,有的则是地方政府根据城市规划打造出来的主题街区。
其中,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模式备受外界关注。
文化街区的商业选择“特色街区的范畴比较泛,也比较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历史名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鞠德东对本刊记者表示,特色街区有很多概念,有些是历史文化街区,还有一些则是城市为了功能的提升,产业的升级打造的。
所谓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与一般的商业区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并且拥有商业、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的街区。
当前的文化商业街区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像北京南锣鼓巷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另外一种则是依托其文化背景而开发出来的街区,如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等。
南锣鼓巷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位列北京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
虽然在保留原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也在发展商业,但它并没有像其他一些街区在商业的发展上那么彻底。
在南锣鼓巷的一家酒吧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南锣鼓巷是一条商住混居的特色街区,为了防止干扰周围的住户,这里的酒吧不同于三里屯的酒吧,是属于静吧,而且酒吧内多呈现文化气息,集文艺表演、书店、电影等功能于一身。
与南锣鼓巷不同的是,南京1912是以民国建筑为文化背景来进行商业开发。
南京1912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四个街心广场组成。
据了解,街区平均客流量达到千万人次,节日高峰客流达5万—6万人次,曾创下10万人聚集的盛况。
商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集中了各式各样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它再现了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
商业街类型分析

商业街类型分析1、城市商业街类型依据多年的规划经验和研究,手机游戏,按照城市商业街的主要功能、主题特色等的差异,将我国城市商业街分为传统商业街、文化特色街、专业商业街、旅游休闲街等四种类型,这一分类反映了我国商业街从出生到成熟的探索发展过程,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商业街类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1)传统商业街传统商业街是以传统商业为主要内容,通过提升环境,调整消费业态形成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正常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作为旧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往往具有庞杂的社会与经济构造,并作为城市传统文化的载体,反应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其存在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这条街上集中了必定数目的历史建造,具有城市独特的传统物资空间环境。
我国很多城市传统的商业街都是名声在外的百年迈街,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最能体现城市的修建作风和历史文化积淀,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青岛的中山路、广州的高低九、天津的和平路、姑苏的观前街等。
(2)文化特色街文化特色街,是街区在情势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内涵上的进一步延长,是以原有的风貌、文化、民俗等为基础,以休闲消费为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和咀嚼,具有购物、餐饮、休闲、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市的宜居度、著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思。
比方成都的锦里、重庆的洪崖洞等特色休闲步行街,杭州的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等。
(3)专业商业街专业商业街区是指专业商品街和服务性街区,名称往往能够体现商业街所在的地位和所经营的商品类型两大要素,有利于节俭商铺经营者的市场本钱,如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北京南城马连道的茶业一条街、杨村的装潢布一条街、杭州的丝绸城、广东省番禹电器一条街、东莞市的金椅婚礼村--"中国第一个婚礼主题街区",以及散落在各地的良多美食酒吧一条街等;同时,因为经营位置及商品类型高深莫测,消费者从其名称就可以得到他们所须要的信息,便于消费决议。
历史文化街区名词解释

历史文化街区名词解释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在很长时期里保留着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街道。
由于以历史、文化和传统为核心,因此这一类街区一般都在城市中心内,分布于古老的历史文化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有各种形式,例如古老的建筑、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录、特定的历史人物、传统文化、专门的街道文化或是与传统有关的活动。
历史文化街区为诸多城市提供了有价值的文化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
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各种独特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记忆,以及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游人前来观光。
此外,历史文化街区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把传统文化资源变成经济增长的动力。
通过保护和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可以增强当地社会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环境,推动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发挥等。
历史文化街区也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以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和社会文明的“活历史礼赞”,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含量。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街区既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蕴藏着我们联系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珍贵遗产。
因此,我们应把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
发,增强街区的文化认同感,使其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文化居住空间,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表格二】传统街区与现代街区的对比

一般不超过三层(土楼、西藏碉楼除外)
行:步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街区人们的需要,多数人出行
行:基本靠步行(就足够日常活动范围内)
都需要交通工具(自行车、轿车、公交、地铁等)
代步工具为牛马、轿等
工作:多数人都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大多是在建筑内部(写
工作:主要是:出港捕鱼(渔业)、田间耕作(种植 字楼、生产车间、医院、超市等)
人文价值:古遗址、古建筑;曾经诞生的名人
城市空间和功能也变得单调;
和重大事件;发生在其中的原汁原味传统文
③大发展大建设吸引来了很多外来务工者,他们往
化…这些都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最 传统的生活文化,充满社区归属感、认同感;
往待遇微薄,但却很辛苦;造成了留守儿童现象, 老家老人无依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使现代街区
他们相连,形成区块,然后中间的空地不断被
的振兴以及经济复苏的需要。
填充,并围合出公共场地。
其建设空间多半来自拆除传统街区所得或未开发的
“上述自然布局会使人获得一种自我意识,指
郊区。
导人们建造城市。”
形态 肌理
18 世纪罗马
柯布西耶圣迪耶规划项目
1830 年帕尔马
1960 年代的巴西利亚
2007 年之前的思明西路
项目 名称
发展 模式
传统街区与现代街区的对比 传统街区
现代街区
街区形成初期,形态一般比较粗陋,之后含蓄 路网、功能布局都是统一设计的,预先设定的,走
渐进发展,在缓慢的扩展中编制出肌理;
的是(忽略文脉继承的)现代主义路线;
住宅逐渐占领田野、荒地、滩涂,然后道路将 其最早出现可追溯至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战后城市
(富有生机活力、充满多样化公共文化活动)也随
传统文化与商业化冲撞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与商业化冲撞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保存着丰富人文历史遗产和特色文化的城市街区,通常由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元素组成。
这些街区不仅是城市的历史见证,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保存传统建筑风貌、传统习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艺等方式,传承并展示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吸引游客、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不仅包括建筑本身,更涉及到人文环境、社会互动、传统习俗等多个方面。
它们是城市文化的活化石,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益商业化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正在发生改变,不仅仅是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更需要考虑如何在商业化的大潮中保持其独特性和传统韵味。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需要更多关注其可持续发展,即在商业化冲击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1.2 商业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商业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业化开发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和传统氛围产生破坏和改变;二是商业化带来的商业活动可能会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
首先,商业化开发常常会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和传统氛围受到破坏和改变。
商业化的目的在于赚取利益,因此商业开发往往会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或增建现代建筑,破坏原有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布局。
这种改变可能会使原本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失去原有的文化价值,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其次,商业化带来的商业活动也可能会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
商业化开发通常会引入大量商业设施和商户,吸引大量游客和居民到历史文化街区,可能导致街区的居民结构发生变化,居民生活方式受到影响。
商业活动的繁荣也可能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
因此,商业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必须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寻找平衡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同时促进商业发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法定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法定概念嘿,朋友!咱今儿来聊聊历史文化街区这档子事儿。
您想啊,这历史文化街区就好比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宝库。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几条老街、几座老房子凑一块儿。
那是承载着岁月沉淀,藏着无数故事的地方。
想象一下,您漫步在那些石板路上,古旧的墙壁仿佛在跟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街边的老字号店铺,那招牌都透着岁月的痕迹,是不是让您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就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所在呀!要说这法定概念,那就是给这些宝贝地方加上了一层法律的保护罩。
为啥要这么干呢?您琢磨琢磨,要是没有这层保护,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可能就会被随意拆除,那些传承多年的文化风俗可能就会慢慢消失,这得多可惜啊!打个比方,历史文化街区就像是一颗珍贵的老种子。
要是不好好保护,不给予恰当的环境,它怎么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法定概念就是保证它能有合适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这法定概念规定了啥呢?它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保护的重点,还有相关的管理规则。
比如说,哪些建筑绝对不能动,哪些文化元素得好好传承。
这就像是给这个街区画了个清晰的轮廓,让大家知道啥能做,啥不能做。
您再想想,如果没有这个法定概念,开发商随便进来一折腾,把老街区改得面目全非,那咱们上哪儿去找那份原汁原味的历史韵味呢?那不成了买椟还珠了嘛!所以说,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定概念至关重要。
它是保护咱们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力武器,让那些珍贵的记忆能一直流传下去,让咱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生活的温度。
咱们得重视这法定概念,不能让历史文化街区在咱们这代人手里变了样,得让它们继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难道不是咱们应尽的责任吗?。
历史文化街区的分类

历史文化街区的分类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1. 旅游目的地型古镇:这类街区通常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镇或古村。
它们经过修缮和改造,并植入休闲旅游等功能后,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街区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建筑的风貌、规划和特色,业态上属于典型的旅游目的地业态。
2. 商业文化型街区:这类街区以商业活动为主,同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它们不仅是购物消费的场所,也是体验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空间。
3. 居住生活型街区:这类街区更多地体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保留了传统的居住模式和社会结构。
它们展现了城市的历史面貌和居民的生活方式。
4. 产业遗产型街区:这类街区往往与特定的产业或手工艺有关,如陶瓷、织造等传统工艺街区。
它们展示了城市的产业发展历程和技术传承。
5. 宗教文化型街区:这类街区通常围绕宗教建筑发展起来,如寺庙、教堂周边的街区。
它们反映了宗教信仰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
6. 综合功能型街区:这类街区包含了上述多种功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
它们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样化的空间形态。
7. 文物保护型街区:这类街区集聚了大量的文物建筑与传统建筑,如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它们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8. 现代都市型街区:这类街区虽然可能历史不长,但因其独特的现代都市文化而被划入历史文化街区,如一些有着特色现代建筑或艺术装置的区域。
9. 民族风情型街区:这类街区通常位于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展现了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
10. 水乡古镇型街区:这类街区位于水网密布的地区,以水乡特色和古镇风貌为特点,如江南地区的一些古镇。
每种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经济特征。
在实际操作中,一个街区可能会同时具备多种类型的特点,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其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2005.07.15
[关键字]: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街区、 区别
[简介]: 此模型给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普通商业街的特点,具有历史 文化内涵的商业功能,差别在于场所精神及文化体验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2
不同于普通商业街,太平街主要打造具历史文化 内涵的商业功能,差别在于场所精神及文化体验
历史文化街区 改变单纯的商业购物, 使商业成为一种体验历 史、体验文化的品位生 活方式 普通商业街 满足消费者单纯的购物 功能及现代商业的繁华 感
体验感
价值
场所精神
与历史文化相融,商业 不是让人单纯消费的机 器,是一种让人感受的、 缺乏场所精神,消费者 怀旧的、情感得到满足 满足于购物的情绪 的场所,满足人们高层 次的需求 体现历史文化的商业业 态业种与历史街区建筑 完美融合,以老字号、 传统产品、手工艺品等 构成历史的视觉及体验 冲击 追求品位、追求精神价 值、追求文化价值 具有地方特色,吸引市 民和游客 品种齐全的现代商业, 百货、大卖场等商业业 态,体现城市的繁华 追求新潮、追求繁华、 追求现代 在全国范围差异化不大, 吸引市民为主
历史文化商业 增值点:
历史文 化 Lifestyl e 功能弥 补 体验消 费 场所精 普通商业 神
商业特征
消费者特 征 消费者来 源
产品
商品
服务
体验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3
The End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