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主电路原理图
变频器工作原理图解

变频器工作原理图解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分为 1 交---交型输入是交流,输出也是交流将工频交流电直接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又称直接式变频器2 交—直---交型输入是交流,变成直流再变成交流输出将工频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成直流电,然后再把直流电变成频率、电压、均可控的交流电又称为间接变频器。
多数情况都是交直交型的变频器。
2 变频器的组成由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主电路由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组成先看主电路原理图三相工频交流电经过VD1 ~ VD6 整流后,正极送入到缓冲电阻RL中,RL的作用是防止电流忽然变大。
经过一段时间电流趋于稳定后,晶闸管或继电器的触点会导通短路掉缓冲电阻RL ,这时的直流电压加在了滤波电容CF1、CF2 上,这两个电容可以把脉动的直流电波形变得平滑一些。
由于一个电容的耐压有限,所以把两个电容串起来用。
耐压就提高了一倍。
又因为两个电容的容量不一样的话,分压会不同,所以给两个电容分别并联了一个均压电阻R1、R2 ,这样,CF1 和CF2 上的电压就一样了。
继续往下看,HL 是主电路的电源指示灯,串联了一个限流电阻接在了正负电压之间,这样三相电源一加进来,HL就会发光,指示电源送入。
接着,直流电压加在了大功率晶体管VB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VB的导通由控制电路控制,VB上还串联了变频器的制动电阻RB,组成了变频器制动回路。
我们知道,由于电极的绕组是感性负载,在启动和停止的瞬间都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反向电动势,这个反向电压的能量会通过续流二极管VD7~VD12使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升高,这个电压高到一定程度会击穿逆变管V1~V6 和整流管VD1~VD6。
当有反向电压产生时,控制回路控制VB导通,电压就会通过VB在电阻RB释放掉。
当电机较大时,还可并联外接电阻。
一般情况下“+”端和P1端是由一个短路片短接上的,如果断开,这里可以接外加的支流电抗器,直流电抗器的作用是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图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图1、变频器的主回路电压型变频器主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中间直流电路、逆变电路三部分组,交-直-交型变频器结构见附图11)整流电路:VD1~VD6组成三相不可控整流桥,220V系列采用单相全波整流桥电路;380V系列采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2)中间滤波电路:整流后的电压为脉动电压,必须加以滤波;滤波电容CF除滤波作用外,还在整流与逆变之间起去耦作用、消除干扰、提高功率因素,由于该大电容储存能量,在断电的短时间内电容两端存在高压电,因而要在电容充分放电后才可进行操作。
3)限流电路:由于储能电容较大,接入电源时电容两端电压为零,因而在上电瞬间滤波电容CF的充电电流很大,过大的电流会损坏整流桥二极管,为保护整流桥上电瞬间将充电电阻RL串入直流母线中以限制充电电流,当CF充电到一定程度时由开关SL将RL短路。
4)逆变电路:逆变管V1~V6组成逆变桥将直流电逆变成频率、幅值都可调的交流电,是变频器的核心部分。
常用逆变模块有:GTR、BJT、GTO、IGBT、IGCT等,一般都采用模块化结构有2单元、4单元、6单元5)续流二极管D1~D6:其主要作用为:(1)电机绕组为感性具有无功分量,VD1~VD7为无功电流返回到直流电源提供通道(2)当电机处于制动状态时,再生电流通过VD1~VD7返回直流电路。
(3)V1~V6进行逆变过程是同一桥臂两个逆变管不停地交替导通和截止,在换相过程中也需要D1~D6提供通路。
6)缓冲电路由于逆变管V1~V6每次由导通切换到截止状态的瞬间,C极和E极间的电压将由近乎0V上升到直流电压值UD,这过高的电压增长率可能会损坏逆变管,吸收电容的作用便是降低V1~V6关断时的电压增长率。
7)制动单元电机在减速时转子的转速将可能超过此时的同步转速(n=60f/P)而处于再生制动(发电)状态,拖动系统的动能将反馈到直流电路中使直流母线(滤波电容两端)电压UD不断上升(即所说的泵升电压),这样变频器将会产生过压保护,甚至可能损坏变频器,因而需将反馈能量消耗掉,制动电阻就是用来消耗这部分能量的。
变频器原理图

目前,通用型变频器绝大多数是交—直—交型变频器,通常尤以电压器变频器为通用,其主回路图(见图1.1),它是变频器的核心电路,由整流回路(交—直交换),直流滤波电路(能耗电路)及逆变电路(直—交变换)组成,当然还包括有限流电路、制动电路、控制电路等组成部分。
1)整流电路如图1.2所示,通用变频器的整流电路是由三相桥式整流桥组成。
它的功能是将工频电源进行整流,经中间直流环节平波后为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三相交流电源一般需经过吸收电容和压敏电阻网络引入整流桥的输入端。
网络的作用,是吸收交流电网的高频谐波信号和浪涌过电压,从而避免由此而损坏变频器。
当电源电压为三相380V时,整流器件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为1200—1600V,最大整流电流为变频器额定电流的两倍。
2)滤波电路逆变器的负载属感性负载的异步电动机,无论异步电动机处于电动或发电状态,在直流滤波电路和异步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能量要靠直流中间电路的储能元件来缓冲。
同时,三相整流桥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属直流脉冲电压和电流。
为了减小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波动,直流滤波电路起到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进行滤波的作用。
通用变频器直流滤波电路的大容量铝电解电容,通常是由若干个电容器串联和并联构成电容器组,以得到所需的耐压值和容量。
另外,因为电解电容器容量有较大的离散性,这将使它们随的电压不相等。
因此,电容器要各并联一个阻值等相的匀压电阻,消除离散性的影响,因而电容的寿命则会严重制约变频器的寿命。
3)逆变电路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将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和电压都可以任意调节的交流电源。
逆变电路的输出就是变频器的输出,所以逆变电路是变频器的核心电路之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常见的逆变电路结构形式是利用六个功率开关器件(GTR、IGBT、GTO等)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有规律的控制逆变器中功率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
变频器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4.1.3 变频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控制功能 (6)优化PWM控制 优化 控制 •特点:优化 特点: 特点 优化PWM所追求的则是实现电流谐波畸变 所追求的则是实现电流谐波畸变 率(THD)最小,电压利用率最高,效率最优,及 )最小,电压利用率最高,效率最优, 转矩脉动最小以及其它特定优化目标。 转矩脉动最小以及其它特定优化目标。 其中应用广泛的马鞍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也就 是谐波注入PWM方式 方式(HIPWM),其原理是在正弦波 是谐波注入 方式 , 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三次谐波, 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三次谐波,调制信号便呈现出马 鞍形,而且幅值明显降低, 鞍形,而且幅值明显降低,于是在调制信号的幅值 不超过载波幅值的情况下, 不超过载波幅值的情况下,可以使基波幅值超过三 角波幅值,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 角波幅值,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
4.1.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图3-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原理框图
4.1.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图3-2通用变频器的主电路电路原理 通用变频器的主电路电路原理
图3-3a 高性能矢量控制电压 型通用变频器硬件结构
3.1.1 通用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原理
图3-3b 通用变频器硬件结构
4.1.2 通用变频器主电路的基本功能、组成和形式 1. 基本功能
4.1.2 通用变频器主电路的基本功能、组成和形式 2. 基本组成
(1)整流电路 ) 组成: 组成 : VD1~VD6。 功能 : 将工频交流电整流为脉动直流 。 功能: 当电源线电压为380V时, 整流器件的最大反向电压 电 。 当电源线电压为 时 一般为1000V,最大整流电流为通用变频器额定电流的2 一般为 , 最大整流电流为通用变频器额定电流的 倍。 (2)滤波电路 ) 组成: 功能: 组成:C1、C2、R1、R2。功能:将脉动直流电变为较平滑 的直流电。原理:电容滤波原理、电阻分压原理。 的直流电。原理:电容滤波原理、电阻分压原理。
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

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以下仅仅对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的分析,好象论坛上发不了图纸.1. 整流滤波部分电路三相220V电压由端子J3的T、S、R引入,加至整流模块D55(SKD25-08)的交流输入端,在输出端得到直流电压,RV1是压敏电阻,当整流电压超过额定电压385V时,压敏电阻呈短路状态,短路的大电流会引起前级空开跳闸,从而保护后级电路不受高压损坏。
整流后的电压通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5、RT6给滤波电容C133、C163充电。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点是:自身温度超高,阻值赿低,因为这个特点,变频器刚上电瞬间,RT5、RT6处于冷态,阻值相对较大,限制了初始充电电流大小,从而避免了大电流对电路的冲击。
2. 直流电压检测部分电路电阻R81、R65、R51、R77、R71、R52、R62、R39、R40组成串联分压电路,从电阻上分得的电压分别加到U15(TL084)的三个运放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同向输入端,在各自的输出端得到跟输入端相同的电压(输出电压的驱动能力得到加强)。
U13(LM339)是4个比较器芯片,因为是集电集开路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端都接有上接电阻,这几组比较器的比较参考电压由Q1(TL431)组成的高精度稳压电路提供,调整电位器R9可以调节参考电压的大小,此电路中参考电压是6.74V。
如果直流母线上的电压变化,势必使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变化,当其变化到超过6.74V的比较值时,则各比较器输出电平翻转,母线电压过低则驱动光耦U1(TLP181)输出低电平,CPU接收这个信号后报电压低故障。
母线电压过高则U10(TL082)的第7脚输出高电平,通过模拟开关U73(DG418)从其第8脚输出高电平,从而驱动刹车电路,同时LED DS7点亮指示刹车电路动作。
由整流二极管D5、D6、D7、D18、D19、D20组成的整流电路输出脉动直流电,其后级的检测电路可对交流电压过低的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检测报警信号也通过光耦U1输出。
第1章通用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1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

套三相桥式无环流反并联的可逆装置。正、反向两组晶 阐管按一定周期相互切换。正向组工作时,反向组关断, 在负载上得到正向电压;反向组工作时,正向组关断, 在负载上得到反向电压。工作晶阐管的关断通过交流电 源的自然换相来实现。这样,在负载上就获得了交变的 输出电压uo。
有的交一交变压变频装置用电抗器将输出电流强 制变成矩形波或阶梯波,具有电流源的性质,它 也是电流源型变频器。
注意几点:从主电路上看,电压源型变频器和电 流源型变频器的区别仅在于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器 的形式不同,但是这样一来,却造成两类变频器 在性能上相当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如下:
(1) 无功能量的缓冲 对于变压变频调速系统来说,变频器的负载是异
3、逆变电路——直-交部分
逆变电路是交-直-交变频器的核心部分,其中6个三 极管按其导通顺序分别用 VT1~VT6表示,与三极管反向并 联的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按每个三极管的导通电角度又分为120°导通型和 180°导通型两种类型。
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为阶梯波,虽然不是正弦波,却是 彼此相差120°的交流电压,即实现了从直流电到交流电的 逆变。输出电压的频率取决于逆变器开关器件的切换频率, 达到了变频的目的。
交-交变频器主要用于大容量交流电动机调速,几乎没 有采用单相输入的,主要采用三相输入。主回路有三脉波零 式电路(有18个晶闸管)、三脉波带中点三角形负载电路 (有12个晶闸管)、三脉波环路电路(有9个晶闸管)、六脉 波桥式电路(有36个晶闸管)、十二脉波桥式电路等多种。
用的最多的是六脉波桥式电路,又分为分离负载桥式电 路和输出负载Y联结两种型式。
U
额定电压
L n P 基频 f
图1.1.11 电压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海尔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图纸

海尔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及图纸海尔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及图纸海尔牌变频空调器早期在市场上主要有:KFR-20Gw/(BP)、KFR-28GW/A(BP)、KFR-32Gw/(BP)、KFR-36GW /(BP)、KFR-40Gw/(BP)、KFR-50Lw/(BP)和带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健康型空调器KFR-25Gw/BP×2(F)、KFR-50LW/(BPF)等。
他们的变频控制原理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以KFR-50LW(BP)金元帅柜机王为例,分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以抛砖引玉。
图1是室内机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是室外机控制电路原理图,两个原理图均是作者依据实物绘制,仅供参考。
一、室内机控制电路原理室内机控制电路采用变频空调专用芯片47C862AN-Gc5l。
该芯片内部除了写入空调器专用程序外,还包含有CPU 微处理器、程序存贮器、数据存贮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计数器电路等电路,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和比较,根据运算和比较的结果,对室外机、风机、定时、制冷制热、抽湿等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1.ICI(47C862AN-GC51)主要引脚功能(1)35、64脚为供电端,典型的工作电压为+5V。
(2)芯片的32、33、34、39、48、60为接地端。
(3)31脚是蜂鸣器接口。
CPU每接到一次用户指令,31脚便输出一个高电平,蜂鸣器鸣响一次,以告知用户CPU 已接到该项指令。
若整机已处于关机状态,遥接器再输出关机指令,蜂鸣器也不响。
(4)36、37、38是温度采集口,其中36、37脚为室内机热交换器温度输入口,38脚为室内温度输入口。
(5)复位电路由20脚和ICl03、R101、D101、C103、C109构成,低电平有效。
空调器每次上电后,复位电路产生一个低电压,使CPU程序复位。
当机器正常工作时,复位端为高电平。
(6)62脚为开关控制端开关控制口(多功能口),低电平有效。
应急运转时,按住电源开关,使该脚连续3秒以上持续高电平,蜂鸣器连响两下,机器即可进入应急运转状态。
ABB变频器原理图2

ABB变频器原理图 2连接器隔离开关主接触器感应器电流测量功率级连接器功率级功率级参见第02页1图名: 主电路电路图 ACS800-704-0630/0910-7 电源模块D4电流测量I/O电缆20 风扇单元配电板 I/O电缆DSAB附件板—功率级电桥控制板 DC熔丝变阻器 2弹簧触点图名: 功率级电路图 ACS800-704-0630/0910-7 电源模块D4DC输入 AC输出插塞式连接器 AGDR-6门驱动器板门驱动门驱动器板器板3产品电路图输出滤波器注:A431是可选件板。
如果不用的话,应将板A42的插脚互相连接: 电源正常主电路接口板 X5:1与X5:3相连,X5:4与X5:5相连门驱动器电源板4风扇单元产品电路图DOL风扇辅助电压源主开关 5 主接触器整流器模块D4,参见文件整流器模块D4,参见文件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扁平电缆,来自注: 括号中的地址表示选项产品电路图图名:电源主电路 EFS2 ACS800-07 2xD4+电源选择+主触点6变频器模块RBi,变频器模块RBi,变频器模块RBi,参见模块电路图参见模块电路图参见模块电路图电动机连接电动机连接电动机连接图名:驱动器主电路产品电路图ACS800-07 EFS2 3xR8i+prev.of防止意外启动变频器风扇电源变压器注注注控制电压分布变压器T10连接,参见硬件手册 7ACU风扇单元注1):使用60Hz电源时,变频器风扇电源必须连接到320 V。
注2):括号中的地址表示选项图名:辅助电压分布产品电路图 ACS800-07 EFS2 1,变频器风扇断路器电源运行8变频器风扇控制继电器的保持电压变频器风扇的启控制继电器动脉冲继电器-X12端子注:括号中的地址表示选项。
变频器风扇产品电路图图名:控制继电器 EFS2二极管电源系统板控制面板,关于控制缺省设置6A 面板的功能,请参见手册。
接地故障设置(A) 示例: 2个模块模块量(个) 下接第16页 AC电压测量 DC 电压测量通信扁平电缆本地数字输入端DC电压源,最大负载3A 断,通,启动复位 9 应急停机输入端启动复位通/断复位LED外部应急停联锁机开关启动开关电源复位外部应急停机注: 括号中的地址表示选项图名:电源控制板产品电路图 ACS800-07 EFS2 应急停机,0类二极管电源系统板 DSSB-01 上接第15页输入端名称 DI1...DI4:标称电压24-250V AC/DC 远程ON 1 = ON 远程启动 0 - > 1启动远程复位 0 - > 1复位外部故障 1 = 故障输出端名称: 10 RO1...RO5:标称电压24-250V AC/DC 故障 0 = 故障运行 1 = 运行不用接地故障监视 0 = 故障应急停机确认,对变频器输出端名称相电流值0 – 1 mA产品电路图图名:电源控制板 EFS2IO-板外壳电动机控制和I/O单元 RMIO-02 外部电源插槽1 插槽2 绿色电源红色故障 11 变频器控制面板 CDP-312R 控制面板输入端名称输出端名称不用 0(2)...10V 转速设定值转速设定值 4...20mA 0...1649rpm 不用不用 4...20mA<--> 实际转速实际转速注: 4...20mA<--> 0...3509rpm 括号中的地址表示选项下接第18页产品电路图图名:I/O和电动机控制板 EFS2电动机控制和I/O单元 RMIO-02 上接第17页最大负载缺省输入端名称DI1...DI6:标称电压24VDC 停机,启动启动,停机正向,反向未定加速,减速 1/2 12 恒定转速选择启动联锁 (0 = 停机)24V输出最大负载250mA 输出端名称就绪就绪运行运行故障(-1) 故障(-1) 产品电路图图名:I/O和电动机控制板 EFS2PPCS分路器 NPBU-4213产品电路图图名:PPCS分路器 EFS214监视逻辑过压和短路保护未检测到交叉故障检测到交叉故障自动启动手动启动产品电路图图名:防止意外启动 EFS2绕组过热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绕组过热图名:PT-100继电器产品电路图 ACS800-07 EFS2 3xPT-100继电器主电源机柜共用PE母线 16 *)注:主电源*)注:用于12脉冲连接时,应拆下母线图名:电源保险丝产品电路图 EFS2符号数量代码名称附加信息标题 - 信息行 - —LINE FUSES—信息行 1 68252725熔丝座电源保险丝盒 F2.1-F2.2 2 68254817 BTVC-DT,630A熔丝座电源保险丝盒 F2.1-F2.2 2 68254817 BTVC-DT,630AHRC熔断片电源保险丝盒 (F1.1-F2.2) 12 10030625 170M 6814,1000A 690V DIN 3- 信息行 - —SUPPLY UNIT MODULES—信息行 1 64808966电源柜 U1.1-U1.2 2 64690701 ACS800-704-0910-7 + Cont. D4/908kVA 连接器插头套件电源机械装置 X01.1-2 1 64753657 2XD4,BOT ENTRY17 - 信息行 - —ACU—信息行 1 64808974开关保险丝 Q10 1 64745123 OS160D03W,160A 690V ACU 辅助触点 (Q10) 2 64078488 0A1G 10,1NO ACU 辅助触点 (Q10) 2 64278797 0A3G 01.1NC ACU 端子盖 (Q10) 6 64749137 OSS 160T1 ACU HRC熔断片 (Q10) 3 9712399 OFAA 00H 100 ACU 变压器 T10 1 64646885 M3V6/4-50,3X380-690V/3X400,1X230,1X115V, ACU50/60Hz,5000\熔丝架 CH141D 690V 50A 14*51熔丝 F10 3 64674986 ACU 熔丝 (F10) 3 64710851 C14G20,14*51 ACU 保护开关 F11 1 35077766 S271-K4 ACU 符号数量代码名称附加信息标题辅助触点 (F11) 1 35076913 S2-H11(1S+1O) ACU 保护开关 F41 1 64705857 S273-K8,8A(IN)415V(UN) ACU 辅助触点 (F41) 1 35076913 S2-H11(1S+1O) ACU 风扇 T10.1-2 2 64664565 4715 MS-23T-B5A,230V,50/60Hz ACU 风扇插座 Y10.X1 1 64790366 STV S 3 SB ACU 风扇插座 T10.X1 1 64790382 STV S 3 SS ACU 熔丝架 CH101D 690V 32A 10*38熔丝F7 2 64674978 ACU 熔丝 (F7) 2 10004918 W330000 660V/770V 1A,10*38 ACU 熔丝架 CH101D 690V 32A 10*38熔丝 F8 3 64674978 ACU 熔丝 (F8) 3 10004918 W330000 660V/770V 1A,10*38 ACU 18电源端子 X3 1 64712268 ST10-X3:1-3,ST2,5-11-13 ACU 电源控制单元 A10 1 68300746 DSSB-01 ACU 启动开关 ACU(门) S11 1 64690116020STAMONKD+020GE11,0-1-START端子板 ACU(控制台) X12 1 64756826 ST2,5,-X12:X5,X6,X7端子板用于端子板的装配板 ACU(控制台) (X12) 1 64741624端子板用于端子板的紧固脚 ACU(控制台) (X12) 2 64741632接触器 K5 1 64409506 A9-22-00-80,230Vac ACU 辅助触点单元 (K5) 1 64320092 CA5-40E ACU 端子板 ACU(控制台) X1 1 64712110 ST2,5,-X1:1-28,31-46时间继电器 K10 1 64693921 DAA51CM24,0,1sec.-100h24-240Vac/Dc,50-60Hz ACU符号数量代码名称附加信息标题继电器 K11 1 64694057PT3P7730,3x10A,230Vac,50-60Hz ACU 分路器 A415 1 64011821 NPBC-42C ACU 接口板 ACU(门) A48 1 64532588 ADPI-01控制面板 ACU(门) A49 1 64378660 CDP-312R控制面板电缆 (A49) 1 64644521 L=3m ACU - 信息行 - - ACU –控制台 - 信息行 1 64808982驱动器控制单元(RMIO) ACU(控制台) A41 1 64607901 RDCU-02C用于RMIO板的I/O端子 ACU(控制台) X2 1 64712217 ST2,5-X20:1-2,X21:1-12,X22:1-11,X23:1-2,X25:1-3,X26:1-3标准软件ACS800 标准 ACU(控制台) C 1 64378902 19PT-100继电器 ACU(控制台) K71-K73 3 64694049 C510.03K/110-120/220-240VAC继电器 ACU(控制台) K81 1 64694057 PT3P7730,230VAC,3 VAIHTOKOSK.10A 端子板端子板,用于热继电器,PT-100(X4:1-9,25-28) ACU(控制台) X4 1 64712284安全继电器 ACU(控制台) A40 1 64680544 BD5935.48/61 AC230端子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AVCC
to cpu
JP1
3 2 1
BD1 BAV99
R18 R19 C8
R20
B2
AI1 R21 DVCC to cpu
C9 C10
U5
1 R25 2 C14 R27
24V
AGND
DI5 B 24V
B AVCC to cpu R28 JP2
20mA 5V 3 2 1
DVCC to cpu
U6
1 R32 2 C19 R34 1 R33 2 C20 R35
To Close PWM
W/C R23
R26
Iw
A
A
current protect circuit
1
2
3
4
dummyname
1
2
3
4
D
D
+24V
Control signal
1 P
C? / MOV? C? C?
main circuit
2
SCR R3 UH C2 R4 R1 D1 D? R?
PB
Q1 VH Q2 WH Q3
snubber circuit
C R S T
C
1 OPTIONAL
C3 Q4 UL VL Q5 WL Q6
1 2 3 4 5 6
1
2
3
4
Add fault signal from IGBT
D VCCA R1 1 2 R2 VREFI R3 D1 U1B R7 3 5 7 6 U/C C4 470P LF353M R9 C R6 C3 VREFI R8 VCCA 4 R13 U2A 2 1 3 C8 1u R21 8 C9 0.1u B 2 C12 VCCA LM393 VREFI R14 U3B R17 R20 R10 R12 C5 0.1u 2 3 R15 Z1 C6 -15 0.1u C7 C 7 6 LF353 R18 D2 D3 D4 R4 0.1u U3B 5 R19 Iu C2 +15 R5 C1 D
VE VLED2+ DESAT VCC2 VC VOUT VEE VEE
16 15 14 13 12 11 10 9
C13 104
C14 104
C15 331 R5 100R
V' D3 BYV96E R7 100 R8 20K P' WT+ W-UP-DRV W' WT-
5 6
IC+ -15V ICOV OUT HALL +15V
DI6 24V
BD2 BAV99
AI2 RST1 4 3 C17 R31
U7
C15
R29
R30
C16
AGND AGND ACOM'
TLP181
RST
A
A
part connector circuit
dummyname
1
2
3
HY
4
Made in china
1
2
3
4
5
6
U1 CN1 D EN BKE WB VB UB WT VT UT NTC VCP IV IW TRIP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DJ FAN UT' EN +5V C1 +5V -15V +15V VT' EN +5V C11 104 RST FAU 1 2 3 4 5 6 7 8 104 RST FAU 1 2 3 4 5 6 7 8
W-
VE VLED2+ DESAT VCC2 VC VOUT VEE VEE
P' PB U W V
R S T PB P U V W
HALL +15V 1 +15V
WT' C EN +5V C12 104 RST FAU
1 2 3 4 5 6 7 8
VIN+ VINVCC1 GND1 RESET FAULT LED+ LEDHCPL316J
WOUT 10 11 3 4 5 8 9 6 7 2 +5V
W-Hall
W-DOWN-DRV
V-DOWN-DRV
Current detect circuit
A
U-DOWN-DRV
BKE-DRV
NTC
LF347
R25 10K
N
1
A
little power inverter Part Drives Circuit
1 Power circuit
2 connect circuit
A
A
1
2
3
4
1
2
3
4
Power circuit
D19 BYV96E D R29 R31 R50 VS C71 104/63V D24 LED R80 R82 CS DZ13 6 5 4 3 2 1 CON6 VF CS G N VS 1N4728 D10 BYV27-200 R16 N R17 VBUT+ R10 UT-GND C16 104 C12 104 DZ1 6.8V C14 100UF/25V C9 UTB VT+ R13 VT-GND C22 104 C18 DZ4 104 6.8V C20 100UF/25V C15 VTWT+ R30 WT-GND A WTC42 104 C30 104 DZ7 6.8V C38 100UF/25V C21 100UF/25V R14 C26 104/63V 100UF/25V R24 C32 104/63V C37 220UF/35V 11 6 D5 BYV27-200 10 C31 220UF/35V VB2A 8 9 C61 220UF/35V C74 104/63V D4 BYV27-200 12 D15 BYV27-200 7 100UF/25V R15 C27 104/63V C33 220UF/35V 13 4 D22 BYV27-200 C65 220UF/35V C81 104/63V B C29 104/63V C35 220UF/35V D8 BYV27-200 1 5 BYV27-200 14 D18 BYV27-200 D16 BYV27-200 -15V 24V 15 C76 220UF/35V D6 D7 VB+ C28 104/63V C34 BYV27-200 220UF/35V 2 C77 220UF/35V C70 104 3 17 D20 BYV27-200 +15V C R25 R37 R45 G Q2 D13 BYV96E R71 D21 BYV96E 18 BYV27-200 C52 N R61 221/2KV R67 C60 103/2KV 16 19 D23 BYV27-200 220UF/35V D17 VF L1 10uH C92 104/63V C88 220U/35V +5V T1 C62 R68 104/63V VPN D
this circuit linear is not good which had been changed
DVCC to cpu
R2 4 3
U1
1 R12 2 C5 R15
D 24V
C2
TLP181 R9 4 C3 R10 4 C4 R11 4 C11 3 TLP181 R22 4 C12 AGND ACOM' R23 4 C18 B3 3 TLP181 3 TLP181 3 TLP181 10V 5V DVCC to cpu R24 2 U4 1 3 TLP181 DVCC to cpu AGND ACOM' 2 R14 U3 1
C66
C82 DZ19 100U/25V 1N4744 J4
C
C69 104
VB2+
It is not the very good circuit. only reference
1
2
3
4
1
2
3
4
D +10V R1 R5 from cpu R4 R3 C1 Q1 BC817 Q2 BC807 R7 R6 R8
C1 C2 R5
U V W
DIODE
2
B K
Q7
C?
CAP
N
DRIVE VOLTAGE B
select
2
7 SPWM TO IGBT
3 drive circuit
B
control circuit
CPU SPWM OP
1
SMPS
24VDC FAN VOLTAGE FAN KEY connector
4 current protect / detect circuit
to cpu
OC
C10 470P
V/C 3 C11 0.1u
R16 Z2
5 7 6 LF353 R25
Iv
F r o m h a ll
How to design the protect time?
VREFI
B R24 C13 R22 +15 0.1u 8 U4A 3 1 2 LF353 4 C14 -15 0.1u R27
19
20
18
13
15
17
6 5
VOUT
V-Hall R19 10K
16 U-UP-DRV
PB
WOUT
P'
P
U5
LF347
R S
21 22 23